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电磁学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山主峰金殿
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是良导体,每逢电闪雷鸣的时候,光球在金殿 四周滚动,但霹雳却击不到金殿,金殿经受多次雷击后,不仅豪无损伤, 无痕无迹,反而其上的烟尘锈垢被烧去,雨水一洗,辉煌如初。这一奇观 被称为“雷火炼殿”。金殿造了已经有六七百年了,但还是完好如初,仍 然光彩夺目。 【原因: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金殿本身就是一座庞大的 导电体,雷雨前夕,带电荷的积雨云向金殿移动,当达到一定距离时,云 层与金殿的电位差增大,使空气电离,金殿上的电荷与云中的电荷间频频 闪击,火球滚动,于是产生了“雷火炼殿”奇观。
中国古代的电磁学知识
1. 中国古代的电学知识 雷电和摩擦起电
2. 中国古代对磁的认识 磁体、磁性及应用、司南、指南针
(一) 中国古代的电学知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的形声字。 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電”字。
者,此名延年砂;四面只吸铁八两者,号曰绪采石;四面 只吸铁五两以来者,号曰磁石。” ➢ 陶弘景《名医别录》:磁石“今南方亦有好者,能悬吸针, 作虚连三、四为佳。”世界上关于磁力测量最早的文字记 载。 ➢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磁石“能吸铁虚连十数针,或一、 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真。”
(3) 磁石只能吸铁 《淮南子》:“慈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通矣”,
“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不能吸金、银、 铜等其他金属,也早为我国古人所知。 (4) 隔碍相通 张君房《云笈七签》:“磁石吸铁,间隔潜应” (5) 磁屏蔽 明末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或问 余曰:磁石吸铁,何物可以蔽之?犹子阿孺曰:唯铁可以隔之 耳。其人去而复来曰:试之果然。余曰:此何必试,自然之理 也。”我国最早对磁屏蔽的记载。
➢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 “猫……黑者,暗中逆循其 毛,即着火星。”
➢ 明代都邛(qiong)《三余赘笔》:“吴绫为裳,暗室中力持 曳,以手摩之良久,火星直出。”
(二) 中国古代对磁的认识
1、 对磁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认识
➢ 前秦(公元前4世纪)《管子》:“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 金”,这是关于磁的最早记载。
➢ 《鬼谷子》: “若慈石之取针”。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这是最早
关于磁石吸铁的记载。 汉代高诱注:“石,铁之母也。以有慈性,故能引其子。石 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 在东汉以前的古籍中,一直将磁写作慈。相映成趣的是磁石
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都含有慈爱之意。
2、 对磁性的认识
(1) 磁体极性: 汉朝的奕大“斗棋”
(2)磁性强弱: ➢ (公元5世纪)《雷公炮灸论》:(磁石)“四面吸铁一斤
2、 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 ➢ 《春秋纬》:“瑇瑁(玳瑁)吸偌(细小物体)”。 ➢ 《论衡》:“顿牟掇芥 duō gài”,这里的顿牟也是指玳
瑁。 ➢ 《三国志》: “琥珀不取腐芥”。腐芥因含水分,已成为
导体,所以不被带电琥珀吸引。 ➢ 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琥珀,惟以手心摩热拾芥
为真。”辨别真假琥珀的方法 ➢ 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皇宫中每幸诸阁,掷龙脑以辟
➢ 方以智《物理小识》:“雷火所及,金石销熔,而漆器不 坏。”
(2)雷电成因 ➢ 《淮南子·坠形训》:“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雷
电是阴阳两气对立的产物。 ➢ 王充《论衡·雷虚篇》:“雷者,太阳之激气也”。“试以一
斗水灌冶铸之火,气激■裂,若雷之音矣。或近之,必灼人 体。天地为炉大矣,阳气为火猛矣,云雨为水多矣,分争激 射,安得不迅?中伤人身,安得不死?。” ➢ 明代刘基(1311~1375):“雷者,天气之郁而激发也。 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古代屋脊上的避雷装置
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1688年所 著的《中国新事》一书中记有:中国屋脊 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 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 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 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 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睛行至地 底,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这说明,中国 古代建筑上的避雷装置,在大批量和结构 上已和现代避雷针基本相似。
甲骨文“雷”
金文(周)“电”
1、雷电知识 (1)雷电现象 ➢ 王充《论衡·雷虚篇》:“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地提出
云与雷电之间的关系。 ➢ 《南齐书·五行志》: “永明八年(490年)四月六日,雷
震会嵇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 户不异也。(佛面刷有金粉)”
➢ 沈括《梦溪笔谈》:“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 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 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 储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不曾焦灼。有 一宝刀,极坚刚,就刀石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 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铄而草木无一毁者, 非人情所测也。” “导体”和“绝缘体”在雷电作用下的 区别。
3、 人造磁体
(1) “斗棋”: 《淮南万毕术》:“慈石提棋” 。原注释说:“取鸡
(血),磨针铁,以相和慈石,置棋头,局上自相投也。” “慈石拒棋” 。
(2)摩擦带磁: 沈括《梦溪笔谈》:“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
(2)尖端放电 ➢ 《汉书·西域记》:“元始中(公元3年)……矛端生火” ➢ 晋代《搜神记》:“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 ➢ 避雷针是尖端放电的具体应用:
唐代王睿《炙毂(gu)子》:汉代高大建筑物的瓦饰制成动 物形状且冲天装设
古塔的尖顶多涂金属膜或鎏金,成为导体,在直达地下的 塔心中藏一根金属“龙窟”,起到了避雷作用。“雷公柱”
(避)秽。过则以翠羽扫之,皆聚,无有遗者”。孔雀毛吸 引龙脑(可制香料的有机化合物碎屑).
(2)电致发光(这里指摩擦起电伴随的放电现象)
➢ 西晋张华(232~300)《博物志》:“今人梳头,脱著衣 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zha)声”。世界最早记 述了梳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及发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