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利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瓶口
分水鱼嘴
外江
Leabharlann Baidu
内江
飞沙堰

⑵鱼嘴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 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 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 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 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⑶飞沙堰溢洪道
玉垒山

⑴将玉垒山 凿开,狭窄 处为“宝瓶 口”。 玉叠山分 离的石堆 叫离堆。
在江心修筑分水堰十分困难,抛下去的石块不断地被洪水冲走,当地多 竹林,李冰将鹅卵石装满在大竹笼中加固低堰,终于堆成江心小岛—鱼 嘴分水堰,并在每年岁修时不断加固。
主体工程及作用
宝瓶口 分水鱼嘴
——引水工程、控 制进水流量
内江:灌溉 外江:分洪
飞沙堰
——溢流排沙工程
深淘滩 低作堰
李冰规定每年枯水期要深淘内江的泥沙乱石,他凿制石马置于
江心,(明清后改在河底埋卧铁)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卧铁
飞沙堰溢洪道要低作堰,使内江水位过高时,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 沙堰流入外江,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 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 洪水(高水位)不过肩。
一、古代水利工程概述:
1、类型: 就古代水利工程而言, 其类型主要有运河、堰、 坎儿井、堤防等。运河 是用于沟通水域的人工 水道,堰是对河水进行 疏导的工程建筑,坎儿 井是新疆干旱地区的一 种特殊灌溉系统,堤防 分为抵御海潮的海塘和 束缚河水的河塘。
2、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 一是安徽省寿县的安丰塘(芍坡),为我国最早的 一项水利工程。 • 二是连通两江的灵渠,贯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 三是灌溉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 四是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贯通了海河、黄河、 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
意 义
著名景点:
离堆公园
南桥
伏龙观
宝瓶口

离堆
安澜索桥
建在鱼嘴分水堤上,连通内、外两江。用竹丝编成竹缆,牵于两岸,下 用木排架和石墩承担铺板。涨潮时游客也可步行此桥。
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
都 江 堰 旅 游
2、 灵 渠
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是跨越湘 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位于湘桂走廊中心兴安县 境内,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的三 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称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 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历史悠久,设计精巧,全长37 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 门组成。将海洋河水三七分流,三分入漓江,七分入湘 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二、古代水利工程代表
• 1、都江堰 • 2、灵渠 • 3、京杭大运河 • 4、坎儿井
1、都江堰
概况: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 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 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 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 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 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 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 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 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 利工程。
• 修筑原因:
•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 高悬于成都平原之上,是危险的悬江。每当 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 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 洪水一退,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 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民不聊生。 •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公元前256 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充分发挥岷江坡 陡流急的优势, 创造性地修建了著名的都江 堰水利工程。
历史意义
• 京杭大运河畅通了数百年,这对促进大江南 北经济文化的交 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 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现在: • 随着现代运输业的发展,大运河已逐渐退出 历史舞台。而作为旅游资源出现在大家面前。
桂 林 兴 安 灵 渠
兴安灵渠地图
3、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是苏伊 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它南起浙江 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京、 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 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修筑过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 是当今世界唯一留 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它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 利, 2200多年来都江堰工程仍发 挥巨大效益。 李冰治水,功在当 代,利在千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 的结晶。
•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内、外江两 条,将内江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 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 冰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⑴凿 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 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 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胀冷缩的原理),大 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山 口—宝瓶口。⑵在岷江出山口建鱼嘴分水堰,将 江水分为两支。⑶在鱼嘴分水堰尾部建飞沙溢洪 堰。
每年岁修后的清明节举行放水典礼,堰工们砍倒杩(ma3)槎 (cha2),清澈的江水源源流向灌区。
都江堰水利工程存在的意义
(1)防洪、灌溉并举,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 (2)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 保护了环境。 (3)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 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
修筑历史:
• 1、第一次高潮: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 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 • 2、第二次高潮: 隋:隋文帝兴兵伐陈 • 隋炀帝迁东都洛阳 • 3、第三次高潮:元代 :都城在北京绕道洛 • 阳不便 • 由郭守敬设计取直道 •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 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前 后共持续1779年。
修筑原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 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 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秦军 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惟独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 毫无建树,原来是因为广西的地形地貌导致运 输补给供应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 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运筹帷幄,命 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 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 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 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 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