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退休制度的弊端
2016国考申论热点之延迟退休(精)
2016国考申论热点之延迟退休事件背景:延迟退休在社会上激起涟漪随即归于沉寂。
近来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再一次走进公众的视线,并引起热议。
实际上,是否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争论由来已久,形成“挺退派”和“延退派”两大阵营。
中公解析:一、延迟退休的提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1.延迟退休是国际通行做法,大势所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都在60岁到65岁之间,如丹麦、冰岛和挪威的退休年龄达到67岁,英国、意大利65岁,而美国也有62岁。
据统计,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
因此从我国今后的长期发展来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和世界接轨的必然。
2.延迟退休可以减轻国家负担延迟退休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
拿内地最早“老龄化”的上海为例。
在上海,平均3个在职者就要养2个退休者,而全国这一数值是3.2人养1人。
而适当提高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据统计,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加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3.有利于技术类与管理类人士更好地发挥余热就人才培养体系来讲,一般人在30岁以前都是处于学习阶段,身体健康、学历高、经验丰富的60多岁人退休,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一种资源浪费。
尤其是对于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素来有“姜越老越辣”之说。
例如受患者欢迎的“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一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
但遗憾的是,此时他们也都面临退休问题了。
二、延迟退休的弊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延迟退休,除了少数人比如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和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赞成的态度外,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
弹性工作制的优缺点及法律要求
弹性工作制的优缺点及法律要求弹性工作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企业和员工的重视与追求。
它为员工提供更大的自主和灵活性,使工作时间和地点更加适应个体需求。
然而,弹性工作制也存在一些优缺点,并且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符合特定的法律要求。
一. 弹性工作制的优点1. 节省通勤时间:通过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避免交通高峰期的拥堵,节省大量的通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平衡工作与生活:弹性工作制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更好地照顾家庭和个人需求。
3. 提高员工满意度:给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可以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凝聚力。
4. 促进创新和个人发展:弹性工作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从事创新性工作,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发展。
二. 弹性工作制的缺点1. 沟通和协作成本增加:由于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不固定,可能会增加与团队合作和上下级沟通的难度,导致协作成本上升。
2. 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可能会加班过多或无法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导致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
3. 影响团队凝聚力:弹性工作制可能会减少员工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4. 管理难度增加:对于管理者来说,管理弹性工作制下的员工需要更多的调度和协调,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负担。
三. 法律要求1. 工时要求: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劳动法,弹性工作制下的员工工作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2. 加班和休假:公司需要制定明确的加班和休假政策,确保员工在弹性工作制下享有合理的休息和工作时间。
3. 保障员工权益:雇主应确保员工在弹性工作制下享有与常规工作制下相同的权益,包括工资待遇、福利及社会保险等方面。
4. 安全与健康:雇主需要提供和确保弹性工作制下的员工在家庭或其他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保护。
总结起来,弹性工作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然而,它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包括团队协作难度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等。
弹性退休制度的弊端
弹性退休制度的弊端弹性退休制度的弊端弹性退休有什么弊端呢?最近,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根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今年下半年将启动这方面的调研工作。
相关官员还表示,出台弹性延迟退休的政策方向是大势所趋,现在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了舆论的强大反弹。
据人民网的调查,有高达93.9%的网友反对延领退休金,由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推出的类似调查亦有80.5%的网友表示反对。
大部分人都知道,退休金制度本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由在职员工缴纳社保基金支付给上一代人,而这代人的养老钱那么由下一代人支付。
由此造成的资金缺口,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已高达1.7万亿元,而据多位社保专家测算,通过延缓退休年龄那么每年大约能弥补200亿元。
推迟退休年龄的明显动机,使得民众在感情上难以承受,既然是一个由退休金制度甚至是人口政策造就的制度性问题,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为何要通过增加老百姓晚年的`劳动来买单?这对于一个拥有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家来说,尤其容易引发广泛的担忧。
况且,每年200亿元与1.7万亿缺口比照也无疑是杯水车薪。
一个在情感上难以被认可的政策,哪怕其真的是在顺应经济开展、寿命延长等客观现实,也会遭受舆论过度的解读。
试想,假设在当前财政仍有盈余的情况下,通过财政补贴先行归还历史债务,再推进退休年龄延迟,岂非更能被公众所承受?此外,至为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当前实行的“退休金双轨制”。
当前制度下,社会企业单位职员都需要缴纳养老金,退休后正是根据其工龄以及缴纳养老金的多寡来按标准领取,唯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职员无须缴纳养老金,退休后由财政统一支付。
即便这样,退休后事业单位职员和机关公务员所领取的退休金反而是企业退休人员的三四倍。
这不仅是一项制度上的歧视,还客观上形成了“劫贫济富”,毕竟财政收入还是于民众的税收,这跟意在保障社会底层群众“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养老金并轨问题,年年争论,却年年不了了之,改革慢如蜗牛。
弹性工作制灵活时间的利与弊
弹性工作制灵活时间的利与弊弹性工作制是一种工作时间上相对自由灵活的安排模式,它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任务来进行工作时间的安排。
与传统固定工作制相比,弹性工作制的引入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劣势。
本文将探讨弹性工作制灵活时间的利与弊。
一、灵活时间的利1.提高工作效率弹性工作制可以让员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效率来安排工作时间,而非被强制要求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任务。
不同人在不同时间段对工作的投入和产出有所差异,有些人可能在早晨工作更高效,有些人则在夜晚工作效果更好。
灵活时间的安排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高峰期,提高工作效率。
2.促进工作生活平衡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根据个人家庭和生活需求来调整工作时间,更好地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员工能够更方便地照顾家庭成员、参加社交活动以及从事其他兴趣爱好,这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同时,员工在工作与生活之间能够取得平衡,更有动力和精力来投入到工作中。
3.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弹性工作制可以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员工有更多的决策权和自由度来安排工作时间,他们能够更好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
这种灵活性和自主性能够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进而更加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和贡献。
二、灵活时间的弊1.协调困难在弹性工作制下,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可能不一致,这对于团队协作和沟通可能带来一定的障碍。
如果员工的工作时间差异较大,可能会导致团队成员的无法及时进行协作和交流,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工作边界模糊灵活时间的安排可能会导致员工工作与非工作时间的界限模糊。
在传统固定工作制下,员工清晰地知道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可以更好地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而在弹性工作制下,员工可能会倾向于超时工作或在非工作时间接受工作任务,这可能会导致工作过度和生活失衡。
3.管理挑战弹性工作制对于管理者来说,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退休政策的调整作为应对我国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思路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的进程,因此,退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就其基本制度框架而言,仍继续延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制度设计,即除特殊工种外,退休年龄一般被确定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焦点问题,其弊端大大影响了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以下是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1.法定退休年龄太低较低的法定退休年龄和较高人口寿命之间的较大反差,直接加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负担,影响养老保险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同时,现行退休政策未能与劳动力市场调节协调配套,导致部分人力资源的浪费。
法定退休年龄较大幅度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是现行退休制度由来已久,但尚未进行调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对构建中的统帐结合养老保险运行机制具有严重的负面效应。
2.普遍化的提前退休日益加剧退休年龄偏低已不是个别企业和单位所为,而成为一种带趋势性的问题,及占退休主体的已不是60岁和55岁,而是50岁至55岁左右,提前退休已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险费用支出的大幅度增长和部分省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赤字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显然,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运行的近期影响又直观地表现为缴费人数的减少和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加。
在我看来,这样会导致大量的养老基金的支出,同时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比例也会大大提升,这样会加大人均收入的差距,同时也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3.退休政策缺乏弹性,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我国目前仍然实行50年来一直推行的一刀切的退休政策,一方面导致了普遍化的提前退休现象;另一方面并未充分考虑到某些知识型、技术型行业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质的人力资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法定年龄退休,对于某些行业来说,会使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的比例失衡,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未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后果。
弹性退休制度下谁更愿意延迟退休
弹性退休制度下谁更愿意延迟退休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理论分析 (6)2.1 弹性退休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7)2.2 延迟退休对个人的影响 (8)2.3 延迟退休对社会的影响 (9)三、研究设计 (10)3.1 研究假设与问题提出 (11)3.2 变量定义与测量方法 (12)3.3 研究模型构建 (14)四、实证分析 (1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5)4.2 差异性检验 (16)4.3 回归分析结果 (17)五、结论与讨论 (18)5.1 研究结论概述 (19)5.2 对政策制定的建议 (20)5.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21)一、内容综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弹性退休制度逐渐成为各国应对老龄化、平衡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制度下,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退休年龄。
关于谁更愿意延迟退休的问题,不同群体间的态度和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那些具有稳定职业和较高收入的女性来说,延迟退休可能更具吸引力。
她们往往在职场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因此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些女性通常有较为宽松的家庭责任,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退休时间。
男性在职场中的角色往往更加多元,且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和社会期望,因此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提前退休或选择不延迟退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些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可能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更愿意选择延迟退休,以便继续发挥余热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也有部分人可能因为健康原因而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从而更倾向于提前退休。
除了个人因素外,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也会对延迟退休的意愿产生影响。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可能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来鼓励人们延迟退休,如提供更高的养老金待遇或税收优惠等。
弹性退休退休博弈的几个关键因素
“弹性退休”博弈的几个关键因素王克焕“弹性退休”近几年吵得沸沸扬扬,特别是每年“两会”期间,更是妇女界的热门话题。
所谓“弹性退休”是指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
那么,究竟该如何弹,哪些人上弹,哪些人下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决策:一、从社保基金角度考虑,是否影响到基金的安全及可持续利用现行的退休年龄是在建国初期人口寿命确定的,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平均寿命不断延长,除沿海一带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老金有结余,其它多数地区的养老金都是入不敷出,缺口呈扩大之势。
甚至在有的地区,出现个人帐户补贴统筹帐户的现象,造成了个人养老金帐户空帐的现象。
根据国办发布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到2035年,我国将面临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
如果将退休年龄“下弹”的话势必影响到社保基金的安全,从这一情况来看,只能将退休年龄“上弹”,而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劳动者要多缴纳养老保险,晚领养老金。
更有专家预测,(从全国来看)如果提高退休年龄每一年可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200亿元。
二、从人力资源利用来看,是否最大限度地杜绝人力资源浪费现行的一刀切的退休政策从人力资源利用方面看,存在一定的弊端。
不同类型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是不同的,一个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可能在18岁就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而一个博士毕业生很可能在30岁左右才进入社会,如果他们都在60岁退休,则体力劳动者工作年限长达40年,而博士毕业生很可能工作年限也只有30年。
体力劳动者可能在30年工龄的时候体力、精力已经不允许他从事劳动;博士毕业生在30年工龄的时候刚进入了科研的鼎盛时期,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如果简单地延长退休年龄,不得不考虑体力劳动者的身体极限。
所以,从人力资源利用角度考虑不能简单地说“上弹”或“下弹”,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特点及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只考虑用提高退休年龄来解决问题。
弹性退休制度新动向
弹性退休制度新动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并引入弹性退休制度。
弹性退休制度是一种灵活的养老政策,旨在满足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养老需求,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弹性退休制度的新动向,包括其定义、特点、优势和挑战。
一、弹性退休制度的定义弹性退休制度是指根据个体或团体的意愿和能力,灵活地选择退休年龄和退休方式。
与传统的固定退休年龄相比,弹性退休制度允许个体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或选择早期退休。
同时,个体可以选择全职、兼职或半退休等不同工作方式,根据自身养老需求和经济实力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弹性退休制度的特点1. 自主选择:弹性退休制度赋予个体自主选择的权力,允许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点和方式下退休。
2. 工作灵活性:个体可以选择继续工作,延缓退休或者改变工作方式,实现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的平衡。
3. 养老资金灵活性:弹性退休制度可以根据个体不同的退休时间和方式,灵活调整养老金的支付时间和额度,更好地满足个体的养老需求。
三、弹性退休制度的优势1. 促进就业稳定:弹性退休制度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但仍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群。
延缓退休年龄有助于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2. 提高退休生活质量:弹性退休制度使个体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延长职业生涯,增加退休后的收入来源,提高退休生活质量。
3. 促进经济发展: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减少退休人员的变动对经济的冲击,稳定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弹性退休制度的挑战1. 养老金压力:延缓退休年龄、灵活支付养老金会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
如何平衡养老金的支付和基金的可持续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就业歧视:一些公司可能对年纪较大的员工存在就业歧视,对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
3. 社会认知:弹性退休制度对于传统的退休观念和社会认知提出了挑战,需要推动社会各界对弹性退休制度的认同和支持。
延迟退休文献综述
延迟退休文献综述作者:李晓荣来源:《商情》2015年第26期【摘要】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来袭与人均寿命提高以及教育的投资回收期缩短,延迟退休成为国际化潮流并被提上日程,部分西方国家都已实施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
本文对国内学者的延迟退休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综述。
【关键词】延迟退休弹性退休我国仍然沿用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人均预期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制定的退休制度,一般情况下男性60周岁退休,女干部55周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同时工龄满10年,对特殊工种则提前放宽5年。
一、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来袭,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收期缩短等问题的凸显,现行退休制度的适用性不断遭到质疑。
林义(2002)认为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存在诸多问题:①较低的退休年龄和逐步增长的人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反差巨大,导致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负荷加重并带来了人力资源浪费;②普遍化的提前退休日益加剧以及退休政策缺乏弹性,导致人力资源浪费。
杨璟(2008)提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则过长,造成赡养率过高,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此外,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个人账户面临着长寿者的支付风险。
二、延迟退休利弊谈林义(2002)主张现行退休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延迟退休是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不适合于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和就业年龄下限提高的客观要求,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助于减轻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压力,延迟退休是扩大养老基金规模的需要(徐晓雯、张新宽,2011)。
符齐华(2004)提出如果按照现行退休年龄推算,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将赤字运行28年,总缺口扩大至2.88万亿元,年均1030亿元。
如果延长退休年龄,赤字运行将缩短至11年,总缺口为0.86万亿元。
由此可见延迟退休确实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压力。
实行弹性退休工作制度
实行弹性退休工作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重,弹性退休工作制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被许多国家和企业采取并逐渐普及。
尤其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弹性退休工作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
本文将从弹性退休工作制度的定义、实施背景、作用与意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弹性退休工作制度的定义弹性退休工作制度是指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种制度,即员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与企业商议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包括继续工作、转岗、兼职等灵活的工作方式。
在“一岗双责”或合理分工前提下,员工的勤奋工作成果依旧能够被企业认可和肯定。
二、实施背景1.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进步,居民的寿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再加上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也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这就导致了人口数量的不断减少,使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速,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
抚养比的加剧,劳动力和人才紧缺,都对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2.对职工心理健康的考虑随着疫情的逐渐加重,人们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开始更加关注。
而退休的员工往往面临着失去工作后的没有归属感、压力、消沉等负面情绪。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弹性退休工作制度成为了企业给予退休员工更好关爱的一种方式。
3.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竞争力弹性退休制度能充分调动退休员工积极性,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年长、经验丰富而富有价值的人才。
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推行这一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企业集体智慧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或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三、作用与意义1.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消除了一些人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虚无感,并且能够提供资金保障,提升工作后的综合福利享受。
相较于一些因为没有在职时间长而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退休员工来说,通过弹性退休制度,这些员工可以在年老之后继续保持工作状态,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退休改革方案
退休改革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制度逐渐变得不可持续。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国家纷纷推出了各种退休改革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退休改革方案,并探讨其优缺点。
I. 延迟退休方案延迟退休方案是指将退休年龄向后延迟的政策。
这种方案的理念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让工作人员有更长的时间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减轻养老金负担。
优点1.延迟退休可以延长工作年限,增加劳动力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2.延迟退休可以减少养老金支出,降低财政负担。
3.延迟退休可以让个人有更多时间积累养老金,提高退休时的生活质量。
缺点1.延迟退休可能导致就业机会减少,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
2.延迟退休可能使老年人无法充分享受退休生活,影响身体健康和社交活动。
II. 弹性退休方案弹性退休方案是指允许个人选择灵活的退休时间的政策。
这种方案的目的是让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退休时间,兼顾个人意愿和社会需求。
优点1.弹性退休可以满足个人的退休需求和意愿,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2.弹性退休可以减少对离退休人员的经济依赖,鼓励个人继续工作,推动经济增长。
3.弹性退休可以提高工作灵活性,使老年人可以继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保持社会活动。
缺点1.弹性退休可能导致离退休人员的骨干岗位空缺,给组织带来管理和运营压力。
2.弹性退休可能使养老金支付不稳定,难以预测养老金支出。
III. 全民养老金方案全民养老金方案是指建立覆盖所有劳动力的养老金制度。
该方案通过每个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形成统一的养老金池,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优点1.全民养老金可以确保所有劳动者都能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减少贫困人口的比例。
2.全民养老金可以消除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养老金差异,实现公平和均等。
3.全民养老金可以提高退休金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降低个人风险。
缺点1.全民养老金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对财政压力较大。
2.全民养老金可能引起人们的依赖心理,减少个人的储蓄和养老金积累意愿。
关于延迟退休的几点思考
关于延迟退休的几点思考人民论坛网03-24 11:07延迟退休制度是指在综合考虑国内人口结构、就业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制度。
2014年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长尹蔚民对于此前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问题作出回应,表示延迟退休方案会在2020年之前出台。
一时间,延迟退休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自2008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人员称正在酝酿实施延迟退休制度起,关于是否应当延迟退休的争论就不曾停止。
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持己见,在整个社会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一、目前关于延迟退休的主要争论支持者主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都在60岁到65岁之间,而我国的退休制度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制定实施并沿用至今。
根据这一规定,我国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为年满60周岁,女性职工为年满55周岁,而这一年龄明显低于其它国家。
同时,延迟退休又可以一方面增加养老金的积累,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因此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必然要与世界接轨。
而反对者则主张,延迟退休的提出虽然有着相应的社会背景,但是其不合理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延迟退休可能加剧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社会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
在如此大的的压力面前,延迟退休的实施毫无疑问将加大整个社会就业压力。
其次延迟退休有可能造成社会群体利益分配不公,引发社会矛盾。
当前对于延迟退休,除了如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赞成以外,大多数社会群体都并不同意。
毕竟对于大多数的社会群体而言,都希望能够早日享受按照既有的退休制度可以享有的权利,而延迟退休无疑减损了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
二、对于延迟退休制度的利弊分析1、实施延迟退休制度的优势。
首先,实施延迟退休制度能够提高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减轻国家和家庭的养老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浅析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及改善措施
浅析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及改善措施作者:朱萍萍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缓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压力,人社部相关人士提出:未来将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并留出数年过渡期逐步实施。
延迟退休方案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对社会就业压力及收入公平分配等方面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本文是站在分析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方案的利弊的视角,提出延迟退休方案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养老保险延迟退休利弊一、延迟退休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内容延迟退休,也称延迟退休年龄,简称延退,是指由于目前退休年龄偏低,考虑到现在的工作在沟通能力、经验上强调的多,对体力方面要求少了,延迟工人及干部的退休年龄,以确保更高效合理地使用人才。
由于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一直较低,而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增多,且政府每年对退休人员的工资进行小幅度的提高,导致了国家的养老金支付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人社部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退休年龄延迟,职工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二、延迟退休年龄之利1.填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减轻养老保险基金压力。
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男工人55岁退休,男干部60岁退休。
领取退休金的条件是:养老保险缴满15年且到退休年龄才可退休。
但是,大多数人是从开始上班起,就缴纳了养老保险,一直缴到退休为止。
如果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以女工人为例,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增加了15年,而养老金领取的年数则比之前减少了15年,这样下来,可以增加养老保险的收入,减少养老保险的支出。
据相关调研机构数据,退休年龄推迟一年可为国家每年节约200亿的养老支付金。
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推迟退休年龄,能够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现状,减轻财政压力,保持养老保险积极收支平衡。
延迟退休论文
论延迟退休的利弊及其对策分析詹粉玲吴鸿雁摘要:伴随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将陷入养老基金入不敷出的困境,因此延迟退休是必然之势。
可是延迟退休有利有弊,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延迟退休弊端的对策。
关键字:延迟退休养老职工一、中国的现状据人口年龄结构图分析,在2010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图呈纺锤形,而过三十年,人口年龄结构将呈倒三角形。
换言之,中国将在未来二十多年里,迅速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成为未富先老的典型代表,专家预测还表明,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9.3%,到2050年,比例将变为38.6%,就是说平均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1]。
目前,中国采用的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制度,这种代际养老制度的实施因没有成形的养老保险转制支付机制,造成养老基金账户触目惊心的亏空数额,而亏空的名义账户要想做实也非一两日就可达成。
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据以上中国的现状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延迟退休势在必行的结论,其必要性有两点:第一,可以在中国进入老龄化后,补充市场所缺的劳动力。
中国进入老龄化是必然的事,伴其发生的还有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紧缺的转变,庞大的老年群体去遗享天年了,市场劳动力迅速撤离,这个空缺因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人进而导致经济发展迟滞。
可是现在很多行业还存在返聘的现象,这也提醒了人们,很多60岁依然精力旺盛,劳动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可以继续在岗位上工作,从这一现象分析,延迟退休恰恰只是应了人们的呼声和需求,而且对紧缺人才的劳动力市场形成补充。
第二,是弥补养老基金赤字的必要措施。
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深入,财政赤字也进一步加大,亏空的个人账户很难做实,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延迟退休既能增加缴费年限,也能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数,有专家预算,每延迟退休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少160亿元支出,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2]。
从养老基金持续发展来考虑,延迟退休是无奈但十分有效之举。
我国退休政策现状以及延迟退休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退休政策现状以及延迟退休的优劣势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退休政策及其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的退休政策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础,实行的是一种相对固定的退休制度。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
延迟退休作为一种可能的改革方案,其优劣势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退休政策的现状,以及延迟退休的优劣势,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在现状分析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当前退休政策的基本情况,包括法定退休年龄、退休金的计发办法、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等。
同时,还将分析我国退休政策面临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
在优劣势分析部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延迟退休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方面,延迟退休有助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退休收入水平,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
劣势方面,延迟退休可能增加老年人的就业竞争压力,对部分行业和职业造成不利影响;也可能引发社会公平和代际矛盾等问题。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退休政策的改革与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退休政策现状我国当前的退休政策是基于一定的年龄和工龄标准来设定的。
具体而言,正常退休的年龄标准为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和灵活就业人员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退休,例如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5年退休。
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现行的退休政策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许多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仍然具有劳动能力,愿意并能够在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一些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现行退休政策可能限制了这部分劳动力的有效利用。
弹性工作制的优势与缺陷
弹性工作制的优势与缺陷弹性工作制(Flexible Working Arrangements)是一种允许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的工作方式。
它与传统的固定工作时间和地点的工作制度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缺陷。
本文将探讨弹性工作制的优势与缺陷,并就其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优势1.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士气弹性工作制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需求。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此外,员工在获得灵活工作时间后,更有可能更好地参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士气。
2. 促进工作效率和创造力的提升弹性工作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比如,一些人更善于在早上高效工作,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晚上工作,通过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在自己更具生产力的时间段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此外,远程办公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安静的工作环境,有助于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务。
3. 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弹性工作制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上班路上的时间浪费。
员工可以避开高峰期出行,选择较为合适的时间通勤,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此外,弹性工作制还可以减少车辆的使用量,降低空气污染和碳排放量,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二、缺陷1. 沟通和协作难度增加弹性工作制可能加大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难度。
由于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不固定,无法像传统工作制度那样进行及时的面对面沟通和交流。
这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合作项目进度受阻等问题,从而影响团队的协作效率和质量。
2. 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对于一些员工来说,弹性工作制可能使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
他们难以分清何时开始工作和何时结束工作,容易导致加班现象和工作时间的不合理延长,从而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 管理困难增加弹性工作制给管理者带来一定的挑战。
管理者需要更加灵活地安排团队的工作任务和项目进度,同时确保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事业单位工作时间弹性制度的优势与劣势
事业单位工作时间弹性制度的优势与劣势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在工作时间制度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引入了工作时间弹性制度。
这种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和劣势,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优势(1)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弹性制度可以让员工在高效工作期间提高工作效率。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具有不同的创造力和工作状态,有些人在早晨工作效率最高,而有些人则在晚上表现更出色。
弹性制度允许员工在个人工作能力和状态最佳的时候进行工作,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2)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弹性制度为员工提供了更多自主安排工作时间的机会,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需求。
员工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在工作时间上进行合理安排,例如照顾家庭、锻炼身体、追求自我提升等。
这种工作时间的自主性让员工感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提升组织灵活性:弹性制度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环境的变化和特殊情况的发生。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以满足工作需求;在工作高峰期或特殊项目期间,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工作时间或安排加班。
这种灵活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使得事业单位更具竞争力。
二、劣势(1)管理困难:弹性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一定的管理问题。
如何确保员工按时到岗、协调好团队成员的工作时间等都需要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调配。
如果管理失当,工作时间弹性制度可能导致工作时间紊乱、协作困难等问题。
(2)沟通不畅:弹性制度可能导致员工工作时间上的错位,进而影响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当员工的工作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时,面对面的沟通和团队协作可能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工作强度不均衡:弹性制度可能导致员工在某些时段面临过高的工作强度。
例如,在工作高峰期要求员工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以满足工作需求,可能会造成某些时段内工作过于紧张,而其他时段则相对冷清。
弹性工作制度下的劳动利与弊分析
弹性工作制度下的劳动利与弊分析在过去几年中,弹性工作制度逐渐在许多行业和组织中得到广泛采用。
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员工在某种程度上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从而增加工作灵活性和员工满意度。
然而,这种制度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弹性工作制度下的劳动利与弊,并探讨如何在实施中解决这些问题。
劳动利:1. 提高员工满意度:弹性工作制度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间的需求,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感。
员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能够更好地适应个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这有助于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工作动力。
2. 提高工作绩效:弹性工作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根据个体差异,一些员工可能在早上工作更高效,而另一些员工可能在晚上工作更高效。
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员工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工作习惯在最高效的时间段内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3. 减少交通时间和成本:由于员工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在家工作或在非高峰时段上下班,弹性工作制度能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成本。
减少通勤对员工的压力和压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动力。
劳动弊:1. 缺乏团队合作:弹性工作制度可能导致员工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减少,从而影响团队合作和协同工作的效果。
团队合作对于很多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而弹性工作制度可能导致沟通和协作的困难。
2. 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在弹性工作制度下,员工可能很难划清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界限。
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员工可能会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难以放松和休息。
这可能导致员工在家庭和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增加工作与生活的压力。
3. 管理难度增加:弹性工作制度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管理者需要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结果得到有效地管理和评估。
此外,管理者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与员工进行合理的沟通和协调。
解决方案:1. 加强团队交流与合作:组织应鼓励和促进团队面对面的交流和协作。
可以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工作坊和培训活动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减少弹性工作制度对团队合作的负面影响。
弹性工作制度下的劳动灵活就业的利与弊
弹性工作制度下的劳动灵活就业的利与弊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弹性工作制度逐渐成为许多企业和雇员的首选。
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员工根据个人需求和生活习惯,在固定的工作时间范围内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
然而,在实行弹性工作制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利与弊。
本文将从经济、个人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弹性工作制度下的劳动灵活就业的利与弊。
一、经济层面上的利与弊1. 利: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弹性工作制度能够让员工在最佳状态下工作,避免传统办公模式中存在的固定作息时间带来的疲劳与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利:降低用工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弹性工作制度,减少办公场地租金、水电费等额外开支,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弊:沟通和协作困难。
弹性工作制度下,员工不再固定在一个工作场所,可能面临沟通和协作困难,这可能会影响团队的合作效率和项目的推进。
4. 弊:员工流失增加。
由于弹性工作制度所带来的自由化和灵活度,员工可能更容易找到其他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导致员工流失率增加,企业面临员工招聘和培训成本的增加。
二、个人层面上的利与弊1. 利:提高生活质量。
弹性工作制度可以使员工更好地协调工作和生活,更好地照顾家庭和个人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2. 利:减少通勤压力。
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员工灵活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可以避免通勤高峰期的拥堵和压力,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弊: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
弹性工作制度可能会导致工作和生活边界模糊,员工可能会在非工作时间接受工作任务或者在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导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出现问题。
4. 弊:个人时间管理难度增加。
弹性工作制度需要员工具备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否则很容易陷入懒散或者工作过度的困境,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社会层面上的利与弊1. 利: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弹性工作制度可以使员工错峰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建立弹性工作制度的利与弊
建立弹性工作制度的利与弊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弹性工作制度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采纳和实施。
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这种方式的灵活性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弹性工作制度的利与弊,并分析其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
弹性工作制度为员工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个人定制化。
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这种弹性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处理家庭事务、个人兴趣和健康问题。
同时,弹性工作制度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和照顾家庭成员的人士,也提供了更大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弹性工作制度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根据研究发现,员工在弹性工作制度下更倾向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控制权和自主性。
员工在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方面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种高度自律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相应地,员工的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他们的忠诚度和长期工作的意愿。
然而,弹性工作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弹性工作制度可能导致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模糊边界。
员工随时可以从家中或其他地点远程工作,而不需要按照传统工作时间和地点来执行工作任务。
这可能导致员工长时间工作、无法完全放松和脱离工作的状况。
家庭和社交关系也可能受到冲击,因为员工的时间和地点灵活,很难在合适的时候与家人和朋友相处。
弹性工作制度也给企业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
随着员工工作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增加,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来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团队的协作。
这对于某些行业和职位来说会更加具有挑战性,如需要团队协作和实时沟通的工作。
弹性工作制度的实施还要考虑到安全和保密的问题,如员工在非办公室环境下处理敏感信息所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弹性工作制度具有一定的利与弊。
它能提供员工更多的自由度和个人定制化,增加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退休制度的弊端
弹性退休制度有什么弊端呢?
最近,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今年下半年将启动这方面的调研工作.相关官员还表示,出台弹性延迟退休的政策方向是大势所趋,现在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了舆论的强大反弹.据人民网的调查,有高达93.9%的网友反对延领退休金,由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推出的类似调查亦有80.5%的网友表示反对.
大部分人都知道,退休金制度本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由在职员工缴纳社保基金支付给上一代人,而这代人的养老钱则由下一代人支付.由此造成的资金缺口,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已高达1.7万亿元,而据多位社保专家测算,通过延缓退休年龄则每年大约能弥补200亿元.
推迟退休年龄的明显动机,使得民众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既然是一个由退休金制度甚至是人口政策造就的制度性问题,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为何要通过增加老百姓晚年的劳动来买单?这对于一个拥有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家来说,尤其容易引发广泛的担忧.况且,每年200亿元与1.7万亿缺口对比也无疑是杯水车薪.
一个在情感上难以被认可的政策,哪怕其真的是在顺应经济发展、寿命延长等客观现实,也会遭受舆论过度的解读.试想,若在当前财政仍有盈余的情况下,通过财政补贴先行偿还历史债务,再推进退休年龄延迟,岂非更能被公众所接受?
此外,至为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当前实行的“退休金双轨制”.当前制度下,社会企业单位职员都需要缴纳养老金,退休后正是根据其工龄以及缴纳养老金的多寡来按标准领取,唯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职员无须缴纳养老金,退休后由财政统一支付.即便这样,退休后事业单位职员和机关公务员所领取的退休金反而是企业退
休人员的三四倍.这不仅是一项制度上的歧视,还客观上形成了“劫贫济富”,毕竟财政收入还是来自于民众的税收,这跟意在保障社会底层群众“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养老金并轨问题,年年争论,却年年不了了之,改革慢如蜗牛.这所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岂能不为民众诟病?此次退休年龄延迟话题的引爆,大多数的质疑正来自于此.假如,公务员也一视同仁缴纳养老金,并且在领取额度上更公平,社保基金的缺口还会这么大吗?制度上体现出公平原则后,民众还会将对一项制度的不满发泄到另一项新制度的推出之上吗?
因而,一项事关全体民众社会保障的重要民生政策,其不仅要师出有名,还真正应当拿出说服公众的诚意.政府理应在雷厉风行地破除陈旧制度弊端的前提下,再来谈推迟退休年龄,这才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不然,无论多美妙的说辞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