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控策略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特殊护理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特殊护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细菌,在临床护理中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防控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特殊护理方法:1. 感染控制措施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细菌,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正确佩戴手套、口罩、隔离衣等个人防护装备,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 隔离措施MDR-AB患者需要单间隔离护理,在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设置物理屏障,减少感染传播的可能性。
要求患者的家属和访客佩戴口罩并进行手卫生,限制患者外出活动,避免与他人接触。
3. 个人护理对于接触MDR-AB患者的护理人员来说,要注意个人卫生的保持,经常洗手,并严格遵守消毒规范,定期更换护理用品和床单等物品,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4. 饮食管理MDR-AB患者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要避免食用生鲜食品和不洁的食物,以预防食源性感染。
5. 呼吸道护理对于有呼吸道问题的MDR-AB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定期进行气管抽吸和呼吸道湿化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6. 皮肤护理MDR-AB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或移动能力差,容易发生压疮和皮肤感染。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保持身体清洁和干燥,使用合适的保护垫,避免长时间的压迫,预防压疮的发生。
7. 心理支持MDR-AB患者因为需要长时间的隔离和护理,容易感到孤独、恐惧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适当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8. 定期复查和评估MDR-AB患者的病情需要定期复查和评估,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病原菌培养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防治策略
【 要 】 目的 分 析 重 症 监 护 病 毒 (C 泛 耐 药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的 药敏 结 果 , 导 临 床 预 防 和 治 疗 泛 耐 药 鲍 曼 摘 I U) 指
不 动 杆 菌 感 染 。方 法 选 取 2 0 0 9年 1 1月 至 2 1 O 1年 2月 唐 县 人 民 医院 I CU 5例 经 病 原 学及 药 敏 试 验 证 实 泛 耐 药
【 键 词 】 泛 耐 药 鲍 曼不 动 杆 菌 ; 药敏 试 验 ; 降 阶 梯 治 疗 关
DOI 1 . 9 9 j i n 1 7 -4 5 2 1 . 9 0 4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 6 29 5 ( O 1 l - 3 60 : 0 3 6 /.s . 6 2 9 5 . 0 1 1 . 5 s B 1 7-4 52 l )92 9-2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的 临 床 感 染病 例 , 析 其 发 生 的 高危 因 素 及 治 疗 结 果 。结 果 泛 耐 药鲍 曼 不 动 杆 菌Βιβλιοθήκη 痰 标 本 2 分 4例 , 尿
液 2例 。表 现 为 泛 耐 药 和 多重 耐 药 , 亚 胺 培 南 耐 药 率 高 达 8. 0 。 耐 药 率 最 低 的 是 多 黏 菌 素 ( ) 其 次 是 米 对 O 。 0 , 诺 环素、 头孢 哌 酮/ 巴坦 。结 论 应 重点 加 强 对 I u 的 消 毒 隔 离 , 短 住 院 及 气 管 插 管 时 间 , 一 步 强 化 医 护 人 舒 c 缩 进 员无菌观念, 防止 交 叉 传播 ; 用 降阶 梯 治 疗 策 略 , 经 验 治 疗后 , 采 在 药物 治疗 首选 头孢 哌 酮/ 巴坦 联 合 米 诺 环 素 。 舒
( 稿 日期 : 0 10 5 收 2 1 5 1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特殊护理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特殊护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易于感染医院环境和人体内,给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特殊护理十分重要。
一、严密的感染控制措施1. 隔离措施: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单独隔离,实施“单人单间”原则,且使用专门的护理用品和设备,避免交叉感染。
2. 手卫生:所有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必须进行规范的手卫生,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且戴上适当的手套。
3. 环境清洁:定期对患者住院环境进行终端消毒,包括床铺、桌椅、护栏等,尤其是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确保无菌环境。
二、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1.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根据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具有良好疗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医生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药物的使用。
2.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引起耐药菌株的出现。
3. 合理使用联合治疗: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以尝试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增强抗菌活性,提高治疗效果。
三、个体化的护理措施1. 做好患者的卫生护理:每日给患者进行全面的清洁护理,包括洗澡、更换床上用品、清洁口腔等,保持身体清洁和全身清洁。
2. 注意患者营养: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3. 加强床位转换:定期帮助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4. 精心处理伤口:对于有伤口的患者,要加强伤口清洁、换药,避免感染扩散。
5.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他们可能面临治疗的长期过程和生活质量的下降,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四、加强患者家属的教育1. 阐述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隔离措施等,让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
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
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泛耐药菌株日趋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笔者就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基因分型、防治对策及病原治疗等作了综述。
标签: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以及介入性医疗操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成为医院感染和机会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并且临床上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日趋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多重耐药菌比例可高达70%以上,泛耐药菌比例可高达50%以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由4.6%上升至14.3%,最高可达到42.1%。
笔者就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基因分型、防治对策及病原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
1 泛耐药菌定义及流行病学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是指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绝大部分或全部耐药,但多黏菌素类除外。
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同样都是需氧的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医院中呼吸机、蒸馏水容器、瓶装水、静脉营养液、湿化器吸引管、冲洗液人工通气装置等可能受到该菌污染。
其还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病原体,尤其是有免疫缺陷和ICU监护室的患者。
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菌血症、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继发性脑膜炎,亦可引起腹膜炎、心内膜炎、眼内炎等。
2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机制2.1 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均可产生染色体介导头孢菌素酶(AmpC酶),某些抗生素的应用可能选择出抑制高产AmpC酶的突变株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第3代头孢菌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
此外这两种菌尚可产生多种其他J3一内酰胺酶以及丝氨酸或金属碳青霉烯酶(IMP、VIM酶)等。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一、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常定植于人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在医疗机构中是一种常见的细菌。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
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成因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β-内酰胺酶(TEM、SHV、CTX等)和类OXA酶。
这些酶能够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药效。
②产生单倍体效应障碍物质(AmpC类酶),同时也有某些菌株在外加诱导剂(如氨苄青霉素)时产生此类酶,从而失去对该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③改变细胞壁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药物外排泵P-gp等通过多个不同机制来降低药效,增加药物耐受性。
2、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全球流行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欧美国家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流行程度相对较低,但亚洲地区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情况较为严重。
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一些医疗机构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报告频繁,耐药性比例很高。
据2012年中国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网发布的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已经相当严重,其中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
二、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建议鲍曼不动杆菌主要通过吸入、侵入性操作、导管和手术操作等途径感染人体。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生长繁殖,防止感染和传播,是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治疗感染的重要手段。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建议如下:1、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和方法。
应该尽量采用短时疗程,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防止出现耐药菌株。
2、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组合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多,因此往往需要采取联合药物治疗,来增加药物的疗效和控制菌株的耐药性。
3、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策略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挑战和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日渐增加。
它不仅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而且还在院内流行造成广泛的交叉感染,是临床医师普遍惧怕的细菌[1],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是美国IDSA呼吁重点防治的六大菌之一。
本文就如何防治MDRAB的感染作如下综述:1 病原学概述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一群不发酵糖类、无动力、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自从191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不动杆菌属的分类经过多次变迁, 现在根据DNA杂交技术将不动杆菌分为32个基因种,鲍曼不动杆菌是不动杆菌属感染最主要的菌种,约占72.9%[2]。
鲍曼不动杆菌在高危人群中可引发严重的感染,国外资料显示其危险因素包括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侵入性操作、ICU环境等[3]。
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占院内获得性肺炎总数的3-5%,而在ICU病房更高达15%~24%。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一般死亡率为7.8%~23%,而在ICU病房更高达10%~43%[4]。
2 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定义目前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或泛耐药定义,仍有一些争议,国外文献至少有50个不同的定义[5]。
尽管如此,一般认为对下列5 类抗菌药中(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者) 3类以上药物耐药者为多重耐药株,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
泛耐药株(Pandrug-resistant Acinettobacter baumanii,PDRAB)是指对目前推荐用于上述经验性治疗的药物全部耐药者,但不包括多黏菌素及替加环素。
3 流行病学根据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NNIS)以及中国医院感染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占第4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又一个重要的非发酵菌[6]。
多重耐药菌(MRSA)隔离措施
多重耐药菌(MRSA、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隔离防护制度一、报告:一旦出现泛耐药的细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须: 1 立即通知医生,并一起讨论应对措施; 2 增加药敏试验的范围,补充备选药物; 3 进行联合药敏试验;4 立即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实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控制这类细菌的传播。
二、隔离标识:1、对确定为多重耐药菌定植或感染的病人,接触传播隔离标识为橙色;空气/飞沫传播隔离标识为蓝色。
三、隔离措施:1、将特殊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携带者转移到单独的病房中隔离治疗,同时标明为耐药菌感染,或同种病人住同一间大病房,床位间距最少要有1m,床边挂隔离标识;2、接触这些病人时须戴手套与穿隔离衣,护理呼吸道或伤口感染病人时要戴口罩;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3、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4、患者周围环境、用品、医疗器材被污染或怀疑被污染时要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彻底消毒并送医疗废物暂存地;5、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每天消毒 1次;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6、该病人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医务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7、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瞩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8、改善抗菌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9、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特殊耐药菌如(MRSA等),方可解除隔离。
四、加强监测和流行病学分析:必须重点监测 MRSA、VRE、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与来源,特别是要加强对ICU等重点科室监测和控制的力度。
一旦发生这类特殊耐药细菌的感染,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此外,要进行同源性分析,追踪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范围。
对患者要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加以纠正。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摘要】近年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渐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及感染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关键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感染治疗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 D R-A b)在医院被检出率日益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P D R-A b是指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均耐药,但不包括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1]。
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及感染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1 耐药机制1.1 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专家达成共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产生B-内酰胺水解酶,以水解和非水解的方式破坏抗菌药物化学结构上的B-内酰胺环,使抗菌药物失活;②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置,使抗菌药物无法与之结合而失效;③改变自身结构及外膜孔蛋白数量、分布,使细菌外膜对抗菌药物通透性下降;④外排泵活性增强,使得抗菌药物在细菌体内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
1.2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了碳青霉烯水解酶。
碳青霉烯酶是指能够明显水解至少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一类B内酰胺酶,它包括Amb l er分子分类为A类、B类、D类3类酶[2]。
其中A类、D类为丝氨酸酶,B类为金属酶,在不动杆菌属中,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是D类酶。
目前报道D类酶按照氨基酸同源性,可分为8组,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报道的主要是OXA-23组、OXA-24组、OXA-51组及O x A-58组这4组[3]。
据报道,国内大部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是OXA-23型碳青霉烯酶。
fzal-Shah[4]等研究发现,OXA-23型碳青霉烯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水解活性较低,其他因素如外膜通透性降低及主动外排系统增强可能介导耐药。
X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策略(曾军)
仔细检查所有房间和医疗设备的清洁,决定哪项需 清洁和谁负责做这些事
建议0.5%次氯酸溶液清洁房间和物体表面
BIII
AII AIII AII BIII
21
控制MDRAB爆发的措施
爆发期间至少一周一次对所有患者进行筛选是否携带 鲍曼不动杆菌。直肠和咽拭纸和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吸 BII 取物是最好的选择
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导致近年来对各种 药物的耐药性增加
3
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堪忧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是值得警惕的事件
MYSTIC 欧洲调查:对美罗培南耐药 57.4%,亚胺培南
2008
47.9%
耐药系获得碳青霉烯水解D类b内酰胺酶 包括OXA-23、24、58家族,过度产生内源性D类b内酰胺酶 OXA-58家族
24
建议
建议实施多方位的干预包括 -加强教育 -抗菌药物的管理程序 -强化手卫生 -严格隔离和接触 -环境清洁 -目标积极监测清除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
整个计划需要机构和行政部门支持及维持直到 地方流行的控制
地方流行时,积极筛选ICU患者抢先慎重接触, 直到证实阴性结果
AII
AII BIII
25
OR (95%CI) 6.016(1.10-2.49) 2.382(0.24-1.50) 1.215(0.08-0.30) 1.882(0.01-1.25)
7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流行
XDR鲍曼不动杆菌可在医院快速传播 我国流行株是ST92,产OXA-23细菌 地球虽大,但医院不能逃离全球流行株的骚扰
我国 CHINET
鲍曼对亚胺培南耐药从2006年30.1%上升到 2010年57.1%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控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控近来年,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在某些病房已成为首位的病原菌。
该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耐药性高,正常人也可能携带,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中。
在非发酵菌的感染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近年有上升趋势。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使用。
该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日益突出。
其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一、鲍曼不动杆菌来源及感染率鲍曼不动杆菌属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是个已命名的杂交群之一,其氧化酶呈阴性、无动力,能在44℃环境生长。
近年来,不动杆菌在的医院感染不断增高。
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占第2位。
鲍曼不动杆菌往往与其它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等形成混合感染,容易被忽视。
约70%阳性标本来自呼吸道、尿液、分泌物、血液、脓液、脑脊液、甚至胸、腹水中也有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报道。
由于不动杆菌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常寄生于皮肤、泌尿生殖道及肠道,约7%的正常人咽喉部能检出不动杆菌,医务人员手部的带菌率约29%。
此外,在水、土壤、医院等环境均有广泛的分布。
鲍曼不动杆菌对湿热、紫外线、各种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无法将其彻底杀灭)。
因此,家属、探访者、医护人员甚至消毒不力的医护用具都可能携带该菌。
当各种原因导致病人体内菌群紊乱形成菌群替代及进行侵入性操作尤其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不动杆菌易成为致病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70年代初,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类较为敏感,以后后耐药性逐渐增高,因内外资料均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能够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导致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能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还能传递、接受耐药基因而获得多种耐药谱,因此,临床多见多重耐药菌株。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对多粘菌素、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等抗生素的敏感性也相对较高,临床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不能单凭经验与习惯盲目应用,尤其不能盲目地大量使用各种广谱、超广谱抗生素,以避免先造成抗生素选择压力下的细菌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
进行交叉感染危险程度分级, 实施不同级别动态调整的“降阶梯防控策略”, 可以成功防止泛耐药菌的进一步蔓延。
谢 谢!
2005年7月~12月, 没有再次出现新的PDR-AB爆发流行。
讨论
1.明确细菌交叉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
临床有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抗生素用药策略无法解释的细菌耐药性变化 体外药敏试验和PFGE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完全相同
2.PFGE在监测交叉感染中的重要地位
方法:
采用低频率切割酶原位消化细菌基因组,在交变脉冲 电场中进行电泳,使DNA片段充分分离,采用计算机 辅助分析图谱及数据储存进行分析。 特点: 具有较高的分型、可重复性和鉴别能力, 是微生物分型、同源性检测的“金标准”。
肺炎
2
7月11日
痰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急性脑梗
3
7月13日
痰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4
7月17日 痰、创面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肺炎、胃癌
褥疮
5
12月13日
痰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弥漫性肺间质性纤维化
应用三代头孢10个月
继发肺炎
6
12月24日
痰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2005年12月
降阶梯防控策略具体方法如下: (1)一级防控 1)对象:①入科前经病原学检测证实感染或携带PDR/MDR 菌株患者;②来自本院高危科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科室在近一个月内存 在PDR/MDR菌株流行趋势;③来自其他医院,流行病学资料未知;④有皮肤 或粘膜破损,存在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创面、留置 深静脉导管和导尿管等患者。2)方法:①单间隔离或同类感染患者集中收 治在同一病房相对隔离区域,床边悬挂红色隔离标志和病例牌封面贴警示标 示;②接触隔离,包括:每个病人单独一套治疗用具;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体 液及其他物品操作时,应穿专用隔离衣,并用含杀菌剂洗手液洗手,严格洗 手操作;尽量减少更换床位;加强对病人环境的日常清洁消毒。 (2)二级防控 1)对象:有病原菌携带或感染,但:①入科前经病原学检 验显示无感染或携带PDR/MDR菌株;②来自本院非高危科室:该科室在近一 个月内无PDR/MDR菌株流行趋势; ③入科后经病原学检验证实无PDR/MDR菌 株携带或有PDR/MDR菌株携带但在治疗过程中已清除,可由一级防控降为二 级防控。2)方法:接触隔离,同上。 (3)三级防控 1)对象:①无病原菌携带/感染;②无皮肤、黏膜屏障破 坏患者。2)方法:参照美国CDC标准预防措施,不需隔离。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防治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防治对策温燕;钟小斌;陈龙英;刘滔滔;卢宪良【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时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09年全院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23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237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中,痰液的构成比为67.93%,分泌物、脓液为12.24%,血液为3.37%,尿液为2.95%,引流液为2.11%,脑脊液、咽拭子均为1.27%,其他为2.95%.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中,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44.30%;其次为内科和外科,分别占20.68% ,20.2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低,为9.70%,其次为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均为44.73%.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定、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吡肟等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以疾液为主,主要分布于各ICU,对多种常见杭生素耐药率有升高趋势.提示临床应加强杭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率进一步增长.【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0(010)011【总页数】3页(P1010-1012)【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防治对策【作者】温燕;钟小斌;陈龙英;刘滔滔;卢宪良【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坏境中,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常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伤口感染、脑膜炎、中耳炎及泌尿系统感染。
ICU鲍曼不动杆菌控制与预防措施
ICU鲍曼不动杆菌控制与预防整改措施在医务科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技术指导之下,我科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制订和落实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
现将整改措施和初步效果做一汇报。
一、对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认识及爆发的原因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是不动杆菌属的一个基因型,属奈瑟氏菌科,在不动杆菌中占第一位,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该病菌高度耐药,定植较快,生命力强.针对ICU病人病情重,采用机械通气、各种侵入性治疗多,免疫功能低下等特点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鲍曼氏不动杆菌来源鲍曼氏不动杆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其氧化酶呈阴性,无动力,能在44℃环境中生长。
鲍曼氏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占第2位,约70%的阳性标本来自于呼吸道、尿道、分泌物、血液、脓液等。
由于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寄生于皮肤、泌尿生殖道及肠道,医护人员的手部带菌率为29%。
鲍曼氏不动杆菌对湿热、紫外线、各种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无法彻底杀灭。
因此,家属、探访者、医护人员、消毒不力的医护用具都有可能携带鲍曼氏不动杆菌。
2、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性鲍曼氏不动杆菌能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还能传递、接受耐药基因而获得多种耐药谱,因此,在临床多见重耐药菌株,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临床治疗可选择的抗菌药物比较少,常常导致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或病程延长。
据相关文献报道: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而亚胺培南和舒普深对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达93.3%和94.4%,可作为抗监护病房重症感染的最佳选择之一。
但随着亚胺培南和舒普深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亚胺培南和舒普深耐药的不动杆菌有增多的趋势。
在临床上控制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不能盲目应用,避免形成抗生素选择压力下的细菌耐药。
3、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1)与侵入性操作有关留置导尿管、深静脉管、气管切开的平均天数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发生率有相关性。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防治策略
增加与每年环丙沙星和碳青霉
水、 土壤、 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以及其强大 的环境生存能力和广泛的耐药性使其成为越来越 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茵。 在 年 的资 。 )茵 。 料中, 不动杆茵属占革兰阴性杆茵比例的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不动杆茵( 株超过 。 有些地区 的发生率己达 通常把对常用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烯类在医院中的使用量有关。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 应用 , 尤其 在 那些 产 超 广 谱 ! 内 酷 胺 酶 的 肠 杆 茵 或高产 酶发生率上升的医院, 的独立危险因素。 和 发生率迅速上升是不可避兔的, 应用碳青 霉烯类药物是产生 菌株的耐药机制 关于 可归为以下 耐药机制己经有很多研究报道。 通常 种类型: " 产生抗茵药物的灭活酶, 酶是由染色体介导对
(产
说明相同的药物在不同耐药机制茵株间的活性不 。 徐修礼 等 通过体外试 验 , 对一 部 分抗茵 药物进行了联合药敏后提出, 头抱匹厉与阿米卡 星联合协同作用最好, 其次为美罗培南加阿米卡 星和赈拉西林 他哇巴坦加阿米卡星联合。 石岩 等 了 曾 用 头抱赈酮 舒巴坦 联合米诺环素方 法 治疗 感染患者, 与对照 组相比 , 在临 床 及细
文献提示, 多药外排泵的过度表达使不动杆茵对
茵 清除 上 具 有一 定 的 优势 。 头抱赈酮 舒巴坦和左 氧氟沙星联合有较好的相加作用, 并获得了很好 的临 床 治疗 感染 的效 果 。 多 项 研究 尽 管结 活性
,
果不尽相同却可说明, 抗茵药物的联合治疗在一 定程 度上可 提 高药物抗 。 然而, 有动物实 验 结果 似乎 不利于联合用药 , 联合使用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后, 最大血浆浓度 和曲线下面积均下降, 肺组织细茵浓度增加。 因 此, 在联合用药上需要 我 们 做更 多的 观察和 研究, 确定 合 适 的 剂量和 方 法 。 对于耐药茵的治疗不 能只考虑 使用抗茵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防治方法的探讨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防治方法的探讨摘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了,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表现的尤为突出,出现了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甚至泛耐药(parrdrug resistant,PDR)。
本篇主要就其治疗和控制的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机制,噬菌体疗法1前言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需氧非发酵类,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无芽孢、无鞭毛的革兰氏阴性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分布很广,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继发性脑膜炎、伤口感染等等。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地产生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出现多重耐药(MDR)甚至泛耐药(PDR)。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从临床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达到30%,而且至少对三类抗生素产生耐药,这些耐药菌被列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目前,我国已建成“超级细菌”监测网络,卫生部要求各地发现“耐药细菌”病例必须在12小时内上报。
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学者正在努力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如药物联合治疗,噬菌体疗法等。
耐药机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包括染色体基因突变,外膜孔蛋白改变,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和产生灭活酶等。
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的转移并积累。
2耐多药Ab株的治疗2.1药物联合治疗:由于目前鲍曼不动杆菌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但抗生素联合治疗仍有效。
体外实验表明多粘菌素B与利福平,二甲胺四环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或阿奇霉素等有协调作用。
专家研究20株耐亚胺培南Ab,联合使用多粘菌素B和利福平. 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与利福平联用亦有良好的效果,多粘菌素B、亚胺培南与利福平这三者之间有协同作用,且都有协同杀菌作用。
简而言之,抗生素联合治疗PDR一A比单方治疗有效,并可能抑制新的耐药性的出现。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及临床对策
该 菌 的 耐 药情 况 日趋 严 重 , 加 强 对 其 耐 药率 的监 测 , 应 以预 防和 控 制 由该 菌 引起 的 院 内
【 键 词 】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 微 生 物 耐 药 性 ; 微 生物 敏 感 性 试 验 关 D :0 3 6 / . s . 6 2 9 5 . 0 1 1 . 4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 6 2 9 5 ( 0 1 1 - 3 50 OI l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9 0 6 s B l 7 — 4 5 2 1 ) 92 8 — 3
3 讨 论
查 过 程 中采 取 有 效 的 预 防 措施 ]避 免 在 医疗 操 作 中被 感 染 或 , 将 病 毒 传 染 给 其 他 患 者 而 造 成 医 院 内 感 染 。住 院 的 许 多 患 者 由 于 自身 免 疫 功 能下 降 , 容 易 受 到 各 种 新 的病 原 体 感 染 。对 很 阳性 患 者 使 用 过 的手 术 器 具及 各 种 物 品 要 进 行 特 殊 处 理 , 格 严 消 毒 灭 菌 , 二 次 物 品 要 严 格 消 毒 后 焚 烧 , 阳 性 患 者要 加 强 对 对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1年 1 0月 第 8卷 第 1 9期 I b Me l O t b r2 1 , 18 No 1 dC i co e 0 1 Vo. , . a n, 9
鲍曼不动杆菌 , 已被 冠 名 为 “ 兰 阴性 杆 菌 中 的耐 甲氧 西 林 金 黄 革
感 染 提 供 依 据 。方 法 使 用 PHOENI 0 X1 0全 自动微 生 物 分 析 仪 进 行 鉴 定 和 药敏 试 验 。结 果 共 检 出 泛 耐 药 鲍 曼
ICU泛耐药鲍曼氏不动杆菌的防治策略
ICU泛耐药鲍曼氏不动杆菌的防治策略关键词重症监护室(ICU)泛耐药鲍曼氏不动杆菌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逐年增加。
如何減少和避免泛耐药鲍曼氏不动杆菌的感染是关系到ICU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命运,是极其重要的课题。
ICU耐药现状及严重性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是医院细菌耐药产生的中心,也是多重耐药的来源。
因此,为有效提高ICU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医疗费用,预防细菌耐药的产生与传播相当重要。
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的产生机制鲍曼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已经从分子遗传学水平得到了阐明,包括染色体突变、休眠的染色体耐药基因的复活表达以及通过直接DNA交换获得新的耐药遗传基因,DNA交换方式包括接合、噬菌体转导、染色体外的质粒介导的DNA 转移、DNA转化、转座等。
上述这些遗传物质编码的产物使细菌产生耐药机制主要有3种,即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抗菌药物的渗透性改变。
抗菌药物应用与耐药:近年来各类抗菌药物尤其是超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非但没有使鲍曼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率下降,反而使其发生率有所上升。
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机制有多种多样,主要是敏感菌群中引入了耐药菌株、敏感菌株获得了耐药性、自发突变、基因转移、菌群中已有耐药的调节表达、耐药亚群的筛选和耐药菌的传播或播散等原因,在影响ICU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耐药菌因素方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可能是最重要的。
预防ICU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的发生Shlaes等1997年已经提出预防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发生的主要原则是建立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系统、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和相关政策、实施消毒隔离、医院参与负责监督等,可有效降低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积极的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监测系统:有条件的医院均应建立鲍曼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进行耐药性监测,而且药敏报告要有优先次序,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策略
1 ・ 0
・
N rig Jn 0 8 V 18, o 1 us ,a .2 0 。 o. N . n
泛 耐 药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交 叉 感 染 的 防 控 策 略
杨 莉, 瞿洪平 , 倪语星
( 上海 交通 大学 医学院 附属瑞金 医院 , 海 20 2 ) 上 00 5
鲍 曼不动杆 菌交叉 感染 , 取“ 采 降阶梯 防控策略 ” 对控 制 泛耐 药鲍 曼不 动杆 菌 以及 其 他泛 耐 药株 交 叉感 染有 重大意义 。
关键词 : 泛耐 药鲍 曼不动杆 菌 ; 交叉感 染 ; 阶梯 防控 策略 降 中图分类 号 :4 R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8 9 (0 8 0 -0 00 10 —3 9 2 0 ) 10 1 -4
T ep ee t n a d c nrlo a -r grs tn c e b ce a ma i cosifcin ( u i h rv ni n o to f nd u ei a ta i t a t b u ni rs- et R  ̄n o p s no r n o H si l Sh o o d ie S a g a J o n nvrt, h n h i 2 0 2 ,C i ) o t , colfMein , h n h i i t g U i sy S ag a 0 0 5 hn pa c a o ei a
摘要 : 目的 总结 呼吸 重症监护 病房 ( I U) RC 防控 泛 耐 药 ( D 鲍 曼不动 杆 菌 交叉感 染 的经验 , P R) 探
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泛耐药株交叉感染防控的新思路及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脉冲场
凝胶 电泳 ( F E 方 法对分 离 自RC PG ) IU的泛耐 药鲍 曼不 动杆 菌进 行 分子 分 型 , 出“ 提 降阶梯 防控 策 略” 实施 。结果 自 RC 患者检 出的 P R鲍 曼不 动杆 菌 P G 并 IU4例 D F E图形 一致 , 在 交叉 感 染 ; 存 采取 降阶梯 防控措施 , 未再 有其他 患 者感染 P R 鲍 曼不动 杆 菌 。结论 D 4例 RC 患者存 在 P R IU D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控制对策
同时用标准 K — B法 检 测 头 孢 哌 酮 钠 、 舒 巴坦 钠 的 耐 药 性 。 铜
绿假单胞菌 A q 、 C C 2 7 8 5 3为质控 菌株 , 药敏结果 按 C L S I 标 准 判断。 结合工作人员 口常操作流程查找感染途径 , 进行 分析整
控策略” I s 1 , 隔离感 染者 , 根据药 敏结果合 理用药 ; 对 空气净化 系 统 进行 及 时 清 洗 回风 [ ] 过滤 网 , 更 换 高效 过 滤 器 , 保 证 空 气 质量 ; 更 换 洁具 , 对重 症监 护室环 境 、 物品、 器 械 进 行 彻 底 清
药 中毒 、 脑 血各 1 例, 均行气管插管 、 机械通气 。 患者 临床表
现均 m现不 同程度 的发热 、 咳嗽 、 黄色粘液性痰 , 血象 升高 , 以 中性偏 多 , 肺部均有 阴影 。均符合 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I 2 1 。
1 . 2方 法 在 流行病学 的基础 上 , 对重 症监 护室 空气 、 地面、
病 床周 围物 表 、 设 备表面 、 医务 人员( 包括丁 勤人员 ) 手 表面 、 呼吸机管道 、 使用 中的含 氯消毒剂等按常规 采样 2 8份样进 行
责 任编 辑 : 段 云
E — ma i l : d d h s z z @l 6 3 c o m
临床护理
鲍曼不动杆 菌感 染的控 制对策
张 天 荣
摘要 分析 了重症 监护 室连 续发 生鲍 曼不动杆 菌感染 3例 的原 因, 查找感 染源与传播 途径, 并采取有针 对性的措施 , 如 隔 离患 者、 呼吸机管路及重复使 用的 医疗 器械 集 中清洗 灭菌、 强化手卫 生 、 环境及 物体表面的 清洁消毒 , 层 流室更换 高效过 滤网等。认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防治策略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防治策略
周云芳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年(卷),期】2010(28)6
【摘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发生率迅速上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不动杆菌菌株超过48%,甚至出现对常用抗菌药物全耐药现象.细菌耐药主要是由于产生抗菌药物的灭活酶、外膜蛋白缺失和膜通透性下降以及靶位或外排泵功能改变.对MDR-AB的治疗可选择药物很少,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可选择含舒巴坦制剂、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碳氢酶烯类等药物,重症病例建议联合用药.最好的解决耐药性现状的办法是防止耐药菌的传播.良好的手卫生、标准的预防措施、适当的隔离措施、耐药性监测、抗生素管理等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
【总页数】5页(P508-512)
【作者】周云芳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
【相关文献】
1.ICU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中西医防治策略 [J], 赵素萍
2.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及防治策略 [J], 田红彪;王玉霄;王燕
3.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 [J], 王玉春
4.ICU昏迷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调查与防治策略 [J], 刘卫青; 代荣钦; 郭志松; 秦秉玉; 邵换璋; 王山梅
5.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J], 包佳婷; 王勇强; 王兵; 许华; 高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质量评估-痰涂片
Garbage in!!
Anton Y. Peleg, and David C. Hooper. NEJM, 2010
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aphylococcus hominis ss. homini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Klebsiella pneumoniae ss.
CRAB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CRAB,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OR, 相对危险度; CI,可信区间; Hello, S.L, et al. Scand J Infect Dis, 2010
Nature, 2005, 436: 758
2003-2008中国大陆MDR的发生率
Wang H, Chen M, et al. IJAA, 2010, 35: 227-234
33
66.5
Hale Waihona Puke 27.768.230.9
73.2
26.2
68.8
26.2
76.1 68.2
23.6 23.6
MIC50
0.5 2 2 32 32 32 256 >256 64 64 64 8
MIC90
1 2 16 64 64 64 >256 >256 256 256 64 16
不同医院具有相同的克隆株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
的监测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的细菌、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NDM-1和产 KPC的细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艰难梭菌(CD)等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主动筛查制度,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包括长期收治ICU的 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 患者,留置各种管道如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引 流管的患者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进行定期监测和 主动筛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 者。对于确诊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使用限制性或特殊 类抗菌药物的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达到80%以上。
减少交叉感染 降低CRBSI的发生率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Measures aiming to control patient-to-patient cross-transmission
Lancet Infect Dis 2008; 8: 751-62.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技术指南(2010年11月征求意 见稿)》
Data of A. baumannii
8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7 2008
70
60
50
40
30
20
10
0 MEM IMP CAZ FEP TZP GEN CIP LEV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9; 65: 414-26.
Successfully combat an outbreak that occurred in ICU
Bernards, A. T.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4, 25: 1002–1004.
洗必泰全身擦浴
显著降低病原菌皮肤的定植(MRSA、VRE、鲍曼 等)
2009 CARES: CRAB在增加
抗菌药物
多粘菌素B 替加环素 米诺环素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阿米卡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鲍曼不动杆菌(n=343)
%耐药
%敏感
1.2
98.8
2
90.1
17.5
72
60.1
36.7
60.1
36.4
32.5
MDR-Aba 对病死率、LOS、花费的影响
AAC,2008,No3
不动杆菌感染的病死率
70
% 60 50 40 30 20 10 0 西班牙 法国-1 法国-2 比利时 巴西 PUMCH
ICHE, 2004, 25: 819-824; Richet HM, 2004, 44thICAAC, Washington DC.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控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王辉
NEJM 2009,Jan 29
全球关注的革兰阴性MDR
不动杆菌形态
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两端钝圆、散在或个别成双排列、 大小在(0.6~1.0) μm×(1.0~1.6) μ m 的杆状(球杆状)细菌
陈翠珍等. 海洋水产研究 2 0 0 5年8 月第26卷 第4期
9
9
14
9
5
8
4
5
8
5
3
5
3
2
3
2
1
2
1
细菌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taphylococcus hominis ss. homini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Klebsiella pneumoniae ss. pneumoniae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Enterococcus faecium Staphylococcus aureus s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he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in Acinetobacter
L. Silvia Munoz-Price et al. N Engl J Med, 2008, 358:1271-1281.
Resistance island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可能来源
Garnacho-Montero, J. and R. Amaya-Villar, Curr Opin Infect Dis, 2010. 23(4): p. 332-9.
不动杆菌耐药性(CHINET数据)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Imipenem CPZ/SUL
31.5 26.4
30.9 20.1
35.3
5.3
2005 2006 2007
48.1
55.2
14.7
23.8
2008 2009
year
MYSTIC Program: USA 1999-2008
pneumoniae Enterococcus faecium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ss. aureus Staphylococcus capitis ss. capitis
株数 量
(%)
病人 数 量
19
30
14
1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