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樱花、富士山、和服、动漫等图片,师问“这些图片属于哪个国家?”(日本)二、学习新课:环节一:读图填图篇(一)慧眼识图:出示世界地图和日本地形图,并在世界地图中标出了日本,学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读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提示: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2.读图找出领土主要组成(四大岛)3.读图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京湾、濑户内海、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二)巧手填图:让学生在手中的日本空白图上准确填出以上找出的地理事物:临海、隔海相望的国家、四大岛、海峡、内海、海湾、平原、高山(三)火眼金睛:1.出示日本地形图,学生读图分析日本地形特点,并在图中找出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和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2.出示亚欧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观察日本有哪些气候类型?环节二:能力提升篇1、合作探究: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探究:日本面积狭小,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河流短小湍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2、出示日本轮廓图,并用红线画出海岸线,学生结论(日本海岸线漫长曲折)。
师接着提问:这样的海岸线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多优良港口,利于海运)环节三:联系生活篇1.我是小导游:赏樱是日本一项重要的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想让游客在最长时间内欣赏樱花,你将怎样设计旅游路线?为什么?2.地理与生活:出示日本房屋、温泉图片学生观察回答问题:日本的房屋建筑有何特点?日本为什么多温泉?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出示板块构造图加以强调。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节课内容是对日本的基本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了解日本。
在教材编写上,注重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强调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仪的使用、地图的阅读等基本地理技能,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对日本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较强,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学会使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周边国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
2.难点:对日本地理特征的分析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风光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特征。
3.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地图教学法: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日本的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美丽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国旗、首都、人口等基本情况。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日本的一些特色。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日本的特色。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地图、图片、课本、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日本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
Step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基本情况,如国旗、首都、人口等。
2. 学生跟读相关单词和句子,加深记忆。
Step 3 日本的特色(2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日本的传统文化、名胜古迹、美食等。
2.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增加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3. 教师展示关于日本的一些特色小物品,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动漫、电子产品等。
4.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Step 4 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日本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日本的节日、体育项目等,编写小册子或制作海报进行展示。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展示,互相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内容,总结日本的特色,并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PPT,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分享。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我对日本的印象”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作文,描述自己对日本的看法和喜爱之处。
六、板书设计(可根据需要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以及课堂活动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设计构思:本节课是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开篇,在整个区域地理学习中起着引领作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领土组成”“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等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共五个环节,采用“两案双动”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为基本学习方式。
第一环节“全景日本”:展示日本各类图片,学习畅谈日本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岛国日本”:分析地图,获取地图信息,说出日本领土组成,地理位置,掌握学习方法。
第三环节“自然日本”:分析地图,提取日本地形、气候特点等信息;联系旧知,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分析案例,说明日本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措施;七嘴八舌,归纳防震方法。
通过上述活动,理解生活地理、有用地理、趣味地理。
在此基础上展开以“根据日本岛国、气候、地形,说明日本河流的长短、多少、水量大小、水能丰富与否”为主题的小组讨论,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四环节“方法日本”:经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概括本节所学内容,归纳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的一般方法,即: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地质等)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等五方面,凸显地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第五环节“演练日本”:定时完成与学习目标吻合的练习题,学以致用,整理知识网络,巩固学习方法。
最后组织学生防震逃生演练,把学习氛围推向高潮。
教材分析:日本一节内容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选择性地介绍,精选日本突出的几个特点,教材内容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和“东西兼容的文化”三方面进行内容设置。
本节课主要学习“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等内容。
日本是“国家和地区”的典型案例,居引领地位,具有“示范性、方法性、实用性的”的作用。
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通过“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一亚洲”的学习,初步掌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组成要素等内容;七上学习过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形成原因、分布、防震等知识,这为本节课做了较好的知识铺垫。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68#堂教学曰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阮昭云(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板桥中学,云南昆明)一、教学材料解析1. 位置和影响学习商务星球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一■节的基础是对地区和大洲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国家”。
本章是前两章内容的细化。
本 节以“日本”为例,通过描述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 境特征、人类活动等知识,引导学生从自然、经济、文 化等方面了解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规律。
2.学习目标本节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山区岛屿国家”“经 济和商业强国”“受到东西方严重影响的文化”。
由于该节内容比较全面,所以将“山区岛屿”作为第一 课列人课程,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注日本的首都、地 理位置和领土组成;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日本自 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简要说明独特的地理现象和突出 的自然灾害及其原因。
二、 学习状况解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完亚洲和各个地区之后,已经 有了学习地理学的基础,并且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有一 定的了解,如动漫、美食等,这使得他们好奇心强,学 习积极性高,但日本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学习 思路和方法尚不明了。
三、 教学任务1. 技能和认知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了解日本的重大自然灾害 并分析原因。
2. 程序和方式让学生做好使用地图的准备,说明日本的领土构 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地理位置;让学生掌握分 析某一国家自然地理的方法。
3.价值观和情感认知塑造学生对健康环境和资源的认识;提高学生对 减少地震风险和重视生命教育的认识。
四、教学关键让学生做好使用地图的准备,说明日本的领土构 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利用图表数据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 家;利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理由;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根据地图和文字资料说出日本的气候、地形等自 然环境特征。
初步了解国家地理研究的一般方式。
六、教学方案的运用与规划课堂上使用接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情境可以提高 其学习能力,增强其学习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地 理思维,促进学生的整体认知。
(完整版)《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陈菊511434知识与技能要求: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记住日本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首都。
知道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特点。
学会运用地图描述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2、知道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
学会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3、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的教育。
教学方法与课前准备:1、课堂教学以模拟旅游的方式进行,学生充当旅游者和调查者的角色,教师充当领队角色。
以轻松活泼的气氛进行学习。
2、课前提供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地图册、收集资料完成预习。
教师综合学生的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
3、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地图册、收集的资料、多媒体演示的地图信息进行探究和学习,必要时才能使用课本。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日本之旅(准备)(轻松导入)师:同学们,由今天开始,让老师来充当导游,带大家去周游世界列国。
首先,我们的第一站是——日本东京,出游之前,想想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学生普遍知道应该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带上地图、钱、衣服等物品。
)师:现在,就让我们借助地图和资料,先了解一下日本的基本情况。
(多媒体演示日本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旅游的欲望。
)(转折)师:想想,我们泡着温泉,望着远处的富士山,欣赏着身旁美丽的樱花,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可是,在享受的同时,我们也有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小心地震。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
(展示日本地震图片与地震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数据)师:你知道日本为什么那么多火山地震吗?读图册P30“日本火山地震带”图,看看你是否能找到答案?生:读图分析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地震。
师:地震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日本人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
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认识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日本”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5、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说明】地理复习旨在使学生能将有代表性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效整合,在整合中发现异同,总结规律,掌握区域整合的复习方法。
因此本节课重点完成2.3.4.5的拓展与整合。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能分析出日本和台湾在自然地理方面的异同。
2.能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台湾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它们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3.通过材料分析日本和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性,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三、教学过程问题2:当飞机飞到日本上空时,透过窗户向下俯视,惊奇的发现日本和台湾的自然地理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你来总结一下吧!归纳小结:两地区在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方面有相同点,并总结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过渡:两地气候的共性是都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你能找出这种气候类型吗?问题3:朋友说可以到日本享受北海道的滑雪,看大型的机械化耕作,你认为纪实中有不实之处吗?说说你的理由过渡:在日本看不到大型的机械化耕作,在哪些地区可以看到呢?小结:日本是岛国面平原面积小不能大型的机械化,美国和中国东北平原因为平原面积大耕地多,能够用大型机械化耕作。
小组合作交流找出两个地区自然地理方面的相似之处。
生进行慧眼识气候环节,辨认候类型,归纳气候特点。
个别学生交流分析原因。
学生快速回顾所学到的地区并交流原因。
让学生明确利用经纬网地图判别方向的方法。
设计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通过组间相互补从多方面总结自然地理的相同点。
日本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衣食住行话日本广州市天秀中学何佩琼一、教学内容分析:(一)、对课程标准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自然环境有两大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教材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但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收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对资料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还不高。
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汇报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日本图片、资料,学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2)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3)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2)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3)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和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如何从日常所见所闻分析出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大隗镇第二初级中学刘水亭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知识与能力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
2.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
2.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防震意识。
2.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培养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日本旅游的好去处和与地震有关的材料。
设计思路《日本》是在学生学习大洲——亚洲后,掌握了分析区域的方法情况下讲授的一节课。
如何将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是教学突破的重点。
所以,本节课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法。
从一位旅游者的食、住、玩等出发,引入了日本的海陆位置、气候、多火山和地震以及文化的特点。
由表及里,如抽丝剥茧,突出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组成旅游团去下面这个国家进行旅游。
【播放与日本有关的图片】生:根据图片判断考察的目的地——日本。
二、围绕教材提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师:我们在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生:畅所欲言(语言、货币、地图、气候、可选择的交通工具等)。
师:适时点拨。
1.友情提示语言——日语。
货币——日元 100日元≈6.8元人民币(注意);日本银行兑换只在上午9时到下午3时进行,周六、周日及主要假日,银行全天休息。
一般只能在饭店里兑换,要比银行兑换稍微贵些。
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
气候——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概括气候特点。
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黄海)或飞机。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
《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之后学习的第一个亚洲国家,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国家地理,从教材编排的位置和顺序来看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对将要学的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起到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参与意识强,对新事物怀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心理上,他们渴望自主探究的表现,同时具有一定合作能力。
但是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图指出日本位置特点,主要领土组成和首都、了解日本的主要地形和气候。
2.知道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
3.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况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使他们懂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确定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活动讨论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游戏模拟法。
五、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图片: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今天哆啦a梦将带领我们去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国度,我们先欣赏一组图片,看能不能猜出来是哪个国家?课件展示完图片顺势提问:“刚才我们看到图片是来自哪个国家呢?关于日本你还了解哪些?”【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和配有音乐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思维,让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过渡:为了更好的了解日本做好旅游攻略,哆啦a梦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旅游任务,同学们齐读一下。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哆啦a梦带我们去旅游为主线,把学习目标改成旅游任务让孩子能主动参与进来,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索。
2.自主学习,基础过关旅游任务一:请学生们采取自主学习形式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内容。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__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__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
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
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1)出示: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小勺拽着聂荣臻(2)指名读——齐读(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残忍:凶恶、狠毒无辜:辜,罪。
《日本》教学设计
Y()g h!"#$G r'@ D45笔者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大量地图、景观图片和课堂活动,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原有区域地理知识基础上直观认识日本自然环境、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并通过小组活动探究,以激励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读图析图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提升区域认知素养的方式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描图、析图等初步认识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在不断的读图分析中积累知识和方法,形成理性认识。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把难以理解的问题易懂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日本的学习,感受日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读图分析法等。
80··【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32届夏季奥运会在哪个国家举办吗?你们知道富士山在哪个国家吗?你们知道以樱花作为国花的是哪一个国家吗?(日本)是的,就是日本。
日本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那么,你们眼中的日本是怎样的呢?相信大家对日本都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更加全面地了解日本。
设计意图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盛事以及关于日本最典型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关于日本的学习。
二、学习新知(一)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1.日本的半球位置。
老师:读“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简述日本的半球位置。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
4. 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1.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1. 课件《樱花》2. 课件《日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播放名曲《北国之春》。
2.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3. 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经济发达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
3. 讲解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四、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练习巩固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并补充总结。
七、课后作业1. 绘制日本地理位置示意图。
2. 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地貌特点、经济状况等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案例题目:《日本》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日本的国情——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对他的经济以及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
教学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综合法、启发式引导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播放多媒体【百度视频1】/s?f=0&n=1&word=%B6%DF%C0%B2a%C3%CE【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进而想到了哪个国家?(日本)【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日本,他与我国为什么要用“一衣带水”来形容呢?它的自然环境,经济以及文化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与我共同走进日本。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
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一节 日本(2)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湘教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相关地图,从图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2、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气候特点、发达的经济教学难点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东亚鸟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的城市等。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小,人口稠密。
自然地理特征是多山、平原狭小;海岸曲折、港湾优良;多火山地震;矿产资源贫乏。
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
二战后,日本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群岛多港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已具备一定的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查文、独立用图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一些。
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所以,教师要利用地图、资料、辅助图片、投影、录像、电脑等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设计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
设计构思:
本节课是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开篇,在整个区域地理学习中起着引领作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领土组成”“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等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共五个环节,采用“两案双动”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为基本学习方式。
第一环节“全景日本”:展示日本各类图片,学习畅谈日本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岛国日本”:分析地图,获取地图信息,说出日本领土组成,地理位置,掌握学习方法。
第三环节“自然日本”:分析地图,提取日本地形、气候特点等信息;联系旧知,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分析案例,说明日本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措施;七嘴八舌,归纳防震方法。
通过上述活动,理解生活地理、有用地理、趣味地理。
在此基础上展开以“根据日本岛国、气候、地形,说明日本河流的长短、多少、水量大小、水能丰富与否”为主题的小组讨论,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四环节“方法日本”:经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概括本节所学内容,归纳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的一般方法,即: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地质等),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等五方面,凸显地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第五环节“演练日本”:定时完成与学习目标吻合的练习题,学以致用,整理知识网络,巩固学习方法。
最后组织学生防震逃生演练,把学习氛围推向高潮。
教材分析:
日本一节内容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选择性地介绍,精选日本突出的几个特点,教材内容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和“东西兼容的文化”三方面进行内容设置。
本节课主要学习“多火山、地震的
岛国”等内容。
日本是“国家和地区”的典型案例,居引领地位,具有“示范性、方法性、实用性的”的作用。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通过“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学习,初步掌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组成要素等内容;七上学习过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形成原因、分布、防震等知识,这为本节课做了较好的知识铺垫。
但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有关日本的知识比较匮乏。
2.学习方法:经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防震的方法,一个地理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特点的分析方法等。
3.心理习惯:六年级学生学习七年级地理,在心理上很不适应,带之而来的学习习惯比较差。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和。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日本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
2.读图,分析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特点。
(重点)
3.读图,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及防震措施。
(重点)
4.通过实例,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关系(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讲述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与练习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节课有密切相关的日本素材,整合制作课件。
编制学案。
教学过程: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学案)
第一节日本
第1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说出其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地图和资料,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习过程
【基础链接】
1.世界有哪二大地震带?
2.从哪三方面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3.自然环境一般包括哪些方面?
【新课学习】
学习主题一:日本的领土组成及地理位置
一、读图7.1、7.2,结合P14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的领土由哪几部分组成?
2.日本的地理位置:⑴结合图6.1,半球位置:;⑵经纬度度位置:
经度范围,纬度范围。
⑶海陆位置:东西濒临的海与洋是什么?。
在亚洲地理分区中属于。
学习主题二:日本的自然环境
二、读图7.2、6.13,完成下列各题。
3.日本以什么地形为主?
4.日本北部和南部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三、阅读P15-16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5.读图7.7及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6.读图7.4、7.5、7.6,举例说明火山、地震对日本民众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7.读图7.8、7.9,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8.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在防御地震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拓展深化】
9.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根据日本的岛国、气候、地形,说明日本河流的长短、多少、水量、落差、水能等。
【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日本的领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最大岛是本州岛 B.最北的岛是北海道岛
C.是由四个岛屿组成的岛国 D.位于温带地区
2.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发展下列哪些产业十分有利( )
①渔业②造船业③对外经济联系④种植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大陆相比较()
A.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B.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C.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较少 D.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多
4.下列不属于日本传统民居特点的是()
A.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 B.多为二层楼房
C.多木制框架结构 D.多为西式洋楼
二、综合题
5.读图“日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海,B________洋 C_________岛,
D________岛E_________山,F________(城市)
⑵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为山地、丘陵,请分析
这种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提示:耕地面积、适宜发
展的农业部门等)
学习延伸
案例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了9.0级的大地地震。
3·11大地震及爆发的海啸共造成1万5844人死亡,失踪人数为3393人。
2008年5月12晶,四川省汶川县发了8.0级大地地震,5·12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案例二:汶川大地震,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却创造了“奇迹”,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无一人伤亡。
究其原因,叶志平校长主抓加固教学楼,教学楼在大地震中没被“震倒”;4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全校师生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创造了一大奇迹。
①从二次地震来看,日本地震级别大,又有强海啸,为什么日本伤亡人数又中国少的多?(读图7.8、图7.9)
②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教室,或在家长,或在商场,如何逃生?
反思总结
学习评价自评组评师评
说课
设计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
说课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和。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说教材:
日本一节内容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选择性地介绍,精选日本突出的几个特点,教材内容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和“东西兼容的文化”三方面进行内容设置。
本节课主要学习“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等内容。
日本是“国家和地区”的典型案例,居引领地位,具有“示范性、
方法性、实用性的”的作用。
说学情:
1.知识基础:通过“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学习,初步掌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组成要素等内容;七上学习过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形成原因、分布、防震等知识,这为本节课做了较好的知识铺垫。
但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有关日本的知识比较匮乏。
2.学习方法:经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防震的方法,一个地理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特点的分析方法等。
3.心理习惯:六年级学生学习七年级地理,在心理上很不适应,带之而来的学习习惯比较差。
说目标:
1.读图,说明日本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
2.读图,分析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特点。
(重点)
3.读图,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及防震措施。
(重点)
4.通过实例,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关系(重点与难点)
说方法:
启发讲述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与练习法等。
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