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
脉波指示剂连续性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应用论文

脉波指示剂连续性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picc0监测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2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收治我科,其中11例行常规参照中心静脉压(cvp)进行egdt,为对照组;10例于picco技术指导下行egdt,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治疗达标时的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等各项指标,6h、24h复苏液体量及24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每小时尿量、血乳酸值(lac)。
结果:观察组达标时的map、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pao2/fio2、每小时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h、24h复苏液体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24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血乳酸值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即刻进行液体复苏,同时全程密切心电监护、积极抗感染、机械通气、强化血糖控制、小剂量激素、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经股动脉放置picco监测导管,经中心静脉5秒内快速注入8~l5ml的低温(8℃)生理盐水,应用picco plus容量监测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用以指导egdt进行。
对照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根据心率、血压、尿量、cvp及血乳酸等情况指导egdt。
前6小时液体复苏目标:cvp达8~12cmh2o;map≥65mmhg,尿量≥0.5ml/kg/h,scvo2≥70%或svo2≥65%;若cvp达标而scvo2未达标,应输入红细胞悬液使hct≥30%。
1.3 观察项目记录两组达标时map、cvp、scvo2、肺氧合指数(pao2/fio2)、每小时尿量,6h、24h复苏液体量,24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lac)值。
PICCO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监测及护理

PICCO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监测及护理作者:屈文燕,许海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4期摘要:总结PICCO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监测及护理。
在ICU中运用PICCO技术监测感染性休克病人20例,加强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做好导管护理,准确测量,应用监测值能有效的指导病人液体管理、药物应用等。
经治疗和护理,3例病情治愈出院,13例病情好转转他科继续治疗,3例因高龄及经济原因出院,1例死亡。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PICCO;护理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03-02感染性休克及其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是当前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危重症医学需要面临的主要难点和焦点。
而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需要及早的进行液体复苏。
根据有效的数值监测,结合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可以维持循环稳定、改善器官组织灌注及组织的氧供。
目前公认早期目标指导下的液体复苏(EGDT)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之一[1]。
如何为感染性休克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输注足够的液体以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同时又可以避免肺水肿的产生。
而此时就需要一种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并对其指导。
在PICCO指导下能更有效地进行液体复苏,通过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反映患者在休克状态下的血压情况;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尤其是监测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等指标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液体管理、药物的应用以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2]。
临床医生根据这些数值再结合临床表现能准确的评估患者血容量是否足够、心功能状况以及预后情况等。
现将PICCO技术如何指导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液体管理和药物使用等情况及护理做如下报告。
一、临床资料1.资料本院ICU病房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住的进行PICCO技术监测的20例危重症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8-85岁;重症肺炎11例,重症胰腺炎5例,肠梗阻合并腹膜炎3例,难免性流产合并败血症1例。
治疗感染性休克应用PICCO技术护理管理论文

治疗感染性休克应用PICCO技术的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61-01感染性休克以高心输出量和低外周血管阻力并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较复杂,从而对治疗目标的实现造成困难,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1]是经肺温度稀释法(st)与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相结合的监测方法。
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单次co,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与co存在的一定关系,获取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应用picco容量监测可以了解基础循环状态、容量复苏、组织灌注与氧代谢状况,对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治疗过程中疗效的观察、方案的调整显得十分重要[2]。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应用picco 技术监测感染性休克病人共计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45~80岁;apacheⅱ评分(18. 5 ±5. 8)分;均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
食管癌术后7例,胃癌术后3例,甲状腺癌术后1例,重症胰腺炎5例,宫颈癌术后2例。
1.2 方法:材料采用arrow公司双腔中心静脉导管,philip公司picco 专用监测导管,philip 监护仪。
建立一条锁骨下或颈内静脉通路,导管主孔接温度传感器和换能器监测中心静脉压;同时在患者的股动脉置入picco 专用监测导管,连接到philip 监护仪上,连续监测动脉血压。
在进行picco 监测前进行picco 定标(心输出量定标),经中心静脉导管快速(﹤4s)均匀注射低温(与体温相差12℃以上)生理盐水10~15ml 。
连续注射三次低温盐水,获得co 平均值,校准后监测连续心输出量(cco)。
2 结果本组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其余病人均转回普通病房,住icu时间( 21.5 ±6. 3)d, picco导管留置时间5~11d。
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应用的护理体会

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应用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12-29T14:25:51.0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4期作者:汪君袁莉萍[导读] 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的原理是,通过经肺温度稀释法及动脉轮廓分析技术测量心输出量(CO),胸腔内血容量(ITBV)。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芜湖 241001摘要:总结我院重症医学科29例危重患者应用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的护理经验。
29例入住重症医学科大于48小时并实施PICCO监测患者。
其中17例患者好转,7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放弃治疗,PICCO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而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有效管路管理,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强化心理护理等是成功应用PICCO监测技术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护理;重症监护脉搏指数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的原理是,通过经肺温度稀释法及动脉轮廓分析技术测量心输出量(CO),胸腔内血容量(ITBV),全心舒张末期容量(GEDV),血管外肺水(EVLW),血液温度(TB),脉搏轮廓心输出量(PCCO)等重要参数[1]。
Lieshout等研究提出心脏功能更多的是与容量指标而不是充盈压有关[2]。
PICCO监测技术具有创伤小,置管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指导患者容量控制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监测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现将我院重症医学科应用PICCO监测29例重症患者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2015年7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大于48小时,应用PICCO监测的患者共计2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龄26~89岁。
其中各种原因所致休克10例,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6例,多脏器功能障碍5例,心脏疾病4例,农药中毒1例,其他3例。
排除入科时间小于48小时已实施PICCO监测患者共计11例。
感染性休克PiCCO_2监测指标的临床研究

严重感染 及其相关 的感染性休 克是一种 严重 的临床 综
合症 , 是重症监 护病房 内的主要死亡 原因之一 . 近 年来虽 然
等多种监测数据和持续的中心静脉氧饱 和度 然后根据容量 性指 标 : S V V、 I T B V I 、 G E D V I 、 E V L WI 指导液 体 复苏 ; 根据 C I 及 动态 的 P C C I 、 MA P 、 S V R I 调 整儿 茶酚 胺 血 管药 物 的使 用; 并 通过置入 的光纤 血氧探 头连续 监测 S C V O : , 随时 了解
经股动脉置人 P i C C O导管 . 将导 管连接到 P i C C O监测仪 . 同 时接压力换能器监测有创动脉压 . 深静脉导管端接 P i C C O温 度传感器 . 自深静脉导管经温度传感器快速 注入 温度冰冻 生
理盐 1 0 1 5 m 1 . 连续 3次 . 取得经肺热稀释参数及动脉脉搏 轮 廓分析参 数 : 心输 出量 C O / C I . 全心舒 张末 期容积 G E D V / G E — D I 、 胸 腔内血容 积 I T B V / I T B I 、 血管 外肺水 E V L W/ E V L WI 、 肺 毛细 血管通透性指数 P V P I 、 脉搏 连续心输 出量 P C C O / P C C I 、
在其 发病机 制 、 抗菌药物 治疗 、 营养支 持和监护 治疗 等方 面 有 了长 足的发 展 . 但病 死率 仍居 高不 下 . 有报 道可 达 5 2 %~
8 2 % [ 1 3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 主要 以高心输出量和低外周
PiCCO参数的临床意义1

前茂企业 付家红
血流动力不稳定的综合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急性循环衰竭可能源于心输出量降低或系统低血压(压力和流量 对于防止器官衰竭都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低血压可能源于血管张力的降低(血管麻痹)或心输出量降 低。 除非有严重的心动过缓,病人的低心输出量与低每搏输出量密切 相关,其原因可能是前负荷不足、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或后负荷增 加。 急性循环衰竭时了解病理生理反应需要的所有血流动力学参数 PiCCO plus都能够提供。 对于带有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的病人(如大多数血流动力不 稳定的ICU病人),PiCCO技术足以获得这些参数并用于指导治 疗.
70
60
r = 0.72 p < 0.001
50
40
30
睸VI
20
10
0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全心舒张末容量的变化指数(%) 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as a guide to fluid therapy in septic patients with acute circulatory 22 failure. Michard et al. SCCM 2002 PMAN\FREIDOKU\SCHULUNG\PiC
中心静脉导管 • 颈内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连接
大多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都会置 • 中心静脉导管
(给血管活性药物…)
• 动脉导管
(监测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热稀释导管 •股动脉导管 •腋动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 颈内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PiCCO指导下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死率 。 结果 两组 患者治疗后 A P A C H EⅡ 评分 、 S O F A评分 、 使用血管活 f 生 药物 的例数均较治疗前 逐渐 降低 , 且 治疗 7 2 h时改 良集 束化组显著 低于传统集 束化组 [ A P A C HE Ⅱ评分 ( 分) : 1 3 . 1± 6 . 5比 2 0 . 9 4 - 7 . 5 , S O F A评 分
P =0 . 0 0 0 ] 。改 良集束 化组 6 h内使 用复 苏液体量 明显 多于传 统集束 化组 ( m L: 3 6 0 8 . 4 - 7 1 5比 2 8 0 9±7 9 5 , £ =一 3 . 8 6 5 , P =0 . 0 3 3 ) , 而2 4 、 4 8和 7 2 h复苏液体量均较传统 集束 化组 明显减少 , 以7 2 h为最低 ( m L: 9 1 8 -3 4 5 1 比1 8 0 5 -4 4 2 0 , t =5 . 9 0 7 , P =0 . 0 3 7 ) 。 改 良集束化组机 械通气时 间( h : 9 8 . 4 4 - 2 0 . 3比 1 4 3 . 3 -2 4 9 . 6 , t =9 . 7 6 6 , P = 0 . 0 0 1 ) 、 住I C U时间 ( d: 7 . 1 -3 4 . 1比 9 . 5±2 . 5 , t =2 . 9 9 3 , P =0 . 0 0 4 ) 也较传统集束化 组明显缩短 , 但住 院病死 率略 低于传统集束化组【 1 6 . 7 %( 7 / 4 2 ) 比1 7 . 5 %( 7 / 4 0) , x : =0 . 0 1 0 , P =0 . 9 2 0 3 。结论
卢年芳 郑瑞强 林华 邵俊 於江泉
【 摘要 】 目的 探讨脉搏指 示连续心排血量 ( P i C C O) 监测指 导下 的早期 目标导 向治疗 ( E D G T ) 对感染性 选择 2 0 0 9 年1 月至 2 0 1 2年 1 2 月收住江苏省苏北人 民医院的 8 2例感染性休克
运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氰化钠中毒1例报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1 0 0年第 2 卷第 9期 3
JMe h o dT e r& P a 12 , . 。e 0 0 rcVo. 3 No 9S p2 1
总之 , 我院 自实施新 的培训模式后 , 取得显著成 效, 广大
本 上解决此 问题 , 也是我们护理管理者值得深思的。 参 考 文 献
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及 业务 素质整 体水平 明显提高 。但 是
目前 国家每年 培养 数万 名护 理毕 业生 , 大部 分 留在大 城 绝 市。在每年参加县级医院招聘护士 当中, 大部分是 中专毕业 生, 少部分来 自大专院校 , 护士学历偏低 , 理论和 临床 实际工 作能力较弱 。加之近年来护士流动性较大 ( 医院近 5年内有
疼痛刺激有反应 。心 电图检查 : 窦性心 动过缓 并不齐 ; 头颅 MR 检查示 : I 双侧大脑半球均 有异常改变 , 考虑 中毒性缺血
缺氧 性 脑 病 。肝 功 能 检 查 示 : BL 5.3L lL, BL T I 3 t / D I mo
1 . 4 o/ , BL 7 t lL, T 6 U/ AS 4 57  ̄n lL I IC 3 .6mo/ AL 8 L, T 4 t
奋性, 有利于改善醒觉状态 , 昏迷者苏醒 , 善脑功能的作 使 改
用n。 3
AL 6 L S 4 U/ , I I.  ̄ l T6U/ , T 5 L I L 8 6 mo/ B L。由于其 他原 因, 患者出院。
2 治 疗方 法
通过 对 本 例 患 者 的 观 察 , 氰 化 钠 中 毒 的 患 者 , 进 行 对 在
次, 治疗压力为 l 8 A。治疗一 次后 改善 , I AT 治疗 1个疗 程 (0次) 1 后呼之有反应 , 记忆力改善 , 肝功能检查有 明显好转。
PICCO技术的液体管理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例 感 染 性休 克患 者 分 为 PC O组 和常 规 组 . 比分 析 两 组治 疗 后 各 项 指标 。 结果 mm l 2 o L和 /
Sv , 0 cO ≥7 %的 比例 差 异 均 无 显 著性 00 )但 PC O组 与 常 规 组 比较 复 苏 的液 体 量 及 去 甲 肾上 腺 素 用 量 明 显 减 少 . , IC 5
Ap l a n o I CO L q i n g me tP o r m n T e t n f P t n s p i to fP C iu d Ma a e n r g a i r ame to ai t c i e wi e t h c t S pi S o k h c
6 9. 4
ceae et nJ .u A as eil2 0 ,3( :8 —9 . asra sci [] r n et s ,0 6 2 4 2 52 1 n o E J h o )
收 稿 日期 :02 0 —7 2 1—6 2 作 者 简 介 : 泽 明 (9 5 ) 男 , 西 岑 溪 人 , 治 医 师 。 研 究 方 叶 17 一 , 广 主
sfnai ad rpveie015 o vb pvcie015 [] ue t l n oiaan .6 % rl o u i an .2 % J. n e a
B n et, 0 8 101: 9 1 3 r A as 20 , 0 ( 9 —0 . J h )
参考文献 :
mophn d e oh peb rcb pv c ie i pn la a sh safr r i ea d dt y r ai u ia an n s ia e te i o n
节 置 换 术 中 的 应 用 [] 代 医药 卫 生 ,0 82 ()16 . J. 现 20 ,49 :3 3 [ ] 建 良 , 海 林 , 红 , . 比重 布 比卡 因蛛 网膜 下 腔 阻 滞 用 于 2孙 屠 俞丹 等重
PiCCO监测技术在脓毒症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意义

PiCCO监测技术在脓毒症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意义作者:邱合信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5期【摘要】目的探讨PiCCO监测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11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PiCCO监测技术,在患者确诊后的2 h内,放置导管,并进行PiCCO监测,包括每搏量(S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GEDV)和指数(GEDVI)、心率(HR)。
结果复苏后72 h 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每搏量分别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PiCCO 监测技术;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脓毒症可进展为脓毒性休克、MODS,甚至死亡,是常见危重症之一,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可全面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反映心脏舒缩功能改变,可科学的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等的应用,提高脓毒症治疗效率。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ICU收治117例脓毒症患者,符合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其中重症肺炎30例,重症胰腺炎15例,严重多发伤26例,腹腔感染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脑出血8例。
本组患者病例中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评分(APACHE Ⅱ)超过16分,男62例,女55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为52.1岁。
1. 2 方法本组患者均建立深静脉(颈内或锁骨下静脉)和股动脉穿刺导管,连接PiCCO 和CVP的导管后,监测CO、SV、GEDOVI、ITBVI、MAP等数据,根据相关指标行液体复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变化,并监测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等。
1. 3 PiCCO监测指标在患者确诊后的2 h内,放置导管,并进行PiCCO监测,包括每搏量(S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GEDV)和指数(GEDVI)、心率(HR)。
PICCO 案列分析

--PICCO
MAP
80
92
90
1. MAP 90mmHg
HR
104
CVP
14
117 12
82 12
2. CI 3.34L/min.m2
CI
2.0
3.06
3.34
3. GEDVI 639ml/m2
GEDVI
548
596
639
4. EVLWI 8ml/kg
5. SVRI 1600
EVLWI
7
8
8
6. LAC 1.8mmol/L
感染性休克?高排低阻!
试行补液(12h +2000ml) 去甲肾上腺素
MAP HR CVP CI GEDVI EVLWI SVRI FIO2 SPO2 PEEP
Tt ?
65 133 12 5.81 711
5
771
80
90
6 补液 去甲肾
100 150 12 7.0 1300
10
1028
85
90
6 利尿 去甲肾
病例1 PICCO能准确判断心功能
患者,女性,47岁。急性心肌梗死,休克。
PiCCO monitoring
CVP =14mmHg
MAP = 80mmHg CI = 2.0 L/min/m2 GEDVI = 548mL/m2
MAP HR CVP CI GEDVI
EVLWI SVRI FIO2 SPO2 Lac
循环稳定
--PICCO
MAP
80
HR
90
CVP
20
CI
GEDVI
EVLWI
氧气
7
SPO2
PiCCO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596 3. GEDVI 596ml/m2 好转 4. EVLWI 8ml/kg
8
5. SVRI 2110 高限
2110 6. LAC 2.1mmol/L 循环好转
FIO2 SPO2
Lac
Tt ?
40
95
3.3 补液 去甲 多巴酚丁
胺
35
98
2.1 减量去甲 多巴酚丁
胺
7. 正确!
8. 继续谨慎补液 9. 减量去甲肾上腺素 10.加用多巴酚丁胺
Mitchell et al, Am Rev Resp Dis 145: 990-998, 1992
每搏量变异 — SVV
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反映了每搏量随 通气周期变化的情况。
SVmax
SVmin
参数
SVmean
SVV = SVmax – SVmin SVmean
心功能指数〔CFI〕 、全心射血分数〔 GEF〕
心功能指数 — CFI
CI CFI =
GEDVI
参数
全心射血分数— GEF 4 x SV
GEF = GEDV
总的来说,CFI和GEF主要依赖于右心室和左心室的心肌收缩力,还受 右心室和左心室后负荷的影响。可以用来检测右心和左心室功能障碍 。
ScvO2 – 判断组织氧缺乏的指征
•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 动脉压 AP • 心率 HR • 每搏量 SV • 每搏量变异 SVV
脉压变异 PPV 系统血管阻力 SVR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x
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管理 同时对心脏和肺功能进行全面评价
经肺热稀释测量-心输出量CO
参数
中心静脉注射指示剂后,PiCCO动脉导管尖端的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变化 分析热稀释曲线后,通过改进的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得到单次的心输 出量〔CO 〕
PICCO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PICCO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65-02picco是一项全新的联合应用技术,用于监测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通过简便、精确的方法对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连续监测[1],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
我科于2011年4月将picco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监测及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24例危重患者进行picco,监测,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30-80,平均年龄60岁。
重症肺炎4例,心源性休克4例,肺心病2例,重症胰腺炎8例,脓毒血症6例。
1.2方法1.2.1建立监测通道与测量先建立一条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的通路,将picco检测仪的注射液温度电缆先接静脉导管,然后接注射冷盐水(小于8℃)的关启通道,即三通;接着将一条picco专用监测导管放置在患者的股动脉,一腔连接到温度测量电缆来测温,一腔接到压力电缆与压力传感器来测压力。
自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的冷盐水,剂量需准确,均匀快速(小于4s),重复3次,取均值。
采用热稀释曲线通过计算机显示,并对该曲线波形进行分析,获得心排出量基本参数。
结合picco监测股动脉压力波形获得一些重要的临床参数。
2 结果本组成功抢救22例,死亡2例。
picco置留时间最长为7天,最短为2天,都没有发生感染、出血、栓塞等并发症。
未有意外拔管和堵管出现。
3 picco监测临床参数和其意义。
心排血指数(ci)离子正常范围为3.5-5.5l/(min.m2),若小于2.50/(min.m2),则发生心衰,小于1.8/(min.m2)且伴有微循环障碍者,易出现心源性休克。
胸腔内总血容量(itbvi)正常范围是850-1000ml/ m2,小于850 ml/ m2是前负荷不足,大于1000 ml/ m2是前负荷过重。
PICCO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重症感染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是ICU 常见疾病之一,也是ICU 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感染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主要特征是血流的分布异常,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器官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导致组织缺氧及代谢功能障碍[1]。
早期积极的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早期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液体管理。
传统的CVP 是指导液体复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判断心脏前负荷的常用指标之一[2]。
但对于机械通气及重症感染状态下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CVP 常难以有效评估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变化[3]。
PICCO 技术可通过监测患者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及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反映患者心脏前负荷;同时可采集多项参数全方面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本研究采用PICCO 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并与CVP 相比较,探讨PICCO 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2015年2月-2018年8月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均符合《2016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国际指南》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4]。
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
②其他原因导致的休克。
③入院时间<24h。
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5~69岁,平均(60.2±8.6)岁;泌尿系感染21例,肺部感染14例,腹腔感染1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9例;SOFA 评分(12.03±2.46)分。
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分组未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对所有患者根据住院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①对照组CVP 指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17.080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PICCO在EICU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PICCO在EICU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宋凤麟;侯朝凤;徐俊文;逯林欣;李彩霞;杨美霞【期刊名称】《长治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26)6【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护对急症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休克患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EICU休克患者9例,分析在监测前后临床医师对休克类型判断的差异及其在休克治疗过程中的指导意义.结果:监护前后临床医师对休克的诊疗方案更改率为77.78%,变更治疗方案后血乳酸水平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ICCO监护仪对EICU休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页数】2页(P433-434)【作者】宋凤麟;侯朝凤;徐俊文;逯林欣;李彩霞;杨美霞【作者单位】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030001;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030001;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相关文献】1.PiCCO监测联合BNP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J], 李彦德2.PICCO在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J], 周游;何秋光3.PICCO在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J], 周游;何秋光4.心肺超声联合PiCCO在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钟莉;李海东;唐坎凯;张根生5.PICCO监测技术下指导液体复苏在胸部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林文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ICCO监护仪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指导意义

1 3 观察指标 .
符合标准人选患者开始观察指标 , 2组治疗前
后 6h 每小 时均检查血气 、 l 每 2小时查肝 肾功 能、 , CI P, 血常规 ,
2 4h后 , 每天检查 1次肝 肾功 能、 常规 、 血 血气 , 天检查 2次 每 乳 酸。记 录每天 的体温 、 率、 心 呼吸频率 。
常规治疗感染及 中心静 脉压监测补 液。结 果 治疗组和 对照组 白细胞 、 乳酸 变化和 2 8d病死 率差异有 统 计学意义 ( < .5 。结论 HC O监护仪对感 染性休克 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P 00 ) C
【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感染性休克
【 中图分类号】 R614 . 3
论 著
・
PC O监护仪对感染性休克治疗 的指导意义 IC
李 文杰
【 摘要l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IC ) PC O 监护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
取 感 染 性休 克 患 者 4 0例 , 随机 分 为 治 疗组 和 对 照 组 , 疗组 通过 PC O监 护 仪 监 测 指 导 治 疗 , 照 组 采 用 治 文章编号】 10 — 36 21)5 20 — 2 02 78(01 1 — 36 0
支气管胸膜 瘘无 法外科处 理者 ;4 不可复苏的临终状态等。 () 12 方法 将 入选 的 l 患者在 感染性 休 克常规治 疗 的基 . 8例 础上采 用不同的监测方 法补液 。治疗组 在感染 性休 克常规 治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计量资料 以 ±s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
料采用 x 检验 , <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0 21 E D . G T对 患者外周血 白细胞 的影 响 治疗 组 白细 胞计 数 和中性百分 比显 著低 于对 照组 ( < .5 。治疗 组和对 照组 P 00) 的白细胞 变化 , 2 3天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0 0 ) 第 、 P . 5 。见
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性 休 克体 液 复 苏有 重 要 的 临床 织 灌 注 治 疗 目标 , 纠 正 感 染 性
休克 , 避 免 盲 目补 液 对 机 体 造 成 的 损 害 , 可 以正 确 、 快 速 的 提供 治 疗 依 据 , 值得在 , 临床 治 疗 中推 广 使 用 。 [ 关键词 ] P I C C O; 感 染 性休 克 ; 液体复 苏
A b s t r a c t :0 b j e c t i v e I t i s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I C C O v o l u m e i n d e x e s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Wu Yi ,M a Yu e d a n,W u Sh o uk u n
( T a i s h a n P 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T a i s h a n 5 2 9 2 0 0,Gu a n g d o n g ,Ch i n a )
[ 中 图分 类 号 ] R 0 6 3 1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8 8 4 9 ( 2 0 l 3 ) o l 一 0 0 1 6— 0 3
C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I CCo v o l u me i n d e x e s i n l f u i d r e s u s c i t a t i o n o f s e p t i c s h o c k
1例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1例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了1例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护理,气道护理,早期营养支持,预防DVT。
经过我科医生与护士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转出监护室。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护理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
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2023年03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成功救治1例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现将护理汇报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于3月余前因为脑干出血,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气管切开术后,2023年3月5日成功拔除气管套管。
于2023年3月9日出现发热,呼吸急促,测体温38℃,于宿迁市康复医院拟“肺部感染”收治入院,于3月10日出现意识模糊,气促加重,给予对症处理后,效果差,由120护送至我院急诊,查两肺大量湿啰音,完善胸部CT提示肺水肿,给予镇静、呼吸机辅助呼吸、强心利尿等治疗后,请ICU会诊,拟“重症肺炎”收住ICU进一步治疗。
入科时,患者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迟钝,颈部可见气切伤口,少许脓性分泌物渗出,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测T37.8℃,P119次/分,R18次/分,BP95/45mmHg(去甲肾上腺素60ug/min),血气分析示:PH7.287、PCO249.0mmHg、PO296.5mmHg、Glu12.4mmol/L、Lac5.7mmol/L。
CT(头颅+胸部)检查报告示:肺水肿;两肺坠积性肺炎;左侧基底节区及脑干梗死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初步诊断:1.重症肺炎;2.感染性休克;3.呼吸衰竭;4.高血压3级(极高危);5.脑出血后遗症;入科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监测生命体征,予心电监护、吸氧、扩容、留取血培养、痰培养及药敏试验,输注特治星,帕拉米韦等对症治疗,予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进行CVP监测,右股动脉置管,进行PICCO监测。
一例艰难梭菌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

一例艰难梭菌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发布时间:2022-11-01T01:27:55.800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钱婷娄颖* 陈萍施春霞沈彩凤王凤[导读] 总结一例艰难梭菌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钱婷娄颖* 陈萍施春霞沈彩凤王凤(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11)【摘要】总结一例艰难梭菌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
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洗涤菌群移植的护理、中长静脉导管顽固性渗液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艰难梭菌感染;感染性休克;洗涤菌群移植;护理【Key words】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septic shock;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nurse 艰难梭菌感染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和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抗生素相关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的感染率达19%[1],轻者引起腹泻,重者可引发伪膜性肠炎,并常伴随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最终可导致死亡[2]。
有研究显示, 感染性休克发病率为8.2%, ICU患者的病死率为60.1%, 显著高于严重感染的病死率[3]。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可重建肠道菌群平衡、修复肠黏膜屏障、控制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是目前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ecurr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RCDI)的有效方法[4]。
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是FMT的发展阶段,由FMT标准化共识研究小组于2019年定义,是指在高级别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对健康供体粪便完成菌群分离、漂洗、定量、储存,并涉及相应的转运、合适给入途径等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135 10 1.51 750 16
2222 60 90 6
23
➢ MAP 65mmHg ➢ CI 逐渐降低 ➢ GEDVI 升高 ➢ EVLWI 升高,超出正常
转 ➢ EVLWI 3.1ml/kg 正常 ➢ SVRI 2465偏高 ➢ PO2 65mmHg ➢ 补液有效,注意心功能变
化
➢ 试行补液(6h +1000ml) ➢ 去甲肾上腺素 减量
➢2015-3-14 09:50
MAP HR CVP CI GEDVI
EVLWI
SVRI
FIO2 SPO2 PEEP
BP108/45mmHg,CVP12cmH2O ,SpO2 88%(psv,氧 浓度60%,PEEP6cmH2O),神志模糊,皮肤花癍无好 转,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50次/分,律不 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全腹软,无肌紧 张,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双侧巴氏征阴性。 尿量4小时150ml
4
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示:
PH7.22, PCO248mmHg,PO247mmHg, HCO3-19.6mmol/L, BE-8.1mmol/L SO273%, GLU214mg /dl,Na+134mmol/L, K+3.8mmol/L,Ca2+1.04mmol/L Lac 4.5mmol/L
5
心电图
9
入EICU检查
入EICU检查(2015-3-13):
➢ 血常规:白细胞7.04x109/L 中性细胞比率91.8% 中性细胞数6.46x109/L 血红蛋白147g/L 红细胞 4.99x1012/L 血小板98x109/L 全血C反应蛋白212mg/L。
➢ 尿常规:白细胞2+,红细胞2+。 ➢ 凝血四项:PT13.4秒 PA64% INR1.21 APTT34.6秒
入院资料 ➢患者女性,39岁,已婚,农民。 ➢主因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喘憋5小时
2015-03-13 11:25入院。
2
入资料
➢入院前3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咳 嗽,体温最高达40℃,无寒战、咳痰,于当 地诊所静点“阿奇霉素、炎琥宁”治疗1天, 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咳嗽症状逐渐加重。就 诊于当地医院,胸片示:右肺炎症,住院治 疗无好转。5小时前患者咳嗽症状加重,伴 喘憋不能平卧,无咳痰,转来我院。
17
18
19
20
➢2015-3-13 18:50
MAP HR CVP CI GEDVI EVLWI
SVRI FIO2 SPO2 PEEP
60 140 12 3.17 298
2.8
1260
60 88 6
21
➢ MAP 60mmHg ➢ CI 3.17L/min.m2 正常 ➢ GEDVI 298ml/m2偏低 ➢ EVLWI 2.8ml/kg 正常 ➢ SVRI 1260下降 ➢ PO2 56mmHg
3
病例特点
➢ 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170/110mmHg,未规律 治疗,分别于15年前、9年前行“剖宫产术”。
➢ 查体:T37.3℃,P138次/分,R30次/分, B端P坐94呼/5吸9m,mH四g,肢S末pO端270凉%(,持皮续肤吸花氧癍4L,/m气in促),,烦双躁肺, 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8次/分,律齐,各瓣 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脐下可见一长 约8.0cm纵行陈旧性手术瘢痕,下腹部可见一长约 10.0cm横行陈旧性手术瘢痕,全腹软,无压痛、 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 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 征阴性。
13
入EICU初始治疗:
➢综合心电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PSV), 美罗培南抗细菌感染,奥司他韦抗病毒,多 索茶碱平喘、氨溴索化痰、胸腺五肽增强免 疫力、乌司他丁抑制炎性反应(入组)、扩 容、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 合治疗。
14
入院6小时评估:
➢ 1、美罗培南1.0静点完成; ➢ 2、补晶体液2900ml; ➢ 3、查体: T37.5℃,P150次/分,R30次/分
➢ D-二聚体1.2mg/L ➢ 痰涂片示:经直接涂片未检出真菌菌丝及孢子。
11
入EICU检查
➢ 床旁心脏彩超: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率快。 ➢CVP:7cmH2O
12
诊断
➢2013-3-13入EICU诊断:重症肺炎 感染性休 克 多脏器功能损害(循环 肝脏 肾脏 肺 脏)Ⅰ型呼吸衰竭 酸碱平衡失调 电解质 代谢紊乱 2型糖尿病
➢ 感染性休克 容量不足
➢ 试行补液(6h +1000ml ➢ 去甲肾上腺素
➢2015-3-14 00:50
MAP
71
HR
130
CVP
14
CI
2.43
GEDVI
577
EVLWI
3.1
SVRI
2465
FIO2
60
SPO2
92
PEEP
6
22
➢ MAP 71mmHg ➢ CI 2.43L/min.m2偏低 ➢ GEDVI 577ml/m2偏低,好
15
复查血气分析电解质示:
➢PH7.30, PCO239mmHg, ➢PO270mmHg,HCO3-19.6mmol/L, BE-
9.1mmol/L, ➢SO285%,Lac 10.2mmol/L
16
问题
➢1、6h液体复苏是否达标? ➢2、是否继续补液? ➢3、下一步要做什么?
PICCO、CRRT
TT11.7秒 FIB9.02g/L。
10
入EICU检查
➢ 血生化:谷丙转氨酶116U/L 谷草转氨酶121U/L 总蛋白 56.5g/l 白蛋白28.9g/l 葡萄糖11.82mmol/L 果糖胺305umol/L 肌酸激酶83U/L 肌酸激酶同工酶119U/L 尿素20.54mmol/L 血肌酐189.2mmol/L 降钙素原40.72ng/mL B型脑钠肽5373pg/ml 肌钙蛋白I 0.03ug/L
6
初步诊断
重症肺炎 感染性休克? Ⅰ型呼吸衰竭 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
7
2015-03-13 12:10
抢救室给予气管插管,持续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 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补液; 留取痰培养标本; 静点美罗培南; 收入EICU。
8
床旁胸片
➢ 2015-3-13 14:30床旁胸片: 两肺纹理重,右 中上肺大片状高 密度影,边界不 清,右肋膈角变 钝,考虑右肺炎, 右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