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推荐】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在课件上出示一些祖国风光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并选择最让自己心动的一处,向大家分享旅游经历。

板书课题“游”,并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引导学生进入作教学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二、理清条理,找准顺序1.按游览的顺序写。

老师在“游”字下打着重号,提示学生“游”字可以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通过回顾《七月的天山》的游览线索,引导学生理清写作的条理和顺序。

同时,在课件上出示游览路线图,让学生感悟自己的作如何选择材料才合适。

2.确定游览顺序。

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确定自己的游览顺序,并汇报给全班。

同时,让学生研究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的技巧。

小结:通过让学生理清写作的条理和顺序,让他们掌握如何选择材料和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的技巧,从而使文章更加有条理和生动。

三、研究重点,具体描写1.赏析《七月的天山》。

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的。

通过汇报,让学生掌握具体描写的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七月的天山》,让学生掌握具体描写的技巧,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本文存在一些格式错误和语言表达不够清晰的问题,需要进行修改和改写。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可以重新组织文章,让其更加生动具体。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天山山脉的旅行经历。

他看到了高耸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他骑马穿行林中,听到了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声音,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在写游记或参观记时,需要安排好大的过程,选取特色鲜明的景物,或者印象深刻、感受强烈的景物。

要有详有略,不要面面俱到。

写作时需要明确写作目的,本篇作文的目的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可以学到写游览的方法:按游览先后顺序排一张游览线路图,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重点详写,其它略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以生活中的场景和故事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本单元的习作例文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不强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这些写作技巧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2.案例分析法: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习作例文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习作例文,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予以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写作心得。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并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现场写作。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习作例文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针对习作例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习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习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习作例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习作例文:准备相关的习作例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素材,用于学生的练习和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习作例文进行分析,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与习作》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两个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观察和描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学生在观察和描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观察不细、描写不具体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把观察到的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写作方法。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3.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写作素材:图片、实物等。

3.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课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景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出示两个习作例文,让学生仔细阅读,感受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写这些景物的?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写作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学生可以借助图片、实物等素材,进行实地观察,然后用笔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评析:谁的观察更仔细?谁的描写更生动?引导学生相互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观察和描写其他景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材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本单元的习作例文以生活中的小事为例,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发现美好,从生活中汲取灵感,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但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仍存在以下问题:1. 材料选择不够典型;2. 叙述不够具体生动;3.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帮助他们将观察到的内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仿、讨论、修改等途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情感态度,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携带笔记本,准备记录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一些美好时光,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值得记录和分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习作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观察的角度、选材的特点以及表达方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选定写作对象。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说课稿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说课稿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说课稿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 教材分析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范文,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范文选取了富有生活气息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从故事中汲取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写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写作能力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写作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既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范文,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范文、学习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范文学习:让学生阅读范文,分析范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

3.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4.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5.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游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3.习作标题:游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

2.画路线图。

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例如,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习作思路示例:开头:可以总体介绍你所要写的地方。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中间:详细地描述这个地方的风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五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最新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五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最新版】

1.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揣摩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节假日里,我们经常跟父母去旅游,你都去过哪些地方?2.这些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你能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今天我们通过两篇文章来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习《颐和园》。

1.自由朗读文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颐和园。

(美丽)2.文中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颐和园美丽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找到句子并画出来。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颐和园的?(游览顺序)4.默读文章,找出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读一读。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5.读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游览顺序,使文章过渡自然。

)6.游记往往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即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7.游览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长廊——长、美;万寿山——高、建筑金碧辉煌;昆明湖——静、绿;十七孔桥——石柱多、雕刻的狮子多。

)8.品味句子。

(1)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抬头一看”和“向下望”告诉我们什么?(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

)(2)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①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一面镜子、一块碧玉)②这两个比喻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静、绿)③“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习作例文【教材分析】“习作例文”展示了《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文章,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两篇例文的亮点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课本上给出了两篇习作例文(包括旁批和文后的思考题),旨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写游记类文章。

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总结按游览的顺序气清景物特点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具体的习作教学。

教材中已经给出了本次习作的些要求和方法提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指导。

然后拓展学生的选材范围,争取让他们的作文更出彩。

【教学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策略】把握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找准训练目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

(1)师导入: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预设:《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出示两篇课文的插图)(3)回顾主要内容。

①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②生回答。

2.回顾写作方法。

(1)师引导生找出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

(2)根据生交流情况,师相机出示:按一定的顺序。

3.导入新课。

(1)师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2)课件出示习作例文。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回顾课文自然引出新知识,再加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到了新旧联系,温故而知新,简洁而实用。

板块二学习例文1.学习《颐和园》。

(1)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①师:首先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文本,去欣赏颐和园的宜人风景吧!②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③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这是美丽_______________的颐和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与习作》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习作。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例文和习作,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写作能力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有恐惧心理,认为写作很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中的两个例文,学会如何进行习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例文,学会如何进行习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写作恐惧心理,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从中学会写作技巧。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

2.课件:教学课件及相关素材。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故事、图片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两个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习作的内容和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个习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交流,从中巩固所学写作技巧。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精品)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精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6课《海上日出》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扩、荷”等4个字,会写“扩、范”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清静、浅蓝、扩大、范围、努力”等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3.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方法。

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难点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海边欣赏吧!师:看了海上日出的景观,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生1:我觉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丽了。

生2:我真想亲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

师:是呀,实在是太美了!今天,我们就走进《海上的日出》,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画面。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课例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家乡风景,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景物的描绘较为简单,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家乡风景的描绘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和描绘家乡的风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风景的喜爱之情;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家乡的风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家乡的风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写作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插图、写作指导等。

2.准备教材:准备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材。

3.准备相关资料:收集家乡风景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风景的认识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习作例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点,提高写作的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习作例文《我的家乡》2.习作例文《快乐的一天》3.习作例文《我的梦想》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讲解习作例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难点: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介绍本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

2.分析习作例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点。

3.范例分析:老师指导学生分析范例习作例文。

4.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定一个题目,准备撰写习作例文。

第二课时1.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准备的习作例文构思。

2.学生用所学知识撰写习作例文。

3.互评环节:同学之间相互交换作文,提出建议和意见。

4.作业:继续完善习作例文。

第三课时1.学生互相分享、朗读自己的习作例文。

2.老师讲解如何进行修改和润色习作例文。

3.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完善写作。

4.收集学生习作例文,展示精彩作品。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成品,评价学生对习作例文写作要点和结构的把握情况。

2.评价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行为评价:考察学生课堂合作、参与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分析课堂教学效果,总结学生在习作例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教学策略,对后续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2.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写作技巧,撰写符合要求的习作;3.通过撰写习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素养。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习作例文:《秋天的一天》;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练习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为后续习作的写作做铺垫。

2. 学习《秋天的一天》习作例文(10分钟)让学生阅读《秋天的一天》习作例文,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3. 分析习作例文(15分钟)分组讨论习作例文的特点,包括语言运用、描写手法等,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之美。

4. 写作准备(10分钟)指导学生思考自己要写的习作主题,帮助他们构思文章结构和关键内容。

5. 习作撰写(2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构思,开始撰写习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互相检查修改(10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检查和修改,帮助彼此提升写作水平。

7. 展示分享(10分钟)挑选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展示分享,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在展示中学习他人之长。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通过分析《秋天的一天》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好作品,激发其写作兴趣。

在撰写习作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细节和描写的敏感度,引导他们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表达情感。

通过互相检查修改和展示分享,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写作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让写作不仅仅停留在教室里,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带教学反思-第五单
元-习作例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材情感
2.理解短语“推门而入”的含义,能够描述国家风景名胜的特征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当前国内一些城市的样子
4.体会课文的心情,激发对中国各个古老名城的向往之情
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短语“推门而入”的含义,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国内一些城市
的样子
2.难点:表达文章内容时,要有情感,抒发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用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即将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
1.老师先给学生朗读课文,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讲解短语“推门而入”的含义,让学生进行联想。

3.带领学生描述国内一些城市的样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操练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表达对不同城市的印象和看法。

习作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眼中城市的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对城市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感性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更多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本次教学的教学方案和反思,希望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精品教案

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例文中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策略把握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找准训练目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

(1)师导入: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预设:《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出示两篇课文的插图)(3)回顾主要内容。

①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②生回答。

2.回顾写作方法。

(1)师引导生找出两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特点。

(2)根据生交流情况,师相机出示:按一定的顺序。

3.导入新课。

(1)师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2)课件出示习作例文。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回顾课文自然引出新知识,再加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到了新旧联系,温故而知新,简洁而实用。

板块二学习例文1.学习《颐和园》。

(1)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①师:首先让我们翻开课本,走进文本,去欣赏颐和园的宜人风景吧!②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颐和园?③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这是美丽_______________的颐和园。

④生交流。

(师相机出示:美丽)⑤师引导:你从哪个句子中找到这个词的?(生交流)⑥课件出示句子。

⑦师小结:这两句是全文的中心句,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2)探究讨论,找过渡句。

①师引导: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快速在文中圈画出这些句子。

②生浏览课文,画出句子。

③课件出示句子。

④生朗读句子,结合批注体会句子的作用。

⑤师引导: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⑥预设:这些句子不仅介绍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还点明了游览的地点。

⑦生根据过渡句画路线图。

⑧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强调重点词语和短语。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 精品教案设计(含板书和教学反思)

游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3.习作标题:游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

2.画路线图。

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例如,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习作思路示例:开头:可以总体介绍你所要写的地方。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中间:详细地描述这个地方的风景。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捕捉细节,并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习作例文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用词语和句子来描述周围的事物。

但是,他们在观察时往往只注意到表面的现象,缺乏对细节的捕捉,同时在表达时也缺乏对情感的融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细节,并指导他们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学会观察自然景物,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环节,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学会观察自然景物,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捕捉到自然景物的细节,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达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习作例文,理解其内容和要求。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关于自然景物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习作例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
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3.习作标题:游
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
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

2.画路线图。

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例如,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习作思路示例:
开头:可以总体介绍你所要写的地方。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中间:详细地描述这个地方的风景。

(1)抓住景物的特点,如长廊的长和美。

(2)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提示:可以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写每个自然段。

描写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结尾:总结自己对景色的感受。

例如,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欣赏。

5.学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评中促改。

1.教师选择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两篇优秀习作,请作者读给大家听一听。

2.同学们,你觉得他的习作好在哪里?(围绕习作要求来谈)
3.结合刚才的点评,我们可以围绕这些习作要求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1)是否按照顺序来写;
(2)是否写出景物的特点;
(3)是否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4)是否运用过渡句;
(5)感受是否真实。

4.学生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拓展延伸。

写完之后,同桌交流,互相修改习作。


游览顺序景物特点详略得当
运用修辞巧妙过渡真情实感
1.因为前面已经学过四篇描写景物的文章,了解了描写游览过的地方要按照顺序来写,写的时候要详略得当、巧妙过渡,抓住景物特点,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能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进行习作。

2.在描写景物时,因为学生缺少对景物的细致观察,所以景物特点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

今后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