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电影戏剧模式
电影摄影技巧:36种戏剧模式
36种戏剧模式(乔治普罗蒂)1 种类:求告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求告者求告者其他必要的人物:逼迫细目:A1 、帮助他去对付敌人2、准许他去举行一件他应该做而被禁止做的事情3 、给予他一个可以终其天年的地方B1、舟行遇灾的人,请求收留帮助2、行事不端,被自己人斥逐而祈求别人的慈悲3、祈求恕罪4、请求准许收葬尸骨取回遗物C1、替自己亲爱的人求情2、在亲戚面前替另一亲戚求情3、在母亲的情人前,为母亲求情模式1、求告《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1939)、《星球大战》(1977)2 种类:援救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不幸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威胁者,天外飞来的救星细目:A1:、救援一个被认为有罪的人B1、女子援助父母恢复王位2 、受过恩惠的人报恩施救模式2、援救《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3 种类:复仇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复仇者其他必要的人物:作恶的人细目:A1、为被害者的祖宗或父母报仇2、为被害的子女或后人复仇3、为被侮辱的子女复仇4、为被害的妻子或丈夫报仇5、为妻子受侮辱或几乎受侮辱而复仇。
6、为被害者的情妇复仇7、为朋友被杀或受损害而复仇8、为姐妹被奸污而复仇B1、为了存心作对,故意为难而复仇2、为了趁人不在,暗加攮夺而复仇3、为了蓄意谋害而复仇4、为了故入人罪而复仇5、为了逼奸强暴而复仇6、为了夺去所有而复仇7、为了一两个人的奸诈,对整个团体的复仇C1:职业的追捕有罪的人模式3、复仇《伊万的童年》(1962)4 种类:骨肉间的报复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报复者其他必要的人物:作恶者,已死的受害人细目:A1、父亲的死报复在母亲的身上2、母亲的死报复在父亲的身上1、弟兄的死报复在儿子身上C1、父亲的死报复在丈夫身上2、丈夫的死报复在父亲身上模式4、骨肉间的报复《狮子王》(1994)5 种类:逋逃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逋逃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追捕或惩罚的势力细目:A1、违反法律(有时为不得已)的或因其他政治行为而逃B1、为因恋爱的过失而逋逃C1、好汉对着伟大势力的抗争D1、半疯狂的人对着阴谋的诊治的抗争模式5、逋逃《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1967)、《天生杀手》(1994)6 种类:灾难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受害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胜利的人细目:A1、战败2、亡国3、人类的灭亡4、天灾B1、君位被夺C1、旁人的忘恩负义2、不公道地被惩罚或受敌视3、遭遇横逆或暴行D1、被情人或丈夫遗弃2、丧失子女模式6、灾祸《鸟》(1963)、《幼儿园》(1983)、《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7 种类:不幸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不幸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制约他的人细目:A1、无辜的人,为野心者的阴谋所牺牲B1、无辜的人,受了那应该保护他的人的残害C1、能人,有力的人在困苦贫乏之中2:一向被宠爱的人,或一向受亲昵的人发现此刻他是被遗忘了D1、失去了惟一的希望模式7、不幸《西鹤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飞》(1957)、《早春二月》(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1987)、《活着》(1994)、《钢琴师》(2002)8 种类:革命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革命者其他必要的人物:暴行者细目:A1、一个人的反抗2、数个人的反抗B1、一个人的革命,而影响了许多人2、许多人的革命模式8、革命《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奴》(1963)、《黄土地》(1984)9 种类:壮举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勇敢的领袖其他必要的人物:敌人(对象)细目:A 1、备战B1、战事2、争斗C1、劫夺一个所欲的对象或人物2、夺回那所欲的对象或人物D1、冒险的远征2、为了获得所爱的妇人而冒险模式9、壮举《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10 种类:绑劫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绑劫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被绑劫者,保护人细目:A1、绑劫一不愿顺从的女子B1、绑劫那愿意顺从的女子C1、夺回那被绑的女子,但未杀死绑劫者2、夺回那被绑的女子,同时杀死暴行者D1、救出那被绑的朋友2、救出那被绑的小孩3、救出一信仰错误的人模式10、绑劫《完美世界》(1993)11 种类:释迷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解释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迷细目:A1、必须寻得某人,否则处死B1、必须解释秘语,否则遇祸2、同前,但迷为所爱的女子所作C1、悬赏以寻出人的名字2、悬赏以寻出人的性别3、试验一个人是否疯狂模式11、释迷《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1967)、《对话》(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12 种类:取求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取求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拒绝的人,判断的人细目:A1、用武力或诈术,获取目标B1、用巧妙的言词,获取目标C1、用言语打动判断的人模式12、取求《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13 种类:骨肉间的仇视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仇恨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被恨者或互恨者细目:A1:、兄弟间一人为诸人所嫉视2、兄弟间互相仇视3、为了自利,亲戚间互相仇视B1、子仇视父2:、父与子互相仇视3、女恨父C1、祖仇视孙D1、翁仇视婿E1、姑仇视媳F1、婴儿杀戮模式13、骨肉间的仇视《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野战排》(1986)14 种类:骨肉间的竞争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得胜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被拒者细目:A1、恶意的竞争者为自己手足2、两兄弟间彼此恶意的竞争3、两兄弟间的竞争,其一犯了奸淫4、两姐妹间的竞争B1、为了一个未嫁女子,父与子的竞争2、为了一个已嫁女子,父与子的竞争3、同前,但此女已为其父之妻4、母与女的竞争C1、嫡堂手足或姑表间的竞争D1、朋友间的竞争模式14、骨肉间的争竞《高跟鞋》(1991)15 种类:奸杀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有奸情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被害者细目:A1、情人杀害丈夫,或为了情人杀害丈夫2、杀害一个"推心置腹"的情人B1、为情妇或为了私利,杀害妻子模式15、奸杀《天国车站》(1984)16 种类:疯狂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疯狂者其他必要的人物:受害者细目:A1、因为疯狂而杀害了骨肉2、因为疯狂而杀害了恋人3、因为疯狂而杀害了无辜的人B1、因为疯狂而受耻辱C1、因为疯狂而失去了亲人D1、因为怕有遗传的疯狂,而竟至疯狂模式16、疯狂《幻觉》(1979)17 种类:鲁莽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鲁莽者其他必要的人物:受害者或失去对象细目:A1、因鲁莽而自致不幸2、因鲁莽而自致耻辱B1、因好奇而自致不幸2、因好奇而丧失所爱的人C1、因好奇而致别人死亡或不幸2、因鲁莽而致亲族死亡3、因鲁莽而致爱人死亡4、因轻信而致骨肉死亡模式17、鲁莽《飞越疯人院》(1975)18 种类: 无意中的恋爱的罪恶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恋爱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被恋者、说明者细目:A1、误取自己的母亲2、误以自己的姐妹为情妇B1、误取自己的姐妹为妻2、同上,惟系受人陷害3、几乎以自己的姐妹为情人C1、几乎奸淫自己的女儿D1、几乎在无意中犯了奸淫的罪2、无意中犯了奸淫的罪(如误以为丈夫已死而改嫁,其实未死之类)模式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19 种类: 无意中伤残骨肉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杀人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被害者细目:A1、受神命,几乎在无意中杀了自己的女儿2、同前,但因政治上的必要3、同前,但因与人作恋爱上的争宠4、同前,但因怨恨那他所不认得的女儿的情人B1、无意中杀害了或几乎杀害了自己的儿子2、同前,但系受奸人的拨弄3、同前,同时并有对其他骨肉的仇视C1、无意中杀害了或几乎杀害了自己的手足2、为了职务的关系,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姐妹D1、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母亲2、受奸人的拨弄,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父亲E1、为报仇或受拨弄,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祖父2、迫于不得已的杀害3、无意中杀了家瓮F1、无意中杀害了一个自己所爱的女子2、几乎杀害了一个不认识的情人3、没有去救一个不认识的儿子的性命模式19、无意中伤残骨肉《楢山节考》(1983)20 种类: 为了主义而牺牲自己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牺牲者其他必要的人物:主义细目:A1、为了诺言而牺牲自己的性命2、为了自己种族的成功或幸福而牺牲性命3、为了孝道而牺牲性命4、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牺牲性命B1、为了信仰而牺牲了恋爱与性命2、为了事业而牺牲了恋爱与性命3、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了恋爱.C1、为了义务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D1、为了信仰而牺牲了自己的荣誉21 种类: 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牺牲者其他必要的人物:骨肉细目:A1、为了亲戚或所爱的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2、为了亲戚或所爱的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性命B1、为了父母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前途2、为了父母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前途C1、为了父母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的恋爱2、为了子女的幸福而牺牲了自己的恋爱D1、为了父母或一个所爱的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与荣誉2、为了亲戚或所爱的人的生命而不顾自己的贞操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22种类: 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恋爱者其他必要的人物:对象,被牺牲者细目:A1、为了热欲而破坏了宗教上的贞操与誓言2、破坏了普通的贞操与誓言3、为了热欲而毁灭了自己的前程4、为了热欲而毁灭了所有的权利5、热欲毁灭了脑力,荣誉,若干人的性命B1、因遇诱惑而忘了义务C1、因为情欲的罪恶而致丧失生命,地位,荣誉2、为了别种罪恶,而得同前的结果模式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23 种类: 必须牺牲所爱的人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牺牲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被牺牲的所爱的人细目:A1、为了公众的利益,必须牺牲一个女儿2、因为遵守对神所立的誓言,有牺牲她的义务3、为了个人的信仰,有牺牲恩人或所爱的人的义务.B1、在必要的情形之下,牺牲人家所不知道的而实在是他的女儿2、在同样的环境中,牺牲他的父亲3、在同样的环境中,牺牲自己的丈夫4、为了公众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女婿或郎舅或朋友)模式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要热爱人》(1973)24 种类: 两个不同势力的竞争(为了恋爱)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两个不同势力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对象细目:A1、神与人2、有妖术者与平常人3、得胜者与被征服者,主与权,上司与下属4、上国的君主与属国的君王5、君王与贵族6、有权威者与新兴之人7、富人与穷人8、有荣誉的人与犯嫌疑的人9、两个差不多势均力敌的人10、同前,而其中一个人从前犯过奸淫11、一个被爱的人与一个"没有权利去爱"人12、离过婚的妇人的前后两个丈夫 (以上是在两男之间)B1、一个妖妇和一个平常女人2、得胜者与囚徒3、皇后与(臣民或奴隶)4、女主与仆人5、高贵的女子与低微的女子6、两个差不多地位相等的人,其中一个纵恣任情7、对于高贵女子的理想或记忆,与一个不如她的真的人8、神与人 (以上是在两女之间)C1、重复的竞争----(甲爱乙,乙爱丙,丙爱丁)D1、神与神2、人与人3、法律上的两个妻子 (以上都是东方式的)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野山》(1985)25 种类:奸淫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两个有淫行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被欺骗的丈夫或妻子细目:A1、为了另一个少妇,欺骗了情妇2、为了自己的少妻,欺骗了情妇3、为了一个少女,欺骗了情妇B1、为了那个他所爱但并不爱他的(女奴或少女)欺骗了妻子2、为了纵欲,欺骗了妻子3、为了已婚的少妇,欺骗了妻子4、意欲重婚,欺骗了妻子5、妻子为那个爱她的丈夫的少女所嫉妒6、妻子为一娼妓所嫉妒7、一个冷淡的妻子和一个热情的情妇间的竞争C1、为了一个"相投"的情人,牺牲了那"不合"的丈夫2、忘记了自己的丈夫(以为他死了)去和他的情敌要好3、为了一个能够同情她的情人,牺牲了她平凡的丈夫4、欺骗了好的丈夫,为了一个不如他的情敌5、同前,为了一个怪癖的情敌6、同前,为了一个令人惹厌的情敌7、热恋的妻子,欺骗一个好的丈夫,为了一个平凡的情人D1、被欺骗的丈夫的复仇2、为了主义,打消了嫉妒的念头3、丈夫被那失败的情敌陷害模式25、奸淫《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26 种类:恋爱的罪恶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恋爱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被恋爱者细目:A1、母恋子2、女恋父3、父对女施暴行B1、少妇恋其丈夫的前辈之子2、少妇与前妻之子彼此爱恋3、一个女子同时为父与子的情妇C1、为嫂或(女今)的恋人2、兄妹恋爱D1:、男爱另一男子E1、人与兽模式26、恋爱的罪恶《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别姬》(1993)27 种类: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发现者其他必要的人物:在过失者细目:A1、发现了(母或父)有可耻之事2、发现了女有不荣誉的事B1、发现了未婚夫或妻的家庭中有不荣誉的事2、发现了自己的妻子在未婚前经人污辱3、发现她从前有过"失足"4、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从前是娼妓5、发现了自己的情人有不荣誉的事6、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从前是娼妓,现在又恢复了旧生涯7、发现自己的情人是个无赖,或情妇是个坏女人8、发现自己的妻子是个坏女人C1、发现了自己的儿子是杀人犯D1、儿子是一个卖国贼2、儿子违反了他自己订的法律3、儿子是被认为有罪的4、立誓欲除暴君此刻方知暴君就是他的父亲5、发现了自己的手足是一个杀人犯6、发现了自己的母亲是害死父亲的人模式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远山的呼唤》(1980)28 种类:恋爱被阻碍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两个恋爱的人其他必要的人物:阻碍细目:A1、因为门第或地位不同而不能结为婚姻2、因为财富不同而不能结婚B1、因有仇人从中阻挠而不能成为婚姻C1、因女子先已许为他室2、同前,并误会所爱的对象已和别人结婚D1、亲戚们的反对2、亲戚间不和E1、男女间性情不和模式28、恋爱被阻碍《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29 种类: 爱恋一个仇敌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被爱恋的仇敌其他必要的人物:爱他的人恨他的人细目:A1、被爱者为爱人的亲族所痛恨2、爱人为被爱者的亲族所痛恨3、被爱者(男)是爱他的女子的伙伴的仇人B1、爱人(男)是杀死被爱者的父亲的人2、被爱者(男)是杀死她的另一爱人的(父亲或兄弟)的人3、被爱者(男)是杀死那爱他的女子的丈夫的人4、被爱者(男)是杀死那爱他的女子的原来爱人的人5、被爱者(男)是杀死那爱他的女子的一个亲族6、被爱者(女)是杀死爱人的父亲的人的女儿模式29、爱恋一个仇敌《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30 种类: 野心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野心者其他必要的人物:阻挡他的人细目:A1、野心为自己的亲族------兄弟----所阻止2、野心为亲戚或受恩的人所阻止3、为自己的党羽所阻止B1、反叛的野心C1、野心与贪婪连续地造成罪恶2、枭獍似的野心模式30、野心《美国往事》(1984)31 种类: 人和神的斗争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人其他必要的人物:神细目:A1、和神斗争2、和那信仰某一种神的人斗争B1、和神争论2、因为侮辱神道而被罚.3、因为神前傲慢而被罚4、狂妄的和神竞争5、鲁莽的和神竞争模式31、人和神的斗争《裸岛》(1960)、《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32 种类: 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嫉妒者其他必要的人物:见妒的人细目:A1、错误因嫉妒者的疑心而生出来2、错误的嫉妒,因为凑巧而生出来3、误人友谊的爱为男女的爱4、嫉妒为恶意的造谣所引起B1、嫉妒为怀恨的叛徒所挑起2、同前,但是叛徒是为了自己的利3、同前,但是叛徒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嫉妒C1、夫妻间的相互嫉妒,为情敌所挑起2、丈夫的嫉妒,为失败的情敌所挑起3、丈夫的嫉妒,被一个爱他的女人所挑起4、妻子的嫉妒,被一个受过斥逐的情人所挑起5、一个得意的情人的嫉妒,被那一向受欺的丈夫所挑起模式32、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似水流年》(1985)33种类: 错误的判断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错误者其他必要的人物:受害人:错误的原因细目:A1、须要信托的地方,发生了错误的疑忌2、误疑自己的情妇3、误会爱人的态度而生疑忌4 、因对方冷淡而生错误的疑忌B1、为救一个友人,故意使人怀疑自己2、打击一个冤枉无辜的人3、同前,但冤枉的人因曾生过恶念,自觉有罪4、一个目击罪恶的人,因为欲救一个所爱的人,听任旁人责备那冤枉的人C1、听任旁人责备一个敌人2、错误是由一个仇敌故意引起的3、错误是由她的兄弟故意引起的D1、犯罪者嫁祸于他的仇人2、犯罪者早就布置好的,嫁祸于他的第二个欲害的人3、嫁祸于一个情敌4、嫁祸于一个无辜的人,因为此人不肯和他共同作恶5、一个被遗弃的情妇,嫁祸于她从前的情人,因为他不肯去欺骗她的丈夫6、受了人家的故意陷害(错误的判罪)之后,努力恢复地位并设法报复模式33、错误的判断《黑炮事件》(1985)34 种类: 悔恨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悔恨者其他必要的人物:受害人:受害人或罪恶细目:A1、为了一件人家所不知的罪恶而悔恨2、为了(弑杀,谋杀)而悔恨.3、为了谋杀丈夫或妻子而悔恨B1、为了恋爱的过失而悔恨2、为了犯了奸淫而悔恨模式34、悔恨《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35 种类: 骨肉重逢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寻觅者其他必要的人物:寻得的人细目:无模式35、骨肉重逢《金色池塘》(1981)36 种类: 丧失所爱的人主要的即观众所同情的人物:眼见者其他必要的人物:死亡者细目:A1、眼看骨肉被残而不能救2、为了职务上的秘密,以不辛加到自己人身上B1、预见一个所爱的人的死C1、得知了亲族或挚友的死亡D1、听得所爱人的死,因失望而发作蛮性模式36、丧失所爱的人《城南旧事》(1982)、《走出非洲》(1985)戏剧剧情模式与电影剧情模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在为艺术、叙事以及情节做着分类学的研究。
三种常见的电影剧作结构
然联系,只要求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能让剧情连续下 去即可。有地影片仅以剧中人主观视点来穿针引线,如 《城南旧事》;有地影片则似生活地原汤
原汁,呈现出一种散点式地结构,如《似水流年》;有 地影片甚至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首尾贯穿地事件,如《陈 毅市长》。这就是散文式结构“贵散”地
一面。但就是它又有“忌散”地一面,如《陈毅市长》 十个故事间虽无外部地联系物,却有着作者以其对陈老 总深沉而炽热地爱作为内聚力,把这十个
行紧张而曲折地安排和处理,它就要求按照因果关系, 把段落与段落之间,层层递进地、合乎逻辑地连结起来, 使之构成单个相互依存地严谨地整体,
“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劲脱节” (亚里士多德语)如美国影片《魂断蓝桥》;要不就是 玛拉与罗依之间存在着“等级差距”,他们
就用不着来回折腾求得批准,以致耽搁了教堂规定举行 婚礼仪式地时间;要不就是芭蕾舞团那位老太太不近情 理,玛拉就不会失业;要不就是玛拉失业
并不连贯地故事联成为单个艺术整体,从而产生叩人心 弦地艺术效果。《似水流年》、《城南旧事》则就是在 “淡淡地哀愁,沉沉地乡思”意境追求中
所体现出地民族感情把各种生活事件串连起来,使这两 部影片都获得了不同凡响地艺术效果。(3)叙述地顺 时性。这一点似乎和戏剧式结构相似,不
过,戏剧式结构运用顺时性叙述,完全就是为了有利于 戏剧冲突地连贯性,便于情节步步逼进,造成对观众地 吸引力;散文式结构采用顺时性叙述则就
说小说式就是介于戏剧式和散文式之间地结构样式,小 说式结构地特征就是:(1)从情节结构来看,它近似 戏剧式,也需要有单个完整地情节。但就
是它对情节地要求同戏剧式又很不相同。戏剧式注重情 节,主要在于通过情节塑造形象,体现主题和吸引观众。 因此,它要求组织高度集中和完整地情
6.剧作技巧(共121张)
第19页,共121页。
顺序 式结构 (shùnxù)
剧式结构方式尤其适合中长篇电视剧。
第11页,共121页。
戏剧 式结构 (xìjù)
创作时应注意: 戏剧冲突的安排要合情合理; 每一个冲突要有铺垫、爆发、结局的过程演 进; 要始终以人物性格的逻辑来设置矛盾,而不 能一味地脱离人物个性去编故事、编情节。 其中,悬念、高潮的设置显得格外重要。
第12页,共121页。
c、时空交错式结构 现实与过去两种时空的表现交错进行。现实 与过去交叉演进,时空跳跃,充分利用了影 视艺术时空转换的自由,省略不必要的进程。 好处是不必拘泥于情节本身发展的线性关系, 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在情节闪光点上泼墨写 情。 例:《楚门的世界》
第22页,共121页。
时空交错 式结构 (jiāocuò)
戏剧化与散文化:
中韩家庭伦理剧对比
第17页,共121页。
散文式结构(jiégòu)
从创作实践来看,典型的散文结构长篇剧并 不多见,具有小说结构叙事特性的长篇剧颇 多。---它们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注重情 感、心态的揭示,既不刻意追求戏剧性,也 不淡化情节。
第18页,共121页。
散文式结构(jiégòu)
第14页,共121页。
散文式结构(jiégòu)
1.散文式结构的特征 它没有完整的故事,而是着力于生活细节描 写,按照生活的自然流程去展示散点的日常 化生活事件。它反对激烈的戏剧冲突,反对 贯穿始终的行动线,反对巧合、误会、因果 呼应等“做戏”的技巧。
王家卫电影艺术风格全解析
王家卫电影风格全解析1、色彩王家卫曾经说过:我拍电影就是想把我孩子时的喜悦、伤心、失落带给观众。
找寻回忆、品味时间,在他眼里,时间与空间不会成为他与过去对话的屏障,他在电影里遨游并享受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多彩世界的浪漫,舒缓音乐的动情,他善于用色彩表达他的思绪,鲜明且热烈。
在中国电影界,其美学思想的灵活运用可谓是独一无二。
王家卫最喜欢在色彩上处理电影,这就像是他的个人特色一样,辨识度很高。
如果你不是那么喜欢他的电影甚至无法理解有些画面,也许就会觉得有些装逼,不知道在拍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王家卫经典文艺片《春光乍泄》,一开始电影色调是黑白,解读为男主角心情灰暗。
之后变成彩色,解读为男主和爱人在一起心情也明亮起来。
2、色调色调是一切记忆的前奏,在这个视觉文化时代。
王家卫电影的画面做的精致而暧昧,王家卫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某句台词,而是某个画面的颜色格调。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头,灰、白、黑、红永远是主调,暧昧、低迷、颓败、失落、灰暗,像是一部老电影,诉说着传奇的故事。
王家卫的影像风格唯美而忧愁,每个镜头都仿佛流淌着情绪,因此很有感染力,不仅仅是好看而已。
3、音乐王家卫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尤其是受他母亲的影响比较大,像是《花样年华》,就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生活体验,与此同时,他的母亲比较喜欢Nit King Cole的音乐,所以,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不乏可以听到他们的爵士乐。
王家卫说:“对他来讲电影总是光影与声音,音乐则是声音的一部分,音乐也是营造气氛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人想起某个年代。
”王家卫电影中的音乐常常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每次出场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本1972年发表的小说,一部2000年上映的电影,交错成一个1960年的故事。
他很喜欢用古巴音乐和一些老英伦摇滚,最喜欢的还是春光乍泄的歌,很赞。
还有重庆森林里的加州之歌。
因为重庆森林爱上加州之歌,因为春光乍现的歌曲,再看了一遍春光乍现,现在这类型的歌少了。
4、独白王家卫电影有很多的独白,可能主要是描写的孤独的吧,独白更能把情感表达出来。
影视剧作PPT演示文稿课件
人际关系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 征
n 二、强调积累。人际关系变化的突出特 点是日渐积累,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 中改变。一个人对别人态度的点滴变化 都会在心理上形成积淀,这种积淀一时 可能很难觉察,但当我们将这一过程连 续起来考察时,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种 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点滴积累的结果。
53
人际关系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 征
n 在电视中通常称为帧。电视信 号又分为两种制式, Pal制每秒 25帧, NTSC制每秒30帧。
9
镜头
n 摄影机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到的一段不间断的 影像。其中包括诸如推、拉、摇、移等摄影机 的移动。一个镜头可以是一段长达几分、十几 钟的连续画面(长镜头),也可以是一个或几 个画面。摄影机开关一次便是一个镜头。一个 镜头并非只能有一种拍法。一个主体可以用不 同的角度、摄影机运动方式,或其它技巧行拍 摄。一般说来,只要是同样的内容,便算是一 个镜头。如果将电影比作一篇小说,一个镜头 就如同词汇。
调相对削弱
结构相对较为松
结构特点
散
结构较为严谨和紧凑
3
什么是戏剧
n戏剧就是以摹拟的动 作或人的行为来表现 和塑形象的一种艺术 形式
4
四种演剧形式
n舞台剧: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n 广播剧:以声音塑造形象 n 电影 :以影像、声音塑造形
象(借助胶片) n 电视剧以影像、声音塑造形
象(借助磁带)
5
第二章
50
人际关系型结构
n 没有“关系”就没有戏剧。人是社会的动物, 总是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也必然同周 围的人发生种种关系,而戏剧正是在这 种关系中产生的。 “由于剧中人物不是以 纯然抒情的孤立的个人身份表现自己, 而是若干人在一起通过性格和目的的矛 盾,彼此发生一定的关系,正是这种关 系形成了戏剧性存在的基础。 ” —— 【德】黑格尔《美学》
影视美学 重点
1电影心理学代表人物,闵斯特保,阿恩海姆的主要观点2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的主要观点3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4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向5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6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7‘电影眼睛派’库里肖夫效应’的涵义8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9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10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11戏剧化电影的含义特征12类型片的含义和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13 新好莱坞电影特点14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核心思想和特点15新浪潮电影概念16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17‘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18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19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的探索表现在20电影第一符号学的产生与研究方法21比较与分析电影符号美学与传统电影美学理论的区别22以语言学为模式的电影第一符号学组要涉及的三个研究领域23麦次提出的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基本区别24麦次的八大组合段概念25电影叙事学的产生与发展26电影叙事学中‘陈述’与‘话语’两个概念的涵义27‘深层集体心理’28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三个重要时期29大众文化时代中国电影的基本类型30大众文化时代中国电影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的特征与困境31“格式塔”的涵义32闵斯特保对电影影像运动感与纵深感的解释33运动感与纵深感对影视艺术的意义34麦茨电影符号学35电影符号学的基本观念是36麦茨为分析影片的叙事结构,提出了八大组合段概念37电影心理学的出现38蒙太奇发展的三个阶段39哪五种蒙太奇 分别讲的是什么40戏剧化电影的概念和特点概念41西部片的发展阶段以及各自的代表42新好莱坞电影出现的标志以及新好莱坞电影的特点43纪实性电影美学的先驱纪实性电影美学观的奠基者44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45现代派电影46影视艺术的负面作用47人本主义心理学给影视创作的启示48新时期电影的内容与特点内容 改革开放和思想运动 同时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潮流 以及文化艺术和思想界的启蒙倾向49 影视艺术的民族性是什么 民族性的代表 运动主将50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特色以及特色的表现51影视艺术的民族性52影视艺术国际传播的影响53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综合性与技术性、逼真性与假定性、造型性与运动型色彩基调54电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兼容性、参与性、及时性、日常性接受55数字技术时代电视的特点56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的变化观众对视觉心理的迷恋 包括的俩个深层心理“窥视癖”和“自恋欲”57入片状态期待视界定向期待创新期待58人本主义心理学给影视创作的启示59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表现为(1)综合性(电影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体)(2)视像3逼真性4运动性(5)蒙太奇6 群众性7技术性60先锋派电影运动6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6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62.电影语言进化观: 对“景深镜头”的分析63克拉考尔与“物质现实复原论”64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65电影第一符号学三大研究领域1 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征2 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3分析电影作品电影本文的叙事结构66麦茨八大组合段67电影叙事学68叙事角度叙事视点叙事手段叙事时间69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基础理论70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可以分为三部分71梦的解析72意识形态批评与电影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对电影研究的影响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73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简述影视艺术具有那些什么特征74简述科幻片的五次浪潮简述科幻片的五次浪潮75从哲学上来讲从哲学上来讲作为后工业社会产物具有那些特点史主义具有那些特点76述科幻片兴盛的原因?77简述通俗影视与艺术影视的不同解读方式?78戏剧化电影:79现代主义电影80“电影眼睛”:9781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强调了镜头间的哪一类关系?82影视艺术的造型性与运动性这两个美学特性有什么区别83简述数字技术时代电视的特点简述数字技术时代电视的特点84电视艺术的兼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85影视艺术的假定性与影视美本质86试概括纪实美学大师巴赞的电影理论的基本观点87数字技术时代电视的特点88后殖民主义批评与跨国传播89国际传播与民族文化90梦的作用91影视电影电视剧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审美92影视艺术的时空合一和超越时空93融声画于一体的有意味的形式94影视艺术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可分为四点:审美教育、认知作用、审美娱乐、宣泄作用。
36种剧情模式
在电影艺术诞生100多年前的18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
遗憾的是,他没有一一指出这36种剧情模式。
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到并列出了36种剧情模式。
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剧情模式显然有不尽相同之处,但他依然自信地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36种剧情模式,依旧在西方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美国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
在中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洪深先生就向国人翻译介绍了,并在其一系列电影剧本创作中予以实践。
普罗第由戏剧作品总结出来的的36种剧情模式,在今天的电影剧作创作中究竟还有没有实用性?36种剧情模式是否像某些西方专业人士吹嘘的如此神奇?它能否涵盖当代剧情电影的全部?电影片目选择据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由1200部戏剧作品研究得出,本文也有意在此精选了1916年至2002年间的120部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尽可能不带主观色彩,显示选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文中选用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通向电影的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一书列举的,1916年至1988年100部经典影片。
这100部影片,是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0位教师从浩如烟海的电影篇目中精心挑选而出,推荐给电影学院的莘莘学子们的必读影片。
为了反映世界电影的最新面貌,文中又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中获奖的20部影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这120部世界经典影片对36种剧情模式的继承与突破。
这120部影片中,有美国影片35部,欧洲影片49部,中国影片21部,三者相加共计105部。
此外还有日本影片8部,其它国家影片7部。
戏剧剧情模式与电影剧情模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在为艺术、叙事以及情节做着分类学的研究。
36种故事叙事方式
在电影艺术诞生100多年前的18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
遗憾的是,他没有一一指出这36种剧情模式。
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到并列出了36种剧情模式。
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剧情模式显然有不尽相同之处,但他依然自信地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36种剧情模式,依旧在西方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美国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
在中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洪深先生就向国人翻译介绍了,并在其一系列电影剧本创作中予以实践。
普罗第由戏剧作品总结出来的的36种剧情模式,在今天的电影剧作创作中究竟还有没有实用性?36种剧情模式是否像某些西方专业人士吹嘘的如此神奇?它能否涵盖当代剧情电影的全部?电影片目选择据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由1200部戏剧作品研究得出,本文也有意在此精选了1916年至2002年间的120部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尽可能不带主观色彩,显示选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文中选用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通向电影的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一书列举的,1916年至1988年100部经典影片。
这100部影片,是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0位教师从浩如烟海的电影篇目中精心挑选而出,推荐给电影学院的莘莘学子们的必读影片。
为了反映世界电影的最新面貌,文中又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中获奖的20部影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这120部世界经典影片对36种剧情模式的继承与突破。
这120部影片中,有美国影片35部,欧洲影片49部,中国影片21部,三者相加共计105部。
此外还有日本影片8部,其它国家影片7部。
影视鉴赏课程第五章 电影美学流派
第五章电影美学思潮与流派电影从一种杂耍变成一种艺术,其间必定要产生众多的美学观念、艺术主张、创作思潮和指导思想。
所谓流派,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和创作风格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派别。
艺术流派往往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它从产生到衰弱,经历几年到十几年之后便会被另一种流派所替代。
但流派的消失并不意味某种艺术观念的消失,所以在流派上还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艺术观念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这就是艺术思潮。
思潮不同于流派,它不仅是某些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见解,它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当时社会思潮和审美意向所左右,有相当的稳定性。
而各种艺术派别的交替便是对思潮的推进。
电影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显得太短暂,但是在这一百多年间,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电影美学思潮及流派。
一般而言,电影美学思潮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写实主义电影美学思潮、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思潮、娱乐电影美学思潮、政治电影美学思潮。
第一节写实主义电影严格来说,一切文艺创作都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反映、描写或体现,即使是以表现理想为主的,或带有象征意味的作品,也不可能完全脱开对现实生活的基本依托。
影视艺术由于它一开始就是以“照相的外延”、“活动画片”的形式出现,而且无论是认为其本性为照相性还是形象,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还是可以通过假定性、主观性、创造性来充分展示艺术家的情感、想象和思考,它都必须从现实起步,并且也是在活生生的现实的基础上逐步构想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写实主义电影美学思潮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每当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写实主义美学就会兴起。
一、基本观念写实主义电影讲究电影的真实性。
就电影本质而言,写实主义电影认为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电影应该进入现实、了解现实。
电影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现实的渐近线。
在反映现实的尺度上,比较严格地遵守客观、真实、中立的原则。
就电影本体而言,写实主义电影强调电影的纪实性,强调电影记录手段和技术。
后殖民主义在当代柬埔寨题材电影中的隐性书写——以《他们先杀了我父亲》的文学改编为例
旅美柬裔作家梁恩(Loung Ung)创作的小说《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儿女的回忆录》,从儿童的视角讲述了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统治时期一个家庭的命运:作者生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在五岁以前都与家人一同生活在金边,家里一共有七个孩子,父亲是朗诺政府的高级官员,一直生活无忧。
1975年,红色高棉进入金边并清空城市,作者一家人被迫放弃所有财产,进入农村干农活。
直至越南入侵柬埔寨,击败红色高棉,作者和大哥前往美国。
该小说的同名电影,于2017年9月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由Netfilx出品,美国、柬埔寨合拍,安吉丽娜•朱莉担任导演,制作成本约2500万美元,是在柬埔寨境内拍摄的成本最高的电影。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影片对于柬埔寨而言似乎是有益的。
从经济角度讲,一个人口1600万且只有六个现代电影院的国家,能够受到“好莱坞大片”的青睐,无疑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影视制作经验的积累:影片召集了将近两千名柬埔寨员工,作为群众演员或是助理,演员也是采用全柬埔寨班底,甚至邀请了柬埔寨最著名的导演潘礼德担任制片人之一,他本人也是红色高棉的幸存者[1];从宣传的角度来说,影片是第一部采用全高棉语拍摄的好莱坞电影,也获得了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的最佳外语片提名,这一切似乎都标志着柬埔寨在国际影视舞台的绽放。
导演朱莉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指出,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是“为了让柬埔寨人民更加光明正大地叙述那段历史创伤”①。
然而,如果比对小说文本可以发现,导演朱莉(她也是编剧之一),通过情节增删、人物改写以及应用好莱坞式视听语言中对观众情感控制的相关技巧,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改编。
作为一部由美国人来拍摄的“东方题材”电影,不仅是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其讲述的方式,以及影片在讲述这段历史时所开出的天窗——那些未被言说的事实,那些结构性的空白,在此刻都显得格外意味深长[2]。
一、情节增删导演在对原著小说的改编中,仅保留了原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大致走向,对许多具体事件和叙事细节进行了删减。
36种剧作模式
模式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 《远山的呼唤》(1980)
模式28、恋爱被阻碍 《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
从诞生之初就将情节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观众看戏实质是看情节,看故事。电影则不同,由于电
影的元素和艺术手段众多,电影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把情节看得如此重要,这才产生了以卢米埃尔
兄弟为先驱的纪录电影。
20世纪50、60年代法国“新浪潮”之后,世界电影出现了“淡化情结”的倾向, 甚至出现了标榜
36种剧情模式(导演,剧作专业必看)
在电影艺术诞生100多年前的18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
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遗憾的是,他没有一一指出这36
种剧情模式。
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
在西方现代派戏剧和现代派电影出现之前,戏剧剧情模式和电影剧情模式差别不大。由于戏剧的悠
久历史,戏剧剧情模式远比早期电影丰富,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影剧
情都可以涵盖在36种剧情模式之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主义电影作品的出现,36种
剧情模式无法再涵盖所有的电影剧情模式。就是针对戏剧本身而言,36种剧情模式也无法涵盖《等
为模型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衍生力,给一个模型添枝加叶就可以得到千变万化的故事。”
②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被认为是美国30年代喜剧片的代表作。它与一年之前的《瑞典
普罗第的三十六种戏剧模式
有六种剧情模式的影片最多
模式7,不幸(12) 模式11,释迷(7) 模式20,为了主义而牺牲自己(11) 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5) 模式26,恋爱的罪恶(5) 模式28,恋爱被阻碍(1 1 )
戏剧从诞生之初就将情节放在第一重要的 位置,观众看戏实质是看情节,看故事. 电影则不同,由于电影的元素和艺术手段 众多,电影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把情节看 得如此重要,这才产生了以卢米埃尔兄弟 为先驱的纪录电影. 20世纪50,60年代法国"新浪潮"之后, 世界电影出现了"淡化情结"的倾向,甚 至出现了标榜"无情节"的现代派电影.
模式19:无意中伤残骨肉《楢山节考》(1983) 模式20:为了理想牺牲自我 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 江春水向东流》(1947),《克莱默夫妇》(1979), 《楢山节考》(1983) 1983 模式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 (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 模式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要热爱人》(1973) 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野山》 (1985) 模式25:奸淫《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13. Enmity of Kinsmen 亲族间的仇恨 14. Rivalry of Kinsmen 亲族间的抗争 15. Murderous Adultery 奸杀 16. Madness 疯狂 17. Fatal Imprudence 致命的疏忽 18. Involuntary Crimes of Love 无意中因爱 意犯下的罪恶
L赫尔曼的9大剧情模式
1,爱情; 2,飞黄腾达; 3,灰姑娘式; 4,三角恋爱; 5,归来;
36种剧作情节模式
36种剧作情节模式在电影艺术诞生100多年前的18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
遗憾的是,他没有一一指出这36种剧情模式。
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到并列出了36种剧情模式。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36种剧情模式,依旧在西方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美国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主义电影作品的出现,36种剧情模式无法再涵盖所有的电影剧情模式。
对36种剧情模式的遵循尽是通过对20世纪初期之前的戏剧作品分析归纳得出,但通过研究发现,在本文120部影片中,有约占75%的影片完全遵循了36种剧情模式,而且每一种剧情模式都至少可以找到一部典型影片作为例证。
当然,一部影片也可能包含多个剧情模式,而且拍摄年代越晚的影片越可能较多地采用多个剧情模式。
为研究方便,文中一部影片仅选择最主要的情节模式。
具体如下:模式1、求告《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1939)、《星球大战》(1977)模式2、援救《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模式3、复仇《伊万的童年》(1962)模式4、骨肉间的报复《狮子王》(1994)模式5、逋逃《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1967)、《天生杀手》(1994)模式6、灾祸《鸟》(1963)、《幼儿园》(1983)《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模式7、不幸《西鹤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飞》(1957)、《早春二月》(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1987)、《活着》(1994)、《钢琴师》(2002)模式8、革命《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奴》(1963)、《黄土地》(1984)模式9、壮举《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模式10、绑劫《完美世界》(1993)模式11、释迷《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1967)、《对话》(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模式12、取求《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模式13、骨肉间的仇视《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野战排》(1986)模式14、骨肉间的争竞《高跟鞋》(1991)模式15、奸杀《天国车站》(1984)模式16、疯狂《幻觉》(1979)模式17、鲁莽《飞越疯人院》(1975)模式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模式19、无意中伤残骨肉《楢山节考》(1983)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模式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模式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要热爱人》(1973)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野山》(1985)模式25、奸淫《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模式26、恋爱的罪恶《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别姬》(1993)模式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远山的呼唤》(1980)模式28、恋爱被阻碍《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模式29、爱恋一个仇敌《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模式30、野心《美国往事》(1984)模式31、人和神的斗争《裸岛》(1960)、《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模式32、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似水流年》(1985)模式33、错误的判断《黑炮事件》(1985)模式34、悔恨《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模式35、骨肉重逢《金色池塘》(1981)模式36、丧失所爱的人《城南旧事》(1982)、《走出非洲》(1985)以上影片在剧作上完全符合36种剧情模式。
36种故事模式的书籍
36种故事模式的书籍在众多的写作教程和书籍中,一本被誉为“故事创作宝典”的书籍——《36种故事模式》脱颖而出。
这本书旨在为职业写手、创意工作者以及对故事创作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灵感来源。
1.引言《36种故事模式》是一部讲述故事创作方法的书籍,作者通过深入剖析各种经典故事,总结出36种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模式。
这些故事模式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小说、电影、戏剧等,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36种故事模式的概述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列举了36种故事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这些故事模式包括:英雄之旅、成长故事、爱情故事、逆袭故事等,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了解这些故事模式,有助于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故事结构和叙事方式。
3.故事模式的分类与特点根据书中的分类,36种故事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线性故事模式:这类故事模式通常具有明确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如英雄之旅、逆袭故事等。
(2)环形故事模式:这类故事围绕一个核心主题或情节展开,如《百年孤独》等。
(3)并置故事模式:这类故事通过多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推进情节发展,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反转故事模式:这类故事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如《白雪公主》等。
4.应用场景在实际写作中,故事模式的应用案例无处不在。
以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例,它采用了爱情故事模式,通过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展示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这一历史悲剧。
又如电影《阿甘正传》,运用了线性故事模式,讲述了一个智商低下的男子在美国历史长河中不断奋斗的故事。
5.实践与创作学会运用36种故事模式,有助于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故事结构、丰富情节、提升可读性。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尝试将不同故事模式相互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6.总结《36种故事模式》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写作教程,它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故事创作方法和灵感来源。
熟练掌握这些故事模式,有助于提升写作技巧,创作出引人入胜的作品。
蒙太奇的理论
1、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陷落” 2、“基督受难 3、16世纪法国圣巴戴姆教堂的屠杀 。 4、“母与法
第25页/共93页
蒙太奇与长镜头
艺术成就
1、充分运用电影时空自由转换和跳跃的特点
区别四个故事的主要方式 :
是那些来自画面内部的人物、服饰和布景等。是依靠各自叙事空间的造 型效果和视觉信息,而不是依靠字幕或是字幕衬底。
的可看性。也就是说影片的艺术性和故事性是首位的。
第29页/共93页
蒙太奇与长镜头
• 苏联蒙太奇学派 • 认为蒙太奇不仅是一种叙事手段,而且它更是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镜
头的组接不单纯是为了叙述故事,而是为了在观众身上产生一种心理冲击, 引起他们的思考。 • 代表人物 • 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 •
群众面前展示。
第8页/共93页
蒙太奇与长镜头
• 电影观念停留在戏剧的美学传统之上, • 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着舞台空间,如同乐队总指挥一样,从同一视角把整
场戏从头到尾拍下来,画面中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 • 这种典型的“乐队指挥的视点”使电影与自然界和生活完全隔离开来,银幕
等同于舞台,制约了电影特性的发挥。
第15页/共93页
蒙太奇与长镜头
• 威廉逊独特表现形式,被称作是典型的“追逐片”的叙事特征,他为以后的惊险片、为美国的“西部片” 开辟了道路。
第16页/共93页
蒙太奇与长镜头
• 2、埃德温·S·鲍特
• 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1902年) 中把反映消防队员活动的旧影片记录素材与补拍 的抢救母亲和孩子的表演镜头接在一起。
场热烈欢呼。话别。 • 3、巨大的工厂。制造炮弹的情景。 • 4、炼铁厂,高炉,铸造大炮的情景。 • 5、天文学家钻进炮弹。 • 6、炮弹装进大炮。 • 7、庞大的大炮。炮兵行列。向国旗敬礼。 • 8、炮弹在空中飞行,月球逐渐接近。 • 9、炮弹射中月球。 • 10、炮弹落在月球上。地球的亮光,从月球上望见地球的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相信所有学习剧本创作或是热爱电影戏剧的朋友们都会接触到关于情节模式的问题,在最初的创作技巧的学习中,也往往会接触到有关一些情节模式创作的基本技巧。
在18 世纪末期,那个时候电影艺术还没有出现,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提出了一种理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
据说这是在他查阅了从古希腊到当时的所有的戏剧作品而得出的结论,但时间久远,卡洛柯齐所谓的这36种剧情模式已经失传,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
直到20世纪,法国戏剧家乔治" 普罗第再次试图还原这36种剧情模式,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剧情模式想必不会相同,但他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
”时至今日,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这36种剧情模式,依旧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电影界,尤其是如好莱坞的主流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
在我国,戏剧家洪深先生最早向国人介绍了这36种剧情模式,并且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的戏剧,电影艺术的发展。
我们先看看这所谓的36种剧情模式到底都有什么?(由于版本不同,每一种剧情模式后面所举出的例子会有出入,此处以陈晓玲老师的笔记为准。
)模式1、求告《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1939)《星球大战》(1977)模式2、援救《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模式3、复仇《伊万的童年》(1962)模式4、骨肉间的报复《狮子王》(1994)模式5、逋逃《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1967)《天生杀手》(1994)模式6、灾祸《鸟》(1963)《幼儿园》(1983)《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模式7、不幸《西鹤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飞》(1957)《早春二月》(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1987)《活着》(1994)《钢琴师》(2002)模式8、革命《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奴》(1963)《黄土地》(1984)模式9、壮举《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模式10、绑劫《完美世界》(1993)模式11、释迷《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1967)《对话》(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模式12、取求《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模式13、骨肉间的仇视《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野战排》(1986)模式14、骨肉间的争竞《高跟鞋》(1991)模式15、奸杀《天国车站》(1984)模式16、疯狂《幻觉》(1979)模式17、鲁莽《飞越疯人院》(1975)模式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模式19、无意中伤残骨肉《楢山节考》(1983)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模式22、为了情欲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模式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要热爱人》(1973)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野山》(1985)模式25、奸淫《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模式26、恋爱的罪恶《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别姬》(1993)模式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远山的呼唤》(1980)模式28、恋爱被阻碍《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模式29、爱恋一个仇敌《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模式30、野心《美国往事》(1984)模式31、人和神的斗争《裸岛》(1960)、《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模式32、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似水流年》(1985)模式33、错误的判断《黑炮事件》(1985)模式34、悔恨《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模式35、骨肉重逢《金色池塘》(1981)模式36、丧失所爱的人《城南旧事》(1982)、《走出非洲》(1985)戏剧剧情模式与电, 影剧情模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在为艺术、, 叙事以及情节做着分类学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曾将戏剧分为简单悲剧、简, 单喜剧、复杂悲剧、复杂喜剧四种基本类型。
对于将情节看作悲剧第一要素的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无疑是人类对剧情模式的第一次分类。
此后,歌德根据题材, 将剧情分为爱情、复仇等7种类型;席勒也试图做出自己的分类;柯齐和普罗第根据人物的情感和作品的情境分别将剧情分为36种模式;L"赫尔曼将剧情分为9 大模式;罗伯特"麦基将剧情和类型概括为25种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歌德、席勒,还是柯齐和普罗第都是在对戏剧剧情模式作出分类,只有到了赫尔曼和麦基才开始真正对电影剧情模式进行分类,但是赫尔曼和麦基都没超越普罗第所作的分类的高度。
电影与戏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作为叙事艺术而言,电影和戏剧应该是最为接近的姊妹艺术。
西方电影史上梅里爱的“银幕戏剧”的美学观念,中国电影史中的“影戏”传统,都表明早期的电影就是戏剧的银幕再现。
所以早期电影的情节和戏剧的情节模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发展,电影和戏剧艺术本身在情节观念上的差异就表现出来。
戏剧从诞生之初就将情节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观众看戏实质是看情节,看故事。
电影则不同,由于电影的元素和艺术手段众多,电影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把情节看得如此重要,这才产生了以卢米埃尔兄弟为先驱的纪录电影。
20世纪50、60年代法国“新浪潮”之后,世界电影出现了“淡化情结”的倾向,甚至出现了标榜“无情节”的现代派电影。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情节的“完整”性,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强调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这些都制约着戏剧情节的发展。
直到欧洲浪漫主义的出现,才开始冲破“三一律”的陈规旧俗,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受到限制,才使得戏剧情节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西方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出现的现代派戏剧,以及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荒诞派戏剧,严重动摇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戏剧情节观念。
普罗第在总结36种剧情模式的时候,想必还没有感受到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和先锋派戏剧运动交相呼应的盛况,所以他的36剧情模式还是由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总结出来的。
应该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对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戏剧的剧情模式的一次很好归纳和总结。
在西方现代派戏剧和现代派电影出现之前,戏剧剧情模式和电影剧情模式差别不大。
由于戏剧的悠久历史,戏剧剧情模式远比早期电影丰富,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影剧情都可以涵盖在36种剧情模式之内。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主义电影作品的出现,36种剧情模式无法再涵盖所有的电影剧情模式。
就是针对戏剧本身而言,36种剧情模式也无法涵盖《等待戈多》、《青鸟》、《琼斯皇》、《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等这类戏剧作品的情节模式了。
日本剧作家鬼头麟兵这样评价36种剧情模式:“这种情境是公式不能套用,必须由内容本身产生出新的情境。
它实际上的参考价值还值得怀疑,实际作品并非只是单独一个局势而是由其中几种适当地组织在一个戏里的。
”36种剧情模式对电影剧作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美国电影,或者说是美国类型电影中。
尽管鬼头麟兵怀疑36种剧情模式的参考价值,但在20世纪30、40年代,它的确对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做出过巨大贡献。
当时的美国是类型电影的天下,共计拍摄了近7000部影片,分为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音乐歌舞片等几大类型,这些类型电影大都是在36种剧情模式指导下生产的,而且都在36情节模式之内。
在电影艺术高度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剧作家L"赫尔曼结合美国电影,将36种剧情模式概括为9大剧情模式:1、爱情;2、飞黄腾达;3、灰姑娘式;4、三角恋爱;5、归来;6、复仇;7、转变;8、牺牲;9、家庭。
赫尔曼认为自己的9种剧情模式同样可以“包罗人类的全部感情和戏剧动作”。
他的剧情模式分类针对美国电影,大大简化了36种剧情模式。
一下是课上分析的一些突破36种情节模式的影片,事实上,自从20世纪中后期,或许可以以法国电影新浪潮为标志,越来越多的影片都不是36种剧情模式所能概括的了。
但这36种剧情模式在今天仍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所涵盖的剧作法的一些技巧,仍然是当今广大编剧乐此不疲的花招。
在当今中国,这种技巧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电视剧的创作中。
《八部半》(1963)片中片的结构方式,梦境与现实杂乱无章的组合。
《红色沙漠》(1964)淡化情节的纯视觉叙事,色彩成为叙事的第一要素。
《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双重视点的叙事方式,主人公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事件的目击者。
纪实、象征、隐喻融入叙事。
《穿越欧洲的特快列车》(1966)戏中戏的套层结构方式,在叙事和故事两个层面之间自由往返。
《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1972)梦幻、想象、象征、隐喻构成影片叙事的主体。
《名誉》(1980)群像人物,散点式的叙事方式。
《风柜来的人》(1983)平淡无奇的故事讲述平淡无奇的人物。
《人生交叉点》(1993)(又名《捷径》)完全放弃完整的情节线索,平行穿插结构七、八组彼此不相关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断。
《低俗小说》(1994)三个互相交叉又各自独立的故事构成影片的叙事段落。
无中心情节线,影片的结尾回到影片的开头。
《暴雨将至》(1994)看似古典的三段式结构,却无视常规的时空顺序,影片的开头即是结尾。
时空看似环形,却无法缝合。
叙事无时间先后顺序,却有因果必然联系。
《烟》(1994)看似毫不相干的普通人的生活,构筑成一幅奇特的人生画卷。
《重庆森林》(1994)两个毫不相关的男人,三个毫不相干的女人,四段新奇的爱情故事。
《三轮车夫》(1995)混合了东、西方的电影表现元素,用极端化的情景和风格化的视听语言随意讲述一个非理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