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实用技术手册

合集下载

德生PL757A 调频 中波 短波立体声钟控收音机 使用手册说明书

德生PL757A 调频 中波 短波立体声钟控收音机 使用手册说明书

2004年4月第三版德生牌收音机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国 广东网址:e-mail:*****************.cn调频立体声/中波/短波(2.30-26.10MHz)采用进口优秀数字调谐(PLL)处理器应用先进的表面贴片(SMT)制造工艺,优质可靠四种方式选择搜索电台: 直接输入电台频率 手动搜索电台 自动搜索电台电脑预选记忆24个电台频率轻触式电子波段开关、短波米波段开关设按键锁定开关,防止误操作数字时钟,可控制定时开机及睡眠自动关机设9k/10k 中波步进频率选择开关,适合世界各国制式电池耗尽前自动关机,防止漏液损坏收音机设本地/远程灵敏度开关,方便在不同环境下接收强弱广播信号特设夜间照明指示灯,方便使用使用3节R6(5号)电池供电,可使用外接电源设外接天线插孔,附送室外短波天线,提高接收能力附送精美皮套、高级立体声耳机与外接电源供电器使用手册Operating Manual直接输入电台频率PL757A存储设置指示功能定时自动开机指示存储电台频率地址号码按键锁定开关功能指示调频立体声状态指示频率或时间指示波段指示:(),(),短波1或2(SW 1/2)调频FM 中波MW 液晶显示屏显示说明调频/短波频率单位(兆赫兹)中波频率单位(千赫兹)睡眠定时自动关机指示更换电池提示符号短波频率范围按电池正负极性正确方向装入3节R6(5号)新电池。

本机特设电源电压不足自动关机保护功能。

当电源电量即将耗尽时,会自动关闭收音机。

在您收听时,如果声音不稳定,可能是电池供电不足,请将收音机音量调小。

当收音机自动关机时,为防止已记忆的信息丢失,请及时更换新电池。

新旧电池不要混在一起使用。

当您长时间不用收音机时,请将电池取出,以免电池漏液,腐蚀机内元件。

务必关机后,才更换新电池!使用外接电源时,机内电池将被自动切断;请按照以上方式操作,以防机内记忆信息丢失!收音机左侧面220V 交流电插座外接电源连接和断开操作步骤:连接:断开:注意1.将DC05型交直流电源供电器插入220V 交流电 电源插座;2.打开DC05型供电器上的电源开关;3.将DC05型供电器与PL757A4.开收音机。

DSP6919芯片手册V1.21-立体声FM、中波、短波收音

DSP6919芯片手册V1.21-立体声FM、中波、短波收音

8OHM
3
GND
IO1
26
3v
EJA C
40P PVC
4
GND
5
ROUT
6
LOUT
IO2
25
IO3
工作温度
符号或者测试条件 最小值
VBAT
2
SCLK,SDIO
SCLK,SDIO
0.7* VBAT
SDIO,TUND
SDIO,TUND
0.8* VBAT
-40
典型值
3.3
最大值
4.5 0.3* VBAT
0.2*VBAT
-
85
单位
V V
V V °C
1.3 直流特性
(VBAT= 3V, VIO = 3 V, TA = 25 °C, 其他都是默认,除非特别提到)
Table 3. 直流特性
参数
符号或者测试条件
调频模式
驱动外置音频功放
最大音量,不接喇叭或耳机
驱动内置音频功放
最大音量,不接喇叭或耳机
电视伴音模式
驱动外置音频功放
最大音量,不接喇叭或耳机
驱动内置音频功放
最大音量,不接喇叭或耳机
中波模式
驱动外置音频功放
最大音量,不接喇叭或耳机
驱动内置音频功放
最大音量,不接喇叭或耳机
DSP6919
静态电流
33
40
μA
1.4 接收特性
(VBAT= 3V, TA = 25 °C, 其他都是默认,除非特别提到)
1.4.1 调频和电视伴音
Table 4. 调频接收特性
参数
符号
测试条件
输入频率范围
Fre
低噪放输入电阻

中波的发射与接收

中波的发射与接收

中波的发射与接收一、中波的定义中波是指频率为300kHz〜3MHz的无线电波,中波的频段范围是526.5KHz〜1606.5KHz,其波长为575〜187m,频带间隔9KHz。

中波广播(MW: Medium Wave)采用了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的方式。

在不知不觉中,MW与AM之间就划上了等号,实际上MW只是诸多利用AM调制方式的一种广播,像在高频(3〜30MHz)中的国际短波广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也是AM, 甚至比调频广播更高频率的航空导航通讯(116〜136MHz)也是采用AM的方式,只是我们日常所说的AM广播只是中波广播的调制形式而已。

二、中波的传播特点中波广播主要通过地面波传送,中波广播晚上还可通过空间电离层反射(天波)传播。

传播特点存在衰落现象,场强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易受太阳活动电离层暴(日凌)影响。

无线电波碰到导体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损耗掉一部分能量,这种使电波能量变弱的现象,叫做对电波的吸收。

大地是导体,对中波的吸收较强,故以地波形式传播的中波传播不远(约二三百公里)。

白天,由于阳光照射,电离层密度增大,使电离层变成良导体,致使以天波形式传播的一小部分中波进入电离层就被强烈吸收,难于返回地面,加之以地波形式传播的中波又被大地吸收而传播不远,于是就造成白天难以收到远处的中波电台。

到了夜间,大气不再受阳光照射,电离层中的电子和离子相互复合而显著增加,故电离层变薄,密度变小,导电性能变差,对电波的吸收作用也大大减弱,这时,中波就可以通过天波途径,传送到较远的地方,于是夜间收到的中波电台就多了。

三、中波广播的发展历程中波广播技术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中波广播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提高中波广播发射机效率和可靠性的过程。

经过近100 年的发展,中波发射机的效率从40%提高到近90%,极大地降低了中波发射机的日常维护费用,发射机的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停播率大大降低,基本上满足了不间断、高质量播出的要求。

中波发射机天线网络技术探讨

中波发射机天线网络技术探讨
中加 入陷 波 网络 ,对 其他 频率 吸 收。 供 电线路采用带屏蔽层 的电力电缆 ,正
用 多项措 施 ,解 决各 种 电磁 有一个 共 同的 串联 谐振 滤波器 、并联 确选择各版块 间的接地点 ,注意观察天 谐振 滤波 器和带 通滤 波器 。串联谐振 气变化时的接地环境。这些途径都是降 干扰问题 :
号通过 的阻抗是很小的 , 在另一方面 , 减干扰信号 。
4 . 2 合理设 计及选择 陷波 网络
的整体 ,一方 面 ,它允许 工作 频率 信 键 ,接 地点要 经 常检查 维护 ,这是 降 低 干扰 的有 效方 法之 一。主要 的方 法 它可 以防止 干扰频 率 的信 号 ,大 大衰 包括 一是要 对发 射器进 行定期 清 洁检
收 网络 ,通过 这些 阻塞 网络和 吸收 网 科 学技术 的进 步 ,多 频率发 射机 共塔
要增 加 匹配 网络 ,其原 因是 多频共 塔 络 ,对 主频率 以外 的干扰 频率 进行 吸 的模 式 已成 为 中波 台的发 展趋 势 ,但 几 个频率 间 隔通 常 比较远 ,塔底 输入 收 阻塞。带 通滤波 器 的通带 和阻带 的 如何抑 制和 消除 多频 干 扰 ,是促 进多
[ 2 ] 张丕灶等 . 全 固态 中波发送 系
版社 . 2 0 0 7 .
记 号 ,或 借助相 关仪器 仪表 的辅 助下 统调 整 与维修 [ M】 . 福建 . 厦 门大学 出
6 ) 良好 的接地 系统 。机房接地系
[ 3 】T S D- 2 5 DA M 2 5 k W 中 波 数
0 0 6 ,1 5( 4):6 0 — 6 3 . 线 受到 干扰反 射波 也会增 大 。发射机 效地减少 电磁波的干扰 ,但在 系统 的实 2

中波技术培训课件

中波技术培训课件

中波广播现状与趋势
国内中波广播发展情况
我国中波广播技术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各个省份,建立了完善的广播网络。
国际中波广播发展现状
全球中波广播发展迅速,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均拥有先进的中波广播技术和设备。
国内外中波广播现状
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中波广播技术的升级和转型。
xx年xx月xx日
中波技术培训课件
无线电基础知识中波技术概述中波广播发射系统中波广播技术特点中波广播现状与趋势中波技术培训课程设计
contents
目录
01
无线电基础知识
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量。
电磁波基本概念
电磁波的定义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在真空中为每秒299,792,458米。
培训对象与目标
培训内容与安排
中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中波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维护方法
中波技术的相关基本理论
实验和实践操作
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检查学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员对中波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课堂表现
通过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员对中波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
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员对中波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实验和实践操作能力。
监控系统与辅助设施
04
中波广播技术特点
音频调制技术
分析调幅(AM)和调频(FM)技术的区别,重点介绍调幅广播的优点和局限性。
质量标准
介绍国际和国内中波广播的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包括音频失真、信噪比等参数。
音频调制技术与质量
分析中波广播在各种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如雷电、工业干扰等。

中波技术培训课件

中波技术培训课件
融合创新
中波技术将与其他通信技术不断融合创新,发挥自身优势,为各类应 用场景提供更好的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中波技术培训课件
2023-11-09
目 录
• 中波技术概述 • 中波广播设备与系统 • 中波广播技术性能指标 • 中波广播传输覆盖效果分析 • 中波技术在应急广播中的应用 • 中波技术培训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中波技术概述
中波广播的特点
01
02
03
覆盖范围广
中波广播可以覆盖较广泛 的地理区域,特别是在夜 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接 收效果较好。
负责实时收集各种应急信息,如气象、灾害 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终端接收系统
包括各种接收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手 机等,负责接收应急广播信息。
中波技术在应急广播中的优势
覆盖范围广
中波广播的电波可以穿透障碍物,覆 盖范围较广,适合在各种环境下使用 。
可靠性高
中波广播的信息传输不受网络限制, 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稳定传输。
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中波广播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等部分组 成,实现实时监测发射机工作状态、信号质量以及报警等功能。
监控系统的应用与价值
监控系统能够提高中波广播播出质量与效果,降低停播率,提高安 全播出保障能力。
监控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定期检查监控系统的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及时升级软件以适应新 的监测需求和技术发展。
频偏限制
中波广播的频偏一般不超过±50kHz,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 和接收质量。
调制方式与音频接口
调制方式
中波广播通常采用调幅(AM)调制方式,即将音频信号叠加在载波上,通过改 变载波的幅度来传递信息。

中波基础理论讲义(一)

中波基础理论讲义(一)

中波基础理论讲义(一)1 无线电波及其发射原理在无线电广播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里是××广播电台,××××千赫”这是在告诉我们这家电台的名称和发射的无线电波的频率。

我们知道:交流电每秒发生50次改变方向和大小的周期性变化。

在电学里,把电流强度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作振荡电流。

交流电就是一种振荡电流。

振荡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作振荡频率。

在无线电技术里,向外发射的是高辐射能量的高频(一般在几百千赫以上)振荡电流,而每秒振荡几十次的低频振荡电流的辐射能量很低,在无线电广播技术中是不适用的。

当处于空间的导线通过高频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要产生不可分割的电场和磁场。

电场和磁场是统一的客观物质及电磁场的两个方面,当导线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时,变化的磁场附近空间又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又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如图1-1所示)。

这种不断交变着的电场和磁场,越来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极快,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用“c”表示)差不多,约为30万千米/秒。

在高频振荡电流振荡一个周期的时间内,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距离叫作电磁波的波长(用“λ”表示)。

假定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用f表示,则有:λ=c/f。

无线电所应用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很广的(从几毫米到几千米)。

并根据一定的波长范围把电磁波划分为几个波段。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其用途也各不相同(参见表1-1)。

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特性。

例如中波基本上是沿地表传播,受地面的吸收作用,使中波的传播距离受到限制。

但中波的信号稳定,多用于省市以内较近距离的无线电广播。

短波的传播主要靠地面和天空中电离层之间的反射,虽然信号没有中波稳定,但传播距离远,多用于国际间的无线电广播。

超短波能够穿透电离层而不被其反射,与光线的传播性质相似,主要用于电视、雷达和近距离通讯。

中波1

中波1
二、中波发射台广播发射系统的配置 在广播发射台的机房中,还必须有以下配置:音频前端 接收和处理系统,电源变电、配电系统,控制监控系统,天、 馈线系统,机房的接地系统。 1.音频前端设备 包括卫星接收和解调器、光纤接收与解调器、微波接收 与解调器、调频,有线接收等音以及频处理器。作用从远处 播出中心送来节目内容的高频信号或光信号中,解调出需要 的节目信号,送入发射机的音频输入端口。 音频处理器的作用是进行发射前的音频预处理,一般有 动态压缩和限幅功能,将动态变化范围很大的节目信号压缩 到一个适宜的范围内,既能提高发射机的平均调制度,又能 确保发射机不会产生瞬时过调。
Page 16
第四节 中波广播发射机调制原理概述
一、中波广播传输特点 无线电波有三种传播方式:地波、天波和沿直线传播的 波。 根据电磁波传输特性,中波频率主要以地面波传输。 夜间有一部分以天波方式传输。 地波的传播比较稳定,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能沿着弯 曲地球表面传输 由于地波在传播过程中要不断损失能量,而且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因此中波和中短波的传播距离不大, 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千米范围。
Page 4
第三节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中波广播发射机组成 射频系统、音频调制系统、控制监测系统、电源供电和 冷却系统。 1.射频系统 (1)激励信号源(振荡器或频率合成器) (2)驱动前级(射频末前级或叫中放级) (3)功率放大级(射频末级) (4)功率合成器 (5)机内网络
Page 5
Page 12
第三节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基本组成
2.电源供电设备 包括高压配电柜、高压变压器、低压配电柜,稳压柜, UPS电源,发电机等。 高压配电没备的主要功能是,将供电电网输送来的万伏 以上的高压转换成所需要的三相 380 伏的交流电电源电压, 为中波广播发射机房提供安全可靠的动力能源。 低压配电柜,完成对机房各种用电设备主要是发射机的 电源分配和主备切换、量电和监控的任务。 稳压柜在电网供电电压不稳定的地区,对稳定电压的作 用尤为重要。这是中波发射机房的所有设备能否正常工作的 必要条件。否则,发射机就难于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介绍【作者】庄涛【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字数】 488千字(427页)【馆藏地点】样本书库【定价】 120元内容简介《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一书,是专门为中波广播发射台站值机员、技术人员编写的一本实用书籍,目的是为提高中波发射台值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技术培训、职业技术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

本书内容涵盖了中波广播发射台值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应知应会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全书共十二个章节,分别是:广播发展简史、中波广播理论综述、中波发射台概况、电工电子技术、仪器仪表的操作、信号源系统、DAM全固态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PDM中波发射机的原理与维修、天馈线系统、自动化监控系统、配电系统、发射台技术防护,以及发射台理论知识要点总结、中波发射台技术能手竞赛试题精选和中波专业术语名词解释等四个附录。

本书特点抛去了繁杂的理论赘述和计算公式,以分类、特点、方法为基本内容;注重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以够用为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便于查询。

内容既有初级值机员应知应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又有高级值机员应具备的解决复杂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更加符合中波台各层次值机员的认知水平,特别适合做中波台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本书有配套教学PPT课件,需另购)。

作者简介庄涛,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工作,有三十多年的基础电器维修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一九九八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潢川中波台工作,从事中波技术维护工作,先后发表过二十多篇中波发射相关技术论文。

自主研发或创新的DX系列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故障查询系统、多路循环监听控制器、中波发射台信号源系统的整合等项目曾分获河南省广播电影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一、二、三等奖。

本书配套教学PPT课件为了配合中波值机员培训,本书各章节都有配套教学PPT课件,PPT课件的特点是清新、生动、信息量大,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投影仪实用,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员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彻底改变了“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的教学模式。

本套PPT课件在2014年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无线电台管理中开办的中波值机员培训班教学课程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书配套PPT课件目录部分PPT课件预览广播发展简史中波广播理论综述中波广播发射台概况电工基础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模数和数模转换数字电路在发射机中的应用分析仪器仪表操作中波发射台信号源系统DX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原理DX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故障检修DX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操作电工电子技能实训中波天馈线系统中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中波发射台供配电系统中波发射台技术安全防护配套维修软件(需另购)中波发射台的工作重点是安全播出,技术维护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技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发射机故障排除。

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在排除故障时因为查阅大量的图纸资料而浪费时间,笔者自主开发了一套发DX系列射机故障查询系统,是以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DX系列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故障查询与排除为主导,系统主要内容有发射机面板故障和非面板故障,另外还包括发射机整机调试、单元调试、测试点数据、天线网络设计、图纸文集等。

本系统通过几年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是一套比较实用的DX系列发射机维修辅助系统。

系统界面系统安装好以后,可通过点击功能界面,进入相应的功能板块。

相关电路图也可以通过左侧的功能树菜单进入单个故障检修界面其他界面非面板故障整机调试天线网络图纸查询《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目录第一章广播发展简史 (1)第一节广播的前发明期 (1)一、电的发现——无线通讯的基础 (1)第二节无线电的发明 (4)第三节广播电台的诞生 (6)一、历史上第一次无线电广播 (6)二、收音机的发明 (6)三、世界各国无线电台的产生 (7)第四节旧中国的广播电台 (8)一、第一座广播电台 (8)二、上海无线电台 (8)三、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8)四、国民党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 (8)五、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 (8)第五节新中国的广播事业 (10)一、“文化大革命”前的我国广播事业 (10)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我国广播事业 (11)三、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广播事业 (11)第六节我国广播事业的性质和职能 (11)一、广播事业的含义 (11)二、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宗旨和功能 (11)三、广播事业的组成 (12)第二章中波广播理论综述 (13)第一节无线电波 (13)一、无线电波的定义 (13)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传播特点 (13)三、无线电波在电磁频谱中的频率范围 (15)四、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15)五、无线电各频段的用途 (16)第二节中波的发射与接收 (16)一、中波的定义 (16)二、中波的传播特点 (17)三、中波广播的发展历程 (17)四、中波广播的优势 (19)五、中波广播的发展方向 (19)六、中波的调制与发射 (20)七、中波广播的接收与解调 (21)第三节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史 (22)一、矿石收音机 (22)二、直放式收音机 (22)三、再生、来复式收音机 (23)四、超外差收音机 (23)五、收音机的发展史 (26)六、新型数字广播特点 (27)第三章中波广播发射台概况 (29)第一节中波台的组成、属性及任务 (29)一、中波台的组成 (29)二、中波台的属性 (29)三、中波台的任务 (29)第二节中波值机员 (29)一、工种定义 (29)二、适用范围 (29)三、工作任务 (29)四、中波值机员技术等级划分 (30)第三节中波台管理制度 (32)一、机房管理制度 (32)二、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33)三、仓库管理制度 (34)四、仪器仪表和大型工具管理制度 (34)五、图纸资料的管理制度 (34)六、值机员职责及各项值班制度 (35)第四节安全播出规定 (39)一、重要节目播出规定 (39)二、检修规定 (39)三、关机规定 (40)第五节安全播出责任事故的定义和划分 (42)一、责任事故 (42)二、技术事故 (43)三、技术安全事故 (43)四、外因造成的事故 (43)五、事故等级划分 (43)六、各类事故的处理办法 (44)第六节停播、劣播和停播率 (45)一、停播 (45)二、劣播 (45)三、停播率 (45)四、可用度定义 (45)五、停播、劣播界限 (45)六、停播率指标要求说明 (46)第七节中波广播主要指标和通用技术标准 (46)一、发射机运行指标 (46)三、中波发射通用技术标准 (48)第八节中波发射台技术系统流程 (48)一、技术系统定义 (48)二、技术系统范围 (48)三、技术系统图 (48)第四章电工电子技术 (51)第一节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51)一、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51)二、电路 (51)三、实体电路和电路模型 (51)四、电路物理量 (52)五、感抗、容抗和阻抗 (54)六、磁路与电磁感应 (54)七、电路的串并联 (55)八、交流电 (56)九、基尔霍夫定律 (60)第二节电子元器件 (61)一、电阻 (62)二、电位器 (64)三、电容 (64)四、电感 (67)五、二极管 (70)六、三极管 (72)七、场效应管 (73)八、集成电路 (75)九、可控硅 (77)十、继电器 (79)十一、变压器 (80)十二、光电耦合器 (82)十三、晶振 (83)十四、滤波器 (84)十五、开关 (85)十六、接插件 (86)十七、保险管 (88)第三节模拟电路 (89)一、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 (89)二、三极管放大电路 (96)三、多级耦合放大电路 (98)四、负反馈电路 (98)五、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99)六、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 (100)七、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00)八、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01)九、音频功率放大器 (104)十、串并联谐振电路 (105)第四节数字电路 (107)二、组合逻辑电路 (112)三、时序逻辑电路 (115)四、数模和模数转换 (121)五、脉冲波形产生与变换 (125)第五节数字电路在发射机中的应用分析 (128)一、四二输入与非门(74HC00) (129)二、四二输入或非门(74HC02) (129)三、双4输入与非门(74HC20) (130)四、四二输入与门(74HC08) (130)五、四二输入或门(74HC32) (131)六、八输入与非门(74HC30) (132)七、双可重触发单稳触发器74HC123 (132)八、六重集电极开路输出反相器(74LS05) (133)九、六反相器(74LS04) (133)十、上升沿触发双D触发器(74HC74) (134)十一、可预置四位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HC192) (135)十二、四D触发器(74HC175) (136)十三、带施密特触发器的六反相器(74HC14) (137)十四、六同相缓冲变换器(74HC4050) (137)十五、去抖动电路(MC14490) (138)十六、8-3线优先编码器(74HC148) (138)十七、3-8线译码器/多路分配器(74HC138) (138)十八、八输入或门/或非门(74HC4078) (139)十九、三态输出低有效四总线缓冲门(74LS126) (140)二十、高速反相驱动器(DS0026) (141)二十一、高精度四电压比较器(LM339) (141)第六节电工操作技能 (142)一、安全用电常识 (142)二、手工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44)三、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145)第五章仪器仪表的操作 (146)第一节指针式万用表 (146)一、万用表面板介绍 (146)二、万用表操作说明 (147)三、万用表测量注意事项 (150)四、万用表常见故障处理 (150)第二节数字示波器 (151)一、示波器面板结构说明 (151)二、屏幕显示说明 (152)三、波形的观察及计算 (153)四、屏幕菜单键 (154)五、探头的补偿调整 (154)六、GDS-820C数字示波器示波器操作说明表 (155)七、使用注意事项 (158)第三节调幅音频综合测试仪 (158)一、音频综合测试仪与发射机的连接 (158)二、音频综合测试仪的测试说明 (158)第四节兆欧表 (160)一、兆欧表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160)二、兆欧表的技术特性及应用范围 (160)三、兆欧表的选择 (160)四、兆欧表的连接 (161)五、兆欧表使用注意事项 (161)六、短路、断路、测试和读数方法 (162)第五节网络分析仪 (162)一、面板结构说明 (162)二、电桥的校正 (164)三、电桥的测量 (165)四、测试结果的保存 (166)第六节场强仪 (167)一、主要功能 (167)二、功能键说明 (167)三、调幅广播场强的测量 (168)第七节红外测温仪 (170)第八节数字式接地电阻仪 (172)一、地阻仪的面板说明 (172)二、地阻仪测试原理 (172)三、主要技术参数 (173)四、地阻仪的测试 (173)五、操作注意事项 (174)第六章信源系统 (175)第一节卫星信号 (175)一、卫星直播系统的组成 (175)二、卫星广播电视频段的划分 (177)三、卫星接收设备及工作原理 (177)四、数字广播卫星接收机的操作 (178)五、卫星接收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179)第二节光纤信号 (180)第三节微波FM信号 (181)一、微波的传输和接收 (181)二、FM信号 (182)第四节同步激励器时延均衡器 (183)一、同步激励器 (183)二、时延均衡器 (184)第五节音频处理器 (184)一、音频处理器的作用 (184)二、音频处理器的组成 (185)三、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185)四、音频处理器技术指标 (186)第六节音频切换器 (187)一、自动切换功能 (187)二、手动切换功能 (187)三、阻抗匹配功能 (187)第七节信源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187)一、节目信号中断的处理 (187)二、激励器故障处理 (188)第七章DAM全固态中波发射机 (190)第一节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特点和组成 (190)一、数字中波发射机的特点 (190)二、数字中波发射机的组成 (190)第二节数字中波发射机的工作原理 (190)一、射频(RF)部分 (190)二、数字音频处理系统 (197)三、控制系统 (200)四、电源系统 (204)第三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操作 (206)一、日常预操作检查 (206)二、发射机加电程序 (206)三、发射机关机程序 (208)四、发射机的工作 (209)第四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调测 (210)一、不同厂家原件代号对照 (210)二、不需调试直接安装的电路板 (210)三、更换前需要预置开关、跳线和插头的线路板 (211)四、需要调整的电路板 (212)五、单元调测方法 (212)第五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维护 (222)一、检查 (222)二、清洁 (223)三、紧固 (224)四、测试调整 (224)五、更换部件 (224)六、基本元件的维护 (224)第六节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的维修 (225)一、中波发射机维修的技术条件 (225)二、中波发射机的故障诊断方法 (226)第七节常见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226)一、振荡器故障 (227)二、缓冲放大器故障 (232)三、预推动故障 (236)四、欠推动故障 (242)五、过推动故障 (247)六、射频“包络”故障 (249)七、音频输入板±15V故障 (251)八、A/D转换板±15V、+5V故障 (252)九、A/D转换错误故障 (256)十、直流稳压B+故障 (257)十一、直流稳压B-故障 (259)十二、调制编码功放电缆联锁故障 (260)十三、风机故障 (263)十四、外部联锁故障 (266)十五、门联锁故障 (269)十六、输出检测板±5V故障 (271)十七、驻波故障 (274)十八、电源故障 (279)十九、过流故障 (282)二十、过压故障 (286)第八章PDM中波发射机的原理与维修 (287)第一节上海明珠TS-03C 型3KW PDM发射机原理及维护 (287)一、概述 (287)二、整机组成 (287)三、基本参数 (287)四、基本工作原理 (288)五、调整与维护 (290)六、常见的故障维修 (295)第二节哈广GZ-G1K-Ⅶ1KW发射机原理与维修 (295)一、概述 (295)二、整机组成 (295)三、技术特点 (295)四、操作说明 (297)五、维护与检修 (297)第三节北广1KW PDM发射机原理及维修 (298)一、概述 (298)二、整机组成 (298)三、日常维护与故障检修 (299)第九章中波天馈线系统 (301)第一节中波天线的基本特性参数 (301)一、天线阻抗 (301)二、天线效率.............. (301)三、天线增益 (301)四、极化方式..................................................................................... . (302)五、频带宽度 (302)六、天线的方向性图 (302)第二节常见中波天线类型 (302)一、常见天线的结构特点 (302)二、常见天线的性能比较 (303)三、天线的选择 (303)第三节地网、地井 (305)一、地网的埋设 (305)二、地井的建造 (305)第四节馈线 (306)一、多线式馈线 (306)二、同轴电缆馈管 (306)第五节匹配网络 (308)一、匹配网络的作用 (308)二、匹配网络的组成 (308)三、多频共塔的设计原则 (310)第六节天馈线系统的测试 (312)一、天线阻抗的测试 (312)二、预调网络的测试 (312)三、匹配网络的测试 (313)四、馈线阻抗的测试 (313)五、馈线电阻和绝缘度的测试 (313)六、阻塞网络的测试 (313)七、吸收网络的测试 (313)八、天馈线测试注意事项 (314)第七节天馈线系统的维护 (314)一、中波天线维护项目 (314)二、中波天线维护周期 (316)第八节天馈线系统常见故障的处理 (316)一、反射大 (316)二、无规律的驻波变化 (316)三、有规律的驻波变化 (316)四、随季节变化的反射故障 (318)第十章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 (319)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 (319)一、发射机指标参数的管理 (319)二、远程通信 (322)第二节发射机指标状态采集系统 (322)一、CYK-8001(D)的采集功能 (322)二、CYK-8001(D)的控制功能 (322)三、CYK-8001(D)的远距离通讯功能 (324)第三节监听监控系统 (324)一、循环监听控制器 (324)二、调幅度监测仪 (327)三、音频动态监测仪 (328)第四节监控系统安装与调整 (330)一、调幅度监测仪连接 (330)二、循环监听控制器及音频动态监测仪的连接 (332)三、发射机数据采集及控制部分器的连接 (333)四、软件的安装与调试 (333)第五节监控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333)一、循环监听控制器常见故障处理 (333)二、调幅度监测仪常见故障处理 (333)三、音频动态监测仪常见故障处理 (334)第十一章中波发射台配电系统 (335)第一节中波发射台配电系统要求 (335)一、供电等级要求 (335)二、配电容量要求 (335)三、后备电源要求 (335)第二节中波发射台配电系统组成 (335)一、高低压配电组成 (335)二、高低压切换及分配 (335)三、高低压配电技术要求 (336)第三节配电系统的接地 (338)一、中性线(N)的作用 (338)二、保护线(PE)的作用 (338)三、保护中性线(PEN)的作用 (338)四、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338)五、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 (340)第四节高、低压停送电操作 (341)一、停电操作 (341)二、送电操作 (341)第五节配电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344)第六节SBW有触点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操作 (344)一、工作原理 (344)二、安装与操作 (346)第七节SBW无触点交流稳压器的原理与操作 (349)一、工作原理 (349)二、人机界面操作 (349)三、使用注意事项 (352)第十二章中波发射台的技术防护 (357)第一节雷电防护 (357)一、雷电的侵扰方式 (357)二、几种雷电的防护措施 (357)三、防雷设计原则 (359)四、发射台各系统的防雷措施 (359)第二节电磁辐射防护 (365)一、中波辐射对人体和电子设备的影响分析 (365)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366)第三节视频监控系统防护 (368)一、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 (368)二、视频监控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376)第四节红外报警系统防护 (378)一、红外报警器的种类 (378)二、红外报警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380)第五节电气安全防护 (381)一、电击事故及防护 (381)二、电气设备安全防护 (383)附录 (388)一、中波广播发射机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功能表 (388)二、中波广播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398)三、中波广播发射台知识要点总结 (407)四、中波技术能手竞赛试题精选 (416)参考文献 (427)章节内容简介及技术图片浏览广播发展简史一章,回顾了广播发展的历史,让值机员了解从有线通讯到无线通讯再到广播电台诞生的广播通讯发展过程,了解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