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望庐山瀑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b07ab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5.png)
诗歌导入
三叠泉
诗歌导入
五老峰
龙首崖
诗歌导入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其中有一座山峰 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 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 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所 以取名叫香炉峰。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他为人洒脱,足迹遍及我国名山大 川,喜爱饮酒赋诗,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人称“酒仙”“诗仙”。他的诗 关注祖国壮丽的山河,诗风雄奇豪放,想 象丰富,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多首,有《 李太白集》存世。
诗歌讲解
译文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周围升 起紫色的云烟。从远处望去,山前的 瀑布就像挂在那里的一块白布,从高 高的山上飞流而下,不由使人怀疑是 银河从天上落了下来。
诗歌讲解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诗歌讲解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诗歌讲解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诗歌讲解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诗歌讲解
古诗中的虚数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 “千”、“万”等大多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 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歌总结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中的首句,将蒙蒙的(烟雾 )形象地比喻 为从香炉中升起的( 紫烟 )。整首诗采用 ( 比喻、夸张)的方法写出庐山瀑布的 (壮丽景象 ),表达了诗(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望庐山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3047134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9.png)
二年级古诗词必背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是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庐山
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对于二年级的学
生来说,背诵这首诗不仅能够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还能够让他
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的意思是:太阳照耀着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前面的河流上。
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高度达到三千尺,
让人怀疑是不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
通过这首诗,李白运用了丰
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诗歌的韵律: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注意诗句的平仄和押韵。
2. 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人是如何通
过文字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3. 诗歌的意象:如“香炉生紫烟”、“银河落九天”等意象,让学生
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
4. 诗歌的情感: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背诵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分段背诵,注意诗句的连贯性,以及如何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记忆。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背诵,二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课文原文及赏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8c5d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7.png)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
山瀑布》)课文原文及赏析
《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是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两首古诗,下面我将给出这两首诗的原文及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太阳依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壮阔景象,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也寓言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高的哲理。
《望庐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了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产生的紫色烟雾和远处的瀑布景象,意境幽远。
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生动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用语生动,想象丰富。
两首诗均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哲理,给学生们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人生启示。
8、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望庐山瀑布》课件 语文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望庐山瀑布》课件 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afda2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b.png)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尺约等于0.33米。 这瀑布真有那么长吗?诗人为什么这么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
诗人这么写是因为看到
眼前如此壮观的瀑布,心里 充满了惊叹和赞美之情,因 此用夸张的数字来赞美瀑布 的恢弘。
“三千尺”是虚数,并非实指。 以夸张的手法使人自然联想到山的 高大险峻。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写的好吗?好在 哪里?
组词:火炉 炉子
末笔撇沿竖中线撇向“火” 最后一点的下方
笔顺:
yān
烟
结构:左右
“火”首 笔点在横 中线
部首:火
笔画:十 组词:烟雾 烟火
“因”首笔竖 在竖中线左侧
“大”的 横笔在横 中线上方, 末笔捺改 点
笔顺:
guà
挂
结构:左右 部首:扌
提手旁横笔在 横中线上方
“圭”, 两“土” 分写横 中线上 下
zhà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照
结构:上下 部首:灬
“昭”窄、 大,“灬” 宽、扁
笔画:十三
组词:照明 照亮
“灬”上合下开
“昭”日 窄“召” 宽,“刀” 在右上格
“口”上宽 下窄,竖笔 在竖中线右 侧,顶部在 横中线
笔顺:
lú
炉
结构:左右
“火”首笔 点在横中线, 末笔捺改点
“户”第 三笔横起 笔在横中 线
部首:火
笔画:八
8 古诗二首
猜一猜
叫布不是布, 家在山里住, 剪刀剪不断, 不能做衣服。
(打一景观) 谜底:瀑布
wàng lú shān pù bù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庐山
在江西九江的南边,以 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之美誉。
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件
![二年级语文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8ada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8.png)
想象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怀疑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 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画中有高高的香炉峰,有银 河一样的瀑布飞流直下,多 么令人震撼!多么雄伟壮观!
远看
雄伟 壮丽
联想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 照/香 炉/生 紫 烟 , 遥 看/瀑 布/挂 前 川 。 飞 流/直 下/三 千 尺 , 疑 是/银 河/落 九 天 。
书 写 指 导
上下结构,上面“昭”窄、
大,下面“灬”宽、扁。
左窄右宽。“火”最后一笔是“点”。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扌”第三笔是“ ”。 右边两个“土”。
独体字 一笔竖撇稍稍直, 两竖笔直有短长, 三笔间距要匀称。
课后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完成系列图书中跟本课相关的内容。 3.找一些写景诗来读一读。
飞 流/直 下/三 千 尺 , 疑 是/银 河/落 九 天 。
日照香炉生紫烟
太阳照在香炉峰上, 紫色的烟雾慢慢升起,环 绕山峰若隐若现,如同仙 境一般,真是美极了!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远望去,这长长的瀑布就像 一条光洁的丝带,被挂在庐山上。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
高山上飞腾直落的瀑 布好像有几千尺那么长。
二年级语文上册
8 古诗二首
(第2课时)
第2课时
看
pù bù
望 庐山瀑布
瀑=氵+暴(暴躁)
瀑布:从山壁上突然降 落的地方流下的水。
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古
诗,读准字音。 (2)尝试划一划
诗的节奏。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lú
yān
日 照/香 炉/生 紫 烟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望庐山瀑布》PPT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望庐山瀑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c48819bed5b9f3f90f1cf2.png)
瀑 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
“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
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2.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 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如:九霄云外
疑 似 银 河 落 九 天 。
全诗赏析
让我们再次诵读全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 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 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 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 范例。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 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 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 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 仙” 。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他 的想象,极其丰富,他常常借助想象, 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 观现实。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 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c5bb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6.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5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生字词。
2、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知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按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内涵。
体会作者所运用的拟人写作手法。
难点: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选择朗读指导法、讨论法课型新授课前准备搜集并阅读有关描写瀑布的诗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给大家读读或背背你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有没有李白写的,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2、揭示学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先学出示古诗的一般学习步骤:①理解课题,认识作者;②解释词语,说说诗意;③联系实际,发挥想象;④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学习《望庐山瀑布》完成下列任务:1、知作者:看课下注释及练习册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
风格飘逸、豪放;想象丰富、气魄雄伟。
2、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1)师范读全诗。
学生画出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全班自由读、齐读这首诗。
讨论;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指名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
结合练习册学法导航及诗歌五步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水》。
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及练习册走近作者,按名、时、地、著、称的要求了解作者。
播放课件进行对照。
范读诗歌,并将请朗读要领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或点拨。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d7e1ddf783e0912a3162a17.png)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
《望庐山瀑布》教材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 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 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 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 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 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 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 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 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
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 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 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 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 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望庐山瀑布
![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望庐山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8798b2f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4.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作者:朝代:唐代手机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注释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9cc0b7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d.png)
【导语】《望庐⼭瀑布》是唐代伟⼤的浪漫主义诗⼈李⽩的作品,诗⼈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幅⽓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望庐⼭瀑布》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望庐⼭瀑布》原⽂ 望庐⼭瀑布 唐·李⽩ ⽇照⾹炉⽣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我国名⼭之⼀,在江西省九江市南。
⾹炉:指⾹炉峰,是庐⼭西北部的⼀座⾼峰。
川:河。
这⾥指瀑布好像⼀条⼤河垂挂在⼭前。
九天:古⼈认为天有九重,这⾥指⾼⾼的天空。
译⽂: 太阳照耀⾹炉峰⽣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前。
仿佛三千尺⽔流飞奔直冲⽽下,莫⾮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崖间。
【篇⼆】⼩学⼆年级语⽂《望庐⼭瀑布》教案 教学⽬标: 1、会认“炉、庐、瀑、疑”4个字,会写“炉、银、流、柳”4个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对⼤⾃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庐⼭瀑布录像)、幻灯⽚(词语、古诗《早发⽩帝城》)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 同学们,瀑布是⾃然界中⼀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今天,我们就同李⽩⼀起去欣赏庐⼭的瀑布。
⼆、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们的⾏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观看⾹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观看。
3、学⽣各抒⼰见:你感受到的庐⼭瀑布什么样? 4、⾯对如此美景,李⽩情不⾃禁吟诵起“⽇照⾹炉⽣紫烟……”(诵读后板书《望庐⼭瀑布》) 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由读⼏次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部分学⽣从没看见过瀑布,播放瀑布的录像,既可以调动学⽣的多种感官进⾏观察,培养观察能⼒,⼜激发了学⽣发表见解、阅读古诗的兴趣。
) 三、赏析古诗 1、⾃由读古诗,观看插图和回忆录像中的情景,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做上记号。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48343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0.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9篇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 1《望庐山瀑布》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
这一单元都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针对诗文的以上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目标的: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我会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教授过程来学习文本的。
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打算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设计了多种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为学习其他的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既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说课反思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7c0d2ba8114431b90dd8a7.png)
精心整理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4世。
陆有纪念馆。
【篇三】一、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https://img.taocdn.com/s3/m/64efb324964bcf84b9d57bdb.png)
望庐山瀑布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lú pù
12 望庐山瀑布
zǐ yān
日照香炉生紫烟,
yáo
遥看瀑布挂前川。
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yí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香炉 直下 九天
紫烟 瀑布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川 挂 尺 似
流 首 烟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chuān
山川
川流不息
四川
一马平川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guà
挂上 挂念 悬挂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yān
烟火 烟花 香烟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chǐ
直尺 尺片 尺寸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liú
河流 流水 流动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首先 首长 首都
shǒu
课文
词语
生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料
sì
相似 似乎 类似
课文
词语
生字
资料
庐山风景
瀑布 飞流直下 文字介绍
大东天林池寺
桃龙三五花首叠老园崖泉峰
三叠泉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二年级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f5445c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d.png)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二年级1500字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全诗共有1500字,因此我不能一次性回答你的问题。
下面是全诗的前半部分:
远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垂泻虹霓出千丈。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轪轩尚疑独早晚,
霜风庐岳古祠台。
其中杜甫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壮景象:“远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垂泻虹霓出千丈。
”通过描写瀑布如银河倾泻而下,令人联想到天上的九天,并且形容瀑布如彩虹万丈,展现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观。
接着,诗人又描写了庐山和瀑布所在的环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轪轩尚疑独早晚,霜风庐岳古祠台。
”诗中的“两岸青山”形容庐山的青山环绕,与瀑布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孤帆一片日边来”则表达了人们在自然景观前的渺小感,以及大自然的无垠辽阔。
这部分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巨大,以及人与自然相互映衬的关系。
瀑布的高度和宽度让人瞩目,使人拔地而起,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同时,诗人通过描写庐山周围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和庐山的
雄伟。
不仅如此,在表达自然景观的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通过“孤帆一片日边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
这就是《望庐山瀑布》的前半部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炉
烟
流
银
音节:lú 结构:左右
部首:火
组词: 火炉 炉子 炉火
日照香炉生紫烟,
庐山的香炉峰。紫色的云雾。 Nhomakorabea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
江河,河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 色的云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 间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 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
垂直。 虚数,形容极高。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怀疑,以为。
九重天。
二、古诗中的虚数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 “三”“六”、“九”、“千”、“万” 等都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 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 危楼高百尺。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我会填:
(1) 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中飞落下来 一样.
(2)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看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
(3) 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顶烟雾袅绕升腾.
香炉 庐山 疑是
紫烟 瀑布 遥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lú)山瀑布
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音节 结构 部首 组词
盐池小学 二年级 张海涛
2013.4.24
三叠泉
❖ 庐山 ❖ 瀑布 ❖ 庐山瀑布
lú pù
17 望庐山瀑布
借助字典、注音,学习生字, 再放声朗读几遍课文,把不认识的 地方画下来。
我会认
望庐(lú)山瀑布
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三、瀑布欣赏
望看 庐 (lú) 山 瀑 (pù) 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