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土壤的主要化学特点
天津滨海主要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特征研究
Su yo ol h r cei i hzs h r f i o sa Ha p ye ini td f i C a a tr t si R i p eeo n C atl l h tsi T a j S sc n o Ma o n n
摘
要: 以天津滨 海地区为研究 区 , 选取 3种主要滨海盐生植物盐地碱蓬 、 碱蓬和芦苇为试验材料 , 运用开 氏消煮一 半微量定氮
蒸馏 法一 氢氧化钠 熔融一 钼锑抗 比色法等方 法 , 测定 3种盐 生植物根 际土壤全氮 、 全磷 、 全钾 等养分 以及 全盐 等含量 , 结果 发 现, 3种盐生植物都对于氮磷钾表现出一定的富集作用 , 但具有较强 的选择性 。对于有效成分 中速效钾 的吸收都 很强烈 , 这可 能是滨海盐生植物 的生理共性 。初步探 明了滨海盐 生植物能有效降低滨 海盐土 中的盐分含量 , 并且选择性 的富集养 分元素 , 对于滨海盐土具有一定 的改 良作用 。根据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特征 , 在盐碱 地治理开发中可通 过种植不 同盐 生植 物来 减少土壤 盐分 , 增加 土壤肥力 , 为实现滨海盐碱地科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海盐生 植物 ; 际 ; 滨 根 土壤 ; 盐分 ; 分 养
a ay i i h h z s h r ) a tlh l p y e 。 h o ei a a i i p o i e rt e ma a e n n e eo me to e s h s i. n lss n t er io p c c( { s a o h t s a t e r t l ss s r v d d f h n g me t d d v lp n f h a ol r、 a c b o a t I a n r a e s i fri t ,ei n t ols l i o p a t i e e tc a tlh lp y e ee t ey h c a c i v a in l e — t n i c e s ol e t i c ly l mi ae s i ai t t l n f r n o sa a o h ts s lc i l ,w i h c n a h e e a r t a x n y df v o
第二章 植物土壤营养与根际营养
2、低分子有机溶质
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组分时糖、有机酸、 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是糖和 有机酸。 有机酸在活化土壤养分方面有重要意 义。如难溶性磷矿物、铁、锰化合物的 溶解等;
• When grown under P deficient conditions, some species can form ―proteoid roots‖ – clusters of short rootlets on main root axes. These rootlets secrete organic anions (citrate, malate) and acidify the rhizosphere to in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P. They also secrete water at night thus enhancing the diffusion of P to the root surface.
3.机械阻力 土壤紧实时,其容重增大且大空隙数 量减少。当容重大于1.3~1.4时,对根系 伸长有抑制作用。粘质土壤容重在1.5~ 1.6,轻质土壤在1.7~1.8时,作物根系就 很难扎入。 紧实土壤对根系伸展的抑制作用除 了机械阻抗的缘故外,还有土水势、通 气性和植物毒素积累等因素。
表2-1 机械阻抗对大麦种子根和初级侧根发 展及扩展的影响
表2-2 不同浓度对大麦吸收磷的影响(R.S.Russel and R.P.Martin)
溶液中磷浓度 (P. PPm) 5.1 1.6 0.51 0.16 0.051* 0.016 0.0051 0.0016
植株32P含量 ㎎/植株 0.573 0.161 0.0573 0.01676 0.0048 0.00137 0.000434 0.000120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杨阳;刘秉儒【摘要】通过对宁夏荒漠草原6种地带性优势物种长芒草、蒙古冰草、甘草、牛心朴子、黑沙蒿和苦豆子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物根际养分的富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6种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效应,根际富集率大小依次为菊科(黑沙蒿)>豆科(苦豆子、甘草)>禾本科(长芒草、蒙古冰草)>萝藦科(牛心朴子);全磷(TP)在根际和非根际中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土壤养分及理化指标在根际中均表现出显著富集(P<0.05),土壤养分中以有机碳(SOC)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土壤有效态养分较全量养分对植物根际微小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不同荒漠植物根际与非根际SOC 与全氮(TN)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N与碱解氮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P与有效磷(AP)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荒漠植物土壤有效养分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灌木和豆科植物的根际效应的大于禾本科植物,它们通过降低根际pH值可以提高根际养分,有利于在脆弱环境下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035)022【总页数】9页(P7562-7570)【关键词】荒漠草原;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空间分布【作者】杨阳;刘秉儒【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德国微生物学家Lorenz Hiltner将根际土(Rhizosphere Soil)定义为根系周围、受根系生长影响并且能够从微环境中吸收大量养分的土体[1- 3]。
根际土是围绕根系进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活跃的区域,是土壤-植物根系-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和各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门户,对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分布与循环、植物种间作用等发挥重要作用[3- 6],根系诱导产生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已被证实[1- 3]。
根际土壤的主要化学特点
根际土壤的主要化学特点根际土壤是指围绕根系的土壤环境,它具有与其他土壤不同的化学特点。
根际土壤的主要化学特点包括土壤pH值、离子交换、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和根际土壤固氮。
首先,根际土壤的pH值是其重要的化学特点之一、pH值是指土壤中水溶液的酸碱程度,它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巨大。
根际土壤的pH值一般较高,通常在中性或稍微酸性范围内(pH6-7.5)。
这是因为,根际土壤通常受到植物根系释放的有机酸的影响,有机酸可以减少土壤的pH值。
此外,根际土壤中还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活动,这些微生物通常会分解有机物,产生酸性物质,也会导致土壤pH值的降低。
其次,根际土壤的离子交换能力也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离子交换是指土壤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互相交换。
根际土壤的离子交换能力相对较低,这与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有关。
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与土壤中的离子形成复合物,从而减少离子的可交换性。
这意味着,在根际土壤中,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但可以有效避免营养元素的流失。
第三,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往往较高。
有机质是由动植物的残体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形成的,它对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根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是因为植物根系释放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形成有机质。
有机质可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结构稳定性,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渗透性。
此外,有机质还能供应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和发育。
第四,根际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
微量元素是植物所需的少量元素,如铁、锰、锌、铜、硼、钼等。
尽管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总含量很低,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却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会释放出有机酸等物质,并与微量元素形成可溶性配合物,提高微量元素的活性。
这使得根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微量元素。
最后,根际土壤中存在着丰富的固氮微生物。
固氮是指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氨氮或硝酸盐氮。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壤肥料学》单选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壤肥料学》单选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1)单选题1. 当土壌顆粒的粒径大于0.1mm 时( )。
A. 吸附能力比狡強B. 吸附能力比較弱C. 吸附能力没有変化D. 不表現出任何吸附能力2.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A. 非活性孔隙多B. 毛管孔隙多C. 通气孔隙多D. 通气孔隙少3. 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吋,水的人滲速度( )。
A. 逐漸提高B.逐漸降低C. 保持不変D. 略有変化4. 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
A.B.C. 蛋白貭D.核酸5.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 )。
A.磷在作物体内移动性比较大,再利用率高B.根系吸收磷比较困难C.土壤中磷的浓度比较低D.吸收氮素过多6.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且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 )。
A.以施用叶面肥为主.B.适时喷施叶面肥C.减少土壤施肥D.提高叶面积系数7.以下比较好的利用秸秆的方式为( )。
A.用作燃料B.田间焚烧C.喂牛后过腹还田D.以上都是8.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
A.腐殖酸B.胡敏酸C.植物残体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9.在土壤中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10. 所有作物的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最明显的差异是( )。
A.微生物比较多B.养分富集C.氧化还原电位低D.养分季缺11. 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 )的制约。
A.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B.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C.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D.总养分含量12.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是因为锌影响( )。
A.生长素的合成B.一些酶的合成C.核酸的合成D.蛋白质的合成13.砂土的砂粒含量一般在( )。
A.50%以上B.50%以下C.70%以上D.70%以下14.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内,其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度( )。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先高后低D.随生育阶段而变化15.土壤胶体是( )。
第四讲植物营养答案
第四讲养分的有效性与养分利用效率1.一般土壤中的养分根据其有效性,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构成,它们之间如何转化?答:可以分为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它们主要靠以下方式转化:(1)截获:是指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经过运输。
截获所得的养分实际是根系所占据土壤容积中的养分,它主要决定于根系容积大小和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浓度。
(2)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土体之间出现明显水势差,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水流向根表迁移。
其特点是运输养分数量多,养分迁移的距离长。
养分通过质流到达根部的数量取决于植物的蒸腾率和土壤溶液中该养分的浓度。
(3)扩散:当根系截获和质流作用不能向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时,根系不断的吸收可使根表有效养分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在根表垂直方向上出现养分浓度梯度差,从而引起土壤养分顺浓度梯度向根表运输。
土壤养分的扩散作用具有速度慢距离短的特点。
2.有效养分与速效养分有何不同?有效养分-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速效养分-在作物生长季节内,能够直接、迅速为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迟效(缓效)养分3.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养分生物有效性包含那几个方面的含义?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基本特征:(1)以矿质养分为主;(2)位置接近植物根表活短期内可以迁移到根表的有效养分。
养分生物有效性的含义包括:(1)土壤中矿质养分的浓度、容量与动态变化;(2)根对养分的获取与养分向根表迁移的方式与速度;(3)在根系生长与吸收的作用下,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以及环境因素对养分有效话的影响。
4.什么是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二者有何关系?养分的强度因素:是指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
强度因素是土壤养分内供应的主要因子。
养分的容量因素:是指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也就是不断补充强度因子的库容量。
二者有何关系:容量因素对强度因素的补充不仅取决于养分库容量的大小,还决定于储存养分释放的难易程度。
中药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特征
张 千 和1,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香1,郭 荻2
(1.恩施州中心医院 药剂科,湖北恩施 445000;2.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武汉 430033)
土壤肥料学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
⼟壤肥料学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第六章植物营养概论⼆、植物营养学的主要领域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与多个学科交叉,⽬前其主要领域包括如下:1.植物矿质营养⽣理学2.根际微⽣态系统中的物质环境及其调控3.逆境植物营养⽣理学4.作物产量⽣理学5.植物营养⽣态学6.植物矿质营养遗传学7.植物⼟壤营养8.肥料学与优化平衡施肥三、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法1.⽥间⽣物⽅法1)最基本的研究⽅法2)接近于⽣产条件3)⽐较客观地反映农业实际4)结果对⽣产更有实际的和直接的指导意义5)其他试验结果在应⽤于⽣产以前,都应该通过⽥间试验的检验2.模拟研究⽅法通常叫盆栽试验或培养试验特点: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特定的营养环境下对植物的营养问题进⾏研究。
优点:便于调控⽔、肥、⽓、热和光照等因素,有利于开展单因⼦的研究和开展在⽥间条件下难于举⾏的探索性试验。
-----结果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通过⽥间试验进⼀步检验,才能应⽤于⽣产。
⽅法:⼟培、砂培和⽔培(溶液培养)等3.植物根系和根际研究⽅法根系:摄取、运输和储存营养物质以及合成⼀系列有机化合物的器官,是植物的地下⽣长部位。
根系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主要领域有:根系⽣态学、根系⽣理学、根系解剖学根际是受植物根系⽣理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理学特征上不同于原⼟体的特殊区域,是⼟壤-植物根-微⽣物三者相互作⽤的场所。
根际研究在理论及⽣产实践上都有重⼤意义。
4.⽣物统计和⽣物数学的⽅法在近代植物营养研究中,数理统计已成为指导试验设计、检验试验数据资料不可缺少的⼿段和⽅法。
优点:能正确对试验⽅法进⾏设计和研究试验误差出现的规律性,从⽽确定误差的估计⽅法,帮助试验者评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能客观地认识试验资料,合理地判断试验结果,从⽽做出正确的科学结论。
近态:计算机技术的应⽤-数学模拟、数学模型其它:p166-1675.近代物理化学、⽣物化学和仪器分析⽅法6.核技术研究⽅法7.酶学诊断法8.植物营养诊断与调查研究法第⼆节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的组成和必须营养元素的概念植物新鲜植物中含⽔分75%—95%,⼲物质含量5%—25%,⼲物质中有机质占绝⼤部分,约占⼲物重的95%,主要元素为C、H、O、N四种,灰分中主要是各种⾦属氧化物、磷酸盐及氯化物等,亦称矿质元素,包括P、K、Ca、Mg、S、Fe、Mn、Zn、Cu、Mo、B、Cl、Si、Na、Se、Al、Hg、Se等,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种类要受到⼟壤的物质组成,植物种类,⽓候条件,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际
根际[gēn jì]英文名称:rhizosphere定义:由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圈带。
它以植物的根系为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蚯蚓、线虫等土壤动物,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物群落。
应用学科: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根际的范围很小,一般指离跟轴表面数毫米之内。
根际的许多化学条件和生物化学过程不同于土体土壤。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根际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等。
在根际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的分布与土体土壤有明显差异。
生态学(一级学科);生态系统生态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根际微生物(rhizosphere microbe)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内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一般数量比根际外多几倍至几十倍。
它们和植物间是互生关系,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微生物大量聚集在根系周围,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为植物提供有效的养料;同时,微生物还能分泌维生素,生长刺激素等,促进植物生长。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死亡的根系和根的脱落物(根毛、表皮细胞、根冠等),以及根系向根外分泌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是微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由于根系的穿插,使根际的通气条件和水分状况优于根际外,从而形成利于微生物的生态环境。
根际微生物在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可表现出其特异性,如雀稗根际内的雀稗固氮菌(Azotobacter paspali)只在雀稗品种的根际内受到刺激,而在另一品种的根际内则发育不好。
固氮螺菌(Azospirillas sp.)在玉米品种UR-1根际内固氮活性不强,而在UR-1的杂种S1根际内则固氮酶活性很高。
编辑本段特征植物根表及近根土壤中的微生物。
根际一词是希尔特纳于1904年提出的,指植物的根表以及受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区域。
根际微生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根际以外的微生物不同。
根际简介
根际简介根际(Rhizosphere)是指受植物根系生长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上不同于原土体的土壤微域,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也是各种养分、水分和有益或有害物质进入根系参与食物链物质循环的门户,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根际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仅存在于垂直根面指向原土体的横向方向上,而且也存在于沿根轴的纵向方向上,并且根际过程在这两个方向上存在着时空变异。
Rhizosphere一词最先由德国科学家Lorenz Hiltner在1904年提出, 用以描述受豆科植物根系影响的土壤微域,在这个微域内微生物的数量远远高于土体(Hiltner,1904 )。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作物根与土壤之间有一粘液层,它是由新生根的根冠、根毛、表皮细胞分泌的粘液、根际微生物分泌物、脱落细胞的降解产物等组成的。
此粘液层的厚度可达10-50微米,粘液层的外沿最先吸附土壤中的粘粒,以后再伸展到土壤孔隙中与土壤相混合。
粘液与土壤混合层可以扩展到离根表1-4毫米。
粘液层具有亲水性,土壤中的可溶性养分可以溶解于内而被根系吸收。
粘液层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是微生物繁殖生存的天然培养介质。
根际是受活的根系影响的土壤微域,根际范围的大小受土壤类型、植物种类、年龄和其它因子的影响(Curl and Truelove,1986)。
一般认为,根际的范围可达几毫米,对于某些沙漠植物或沙丘植物甚至可达几个厘米。
由于根系的不断生长,根表特性沿根轴方向差异较大,在根的一生中,根际的特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此外,一些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可侵入到根的皮层组织,在正常生长的根系中,表皮或皮层的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遭到损伤、脱落而死亡,因此根际也被定义为沿根轴垂直方向从根的内皮层向外一直延伸到土壤,由微生物构成的连续体(Old and Nicholson,1978)。
根际通常被划分为外根际和内根际两部分,外根际通常指土壤微域,内根际通常指根面以及受微生物侵染的根的表皮和皮层区域。
土壤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是在生物、气候、母质、地形及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土壤具有保护环境质量的能力。
原生矿物:是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其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发生改变的原始成岩矿物。
(来源于母岩,以岩浆岩为主,可分为四类: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磷酸盐类)次生矿物:是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颗粒直径一般小于0.002mm,在土壤中主要存在于粘粒部分,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经风化后分解或重新形成的矿物,其化学组成、构造和性质都发生改变。
同晶置换: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接近的离子替换,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的现象。
土壤有机质:是指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微生物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以及因火灾而产生的黑炭物质。
矿质化过程:有机物进入土壤之后,在微生物、酶的作用影响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CO2、水和能量,所含氮磷硫等营养元素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
腐殖化过程: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其中间产物,转化为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使有机质及其养分保蓄起来的过程。
根际:根系周围受植物根系生长和活动影响,而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会相应的发生变化的一层薄薄的土壤。
①吸湿水:不能被植物吸收。
无效水。
重力不能使吸湿水移动,只有在液态向气态前提下才能移动。
②膜状水:只能被高等植物利用一部分,土地周围吸湿水层外围形成薄水膜。
③毛管水:毛管悬着水,不受地下水源补给影响。
毛管支持水,受影响。
④重力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径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
过剩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存留时间短,一般视作无效水。
吸湿系数:指干土在相对湿度近饱和的空气中吸附水气分子的最大量。
可用来粗算土壤凋萎系数,主要取决于土壤粘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
滨海4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与主要养分的关系
分 的变化相反 , 种植 物的根 际土速效 氮质量分数均显著低 于非根 际土 。除芦苇外 , 际土速效磷质量分数均 高于非根 际土。 4 根 滨海盐 土中碱性磷 酸酶 、过氧化氢 酶和转化 酶和土壤 中几 种主要养 分的相关性最 紧密 ,较好地体 现了4 种滨海盐生植物根际 的养分状况 ,也说 明盐生植 物对滨 海盐 土酶活性 有较 大的影响。对 比4 种植物根际土壤 中的酶活性 ,在高盐质量分数 的滨海 盐 土中 ,盐 地碱 蓬对 根际土壤 酶活性 的影 响最大 关键词 :根际 ;滨海盐生植物 ;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一
本实 验选 用我 国北 方 滨 海地 区4 比较 典型 的 种 盐生植 物 ,其 对滨 海盐 渍化 土壤 环境 有很 强 的适应 性 。具体 植物 是 :盐 角草S lonaer aa ai ri uo e 、盐地 c p
性 质最 活跃 的微 域 ,它 的重要 性 已得 到广 泛 的认 识
所有 试 验均 在 温室 内进 行 。将 3 m孔径 的尼龙 网 0u 纱 用塑 料封 口机 制成 直径 3c m,高 1 m的根袋 , 5c 保 证供 试植 物根 系不 能生 长 出根袋 ,每个 根袋 内装
入备好的土壤20 g 4 ,相 同的供试土壤也装入高4 0 c m,直径3 m的盆中,然后在盆中央埋人备好的 0c 根袋 一 个 。在 每个 根 袋 内播 人 露 白的植 物 种 子 1 5
14 数据 分析 处理 .
数 据采 用 S S 30 P S1.进行 方 差分 析 和多重 比较 , 用 O ii . E c l0 3 r n70 x e2 0 进行绘 图 。 g 和
根际简介
根际简介根际(Rhizosphere)是指受植物根系生长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上不同于原土体的土壤微域,是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也是各种养分、水分和有益或有害物质进入根系参与食物链物质循环的门户,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根际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仅存在于垂直根面指向原土体的横向方向上,而且也存在于沿根轴的纵向方向上,并且根际过程在这两个方向上存在着时空变异。
Rhizosphere一词最先由德国科学家Lorenz Hiltner在1904年提出, 用以描述受豆科植物根系影响的土壤微域,在这个微域内微生物的数量远远高于土体(Hiltner,1904 )。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作物根与土壤之间有一粘液层,它是由新生根的根冠、根毛、表皮细胞分泌的粘液、根际微生物分泌物、脱落细胞的降解产物等组成的。
此粘液层的厚度可达10-50微米,粘液层的外沿最先吸附土壤中的粘粒,以后再伸展到土壤孔隙中与土壤相混合。
粘液与土壤混合层可以扩展到离根表1-4毫米。
粘液层具有亲水性,土壤中的可溶性养分可以溶解于内而被根系吸收。
粘液层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是微生物繁殖生存的天然培养介质。
根际是受活的根系影响的土壤微域,根际范围的大小受土壤类型、植物种类、年龄和其它因子的影响(Curl and Truelove,1986)。
一般认为,根际的范围可达几毫米,对于某些沙漠植物或沙丘植物甚至可达几个厘米。
由于根系的不断生长,根表特性沿根轴方向差异较大,在根的一生中,根际的特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此外,一些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可侵入到根的皮层组织,在正常生长的根系中,表皮或皮层的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遭到损伤、脱落而死亡,因此根际也被定义为沿根轴垂直方向从根的内皮层向外一直延伸到土壤,由微生物构成的连续体(Old and Nicholson,1978)。
根际通常被划分为外根际和内根际两部分,外根际通常指土壤微域,内根际通常指根面以及受微生物侵染的根的表皮和皮层区域。
植物根际的研究方法简介
根际的原位研究
取自制的清洗干净的有机玻璃盒,平放在实验台 上。将不同处理的幼苗从营养液中取出,用蒸馏 水冲洗根系并用清洁吸水纸将根系上的水分吸干, 将幼苗仔细铺展在有机玻璃盒中,植株地上部置 于盒外,并用胶带纸固定好植株。
三.根际研究新技术的发展
1. 放射自显影法 2. 微电极法 3. 电子探针法
4.根箱法
根际微环境的模拟培育
1.根袋法
植物
盆钵 尼龙网纱 土壤
d=3.4cm h=12cm D=12cm H=14cm
幼苗生长到一定 时期,取袋中土 为根际土,离根 袋25mm以外的土 为非根际土
根际微环境的模拟培育
2.根垫法
载体:琼脂或者滤纸
Fe(III)的还原
根际的原位研究
双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
缺铁对根际Eh的影响
缺铁对根际pH的影响
pH的变化
根际的原位研究
1.3 根分泌物络合铝的原位显色
• 含有Al-金黄色素三甲酸的琼脂 片放在根表面,根分泌物中的有 机的络合物与Al-金黄色素三甲 酸竞争Al3+ 导致琼脂的褪色
2.1 Kuchenbuch and Jungk 法
陶制多孔板,使保 持水分
尼龙网纱下的整个 土壤表面为根土界 面,切片采集根际 土壤
缺点:蒸腾强度高 时,植物易出现凋 萎现象
根际微环境的模拟培育
2.2 改进根垫法
框 筛网
盒组
土壤 外盒
植株生长在筛网上的石英 砂中
六个相同的盒组成一个盒 组,增加了土样量
200 kg N/ha
NO3- 吸收 时释放OH或者对H+ 的吸收
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荒漠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其中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生态系统有明显差异。
本文将探讨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并重点分析其原因和意义。
首先,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是多样化的。
根据研究,不同荒漠植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包括丰度和多样性的差异。
例如,在贫瘠和干旱的荒漠土壤中,植物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会通过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微生物互作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一些研究显示,荒漠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以促进一些特定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分泌具有促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有机物质,从而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的差异。
此外,由于不同荒漠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它们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互作也存在差异,这会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其次,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不同荒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在荒漠这种环境中,水分、温度和养分等环境因子的多样性对植物的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构成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不同荒漠植物在适应这种多样性环境因子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另一方面,不同荒漠植物的生长策略和需求也会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例如,一些草本植物通过深入土壤来获取更多的水分和营养元素,而一些灌木植物则通过发达的根系形成更复杂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
最后,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意义在于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养分转化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会影响其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和转化的效率,从而对荒漠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此外,不同荒漠植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也对土壤的保持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不同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特征,可以为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学知识点(1)
1.土壤: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具有的能同时和持续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3.土壤圈: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分布于陆地的表面,被称为土壤圈。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处于地圈系统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交接界面,即四个圈层的中心。
第一章1.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未改变化学组成的原始成岩矿物。
原生矿物只经历物理风化过程,所以粒径较大。
2.次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3.粒级的划分:石砾、砂粒、粉粒和黏粒。
4.粒级:根据土壤单粒直径大小和性质变化而划分的土粒级别称为粒级5.以粒经0.01 mm为界划分出“物理生沙粒“和“物理性黏粒”“6.不同质地土壤的农业生产性状: (砂质士黏质土壤质土)1)沙质士: 砂粒含量高、保蓄性差、以原生矿物为主、土温变幅大、耕性好、大孔隙多,氧气流足,无事害物质存在、发小苗不发者苗2)黏质土:①黏粒含量高、保蓄性强、以次生矿物为主、士温变幅小、耕性差、⑥小孔隙多,氧气不足,有毒害的质、发老苗不发小苗3)壤质土:兼有沙质土和黏质士的优点第二章1.环境条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土壤质地,质地黏重的土壤比轻质土壤的酶活性强;(2)土壤结构,小团聚体的土壤结构酶活性较大团聚体的强(3)土壤水分,渍水条件降低转化酶的活性,但能提高脱氢酶的活性。
(4)温度,适宜温度下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加强。
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①士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及有机矿质复合体组成特性决定着士壤酶的稳定性②士壤ph值③某些化学物质的抑制作用。
三:耕作管理的影响。
合理的耕作制度能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氧分转化;轮作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增强,连作常引起土壤酶活性的减弱。
四: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当土壤受到农药、重金属等污染时,土壤酶的活性会被抑制或减弱。
晚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关键词 水 稻 ;品 种 ;C 2 H ;N 0;排 放 通 量 ;根 际土 壤 特 性
X5 32 1 0 .3 文献 标 识 码 A 中图分类号
Efe t f La e Rie Rh z s h rc S i Ch r c e itc n f cs o t c io p e i ol a a t rsi s o
c a a trsis n h r ce t o me h n a d i o s x d e s in y h meh d f t t o a u c a e i c t a e n n t u o i e mis b t e r o t o o sai p q e h mb r|mo i e g s c df d a i
CI ni N2 Emis n fo P d y F ed - at h 0 si r m a d il o
F Zhi a ,ZHU Hu wu ,CHEN Ca U qingI - a n ,HUANG a g, Hu n 2
1A rn m oe eo nn A r utr nv r t,C a gh ,H nn 4 0 2 ,C i goo y C l g f Hu a gi l a U i s y h nsa u a 1 18 hn l c ul ei a 2 Ke aoa r n , fAgiuJr o l- r pn ut aina d Fr n t, h ns a yL b rt y o o f £ o y r l efrMut co ig C lv o n amig hse ̄C agh ,Hua 1 1 8 hn c : u i p it , nn 4 0 2 ,C i a
狗牙根根际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形态分布
狗牙根根际土壤狆犎、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形态分布张云1,费艳旭1,孙琪旗1,蒋芳舒1,陈金发2(1.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西昌 615000;2.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以矿渣土和自然土为基质,对狗芽根进行盆栽实验,测量种植前后土壤pH值、有机质(SOM)及5种重金属Pb、Zn、Cd、Cr、Cu全量及弱酸提取态(F1)、可还原态(F2)、可氧化态(F3)、残渣态(F4)的形态含量。
结果表明:与种植前相比,狗牙根种植100d后土壤的pH均下降0.10~0.25个单位,变化率为1.31%~3.21%,有机质含量均上升,相对增加0.163%~1.854%。
两种土壤的5种重金属含量不同,自然土为Zn>Cu>Pb>Cr>Cd,矿渣土为Zn>Pb>Cu>Cr>Cd。
各重金属含量在狗牙根种植100d后均下降,其中,自然土的5种重金属变化特征为Cd>Zn>Cr>Pb>Cu,而矿渣土的变化特征为Cd>Cr>Cu>Pb>Zn。
5种重金属均以残渣态形态为主,弱酸提取态含量在各金属价态中占比均较低。
4种存在形态都有变化,其中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降低,而除Cd外,残渣态含量升高。
综合分析表明,狗牙根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较好的物种之一。
关键词:狗牙根;重金属;土壤;生物利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5500(2021)05 0099 07 犇犗犐:10.13817/j.cnki.cyycp.2021.05.014 收稿日期:2020 10 12;修回日期:2021 01 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8042);西昌学院“两高”项目基金(LGLZ201906)资助 作者简介:张云(1988 ),女,四川会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
E mail:495570814@qq.com 铜冶炼渣是铜冶炼行业中一种主要的固体废弃物,组成成分复杂,渣中不但含铜、铁、锌、金、银等有色金属,也含有砷、铅等剧毒原物物质[1]。
最完整的土壤知识,值得收藏!
最完整的土壤知识,值得收藏!(一)土壤及其性状1、土壤的概念: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指出:“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这个定义正确地表示了土壤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土壤之所以能生长绿色植物,是由于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质——肥力。
土壤这种特殊本质,就是土壤区别于其它任何事物的依据。
土壤肥力虽与土壤物质组成有联系,但主要受土壤性状的影响。
2、土壤的主要性状(1)土壤质地:土壤的泥砂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直径小于0.01毫米的土粒称泥;直径为1—0.01毫米的土粒称砂;直径大于1毫米的土粒称砾石。
根据土壤质地不同将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和壤质土。
①砂土:这类土壤含砂粒在80%以上,土粒间大孔隙多,土壤容积比重在1.4—1.7克/厘米3之间,因此,土壤昼夜温差大,通透性好,有机质矿质化快,易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结,肥力一般较低。
种植作物要增施有机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
②粘土:这种土壤含泥粒在60%以上,土壤比重在2.6—2.7克/厘米3之间。
土壤硬度大,粘着性、粘结性和可塑性都强,故适耕性差。
土壤保水保肥力强,潜在肥力较高。
但土紧难耕,土温低,肥效不易发挥。
因此,水田要注意管水,提高泥温,多施腐熟性有机肥和热性化肥。
③壤土:这种土壤泥砂比例适中,一般砂粘占40—55%,粘(泥)粒占45—60%。
土壤容重1.1—1.4克/厘米3之间。
质地轻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力强,耕作爽犁。
因此,它是水、肥、气、热协调的优质土壤。
(2)土壤结构:土壤形成团聚体的性能,称为土壤的结构性。
凡土粒胶结成直径为1—10毫米的团粒状土壤结构,称为团粒结构。
这是土壤结构中最好的一种。
其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胶结物质。
土壤中的胶结物质最主要是粘粒,新形成的腐殖质和微生物的菌丝及分泌物。
这些物质与钙胶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具有多孔性和养分丰富、不易被水泡散的水稳性团粒状土壤结构。
因此,增施钙质肥料(石灰、石膏)有利团粒结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pH和氧化还原电位
引起根际土壤pH变化的主要是由于根系对阴 阳离子的不平衡吸收及由此带来的H+和HCO3净分泌的不同,有机酸的分泌及大量CO2产生 等。 供应植物氮素形态(NH4+、NO3-、N2固定等) 决定着植物对阴、阳离子的吸收状况,因而显 著影响着根际土壤的pH。
不同植物根际土壤PH的不同是因它们在阴、 阳离子吸收率方面具有差异。 根际土壤pH的变化还会影响到土壤中的重金 属生物有效性。研究发现,Cd的有效性随土 壤pH的升高而降低,根际的酸化可以导致植 物对Cd的吸收增加。
子耦合应用于林木根部,以促进生长和改善土壤营养状 况。
2 材料与方法
材料:毛白杨、北京杨 根际微生态调节物组成:外生菌根真菌:美味牛肝菌(B.e) 、 褐疣柄牛肝菌(L.s) ,生长调节剂:1-萘乙酸(NAA)、植物抗 病诱导剂:水杨酸(SA)
3.1苗木生长、生物量和菌根侵染率
3 结果分析
淹水植物如水稻,根系的泌氧功能使根际土壤 维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降低了土壤溶 液中某些有毒物质如Fe2+、Mn2+及H2S等的 浓度。 水稻根系在引起Fe2+、Mn2+的同时伴随着H+ 的产生,导致土壤pH降低。 淹水植物吸收铵态氮为主时,会导致H+净分 泌增加,使根际土壤酸化,增加土壤可溶性磷 的吸收。
②IR:增加率
3.5土壤有效P的变化
② R为根际土壤,S为非根际土壤
4 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微生态调节物施用于杨树苗根系 可有效改善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根系活力有大幅度提 升,并对幼苗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苗高、地径、总干 质量等生长、生物量指标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根际微生态调节物还促进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 加,加速土壤中无机P向有效P转化,特别是根际区域 的有效P有较大幅度的富集,这些都对改善苗木的P营 养有积极意义。
文章
根际微生态调节对杨树根系活力 及土壤有效P转化的效应
1 研究背景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林木生长势 弱,一般用菌根生物技术,来改善林木根系及根际微生物 区系、调节水分和植株的微生态环境、以促进林木生长和 提高抗病能力。
目前技术研究和应用都集中在单独使用效果上,对几种因 素共同作用于植物根系的研究则较少。本实验研究多种因
毛 白 杨
菌根侵染率都 达到了30%上
北 京 杨
3.2 根系活力的变化
3.3 根系活力与苗木生长、生物量的相关性
说明根系活力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较强的根系活力有利于 根系对水分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整个植株的 生长。
3.4土壤酸性磷酸酶的变化①R为根际土壤,S为非根际土壤
2.1 养分浓度
根际土壤某个特定离子的浓度,根据其在本体 土壤溶液中的浓度、该离子向根表迁移的速率 及植物对离子的吸收速率等不同,可以低于、 高于本体土壤或与本体土壤相似。 耗竭态势:植物需要量大、土壤溶液中浓度低 的养分,如:P、K等. 积累态势:土壤溶液中浓度较高、植物吸收较 少的养分,如Ca、Mg等。
根际土壤的主要化学特点
王素梅
1 根际(rhizosphere)土壤
概念:根际土壤指受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那部 分微域土壤。
根际土壤环境在土壤体系中较为独特,它与本 体土壤(非根际土壤)在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 性质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2 主要化学特点
影响因素
植物根系从土壤中选择性地吸收离子或水分导致 离子在根际土壤的消耗或积累。 根系向根际土壤释放H+及CO2(HCO3-)而改变根 际土壤的PH。 根系对氧气的消耗或释放可使根际的氧化还原电 位发生变化。 根系分泌物可以直接活化或通过提供微生物能量 间接活化根际土壤的矿质养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