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痛风临床路径

痛风临床路径

痛风临床路径一、痛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M10.9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痛风诊断:参照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疾病分型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或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ICD10:M10.991)或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需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不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3)类风湿因子、抗“O”(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6)心电图(7)胸部X 线片、受累关节X 线片(8)腹部超声(包括双肾)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CP抗体、HLA-B27、24小时尿尿酸、关节穿刺检查、关节双源CT和超声检查。

痛风诊疗规范(2020年最新权威发布)

痛风诊疗规范(2020年最新权威发布)

痛风诊疗规范(2020年最新权威发布)痛风诊疗规范专家组中华内科杂志摘要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

我国痛风虽然并不少见,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对患者的短期与长期治疗予以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属于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地区的患病率有所差异。

欧洲的患病率为0.9%~2.5%,美国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长,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

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报告,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性多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女为15∶1,平均年龄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1]。

50%以上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我国痛风虽然并不少见,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对患者的短期与长期治疗给予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2]。

100个临床路径汇总病种

100个临床路径汇总病种

100个临床路径汇总病种耳鼻喉科呼吸内科骨伤科风湿科1肛裂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痔(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暴聋(突发性聋)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9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0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1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12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3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14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15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6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7胫腓骨干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8股骨颈骨折(无移位和轻度移位)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9痿证(脊髓损伤(不完全性))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0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3孟氏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4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5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6骨痹(膝关节僵硬)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7骨痹(骨关节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9痛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0侗裕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病种消化内科感染科外科妇科神经内科31胃脘痛(慢性胃炎)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32胃缓(胃下垂)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3久痢(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轻、中度)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4胃疡(消化性溃疡A1期、A2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5泄泻(急性肠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6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7肠结(不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主))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8积聚(代偿期肝硬化)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9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0肝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1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2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43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4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5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46月经过多症(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7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48盆腔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9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0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1滑胎病(习惯性流产,且目前已怀孕)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2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53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4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5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卒中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6头痛(偏头痛)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7面瘫(面神经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8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9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0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病种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儿科61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2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3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64帕金森病的中医临床路径(试行)65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6眩晕(周围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67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Ⅲ级慢性稳定期))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68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II级或Ⅳ级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9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70血浊(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路径71心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72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3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4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5石淋(输尿管结石)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76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77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78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79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80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1小儿股骨干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3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重型)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5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临床路径86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87卵巢癌(Y瘕)中医临床路径88食管癌术后(术后病理分期为II期、III期)辅助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9胃癌(晚期不能手术,或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姑息化疗+中医治疗临床路径90原发性肺癌手术+中医药治疗临床路径眼科内分泌科临床路径,病种肿瘤科********-*****9899100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晚期乳腺癌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前列腺癌(去势术后正在进行内分泌治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胃癌(非手术)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行胃癌根治术后,需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非手术)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转移复发不适合化疗的住院患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食管癌(非手术)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路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风湿科-痛风性关节炎

风湿科-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ICD-10:M10.0)二、诊断依据:根据《内科学第六版》(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2.体格检查:以下肢关节受累为主,局部明显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可见痛风结节;3.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升高,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关节穿刺液可见尿酸盐结晶;4.X线检查可见骨边缘穿凿样透亮缺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内科学第六版》(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急性关节炎;2.慢性关节炎及痛风石形成;3.慢性关节炎合并肾损害(包括痛风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4.合并代谢综合征。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7–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性关节炎(ICD-10:M10.0)疾病编码;2.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或合并有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和尿酸结石形成。

六、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四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2.血型鉴定;免疫常规;3.急诊生化5项;4.住院生化常规;5.免疫功能;6.自身抗体检查:ANA、ENA、RF、AKA、CCP、HLA-B27;7.炎症指标:ESR、CRP;8.24小时尿尿酸排泄定量;9.腹部B超(双肾、输尿管);10.心电图、胸片和患关节X线片,必要时做关节MRI检查。

七、选择用药:1.首选秋水仙碱;2.可联合应用口服及外用消炎止痛药物(NSAIDs);3.必要时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4.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使用制酸药;5.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加用护肾排毒药物;6.急性期缓解后加用降尿酸药物;7.碱化尿液;8.合并症治疗;9.饮食指导与心理治疗、关节功能康复理疗等治疗相结合。

八、出院标准:1.关节痛消失,关节肿缓解或明显改善;2.体温正常;3.关节功能明显好转;4.无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或血液系统损害等。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一、定义及流行病学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其中80%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从食物中获得。

嘌呤经肝脏氧化代谢变成尿酸,后者由肾脏和肠道排出。

当血清尿酸水平>420μmol/L(约7mg/dl)时,为高尿酸血症。

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能够排出尿酸而维持其在血液中的正常浓度水平,而高尿酸血症则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痛风是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

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显著增高。

根据最新研究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已占总人口13.3%,而痛风患病率在1%~3%。

近年研究认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等,因此已被多学科认识和重视。

二、病因与分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特发性尿酸增多症: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仅1%左右患者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如家族性幼年高尿酸性肾病、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缺陷、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活性增高、Ⅰ型糖原累积症、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尿酸产生过多:与高嘌呤饮食、酒精过多摄入、高糖饮食、核酸代谢增强相关,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的临床表现或疾病。

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1.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时,由于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2.各类肾脏疾病:由于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造成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增高。

3.服用某些药物:常见为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抗帕金森病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75~300 mg/d)、维生素B12、烟草酸、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

痛风症(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症(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症(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痛风症(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1. 痛风症概述痛风症,也称作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高尿酸血症引发的关节炎疾病。

它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临床路径在治疗痛风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中医的治疗方案。

2.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痛风症的策略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痛风症主要采取以下策略:1. 首要原则: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痛风症的发生与湿热之邪阻滞、瘀血凝滞有关。

因此,治疗痛风症的首要原则是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以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 药物治疗:中医常选用草药制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罂粟壳、秦艽、桃仁等,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通络的功效,可有效缓解痛风症状。

3. 饮食疗法:中医强调调整饮食惯对治疗痛风症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海鲜、啤酒等,同时适量增加水果、蔬菜和粗粮的摄入,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尿酸。

4. 调整生活方式:中医推崇合理锻炼和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患者应适度运动,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以提高免疫力和缓解症状。

5. 针灸疗法:中医认为,痛风症与体内气血循环不畅有关,因此可以采用针灸疗法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循环,改善病情。

3. 总结中医临床路径在治疗痛风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草药治疗,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和针灸疗法等手段,可以缓解痛风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病人在接受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诊疗指南【概述】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削减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峻者可消灭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

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有肯定的家族遗传性,约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除1%左右的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缘由不明。

继发性痛风由其他疾病所致,如肾脏病、血液病,或由于服用某些药物、肿瘤放化疗等多种缘由引起。

本指南主要介绍原发性痛风。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

在欧美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8%,痛风为0.13%~0.37%。

我国局部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这可能与我国经济进展、生活方式和饮食构造转变有关。

【临床表现】95%为男性,初次发作年龄一般为40 岁以后,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大多消灭在绝经期后。

依据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1.急性期:发病前可无任何先兆。

诱发因素有饱餐饮酒、过度疲乏、紧急、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等。

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通常是痛风的首发病症,表现为凌晨关节痛而惊醒、进展性加重、剧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苦痛于24~48 小时到达顶峰。

关节局部发热、红肿及明显触痛,酷似急性感染,首次发作的关节炎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

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病程中,90%患者反复该部受累。

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

可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头痛、恶心、心悸、寒战、不适并伴白细胞上升,血沉增快。

2.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病症,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发痒,称为无病症间歇期。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定义及流行病学(一)定义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从食物中获得。

嘌呤经肝脏氧化代谢变成尿酸,后者由肾脏和肠道排出。

体温37℃时,血清中单钠尿酸盐(MSU)的饱和溶解度为404.5μmol/L(6.8 mg/dl),通常定义当血清尿酸水平>420μmol/L(约7mg/dl)时,为高尿酸血症[1]。

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能够排出尿酸而维持尿酸在血液中的正常浓度水平,而高尿酸血症则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痛风是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异质性较强,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

(二)流行病学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显著增高,根据最新研究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已占总人口13.3%,而痛风患病率在1%~3%[2,3],且逐年上升。

近年研究认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等,因此已被多学科认识和重视[4,5]。

二、病因与分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1]。

(一)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特发性尿酸增多症:绝大多半发病原因不明,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仅1%左右患者由先天性酶缺陷引发,如家族性少小高尿酸性肾病、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缺陷、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活性增高、Ⅰ型糖原累积症、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尿酸产生过多:与高嘌呤饮食、酒精过多摄入、高糖饮食、核酸代谢增强相干,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干的临床施展阐发或疾病。

(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1.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时,因为细胞内核酸大量分化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本文旨在为医务工作者和痛风患者提供全面的痛风诊疗指南。

本指南将介绍痛风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康复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一、痛风的基本概念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

痛风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二、痛风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痛风患者通常会在午夜或清晨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处。

2、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尿酸水平,可以帮助诊断痛风。

正常男性血清尿酸浓度为摩尔/升,女性为摩尔/升。

3、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帮助观察关节病变情况,出现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现象时,有助于痛风的诊断。

三、痛风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可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缓解痛风症状。

2、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摄入。

3、生活方式改变:适当锻炼、减轻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避免使用诱发痛风的药物等。

4、局部冷敷:急性发作期可以用冷毛巾冷敷患处,减轻疼痛和肿胀。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痛风患者,如出现关节破坏、畸形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康复建议1、定期复查:痛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尿酸水平、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心态:痛风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积极配合治疗。

3、坚持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尿酸,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痛风发作。

4、合理饮食:饮食控制是痛风患者不可忽视的一环,应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

同时,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排泄。

5、避免诱发因素:痛风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感染、手术等,以免引起痛风发作。

2020痛风诊疗规范(完整版)

2020痛风诊疗规范(完整版)

2020痛风诊疗规范(完整版)2020年痛风诊疗规范(完整版)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单钠尿酸盐(MSU)在关节中沉积引起。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直接原因,而高尿酸血症则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有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除了关节损害外,痛风患者还可能伴随肾脏病变和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

欧洲的患病率为0.9%~2.5%,而美国的患病率逐年增长,从1988年至1994年的2.64%升至2007年至2010年的3.76%。

虽然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报告,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性更容易患病,女性大多在绝经期后出现。

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15倍,平均年龄为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50%以上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尽管我国痛风不少见,但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仍然不足。

XXX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本规范还为痛风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提供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而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1.急性发作期典型的痛风发作常在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约1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

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

症状通常在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一、痛风病(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病(痛风)(TCD 编码为:BNV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ICD-10 编码为:)(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痛风分类标准。

2.疾病分期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

痛风病(痛风)临床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脾虚湿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风病(痛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病(痛风)(TCD 编码:BNV050、ICD-10 编码:)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3)类风湿因子、抗“O”(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5)心电图(6)胸部X 线片、受累关节X 线片(7)腹部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CP 抗体、24 小时尿尿酸、HLA-B27 等。

痛风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简介
痛风关节炎,也称为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尿酸晶体沉积引
起的疾病。

中医对于痛风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并采用一
套独特的临床路径。

中医临床路径
1. 诊断:中医通过仔细的问诊和观察来确定痛风关节炎的诊断。

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

同时,中医还会结合舌诊、脉诊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2. 清热祛湿:中医认为痛风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湿热互结引起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采用清热祛湿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包括连翘、茅芒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红肿。

3. 疏风活络:中医认为风湿是痛风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之一,因
此在治疗过程中,会采用疏风活络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包括白芷、
川芎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

4. 调理脾肾:中医认为脾肾失调是痛风关节炎的内在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通过调理脾肾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中
药包括党参、山药等,可以增强体质,减少尿酸产生。

5.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在痛风关节炎的治疗中的重要性。

建议患者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多食用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缓解症状。

结论
中医在治疗痛风关节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路径,包括诊断、
清热祛湿、疏风活络、调理脾肾和饮食调理等。

中医的综合治疗方
法可以有效缓解痛风关节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实际
治疗中,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痛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痛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痛风痛风是由于长期嚓吟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特点。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痹证”等病的范畴。

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而成。

病久可致痰凝血瘀,后期还可出现脾肾阳虚之证。

【诊断】1本病初期可仅有血尿酸增高而无临床症状。

急性关节炎期典型的表现是关节突发疼痛,多数患者在半夜因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以第一跖趾关节及跖趾关节为多见,局部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

可伴有发热,有时出现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

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

2 .慢性关节炎期主要可见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僵硬和肾脏病变。

3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尿酸增高,超过420UmO1/1。

X线摄片检查在受累关节可发现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区,为痛风的X线特征。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病理因素以湿、痰、瘀为主,故祛湿、化痰、消瘀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大法。

但湿有寒、热之分,因此应根据辨证选择不同的治法。

本病后期多伤及脾肾阳气,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兼施为要。

1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痛不可触,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举例:四妙丸加减。

苍术IOg,黄柏IOg,意瑟仁15g,川牛膝10g,忍冬藤15g,嫩桑枝20g,晚蚕砂(包煎)10g,宣木瓜10g。

加减:发热口渴者,加知母10g,生石膏(先煎)30g,桅子10g。

关节肿大者,加姜黄10g,威灵仙10g。

关节周围出现红斑者,加丹皮10g,生地12g,赤芍IOgo邪热伤阴出现低热,口干,五心烦热者,酌加青蒿12g,秦芜10g,功劳叶15g。

湿重者,加车前草15g,防己10g。

关节痛甚者,加延胡索IOg,地龙IOgo2 .寒湿入络关节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皮色暗红,畏寒肢凉,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胁沉细。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2018 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 晶体沉积)和临床期(即痛风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二、并发症和伴发疾病1. 肾脏病变:痛风的发病过程中,尿酸盐也可沉积在泌尿系统,导致急性或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

2. 代谢综合征:痛风患者往往伴有体内代谢异常,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等。

3. 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许多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4. 神经系统疾病:血尿酸水平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复杂,高尿酸血症促进了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并与预后不良相关。

三、检查1.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泌尿系超声检查等。

2.超声:对疑诊痛风性关节炎或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四种超声征象是痛风石、聚集物(关节积液内聚集的点状高回声,后方不伴声影,又称暴风雪征)、软骨表面的双轨征(double contour,DC)和骨侵蚀,其中双轨征是尿酸沉积在关节内特异性很高的表现,其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97%。

3.双能CT:能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84%(81%-87%),特异度为93%(93%-96%)。

对早期或无痛风石的患者,双能CT的敏感性要低一些,同时亦有假阳性的情况。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a)非药物治疗总体原则是生活方式的管理。

首先是饮食控制、减少饮酒、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等;其次是控制痛风相关伴发病及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除了酒类,含有高果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HFCS)的饮料亦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限制饮用。

2020痛风诊疗规范

2020痛风诊疗规范

2020痛风诊疗规范2020痛风诊疗规范(完整版)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属于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地区的患病率有所差异。

欧洲的患病率为0.9%~2.5%,美国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长,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

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报告,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性多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女为15∶1,平均年龄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50%以上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我国痛风固然并不少见,但其标准化诊疗的遍及依然欠缺。

XXX痛风专业委员会在自创海内外诊治经历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标准,旨在标准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对患者的短期与长期治疗赐与发起,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1.急性发作期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 h左右达高峰。

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

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

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多数患者发病前无先驱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疲乏、周身不适及关节局部刺痛等先兆。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单钠尿酸盐(MSU)在关节沉积所致。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除了关节损害外,痛风患者还可能出现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有所不同。

在欧洲,患病率为0.9%~2.5%。

在美国,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

目前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报告,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5倍,平均年龄为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超过50%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尽管痛风在我国并不罕见,但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XXX痛风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减少误诊和漏诊,为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提供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症状表现为夜间发作、急骤起病和疼痛加剧,通常在12小时内达到高峰。

疼痛呈现撕裂、刀割或咬噬样,非常难以忍受。

受影响的关节和周围软组织会出现红肿、皮温升高和明显的触痛。

症状通常会在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没有先驱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疲乏、周身不适和关节局部刺痛等先兆。

首次发作通常会单个关节受累,50%以上的情况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痛风的患者。

一、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TCD 编码为:BNV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 编码为:M10.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痛风分类标准。

2.疾病分期
参照 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
(2)间歇期
(3)慢性期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

痛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脾虚湿阻证
寒湿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TCD 编码:BNV050、ICD-10 编码:M10.99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抗“O”
(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
(6)心电图
(7)胸部 X 线片、受累关节 X 线片
(8)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CP抗体、24小时尿尿酸、HLA-B27等。

(八)治疗方法
1. 基础治疗。

2. 电针疗法。

3. 艾灸疗法。

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脾虚湿阻证:健脾利湿,益气通络。

寒湿痹阻证: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痰瘀痹阻证: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5.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6. 外治法:中药封包治疗、中药塌渍治疗、刺络放血疗法。

7. 其他疗法。

8.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关节红、肿、热、痛等主要症状改善;
2.血沉、C 反应蛋白、血尿酸等相关指标较入院时好转;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痛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痛风(TCD 编码:BNV050、ICD-10 编码:M10.99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