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第一节相交线一、知识要点:(一)当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相交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交点;一种是有两个交点,即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还有一种是三个交点,即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二)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 3=90°,则∠2=∠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0°,∠A+∠B=18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垂直: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垂直,两条直线交角成90 。

1、经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垂线,有且只有一条;2、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四)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两个交点,形成了八个角(不可分的):1、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2、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3、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二、题型分析: 题型一:列方程求角例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21少20°.则这个角为 ( ) A 、30° B 、40° C 、60° D 、75° 答案:B分析:若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求解: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则根据题意,得21(180°-x )-(90°-x )=20° ; 解得:x =40°. 故应选B . 说明:处理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还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习题演练:1、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A 、42138 、B 、都是10C 、42138 、或4210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分析:两个条件可以确定两个角互补,列方程即可解得A 。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如何巧妙应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证明题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如何巧妙应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证明题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如何巧妙应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证明题在初中数学中,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证明题是一个相对常见且重要的考点。

正确理解与灵活应用解题技巧对于解决这类题目非常关键。

本文将就如何巧妙应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证明题进行论述。

一、证明两直线平行的常用方法1.1 通过角度关系进行证明当两条直线之间存在特殊的角度关系时,可以通过分析角的性质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常见的角度关系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同位角相等等。

例如,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分,且同位角相等时,可以得出两条直线平行。

1.2 利用等长线段进行证明若两条直线上存在等长线段(或者等长线段的比例关系),则可以通过分析等长线段的性质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例如,当两直线上的两对对应线段分别相等时,可以得出两条直线平行。

1.3 借助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对于已知两组平行线的情形,可以通过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如对应角相等、内错角互补等,来推导出待证的其他平行关系。

这种方法常用于证明线段平行或三角形平行边的情形。

二、证明两条直线相交的常用方法2.1 利用角的性质进行证明两条直线相交时,通过观察相交处形成的角,可以根据角的性质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如垂直角相等、同位角等。

当两条直线上的某对同位角相等时,可以得出两条直线相交。

2.2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进行证明若两条直线之间的某条直线被切割成三个或多个角,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角的性质,特别是它们的和是否为180度,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

2.3 利用迭代的思想进行证明当需要证明多条直线都相交于一个点时,可以运用迭代的思想。

即先证明某两条直线相交,然后再把第三条直线引入,利用已知的两条直线相交的性质推导出第三条直线也与它们相交于同一点。

三、巧用辅助线和构造在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证明题时,巧妙运用辅助线和构造图形可以提供更多的线索与性质。

通过巧妙的构造,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几何关系,从而更容易得到证明的结果。

初中二年级几何学习技巧如何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初中二年级几何学习技巧如何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初中二年级几何学习技巧如何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初中二年级几何学习技巧:如何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几何学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常见难点。

本文将分享几个解决这类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学知识。

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的技巧一:熟悉基本概念在解决任何几何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熟悉相关的基本概念。

对于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而言,以下几个概念是必须掌握的:-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 相交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交于同一点的两条线段或直线称为相交线。

-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并且平行线与相交线之间的对应角相等。

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的技巧二:运用相应定理在几何学中,有一些定理与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以下是常用的定理与性质:- 同位角定理:同位角的度数相等,即对应于平行线上的同位角的度数相等。

- 内错角定理: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所切割,内错角(相交线两侧的对内同旁对顶角)互为补角,即其度数之和为180度。

- 同旁内角定理: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所切割,同旁内角(相交线同旁两角)互为同旁角,即其度数相等。

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的技巧三:练习画图与分析解决几何问题时,通过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推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通过画图来辅助分析。

首先,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画出所给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示意图。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要求以及基本几何知识,分析图中的角度、线段关系等信息,运用前述的定理与性质进行推导与证明。

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的技巧四:多做练习题掌握几何学的学习技巧最终还是要依靠实际的练习与应用。

练习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时,可以选择一些针对这类问题的专项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如何利用平行线和相交线解决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如何利用平行线和相交线解决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如何利用平行线和相交线解决几何问题解决几何问题在中考数学考试中占据很重要的篇幅,而利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利用平行线和相交线解决几何问题的技巧,以帮助同学们在中考数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平行线的性质常常用于构造相似三角形,而相似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几何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平行线找出相似三角形。

以题目中的几何图形为例,假设我们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ABC和DEF相似。

我们可以找到平行线l,使得线段AB与线段DE平行,并观察线段AC和DF 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观察到线段AB与线段DE平行,通过这一性质,我们可以得到角A与角D之间的关系。

利用平行线间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角A与角D相等。

同理,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角B 与角E相等。

进一步,我们可以利用得到的相等角,证明线段AC与线段DF之间的比例关系。

假设点P是线段AC与线段DF的交点,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得到 AP/DP = BP/EP。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例关系。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找出了两个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几何问题,比如计算缺失的边长、计算面积等。

除了利用平行线,我们还可以利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如果两条相交线之间形成了一对相等的对顶角,那么这两条线就是平行线。

这个性质常常用于解决证明题中的平行关系。

通过观察图形中给出的对顶角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线段平行的结论,从而解决证明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相交线将图形划分成多个相似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解决几何问题。

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利用相交线将该图形划分成多个相似三角形和矩形,分别计算各个部分的面积,再将它们相加,就可以得到整个图形的面积。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结合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和对顶角相等的关系,快速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简单的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如何解决简单的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如何解决简单的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是几何学中常见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直线之间的关系与性质。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应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求解。

1. 理解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概念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交于一点的两条直线。

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 判断直线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给定的直线之间的关系,即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通过观察直线的方向与位置,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利用平行线性质解决问题若已知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快速得出结论。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对应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性质来使用。

4. 利用相交线性质解决问题若已知两条直线是相交线,可以利用相交线的性质快速得出结论。

相交线的性质包括交角相等、余角互补等,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性质来使用。

5. 运用相似三角形理论在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时,相似三角形理论也是一个常用的工具。

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可以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求解问题。

6. 使用几何图形辅助求解在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时,可以绘制几何图形来辅助求解。

通过绘制线段、角度、图形等,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7. 总结结论在完成解题过程后,需要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过程,确保逻辑清晰、严谨。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较为简单地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条件和要求,结合不同的解题方法和几何性质。

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得出结论,并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因此,持续学习和熟练掌握几何知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技巧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技巧

典例精讲
类型二:与垂直结合证明平行
例:已知:如图,AB⊥BC,BC⊥CD且∠1=∠2,求证:BE∥CF . 证明:∵AB⊥BC,BC⊥CD,(已知) ∴∠ABC=∠DCB=90°,(垂直的定义) ∵∠1=∠2,(已知) ∴∠ABC-∠1=∠DCB-∠2,(等式的性质) ∴∠CBE=∠BCF,(等量代换) ∴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变式图
内错角为Z型,内错角变式图如下:
变式图
同旁内角为U型,同旁内角角变式图如下:
典例精解
例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C√√..∠∠A2与与∠∠3B是是内同错旁角内角
B.√ ∠3与∠1是同旁内角 D×.∠1与∠2是同位角
变式题
1.下列各图中,∠1、∠2不是同位角的是( B)
A.

(2)设∠AOC=x°,则∠EOF= x°,∵OE⊥AB,OF⊥CD, ∴∠AOE=∠COF=90°;∴∠COE=90°-x°, ∴∠EOF=(90°-x°)+90°=180°-x°; 又∵∠EOF= x°,∴180°-x°= x°; 解得x=40. 即∠AOC=40°.
课堂小结
直接计算求角度 利用方程思想求角度
解:∵OE⊥OF,∴∠EOF=90°,
∵∠BOF=2∠BOE,∴3∠BOE=90°,
∴∠BOE=90°÷3=30°,
∴∠AOE=180°-∠BOE=180°-30°=150°,
又∵OC平分∠AOE,∴∠AOC=
1 2
∠AOE=
1 2
×150°=75°,
∵∠BOD和∠AOC互为对顶角,∴∠BOD=∠AOC=75°.
典例精讲
类型二:利用方程思想求角度
例: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D,OE⊥AB,OF⊥CD. (1)图中与∠COE互补的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把符合条件的角 都写出来) (2)如果∠AOC= ∠EOF,求∠AOC的度数.

中考复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计算技巧

中考复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计算技巧

中考复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计算技巧在中考复习中,平行线与相交线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掌握了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计算技巧,对于解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平行线与相交线计算相关的技巧,希望能对中考数学复习有所帮助。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在计算平行线相关的问题时,我们通常会用到以下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平行线之间的特性进行计算。

平行线的特性包括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例如,如果两条平行线之间有一条横切线,我们可以利用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求得其他角的度数。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条件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所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例如,如果已知一条平行线与另外两条相交线的夹角度数,我们可以利用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计算出其他角的度数。

此外,通过使用平行线的相似性质,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计算。

当两条平行线与一条横切线相交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与已知条件相关的未知量。

例如,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求得两条平行线上的线段长度比。

与平行线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相交线。

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的两条直线。

计算相交线涉及到以下技巧。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相交线上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计算出其他角的度数。

这个特性同样适用于计算平行线与相交线的问题。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相交线的垂直性质,进行计算。

如果一条直线与相交线内的两条直线垂直,我们可以利用垂直角互补的性质,求得其他角的度数。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相交线的相似性质进行计算。

当两条相交线与一条横切线相交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与已知条件相关的未知量。

例如,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求得两条相交线上的线段长度比。

在使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计算技巧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清楚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只有明确了这些,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应用合适的计算方法。

其次,要对图形有清晰的认识。

“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要求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理解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知道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用尺规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知道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3.通过观察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特征,归纳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4.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平行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描述这两条平行线相对位置的量。

5.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及有关基本事实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初步感知形式推理的规则和过程。

● 方法点拨考点1:邻补交、对顶角的概念性质1. 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射线OE ,则图中的邻补角一共有()A .3对B .4对C .5对D .6对2.如图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则AOB DOC ∠+∠= _________.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 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 对,则m 与n 的关系是( )A .m = n ;B .m >n ;C .m <n ;D .m + n = 10.ACD(图1)(图2)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12121212考点2:垂线与斜线概念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B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 .直线c 外一点A 与直线c 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点A 到直线c 的距离是3cm . 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A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D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3.a 、b 、c 是平面上任意三条直线,交点可能有( ).A.1个或2个;B.1个或2个或3个; C.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D.以上都不对.考点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1.若∠1与∠2的关系为内错角,∠1=40°,则∠2等于() A .40° B .140° C .40°或140° D .不确定2.下图3中,用数字表示的∠ 1、∠2、 ∠3、∠4各角中,错误的判断是( ) A .若将AC 作为第三条直线,则∠ 1和∠3是同位角 ; B .若将AC 作为第三条直线,则∠ 2和∠4是内错角 ; C .若将BD 作为第三条直线,则∠ 2和∠4是内错角 ; D .若将CD 作为第三条直线,则∠ 3和∠4是同旁内角 .3.如图4,标有角号的7个角中共有_____对内错角,_____对同位角,_____对同旁内角.(图3)(图4)考点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如图5,若AB ∥CD ,则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是()A .∠1与∠5,∠2与∠6;B .∠3与∠7,∠4与∠8;C .∠2与∠6,∠3与∠7;D .∠1与∠5,∠4与∠8.2.如图6,把矩形ABCD 沿EF 对折,若150∠=,则AEF ∠等于( )A.115;B.130;C.120;D.65.3.如图7,直线AE CD ∥,135EBF ∠=,60BFD ∠=,则D ∠等于( )A.75; B.45 ; C.30 ;D.15.4.如图8,是跷跷板示意图,横板AB 绕中点O 上下转动,立柱OC 与地面垂直,当横板AB 的A 端着地时,测得OAC α=∠,则在玩跷跷板时,上下最大可以转动的角度为( )A.α;B.2α ; C.90α- ; D.90α+.5.如图9,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则x y -的值是( )A.20; B.80; C.120 ; D.180.6.如图10,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 B CD EF 1BEDCAFOCBx303y abA DO BC(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7.探照灯、锅形天线、汽车灯以及其它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形状有关,如图11所示是一探照灯灯碗的纵剖面,从位于O 点的灯泡 发出的两束光线OB OC 、经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图11中ABO DCO αβ∠=∠=,,则BOC ∠的度数为 ( ) A .180αβ-- ; B .αβ+; C .1()2αβ+; D .90()βα+-. 8.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9.如图12,已知AB CD ∥,55A =∠,20C =∠,则P =∠___________.10.如图13,AB CD EF ∥,分别交AB CD 、于50M N EMB ∠=、,,MG 平分BMF MG CD G ∠,交于,则1∠的度数是___________.11.如图14,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AEF ∠,14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___.12.说理填空 :已知:如图15,DG ⊥BCAC ⊥BC ,EF ⊥AB ,∠1=∠2.求证:CD ⊥AB 证明:∵DG ⊥BC ,AC ⊥BC (___________)∴∠DGB =∠ACB =90º(垂直的定义) ∴DG ∥AC (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等量代换) ∴EF ∥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A M EB DGNFC 150 A E1 CGFDB2 (图12)(图13)(图14)D1 AEF BGC2∴∠AE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 ⊥AB (________________) ∴∠AEF =90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C =90º (___________________), ∴CD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16,AB ⊥BF 于B ,CD ⊥BF 于D ,∠1=∠2, 试说明∠3=∠E .14.如图17,直线AC ∥BD ,连结AB ,直线AC 、BD 及线段AB 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解决问题方法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解决问题方法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解决问题方法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解决问题方法在中考数学考试中,平行线与相交线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几何问题。

本文将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数学试题。

一、基本概念回顾在开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几个基本的概念。

1. 平行线:在平面上,如果两条直线的方向相同或完全重合,我们称它们为平行线。

用符号"||"表示。

2. 相交线:在平面上,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且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它们为相交线。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我们遇到平行线的问题时,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性质来推导解题方法。

a. 平行线与横线的夹角相等:当平行线与一条横线相交时,它们与这条横线所成的夹角都相等。

b. 平行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线所截断时,它们之间对应的内角或外角都相等。

c. 平行线的任意两条线段之间的比例相等:当平行线被一条横线所截断时,截断线段与平行线上其他相交线段之间的比值都相等。

2. 利用相交线的性质除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我们还可以利用相交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a. 相交线的交点:两条相交线的交点被称为顶点。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找到相交线的交点,并利用这个交点推导解题。

b. 相交线上的内外角:相交线可以将平面划分为四个角。

我们可以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这些角的度数,进而解决问题。

三、解题技巧除了以上的解题方法,还有一些实际应用中常用的解题技巧。

1. 利用平行线的延长线当我们遇到问题涉及到平行线的延长线时,可以通过延长线处理问题。

通过观察延长线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进而推导解题方法。

2. 利用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如果题目中出现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我们可以利用平行线构造出一些相似三角形来解题。

通过相似三角形之间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等式以解决问题。

平行线与交点难题集锦

平行线与交点难题集锦

平行线与交点难题集锦一、平行线问题问题描述平行线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几何问题,主要涉及平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两条平行线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如它们永远不会相交。

然而,确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不总是简单的。

解决策略要解决平行线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策略:1. 检查线段斜率:平行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因此可以通过计算两条直线的斜率并进行比较来确定它们是否平行。

2. 使用平行线判定定理: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都与第三条直线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3. 观察线段方程:如果两条直线的方程形式相似,且没有相同的解,则它们很可能是平行线。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您在遇到平行线问题时进行分析和确定。

二、交点难题问题描述交点问题是与平行线问题相对的几何问题。

当两条直线不平行时,它们会相交于一个点,称为交点。

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解决策略解决交点问题的策略如下:1. 求解线性方程组: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表示成线性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方程组来找到交点的坐标。

2. 利用排除法:如果两条直线的方程形式不同、有唯一解且不平行,那么它们一定有交点。

3. 使用直线交点公式:直线交点公式是一个用于计算两条直线交点坐标的公式,可以根据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来计算交点的坐标。

上述策略可以帮助您在遇到交点问题时找到交点的位置。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解决平行线问题和交点问题的简单策略,并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探讨与法律相关的内容,请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的意见。

以上是关于平行线与交点难题的集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计算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计算平行线和相交线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系统地归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并介绍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进行计算。

一、平行线的性质1. 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且无论如何延长都不相交的两条线。

记作∥,或者AB∥CD,其中AB和CD分别是平行线上的两点。

2. 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判定:若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交,所成的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判定:若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且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3. 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与横截线之间的关系: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所交,所成的同位角相等。

(2)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平行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如果一组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与第三条直线所成的内角、外角分别相等。

(4)平行线与平角: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行线所成的内角等于另一个平行线与这个直线所成的外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二、相交线的性质1.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于一点,则该直线与平面相交。

2. 直线与直线的关系(1)相交线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那么它们不平行。

(2)异面直线:在三维空间中,两条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直线被称为异面直线。

三、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计算1. 平行线的计算计算平行线的步骤如下:(1)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2)利用所学的方程解法,求得线段的长度等信息。

2. 相交线的计算计算相交线的步骤如下:(1)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2)用代数方法求解方程组,得到交点的坐标;(3)根据交点的坐标,计算其他所需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并能够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

总结:初中数学中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了这些性质,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解决相关题目。

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在数学中,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是一个常见的几何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应用几何知识和一些数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一、线与线的关系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线与线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关系之一是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关系。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相交线则是指会在某个点上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是指求解两条直线的关系并判断其是否平行或相交的问题。

二、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的方法1. 使用角度关系求解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角度关系来判断两条直线的关系。

例如,当两条直线的内角和为180度时,我们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的内角和小于180度时,我们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线。

2. 使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有一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条直线的关系。

例如,当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我们可以得到一组对应角相等的关系,从而判断出直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3. 使用坐标几何法坐标几何法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我们可以给平面上的点和直线分配坐标,通过坐标运算来求解问题。

对于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我们可以将直线表示为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判断直线的关系。

三、实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何应用数学解决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已知直线$l_1$的方程为$y=2x+1$,直线$l_2$的方程为$y=-\frac{1}{2}x+5$,求解$l_1$和$l_2$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条直线的斜率来判断其关系。

直线的斜率可以通过方程中的系数得到。

对于$l_1$,其斜率为2;对于$l_2$,其斜率为$-\frac{1}{2}$。

由于两条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因此$l_1$和$l_2$不平行。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交点。

将$l_1$和$l_2$的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begin{cases}y=2x+1 \\y=-\frac{1}{2}x+5\end{cases}通过求解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交点的坐标。

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方法与技巧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但是它们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却非常突出。

掌握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数学视野,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提供更为雄厚的基础。

该如何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让学生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在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之前,必须要让学生清楚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只有对概念有了充分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通过丰富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关系。

在讲解相交线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如下图片来进行解释:[相交线的概念图片]在讲解平行线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如下图片来进行解释:[平行线的概念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和例题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了。

二、注重案例演示和实际应用既然学生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需要进一步深入,让学生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并且掌握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性质。

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案例演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案例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性质,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介绍平行线性质的时候,可以通过如下的案例来进行演示:[平行线案例图片]通过这个案例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同时也能够了解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在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时,尽量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并提高教学效果。

有以下几种方法:1. 面面俱到:在讲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如图像、式子、文字等来进行说明,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性质。

2. 比较法:将相交线和平行线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并通过比较来加深对相交线和平行线的理解。

相交线和平行线学霸笔记

相交线和平行线学霸笔记

相交线和平行线学霸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接触的内容。

了解这些概念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原理和规律。

在本篇笔记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定理,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相交线的定义相交线是指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两条直线。

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相交时,它们有一个公共点,这个点就是它们的交点。

根据交点的不同位置,相交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相交于交点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它们在交点处的夹角不为180度。

2. 相交于一点的两条直线称为共面直线,它们在交点处的夹角为180度。

3. 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称为交叉线,它们在交点处的夹角小于180度。

1. 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并且它们在同一平面上没有交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

斜率的定义是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纵坐标差值和横坐标差值的比值。

2. 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等角。

如果两条直线与一条直线相交,且分别与该直线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

这个定理叫做同位角定理,也是平行线的一个重要性质。

三、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几条:如果两条平行线相交,那么它们与交点相对的两个夹角是锐角。

这是平行线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我们在解决几何问题时经常会用到的知识点。

3. 平行线的倒数产品是-1。

第二篇示例: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

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让我们来看看相交线的性质。

相交线是指在平面上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它们会形成一对相交角。

相交角是指由相交线所形成的两个角,它们的顶点位于相交线的交点处。

如何利用平行线与相交线解决初中几何问题

如何利用平行线与相交线解决初中几何问题

如何利用平行线与相交线解决初中几何问题初中几何问题是数学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

正确运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几何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平行线与相交线解决初中几何问题。

一、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线。

在解决初中几何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利用平行线的基本性质来推导出其他结论。

(正文内容)二、相交线的性质及应用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的两条线。

相交线可以与平行线结合使用,进而解决更加复杂的几何问题。

(正文内容)三、如何应用平行线和相交线解决初中几何问题在解决初中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相互关系,通过推理与证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下面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利用平行线与相交线解决初中几何问题。

(正文内容)1. 问题描述:已知AB || CD,EF 是 BD 的中垂线,证明 AE ⊥ CF。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知道AB和CD是平行线,因为EF是BD的中垂线,所以EF ⊥ BD。

根据垂直角定理,可以得出∠AEB= ∠CFB = 90°。

再根据定理,如果一个线段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另一条线段也与垂直线段垂直。

因此,根据证明目标可以得出AE ⊥ CF,问题得证。

2. 问题描述:已知AD ⊥ BC,DE ⊥ AB,AC ⊥ BF,证明DE ||CF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DC = ∠ACB = 90°。

因为AC ⊥BF,所以AC与BF平行。

根据平行线性质,可以得出AB与CF平行。

再由AD ⊥ BC 可得出DE与BC垂直,而AB与BC平行,根据垂直线性质可得出DE与CF平行。

问题得证。

(正文内容)四、总结平行线与相交线是解决初中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通过合理运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特性,我们可以简化几何问题的解决步骤,提高解题效率。

快速复习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应用题解法

快速复习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应用题解法

快速复习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应用题解法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概念,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应用题解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回顾在开始讨论应用题解法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相交线:当两条线在平面上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它们为相交线。

相交线的特点是它们在交点处的角度不为180度。

平行线:当两条线在平面上没有任何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它们为平行线。

平行线的特点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永远不会相交。

二、应用题解法2.1 判断相交线与平行线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应用题解法的基本问题: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是否相交或平行?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对于直线段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斜率来判断是否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段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如果斜率不相等,则它们相交。

2. 对于线段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线段的延长线是否相交来判断是否平行。

如果两条线段的延长线不相交,则它们平行;如果延长线相交,则它们相交。

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具体题目情况进行分析。

2.2 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进一步探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应用题解法。

问题一:甲、乙两个地方相距120公里,两地之间有一条直线公路,甲地到公路的距离为80公里,乙地到公路的距离为60公里,问这条公路的长度是多少?解法: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出如下图示:(图示略)设公路长度为x公里,则根据相交线性质可得:80/x = 60/(120-x)通过交叉相乘得:80 * (120 - x) = 60 * x通过计算可得:9600 - 80x = 60x将x移到一边得:9600 = 140x解方程可得:x = 68.57 公里因此,这条公路的长度约为68.57公里。

问题二:如图所示,已知AB // CD,且AD = 6cm,BD = 8cm,CE = 2cm,求BE的长度。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计算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计算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与计算平行线和相交线是几何学中常见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并介绍如何进行相应的计算。

一、平行线的性质1. 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中,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2.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a. 同位角相等定理:当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平行直线相交时,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内错角相等。

c. 外错角相等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外错角相等。

3. 平行线的性质:a. 平行线具有等斜率: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b. 平行线具有等间距:两条平行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线的距离相等。

c. 平行线具有等夹角性质:两条平行线与一条横穿它们的直线所夹的角相等。

二、相交线的性质1. 定义:相交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中,相交于一点的两条直线。

2. 相交线的性质:a. 垂直相交性质:两条相交直线的相交角为90度,称为直角。

b. 对顶角性质:两条相交直线所形成的相对角相等。

c. 同旁内角性质:两条相交直线所形成的同旁内角相等。

三、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计算1. 平行线的计算:a. 已知两点坐标计算斜率:设两点坐标分别为(x₁,y₁)和(x₂,y₂),则直线的斜率k = (y₂-y₁)/(x₂-x₁)。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b. 已知点和斜率计算直线方程:设一点坐标为(x₁,y₁),斜率为k,直线的方程为y-y₁ = k(x-x₁)。

2. 相交线的计算:a. 相交角的计算:相交角为两条相交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

b. 相交线的方程:已知两点坐标分别为(x₁,y₁)和(x₂,y₂),则可以通过求解两条直线的方程来获得相交点坐标。

四、应用举例举例1:已知直线L₁过点A(2, 4),斜率为1/3。

求与直线L₁平行且过点B(5, 3)的直线L₂的方程。

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结By Miss Gao(参考2018版5年中考3年模拟)一、思维导图二、识记点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垂直是一种特殊的相交);3,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三、提点1,看清楚题目内容及要求,不要粗心大意;2,解题说明过程尽可能完整,有几个问题就回答几个;3,学会换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4,学会发现和利用图形中的隐含条件;5,解题方法:①目标(如何解决问题)②条件(把所有条件写出来【已知和隐含】)③筛选,组合,利用条件④结论四、自我补充寄语:在生活上遇到的难题的时候,也可以用目标,条件,筛选和结论这种方法哦,记住要把一切自己可以利用的条件都列出来哦。

有时候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再去想问题,或者换个方向,也许会有不错的收获哦!By Miss Gao《相交线和平行线》经典、易错题1,如图,∠ACB=90°,∠CDB=90°2,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

(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使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计划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怎样开渠最短并说明根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相互平行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4、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130°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50°5、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以下结论:①∠1=∠2;②∠1=∠3;③∠2=∠3;④∠3+∠4=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6,已知,如图,∠BAE+∠AED=180°,∠M=∠N.试说明:∠1=∠2.7,已知,如图,BC,DE相交于点O,给出下面三个论断:①∠B=∠E;②AB//DE;③BC//EF。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点详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重难点详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内,点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①点在线上②点在线外同一平面内,两条或多条不重合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①相交②平行一、相交线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反之,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产生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邻补角:两角共一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邻补角互补。

要注意区分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的异同。

对顶角:两角共顶点,一角两边分别为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注:①、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对顶角相等。

反过来亦成立。

②、表述邻补角、对顶角时,要注意相对性,即“互为”,要讲清谁是谁的邻补角或对顶角。

2、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注意:两直线垂直,是互相垂直,即:若线a垂直线b,则线b垂直线a 。

垂足: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垂直时,一定要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这一点可以在已知直线上,也可以在已知直线外)3、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线的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垂线与垂线段:垂线是一条直线,而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垂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或说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距离指的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这条垂线段的本身。

所以,如果在判断时,若没有“长度”两字,则是错误的。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线六面八角: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将平面分成了六个部分,形成八个角,其中有: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和2对同旁内角。

注意:要熟练地认识并找出这三种角:①根据三种角的概念来区分②借助模型来区分,即:同位角——F型,内错角——Z型,同旁内角——U型。

特别注意: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互为同旁内角;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称呼并不一定要建立在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前提上才有的,这两条直线也可以不平行,也同样的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A.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的关系是()
A.m=n;B.m>n;
C.m<n;D.m+n= 10.
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概念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B.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A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AB(________________)
∴∠AEF=90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C=90º(___________________),
∴CD⊥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16,AB⊥BF于B,CD⊥BF于D,∠1=∠2,
试说明∠3=∠E.
14.如图17,直线AC∥BD,连结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
5.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及有关基本事实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初步感知形式推理的规则和过程。
方法点拨
考点1:邻补交、对顶角的概念性质
1.如图1,直线AB、CD相交于点O,过点O作射线OE,则图中的邻补角一共有()
A.3对B.4对C.5对D.6对
2.如图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 ,则 _________.
考点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如图5,若AB∥CD,则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是()
A.∠1与∠5,∠2与∠6;
B.∠3与∠7,∠4与∠8;
C.∠2与∠6,∠3与∠7;
D.∠1与∠5,∠4与∠8.
2.如图6,把矩形 沿 对折,若 ,则 等于( )
A. ;B. ;C. ;D. .
3.如图7,直线 , , ,则 等于( )
3.通过观察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特征,归纳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4.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平行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描述这两条平行线相对位置的量。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要求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理解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知道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用尺规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知道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DGB=∠ACB=90º(垂直的定义)
∴DG∥AC(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等量代换)
∴EF∥CD(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10,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7.探照灯、锅形天线、汽车灯以及其它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形状有关,如图11所示是一探照灯灯碗的纵剖面,从位于 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 经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图11中 ,则 的度数为( )
10.如图13, 分别交 于 平分 ,则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1.如图14, ,直线 分别交 、 于点 、 , 平分 , ,则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12.说理填空:
已知:如图15,DG⊥BCAC⊥BC,EF⊥AB,∠1=∠2.求证:CD⊥AB
证明:∵DG⊥BC,AC⊥BC(___________)
A. ;B. ;C. ;D. .
8.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9.如图12,已知 , , ,则 ___________.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3. 、 、 是平面上任意三条直线,交点可能有( ).
A.1个或2个;B.1个或2个或3个;
C.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D.以上都不对.
考点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1.若∠1与∠2的关系为内错角,∠1=40°,则∠2等于()
A.40°B.140°C.40°或140°D.不确定
2.下图3中,用数字表示的1、2、3、4各角中,错误的判断是()
A.若将AC作为第三条直线,则1和3是同位角;
B.若将AC作为第三条直线,则2和4是内错角;
C.若将BD作为第三条直线,则2和4是内错角;
D.若将CD作为第三条直线,则3和4是同旁内角.
3.如图4,标有角号的7个角中共有_____对内错角,_____对同位角,_____对同旁内角.
A. ;B. ;C. ;D. .
4.如图8,是跷跷板示意图,横板 绕中点 上下转动,立柱 与地面垂直,当横板 的 端着地时,测得 ,则在玩跷跷板时,上下最大可以转动的角度为( )
A. ;B. ;C. ;D. .
5.如图9,直线 与直线 互相平行,则 的值是( )
A.20;B.80;C.120;D.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