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本课程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是什么

校本课程是什么

校本课程是什么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校本课程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那么,校本课程到底是什么呢?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指的是学校自主开发和制定的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标准不同。

它强调学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性特长。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一种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的课程改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因地制宜。

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和人才结构等特点,因此校本课程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的不同。

通过因地制宜的开展,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校本课程中,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校本课程还注重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程标准往往以班级为单位制定,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

而校本课程则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因为它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

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校本课程的开展中,学校需要借鉴各种教育理念和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的研发应当是学校整体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与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相一致。

在制定校本课程时,学校可以邀请各类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进行指导,从而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形成一种全员育人的共识和共同努力。

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学科特长,确定相应的授课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同时,学校还要与家长形成紧密的合作,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动态。

通过全员参与的机制,学校能够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在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平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评判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而在校本课程中,教师需要扮演教学设计者和学习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什么是校本课程?(一〕何谓"校本〞?可以理解为以校为本或学校为本。

有三层含义:为了学校:为了改良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在学校中: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

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中有效实施。

基于学校: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二〕何谓课程?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历。

其中包括有目的、有方案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气氛的影响。

〔包括制度的和非制度的〕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容、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表达在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今天所说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有方案地开展的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

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靠课程去实现的。

形象地讲,课程决定了我们的学生走什么路,去什么地方,用什么交通工具,一路上都有些什么风景,他会有些什么样的体验,因此,它也叫做"路程〞,或者叫"学程〞。

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容,课程实施方式和课程评价与管理。

课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展分类:如从形式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从层次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沉着包括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等。

随着职业教育的开展又出现了如工程课程、经历课程、技能课程等。

〔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开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展科学地评估,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方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类型:1、显性校本课程与隐性校本课程2、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3、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局部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
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②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
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
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③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
二、几点体会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
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象我校请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概念
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区别举例说明

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区别举例说明

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区别举例说明说到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许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嘿,这是什么鬼?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两者的区别,顺便给大家捋一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校本课程。

1. 校本课程1.1 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学校自己“造”的课程。

简单点说,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学生的需求以及老师的特长,量身定制的课程。

这就好比你想吃火锅,但学校的锅底可能是牛骨汤、麻辣或者番茄味,完全看你们的喜好。

比如说,有些学校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于是他们就开设了音乐、美术等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发挥创意。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因材施教”,真是贴切!1.2 校本课程的特点那么,校本课程有什么特点呢?首先,灵活性超强!一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比如增加一些地方特有的文化课程,或者开设新兴科技的课程,真的是“量体裁衣”。

其次,校本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容易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你想想,看着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谁还会打瞌睡呢?而且,这样的课程往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他们的能力,未来走出校门也能更自信地面对社会。

2. 地方课程2.1 地方课程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聊聊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就像是从地方特有的文化、历史和经济中提炼出来的课程,咱们说的简单点,就是“地方特色”。

比如,在某些地方的学校,可能会开设民俗文化、方言学习等课程,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根,还能传承地方文化,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你看,地方课程就像一杯地方特色的饮品,喝上一口,满满的都是故乡的味道。

2.2 地方课程的特点地方课程的特点也不容小觑。

首先,它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想想,如果你能在课堂上学到自己家乡的故事,听到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经历,肯定会觉得特别亲切。

其次,地方课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就像老话说的,“根深蒂固”,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校本课程相关问答题

校本课程相关问答题

校本课程基本问答1、什么是校本课程?在我国,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如何理解校本课程的地位?校本课程以课程门类的形式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如果说国家课程关注共同的基础与统一的要求,那么校本课程则关注学生的差异与兴趣;如果说国家课程由国家规定,体现国家意志,那么校本课程则由学校决定,体现学校的个性;如果说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是专家,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就是教师。

3、校本课程所秉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在澄清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理解校本课程所秉持的基本理念:一、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关注点;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保持学校与其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进行主动而有计划地变革:三、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对学校和教师赋权,改变了课程权力的结构,优化了课程资源的配置;四、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成为课程决策的重地,教师成为开发主体。

4、校本课程的优点是什么?在市场影响下的学校,如果想打造特色、经营品牌,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产品,其建设必然成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课程因为其相对封闭性、同质性、反应慢、周期长等弱点,无法及时灵敏地反映、满足此种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拥有国家课程所不具备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元性等优点,必然成为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5、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我国教育正逐渐从数量规模型的普及式发展走向质量规格型的内涵式发展。

教育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课程建设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这才是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

6、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立场,以教师为开发主体,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的课程。

因此,关注、研究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正当兴趣,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也是校本课程的归宿。

校本课程的开发名词解释

校本课程的开发名词解释

校本课程的开发名词解释在现代教育中,校本课程逐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改革方法,校本课程旨在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和特色来设计和开发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

本文将对校本课程的相关名词加以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概念。

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是指由学校自行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课程。

它与传统的统一国家课程标准相区别,以学校自身的特色、资源和需求为基础,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教室设施、图书馆、实验室以及社会资源等。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目标,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更丰富、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三、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教师通过教研活动,探索和研究适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研活动可以包括教师间的交流、观摩课程、分享教学心得等形式,通过反思和探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校本课程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四、学生参与学生参与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

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参与课程设计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个性化。

五、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校本课程中,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不再是唯一的标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综合评价、项目评估和表现评定等。

同时,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也是校本课程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反馈教师可以了解课程的优势和不足,不断优化和改进校本课程的设计。

六、特色与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强调学校的特色和发展。

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应该具备独特的特色,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各项需求和潜力。

第二讲 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第二讲 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 是完全出于学校内部需要, 遵从“实践—— 开发——反思——改进”的“草根”模式。
需求主导模式:学生喜欢什么? 条件主导模式:学校能做什么? 目标主导模式:学 项目申请或发包 (2)研究小组 —— 自行研发 (3)教师个体 —— 自行或组团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
外部影响(法律要求、科学研 究、专业人员等)
环境分析
课程目标设置
课程组织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基础 (知识、学生、社会等)
(一)环境分析
1. 学生需求 (1)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特点等; (2)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更高层次的引导; (3)学生所携带的教育资源。
发现学生的现实需要与潜在可能
(2)活动课程类:艺、体及其他活动社团 (3)竞赛指导类课程:奥数、作文、艺术、制作等 (4)乡土课程:地方话、童谣、当地名人、礼仪、
学校历史、校友访谈等
(三)形成课程方案 1. 学校层面
(1)基本依据与学校背景 (2)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课程安排(课表) (5)校本课程的管理细则
(二)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 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发展需求
➢ 发掘、利用学校教育资源 ➢ 反映学校传统和办学特色 ➢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
(三)与校本课程相关的几组概念
➢ 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自主开发自己的独特课程(狭义) ➢ 校本的课程开发 :学校自主开发自己的独特课程
1.内容领域 2.学生自由度:
必选、限选、任选 3.课时 4.学分 5.实施与评价
2. 教师层面
(1)课程目标陈述 (2)专题、内容要点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一、引言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由学校自行开发的一种针对性强、具有特色的课程。

与传统的统一课程不同,校本课程着眼于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各方面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本教案旨在介绍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和实施方法,以及评估和改进措施。

二、开发过程1. 确定开发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应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

通过分析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和学生需求,确定开发的重点方向和目标。

例如,如果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开发的校本课程可以以创新理念为核心。

2. 制定课程框架根据开发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整体框架。

包括课程的主题、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等。

确定这些要素有助于保证校本课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收集教材和资源校本课程教材和资源的收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一步。

教材可以包括图书、网络资源、教学工具等。

收集的内容应与课程框架相一致,符合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和兴趣。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框架和收集的教材和资源,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活动的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实施与改进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进行评估和反思,以寻找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三、实施方法1. 多元教学法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结合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校本课程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项目任务,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进行研究和实践,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性化指导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保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

四、评估和改进1.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的课堂观察、学习记录、作业评分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也称为本地课程或校园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由学校自行开发和设计的课程。

与传统的统一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加灵活、个性化,并且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的特点校本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定制化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而制定的。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这种定制化的特点,使得校本课程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灵活性校本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灵活性。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灵活性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要求。

3. 个性化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推动教育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展,推动了教育的创新。

通过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创新的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学校而言校本课程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展,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这对于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对老师而言校本课程给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设计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具有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对学生而言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要开展好校本课程,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做什么?“校本课程的选题与开发”贺军一、什么是校本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是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在于建立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探究的、对话的新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它必须做到:⑴一定要以本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作为依据;⑵它强调教师要用一定的课程技术去操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空间;⑶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对原有学校课程的重新洗牌和再概念化,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其开发的依据,校本课程在适应社会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2.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可见,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后者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二、我们做什么?我们的校本课程的“选题”问题已经解决——以北京史为核心,包括北京的历史名人、北京的文物古迹、北京社会生活的变迁。

下面的问题就是“开发”,怎么进行开发呢?我的想法如下:1.围绕我们的选题,寻找本校所在社区(或周围地区)相关的课程资源;2.寻求必要的外部力量的合作;3.搜集、整理素材,编写教材;4.确定实施、评价方案;5.实施;6.进行跟踪评价,了解开设效果,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7.进行动态调整。

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2、开放课堂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形成性目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标。

5、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

1、班级教学班级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根据年龄或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导生制导生制的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3、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6、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

7、教学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

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

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校本课程,又称为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性: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

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

二是探索性:成熟的校本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

凡有显著育人功能的各门校本课程大多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进而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

各个课题或主题的答案多为实际答案,也有认识性答案。

有些课题或主题有多个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操作有据,就可获得优良的成绩。

三是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或课题而从多种学科和多种现卖媒体中收集组织的。

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

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

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操作思考、作出结论或提交作品。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需要评估。

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

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校本课程以案说法

校本课程以案说法

校本课程以案说法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呢,就是学校自己搞出来的课程啦。

它跟那些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不太一样哦。

校本课程就像是学校给自己的学生特制的一道菜,根据学校自己的特色、学生的需求还有当地的一些资源来弄的。

比如说,有的学校在山区,周围都是山山水水的,那校本课程就可能有关于山区植物观察之类的。

这课程啊,就是为了让咱学生能学到一些课本之外,又特别有趣、有用的东西。

二、以案说法的意义。

以案说法在校本课程里可是超有意义的呢。

想象一下,光给咱们讲那些干巴巴的法律条文,得多无聊啊。

但是呢,要是用实际的案例来讲,那就完全不一样啦。

就像讲故事一样,我们一听就来劲了。

比如说,有个案例是关于一个小朋友在网上乱发别人照片,结果被人家告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原来在网上也不能随便侵犯别人的隐私啊。

这样我们学法律就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的能理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了。

三、具体案例分析。

1. 校园欺凌案例。

有这么一个事儿,在一个学校里,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老是欺负一个低年级的同学。

他们抢他的东西,还给他起难听的外号。

这个低年级的同学呢,特别害怕,都不敢上学了。

这就是典型的校园欺凌啊。

从法律的角度看呢,这几个高年级的学生的行为是侵犯了别人的人身权利的。

虽然他们可能觉得就是好玩,但是这是不对的。

学校后来介入了,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教育,还请了警察叔叔来给全校的同学讲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知道在校园里,大家都要互相尊重,不能欺负别人,不然是要承担法律后果的。

2. 知识产权案例。

再说说知识产权的事儿。

有个同学啊,特别喜欢画画。

他画了一幅特别棒的画,然后另一个同学看到了,就偷偷地把这幅画拿去参加比赛了,还得了奖。

这可把画画的同学气坏了。

这个案例就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啦。

画画的同学对他自己画的画是有版权的,别人不能随便拿去用。

这个事情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创意和作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不能去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

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

扩展资料: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

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

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1、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2、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3、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校本课程。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一)概念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制订计划框架内的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自行决定、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各自所处的社区的情况(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等方方面面),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兴趣与经验。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

所以本校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是:为学生而存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水平为目的。

校本课程不仅要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更要多样性。

要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学生的多种多样的心理和发展需求,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

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学校就开发什么样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

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

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

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象我校请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

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

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近年来,中考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的机制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机制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机制保障措施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即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开设的、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

校本课程可以与国家课程相衔接,也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扩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全面地发展自身素质和能力。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素质、发展潜能、提升竞争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因此,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机制保障措施由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是由学校自主完成的,因此需要有一系列的机制保障措施来确保校本课程的运行效果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制保障措施:完善的课程设计流程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应该有一套完备的流程。

一般而言,课程设计流程包括需求调查分析、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估策略确定等几个方面。

校本课程的设计流程应该根据实践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以保证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专业的教师队伍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来保证教育质量。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邀请外部专家,寻求合作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经验。

完备的管理体系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来涵盖校本课程的各个环节。

具体而言,可以分别建立校本课程工作领导小组、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评价机构等。

这样可以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价和监督机制为了更好地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定期进行课程评价和学生反馈调查,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结语总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模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有一系列的机制保障措施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概述Xtq 整理一、什么是校本课程一、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可见,赋权与学校,让学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今已经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二、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校本课程1、从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2、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校、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发现问题能及时调整;4、校本课程更能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们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应是封闭的、静态的、独裁的、经验的;所以,应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应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历史课程开出学校,开至社区,开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而不应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价值;开发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系统,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生的课程需要来制订;要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研究中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校本课程的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要从指导思想、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师生参与程度;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主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个别性;不应是“教师说了算”,而应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要鼓励学生提出异议;不应局限于知识层面的理解和记忆,而应重视过程探索;不应是为了学生暂时能力的获得,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不应该是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应该是通过对学科和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特长的发展,从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不应该是终结性评价,而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展现的评价,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本前提,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克服缺点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和机会;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使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呢1、学校不仅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国家课程为主,把校本课程当作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开发出既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理念,又符合学校的办学综旨、办学条件、有学校自己特色的高水平的校本课程;3、将教师的专业特长、爱好等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创新与开发过程,这是教师追求卓越和专业成熟的能动过程;4、开发校本课程,要制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要有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5、把个体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校本开发虽以学校为主,但也重视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运用与整合;校本课程开发采用广义的课程定义,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指导下的一切学生经验;校本课程开发既重视课程开发的成果,也强调课程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职员工的参与和学习;校本课程开发重新定位学校在课程发展中的角色,除了可与国家、地方本位课程发展模式与课程发展结果相配合使用之外,也使社会、社区、学校、教师发展成为一种伙伴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重新定义了教师与课程的关系,重视学位教育人员的自主与专业,将课程研究、课程发展与课程实施结合为一体;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的多样化、地方化以及适切性,同时可立即回应社会、社区、学生与学校的需要;三、校本课程的优势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它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教师的积极参与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课程体系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与重构;四、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三级课程管理是权力和责任的再分配,以三级权力主体构建;对教科书的管理主要有两个制度:一是编写资格认定制度;二是教科书审定制度,给出教科书目录;国家: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审议省级上报的课程推广方案:评估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质量;地方: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发言权;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教科书选择权;五、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的区别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如果真要给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做出区别的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二是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三是设计过程上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

什么是校本课程定义

什么是校本课程定义

什么是校本课程定义“校本课程”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从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向校本课程多年来我校努力优化课程结构,为现代化人才提供富有特色的培育基和生长点,在探索中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课程改革及若干重点学科课程改革模式,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99—2001年,我校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在初中各年级开设了九门、十几类选修课、活动课,内容涉及到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社会等各方面,类型包括教师指导型、竞赛型、兴趣型、特长型、提高型、讲座型和活动型。

开设选修课和活动课一班先由教师个人申报,经学校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确定后,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多媒体、多功能厅及地下各类教室上。

学校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学生自主发展时间,实验室、图书馆、微机房、运动场等所有课程资源向学生开放。

这样,承担课程的老师人尽其才,学生各得其所,学校设施物尽其用。

为了积极探索和建设符合我校校情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能展示教师创造才能的校本课程,使之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科学性、实用性,首先要提高广大干部、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目的的认识。

要使大家认识到,如果说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校本课程则关注独特性和差异性,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校本课程?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由此可见,赋权与学校,让学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今已经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过我们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

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应是封闭的、静态的、独裁的、经验的。

所以,应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应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历史课程开出学校,开至社区,开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而不应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价值。

开发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系统,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
生的课程需要来制订;要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研究中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校本课程的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要从指导思想、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师生参与程度。

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主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个别性。

不应是“教师说了算”,而应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要鼓励学生提出异议;不应局限于知识层面的理解和记忆,而应重视过程探索;不应是为了学生暂时能力的获得,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不应该是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应该是通过对学科和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特长的发展,从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不应该是终结性评价,而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展现的评价,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本前提,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克服缺点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和机会。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使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

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的优势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它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1.教师的积极参与
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
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课程体系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与重构。

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三级课程管理是权力和责任的再分配,以三级权力主体构建。

对教科书的管理主要有两个制度:一是编写资格认定制度;二是教科书审定制度,给出教科书目录。

国家: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审议省级上报的课程推广方案:评估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质量。

地方:开发地方课程。

指导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发言权。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教科书选择权。

与综合实践课的区别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

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

如果真要给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做出区别的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

二是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三是设计过程上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

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因地制宜、由学校内部人士共同参与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
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
校本开发虽以学校为主,但也重视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运用与整合。

校本课程开发采用广义的课程定义,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指导下的一切学生经验。

校本课程开发既重视课程开发的成果,也强调课程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职员工的参与和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重新定位学校在课程发展中的角色,除了可与国家、地方本位课程发展模式与课程发展结果相配合使用之外,也使社
会、社区、学校、教师发展成为一种伙伴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重新定义了教师与课程的关系,重视学位教育人员的自主与专业,将课程研究、课程发展与课程实施结合为一体。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的多样化、地方化以及适切性,同时可立即回应社会、社区、学生与学校的需要。

二、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校本课程
1、从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2、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校、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发现问题能及时调整。

4、校本课程更能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1、学校不仅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国家课程为主,把校本课程当作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开发出既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理念,又符合学校的办学综旨、办学条件、有学校自己特色的高水平的校本课程。

3、将教师的专业特长、爱好等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创新与开发过程,这是教师追求卓越和专业成熟的能动过程。

4、开发校本课程,要制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要有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5、把个体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