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前言。
咱们这机械专业啊,那可是培养能玩转各种钢铁大块头,创造出超酷机械玩意儿的人才的地方!就像是打造机械世界的魔法师训练营一样。
二、培养目标。
1. 总体目标。
咱们要培养出那种一出手,就能让机械乖乖听话,设计出超厉害机械产品,还能把这些机械宝贝安装好、调试好,让它们顺利工作的全能型选手。
这些同学得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像机械原理、制造工艺这些都得门儿清,又得有超强的动手能力,就像个机械工匠大师一样。
2. 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得把机械制图这门“语言”学好,要能像画家一样准确地画出机械的样子,从平面图到立体图,都不在话下。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也得精通。
得知道那些齿轮、连杆啥的是怎么互相配合,像了解一群小伙伴怎么协作玩耍一样,然后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出独特的机械结构。
制造技术方面,从传统的切削加工到现代的数控加工,都得懂。
就好比既要会用传统的菜刀切菜,又要会用高科技的智能厨具做菜。
材料知识也不能少。
知道哪种材料适合做啥机械零件,就像给每个机械部位找到最适合的“衣服”一样。
能力目标。
动手能力要强得不像话。
能自己操作各种机床,把图纸上的设计变成实实在在的零件,就像把脑海中的创意变成手中的艺术品。
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这东西,就像个调皮的小孩,时不时出点小问题。
咱们培养的人才得像机械医生一样,快速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把它治好。
团队协作能力也是重点。
在机械的世界里,很少有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大项目。
就像盖房子一样,大家得齐心协力,设计的、制造的、调试的,各环节的人得像紧密咬合的齿轮一样配合默契。
素质目标。
得有创新精神。
不能总是按老一套来,要像发明家一样,不断想出新点子,给机械注入新的活力。
严谨细致的态度是必须的。
机械这事儿,一个小螺丝没拧紧都可能出大问题,所以必须像绣花姑娘一样细心。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政类课程。
这就像给同学们的思想打基础的基石。
让大家明白做人的道理,在机械的世界里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可不能只想着制造机械怪兽去搞破坏呀。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然而,当前我国机械工程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机械工程人才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等。
因此,我国急需加大对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素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以下是一份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我国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
一、人才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分析基础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2. 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维护工作;3. 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创新;4. 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机械工程专业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1. 紧密结合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和教育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2. 拓展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4.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三、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 优化课程设置,开发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课程;推荐开设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械结构强度及振动、机械设计基础与实践、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机械控制理论与应用等。
2. 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实验室,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专业实验室:机械结构实验室、机械制造实验室、机械控制实验室、机械产品设计实验室等。
3.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国际机器人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械制造创业大赛等。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能力;推荐国际交流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国际实习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1.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指标:学业成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2. 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等。
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作为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一直是我们学院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目标、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
2. 目标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人才:•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机械工程系制定了以下培养目标:3.1 学术能力学术能力是培养出优秀科研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
机械工程系将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包括科学研究、创新思维和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
3.2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机械工程系将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和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人文素养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外,机械工程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机械工程系将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4. 培养模式机械工程系采用全日制本科教育,实行学分制培养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机械工程系设置了以下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热力学•材料力学•控制理论此外,还有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6. 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机械工程系设置了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实验等。
6.1 实习机械工程系协调与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学生在实习中将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实验机械工程系设有齐全的实验室,学生将在实验环节中进行实际操作,探索机械工程学科的实际应用。
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工程系是一个重要的工程系,其人才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和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置机械工程系的教学方案应该立足于实践,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应用技术为核心。
课程设置应该包括机械制造理论、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性课程,同时也应该开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加工实践、机械自动控制、机械制造企业管理等实践性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从设计到加工的整个制造过程。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础性理论的运用能力。
此外,还应该进行小组讨论、现场考察、企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践环节应该全方位地覆盖机械制造、机械自动控制等多个方向,选择优秀的企业和实验室进行实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度地感悟各门课程的知识,从而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四、科研和创新机械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具备数量和质量上过硬的科研成果。
因此,大学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还应该拓展学生在各种领域的交流机会,使学生能够领略到各种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开拓视野、提高专业吸收能力。
总之,机械工程系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全方位地升华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这需要学校进行长期的培养。
同时,教育和学习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自身也需要不断努力,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创新能力和学科热情,去培养专业优秀的技能。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和开发机械设备和系统,其重要性在不断提升的制造业中不可忽视。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论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专业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工程实践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实验、工程实训等课程。
2. 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我们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
(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机械工程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在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熟悉机械工程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参观工厂、参加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评估与改进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程评估与改进。
(1)教师评估: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教师进行改进。
(2)学习成果评估:通过课程作业、考试和实践项目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实践能力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实践项目:开展机械设计、制造、控制等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际的工程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实践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运作方式,提前融入工作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5. 专业素养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修改版10-8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1200)(2016级修订版)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2016年8月1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
2.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人才规格的要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和健康体魄,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机械加工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操作、管理、加工质量检测及机械加工设备调试、保养等工作的初、中级技术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
三、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一)职业岗位分析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较高, 适应的工作岗位类型也较广,主要就业方向有:车工;焊工;钳工;等等。
每个职业具体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职业资格见表表1-1-1至表1-1-8。
职责与任务:零件的测绘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软件生成二维、三维图形零件的多工种工艺分析方法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合理性的分析方法及改进措施加工轴类零件、偏心工件、曲轴的加工、螺纹、蜗杆的加工及大型回转表面的加工手工输入程序的方法及自动输入装置输入程序的使用方法试切对刀方法及机内对刀的使用方法,程序的各种运行方式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功能键及开关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任职资格2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专或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具有认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吃苦耐劳身体健康,适应高强度生产工作环境善于沟通、善于合作,服从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中级以上车工职业资格证或数控车工职业资格证职责与任务: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进行坡口加工及装配定位焊选择合理可行的焊接工艺参数,按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施焊在车间独立完成全位置的钢板和钢管的焊接自检焊件的外观质量,进行外观修磨处理矫正焊接变形、消除或减少焊接应力焊接场地的清理、判断并排除焊接设备的简单故障任职资格: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专或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具有认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吃苦耐劳身体健康,适应高强度生产工作环境善于沟通、善于合作,服从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中级以上焊工职业资格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职责与任务:严格遵守公司及本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生产任务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操作规程进行各项作业,不得擅自更改生产工艺及作业程序;自觉为车间节省费用,合理使用设备和工具提高质量意识,把好质量关,做好自检,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通知上一工序并反馈直接领导;严禁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损害公司利益。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机械设计、制造、控制、材料、加工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工业中,机械工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机械工程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机械工程人才。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应该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机械材料、机械加工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我们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包括语言、文化、体育、艺术等多个方面,这些素质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包括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多个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完善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等,这些措施能够为培养出优秀的机械工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1. 简介该文档旨在提出一份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这个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2. 课程设置2.1 专业基础课程在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将提供以下基础课程:- 数学基础- 物理基础-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 流体力学- 热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2.2 专业选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机械工程专业提供了多种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 控制工程- 机器人技术- 汽车工程- 动力工程- 振动与噪声控制-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2.3 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机械工程专业将安排以下实践环节:-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 实实训:学生将有机会在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实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 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项目,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团队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授和导师组成。
他们将为学生提供精彩的课堂教学和指导,并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先进性。
4. 就业与发展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具备以下就业和发展方向:- 机械设计师- 自动化工程师- 制造工程师- 项目经理- 研发工程师- 技术顾问5. 总结该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机械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相信,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将为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描述,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机械工程系2016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机械工程系2016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一、人才培养工作基本情况1、系部简介机械工程系始建于1956年,是我院办学特色鲜明、实力最强的教学系之一。
现设有化工装备技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油气储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和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七个专业,其中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583人。
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3%以上,重点专业保持在95%以上。
2、教学条件机械工程系现有流体机械安装检修、化工设备安装检修、焊接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油气储运技术、数控技术等10个校内实训基地,30个实验、实训室。
各实训基地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构建,是集教学、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各类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2000余万元。
2016年完成了过程装备技术实训基地和焊接实训基地建设任务。
完成了2015年建设完成的机械装调、3D打印实训室对应实训项目开发任务。
通过一年时间的调研和论证,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油气储运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之中,有望通过学院审核。
图1 已完成实训基地建设任务的过程装备技术实训基地3、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96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3人、技师、高级技师46人,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41人,获甘肃省“园丁奖”1人,获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获全国化工教育教学名师1人,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1人。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教学团队为院级教学团队。
2016年新引进专业教师5人。
表1师资结构统计表4、专业建设完成了七个招生专业(十份)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
各专业带头人利用寒假进行企业调研,完成了各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专业任课教师根据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书面修定意见,专业带头人收集整理并结合学院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进行修订,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学术指导委员会和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两级审核,再经学院组织专家两次审核并进一步完善,使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机械工程 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机械制造、设备设计、运行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和应用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学等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造、设计理论和方法。
2.掌握机械制造的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CAD、CAM、CAE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和分析。
4.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6.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
2.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工艺学、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技术、汽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
3.实践环节:机械制造实习、机械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培养方式本专业采用全日制本科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毕业要求1.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获得学士学位。
2.具有一定的机械制造和设计能力,能够承担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4.了解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以上为《机械工程培养方案》的内容。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在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制图、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3)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能力培养。
2、实践教学环境在机械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同时,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理论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3、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实验室和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接触和掌握最新的科研技术和成果。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4、国际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械工程领域也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因此,学校在培养机械工程人才时应该注重国际化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双学位课程、引进外国教师、组织交流访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他们了解国际机械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5、就业指导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支持。
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综合考虑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境、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
2016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6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际化创新人才需求和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社会和环境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目标1】;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同时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目标2】;具备机械电子类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目标3】;能够胜任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设计开发【目标4】、运行维护【目标5】、系统分析【目标6】、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目标7】等工作;自学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目标8】;能以技术及管理骨干的角色与团队成员一起在创造性工程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就【目标9】。
毕业要求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分析、设备调试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知识;2.分析问题:能够利用基础及专业知识,并通过数学建模、理论仿真、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复杂机电系统及工程问题做出正确描述和系统的分析;3.研究:能够利用基础及专业知识对机电系统的关键问题或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4.创新:能够针对机电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电系统或具体解决方法与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5.应用工具:在分析及研究复杂机电系统问题时,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数学工具、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及专业的软件,得到合理有效的分析结果,并能够理解其运算机制及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洞察机电系统工程问题的社会背景,并能够合理分析机电系统工程问题的解决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机电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电工程专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团队合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交流:能够就机电专业的复杂理论和工程问题与领域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研究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述、回答问题等。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从设计、制造和维护机械设备到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的各个方面。
机械工程师是世界上各种企业和行业中最需要的人才之一。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工程人才,以下是我们的培养方案:
1. 基础课程: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基础课程,以便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我们的学生将学习机械设计、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等专业课程,以便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3. 实践课程:我们的学生将在机械工程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课程,以便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此外,学生将参加工程实习项目,以便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获得实践经验。
4. 研究课程:我们的学生将学习研究方法,以便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进行研究和创新。
此外,学生将进行独立研究项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
5. 国际交流:我们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以便在全球范围内了解机械工程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我们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工程师,他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创新能力。
他们将成为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领袖和创新者。
- 1 -。
2016版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学术硕士)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培养方案(0802)一、学科简介机械工程学科主要围绕国民经济和国防中的各种机械装备,开展设计、制造、运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机械工程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包括机械的基础理论、各类机电产品与装备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与系统、检测控制与自动化、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以及各类机械装备运行维护的理论与技术等。
培养胜任以上设计、制造与科研开发任务的人才,是本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学科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为基础,以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学、材料学、电工电子技术、测量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为支撑,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系统、机电控制等理论和技术。
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机械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论文有自己的新见解;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4.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机械工程学科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三、培养方式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进行;2.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并采取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3.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 3 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五、研究方向1.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主要开展高性能数控系统软、硬件构成,插补算法,运动控制技术及控制算法,激光加工、高速切削等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2.CAD/CAM/CAPP一体化技术,主要开展CAD、CAM、CAPP理论、应用及其集成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3.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主要开展机床动力学、机械结构及装备振动与噪声溯源,机械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多孔金属材料声学性能研究及微结构设计;4.机电系统智能控制,主要从事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测控制技术研究及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机器人的现代设计理论、方法与分析技术研究。
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机械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工程机械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培养方案,以满足行业的需求。
该方案的培养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于工程机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和其他人协作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成为合格的从业者。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机械学等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工程机械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专业课程:包括工程机械设计、工程机械制造、工程机械维修等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工程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 实践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磨练自己的技能。
4. 创新课程:包括创新设计、创新创业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综合能力培养:包括语言、沟通、团队合作等课程,使学生能够综合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 项目驱动教学: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3. 跨学科交叉教学:通过跨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创新创业教学:通过创新创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个性化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和发展。
四、实践环节1. 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实训:建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 毕业设计: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磨练自己的技能。
机械 培养方案

机械培养方案机械培养方案一、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工程学科,涉及到机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机械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本机械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1. 具备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2. 具备机械系统设计与制造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3. 具备机械系统运行和维护的能力,能够进行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4. 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参与和领导机械工程项目的开发与实施;5.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够与他人有效交流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三、培养内容1. 专业课程学习本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学习,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机械加工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工程的核心理论和基础知识。
2. 实践训练本培养方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将参与各种机械实验和实践项目,包括机械制造实习、机械设计竞赛、机械创新项目等。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业实践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本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参与机械工程实践项目,包括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
在实践中,学生将与企业和机构合作,亲身体验机械工程实践的全过程。
四、培养过程1. 前期基础阶段学生将在前期基础阶段学习机械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课程。
在此阶段,学生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通过课程作业和考试进行评估。
2. 中期专业阶段学生将在中期专业阶段学习机械工程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方面的课程。
在此阶段,学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和项目作业提高实践能力。
3. 后期实践阶段学生将在后期实践阶段参与机械工程实践项目,包括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工程能力,能够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工业过程自动化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经管和社会科学素质;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较强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5、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较好的综合素质;7、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具体实现途径见下表。
培养要求实现途径知识基本知识自然科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外语大学英语、英语口语、外语类公选课、专业英语专业知识力学知识工程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产品建模与分析、有限元方法、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电学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实习机械设计知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机械基础实验、逆向工程技术与应用、有限元方法、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人机工程概论、虚拟样机技术等机械制造知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特种加工、金工实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类课程、生产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机电控制知识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系统单片机应用、机电系统实践、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测试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能力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产品建模与分析、机械CAD技术、逆向工程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培养要求实现途径工程表达能力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能力 从事专业工作能力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项实践环节以及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科研实践、企业学习学习能力 所有课程以及专项实践、课外实践、学科竞赛、科技活动、科研实践、企业学习、社团活动、读书活动、文献检索、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团队合作能力社团活动、企业学习、学科竞赛、专业课课程大作业、相关公选课素质基本素质人文科学素质文科类、经管类、艺术类校级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军训、系列讲座思想道德素质所有思政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校级公选课、社团活动、企业学习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全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各种课外实践、专业导论与学科知识拓展讲座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五、专业主干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六、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时及总学分构成表课程类别课程门数 (周数) 学分 学分/总学分×100% 备注公共类 课程 公共课程 10门 37 21.9% 已包含课内实践学时公共基础课程 7门 23.5 13.9% 专业基础 课程 专业群平台课程 4门 16 9.5% 专业基础课程 7门 18.5 10.9% 专业课程 核心专业课程 3门 10.5 6.2% 专业选修课 23门 46.5 27.5% 少获得17.5学分 专项实践 课程军事训练 2周 1 23.7%认识实习1周1八、毕业规定1、至少取得169学分(其中必修课145.5,选修课不少于23.5学分)。
选修课中人文类、艺5术类及经管类等三类通识课程至少各取得2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表课程代号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0900021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Mechanical Drawing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090035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0900730 控制工程基础 Cybernetics Foundation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0900130 机械工程材料 Machine Engineering Material 0900500 测试技术 Measuring Technology 0900340 机械原理 Principle of Mechanics 0901360 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090052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Machin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0900530 机电传动与控制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0901300 机电系统实践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 Practice 0900510 液压与气压传动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0900590 数控技术Numerical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 Technology0900540 机电系统单片机应用 Application of Single-Chip Computer in Machine Engineering 0900640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Stampingprocess and mold design 0900620 塑胶模具设计 Design of Plastic Mold0900650 专业英语阅读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Readings 0900330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0900140产品建模与分析Product Modeling and Analysis电子实习 2周 2 机械基础实验 2周 2 金工实习4周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3周 3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3周 3 生产实习 2周 2 专业课程设计 3周 3 机电系统实践 2周 2 机械工程项目创新实践 1周 1 毕业设计 16周 16 实践环节合计41周 40通识课程校级三类公共选修课程363.1%人文、艺术、管理三类公选课中各选1门课程代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0900570 PLC技术PLC Technology0900900 工业机器人技术Industry Robot Technology0900360 机械CAD技术Machine CAD Technology0900600 特种加工技术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Technology 0900550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Analysis090058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echanical Equipment Design0900560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0901820 工程综合设计与实践Engineering designand Practice0901830 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Mechanical innovation designand Practice0901840 工业自动化控制设计与实践Automation control designand Practice 0900890计算机控制技术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机器视觉技术基础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0901650 人机工程概论An introduction toErgonomics0901300 机电系统实践Electromechanical SystemPractice090069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0900710 专业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s0900470 生产实习Professional Practice0900720 毕业设计Graduation design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2016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四年)类别模块课程代号课程名称考试/考查学分学时实践学时理论教学备注实习实验实训上机1 2 3 4 5 6 7 8必修公共课140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查 3 48 16 320000010 大学生健康教育考查 1 16 160000020 军事理论考查 1 16 16140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查 2 32 8 241400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查 3 48 16 32140004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查 6 96 32 32 32 1400061 形势与政策考查 2 124 6 6 6 6 4 4其中92学时为课外阅读学时0400011 大学英语考试14 224 48 48 32 32其中4学分(64学时)通过国家或校内英语四级考试获得1500011 体育考查 4 128 32 32 32 320000181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考查 1 16 8 8公共课小计:37 学分37 748公共基础课0500011 高等数学一(1)考试10 160 80 800800010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 2.5 40 24 160600050 大学物理考查 3 48 48考查习验训机1 2 3 4 5 6 7 80600100 大学物理实验考查 1 16 16 00500090 线性代数考试 2 32 320800120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考查 3 48 16 32050011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查 2 32 32公共基础课小计:23.5学分23.5 376专业群平台课0901781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考查 6 96 16 56 24第一学期4,第二学期2学分0902020 工程力学考试 4 64 640700180 电工技术考试 3 48 8 400700170 电子技术考查 3 48 8 40专业群平台课小计:16学分16 256专业基础课0900130 机械工程材料考查 3 48 48 0900340 机械原理考试 3 48 48 090035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考查 2 32 32 0900330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考查 3 48 4 44 0901360 机械设计考试 3 48 48 0900490 机械系统动力学考试 1.5 24 24 0900500 测试技术考试 3 48 8 40专业基础课小计:18.5学分18.5 296核心专业课0900510 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 3.5 56 8 48 090052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 3.5 56 8 48 0900530 机电传动与控制考试 3.5 56 8 48核心专业课小计:10.5学分10.5 168 必修课小计:105.5学分105.5 1688选修通识课程1 人文类课程考查2 322 艺术类课程考查 2 323 经管类课程考查 2 32通识课小计:6学分696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模块课群0900590 数控技术考查 2.540832 0900550 有限元方法考查 1.5 24 8 16090058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考查 2 32 32 0901810 虚拟样机技术考查1.5 24 1212 0900600 特种加工技术考查 2 32 4 28 0900620 塑胶模具设计考查 2 32 16 16 0900640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查 2.5 40 16 24 (以上模块课程群中至少选10学分)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模块课群0900730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 2.5 40 400900570 PLC技术考查 2 32 8 240900540 机电系统单片机应用考查 2 32 8 240901990 工业机器人技术考查 3 48 16 32 0900890 计算机控制技术考查 2 32 4 28 0900630 虚拟仪器技术考查 2 32 16 16 0902000 机器视觉技术基础考查 1.5 24 24考查习验训机1 2 3 4 5 6 7 8 (以上模块课程群中至少选10学分)跨模块选修课群0900140 产品建模与分析考查 2 32 16 160901650 人机工程概论考查 1.5 24 240901800 学科知识拓展讲座考查 1 16 . 160901820 工程综合设计与实践考查 3 48 40 8 针对学科竞赛,安排暑假进行0901830 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考查 3 48 40 80901840 工业自动化控制设计与实践考查 3 48 40 80900650 专业英语阅读考查 1 16 160900560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考查 2 32 16 160902010 企业现场管理考查 1 16 16(以上模块课程群中至少选7.5学分)专业选修课小计:38.5学分(至少取得21学分)38.5 616必修专项实践环节0000030 军事训练考查 1 2周2周0900050 认识实习考查 1 1周1周0900150 金工实习考查 4 4周4周0901741 机械基础实验考查 2 2周1.5周0.5周0700110 电子实习考查 2 2周2周090069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考查 3 3周3周0901300 机电系统实践考查 2 2周2周090070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考查 3 3周3周0900470 生产实习考查 2 2周2周0900710 专业课程设计考查 3 3周3周0901660 机械工程项目创新实践考查 1 1周1周分散0900720 毕业设计考查16 16周16周专项实践环节小计:40学分40 41周必修课合计:145.5学分专业选修课合计:45.5学分(至少取得17.5学分)签字(盖章)时间:201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