关于工程机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合集下载

探讨高校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探讨高校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业 阶段 的学 习 。学 校 派 遣机 械 工 程 学 院 分 管 实 践教 学 的副 院 部分实验 实训 、 见习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 长, 到 企 业 挂 职 锻炼 , 熟 悉 企业 生产 流 程 , 负 责学 生 在 企 业 阶 务 。 学校 派 专 任 教 师 带 队 指 导 ,同时 企 业 选 派技 术 骨 干 兼 任 段 的管 理 。 导师, 参 与 指 导 学生 学 中做 、 做 中 学及 其 考 核 , 包 括 直 接 参 加
文献标识码: A 高校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思路 与途径。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0
探索社会 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式方 学生实习效果评价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管理副院长负责学生
法 ,创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具有重要 的研究意义。本 的 日常管理、 实习资料建设及网络建设 。
和 多 样 性 方面 显得 不 够 , 难 以适 应 不 同 的 需求 , 不 利 于 校 企联 律与政策需求, 探 讨 如 何进 一 步 下 放 学 生 教 育 的管 理权 限 , 向 导师和企业放权, 同时 改善 学 校 对 于 学 生培 养 的宏 观 调控 , 强 建 设 由企 业 负责 安 全 教 育 、 学 校协 同管 理 、 由社 会 保 险 作
合 的灵活办学和人才培养。因此 ,要深入 校企联合 的教育规 为保 障 的三 方 共 管 的 安 全管 理 模 式 。
2培育校企双向互动 的开放式实践教学 队伍 按“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原则 , 建设特色 实践教学师资队
实践教师” 制度 。学校吸纳企业理论功底 较深 厚、 化激励机制、 自我发展机制和约束机制, 实现“ 统” 与“ 放” 的平 伍 。建立 “

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用 型 人 才 呢 ? 求职 业 教 育 部 门 必 须 明 确 决 生 产 岗位 实 际 问题 ; 双 师 ” 评定 标 准 , 要 “ 的 专 业 的 人 才 培 养 目标 与 规 格 , 要 从 以 下 需
四点入手。
实 习指 导 教 师 、 习安 全 管 理 , 提供 较 为 实 并
4 建 立考核机 制和考 核监督机制
构 建 科 学 的 考 核 机 制 是 保 障 和 提 高教 学 质 量 的 有效 手段 , 强 教 学 督 导和 评估 , 加 评估 , 引导 其 不 断 提 高 教 学 质量 。 建 立 考 核 监 督 机 制 , 保 考 核 成 绩 的 确 准 确 性 , 用 人 企 业 负责 , 学 校 负 责 。 对 对 考
统 , 括 沟 通 能 力 、 新 能 力 等 。 养 目标 聘 请 具 有 丰 富 实 践 经 验 的 企 业 高 技 能 人 比6 %, 实 训 室 条件 , 理 确 定 实训 内容 , 包 创 培 0 按 合 是 必 须 独立 完 成 “ 职 ” 作 。 本 工 才 , 任 兼 职 专 业 课 教 师 和 生 产 实 习 指 导 配备 合 理 数 量 专 业 实 训 教 师 , 训 分 组 率 担 实
测 以 工 程 机 械 动 态 为 主 等 。 样 便 于 实 验 同
践 内 容考 核 、 论 内容 考 核 、 合 内容 考 核 理 综 的考 核 比例 为4 %、 0 2 %。 0 4 %、 0 建立 科学 考核
机制 , 行 考 核 。 可 以采 用 分 阶 段 过 程 考 进 也
室 管 理 , 时 实训 内容 更 加 贴 近 生 产 实 际 , 同
职业技术研究
Cn 。。 ; h i a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工程机械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适应这一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出专业的工程机械人才势在必行。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新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应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需要采用强化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践的方式。

通过参加实训、实习和参与工程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跨学科能力。

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如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学科。

培养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可以引入相关的学科课程,让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并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开展跨学科项目。

新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培养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点子,并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研发过程。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和较高要求的行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质。

培养模式应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能力、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工程机械人才。

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策略

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策略

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策略工程机械行业作为现代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人才断层和培养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工程机械行业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例如,工程机械设计师需要深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CAD和其他设计软件。

同时,工程机械维修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电气知识和机械维修技能,能够准确诊断和解决机械故障。

其次,工程机械行业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换代快,需要不断推出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

因此,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同时,工程机械行业的项目通常需要多个岗位的协同合作,因此,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工程机械行业所需的重要素养。

再次,工程机械行业对于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的人才需求也较为突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工程机械企业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推广能力强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与此同时,售后服务也是决定企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和能力强的售后服务人才。

总之,工程机械行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团队合作人才以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人才的需求较为突出。

二、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培养策略面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才需求,相应的培养策略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加强高等院校的工程机械专业培养。

高等院校应该关注工程机械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对工程机械行业相关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

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提高毕业生的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鼓励企业内部培训和职业发展。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然而,当前我国机械工程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机械工程人才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等。

因此,我国急需加大对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素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以下是一份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我国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

一、人才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分析基础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2. 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维护工作;3. 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创新;4. 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机械工程专业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1. 紧密结合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和教育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2. 拓展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4.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三、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 优化课程设置,开发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课程;推荐开设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械结构强度及振动、机械设计基础与实践、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机械控制理论与应用等。

2. 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实验室,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专业实验室:机械结构实验室、机械制造实验室、机械控制实验室、机械产品设计实验室等。

3.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国际机器人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械制造创业大赛等。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能力;推荐国际交流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国际实习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1.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指标:学业成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2. 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等。

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架构

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架构
培养模式
我 国是世界上最 大的发展中 国家 。我 国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的应用型 的高水平的机械 工程人才 。其具体的做法如下所述 : ( 1 ) 构建机械工程人才 的知识体系 , 改革和创新人才 培养 的
而至, 企业如 果想在 工程 机械 领域 占有一席之地 , 就必须在传统 工作过程 中问题重重。不 能够独立 的担当和胜任机械技术工作。 ( 3 ) 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缺乏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的训 的机械设备上有所创新 ,而产 品创新和技术提 高直接来源于企
缺乏对 业的研发团队 ,所 以机械工程师将会一直成 为机 械行业需求 的 练 。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过分 的注重专业化 的职业训练, 造成了其缺乏创新 能力和 自我 学 主要职位 。现如今 , 工程 机械 企业 要求员工技术知识 , 处于更高 其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 层面 , 研 发的创 意上, 要有较高追求 , 理性地进行产 品研 究之 时, 习能力 , 无 法胜任管理和经营 岗位 。造 成了工程机械人才 的职 业 缺乏 自我实现 的能力 , 机械工程人才 的培养与企业 加上了一定的感官的效应 。这给机械工程人才 的培养提 出了新 发展 的瓶颈 , 和社会 的需 求存 在众多 的偏差 , 因此 , 造成 了他们 无法满足企 业 的要求。现代 的机械工程的培养理念 是由“ 研究一 开发一 设计一 应用型 的机械人才需求。 制造一 运行一 管理 ” 等环 节组成的工程 链, 在每个 环节里都涉及 对于实践性 、 了诸如技术、 经 济、 管理等 问题 。现代 的机械 工程 对于人才 的科 学性、 实践性、 创新性要求格外 的高 。培养高素质 的机械工程人
也很 高。 但是, 我 国的机械工程的人 才培养和教 育模式存在诸 多问题 , 无法应对社会 对于高素质和 能力 的机械工程人才的 需求。因此 , 本文探讨如何培养具有 实践性、 应 用型的 高素质工程机械人 才, 以满足机械 工程行 业的需求 。 关键词 : 机械 工程 ; 教 育理念 ; 人 才培养

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竞争不断的增大,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高。

因此,高校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满足学生的发展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探索先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基地0.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进步。

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教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1],从而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本文是针对高校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学校方面的管理与评价的机制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下面就针对高校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创新管理机制及评价机制分析对于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首先,高校应该创新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在前期以对所有的学生实行统一的基础知识的教学[2],后期以分方向发展为管理机制,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选择,通过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

也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的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另外,高校还应该创新评价机制。

通过设立不同的奖学金类型,像:学业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以及创新实践奖学金等等。

通过不断的创新评价机制,进而改变只是采用单一的理论成绩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改变传统评价机制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现状。

传统评价机制的创新在课堂的连接上会逐渐的淡化,而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会越来越突出,从而激励学生去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

2.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平台2.1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高校应该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实践的基地。

为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

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

而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求的高层次机械工程研究生,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和实践科研两个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研究生需要系统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科研阶段,研究生需要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实验室实践。

尽管这种传统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与实际产业需求的对接。

传统培养模式更多地强调学术研究,而对于实际产业需求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并不充分。

2. 缺乏产学合作的机会。

传统培养模式下,学生与企业的联系较少,缺乏产学合作的机会,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3. 缺乏跨学科知识的培养。

机械工程专业涉及诸多领域,如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传统培养模式下很难对这些跨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培养。

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的需求,需要探索一种更为适应时代发展和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研究生需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包括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以及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2. 建立产学合作平台。

为了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一体化培养模式下,需要建立起产学合作的平台,让研究生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

通过与企业合作项目,让研究生深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及项目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的挑战。

3. 跨学科知识的培养。

一体化培养模式下,需要更多地注重对跨学科知识的培养。

通过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程,让研究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来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的复杂环境。

高职机械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机械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3 建 立 延伸 培 训 机 制 。 提 升 学 生持 续 发 展 能 力 随着行业企业技术不 断进步 . 高职学生毕业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 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企业员工也有技能提升 的需要 。为弥补企业 内部 培训 的不足 , 学院与企业一起 制定高技能人才 延伸培训规划 , 通过多 种 方式 , 实施毕业生和企业 员工的延伸培训 , 如进行五轴数控 加工培 训 。我们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服务和指导 , 也将学 校对 毕业生的关心 落到实处 。
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 真正体 现“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 主体 ” 的职业教育特征, 实现学 生综合素质 和职业 能力的提高, 最终达 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 目 的 2 . 4 加强校 内外实 习基地建设 . 优化工学结合 环境 首先是要加强校 内实训室建设 。 实训 室的建设不仅只是设备的配 置. 更重要 的还是 职业 氛 围的营造 , 要让“ 实 训室的每一 面墙都会 说 话” 。 此外要注意实训室综合 功能的发 挥, 使实训室能融教学 、 实训 、 生 产、 服 务等功能为一体 。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应注意其 能够满足教学 需求 . 能够有效 的实施校外教学计划 . 充分保障学生实践教学的“ 教学
科技信息
0职校论坛0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2 0 1 3年
第2 1 期
高职机械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李俊 华 ( 东营职业学院 , 山东 东营 2 5 7 0 9 1 )
【 摘 要】 本文结合 我院机械 专业发展 实际, 在 充分考虑制造 类专业 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 结合 东营 区域石油装备制造业 的情况 , 对我 院机械 专业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 式创新过程 中需重 点解决 的几个 问题进行 了探讨 。 【 关键词】 人 才培养模 式; 工学结合 ; 创新 教育部在《 关于全 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教 高[ 2 0 0 6 1 1 6 号) 中明确提 出: 要 把工学结合作 为高职 教育人才 培养模 式改 革的重要切人点 . 改革 以课 堂为 中心 的传 统人才培养模 式 , 充分 利用校 内外 的教育资源与环境 . 实现人才培养 目标与企 业用人标准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

省教育厅希望各高校充分发挥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示范效应,与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项目建设有机结合,立体化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

多年来,我们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专业的特色化建设,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专业特色。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过程中,我们作了如下实践与探索:制定建设目标,明确建设思路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基本定位,以工程机械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为特色,在保证机械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走“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之路,重点对学生进行CAD/CAM的开发和应用能力训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开发能力。

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全面推进专业建设。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方案。

自2008年11月经省教育厅审批,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以来,学院成立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的日常管理、协调、落实。

同时,确定了建设进度。

明确了年度建设任务的承担和责任。

从而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起到了保障和导航作用。

2)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在原有教学管理体系基础上,加强教学管理体系的基础建设。

包括:在课务管理标准化、考务管理流程化、教学档案管理电子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教学督导听课制度、教师交叉听课制度,同时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结对制度、开设优秀任课教师观摩课等,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行公开课、学生评教、教学评估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评优制度,完善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机械工程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机械工程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机械工程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根据社会发展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分析卓越人才培养的特点与目标,结合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实际,研究探讨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策略,以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水平。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机械工程专业开放式培养模式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开放式人才教学培养与以互连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传统教学灵活性缺乏、专业技能深化不足、自主学习不足等缺点,结合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划,探索更具开放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赢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是极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培养新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是武汉理工大学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之一,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本文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对象,分析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提出卓越背景下的机械工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策略。

一、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是当前中国高校定位发展的三要素。

开放式应立足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教学过程和面向未来实施开放,即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更要注重教学体制、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与观念的开放,体现出以人为本、重在培养的核心内容。

其结果在于能为师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建立一个平台,使其变成思维、探求、感悟的实践过程。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内容机械工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集资源、平台、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

既要多方参与、集思广益和共同谋划,也要遵循系统论方法,融合信息科学技术应用。

工程机械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了解如何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工程机械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了解如何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工程机械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了解如何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工程机械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了解如何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机械行业的迅速崛起,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机械人才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工程机械人才的培养与技能提升,从教育体系、实践经验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机械人才,首先需要改革和创新教育体系。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建议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以下改革措施:1. 实践教学强化: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例如,在校期间组织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实践,让他们亲自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2. 跨学科融合:工程机械行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交叉能力。

例如,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开设工程机械专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工程机械行业密切相关的实训基地,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平台,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

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熟悉最新技术和设备,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践经验的积累与交流在工程机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经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与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进行交流,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需求,优化自身的专业技能。

1. 实习机会提供:学校和企业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程机械项目,与专业人士共事,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共同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

基于大类招生的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大类招生的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大类招生的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原有高等学校存在的学科专业分类过细、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机械类专业设置不够科学、缺乏灵活性、口径过窄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实施了机械大类招生政策,构建了机械类专业两个平台及两个模块课程体系并对教学管理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大类招生;机械工程;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4-0071-03收稿日期:2017-05-11作者简介:冯斌(1980-),男,汉族,山西临汾人,西安科技大学机械过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精密运动控制。

通讯作者:冯斌。

一、大类招生理念的来源及必要性1986年,哈佛大学校长博克就“专”与“博”作过论述,提出:“本科生应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的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1]。

随后在欧美国家很多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采用不按专业招生的办法,本科低年级甚至4年全部学习基础知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年级或进入研究生阶段再选择具体专业,从而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借鉴了苏联的教育体系,本科教育按行业、岗位设置专业,使机械类专业十分细化,这种专业划分与我国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大体适应的,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提升及工业体系的重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4]。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工业发展越来越呈现技术的交叉复合趋势,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交叉而产生的新兴行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国内高校越来越意识到构建科学的大类培养体系的重要性,越来越提倡通识教育。

从2001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到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推行的“按学院或者学科大类招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大类招生[5]。

科学设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设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供 了一种 具 体 的 全 人 才培养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 , 经济基础较差。从“ ・ 规划开 十 五” 始, 中国政府加 大了对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 公路 、 铁路 和水 电建设在云南省乃至东南亚有着非常重要 的地位 。20 年 云南省公路 00 建设投资超过 10 0 亿元 , 2 0 年达到了 3 6 到 06 3 亿元。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基本建设规模 的不断增大 ,重点基础设施 工程 的建设 离不开工程机械、 离不开机械化施工 。据统计 ,0 8年 中国市场 20 工程机械销售总数达 3 万 台( 以上, 0 套) 销售金额超过 30 亿元 , 00 已稳居 世界第 三大工程机械销售市场 。 云南 的交通 、 铁路 、 电、 山等行业拥 水 矿 有大中型设备约 6 台( ) 万 套 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 大量 的T程机械进行机械化施工 ,才能高质 量、 高速度 、 高效益地完成建设任务。尤其急需大量拥有工程机械销售及 售后服务技术 、 工程机械操作应用技术 、 工程机械维修及设备管理技术 和机械化施工管理能力 的高技能型人才。仅在云南就需要 工程机械操 作人员 、 维修人员 与管理 人员约 2 万人 , 照每年 5 . 5 按 %的人员流动率 计算 , 每年需要补充工程机械运用从业人 员 15 2 0人 。随着中国——东 盟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更是需要大批适应国际工程建设 的工 程机械运用与维修技术人才 。 如何才能更快 、 更好地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 建设 的工程机械运用技术高技能人才?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 、 程 机 械 运 用与 维 护 专 业 人 才培 养 目标 工 我系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开办于 17 9 9年 , 云南交通职业 是 技术学 院的主干和特色专业之一 ,也是云南省内各 高校 中唯一培养T 程机械运用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专业 ,07年 6 20 月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 为省级重点专业 ,0 7 8 2 0 年 月被教育部批 准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 的重 点专业 :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 向工程机械“ 市场 , 面 后” 培养适应 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有较 高思想政治 、 具 文化水平 和职业 道德 , 掌握工程机械驾驶操作技能 、 修理技 能 、 技术服务技能和 管理技术 , 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高素质 、 高技能人才 。本专 业毕业 的学 生主要 面向工程机械销售与技术服务公 司和公路 交通 、 铁 路建设 、 市政 _程 、 丁 矿山 、 水电 、 房建等工程施 l 中, 事与工程机械运 T 从 用技术相关的具体工作 。 三、 构建“ 工学结合 , 多证并举 。 订单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 ) 一 以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为纽带 , 建立校企联动的合作机制 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 高技 能人才 , 必须与用人单位合作 , 共同研 讨 ,设计工程机械运用 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系与广西柳工股 份、 云南安瑞机电 、 云南 小松 、 云南 阳光路桥等知名企业合作 , 组建由企 业领导 、 行业技术专家 、 资深专业教 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 立课程开发机制 、 生产性 实训 管理制度 、 作业文件和考核办法等 , 建 构 基于工 程机械操作维护 、 修理 、 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课 程体 系, 以T程机械操作维护 、 修理 、 管理职业 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 , 以工程 机械设备 、 故障现象 、 工作 任务为载体设 计 工学单元 , 开发 出工作过程 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及课程 , 建设工学结合 、 高水平的优 质核心课 程和教 材。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 , 共同开发专业 教学标 准, 制定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 力和综合素质 。 建立共同培 养师资队伍的长效机制 , 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 企业安排 技术人员到学院培训和任教。 建立共赢机制 , 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 工程 机 械操 作训 练 部 、 程机 械 产 品理 实 一体 化实 训 室等 工 学结 合 教学 资 源 。 工 ( ) 二 探索教 、 、 学 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 培养学生的综 合职业 能力, 获 取 多种 证 书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方案 ,在工学单元教学中 ,以工程机械操作维 护、 理、 修 管理1 作过程为导 向, . 以工程机械设备 、 故障现象 、 工作任务 等为载体 , 以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学习能力 、 社会能力 ) 目标 , 为 改革教 学方法 , 师教学 、 教 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训相结合 , 中学 , 做 学中做 , 在规

新工科环境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研究

新工科环境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研究

新工科环境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正逐渐成为热门专业之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因此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新工科的理念强调跨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智能制造、工业4.0等概念的兴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企业急需具备新技术、新理念的机械工程师。

专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新工科环境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将如何发展、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将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工科环境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研究的探讨,深入分析该专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探讨未来发展的方向,旨在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与趋势,揭示其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2. 对该专业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情况,并总结存在的问题;3. 探讨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足等,分析其影响因素;4.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建议;5. 展望该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教育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该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新工科是指面向社会需求、注重跨学科整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科教育模式。

在新工科环境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涵盖机械设计、材料加工、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原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原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接, 课 堂效果 , 考核方式等方 面的反馈意见 , 以为培养 计
划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 。
根据 中原工 学院机 械工程 一级 学科 省级重 点 学科
[ 收稿 时间 ] 2 0 1 2 — 1 2 — 1 7 [ 基金项 目】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 学改革 与研 究项 目资助。 【 作者简 介] 李勇( 1 9 6 2 一 ) , 男, 博士, 中原 工学院教授 , 研 究生导师, 河 南机 电高等 专科 学校校 长 , 研 究方向 : 机械 工程及 自动化 领域教 学 与科研 。 尚会 超( 1 9 7 4 一) , 男, 博 士, 副教授 , 中原 工学院机 电学院教 师 , 研 究方 向 : 机 电一 体化技 术研 究与教 学 。王洁 ( 1 9 7 5 一 ) , 女, 硕士 , 研 究方向: 教 学研 究及 管理 。
三、 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思路与 内容
( 一) 研 究 的 主要 目标
( 1 ) 为了了解学生对课程体 系和课程 内容方面 的意 见 和建议 , 可采 用召开 小范 围学 生 咨询会 、 专业 范 围 的
问卷调查 、 课堂 咨询等 方式 , 收集 机 电专 业本 科生 所用
教材 、 教师讲授 内容 范围 、 学生学 习需求 意见等信 息 , 了 解 学生 对数学基 础课程 、 电类 专业课 程 、 机械 类专 业课 程、 计 算 机类 专业 课 程 的课 程 设 置 , 授课 范 围 , 内容衔
[ 关键词 ] 机械 电子工程 实用创新型
[ 中图分类号 ] G 4 6 3
人才培养模 式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0 5 — 0 0 3 8 — 0 4 [ 文献标识来自 ] A 一、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新工科时代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工科时代已经到来。

随之而来的,是对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求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工科时代需求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成为了当前亟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工程机械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能力,熟悉相关工程行业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新工科时代的到来,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和改革。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更多地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学生大多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层面,对于工程实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

而在新工科时代,工程机械专业人才需要更多的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培养模式需要更多地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多地融入新工科理念和跨学科知识。

新工科强调跨学科合作和整合创新,而传统的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存在学科壁垒,学生只在狭窄的专业领域中进行学习和研究,缺乏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培养模式需要更多地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和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视野,使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更好地进行跨学科合作和整合创新。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多地注重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在新工科时代,社会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强调其在工程实践中的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模式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更好地履行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多地与产业和企业对接。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产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摘要:在当前全球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程行业经济发展迅猛,对我国机械设计开发制造和机械自动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有着新的市场需求以及新的要求。

高校教育重在着力培养各类专业化、综合性技术人才,而工业机械制造和工业自动化工程专业在开始进行此类人才培养时,也认为应该首先建立一套相关的课程体系,才可使能够真正展开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理论实际效果。

满足我国机械制造设备行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基本客观发展需求,促进新一段时期我国机械制造设备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文章从深层次客观角度阐述了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工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引言:在高校机械设计自动化相关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发展过程当中相对开展一个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在日常培养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通过全方位客观化地分析高校机械设计设备制造与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相关热门专业培养教学情况,明确相关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教学方面可能存在的热点问题,有利于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专业的培养教学,并且必须保证专业培养选拔出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综合专业素质,符合适应时代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在当前新形势下,机械行业在有效促进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这一方面仍然扮演着一个关键性重要角色。

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与优惠政策的逐步出台,机械行业经济发展依然有着良好的政策制度基础保障,加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机械行业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明显有所加快。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机械行业对培养机械设计研发制造以及应用自动化相关人才就业需求量明显有所增加,加上新生产技术、新生产设备等不断推广应用涉及到企业机械设计生产研发制造各各个环节,岗位工作难度变化系数明显有所提高,对培养机械设计研发制造及其应用自动化相关专业人才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培养方面等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工程机械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培养方案,以满足行业的需求。

该方案的培养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于工程机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和其他人协作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成为合格的从业者。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机械学等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工程机械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专业课程:包括工程机械设计、工程机械制造、工程机械维修等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工程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 实践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磨练自己的技能。

4. 创新课程:包括创新设计、创新创业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综合能力培养:包括语言、沟通、团队合作等课程,使学生能够综合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 项目驱动教学: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3. 跨学科交叉教学:通过跨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创新创业教学:通过创新创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个性化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和发展。

四、实践环节1. 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实训:建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毕业设计: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磨练自己的技能。

工程机械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探究

工程机械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探究

工程机械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探究发表时间:2019-02-18T16:49:51.96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2期作者:石启菊孙定华[导读] 习总在面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要促进就业办学方向。

常州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常州213147摘要:依据教育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针及要求,我院以就业为向导、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工学交替模式、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努力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建立了工学交替运行机制、搭建工学交替平台,制订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修改完善了教育教学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取得了令家、校、企皆满意的成果。

关键词:工学交替;工程机械;培养模式习总在面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要促进就业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我院工程机械专业师资匮乏,教师企业经历较少,一体化教学中,对教学重点的把握,难免有所偏颇,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人才,相去甚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实践“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我院工程机械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情况如下:1.组建金字塔型“工学交替”校企管理委员会:首先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办公室 负责协调“工学交替”具体事宜。

校企合作办公室下面成立了两个层次工作委员会。

校企合作委员会,工程机械专业建设委员会;要求两个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对“工学交替”学生的培养和管理。

其工作职责如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基本职能,统一协调“工学交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主要由校领导、企业、行业专家、管理人员、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企业及市场需求现状与变化,提出具体专业调整方案,合理设置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为本专业提供就业指导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机械的定义工程机械是指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统称,广泛用于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种类繁多,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工业车辆,压实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钢筋及预应力机械,装修机械,凿岩机械,气动工具,铁路路线机械,军用工程机械,电梯与扶梯,工程机械专用零部件等18大类产品。

2 工程机械的发展前景国家基础建设的强势发展为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工程机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机械工业中最活跃的行业之一,中国也进入了工程机械生产大国的行列,工程机械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首先,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西部经济建设将掀起高潮,这是工程机械的新市场,西部经济建设中通用工程机械、农用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增大。

其次,国际贸易市场持续增长,工程机械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机械产品之一。

这都将为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莫大契机。

2.1 西部经济建设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西部经济建设将掀起高潮,这是工程机械的新市场。

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给予了西部开发相当大的扶持力度,而从短期发展角度来看,西部开发的重点依旧在于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是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水利建设还是电力建设,都与工程机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此一来,国家政策辐射以及各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升温,都将极大的刺激西部地区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为工程机械行业开辟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无限商机。

中西部作为中国能源富集地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重点开发。

据了解,今后10年,中西部地区将被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据国家能源局人士介绍,从“十二五”开始,中国将逐步形成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和内蒙古、新疆五个综合能源基地,预计到2030年,西部的五个综合能源基地的一次能源的供应能力将占到新增能力的85%,构成中国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与格局。

目前,国家已出台的《“十二五”各省高速公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将继续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高速公路、特大城市圈、大中城市群、疏港高速公路,以及省际连接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重要公路通道扩容改造建设;5年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3.5万公里,到2015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全部建成,届时通车里程可达8.3万公里;到2015年,国地两网高速公路共计通车里程约达14万公里。

随着规划的实施,将为西部市场工程机械发展提供莫大契机。

2.2 通用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增大为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七大水系河道的清淤,几大湖泊的退田还湖,几万公里堤坝的加固,需要较多的通用工程机械和一些特殊的工程机械(如长臂挖掘机、清淤船等)。

另外,小城镇建设,园林绿化及维护,林业开发,港口、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的维护,工厂生产等建设或非建设行业,也日益广泛使用通用或专用工程机械。

此外,抢险抗灾用的特殊工程机械(如高通过性微型挖掘机、危岩挖掘机等)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2.3 国际贸易市场持续增长工程机械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机械产品之一,年贸易额约350亿美元。

其中美国和日本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以上。

2012年1-10月,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016.3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53%;完成销售产值4922.6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5%。

产销率为98.13%。

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90.13亿元,同比增长21.44%。

3 工程机械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由于工程机械行业的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工程机械操作与维修人员、装配、调试、配件生产、整机销售与售后服务人员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与使用行业存在巨大的就业市场。

3.1 从业人员现状分析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北京和东部沿海的几个省市(山东、江关于工程机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高丽娜(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77)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市场对工程机械专业技能型人才庞大的需求量,并对其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指出其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以相近专业代为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相结合的模式来培养工程机械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方案。

关键词:工程机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TH11Discussing 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MachineSpecialty ConstructionGao Li'na(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huge market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persons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and pointed out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It put forward the scheme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which applies the pattern of culturing by related specialty and combines wit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Key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SGH12535)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工程机械操作和维修人员主要由工程机械类专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其他专业技工学校毕业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部队复员军人四部分构成。

其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企业内部师傅带徒弟方式培训的约占79%;社会上短期培训的占7.4%;工程机械类毕业生占13.6%。

而这些操作与维修人员技术构成则是:中级工约占14%;高级工约占8%;技师约占2%;其余则是中级以下。

工程机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对工程机械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6,7],工程机械日益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从有关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下与机械日益复杂、施工技术日益先进的矛盾越来越大,当前的人才结构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因此,这类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一个紧迫且长期的任务。

3.2 办学点数量严重不足根据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据,目前,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点为55个。

我省设立工程机械专业的本科院校是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等职业院校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工程机械学院,技工学校有陕西西安工程机械专修学院、陕西省汉中工程机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还有少数短期培训班,上述学校对培养工程机械专业人才起了积极作用,缓解了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但与工程机械行业人才需求相比,这类高校比例较低,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无法满足工程机械行业人才需求。

该专业办学院校较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可由上述提及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内部培训学员等途径解决,因此人们对工程机械专业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充分认识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样的人才结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另外,社会上的一些民办教育力量近些年也为国家的人才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工程机械专业的建设一次性投入过高,运行成本较大,一台常用的工程机械,如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价格大多在几十万以上。

与此同时,在学生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大量的油料和维修费用也是令很多有意开办此类专业的学校望而生畏。

4 解决措施工程机械专业技能型人才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当前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为工程机械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正确认识该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机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4.1 相近专业代为培养鉴于上述制约工程机械专业办学的原因,笔者认为,可尝试以相近专业为依托,辅助企业实习的方式培养此类专业技能人才。

以我校为例,我校于2003年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职专业,自开办以来,招生与就业一直呈良好发展趋势。

现将某高职院校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与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相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其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及独立实训的部分内容也是相同的,其余部分教学内容也比较接近。

两专业都采取的是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教育模式,要求学生毕业所取得的证书也基本是相同的。

因此,完全可以依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有教学资源,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力量来开展工程机械专业的正常教学。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保证工程机械专业技能型人才所需的相应软、硬件教学条件,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

4.2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针对本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建议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2+1” 人才培养模式。

可根据企业具体的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式招收学生,充分利用联合办学企业各种资源,走“工学结合、以学为主”的发展道路,为联合办学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工程机械高技能人才;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顶岗实训一年,努力化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以期增加收入充抵成本。

我省工程机械行业的著名企业有陕西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安徽合力宝鸡合力叉车厂、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同力重工有限公司等。

本专业人才培养可与这些龙头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共同编写专业课程教材、商讨确定实验实训项目、共建设实验实训室、打造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实现深度融合。

表1 专业课程5 结束语陕西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陕西省工程机械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吸引更多的待就业者投入到工程机械行业并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不仅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工程机械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应用型本科以及高职高专为主。

参考文献[1] 燕来荣.工程机械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J].中国重型装备,2008,03:30-34.[2] 葛晖.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走在世界前沿[J].中国经贸,2008,10:56-57.[3] 冯晓蓉.从工程机械行业分析看工程机械专业的发展前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7:25-26.[4] 郑夕健,罗继曼,袁从启.基于项目的工程机械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29-32.[5] 张宏春.工程机械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J]. 交通职业教育,2012,01:26-28.[6] 王世明,杨为民,李天石,等.国外工程机械新技术新结构和发展趋势[J].工程机械,2004,1:61-66.[7] 吴国祥,李玉河.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J].工程机械,2013,1:61-65.作者简介高丽娜,(1983- ),女,甘肃省华池县人,讲师,材料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