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概述

合集下载

历史唯物主 义核心要点

历史唯物主 义核心要点

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要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点。

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之一。

生产力指的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的技能和生产经验等要素。

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内容。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等。

社会意识则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性观点。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一、基本概念: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它既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3.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4.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5.人民群众:A.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6.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7.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8.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

9.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称为价值选择。

10.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二、基本框架(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3.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①总的来说:②具体来说:A.在阶级社会里:B. 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改革:①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总体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一,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汇总

四、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落后腐朽思想╱先进思想╱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识别的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识别的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大部制)、政党、民族、宗教等制度变革╱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识别的关键词: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生╱以人为本╱人权╱(二)人生观价值观5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识别的关键词: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6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说明不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说明先进人物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如航天英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7.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识别的关键词: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价值观念会变化╱忠于人民╱地位、需要、角度、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眼前利益与根本利益╱8.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历史唯物知识点总结

历史唯物知识点总结

历史唯物知识点总结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是由伟大的德国思想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所开创的,是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种革命性的否定和超越。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决定的,人类社会的思想、道德、法律、宗教、政治等各种社会现象都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无产阶级革命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直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伟大理想。

为了实现人类的这一伟大目标,必须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发展规律1.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的。

社会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

不同的生产力状态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而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引起了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这一历史规律说明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例如,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制度被私有制代替,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和灭亡,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这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规律。

2. 社会结构的建立和改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人类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等的基础。

社会的结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调整。

例如,农耕社会的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社会出现了阶级和阶级矛盾;工业社会的出现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一规律也说明了社会结构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并且指出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和发展是由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推动的。

三、唯物史观反映和制约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反映和制约社会发展规律的,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正确的解释和规律的规定,指出了社会形态更替、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实践的规律等等。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作出社会经济原因的分析,并不是否定和抹杀其他原因的存在,如科学技术原因、地理环境原因、思想文化原因、国际交往原因等。

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汇总

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汇总

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汇总历史唯物主义是高中政治哲学的难点内容,那么具体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历史唯物主义内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群众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 义核心要点

历史唯物主 义核心要点

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要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它并非是抽象的哲学思辨,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现象以及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点。

首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之一。

生产力,简单来说,就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要素。

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方式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变得不适应,从而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

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新的机器和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这就使得封建的生产关系无法继续维持,最终被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反过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内容。

经济基础指的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应经济基础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就是其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且为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等。

社会意识则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政治必修四--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及原理【含义】:A.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B.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辩证关系】: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与社会存在。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2、人民群众——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地位及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方法论】: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b.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方法论意义】:a.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b.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本规律】: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原理】:A.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B.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二、价值观1、价值观及导向作用原理【含义】: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用】:A.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历史唯物主义”围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展开,涉及历史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阶级斗争与改革(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 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衡量标准(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生观(历史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生观(历史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生观(历史唯物主义)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

但主要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2.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精神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考点2价值观1.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人皆有之。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往往不一样。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

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

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

九大历史唯物主义

九大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

九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九个基本观点的总结和概括。

下面是九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其解析: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这一原理强调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意识产生的决定作用。

意识形态、法律、哲学等都是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发展出来的。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原理:这一原理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而生产力的发展将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这一原理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文化等)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的变革将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4. 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原理:这一原理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出现将引起社会的变化。

5.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原理:这一原理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将推动社会的变革。

6.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这一原理指出尽管社会意识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但它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对社会进行反作用和反馈。

7. 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原理:这一原理认为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出现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

8. 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原理:这一原理指出不同社会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种统一。

9.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原理:这一原理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尽管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九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这些原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

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

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1、关于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运动的基础和动力,也是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

2、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矛盾运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从而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促使社会制度更替,推动历史的前进。

4、关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变革和发展是社会存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存在的决定因素。

二、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引起社会的革命和变革。

2、恩格斯的历史观。

恩格斯进一步完善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指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及阶级斗争的作用。

恩格斯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相互作用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三、唯物史观的历史演变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

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强调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党的领导理论。

列宁主义对唯物史观的理论丰富和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毛泽东思想的创新。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运用唯物史观来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提出了群众路线、阶级斗争和生产力是第一要素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四、唯物史观在现实中的应用1、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强调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又推动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 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演进是一种客观规律。

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

3. 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社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4. 社会形态的演进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变化所决定的,它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为从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它指导着人们正确看待历史、把握历史、推动历史发展。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理论,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该理论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偶然和随意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其核心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1.1 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强调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意识、思想等精神现象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产生的。

因此,理解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的过程,必须从物质生活入手。

1.2 历史发展的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阶级斗争。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生产关系逐渐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分化。

这种分化导致了不同阶级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这种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理解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生产工具、劳动者及其所能创造出的财富,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产权、分配、交换等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突破旧有生产关系的桎梏,使得人类社会向更高级形态演进。

2.2 基础与上层建筑马克思将社会分为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

基础指的是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及文化等。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的发展。

2.3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尽管具体事件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从长远来看,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因此,通过研究一定时期内经济基础变化,可以获得对整个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知。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3.1 辩证法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方法论立场,它强调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变化与发展是事物本质所在。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知识点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知识点人生观价值观.
价值观人皆有之。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具有不 同的价值观 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 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2、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作用
运用分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集体主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
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诚信、和谐世界等。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价值观
集体主义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 存在并非同步变化。 (2)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物质(意识) 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 识)范畴与物质(意识)范畴是部分与整体 的关系。 (3)价值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人的 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往往受到社会实 践水平、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制约。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为什么)
社会生活、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在阶级 社会中,社会意识往往打上阶级烙印。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分歧)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影响与制约 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在艰苦奋斗中实现 人生价值和理想
• 注意: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内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一种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思想是由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

因此,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变得不适应,社会就会发生革命,新的生产关系就会产生。

•阶级斗争是历史的推动力量:历史上的进步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的结果就是社会制度的更替。

•发展规律是历史的本质:历史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

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任何主观意志的干扰。

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主观意识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强调个人的选择和意志。

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客观性和经济基础的决定性。

唯心主义忽视了社会的客观规律和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影响,过分强调主观意识和个人能动性。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的,不受个体的意志所影响。

3. 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理论,它的应用可以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以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方面:•社会历史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

通过对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变革过程,为社会改革和革命指明方向。

•阶级斗争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了解和认识阶级斗争的规律,可以帮助劳动人民更好地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详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详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详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的理论观点,它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结构和历史演进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变革所驱动的。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资源,而生产关系则指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生产和分配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关系会发生变革,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结构和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阶级斗争。

阶级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由于人们的产业关系和地位形成的社会群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都会被推翻和取代,新的阶级会崛起并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阶级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也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它认为社会发展是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而不是偶然的或受个别人的意志支配的。

这些规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等。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分析社会历史和理解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它揭示了社会变革的产生和推动力,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而,历史唯物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例如忽视了个体和思想的作用,以及无法解释某些历史事件的复杂性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其他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注〗此部分内容主要包含唯物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内容。

第一部分:唯物史观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原因;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的产生及作用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我们遵循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要求我们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这一原理主要用于分析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们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和走一切为了群众、一起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弱势群体、下岗职工、农民工)第二部分: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人的价值原理〖原理内容〗:1。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需要。

2。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概述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本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有发展形式和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料所有制形式(最基本的,决定性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认识的
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中,贯穿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基本部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产生、性质和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四、社会形态更替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挂起原语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是全面的,具体的,
历史的。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历史选择性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六、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

个人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政治上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策划者。

②他们也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
组织者。

③杰出人物对某些具体事件不仅有深刻影响,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有时甚至是起了决定性作用。

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但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

概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主要内容
1.理论意义。

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

2概述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共相和殊相)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