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57bfc00f12d2af90242e691.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读懂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等医务人员奔波的艰辛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收集了解相关白血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酝酿血脉亲情1、师: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细细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来用心朗读感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三次引读课题,交代学法)2、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小诗,边读边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词。
桂树飘香,阳光灿烂;花苞凋零,满怀希望;地震袭击,海峡彼岸;台湾同胞,心系小钱;身向空旷,才更安全;余震暂停,涓涓流淌;骨髓移植,生命绽放;血脉亲情,代代相传。
3、你能再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内容。
出示8个词语,请你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得救)根据提示的词语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结:我们在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要注意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关键词来概括。
】【课文讲杭州的小钱患了白血病,一位台湾青年同胞在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了骨髓,最后小钱得救了。
】二、品味语言,潜心对话,感受小钱遭遇的不幸,感悟血脉亲情。
(一)、学习课文1-2段,感受小钱的不幸。
1、概括得真好!同学们,你们了解白血病吗?谁来说说?2、生交流资料: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血病,白血病俗称“血癌”,是造血系统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
3、同学们,一听说癌症,就会让人想到什么?(2人)4、生:绝望、悲痛、死亡5、得了白血病的小钱,会是什么样子呢?(1)感悟“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凋零、绽放、含苞”体会小钱的不幸。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陈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陈怡](https://img.taocdn.com/s3/m/bf2ecc335727a5e9856a616a.png)
感悟语言,体验情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濮院小学陈怡教学课题: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这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是濮院小学毛衫城403班的学生,这个班级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在字词句的理解上问题不大,但是,班级的整体态度不够认真,上课做小动作或讲废话的学生比较多,特别是在课文的朗读上,我总感觉是浮在字准句通的基础上,没有更进一步地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感。
所以,这次,我特别选了四年级上册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想通过这次教学尝试,让学生走进文本,能够真切地感受,去理解,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主人公产生共鸣。
教材分析与设想: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的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文中“白血病”、“骨髓移植”都是平时学生甚少涉足的领域,因此学生关注不够,积累不多,不能真正“发乎于情”,那么,怎样让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体验,乃至与文本产生共鸣?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是着手第一个场景,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前师生搜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
2、注重语境,去繁求简,扣“读”。
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深入地感悟,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火花,最终形成心灵上的高峰体验。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教案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04314de80d4d8d15a4f12.png)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问题发现生成课)【教材分析】: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ZK)〗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3.搜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的资料。
(师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小助理】: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助理。
(自我介绍50~100字:)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看这里(出示“听说训练”:自己填好,课前抄到黑板上),请同学们快速记忆,并能背诵下来,开始!2 【小助理】:好,有谁可以背下来的?表扬语:你背诵声音洪亮,非常准确流利,再接再厉!表扬!你认真地完成了本课的听说背诵,向你表示祝贺!其他同学加油啊!3 【小助理】:请同学们一起背诵一遍,并把这段文字写在书上4 【大同学】: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经见到过哪些桥?你听说过“生命桥”吗?【小助理】板书课题,指导同学,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组内交流】1 【小助理】:这节课的内容和生字词是我们昨天预习过了的,请大家看到这里(大同学出示PPT),这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生字,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遍。
2 【小助理】: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表扬语: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
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
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三【预习展示组间展评】1 【小助理】:这些生字词有哪些容易写错的,那些生字需要注意那些笔画?请小组讨论后,书写在白板上。
最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c02ab18da38376bae1fae32.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资料,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生活中的桥大家都见过,谁来谈谈你曾经见过怎样的桥?(学生回答)生活中的桥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人们跨越脚下的障碍。
同学们见过“生命桥”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座生命桥,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看到题目后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认识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位置)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词)谁愿意读读这些生词?看谁是咱们班的识字小能手。
(开火车让学生读生词,读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
找小老师领读)2、同学们生词读得很好,我还想听一听大家课文读得怎么样?听的同学要认真听,想一想从课文中知道了那些内容?(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错误。
)三、整体感知1、指明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
)2、师小结:课文讲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移植。
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抽取骨髓,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
四、品读课文,指导朗读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
我想你们也一样。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a01e9a3102de2bd96058881.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理念: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中的人物对话,与生命对话。
潜心涵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位、揣摩、诵读,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流程预设:第一课时一、走近“台湾海峡”,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台湾海峡图同学们,这是我国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平均距离300多千米。
一座桥,它跨越海峡,连接着台湾与大陆,它的名字叫做“生命桥”。
2、出示课题,质疑。
如:“生命桥”是什么意思,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畅游海峡,初识“生命桥”1、生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这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走进杭州,感受小钱生命1、自由读悟2、重点研读句子:——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品教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4c17ccf4e87101f69f319543.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摘要:)、生题教师问学生了课题有什么问题,)b、学生提出不理词语步履教师作了引导,设计教师重视了词语、句子朗、感悟合年级教学要、组织教学师生问二、猜谜导引师老师有谜语请猜猜谜语水里看是洞岸上看是张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东(打交通设施)(学生数人发言都猜到谜底是桥并说明了猜谜理由教师由谈话是啊桥是系河两边其实我们刚才交流就像已我们架起了座心灵桥友谊桥)三、揭题、师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跨越海峡生命桥》请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教师板课题边写边教峡写山旁要写得瘦些)、生题教师问学生了课题有什么问题?生生命桥是从哪里到哪里?生生命桥指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生命桥指什么这问题引入那么就让我们到答案吧)四、初课、学生课、反馈()(教师出示词语认)我能准我能懂步履隔凋零暂停身躯击空旷辗血脉白血病骨髓移植、师这些词语你懂了哪些词语?(生数人回答主要着眼形、音和义其骨髓这词错人较多教师作了强调但反馈还是有学生错教师己也老是错还对隔、暂停等词正了音还有学生提了几容易写错教师课件出示了、暂田格)b、学生提出不理词语步履教师作了引导()、(教师出示句子认)我能准我能通这刚满8岁年轻人,患了严重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含苞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花绽放师这句子包含5生谁能准?(生数人朗师生共评议几学生白血病血错教师正音但感觉引导得还不够其实三下册《她是我朋友》就出现了血两音区分应该还是比较明显)五、结合谈何容易研课、师救这青年容易吗?从课到相关词语(生数人回答答案有谈何容易、终等)、出示句子然而要到适合移植骨髓又谈何容易(理)师什么这么不容易呢?从到有关句子反馈生钱是幸运几辗终台湾到了这样人(生不理想鼓励再有进步表扬)发散钱可能会哪儿骨髓?(学生回答理辗)(拓展我国陆骨髓库起步较晚人们对骨髓知识欠缺识淡薄目前捐献者库存加起还不到3万份而台湾有目前亚洲骨髓库库存30多万份)生3就昨天场里氏73级地震击了台湾地区刻地仍余震摇晃(从哪儿体会到不容易)六、结课结合谈何容易课感想总说这节课上得还可以教师身素质比较富有激情而这样课情渲染应该是比较重要设计教师重视了词语、句子朗、感悟合年级教学要上课程教师比较关学生生成信息引导得也不错但是正如张祖庆老师所说当下教学存着忽视整体现象这种整体缺失致表现以下三层面很多老师往往学生还没有对获得整体初步感悟前提下就急进入对课局部分析这样分析肢了使得学生理缺乏种整体感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某部分候喜欢孤立地屏幕上展示某句子而不是将放整语境三忽略对整体回归课段段分析完了往往教学任也完成了我想这是节课课初部分整体感受是否有缺失现象?早地切入深研究对不少下生说是否合适?因己以前都是教低年级对高年级教学涉及不够对四年级我还要付出很努力才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f0cc116bd97f192379e901.png)
写 的字在草稿本上 写一写 ,不理解 的词 语对照词语手册看一看。
2反馈 、 流 , 出人物。 . 交 引
期待 , 为进 一步理 解 台湾青年 的奉 献精
神 作 好 铺 垫 。 时在 这 个 过 程 中 向 学 生 同
设 计 意 图 : 设 情 境 , 文本 语 言 创 用
承载 的意义 去触摸 学生 的心灵 , 让语 言 文 字去 激 荡学 生 的 内心 ,引发 情 感 共 振 , 生联 想 , 而 产 生走 进 文本 的 急 产 进
、
激 情 谈 话 。 动 情 感 启
1师 : . 同学 们 , 史 总是 会 记 住 一 历 些让人感 动的 日子 ,就 比如 19 9 9年 1 2 月2 2日。那 一天 , 一份血浓 于水 的真情
没有 , 虽然小钱和那位青 年一个在杭 州 ,
一
师 : 了可怜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除
美空 间 、 情感 空间 , 活阅读 思维 , 激 实现 语 言 、 境 和精 神 的 和谐 共振 , 情 提升 情
感价值 。
生: 小钱患了严重的 白血病 。 师 : 文是 怎么写 的。 课 生 : 个 刚满 l 这 8岁 的年 轻人 , 了 患
写人物 的 句子的教 学设计 , 方面 可以 一
请 同学 来读 。( 生默读 课文 ,找 、画句
子 。)
上, 他得 了什么病 ?
课件 出示 :
4 反馈 、 流 , . 交 检验初 读效果 。教师 找学生读 , 帮助正音 , 读通读顺句子 。 设 计 意 图 : 学生有足 够 的时 间去 让
自读 课 文 , 课 文 读 通 、 顺 。 找 、 描 把 读 画
生: 小钱他快要死 了。 师: 啊, 是 此时小钱 的生命在经受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e0a709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79.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知课文大意,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目标一。
难点:目标二。
教学过程:一、破题导入,激疑导趣1.师依次板书“桥――生命――跨越海峡的”,质疑激疑。
(1)谈话:同学们都见过桥吧,见过什么桥?(水上桥,路上桥,比如立交桥)这样的桥一头架在这端,一头架在另一端,是用来做什么的?(渡人,渡车船)有一些事物它的形状像桥,你能想到什么?(彩虹桥、鹊桥、爷爷弓起来的背)生命桥是什么?(2)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多读两遍。
2.你知道了什么?预设:内容方面――课文写了情感方面――台湾青年、李博士、小钱3.生词检测(1)词语认读(四会)桂树移植海峡彼岸台湾袭击怀抱余震空旷暂停同胞血脉(正音)骨髓辗转身躯认读后,生互相交流理解的词语意思。
(2)重点理解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反义词引入三个词语都描写花)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结合语境理解,动词、时间等)(3)多音字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衣着、着急、高着、看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一间、房间、田间;隔开,不连接:~隔、~断、~接。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滴血、血液)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过渡:扫清了字词障碍,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流畅,理解更深入。
1.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炼教会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烦人方法:公式法和六要素概括主要内容法。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78cb33ad02de80d4d84090.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酒庆利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会台湾青年一心想着他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初谈感受(一)直接导入,读题。
(二)你在读这题目时,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生成:为什么有生命桥?生命桥为什么会跨越海峡?)对呀!生命桥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把握主要内容(一)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老师,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查字典。
(二)这一课的生字新词很多,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在读音上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凋零绽放含苞暂停骨髓辗转空旷身躯袭击平安无事突如其来血脉亲情骨肉同胞1、学习“凋零”、“绽放”、“含苞”一组词。
(1)“凋零”是什么意思?屏幕上有一个词正好与它的意思相反,是哪个?(绽放)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花的。
屏幕上还有一个写花的词语,是——(含苞)(2)这3个在课文中还是写花吗?(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2、读准“暂停”以及句子。
经过一次有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3、理解“辗转”。
(1)字典解释:身体翻来覆去;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2)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个好办法。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
(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注:查字典并联系上下问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一种好的方法,在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中有总结。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2d38e819e8b8f67c1cb9aa.png)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桌,也可以查字典。
2.出示词语:A组绽放、凋零、含苞:(1)自己先读一读。
(2)指名读。
你们发现了什么?(3)凋零是什么意思?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是?(4)出示句子)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还是再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自由读,回答。
)(5)你觉得小钱怎样?指导读。
2、B组(1)指名读,其他同学跟读(2)辗转,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3)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
(出示第三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出示前两句)。
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4)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读)(5)你觉得容易吗?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能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话吗?(6)你觉得医生可能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找到了吗?(7)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而且还只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谈何容易!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现在明白辗转的意思了吗?(8)齐读这部分(然而——————这样的人。
)3.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快速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汇报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叙述的过程中,板书“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
这位同学讲得很清楚。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86c605ad02de80d5d84024.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源小学王惠妹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和寻找合适骨髓的不容易。
4、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放声读课文,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初读检查A、凋零、含苞、绽放。
(请一生读)(1)要学生读出词语的感情。
(预设:读的不好——词语也是有感情的,能把其中的感情读出来吗?)(2)读着这组词,有什么发现吗?(都是描写花的,花不同的生长过程。
有一对反义词:请你把这对反义词读出来。
)(3)把这几个词送到句子中来读一读。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B、暂停间隔骨髓身躯涓涓流出我请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听他是不是读正确了。
送到句子中谁来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3、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人记事文概括主要内容方法指导——抓六要素)4、海峡两岸不同的医院里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场景你发现了吗?快速地把它找出来。
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在大陆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在台湾的花莲慈济医院,——“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三、深读,体会“静静地”背后不平静过渡:一个“静静地”,一个“也静静地”,他们的周围,他们的内心难道真的是静静地吗?第一板块:体会“小钱的不平静”1、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大陆的杭州,去医院里看看小钱。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案 第一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案 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c24800376c66137ee0619e6.png)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4.感受小钱的不幸命运,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凋、苞、袭、怀、旷、暂”等8个生字,会写“峡、桂、移、湾、彼、袭”等12个生字,理解“凋零、含苞、绽放、辗转、”等词。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品味重点词句,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小钱的不幸命运,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质疑题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围绕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走进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第106页,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桌,也或者老师。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老师:我们已经做好了练习案的前置性作业,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能不能正确认读这些词语。
第X小组来读。
其他小组跟读。
老师:其中,加粗字为本课的生字,同学们在写了这些生字中,认为难写的字有哪些?指导书写——袭、暂2.根据意思写词语。
凋零含苞绽放辗转(1)草木凋谢零落,比喻病人即将死去。
()(2)裹着花苞。
()(3)裂开,开放。
()(4)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现在我们把屏幕上所有的词语大声读一遍,让老师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3.再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源小学王惠妹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和寻找合适骨髓的不容易。
4、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
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放声读课文,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检查
A、凋零、含苞、绽放。
(请一生读)
(1)要学生读出词语的感情。
(预设:读的不好——词语也是有感情的,能把其中的感情读出来吗?)
(2)读着这组词,有什么发现吗?(都是描写花的,花不同的生长过程。
有一对反义词:请你把这对反义词读出来。
)
(3)把这几个词送到句子中来读一读。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
B、暂停间隔骨髓身躯涓涓流出
我请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听他是不是读正确了。
送到句子中谁来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3、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人记事文概括主要内容方法指导——抓六要素)
4、海峡两岸不同的医院里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场景你发现了吗?快速地把它找出来。
出示: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
“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
师引读:在大陆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
在台湾的花莲慈济医院,——“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
三、深读,体会“静静地”背后不平静
过渡:一个“静静地”,一个“也静静地”,他们的周围,他们的内心难道真的是静静地吗?
第一板块:体会“小钱的不平静”
1、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大陆的杭州,去医院里看看小钱。
请同学们静静地读一读课文的1、2两个自然段,划一划有关的句子,找一找答案。
2、交流,“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真的平静吗?你从哪看出他的不平静?
随机出示:
句一: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句二: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
句三: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句四: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1)“苍白的脸”,所以不平静。
他的脸为什么是苍白的?
预设一:患了白血病,得了重病脸上没有血色,生命走到了尽头。
就像文中说的那样“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引出句二的教学)
教师可引导:静静地读读这个句子,哪些词把你的心都揪紧了?(“苍白的脸”“刚满18岁”“即将凋零”“唯有”)(朗读指导)
教师: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
将凋零”;(你来读读这句话,你把我们的心也揪紧了。
)美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却“即将凋零”,
你说:在这样的打击、这样的现实面前,小钱的内心能平静的下来吗?读——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预设二:得了重病,自己不抱希望,虽有企盼,但没有信心,为什么会没有信心呢?(引出句三的教学)
A、容易吗?不容易!课文是怎么写的?(“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几经辗转”)
一定能找到吗?(只是有可能)
B、“几经辗转”如何理解?请你们想象一下小钱家人和医务人员会用哪些方式去哪些地方找?这就叫做“几经辗转”。
教师: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就是如此的渺茫,小钱的内心在担心自己是否还有一线希望呢?
(2)“阳光灿烂”和“脸色苍白”的对比,面对“灿烂的阳光”,近在咫尺,他却无法拥有,无法享受,所以不平静。
(他无法享受什么?阳光、世界、生活、美好的一切。
插入创设情境的引读的句子:
教师: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上。
老师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指名读句二)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指名读句二)
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指名读句二)
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齐读句二)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
教师:是呀,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小钱的内心又怎能平静呢?
3、小钱才刚满18岁,如果不是这严重的白血病,18岁的生命就像初升的太阳、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蓝天上飞翔的雄鹰,而今却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学生接读)……唯有(引读:骨髓移植)……才能(引读: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4、此时,对于小钱来说,谁,就成了他生命之花得以绽放的十万分之一的可能?(台湾青年!)现在,只有谁才救得了小钱了?(台湾青年!)请你用上“唯有……才能……”来说说这件事。
教师小结:唯有台湾青年,才能使小钱的生命之花沐浴在阳光下;唯有台湾青年,才能使小钱享受到生命的阳光;唯有台湾青年,才能使小钱扬起生命的风帆。
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
过渡:同学们,小钱最终能否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起走进同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台湾青年。
第二板块:体会台湾青年的不平静。
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觉得此时周围的环境和他的内心平静吗?自读第5自然段,找找台湾青年不平静的原因。
句一: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句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了涓涓流出……
(1)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余震带来的可怕后果?(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不得不停止)
教师评价:(余震的破坏,也有如此之大。
突如其来,就是说余震是在人们毫无心理准备,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突然降临的,因此是十分的危险。
)教师:面对如此危险的环境,躺在病床上的青年又怎能平静。
还从哪里看出周围环境的不平静?
(2)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了涓涓流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周围环境的不平静?(如果是平时,骨髓抽取可能要不了多久,一次就能成功,可如今——(只能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工作,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
预设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一次一次的努力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次一次的痛苦,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考验,一次一次的危险。
)是呀,这又怎能平静呢?
(3)教师小结,回读关键句:面对如此险情,应该不平静才对,可就是在这种不平静的环境中,(读——)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四、尾声:
1、说一说。
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音乐)
你们觉得这涓涓流出的是什么?(是骨髓,是爱,是同胞之情、爱心、希望、友谊、生命)
2、写一写。
教师:同学们,在两岸同胞的努力下,小钱终于获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能平静呢?他会想些什么?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贴着小钱的心,将他内心的感受也涓涓地流入你的笔端。
3、结课:这真是一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之桥啊!这座生命桥难道就仅靠小钱对生命的企盼,台湾青年无私的付出就能搭建吗?还有很多人也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下节课让我们走进更多的人,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台湾
小钱—骨髓—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