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共40页文档
《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
微,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岂独伶
人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 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 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 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 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 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 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 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 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 吗?
分析课文
合作探究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D作者认为,祸患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智勇之人, 会被自己耽溺的东西所害,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经验。
文句翻译 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语句翻译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 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 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 座前,把报仇成功的消息告诉晋王时。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这是自然的道理。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 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 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 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 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 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 行讽谏。
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 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 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 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 史为鉴。
合作探究
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
抑本其成败
之迹,而皆自 于人欤?《书》
曰:“满招损, 谦得益。”忧 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
与失败的事迹,都是 由于人事呢?《尚书》 上说:“自满招来损 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 兴盛,安闲享乐可以 使自身灭亡,这是自 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及 其衰也,数十伶 人困之,而身死 国灭,为天下笑。
千古名句:满招损,谦得益
课堂小结
题解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 “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 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 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 书或文的内容。
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 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 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 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 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
五 代 史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1、了解作者 2、题解 3、时代背景 4、写作意图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 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 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 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 有成就。
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 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 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 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 射死了庄宗。
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古文赏析
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古文赏析《五代史伶官传序》古文赏析【作品介绍】《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原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求本原来,探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在猪、羊个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还是。
《五代史 伶官传序》ppt课件40张
一般属官 用 猪、羊各一头
用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梳
理 走在前面
祭告 状语后置,省略句
文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以锦囊盛(之)
意
等到
收藏
·
第 二 译文:这之后出兵作战,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 段 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
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作者简介
欧阳修 (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 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出身寒 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 荻画地作书。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 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 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难道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梳 推究
人的作为
理 文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意
……的原因 和
·
第 一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 段 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
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文本分析 第一段
1.文章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 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
2 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 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 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
3 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 唐的衰亡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就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作者简介欧阳修(11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次年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后入京任职,勇于言事,曾被贬夷陵县令。
后又因参加“庆历新政”而贬至滁州、颍州等地。
晚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
博学多才,是著名文学家,诗词文赋皆长,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开一代文学风气。
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读《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独立修撰的一部史书,共七十四卷,为古代二十四史之一。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
北宋王朝建立后,虽有较长时间的稳定和表面的繁荣,但社会矛盾日益扩大,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弊病丛生,积贫积弱。
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力图通过政治改革挽救危机,却屡遭当权者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欧阳修越发担心宋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
宋太祖时已有薛居正奉命主修的五代史书(后被称《旧五代史》),欧阳修认为它无助于劝善惩恶,决意自撰一部(后被称《新五代史》),通过对五代政治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记述、评价,借以提出劝诫和警醒。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文言现象赏析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文言现象|赏析《五代史伶官传序》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宋代: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及注释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章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引述和赞美,增强了读者的民 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丰富了文学宝库
文章作为《五代史》的一部分,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 库,为后人研究历史和文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06
结论与展望
对《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评价与结论
历史价值
《五代史伶官传序》作为一篇历史性散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总结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历史 教训,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创作背景
1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 一篇史论。
2
该文主要讲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故事 ,并以此为鉴,指出一个王朝的兴衰与统治者的 骄奢淫逸和用兵之道有关。
3
欧阳修通过分析伶官在历史变革中的作用和地位 ,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和艺术的理解和思考。
02
伶官制度
在这个时期,各地藩镇 割据,互相攻伐,朝代 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
安。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
个主要的政权。
伶官的起源和地位
伶官是指古代宫廷中的乐工、演员等演 艺人员。
在五代十国时期,伶官的地位非常低下,被 视为下九流之辈,社会地位极其卑微。
然而,由于他们掌握着表演艺术, 能够通过歌舞、戏剧等形式传达信 息和情感,因此在政治和军事领域 中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伶官的选拔和职责
选拔
伶官在宫廷中主要负责音乐、歌唱和舞蹈等表演任务,因此需要选拔具有音乐 、舞蹈或歌唱天赋的人。通常,他们是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被挑选出来的。
职责
伶官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和表演宫廷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活动。此外,他们 还负责维护和演奏宫廷乐器,以及为宫廷节日和庆典提供娱乐表演。同时,他 们还可能参与接待外国使节和贵宾的仪式活动。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注释、分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①,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②,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③;燕王,吾所立④,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⑤,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⑥!”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⑦。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⑧,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⑨。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⑩,函梁君臣之首⑪,入于太庙,还矢先王⑫,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⑬,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⑭,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⑮,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⑯?抑本其成败之迹⑰,而皆自于人欤?《书》曰⑱:“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⑲,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⑳;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㉑,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㉒,岂独伶人也哉㉓!作《伶官传》。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1、伶(líng)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2、原:推究,考查。
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国号唐。
同年灭后梁。
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
3、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
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
4、矢:箭。
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叛变归唐,后封为梁王。
5、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
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
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6、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
7、与:赐给。
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
乃:你的。
8、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
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
9、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
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10、纳之:把箭放好。
文言文古文鉴赏《五代史伶官传序》
古文鉴赏《五代史伶官传序》【作品介绍】《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原文】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北宋]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求本原来,探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在猪、羊个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还是。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1
文化教育
2
阐述伶官在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
面的重要性。
3
表演艺术
探讨伶官在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表演艺 术中的扮演角色。
宫廷生活
描述伶官在宫廷生活中的地位和生活方 式。
V. 伶官的选拔和培训
选拔标准
详述伶官的选拔标准和选拔过程。
培训内容
介绍伶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专技能
探讨伶官所需的专业技能和才能。
历史背景
介绍五代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 治状况。
五代史概述
概括五代史的著作特点和内容。
《五代史伶官传序》 的地位
阐述伶官文化在五代史中的重 要性。
III. 伶官的起源和发展
1 起源
探讨伶官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轨迹。
3 伶官的角色
解释伶官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职责。
2 社会背景
介绍五代时期娱乐文化的社会背景。
IV. 伶官的职责和地位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 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关于《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演示。在本次课件中,我们将 带您了解五代史的伶官文化,并探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I.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重要性
介绍《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用和地位。
文化与艺术的结合
探讨伶官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II. 五代史的简介和背景
1 历史记录
阐述《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历史记录的重要性。
2 文化遗产
介绍伶官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
3 历史启示
探讨《五代史伶官传序》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VI. 伶官的生活和文化
宫廷生活
描述伶官在宫廷中的生活环境。
音乐与舞蹈
介绍伶官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才艺。
《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伶官传序》一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伶官传序宋代: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方位解析和练习(课堂PPT)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 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 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 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 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 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 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 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 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 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 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 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 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 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 么的衰败差劲呢!
6
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 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 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 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7
注音释义
系燕父子 仇雠已灭 乱者四应 盛衰之理 盛以锦囊
( 系 jì,捆绑。) ( 雠 chóu,同“仇”。) ( 应 yìng,应和 。) ( 盛 shèng,兴盛。) ( 盛 chéng,装。)
也哉!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 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 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 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 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 常是从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 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 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 会被他沉溺的某些爱好所迷 惑困扰,难道仅只是溺爱伶 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15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抑:连词,或者。 本:推究……根源。 得之、失之——“之”都是代词,代“天下” 。 自于:由于。 译句:难道是得天下困难而失掉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和失败的轨迹,而都是由 于人为造成的呢?
16
故方其盛
也,举天下之 豪杰,莫能与 之争;及其衰 也,数十伶人 困之,而身死 国灭,为天下 笑。夫祸患常 积于忽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 溺,岂独怜人
《五代史伶官传序》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五代史伶官传序》古文赏析【作品介绍】《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原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求本原来,探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在猪、羊个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还是。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的指南文章:说起这《五代史伶官传序》,那可真是文言文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咱先瞅瞅这作者欧阳修,那可是文学大家,他写的这篇文章,藏着好多值得咱们深挖的宝贝知识。
咱先来说说这文中的字词。
就像“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里的“原”,可不是咱们平常理解的那个“原来”,而是“推究”的意思。
这就好比你去解谜,得找到那个最关键的线索才能恍然大悟,这个“原”字就是打开这篇文章深意的一把小钥匙。
再说说文中的句式。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是个被动句,庄宗身死国灭,被天下人嘲笑。
你想想,这不就跟咱在生活中有时候不小心出了糗,被别人笑话一样嘛。
还有那些个通假字,“及仇雠已灭”中的“雠”通“仇”,就像是变了个小魔术,得把它看穿,才能读懂文章的真意。
说到文章的结构,那也是妙得很。
开头就抛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就好像是一场精彩演出的开场锣鼓,一下子就把气氛给带起来了。
接着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事例来论证,有详有略,有起有伏,就跟爬山似的,一会儿陡峭,一会儿平缓,让你的心情也跟着七上八下。
这篇文章的论证方法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欧阳修用对比,庄宗成功时的意气风发和失败时的狼狈不堪,一对比,道理就明晃晃地摆在那儿了。
这就像两个人站在一块儿,一个精神抖擞,一个垂头丧气,谁好谁坏不是一目了然嘛!再品品文章的语言,简洁有力,又饱含深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短短几个字,把人生的大道理说得透透的。
这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轻轻几句话,就让你如梦初醒。
咱学习这篇文言文,可不能只是死记硬背,得像品一杯好茶一样,慢慢咂摸出其中的滋味。
要把字词、句式、结构、论证方法都搞清楚,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欧阳修的文学魅力。
你说,要是咱们能把这篇文章里的知识都学透了,那咱们的文言文水平是不是能像坐火箭一样飙升?以后再读其他的文言文,是不是也能轻松应对?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五代史伶官传序》,好好学,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