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的分布

合集下载

慢阻肺患者HDAC2、IL-8、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慢阻肺患者HDAC2、IL-8、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慢阻肺患者HDAC2、IL-8、TNF-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马原;田玉恒【摘要】目的观察慢阻肺患者HDAC2、IL-8、TNF-α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外周单核细胞HDAC2 mRNA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研究对象IL-8、TNF-α等炎症因子、血气和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慢阻肺患者外周单核细胞HDAC2 mRNA表达与IL-8、TNF-α水平、血气、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慢阻肺患者的外周单核细胞HDAC2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4.863,P<0.001),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t=-225.888、-67.620,P<0.001);慢阻肺患者FVC、FEV1/FVC、MMEF 和PEF水平低于对照组(t=12.106、29.139、35.426、33.291,P<0.001);慢阻肺患者pH和PaO2低于对照组(t=2.971、9.120,P<0.05),PaCO2高于对照组(t=-27.752,P<0.001);慢阻肺患者外周单核细胞HDAC2 mRNA相对表达量与IL-8、TNF-α、PaCO2负相关,与pH、PaO2、FVC、FEV1/FVC、MMEF和PEF正相关(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外周单核细胞HDAC2 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且与外周血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8(036)002【总页数】4页(P182-184,187)【关键词】慢阻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炎症因子;肺功能【作者】马原;田玉恒【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南洛阳 471000;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南洛阳 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R5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加重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或肺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IL-8、TNF-α检测结果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IL-8、TNF-α检测结果分析

慢性 阻塞 性 肺 疾病 患者 的血 清 I L一8 T 、 NF一 检测 结 果分 析
岑柳 仙
( 西百色市 人 民医院 , 广 右江 民族 医学 院附属 西南 医院检 验科 , 西 百色 530 ) 广 300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P 患者血 清 白细胞介素 一8 I C D) (L一8 、 ) 肿瘤坏死因子 ( F—a 水平 与C D TN ) OP 疾病发 生发展 的关 系。方法 采用 E IA法检测各期 C P LS O D患者 12例及 正常健康 体检 6 1 7例血清 l L一8 T F—a的 、N 含 量。结果 C D患者血 清 I OP L一8 T 、 NF—a的含 量高 于正常对照组(P均 <0 0 ) 疾病各 组间比较差 异也有 显著 性 .1 , ( <0 0 或 0 0 )并随着病程加 重而升 高。I P .1 .5 , L一8与 T NF—a的水平 呈正相关( r:0 6 , <0 0 ) .8 P .1 。结论 I L一 8 TN 、 F—a参与炎性细胞趋肺过 程, 与 C P 参 O D的发 生和发展 ,L一8 T F—a I 、N 是衡量 C P O D病程 的一个重要指标 。 关键词 :肺 疾病, 慢性 阻塞性 ; 白细胞介 素类; 肿瘤坏死 因子 a 中图分类号 :R 4 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5 1( 0 60 —0 7 — 2 0 1 8 7 2 0 )6 9 5 0 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 ( 0P ) 以慢性气 流受限 为特 征的缓 C D是 慢进 展 、 渐进加重 的肺部 疾病 。气道 慢性 炎症 , 别是 中小气 特 道炎症是其主要病变特征。C D气道炎症是 由复杂的炎性 细 OP 胞与其分泌的细胞 因子相互 诱导 、 互调 节而 发生 发展 的, 相 最 终导致气道结构和气流阻塞的形成 , C P 在 O D发病 中起着 十分 重要 的作用 。而炎性 细胞趋 肺 的过程 又有 赖于 多种趋 化 因子 的参 与方可完成 。为探讨 C D患者 的血清 I OP L一8TN 、 F—a 水 平及其 与 C P O D疾病 的关 系 ,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和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和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I- 、 N . L8 T F 与 C P O D的关 系 。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临床 资 料 .
20 04年 4月 ~ 0 6年 1 本 院 20 O月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0O ; . 1 与缓 解期组 比较 , P< . 1 0 O
门诊和住 院的 C P O D患者 7 O例 , 中急性加 重期 其 3 例, 5 临床缓解期 3 5例 。急性加重期男 l 9例 , 女 l例, 6 年龄 5 ~ 3 , 5 8 岁 中位年龄 6 9岁 ; 临床缓解期
明显高 于 缓 解 期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0 0 ) .1 。 见表 1 O D急性 加重 期 I. T F 呈正 相 关 。C P L8与 N ~
( : . 3 P< . 1 。 r 0 6 4, 0 0 )
3 讨 论
致气道结构破坏 。在动物 实验 中,' . ,F I 可诱导气 N 道 黏液 细胞化 生 和分 泌 过 多 , 导致 鼠肺气 肿 性 损 害
介质的功能 , 包括促 进中性 粒细胞脱颗粒伴蛋 白水 解酶释放和呼吸爆发。吸烟等多种 C P O D危险因素
导致 支气 管上 皮 细胞 受 损 , 织 或肺 泡 巨 噬细胞 和 组 上 皮细胞 分泌 T F , 进 炎症 细 胞趋化 和 活化 , N~ 促 导
TF N— 水平明显 高于对照组 , O D急性加重期 又 CP
T F 测定 采 用 酶 联 免疫 吸 附患者气道灌洗液 中 , F I . ’ 升高, N 可 诱导气道 中浸润 的中性粒细胞释放 1- L8致使血清 I. 平 升 高 【 。本 资 料 结 果 显 示 , O D 患 者 血 L8水 2 J CP 清 I- 含量 , L8 在急性 期 明显升 高, 到缓解期则 明显 降低 , 但仍高于健康对照 , 提示血清 I一 含量可反 L8 映CP O D患者 的病情 变化 。

IL-6、IL-8、TNF-α、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表达及与FEV1%pred相关性研究

IL-6、IL-8、TNF-α、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表达及与FEV1%pred相关性研究

IL-6、IL-8、TNF-α、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表达及与FEV1%pred相关性研究作者:谢炎燊佟万成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IL-6、IL-8、TNF-α、C反应蛋白(CRP)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并将其与FEV1%pred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方法选择新入院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25例抽血测定上述指标水平及治疗2周后水平,并与正常人做比较。

结果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IL-6、IL-8、TNF-α、CRP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者(P【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IL-6、IL-8、TNF-α、CRP;FEV1%pre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反复感染是加重气道炎性反应过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目前对COPD患者气道慢性炎性反应的本质还不是十分明确,但一致认为炎性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笔者检测了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TNF-α、CRP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并与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其在COPD急性加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住本院呼吸科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60~75岁,平均(63.52±8.76)岁。

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急性加重期各项指标[1]。

除外肿瘤及结缔组织疾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严重疾患,且在治疗前8周及治疗过程中没有服用或吸入皮质类固醇。

患者于入院次日取血清测定血清IL-6、IL-8、TNF-α及CRP,治疗后2周再次测定。

取20例无吸烟史及肺部疾病史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43例;年龄61~76岁,平均(63.26±9.24)岁。

健康对照组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病史,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7、IL-6、IL-8、CRP、TNF-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7、IL-6、IL-8、CRP、TNF-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介素 1 7 、6 、8 ( I L 一 1 7 、I L 一 6 、I I 广 8 ) 、c反应蛋 白 ( C R P ) 、肿瘤坏死 因子 以上因子在 C O P D发生及发展 中可能所起 的作用及 临床意义 .方法 T N F — o t水平 .结果 ( T N F 一0 【 ) 的变化及相 关性 ,探讨 选取 C O P D患者 1 0 0例 ( C O P D组) ,同期 门
杜 海莲 ”,岳红梅 ∞
( 1 ) 益都 中心 医院呼吸 内科 ,山 东 潍 坊
2 6 2 5 0 0 ;2 ) 甘 肃省 第 三人 民 医院呼吸 科 ,甘 肃 兰州 7 3 0 0 0 0 )
[ 摘要] 目的 研 究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o n a r y d i s e a s e s ,C O P D )患者血清 白细胞
I L 一 6 a n d I L 一 8 ), c —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 C RP ), t u m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a l p h a( T NF 一 )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 i c
Th e Ch a n g e s a nd Co r r e l a t i o n o f Se r um I L- 1 7, I L一 6, I L一 8,
CRP and TNF一 of Pat i e nt s wi t h Chr oni c Obs t r uc t i ve Pul m ona r y Di s e as e s
o c c u re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P D .Me t h o d s 1 0 0 C O P D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C O P D g r o u p ) ,a n d 5 0 h e a l t h v 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 i n t h e s a m e p e r i o d i n o u t p a t i e n t me d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w e r e s e r v e d a s c o n t r o l(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r h e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TNF-α、IL-8水平与及吸烟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TNF-α、IL-8水平与及吸烟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TNF-α、IL-8水平与及吸烟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发表时间:2013-07-23T14:14:48.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吴镇湖许银姬汤翠英[导读] 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8(IL-8 )水平与吸烟和肺功能的关系。

吴镇湖许银姬汤翠英(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广东广州 510120)【摘要】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8(IL-8 )水平与吸烟和肺功能的关系。

方法纳入慢阻肺稳定期患者40例,分成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检测其痰液中TNF-α、IL-8水平,根据是否吸烟、其吸烟指数(每年吸烟包数)、吸烟总量、戒烟年限长短比较分析,评价吸烟、吸烟指数、吸烟总量与戒烟年限长短对气道炎症水平影响。

并根据肺功能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解肺功能检查是否能反映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

结果吸烟患者与非吸烟患者的气道炎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OPD稳定期患者痰液中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二者与吸烟指数(rs=0.37, P=0.02)、吸烟总量(rs=0.34,P=0.04)呈正相关,戒烟年限长短无相关关系(P>0.05)。

根据肺功能分级进行IL-8、TNF-α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L-8、TNF-α水平与FEV1、FEV1%Pred 均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本研究发现吸烟组气道炎症水平高于非吸烟组;且吸烟指数、吸烟总量与气道炎症水平呈正相关,说明吸烟越多,气道炎症水平越高。

肺功能分级、FEV1、FEV1%Pred反映COPD稳定期患者气流受限的程度,但未能确切反映出其气道炎症水平的差异。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TNF-α IL-8 吸烟肺功能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91-02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NF-α表

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NF-α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920·综述·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 IL-8、INF-α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孙学艳,华毛,冯喜英,马维秀,曹景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呼吸科,青海 西宁 810001)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证明,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INF-α)水平的升高与该病的急性加重有关,可作为COPD 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在对COPD患者进行氧疗、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化痰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 IL-8,INF-α水平,并能够减少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雾化吸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9.0170 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渐进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症的肺部不可逆转性的炎症坏死疾病,其病程常迁延并反复急性加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COPD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 ) 经常并发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脑病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1]。

因此,选择一种高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对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AECOPD患者血清IL-8、INF-α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 发病机制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COPD发病的主要机制是氧化应激以及多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气道管腔内的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如IL-8、INF-α等有关[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L-6、IL-8、TNF-α水平与支气管黏膜自噬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L-6、IL-8、TNF-α水平与支气管黏膜自噬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L-6%IL-8、TNF乙水平与支气管黏膜自噬的相关性分析王萌萌心於海洋12孙雨晴1程朋朋1汪倩1管雯斌3韩锋锋1【摘要】目的研究慢阻肺患者炎症因子与支气管黏膜组织自噬作用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呼吸科20例慢阻肺患者和10例健康者,分为3组:A组(轻度+中度组)、B组(重度+极重度组)和对照组。

采集血、肺泡灌洗液(BALF)、支气管黏膜组织°检测血清、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及支气管黏膜组织自噬作用。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F、IL-8及TNF-f在A组无统计学意义,B组明显增高"IL-6P<0.05, II-8、TNF-f P<0.01)o BALF中A组和B组IL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 组IF及TNF-f水平明显增高(TNF-f P<0.05,九-戸<0.001);(2)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中Atg5的mR-NA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 C3B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组P<0.05,B 组K0.01),而P6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3)血清、BALF中儿-水平与支气管黏膜自噬作用呈负相关"r<0,P<0.01)。

结论九-、!-、]"!-在慢阻肺的进展过程中明显升高。

自噬作用在慢阻肺的进展过程中明显降低。

IF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慢阻肺患者自噬受损有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LF;ILF;TNFF;自噬Correlation analysis of IL-6,IL乙and TNF乙with autophagy of bronchial mucosa*paheeSe with chronic obstnichve pulmonary diseaseWANG Meng-fegV,YU Hai-yang1,SUN Yu-ying1,CHENG Peng-yeng1,WANG Qian1,GUAN Wee-fn,HAN Fengfeeng11. DepaCmeni o Respiratory Medicine;3.Depaiment o PatOoloo?Xinhua Hospital AffiOame m Shanghai Jiaotong Unuersito School o Medicine,Shanghai200092,China;2.DepaCment o Respiratory MePicin£,Xuhut Hospital Zhoo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m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utophagy of bronchial mucos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Methods It selected10cases of healthy subjectsand20patientswith COPD aeom theDepaetmentoaRespieatoeyMedicineoaXinhuaHospitaeAaieiated to ShanghaiJiaotongUnieeesitySchooeoaMedicine and theyweeedieided intotheconteoegeoup$thegeoup A(GOLD1 +GOLD2)$and thegeoup B(GOLD3+GOLD4)accoedingtotheseeeeityoadisease.Theieseeum$beonchoaeeeoeae eaeageaeuid and beonchiaemucosaweeecoeected.Theeeeeesoainaeammatoeyaactoesweeedetected in seeum and BALF.The expressions of autophagy related genes and proteins were detected in bronchial mucosa.R esuUs(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ILF,ILF and TNF-f in serum showe no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group A,but the-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 B(ILF:P<0.05;ILF/TNF-(:P<0.01).In BALF, the level of ILF in the groups A and B increased significantg(P<0.05),and the levels of IL-8and TNF-f in the group B increased significangy(TNF-f:P<0.05;IL-8:P<0.001).(2)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tpeesion oaAtg5mRNAand Becein1peotein in thegeoupsAand Bwassigniaicanteyeoweethan thatin theconteoe geoup(P<0.01)$and thepeotein etpeesion oaLC3Bwassigniaicanteyeeduced(P<0.05in thegeoup A$P<0.01doi:10.3969/j.issn.1009-6663.2021.07.007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4ZR1426800)作者单位:1.200092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呼吸科2.200031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呼吸科3.200092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通信作者:韩锋锋,E-mail:hanfengfeng@in the yroup B),while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62increased sivnificantla(1<0.01).(3)The levei of IT-8in serum and BALF were neaativela correlated with bronchiai mucosai autophayy(r<0,1<0.01).Conclu­sion IL-6,IT-8,and TNF-v increase sivnificantla duriny the provression of COPD.Autophagy is sivnificantla re­duced duriny the provression of COPD.The increase of ILV levei may be related to the irnpaired autophayy in COPD patients.(Key words]COPD;TV;TV;TNF-c;autophayy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v-narg Diseesas,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髙达9%+ 10%[1]o慢阻肺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现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探究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对研发其药物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的分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的分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的分布【摘要】目的比较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老年健康吸烟者和老年健康非吸烟者痰液中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组成的差异,进而探讨IL8、TNFα、中性粒细胞与吸烟的相关性以及COPD气道炎症的性质。

方法 98例老年研究对象分为3组:COPD 组38例、健康吸烟组(HS)30例、健康不吸烟组(HNS)30例,诱导痰方法收集痰液,细胞分类及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痰上清液中IL8、TNFα浓度。

结果 COPD组痰液中IL8,、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吸烟组及健康不吸烟组;COPD组痰液中IL8、TNFα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性(r=0761,r=0495);健康吸烟组痰中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544)。

结论 IL8和TNFα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参与了吸烟者COPD气道炎症反应。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IL8;TNFα;中性粒细胞约80%~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是吸烟者,但是仅有20%的吸烟者发展为COPD〔1〕,提示对COPD易感性不同的人群,其气道对同样的香烟刺激的反应性不同。

目前认为,吸烟引起的气道和肺组织异常的炎症反应是COPD发病学的中心环节,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COPD复杂的炎症网络。

以往的研究认为在COPD急性加重期气道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2〕,而在稳定期COPD患者和吸烟肺功能正常者之间气道中性粒细胞是否存在差异争议颇大〔3~5〕。

IL8和TNFα有较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本文比较了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老年健康吸烟者和老年健康非吸烟者痰液中IL8、TNFα水平炎症细胞的差异,进而探讨COPD气道炎症的性质。

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来自2004~2005年门诊病例及健康查体人员,经询问病史、体检、X线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查,分为以下3组:11 1 COPD组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断标准〔6〕并处于稳定期的患者38例,年龄60~78岁,平均(636±62)岁,均有吸烟史,其中戒烟者4例,戒烟年限15~23年,吸烟年限18~46年,根据肺功能测定结果,对COP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和TNF-a水平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和TNF-a水平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和TNF-a水平及临床意义陈运转;王春燕【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急性加重期、30例缓解期COPD患者和25名健康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8和TNF-a的质量浓度.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血清IL-8和TNF-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又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加重期组IL-8和TNF-a呈正相关(r=0.631,P<0.05).结论 IL-8和TNF-a在COPD的发病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15【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作者】陈运转;王春燕【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末梢气道呼气气流的慢性阻塞,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目前还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其病因多认为与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该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有关细胞因子与COPD气道炎症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缺少相关理论依据,本实验通过测定细胞因子IL-8和TNF-a在COPD患者和正常者血清中的水平,并比较其在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水平的不同,探讨IL-8、TNF-a和COPD的关系。

60例患者为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门急诊和住院的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缓解期30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

急性加重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82岁,中位年龄67岁;缓解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3~80岁,中位年龄65岁。

血清IL-8、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血清IL-8、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血清IL-8、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顾文超;袁亚平【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目的研究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水平,探讨其与COPD的关系.方法收取2013年1月~ 2013年12月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临床诊断为COPD的患者120例,为急性病例组,在经过治疗后根据病情情况分为急性加重组和病情缓解组,选取同期1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IL-8、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前,COPD 患者血清的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102例患者病情好转,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IL-8变化不大,但病情缓解组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18例患者病情加重,急性加重组患者血清的IL-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IL-8、TNF-α水平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COPD的标志物.【总页数】3页(P93-95)【作者】顾文超;袁亚平【作者单位】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浦东201229;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浦东2012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9【相关文献】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IL-8、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金学亭2.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影响 [J], 虞玉英;胡克崇;徐慧芳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6、IL-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王红阳;付爱双;王袁4.卡托普利作用不同时间点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血清中IL-8和TNF-α变化趋势研究 [J], 张淑静;郭小平;黄志坚;蒋芸5.Fas-FasL和TNF-α介导的细胞凋亡及IL-8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J], 刘长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痰液TNFα、IL-8水平关系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痰液TNFα、IL-8水平关系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痰液TNFα、IL-8水平关系研究黄龙;郑玉琼【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05(012)001【摘要】目的:探讨吸烟、不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稳定期及发作期痰液中IL-8和TNFα水平变化以及炎症细胞的变化与其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对60例COPD患者(吸烟28例,不吸烟32例)在稳定期及发作期分别测定痰液的中性粒细胞数及II-8和TNFα浓度.结果:吸烟组在稳定期痰液中TNFα和IL-8均较不吸烟组高(P<0.05,P<0.05);吸烟组发作期痰液中TNFα、IL-8较不吸烟组水平增高(P<0.05,P<0.05);吸烟组在发作期TNFα、IL-8水平也较稳定期显著增高(P <0.05,P<0.05);不吸烟组发作期也较同组稳定期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1).发作期TNFα、IL-8的升高与炎症细胞数值相关(r=0.67,0.75).结论:COPD患者痰液中IL-8和TNFα水平升高,炎症细胞增多表明气道炎症程度较重,预示COPD急性发作频率较高.【总页数】3页(P57-59)【作者】黄龙;郑玉琼【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成都,610016;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成都,6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9【相关文献】1.补肺益阳化痰中药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炎症细胞IL-10、IL-8的影响 [J], 黄波贞2.AECOPD病情严重程度与痰中IL-8、TNF-α水平的关系研究 [J], 刘慧芳;李风森;杜丽娟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痰液及血清IL-6、IL-8、TNF-α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J], 龙仕居;陈忠仁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的分布 [J], 姚海燕;吴大玮5.益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和IL-8、TNF-α水平的影响 [J], 王胜;季红燕;张念志;卓秀珍;赵丽萍;朱慧志;陈炜;任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及痰中IL-8和TNF-α测定的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及痰中IL-8和TNF-α测定的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及痰中IL-8和TNF-α测定的意义王伟;徐少华;柳相珍;邵红艳【期刊名称】《现代免疫学》【年(卷),期】2004(24)1【摘要】为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病情缓解后全身炎症和气道炎症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

对 4 5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及 10~ 14d病情缓解后分别行血常规及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 0 占预计值百分数 (FEV1 0 pre )、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和诱导痰液中IL 8和TNF α的水平 ,并记录诱导痰液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Neu/Leu % )。

结果COPD急性发作时外周血浆及诱导痰液中Neu/Leu %、IL 8和TNF α均明显高于缓解后水平 (P均 <0 0 1) ,痰液Neu/Leu %、IL 8和TNF α与血浆Neu/Leu %、IL 8和TNF α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 >0 0 5 ) ,外周血及痰液TNF α与FEV1 0 pre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外周血IL 8与FEV1 0 pre有关 (r= 0 6 2 71,P <0 0 5 ) ,痰液Neu/Leu %、IL 8与FEV1 0 pre呈显著负相关 (r= 0 85 2 7,P <0 0 1)。

痰液Neu/Leu %、IL 8与COPD气道阻塞密切相关。

【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痰;IL-8;TNF—α;测定【作者】王伟;徐少华;柳相珍;邵红艳【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IgY抗体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痰和血液中TNF-α、IL-2、IL-8水平的变化 [J], 王玉梅;唐宁;张敏2.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痰中细胞因子IL-5,IL-13,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吕锦;汪蓓蕾;王金良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痰液及血清IL-6、IL-8、TNF-α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J], 龙仕居;陈忠仁4.哮喘和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痰中细胞因子IL-5、IL-13、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吕锦5.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与痰TNF-α、IL-8水平及痰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百分比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 [J], 廖鸥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CS对COPD患者痰液TNF-α和炎症细胞影响的研究

ICS对COPD患者痰液TNF-α和炎症细胞影响的研究

ICS对COPD患者痰液TNF-α和炎症细胞影响的研究柳明坤;刘婷;裴复阳【期刊名称】《中国厂矿医学》【年(卷),期】2007(20)2【摘要】目的探讨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炎症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50例,进行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分为气道高反应性组(阳性组)以及气道无高反应性组(阴性组),所有受试者均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丙酸氟替卡松6周,并在试验之初及随访6周时,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诱导痰TNF-α及炎症细胞数测定。

结果43例完成试验。

6周后,阳性组临床症状记分较试验前明显下降,症状改善(P<0.01),诱导痰TNF-α及细胞数测定显著降低(P<0.01);阴性组上述指标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6周后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TNF-α参与COPD气道炎症的形成,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规律ICS治疗能减轻症状,抑制气道炎症,并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糖皮质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气道炎症【作者】柳明坤;刘婷;裴复阳【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超短波治疗对COPD患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及IL-8和TNF-α的影响 [J], 徐少华;王伟;邵红艳;张珑2.噻托溴铵吸入治疗COPD患者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变化 [J], 单淑香;徐向英;刘艳霞;冯丽君;唐淑金;崔学荣3.ICS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诱导痰炎症细胞影响的研究 [J], 孙忠民;杨岚;姚艳;石志红4.二陈汤加味对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痰液炎症细胞数量的影响 [J], 包善勇;张翔5.益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和IL-8、TNF-α水平的影响 [J], 王胜;季红燕;张念志;卓秀珍;赵丽萍;朱慧志;陈炜;任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比较
徐少华;王伟;王辉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年(卷),期】2005(23)3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与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的异常气道炎症反应有关。

目前研究内容多样,包括测定COPD患者外周血或诱导痰中细胞因子含量,但对于COPD患者2种标本检测的比较却少有报道。

我们通过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外周血、诱导痰液中IL-8和TNF-α的水平探讨2种标本在COPD炎症检测中的意义。

【总页数】2页(P219-220)
【作者】徐少华;王伟;王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济南,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济南,25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
【相关文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HMGB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代灵灵;程哲;康燕;李芳
2.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价值 [J], 王虹;张少卿;毛锐;谭杰
3.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J], 徐敏;刘晓;汪

4.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J], 汪夙兴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及诱导痰上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分析及意义 [J], 石永传;周璇;徐丽;夏元旦;沈美珠;沈卫华;冒长青;肖春海;周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IL-8、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清IL-8、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清IL-8、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纪颖;王心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08【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ri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leukin( IL )8, tumor necrosis factor-a( TNF-a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 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were divided to two group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23 cases )and n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25 cases ),and 25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n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became relief group after their treatments. The serum levels of IL-8 ,TNF-a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in the four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IL-8, TNF-a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relief group, the level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P <0.05 ). Conclusion IL-8, TNF-a take part in the COPD airway inflammation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ing stages, and work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rse of COPD consistently,the levels of which help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effect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依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组(23例)和非机械通气组(25例),非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作为缓解期组.另选本院的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血清IL-8、TNF-α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且机械通气组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 IL-8、TNF-α参与了COPD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贯穿整个COPD病程始终,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总页数】2页(P1249-1250)【作者】纪颖;王心杰【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大连,116033;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大连,11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相关文献】1.严重创伤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刘畅;鲍小荣;申捷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IL-8、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金学亭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6、IL-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王红阳;付爱双;王袁4.血清CRP、TNF-α、IL-6和IL-8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杨庆玲5.卡托普利作用不同时间点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血清中IL-8和TNF-α变化趋势研究 [J], 张淑静;郭小平;黄志坚;蒋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
阳显慧;李国秀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1997(017)006
【摘要】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包括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Neu)等产生的具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是参与各种炎症过程中Neu的募集和活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支气管的慢性炎症。

其特征为气流受阻及气道炎症细胞浸润。

我们测定了COPD患者血清IL-8的水平。

【总页数】2页(P368-369)
【作者】阳显慧;李国秀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903
【相关文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 [J], 井军虎;李立宇;李建强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32、白细胞介素-17、和肽素水平变化与吸烟的相关性及对肺功能影响 [J], 黄振杰;曾彤华;蔡文华;欧盛敬;陈文海;李斐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 [J], 温雪萍;王忠慧;丁梅芬;李艳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与肺功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J], 吴晓昇;董必文;魏静;余永波;杨新明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J], 刘梅;邓星奇;邵金炎;张志锋;程德山;顾薇;潘飞;凌美蓉;余爱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hs-CRP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hs-CRP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hs-CRP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杨凌婧【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erum interleukin-6 ( IL-6 ) , interleukin-8 ( IL-8 ) ,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 , and 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 hs-CR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 at stable phase,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 and lung functions including percentage of FEV1 in the predicted value ( FEV1% pred) and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 FEV1/FVC) . Methods A total of 80 eligible patients with COPD and an-other 80 people with normal health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selected, and the serum IL-6, IL-8, TNF-α, and hs-CRP levels, as well as FEV1% pred and FEV1/FVC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COPD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rum IL-6, IL-8, TNF-α, and hs-CRP levels tha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did (P<0. 01). In patients with COPD and lung functions at level Ⅱ,Ⅲ, andⅣ, the serumIL-6, IL-8, TNF-α, and hs-CRP levels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FEV1% pred and FEV1/FVC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1). In COPD patients, the serum IL-6, IL-8, TNF-α, and hs-CRP level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V1% pred and FEV1/FVC ( P <0. 05 ) . Conclusion In COPD patients at stable phase, th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IL-6, IL-8, TNF-α, and hs-CRP) levels all increase, and they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ungfunction.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may be one reason for the progressive decrease in lung func-tion.%目的:观察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FEV1/FVC)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IL-8的测定及其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IL-8的测定及其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IL-8的测定及其意义彭建萍;李秋根【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48)002【摘要】目的探讨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后稳定期)和10例健康体验者(对照组)外周血IL-8浓度,并测定第1秒最大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外周血IL-8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治疗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 .治疗后稳定期组IL-8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与治疗后稳定期外周血IL-8与FEV1%呈负相关(r=-0.97,P<0.01;r=-0.77,P<0.01).结论 IL-8参与COPD气道炎症的形成,并与气道阻塞程度密切相关.【总页数】3页(P83-84,86)【作者】彭建萍;李秋根【作者单位】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南昌,330006;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及痰中IL-8、IL-17及TGF-β水平的检测和意义[J], 王妹芳;王龙武;邓星奇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IL-8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 [J], 袁开芬;赵国厚;杨建华;沈雯;范敏娟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Rho激酶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曾建红;曾军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8和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曲敬祥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及痰中IL-8和TNF-α测定的意义 [J], 王伟;徐少华;柳相珍;邵红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的分布【摘要】目的比较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老年健康吸烟者和老年健康非吸烟者痰液中IL8、TNFα水平和炎症细胞组成的差异,进而探讨IL8、TNFα、中性粒细胞与吸烟的相关性以及COPD气道炎症的性质。

方法 98例老年研究对象分为3组:COPD组38例、健康吸烟组(HS)30例、健康不吸烟组(HNS)30例,诱导痰方法收集痰液,细胞分类及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痰上清液中IL8、TNFα浓度。

结果 COPD组痰液中IL8,、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吸烟组及健康不吸烟组;COPD组痰液中IL8、TNFα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性(r=0761,r=0495);健康吸烟组痰中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544)。

结论 IL8和TNFα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参与了吸烟者COPD气道炎症反应。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α;中性粒细胞约80%~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是吸烟者,但是仅有20%的吸烟者发展为COPD〔1〕,提示对COPD易感性不同的人群,其气道对同样的香烟刺激的反应性不同。

目前认为,吸烟引起的气道和肺组织异常的炎症反应是COPD发病学的中心环节,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COPD复杂的炎症络。

以往的研究认为在COPD急性加重期气道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2〕,而在稳定期COPD患者和吸烟肺功能正常者之间气道中性粒细胞是否存在差异争议颇大〔3~5〕。

和α有较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本文比较了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老年健康吸烟者和老年健康非吸烟者痰液中、α水平炎症细胞的差异,进而探讨COPD气道炎症的性质。

1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来自20XX~20XX年门诊病例及健康查体人员,经询问病史、体检、X线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查,分为以下3组:组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断标准〔6〕并处于稳定期的患者38例,年龄60~78岁,平均()岁,均有吸烟史,其中戒烟者4例,戒烟年限15~23年,吸烟年限18~46年,根据肺功能测定结果,对COP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6〕。

本组病人支气管舒张试验均为阴性,排除呼吸道变态反应病史及肺癌、心功能不全等疾患。

健康吸烟组(HS)30例,年龄61~73岁,平均()岁。

肺功能检测占预计值(pred)百分比均>80% ,均>70%,支气管舒张试验均为阴性。

排除呼吸道变态反应病史及肺癌、心功能不全等疾患。

健康不吸烟组(HNS):30例,年龄60~74岁,平均()岁。

肺功能检测占预计值百分比均>85%,FVC均>70%。

实验步骤及方法肺功能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选前进行肺功能测定,记录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

痰标本的收集及处理参照文献〔7,8〕报道的方法,首先吸入喘康速200 μg,超声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雾化量为),雾化时间为5~10 min。

将病人咳出的痰收集于无菌干燥的培养皿中,挑选出黏液部分放入无菌干燥试管中称重,加入4倍量(二硫苏糖醇),37℃水浴15 min,以有效溶解痰液,再加入4倍量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涤细胞5 min,2 000 r/min 离心10 min。

离心后的上清液-70℃保存待测,沉淀留作痰细胞学检查。

痰液细胞计数及分类制备痰细胞学涂片2~3张,室温下自然风干,做HE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至少计数300个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检查两张涂片,取其平均数,得出各种细胞所占百分率。

痰上清液、α浓度的检测、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美国GeneMay公司)说明书进行,敏感度为16 pg/ml。

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分析用t检验或t′检验、χ2检验。

数值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用相关系数r表示,并应用t检验,使用统计学处理软件医用、Microsoft excell处理原始数据,并图示其相关性。

2 结果组与HS组病例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COPD组与HS组病人资料比较(略)炎症细胞计数与分类痰液中的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COPD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HS组()及HNS组(),差异有显著性(P<)。

HS组与HNS组痰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各组间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 各组痰液细胞分类的比较(略)各组间诱导痰上清液水平比较COPD组明显高于HS组和HNS组,差异有显著性(<);HS组明显高于HNS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3)。

在COPD组内,中、重度患者与轻度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健康吸烟组内,吸烟指数>400支/年的患者组与吸烟指数<400支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各组间诱导痰上清液α水平的比较 COPD组与HS组和HNS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HS组与HNS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3)。

COPD组内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中、重度患者与轻度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各组诱导痰、α和中性粒细胞比率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COPD组诱导痰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比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HS组痰与中性粒细胞比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NS组痰与中性粒细胞比率之间无相关性关系(>)。

COPD组痰中α与中性粒细胞比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COPD组痰中性粒细胞比率与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关系(r=-<)。

COPD组与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关系(r=-<。

COPD组α水平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关系>。

表3各组痰液、α水平的比较(略)3 讨论根据文献报道,在吸烟者的中央气道壁,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主要的炎症浸润细胞〔9,10〕,中性粒细胞较少出现在气道壁,而主要是在气道腔内(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盥洗液)数量增加〔11〕。

中性粒细胞在管壁和管腔内的分布呈现分离现象。

这种分离现象提示,气道腔内的炎症可能与吸烟导致的支气管壁的慢性炎症机制不同,中性粒细胞可能在某种刺激因子作用下迅速跨上皮移动到气道腔内。

在此过程中,前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失衡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和α是巨噬细胞在香烟烟雾刺激下释放的重要的前炎症因子。

是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强效趋化因子及化学激活剂〔12〕,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在向呼吸道迁移、活化。

α通过诱导上皮细胞表达上调,中性粒细胞表面C3bi受体/黏着糖蛋白表达增加,使内皮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力显著增强〔13〕,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气道移行。

α还可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并分泌〔14〕,同时促进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分泌、α。

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组痰水平明显高于HS及HNS组,且浓度与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关系;COPD组痰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吸烟组及健康不吸烟组,且与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和α在COP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多种蛋白酶如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参与肺组织的降解,并促进腺体分泌。

NE可促进高表达〔15〕,进一步加重气道炎症。

另一方面,吸烟、感染或吸入有害物质,可启动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产生多种氧化物,直接损伤细胞膜和细DNA,同时可活化核因子如κB,诱导产生更多的炎性调节因子如、α、β、、、等,进一步放大炎症。

本试验结果显示,痰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吸烟组及健康不吸烟组,说明中性粒细胞在气道腔内聚集、活化是COPD 重要的气道炎症标志。

本研究发现,健康吸烟者痰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不吸烟者,且浓度与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即使是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气道内也已有气道炎症的存在。

本实验结果还显示,健康吸烟组吸烟指数>400支年的患者与吸烟指数≤400支年的患者的相比较,差异虽然无显著性,但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大的水平有增高趋势。

【参考文献】1 Repine JE,Bas A,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Proceedings of the ATS,20XX;3:3 Finkelstein R,Fraser RS,and its relation to emphysema in smoker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4 Bosken CH,Hards J,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the peripheral airways of cigarette smokers using immunocytochemistry 〔J〕:5 Chignard M,ial cells:more terminators than activators〔J〕;34: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XX;25(8)7 Gershman NH,Liu H,induced sputum samples during sputum induction:evidence that different lung partments are sampl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J〕Immunol,1999;104(2 pt 1):8 Pizzchini E,Pizzichini M,inflammation in induced sputum:reproducibility and validity of cell and〔J〕,1996;154:9 李玉,薛玉文,吴大玮,等小气道病变患者小气道黏膜层免疫病理的变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20XX;249(6):10 Gamble E,Qiu Y,inflamm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study design〔J〕,Airway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spir Crit Care Med,20XX;170:12 Smith WB,Gamble JR,neutrophil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J〕Immunology,13 Tosi MF,Stark JM,on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by inflammatory cytokines:Effects on neutrophil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J〕Am J Respir Cell Mol Boil,1992;7(2):14 Becker S,Quay J,,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s〔J〕J Immunol,1991;15 Nakamura H,Yoshimura K,in respiratory epithelial lining fluid of individuals with cysiticepithelial cell line〔J〕,199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