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核心区的未来
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
![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2f5c1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c.png)
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一、前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北京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承载着现代化的繁荣与活力。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背街小巷这一次要拔地而起的、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文化遗产也显得愈加珍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应运而生,旨在对背街小巷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实现其环境整治提升,以保护和传承北京城市文化的精髓。
二、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的现状1.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北京市核心区的背街小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不乏许多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坊。
这些古老的建筑、街道和人文景观,汇聚着北京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京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环境脏乱差然而,目前许多背街小巷的环境却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因为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背街小巷的环境往往显得杂乱无章,卫生情况不佳,给市民的居住和出行带来不便。
3.文化传承有待加强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的文化传承亟待加强。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传统文化在背街小巷中已经不再传承,古老的民俗和风土人情在逐渐消失。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的意义1.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实施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背街小巷作为北京城市的历史见证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环境整治提升可以帮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的环境,意味着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北京的市民可以通过背街小巷,感受到古老京城的风采,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增加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整治提升,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治提升,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1b9d7ceb10a6f524cdbf856f.png)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王惠:新闻界的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例行新闻发布上见到各位。
今天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我想各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都了解北京有一个非常漂亮很现代的开发区,这个开发区座落在北京的南部亦庄,已经成立15年了。
这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得怎么样,今后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很多记者都很关心.其中有一些记者朋友也跟随着我们去亦庄开发区参观和采访过,今天我们专门请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王惠:首先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合生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局长袁立洪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赵莉。
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请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主任卢军主任向大家介绍有关北京奥运会第二阶段票务预售的有关情况.现在先请管委会主任赵昕昕先生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
赵昕昕: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一个机会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1991年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0正式开工建设,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15。
8平方公里.200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扩区至40平方公里。
十五年来,在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区由建设之初一片农田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今天,在这片土地上,聚集了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累计创造了5762亿元的产值。
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集合北京市对外开放的追求窗口和标志。
赵昕昕:高新技术主导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诺基亚、奔驰、拜耳、GE、博世、SMC、中芯国际等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8家投资了72个项目。
北京CBD总体规划
![北京CBD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5bba82f453610661ed9f49e.png)
北京CBD总体规划 2002年08月14日13:55 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CBD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与建国门外大街交汇的地区,此交汇点距东部的北京旧城城墙(现为二环路)约2.3公里,距北京长安街约5.8公里,距北部的首都机场高速路出入口约5.8公里,距南部京津唐高速路出入口约5.3公里,距东部的四环路约2.4公里。
北起朝阳北路及朝阳路,南抵通惠河,东起西大望路,西至东大桥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
现有工业企业用地149公顷、居住用地84公顷、公建用地55公顷、市政用地13公顷、教育科研用地14公顷、道路及其他用地84公顷。
区内共有居住人口约5.4万人。
东侧为北京第一热电厂,南侧紧邻通惠河,通惠河南岸为铁路整备战。
西侧由北至南为朝外市级商业中心、日坛公园、北京第一使馆区、永安东西里居住小区,北侧是以居住为主的用地。
商务中心区建设将遵循"分步实施,分块建设;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按近期、中期、长期三步实施,采取成熟一块开发一块的办法;以"金十字"区域及核心区开发为重点,全面推进商务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国内外投资发展商十分看好这片商务热土。
目前,处于项目立项和规划设计阶段的重大建设项目有十几个,建筑面积总共300万平方米。
北京商务中心区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建设发展高潮。
CBD规划理念1)商务中心区的整体框架延续北京历史文脉和城市的肌理,形成方格状基本路网结构,并体现与旧城中心区的轴向联系和区内的轴向布局与发展。
2)突出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功能,将主要商务办公设施集中布置于以"金十字街"两侧的地段:设置混合功能区的概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并避免商务功能过于单一而带来的弊病:重视文化功能,并强调文化设施与商务设施有机融合。
3)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强调商务区内应有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并通过绿化带的连接,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
4)塑造完美的城市形象,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并突出设置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
新经济时代的中央商务区——对北京cbd定位和发展思路的…
![新经济时代的中央商务区——对北京cbd定位和发展思路的…](https://img.taocdn.com/s3/m/46cfda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1.png)
新经济时代的中央商务区——对北京CBD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分析概述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作为一座城市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CBD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北京CBD的定位和发展思路进行分析,探索适应新经济时代的CBD建设方向。
1. CBD的定义和作用CBD是城市中商业和金融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通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拥有高密度的商业、办公、金融和文化设施等。
CBD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CBD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承载着大量商业和金融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机构和人才,推动着城市的经济增长。
CBD还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国际交流和合作的窗口。
2. 北京CBD的定位和现状分析北京CBD位于东城区和朝阳区的交界处,是中国乃至全球知名度较高的中央商务区之一。
北京CBD自2002年规划建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成为中国金融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目前,北京CBD已经形成了“金融街”、“国贸区”和“CBD核心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高级写字楼。
然而,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北京CBD面临着新的定位和发展挑战。
3. 新经济时代对北京CBD的影响3.1 技术创新的冲击随着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正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些新兴产业的兴起正在改变商业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式,对传统的商务区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3.2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被视为必然趋势。
城市CBD作为经济和商业的核心区域,需要积极响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 人才需求的转变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跨学科合作成为了人才招聘的要求。
CBD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https://img.taocdn.com/s3/m/c7504054ba1aa8114431d9db.png)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来了!2017-09-29 23:5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
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
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
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
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
2.优化人口结构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
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
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提升人口整体素质。
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https://img.taocdn.com/s3/m/d2400e7249649b6649d74762.png)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创造品牌。
北京临空经济区简介
![北京临空经济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9b203b41eb91a37f0115ccd.png)
北京临空经济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端产业功能区、首都东部发展带新的增长极、全国首家临空经济型高端园区。
一、园区概况依托首都机场资源和区位优势,北京临空经济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国门商务区、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车生产基地等功能组团和机场周边六个重点镇为平台,装备制造、汽车等现代制造业为支撑,航空、高技术、现代物流、会展等临空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正成为首都东部发展带最具经济活力的新增长极。
北京临空经济区核心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含机场占地27平方公里)。
二、园区优势1、产业基础雄厚:北京临空经济区拥有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和4个北京市级经济功能区,创造了北京市1/8的工业总产值和4%的经济总量。
区内知名企业荟萃,世界500强企业30余家,跨国公司8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达17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600余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空中客车、德国汉莎航空、TNT集团、韩国现代、北京第一机床厂、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聚集发展。
2、基础设施完备:北京临空经济区建有多座大型水厂、大型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垃圾消纳厂,天然气管道和通信光缆已实现全覆盖。
北京市区至首都机场轻轨、轻轨M15号线、101国道、机场高速、京承高速、京平高速、六环路等路网密集,完善的交通网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发展空间广阔:北京临空经济区具有规划面积大、产业潜力强、区位优势突出等特点,正日益成为首都经济版图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区域。
这里土地资源丰富,尚有近4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可供开发利用。
这里发展平台完善,已成为各类企业播撒希望、铸就辉煌的沃土。
4、发展环境卓越:区位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潮白河6.3万亩的森林公园林水交融,温榆河生态走廊已成为北京市最富有欧美风情的高尚居所聚集地。
首都北京经济发展历程与趋势
![首都北京经济发展历程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a048828ed630b1c59eeb5f0.png)
4、首都北京的行政区划
全市土地面积 16410.54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1040 平方公里,山地面积 10,317.5km² ,平原面积 6,390.3km² ,山地占全市面积的 62%,平原占全市面积的 38%。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 1961.2 万人,北京功能核心区是东城区和西城区,这两个 区的面积共 92.39 平方公里;功能拓展区分为四区,分别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这四个区拥 有约 40%左右为城区,其余约 60%为郊区;城市发展新区分为五个区,分别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 大兴区;其余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分别为: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表:北京市中心城区行政区基本情况
首都北京经济发展历程与趋势
目 录
一、首都北京基本情况概述 .......................................................................................................................1
北 京
天 津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yhwz/postdoc/index.shtml
2
首都北京经济发展历程与趋势
图:北京市行政区划简图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yhwz/postdoc/index.shtml
区域经济与资本市场研究报告
2012 年 3 月 12 日
首都北京经济发展历程与趋势
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前,作为封建王朝都城的北京,在政治上实行中 央集权统治,在经济上由封建专制政权控制。长期以来,北京 的封建经济一直没有从整体上摆脱地方城市经济的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 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以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阶 段(1949-1979 年) , (2)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 二、一”的转变阶段(1980——1997 年) , (3) “首都经济”战 略推进阶段(1997 年——今) 。 目前北京人均 GDP 超过 12000 美元,我们认为目前北京已经完 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即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 北京经济顺利完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形态转型,技术创新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开 始稳定增长。 首都北京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投资消费双轮拉动 首都经济增长; (2)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总部经济引领产业高端升级; (4)自主创新与节能减排促 进结构升级;(5)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成效显著; (6)参与 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未来的北京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 可持续性,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 “努力打造 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 才聚集之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和谐宜居之都” , 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 北京凭借自身优势,正在发挥其作为环渤海地区“辐射外溢” 的功能作用。 北京的发展趋势客观上需要空间的拓展, 构建 “首 都经济圈”将成为未来首都北京发展的方向。
北京多区划定人口“天花板”,未来政策要求只会越来越严
![北京多区划定人口“天花板”,未来政策要求只会越来越严](https://img.taocdn.com/s3/m/58738bc76edb6f1afe001f13.png)
北京多区划定人口“天花板”,未来政策要求只会越来越严北京市16个区“两会”日前连续开幕,截至昨天,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顺义、昌平、房山、大兴这10个区划定了各自以后1年或5年的人口“天花板”,其中朝阳区提出明年全力实现年内常住人口降至374.1万人以内的目标,在各区的数据中上限最高。
这些区公布的人口“天花板”,时限要紧分为明年或以后5年,比如朝阳区划定的是2021年的目标,东城、西城都开列了5年内的调控目标,此外,海淀区和丰台区则设定为2020年。
依照各区公布的人口调控成绩,城六区近年来频现拐点,比如朝阳区今年常住人口估量下降超过9万人,全区常住人口首次显现负增长,海淀今年常住人口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东城区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下降6000人,在全市领先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记者发觉,非首都功能疏解是多区实现人口调控的重要手段,比如朝阳区提出2021年将全力实现年内常住人口降至374.1万人以内的目标。
为了达到那个目标,明年,朝阳区将退出商品交易市场68家、一样性制造业99家、仓储物流基地6家、废品回收场站19家,到2020年,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基地疏解比例不低于七成。
而东城区过去5年以疏解区域商品交易市场为重点,共关停天乐玩具、红桥天环等14家市场,全区与批发相关的物流、仓储功能全部疏解,腾退面积17.6万平方米,疏解商户6227户。
此外,各区在调控人口上使出多种招数,比如西城以后5年将强化直管公房治理和违法经营治理,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机构搬迁等带动人口外迁。
海淀区要紧采取“以业控人”的措施,截至目前,海淀区累计退出“三高”企业40家,关停明光寺、万家灯火、盛宏达、西郊汽配城等有形市场218家,清理整治集体土地上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企业1042家。
此外,海淀区还连续开展群租房、地下空间、出租大院等专项整治,加强人口动态监测。
顺义区将利用大数据进行人口数据评估,全面开展“疏功能、控人口”十二个专项行动,有效操纵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
北京CBD介绍
![北京CBD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38b29681eb91a37f1115cc8.png)
北京CBD核心区位于大北窑立交桥东北角,占地约3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写字楼、酒店、会展中心、文化娱乐等商务设施建设。
规划的商务办公面积为141.1万平方米,文化娱乐设施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为1.53公顷。
主要用于写字楼、酒店、会展中心、文化娱乐等商务设施建设。
1.北京CBD将建立体之城08年前路网建设完成80% 2008年前,CBD区域内的东三环两侧和长安街延线地下人行通道及跨三环地下通道(不含核心区内部通道)将全面完工;CBD重点规划区内的商务办公建筑及地铁由南向北进行连通,完成地下空间人行系统的60%,地下人行系统主框架将基本形成。
2008年前,CBD将累计建成道路34公里,完成规划道路总长度的约80%。
2008年以后,CBD将陆续建设城市道路共8公里,逐步完成全部路网建设。
2.智能交通系统帮你解堵最近,朝外大街上多了几块显示屏。
这就是即将开通的CBD停车诱导系统。
该系统将会及时发布CBD停车位信息,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停车问题。
CBD停车诱导系统是CBD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
这套CBD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4平方公里的CBD为中心,周围36平方公里进行智能交通规划的试点区域建设。
它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诱导、交通流信息检测、交通电视监控、交通违章行为自动监测以及CBD智能交通管理指挥控制中心六大部分组成。
2008年前,CBD智能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将建成使用。
届时,一个智能、人性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将全面应用于CBD的交通管理中。
同时,CBD配建的63450个停车位将极大程度地解决停车难问题。
3.2008年前完成地下人行系统60%根据“CBD地下人行通道”规划方案,CBD将建成一条长达7000米的地下人行通道,形成连通地铁和公交站点的地下连廊,贯穿整个CBD地区。
截止到2006年年底,CBD区域已建成地下通道总长约3300米,占全部地下空间人行系统规划的45%。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_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_2035年)](https://img.taocdn.com/s3/m/4ece50ab360cba1aa911da3b.png)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临空经济核心区
![临空经济核心区](https://img.taocdn.com/s3/m/b278df50f12d2af90242e6e0.png)
临空经济核心区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于2014年3月25日获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整合(京编委[2014]19号)。
核心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临空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总规划面积170平方公里,北以六环路为界,南以机场南线高速和京平高速为界,西以京承高速和为界,东以六环路和潮白河保护绿带为界。
起步规划区面积约56平方公里,由原、原和原北京国门商务区三个功能区组成。
核心区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顺义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预留地和新兴地,是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临空经济区的高科技核心板块。
目前,园区已报批公顷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1896亩土地征地手续,1307亩建设用地具备了上市招拍挂条件。
中文名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1]成立日期2014年3月25日规划面积170平方公里经济概况以为核心,距市区10公里,距150公里,内有6条、4条,2条城市轻轨。
[2]起步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未来将按照发展定位拓展发展区域,将、(镇)、、与相关区域纳入核心区规划范围,最终核心区总面积将达170平方公里。
[1]内汇集了以、、、中航信、中航油、中航材、等为代表的航空运输类企业;以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科园信海、安泰科技、迈恩德等为代表的;以、国开创新资本等为代表的产业金融类企业;以、机场广告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类企业以及等会展类企业;更拥有、、、等企业45个项目。
[2]2014年一季度,实现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公共预算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86%。
张爱冬表示,力争到“十二五”末,临空经济核心区实现850亿元,属地税收破百亿元,突破35亿元。
[3]配套设施情况住宅温榆河别墅区、、莫奈花园、水青庭、中粮地产国际生活区、、苏活小区、馨港庄园等住宅小区。
[4]商业&金融、、、、、、等金融机构;欧陆广场、荣祥广场、荣和广场等大中型购物中心。
kpf-北京CBD核心区功能与总体规划
![kpf-北京CBD核心区功能与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cc4513bf111f18583d05a8c.png)
地块红线 Property line
建筑退界控制线 Setback line
绿化控制线 Green controlled line
绿地 Green area
可建区域 Builtable area
建筑高度与面积 Building height & GFA
建筑退界区域 Setback Area
不可获得区域 Unavailable Area
总体规划 | Masterplan 13
Hale Waihona Puke 北京土地利用 | Beijing Land Use
该项目的建成将
用它多元化的商业带动整个区域的活力和发展。综合 解决交通,绿化,和城市功能的设计及尊重周围区 域,又吸引全国及世界的游客。而注重环境友好的设 计将为市民带来充足的绿化和公共活动场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ce10942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c.png)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08.21•【文号】•【施行日期】2020.08.21•【效力等级】其他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你们《关于报请审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核心区控规》)。
《核心区控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核心区战略定位,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注重中央政务功能保障、注重疏解减量提质、注重老城整体保护、注重街区保护更新、注重民生改善、注重城市安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首都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要深刻把握“都”与“城”、保护与利用、减量与提质的关系,把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和治理“大城市病”结合起来,推动政务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老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相互促进,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三、突出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
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统筹好北京市搬迁腾退办公用房的承接利用,优化中央党政机关办公布局,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以更大范围空间布局支撑中央政务活动。
从疏解腾退、功能置换、文物保护、服务保障、环境提升等方面制定规划管控与实施措施,抓好中南海及周边、天安门-长安街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
北京CBD东扩设计方案出炉
![北京CBD东扩设计方案出炉](https://img.taocdn.com/s3/m/ce30d3b765ce05087632134c.png)
虽然CBD东扩的三个获奖方案已经出 炉,但最终的执行方案尚未确定,可能取 自其中一个设计方案,也可能综合三个方 案的理念和特色来实施CBD东扩区域的扩 建。
国空间句法公司联合体)
3号设计方案(美国KPF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中鸿设计公司联合体)
亮点:节约用水80%
1、该方案最大特色是低碳环保概念,通过建筑、设备等手段使得该区 域能耗减少40%-80%,碳排放量达到中央商务区标准的50%。减少用水量 50%-80%。
2、将朝阳路打造成百老汇大道 首先是适合步行的步行街, 朝阳路本身就是比较繁华的大街,在原本公交车道 上做一个6米高的轻轨,便捷地把人流从街道层引入到6米高的二层。在道路两侧 有一个连贯的街道立面,同时又能有6米层步行街,从一层到三层设计为活跃的连 贯店铺,街道剖面有绿化带。轻轨下面是绿色公园,两侧有机动车道、自行车道、 人行道。 3、四个特色广场 在紧邻三环路和其它媒体机构地段最西段设计传媒广场,由动感音响、娱乐设 施和零售商业组成充分活力的商业空间。第二个广场是金台公园,为人们提供一 个可以休息、社交的宁静空间。沿街向东南方面,在地段核心位置创造最具战略 意义的广场——北京论坛,博物馆、图书馆、酒店、复合功能办公楼和零售建筑 组成适宜聚会的场所。靠近东四环的位置,结合地标性的超高层塔楼设置CBD东广 场,作为城市门户的象征屹立在四环和长安街交汇处,清晰地勾勒出CBD的范围。
2号设计方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英
亮点: 1、二号方案将CBD东扩区定义为“新世纪中国梦开始的地方”,包括:彰显 科技的生命之塔,668米高的北京新地标——时光之眼。在它559米高的位置上 修建世界最高餐厅,而其顶部将修建一个空中农场,架设风能和太阳能转换装 置。在生命之塔和通惠河南岸中国之星车站间架设缆车沟通南北,并在国家探 索学院实现缆车与低速磁悬浮“豆荚车”的零换乘。在效果图上中心立交桥周 边路网被刻意打造成中国结形状,叫做中国创意基地的楼宇从沙盘上看就是一 个个五彩斑斓的“果冻世界”。方案中为白领们留出了林阴大道构成的都市客 厅,甚至包括一片湿地。此外,圈层用地结构的设计规划也凸显出个性,如从 中央8公顷的森林公园,到鼓励中小企业进驻的商业混合设施,再到最后一层设 计为公寓。 2、增加三条地铁线——7号线支线、机场专线、八通线延长线,汇聚于中心 交通枢纽。延长机场L1线,把原东货运站改成跟高铁连接的中国知青站,与上 海、天津经济体连接;地铁7号线直通CBD东,和核心区相互连接;八通线与10 号线连接,在规划区内设4个站,地铁7号线支线设3个站,机场轨道交通专线设 2个站。最后在中央公园实现地铁14号线、机场专线和八通线相结,结合朝阳的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258657a1711cc7931b71654.png)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所属分类:HOT北京城市提问添加摘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是指关于北京的未来城市规划,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目录[隐藏]• 1 概述• 2 发展目标• 3 发展阶段• 4 人口规模• 5 空间布局• 6 城镇结构•7 交通规划•8 城市环境•9 城市绿化•10 市政系统•11 城市安全•12 旧城保护•13 基础设施•14 社会意见•15 参考资料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概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中心城用地规划图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
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时限设计为1991年-2010年。
然而,离到期还有6年时间的今天,北京城市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初设计的速度,朝着更为快速、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一改以往提了几十年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而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指明了北京未来16年的发展方向,对人口、空间、交通、市政、绿化、旧城保护等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了解答。
按照新规划,到2020年,将发展新城11个,疏解中心城区压力,北京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而中心城区则控制在850万人以内。
并且新规划提出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城市职能中心。
本次规划在对新时期北京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着力突出新城规划、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四个重点内容,同时对城市安全问题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北京市功能分区
![北京市功能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fa1536d5195f312b3169a508.png)
北京市功能区域一、首都功能核心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是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的最主要的载体,承担国家政治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同时具有服务全国的会展、体育、医疗、商业和旅游等功能。
该区域是全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市级和一些重要的区级商业中心。
该区土地面积92.39平方公里,占全市的0.56%;2006年常住人口为206.1万,占全市的13.04%,常住人口密度为22308人/平方公里;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934.87亿元,占全市的26.48%。
存在问题:•相对过大的工业生产规模,与功能定位差距较大;•地域相对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对未来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南北城发展极不平衡,社会经济差距加大;•古都风貌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危旧房改造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多种功能高度集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住房紧张、生活服务设施缺乏、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较差。
调整思路利用该区域城市形象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政治、文化、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分散次级功能,为强化国际功能提供发展空间;•实现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双赢模式,创造良好的政务、商务和宜居环境。
调整内容•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强化以国家对外事务、国际旅游为特色的中外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国际交往功能密集区;•与老城区保护相结合,打造荟萃世界级时尚精品店的大街;•部分居住中心从市中心城区迁出。
•属于优化开发区域,占地多、技术含量低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向外转移。
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努力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古都风貌的现代国际城市的中心城区,成为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宜居环境建设和管理的典范。
发展指标1、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力争达到85%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
2、初步形成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有机结合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核心区的未来
作者:庞清辉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9年第04期
北京核心区何时出规划?“中央政务区”是一个怎样的猜想?
前不久,北京市两会上传出消息,由市规自委牵头,会同东城、西城区政府联合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东城区、西城区规划联合编制,即两个区不再单独编制分区规划。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施卫良表示,北京市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牵头,从保障首都政务功能的角度上加强统筹和规划,此外,中轴线申遗将纳入控制规划,一些重要点位的腾退、提升,也将纳入到规划当中。
2018年11月15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启动搬迁,40万人东迁到通州副中心的进程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市政府搬离后的北京核心区发展规划也备受关注。
“核心区控规的编制,更重要的是使群众更有获得感,提升改善民生。
”施卫良说。
也就是说,未来的核心区将更加宜居。
精心组织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是2018年北京市的“三件大事”之一。
该规划包括了东城区和西城区共92.5平方公里的范围,其中对首都核心区的定位是: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建成区
核心区有不同于副中心的特点,核心区是完全的建成区,也是北京四个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域。
2018年11月16日,在北京市级机关首批启动东迁通州之后,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东西城进行考察,要求“把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作为核心区工作的全部要义”,“为中央政务营造更好环境”,强调“核心区必须坚持一本规划、一个标准、一套政策”。
这一表述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央政务区”的猜想。
“对于中央政务区的范围划定最初有三个假设方案:一个是东西城合并;另一个是二环再向外扩展半环,划入2.5环左右的范围;最后一个则是三环内全都划入。
”在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看来,虽然具体的范围还没有确定,但东西城共同编制首都核心区规划,很可能是为未来建立“中央政务区”做准备。
北京市委办公厅相关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所谓的‘中央政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实体,是个服务的概念,与发展相比,更多的是为中央政务服好务。
”
截至2019年1月,北京12个分区的规划已经落定,仅有东城区、西城区的规划及通州区整体规划还没有出台,这“一核一副”尤为受人关注。
“核心区控规也充分借鉴了副中心控规的编制经验。
”施卫良告诉记者,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但核心区有不同于副中心的特点,核心区是完全的建成区,也是北京四个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域,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央部门的对接,从保障首都政务功能的角度上加强统筹和作出规划安排。
施卫良介绍,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的要求,目前北京市正在编制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同步在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两项规划都在抓紧编制中。
“按照计划,2019年上半年将完成阶段成果。
”
疏解和腾退将是北京核心区保护老城、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两大核心手段。
1月16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东西城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做好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恢复性修建和经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东西城的直管公房退租执行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此次政策出台涉及范围大,腾退力度大。
范围上基本囊括了北京核心区内的所有历史文化街区:合计达到了17个片区,涉及腾退人数可能高达数十万人。
腾退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由银行直接介入推动,资金来源相当充足,而且将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来担当实施主体。
在本次腾退中,特地加入了一条:对于自愿将户籍迁出中心城区的,可给予适当补助,即要提高货币补偿的价格。
北京核心区规划里值得关注的还有一条,中轴线申遗将纳入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自从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北京城的北中轴线建设就开始持续发力:奥运场馆及奥林匹克公园均建设于北中轴线之上,北中轴区域也成为了北京的高端住宅集中区域。
而随着雄安新区设立和第二机场建设,北京南中轴线也开始发力。
尤其是本次大兴分区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一轴三城”的城市发展规划:以中轴线发展为核心主轴,重点打造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重在提升、改善民生。
“在规划方式上要和参与街区更新的责任规划师和责任主体单位紧密配合,把自上而下的规划要求,与自下而上的社区更新、社区治理的动力结合到一起。
”施卫良说。
核心区街区的管理将越来越精细化。
东城区近日宣布17个街道将划分为82个一级街区,西城区去年9月已经开始划分为101个街区,未来将通过城市设计、街区设计、街区修补和有机更新,实现城市风貌的和谐统一。
“街区更新工作将注重保护传统风貌,保护胡同、四合院的肌理,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便民设施。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东城分局局长邵培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与此同时,核心区将出现更多绿地。
过去一年间,北京核心区新增了不少“微公园”。
东城区正在推进明城墙遗址公园北绿地项目、天坛口袋公园等项目,西城区东福寿里口袋公园等15处已建设完成。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2019年,北京将再完成平原造林23万亩,重点在平原地区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和生态景观廊道,在重点区域实施万亩森林公园建设。
“在此过程中,北京一直注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使用乡土长寿树种100余种,本地苗木使用量达到70%以上。
”
此外,交通亦将有改善。
2018年,北京市民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3%。
虽然小汽车总量增长,但中心城區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比2017年下降1.8%,为5.5。
2019年1月,北京市交通领域出台新举措。
东城、西城和通州区市级道路共规划施划166条道路、13644个白实线道路停车位,率先实行电子收费,并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预计,2019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699.3公里,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20万辆左右,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6左右,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交通行业营运车辆污染物排放下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