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生活化思品课堂教学模式生活情境一、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就要构建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回归生活。

新课程的理念:“回归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发展生活”。新课程的教材编写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将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体悟生活、提升思维”,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准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准确的人生价值观。生活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是僵死的条纹和抽象的原则,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趋势。

二、什么才是“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思品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使用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政治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政治,体会

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政治的魅力。

我认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个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将思想品德课堂引向生活。“引导学生紧紧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做到“源于学生生活”、“立足学生活动”和“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

生活化的思品课堂至少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教学目标社会化、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三是教学方法生活化。

三、怎样才能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

我在新课程改革中努力探索“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我要把教学活动“生活化”:“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从生活中来”,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接下来是“到生活中去”,就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使用于生活实际,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教育的起点是生活,从贴近生活的实际出发,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领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作到读书明理;然后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地驾驭生活,创造美好的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教育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1、教学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从生活中来)

陶行知说:“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新课程要求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创设教学情境,或以耳闻目睹身边发生的事件导入,或以社会热点话题铺垫,或以具有轰动效应的国际爆炸新闻烘托,引领学生领悟生活,进入社会,感受现实,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2、教学内容:摸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到生活中去)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理想生活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比如,在讲民族团结的内容时,举例都以伟人、英雄、模范、杰出的人物作为典型人物,与学生的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别,就很难产生共鸣。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用身边的实例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人生价值简单的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他人,特别是少数民族同学,在学校要为老师同学着想,在社会上要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体悟生活、提升思维。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所以,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实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合理消费内容,就能够给学生10元钱,让他去计划着花。

3、教学目标: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

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这个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积极走进生活,调查身边水电以及日常学习用品的使用过程中的浪费情况;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使用所学知识,理解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的必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小窍门。因为题目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同学们认真实行了调查研究,并纷纷建言献策。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体会到了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带来的愉悦。同时,学生自身也受到了教育,自觉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理解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和发展。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教会或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切忌死读书。

通过“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明白事理,感悟人生,懂得生活。要实现上面的教学目标,关键还需要我们的老师转变教育观点,树立新课程理念,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教材

2、《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3、《陶行知文集》第977页

4、《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水平培养与提升》,新华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