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况-高电压及电磁兼容北京重点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程系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研究所2004年度年鉴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研究所
2005-1
目录
一、研究所情况简介 (1)
二、研究生培养情况 (4)
三、教学情况 (6)
四、教学相关活动情况 (8)
1.03/04学年度的考核 (8)
2.高压实验室搬迁工作 (8)
3.编写、制订、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修订实践教学大纲 (9)
4.组织高压实验室建设立项申报,获得35万元的建设经费 (11)
5.其他工作 (11)
五、科研情况 (11)
六、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成果及学术交流情况 (13)
附录:发表论文清单 (14)
一、研究所情况简介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研究所主要开展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复杂电磁场数值分析、现代电磁测量技术、电力系统电磁环境与保护、电工新技术及电气绝缘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目前一共有成员12人,其中教授6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后1人,讲师1人,助教1人。研究所成员情况简介如下:
研究所所长
李成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分别于1982年、1984年在华北电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9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2-1995年在美国南卡洛莱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作为访问教授在美国伦塞勒理工学院工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IEE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员会委员,高电压专委会电绝缘分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新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电工学科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等30余项。已发表论文117篇,其中10篇被SCI检索,45篇被EI检索,获省部级三等奖两项,获专利三项。长期从事脉冲功率技术、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工新技术等领域中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电气绝缘与材料、高电压技术等。
研究所副所长
丁立健,博士,教授。1995年哈尔滨电工学院电工材料系电工材料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毕业,2000年华北电力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博士毕业。1998年10月聘为讲师,2001年12月破格副教授,2004年1月低职高聘为教授,2004年11月破格教授。IEEE会员;机械工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电压技术》分会委员;第一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磁干扰专委会变电站电磁兼容学组委员。2002年被入选华北电力大学“151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2003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负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子项目各一项,同时还是其它多个纵向和横向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负责或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9项通过了省部级鉴定和验收;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
进步三等奖一次、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近年来,在国际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6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EI收录34篇,ISTP收录18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介质理论与电气绝缘技术、放电理论及其应用、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强场电磁兼容技术以及电工新技术等。
屠幼萍,硕士,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高电压技术与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高电压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曾负责和参加了包括国家计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个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IEEE汇刊和IEEE重要国际会议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1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电力系统电磁环境与保护、电气绝缘技术、高电压新技术等。
研究所成员
王泽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2年、1984年、1989年清华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7月至今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从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97年1月晋升为教授职称。2000年1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理论电工教研室副主任,电力工程系副主任。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磁场》教材1部,编著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教材《工程电磁场》1部。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科研成果“电机工程中大型涡流问题及其有效解法的研究”获199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研究项目“新型电工实验成套装置的研制”获电力部1996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9年度被批准为北京市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测试与仪表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教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电磁场数值分析、电磁测量与信号处理以及电磁兼容技术等。
李卫国,2004年9月调入华北电力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7月出生于北京市,祖籍辽宁省黑山县。1982年华中工学院高电压技术及设备专业学士,1987年重庆大学理论电工专业硕士,1998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博士。1998年在长沙电力学院评为教授,并于2001年被武汉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曾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奖、湖南省电力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主持过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中青年资
助项目、湖南省电力工业局科技项目等课题的研究。主持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建设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工科专业电路课程教改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二)。在电网络拓扑中利用计算机自动系统生成网络函数方面,也作了相当的工作。曾担任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被选拔为湖南省第三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主要研究内容为网络图论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基于局域网的低成本“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基于短距离无线接力通讯的“输电线路杆塔信号采集系统”等。
全玉生,博士,教授。1982年华北电力学院理论电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东北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高电压技术)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晋职讲师,1993年晋职副教授,2000年晋职教授。长期从事电气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被EI、ISTP收录;承担了输配电网故障选线和测距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长期致力于输配电网故障分析与定位技术、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面研究,在输配电网故障选线和定位技术方面有所创新。主要研究方向是输配电线网的故障分析与定位技术、高电压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等。
王伟,硕士,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电力系,后在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工学硕士学位,IEEE会员。曾赴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和New South Wales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工作,曾在《电机工程学报》、《高电压技术》以及IEEE的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有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及信息处理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应用技术、高电压应用与新技术等。
王景春,学士,高级工程师。1981毕业于北京电力专科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1989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于高电压实验教学与高电压试验研究工作。
卢斌先,硕士,在读博士,讲师。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理论电专业,硕士。1989-1994年工作于哈尔滨电业局,从事变电站的设备维护工作。1994-1996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电工学习。1996年至今在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任教。主要从事"电路"、"电工学"和"电磁测量"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