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爱情悲剧中的暴力问题

合集下载

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美狄亚与李莫愁爱情悲剧分析

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美狄亚与李莫愁爱情悲剧分析

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美狄亚与李莫愁爱情悲剧分析作者:柳娇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第2期摘要:,美狄亚与李莫愁,一个是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同名戏剧人物,是被誉为世界文学史第一位觉醒的女性形象;另一位是金庸笔下让人闻风丧胆的“赤练仙子”。

她们两位都是敢爱敢恨的烈性女子,并且都把爱情当作自己的生命来看待,然而都没能避免被抛弃的下场。

与大多数女性不同,她们都采取激烈报复的方式进行了反抗。

尽管这两个形象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社会,但爱情经历和命运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描述了两位女性的共性,通过痴恋、抛弃、反抗三个阶段揭示其爱情的悲剧命运。

在此基础上,着重解读和分析了两位女性悲剧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和性格原因,虽然国度、时代各不相同,但男权文化的社会环境和观念是导致她们被弃的共同原因,而她们极端的性格则构成了和男权文化的强烈冲突。

关键词:美狄亚李莫愁悲剧形象悲剧成因一、引言《美狄亚》,著名的古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笔下的一部经典悲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伊阿宋窃取金羊毛的故事。

女主人公美狄亚,是位美艳且法术高强的公主,而且也是国王的左膀右臂。

超出预料或是命运使然,她与上岛寻找金羊毛的王子伊阿宋一见钟情,他们经历了一番曲折的艰难险阻,却没有成就好的结果。

她惨被抛弃高调复仇,然后绝望地远离了伊阿宋。

面对一连串的生死别离,最终伊阿宋悔恨地抑郁而亡。

李莫愁,一位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脍炙人口的典型反派人物,一个绝美毒辣、傲气淡泊的道姑,原本是古墓派弟子,是小龙女的师妹,常年居于古墓,与恰逢受伤的陆家庄主人陆展元日久生情,决然背叛师门逃离古墓而去,以狠辣手段独自行走江湖。

可悲的是,不久陆展元爱上何沅君,令无依靠的李莫愁大受打击而性情大变,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赤练仙子”;最后于绝情谷身中情花之毒,在正派人士的围攻下,葬身情花火海的烈焰下。

一个是古希腊的魔女,一个是南宋的女侠客,但是我们发现两位不同时空环境中的女性的人生经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她们共同上演了一出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解读

《俄狄浦斯王》解读

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也许是世上最出名的乱伦故事,这要归功于维也纳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精神科医生。

他把这位悲剧英雄的名字变成了儿子对母亲的“欲望”的代名词。

弗洛伊德提出,人类普遍存在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还有对应的“恋父情结”,对后世的人文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6年上演的《俄狄浦斯王》剧照:俄狄浦斯在知道自己弑父娶母的真相后,用王后的胸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这些涉及亲子乱伦的“情结”令普通人无法接受,与此相关的“阉割焦虑”和“阴茎嫉妒”概念也让男孩女孩匪夷所思。

但很多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医生相信,孩子由于害怕同性父母的报复,而压抑了对异性父母的性爱想法——你要是不承认自己有这些想法,就会说你把乱伦的想法压抑到潜意识里头,没有过好“俄狄浦斯期”,怪不得现在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伪科学,因为这种理论似乎能解释一切,但又不可证伪,即无论怎么说都对,即使明明有与该理论相反的行为表现,都可以被它说成是支持它的。

实际上,科学研究早已搞清楚人类为什么要避免乱伦,大量证据揭示了家庭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而非乱伦的“情结”。

剧情回顾:悲催的俄狄浦斯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国王拉伊俄斯在儿子出生时曾得到警告,说他或许死于此子之手。

因此,这个男婴被遗弃在小山坡,双脚还被钉在一起——“俄狄浦斯”就是“肿胀的脚”之意。

他被牧羊人救走,后被科林斯国的国王收养,并视如己出。

俄狄浦斯不知自己是被领养的,所以当他听到自己将会杀死父亲,并会和母亲上床的预言时就离开了科林斯,开始独闯世界。

在一个三岔道口,他与一个老头发生争执并杀死了对方。

他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把底比斯城从一场瘟疫中解救出来,被立为王,并娶了守寡的王后伊俄卡斯忒。

然而,底比斯又遭遇了一场更严重的瘟疫。

神谕指示,只有把杀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找到并加以惩罚,瘟疫才能消除。

俄狄浦斯去追查凶手,结果发现自己杀害了亲生父亲,还成了自己母亲的丈夫,生育了4个孩子。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美狄亚》是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德斯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希腊悲剧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通过展现美狄亚的复仇之路,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天命的无情以及复仇的代价。

本文将对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进行探讨。

复仇是《美狄亚》中的核心主题。

剧中,美狄亚为了复仇,利用自己的技艺,用毒药杀死了她丈夫——科里尼斯,以及科里尼斯的新娘和怀孕的母亲。

这种复仇行为不仅反映了美狄亚受到的委屈和恶待,也代表了无法忍受公正和道德原则被践踏的个人和民族的愤怒。

作品中,复仇不仅是美狄亚个人的行为,还代表了柏柏尔人对于希腊人侵犯的内心怒火。

美狄亚的复仇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权者对于被控制者的暴行所带来的后果。

此外,复仇也揭示了欧里庇德斯关于宿命论的思考。

美狄亚在杀死科里尼斯后,宣称:“宙斯,宙斯啊,看啊。

因为这些所犯下的罪,我已经报复了科里尼斯,因为托阿斯和他所赞助的弗里吉斯人,我的父亲和我一起来到了这个国家,所以你已经让我们被欺骗了。

”这句话暗示了美狄亚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宙斯的旨意。

在《美狄亚》中,复仇的过程被塑造成了一种宿命的力量,无法与之抗衡,人类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个结果。

欧里庇德斯在作品中深入探讨了宿命论,以及权力、命运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

此外,复仇也是美狄亚的精神堕落之路。

美狄亚在一开始是一个纯真无邪的女子,被科里尼斯的爱情所打动,为他背叛家族。

然而,当她的经历和科里尼斯的背叛导致了她的失去,她逐渐变得愤怒和暴戾。

她沉浸于复仇的欲望中,开始用非人道的方式寻求自己的正义。

在复仇的过程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人性,变得残忍和冷酷,同时也为未来造成了更多的灾难。

这一点反映了“暴力会受到报复”的情况。

因此,欧里庇德斯通过美狄亚的经历,告诉人们暴力并非复仇的唯一方式,并呼吁人们应该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

总之,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的复仇主题展示了复杂的人性和宿命的无情。

复仇在这部作品中代表了受害和被压迫者的愤怒与恐惧,既是个人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局限和严重性。

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的爱与背叛

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的爱与背叛

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的爱与背叛希腊神话中的爱与背叛在古希腊神话中,爱与背叛是一个普遍的主题。

神话中的神祇和英雄们常常因为爱情而做出各种冒险和牺牲,同时也经历着背叛和痛苦。

这些故事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让我们反思爱与背叛的本质以及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常常涉及神祇之间的爱情,其中最著名的是阿佛洛狄忒和阿波罗的故事。

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而阿波罗则是太阳、音乐和诗歌之神。

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如此强烈而不可抗拒,然而这段爱情却遭到了宙斯(众神之王)的反对。

宙斯认为他们的恋情是不合规矩的,并对他们施加了严厉的惩罚。

这种悲剧般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爱情中的困难和挑战,展现了爱情与宿命之间的冲突。

除了神祇之间的爱情,希腊神话还描绘了英雄和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故事。

希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特洛伊王子普里阿摩的妻子海伦,他诱使海伦背叛丈夫,导致了特洛伊战争的爆发。

这场战争是为了海伦的爱情而展开的,同时也揭示了爱情中的背叛和痛苦。

这个故事使我们思考到,爱情和背叛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同时存在,其影响力常常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希腊神话中的爱与背叛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们常常在爱情中经历着忠诚和背叛之间的冲突。

有时候,为了爱情,人们会无私地奉献自己,愿意为对方承受一切痛苦;而有时候,人们也会因为自私、欲望或变心而伤害他人。

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提醒我们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和决策可能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教会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尽管希腊神话中的爱与背叛常常带来痛苦和悲剧,但这些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它们告诉我们,爱情需要付出努力和牺牲,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背叛违背了爱情的真正本质,它会导致伤害和痛苦。

因此,我们应该在爱情中保持忠诚和真诚,同时也要理解和宽容他人的欲望和选择。

希腊神话中的爱与背叛是一个深入人心的主题,它教会了我们许多关于人性和情感的重要教训。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所表现的悲剧冲突的理解。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所表现的悲剧冲突的理解。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所表现的悲剧冲突的理解1. 概述《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重要故事,也是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创作的著名戏剧。

这个故事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因反抗宙斯而被缚在岩石上的惨痛遭遇。

在这个故事中,普罗米修斯展现了悲剧性的冲突,他的命运和宙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自身与上天神祇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为了悲剧冲突的重要表现。

2. 普罗米修斯的命运与宙斯之间的对抗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火神,他具有预言能力和智慧,是人类的盟友和恩人。

然而,宙斯却对人类不友善,他想要摧毁人类,因此禁止了人类使用火种。

普罗米修斯出于对人类的怜悯,偷偷带火种给了人类,从而招致了宙斯的愤怒。

宙斯因此将普罗米修斯囚禁在乌鸦啄食他的肝脏的岩石上,这是普罗米修斯与宙斯之间的对抗引发的悲剧冲突的开始。

3. 普罗米修斯个人与上天神祇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悲剧中,普罗米修斯不仅仅是一个代表人类的英雄,更是一个代表人类对抗神祇的英雄。

他不愿意被上天神祇所束缚,因此他挑战了上天神祇的权威,保护了人类的利益。

然而,他的行为触犯了神祇的权威,最终导致了他的惨痛命运。

这种个人与上天神祇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悲剧冲突的重要表现。

4. 悲剧冲突的深层意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所表现的悲剧冲突,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中的戏剧性冲突,更是古希腊悲剧中常见的人类命运与神祇权威之间的对抗。

在这种对抗中,普罗米修斯代表了古希腊人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宙斯则代表了神权统治者的绝对权威。

这种对抗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神祇权威的挑战,从而呈现出了悲剧冲突的深层意义。

5. 结语通过对《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所表现的悲剧冲突的理解,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古希腊悲剧的戏剧性魅力,更能够体味古希腊人对人类命运和神祇权威的深刻思考。

这部作品在揭示悲剧冲突的也启示了人类对自由和尊严的向往和追求。

对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所表现的悲剧冲突,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并思考,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美狄亚》是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德斯所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该剧以古希腊传说中的女主角美狄亚为主线,描绘了她因未能得到丈夫的爱而采取报复行动,最终导致丈夫的妻子和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惨死的故事。

在《美狄亚》中,复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美狄亚的行动和对话,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复仇和正义的思考。

在《美狄亚》中,复仇也被描绘成一种代表着社会正义的力量。

美狄亚所受到的背叛是违背了古希腊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行为,所以她的复仇被认为是一种伸张正义和维护道义的行为。

她的复仇行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秩序和公正。

在古希腊时代,复仇被视为一种象征着正义的力量,是对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应对,是为了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美狄亚》也提出了对复仇行为的质疑和反思。

尽管美狄亚的复仇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众神的支持,但她的行为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悲剧。

她的丈夫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因为她的复仇而丧生,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和痛苦之中。

剧中的一位国王克里翁提出了对复仇的质疑,认为复仇只会导致更多的孽缘和破坏,无法带来真正的正义和和解。

这种对复仇的质疑,使人们开始思考复仇的道义和伦理问题,反思复仇是否真的能解决冲突和恢复正义。

关于爱情的希腊神话故事

关于爱情的希腊神话故事

关于爱情的希腊神话故事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爱情在人们的心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希腊神话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爱情的故事,它们或充满悲剧性,或充满浪漫情调,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复杂性。

首先是美神阿佛洛狄忒和阿多尼斯的故事。

相传,在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而阿多尼斯则是美少年的代表。

阿佛洛狄忒深深地爱上了阿多尼斯,她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

然而,阿多尼斯却无法安于一处,他追求各种刺激和冒险。

最终,阿多尼斯在一次狩猎中遭到野猪的攻击,不幸身亡。

阿佛洛狄忒对此深感伤痛,她为了纪念阿多尼斯,将自己的泪水化作了红色的风信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常常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虽然阿佛洛狄忒深爱着阿多尼斯,但她却无法改变他的命运。

接下来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和造人者赫菲斯托斯的故事。

雅典娜和赫菲斯托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复杂性。

相传,赫菲斯托斯曾对雅典娜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但他的丑陋外貌使得雅典娜对他感到厌恶。

然而,赫菲斯托斯不肯放弃,他决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征服雅典娜。

最终,他制作了一副华丽的黄金战甲,并将其送给雅典娜。

雅典娜被赫菲斯托斯的聪明和热爱感动,她最终接受了他的爱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不仅仅是外貌的吸引,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真诚的感情。

再来是英勇战神阿瑞斯和美丽之女阿芙罗狄忒的故事。

阿瑞斯是希腊神话中最勇猛的战士,而阿芙罗狄忒则是爱与美的女神,两人同样是神话世界中最具有吸引力的角色。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充满挑战和不幸。

阿瑞斯和阿芙罗狄忒的爱情充满了激情和冲动,但他们的关系却常常因为阿瑞斯的不忠而受到打击。

阿芙罗狄忒对阿瑞斯的背叛感到十分愤怒,她多次用各种方式来惩罚他。

然而,阿芙罗狄忒对于痛苦与快乐的矛盾体验使她无法离开阿瑞斯,他们的复杂爱情关系一直持续到了最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常常是复杂而纠结的,人们常常在痛苦与快乐之间徘徊。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创作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美狄亚因为丈夫背叛而发动复仇的故事。

复仇主题是该剧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于整个剧情中。

复仇在《美狄亚》中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和行为,体现了美狄亚对背叛和破裂婚姻的痛苦和愤怒。

美狄亚选择采取复仇的方式,通过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和杀害克里翁和克里翁的新婚妻子,让克里翁永远后悔。

她以血债血偿的方式,通过极端的暴力来报复背叛她的人。

《美狄亚》同时也表现出了复仇的无尽循环和灾难性后果。

通过美狄亚的复仇行为,她不仅让克里翁和他的新婚妻子失去了生命,还使自己成为了谋杀犯。

在复仇过程中,美狄亚放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母爱,产生了极其深远的代价。

复仇并没有解决美狄亚的痛苦,反而使自己沉浸在更深的痛苦之中,她的孩子们的死让她遭受了难以言表的痛苦。

复仇的苦果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破坏了她最后的幸福。

复仇主题在《美狄亚》中也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美狄亚的复仇行为是对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人命运的规训,她认为自己受到了社会和丈夫的背叛,因此以复仇来回应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冲突。

复仇并没有改变她的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只让她自己沦为凶手,增加了社会的痛苦与仇恨。

《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也揭示了人类内心的黑暗面和原始的冲动。

美狄亚的复仇行为源于她内心的愤怒和仇恨,她愿意以最残忍的方式来回应这种情感。

复仇是一种最原始的人性反应,代表了人类的冲动和破坏欲望。

《美狄亚》通过展示美狄亚的复仇行为,揭示了人们内心那种无法理智控制的力量,警示人们要抑制这种冲动,否则将会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

欧里庇德斯的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通过美狄亚的复仇行为、后果和动机,揭示了复仇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内心的黑暗面和原始冲动。

复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痛苦与破坏。

这一主题对人们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告诫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内心,远离复仇的恶果。

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

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

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复仇女神,她是那些受到冤屈与委屈的人们的守护者,她就是复仇女神尼刻斯。

她是悲剧女神莫伊赛斯的女儿,是命运女神克洛托成的姐妹。

尼刻斯以美貌和正义的女神形象,守护着受到冤屈与侮辱的人们,为他们讨回公道,报复那些造成他们痛苦的人。

在她的身上,结合了爱恨情仇。

尼刻斯的传说始于古希腊,她是被底客所信奉,在希腊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尼刻斯的典故和传说颇具特色,她复仇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她的爱恨情仇也是深具戏剧性和悲剧性的。

尼刻斯是复仇女神,她本身就是对抗罪恶,伸张正义的化身。

据古希腊神话记载,尼刻斯是一个怀有深仇大恨的女神,她天生心地善良,但被冤屈,被伤害,成为了一个复仇女神。

在古希腊的传说中,尼刻斯对待罪犯并不会手下留情,她会让他们付出代价,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她拥有不可阻挡的力量,她是正义的使者,她会为那些受了委屈的人们讨回公道。

爱情,是尼刻斯的另一面。

在古希腊神话中,尼刻斯与宙斯的孩子打斗,并因此而爱上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

尼刻斯被奥德修斯的勇气与聪明绝顶所吸引,而奥德修斯也深爱着尼刻斯。

尼刻斯在爱与复仇之间犹豫不决,她试图选择宽恕与爱,但在复仇女神的本性面前,爱情也变得如此脆弱。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复仇,因为她深知,奥德修斯是那个伤害过她的人。

复仇不仅仅是对抗罪恶,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尼刻斯的爱情和复仇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她的悲剧。

她深爱着奥德修斯,但她无法忘记他所带给她的伤害。

她的内心始终挣扎在爱与仇恨之间,最终选择了复仇,也成为了复仇女神。

尼刻斯的复仇,也是对爱情的一种守护。

她以复仇女神的形象,守护着自己深爱的人。

尼刻斯深知,对那些伤害过她的人纵容与放任,只会让更多的人遭受痛苦。

她用复仇弥补了自己爱的不堪与伤痛,也用复仇守护了奥德修斯。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她对爱情的珍视和守护。

尼刻斯的故事,充满了爱恨情仇与戏剧性。

她既是爱的化身,更是复仇的使者。

她的形象深入人心,她的传说历久不衰,一直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

论《安提戈涅》中的法理冲突

论《安提戈涅》中的法理冲突

论《安提戈涅》中的法理冲突《安提戈涅》是一部古希腊悲剧,著名的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

该剧主要讲述了半人半神的安提戈涅,为了埋葬自己被击杀的哥哥波里涅克斯,违抗国王克里翁的法令,最终被国王处死的悲剧故事。

该剧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法理冲突,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安提戈涅的道德冲突、安提戈涅与国王之间的法律冲突以及安提戈涅与守护神女神雅典娜之间的神权冲突。

首先,安提戈涅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法理冲突是她个人的道德冲突。

安提戈涅作为女性,在当时的古希腊社会地位较低,她并没有得到男性所拥有的权力和自由。

但是,作为哥哥的妹妹,她有责任来处理并纪念哥哥,同时也因为国家法律的限制,她不能亲自参与缔造的葬礼。

然而,安提戈涅通过违反国家法律的方式来完成她的心愿,这种行为是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反而更像是一个建立在个人道德信念上的行动。

其次,还存在着国王克里翁与安提戈涅之间的法律冲突。

在该剧中,克里翁怒斥违反法律的安提戈涅,他认为安提戈涅挑战了国家权威和安全,并且她的行为将使得城市的秩序和安定陷入混乱。

他追求的是社会安定和对社会奉献的尊重,因此,他将处死安提戈涅作为惩罚。

克里翁的行为是依据国家法律来执行的,这是国家利益的代表。

安提戈涅则认为,她遵从了与神完全一致的道德法则,并且她明确表示她更乐意遵从天荒神不可的法律,而不是人造的法律。

最后,神权冲突也是该剧中重要的法理冲突之一。

安提戈涅与乌柏罗努斯和雅典娜神之间的联系表明,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就是所有权利的源泉。

在这种情况下,安提戈涅选择了效忠于自己所代表的伦理和神权,但这一决策却与克里翁所代表的政治权力相冲突,并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发生。

安提戈涅违抗国家的政治统治,颠覆了现有的社会结构,同时也反叛了神的命令。

总结起来,通过分析《安提戈涅》中的法理冲突,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希腊,道德、法律和神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安提戈涅的命运充分表明了这种冲突的恶果,并提示人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无论法律、政治、道德和神权之间的关系如何,都需要建立在平衡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这才是正确的行为准则。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

论欧里庇德斯悲剧《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欧里庇德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他的作品《美狄亚》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部悲剧以复仇为主题,描绘了主人公美狄亚因为丈夫背弃自己而产生的复仇情感,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悲剧性的事件。

本文将通过分析《美狄亚》中的复仇主题,来探讨欧里庇德斯在其作品中对复仇的深刻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观察。

复仇是《美狄亚》这部悲剧的核心主题之一。

在剧中,美狄亚是一个被丈夫背弃的女人,她为了丈夫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并且为他背弃了自己的祖国,最终却被抛弃,面临被流放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美狄亚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仇恨,她决心以复仇来报复她的丈夫,并且希望让他和他的新妻子一同遭受痛苦。

欧里庇德斯通过《美狄亚》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深刻描绘了复仇对人性的影响。

在剧中,美狄亚因为丈夫的背叛而变得极端,她不再顾及自己的良知和道德,甚至愿意牺牲无辜的孩子来实现她的复仇计划。

与此她的丈夫也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恐惧和悔恨,他深知自己对美狄亚的伤害是不可挽回的,最终导致了整个家庭的灭亡。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欧里庇德斯展现了复仇对人性的腐蚀和摧毁力量。

在《美狄亚》中,欧里庇德斯对复仇主题的深刻描绘也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复仇的态度。

在古希腊社会,复仇是一种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人们认为受伤害的一方有权利通过复仇来平复自己的伤痛。

欧里庇德斯通过《美狄亚》深刻揭示了复仇的危险性和毁灭力量,他提醒人们应该理智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并且寻求和解和和平的解决方式,而不是通过复仇来解决问题。

这种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使得欧里庇德斯的作品在古希腊悲剧中独具特色,并且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神话童话故事:阿喀琉斯的愤怒

希腊神话童话故事:阿喀琉斯的愤怒

战争进⼊了第⼗年。

希腊英雄埃阿斯向沿岸各地出征后⼜满载战利品回来。

由于波吕多洛斯被害,这更激起了双⽅疯狂的仇恨,连天上的神祗也介⼊了⼈间的这场纷争。

⼀部分神祗反对希腊⼈的残暴,同情特洛伊⼈;另⼀部分神祗则决定保护希腊⼈。

赫拉、雅典娜、赫⽿墨斯、波塞冬、赫淮斯托斯站在希腊⼈⼀边;阿瑞斯和阿佛洛狄忒则帮助特洛伊⼈。

所以在特洛伊战争的第⼗年,战事和故事⽐以前九年的总和还要多。

诗圣荷马正是以这个时期发⽣的事:阿喀琉斯的愤怒和他带给亚各斯⼈的种种苦难来叙述他的史诗的。

阿喀琉斯被激怒的原因是这样的:他们的使节从特洛伊回来后,对特洛伊⼈的威胁,希腊⼈不敢松懈,准备迎接决战。

正在这时,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向军营⾛来。

他的⼥⼉曾被阿喀琉斯抢⾛,后来⼜被送给阿伽门农。

为了赎回⾃⼰的⼥⼉,他⼿执⼀根和平的⾦杖,杖上缠着祭献阿波罗的橄榄枝,并带来了⼀⼤笔赎⾦,前来恳求希腊⼈归还他的⼥⼉。

他向阿特柔斯的⼉⼦和全军要求说:“阿特柔斯和亚各斯的⼉⼦们,让天上的神祗保佑你们攻占特洛伊,并能平安地回到⾃⼰的故乡。

如果你们愿意接受我带来的赎⾦,归还我的⼥⼉,我将虔诚地为你们祝福。

看在阿波罗神的份上,把我的⼥⼉交给我吧,我是阿波罗的祭司!” ⼠兵们听了他的讲话,热烈⿎掌表⽰接受他的要求。

但国王阿伽门农却怏怏不乐。

他不愿意失去美丽的⼥奴,⽣⽓地反对说:“⽼东西,不许你再出现在我的船只附近!你的⼥⼉是我的奴仆,今后仍然是我的奴仆。

我要把她带到亚各斯,住在我的王宫⾥,让她整天给我纺织!赶快⾛开,别惹我发⽕,乖乖地回家去!” 克律塞斯吃了⼀惊,顺从地退了出来,默默地来到海岸上,向天举起双⼿,祈求说:“阿波罗啊,你是统治这么⼤⼀块地⽅的神,请听我的申诉吧!多少年来,我为你清洁神庙,给你选择祭品,献祭给你,我祈求你为我报复亚各斯⼈,让他们知道你的⾦箭的厉害。

” 他⼤声祈祷。

阿波罗听到了他的请求,便愤怒地离开了奥林匹斯圣⼭。

他肩上背着⼸和装满箭的箭袋,脸⾊阴沉地来到希腊⼈的军营上空,把毒箭⼀⽀⽀地射下去。

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 争

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 争

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争——特洛伊战争,成为了无数英雄豪杰展现勇气与智慧的舞台,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

这场战争的起因,要从那美丽绝伦的海伦说起。

海伦,被誉为世间最美丽的女人,她的美貌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当时,海伦已经嫁给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

然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访问斯巴达时,被海伦的美貌所迷惑,竟然将她拐走,带回了特洛伊。

这一行为无疑是对斯巴达和整个希腊的极大侮辱,愤怒的墨涅拉俄斯决定向特洛伊宣战,以夺回自己的妻子。

希腊各城邦迅速集结起强大的军队,在阿伽门农的率领下,向特洛伊进发。

这支军队中,汇聚了众多英勇无畏的英雄。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阿喀琉斯。

他是海洋女神忒提斯与凡人英雄珀琉斯的儿子,拥有着超人的力量和勇气。

但他也有着自己的弱点,那就是他的脚踵。

当希腊联军抵达特洛伊城下时,战争陷入了僵持阶段。

特洛伊城坚固无比,易守难攻。

双方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战争中,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比如,希腊联军使用了著名的“木马计”。

他们佯装撤退,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以为这是希腊人献给神灵的礼物,将其拖进了城中。

然而,木马里藏着的却是希腊的精锐士兵。

到了夜晚,这些士兵悄悄从木马中出来,打开了城门,希腊联军得以长驱直入,最终攻陷了特洛伊城。

这场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无数的士兵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家庭被拆散,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特洛伊战争也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他们的故事被人们传颂至今。

战争中的英雄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勇气、荣誉和忠诚的含义。

阿喀琉斯在战场上的勇猛无畏,让敌人闻风丧胆。

他的每一次冲锋,都仿佛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然而,他也有着自己的情感和困惑。

当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杀死时,阿喀琉斯愤怒至极,他重新回到战场,与赫克托耳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斗,并最终杀死了他。

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爱与战争的传说

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爱与战争的传说

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爱与战争的传说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爱与战争的传说在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起因是为了争夺美丽的海伦,而最终却导致了特洛伊城的毁灭。

这个故事以爱与战争交织的方式,揭示出了人性中的善恶、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无常。

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重温这段动人的古希腊历史。

1. 古希腊神话中的创世纪为了更好地理解特洛伊战争的背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希腊神话的创世纪。

根据传说,众神与泰坦之间的战争结束后,宙斯成为了众神的统治者,奥林匹斯神山成为了神们的居所。

在这个神话世界中,人类和神是息息相关的。

2. 海伦的出现与帕里斯的裁决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希腊王后海伦的出现。

海伦是斯巴达王后,在她的美貌面前,无数英勇的勇士前仆后继。

最终,希腊国王们通过发誓,将护送海伦的权力交给斯巴达国王梅内拉奥斯。

不幸的是,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与海伦相遇,并被她的美色深深吸引。

忽视了道德和礼仪,帕里斯私自把海伦带回了特洛伊。

这个背叛行为使得希腊国王们决定联合起来,以夺回海伦并惩罚特洛伊王国。

3. 希腊诸神的干涉在特洛伊战争的过程中,古希腊的众多神灵也与人类展开了一场宏大的角力。

主要的干涉者包括宙斯、亚瑟斯、赫拉和阿佛洛狄忒。

他们中的一些神灵选择支持希腊,而另一些则站在特洛伊一边。

例如,亚瑟斯是战争之神,他一直站在希腊人一边,并试图帮助他们取得战争的胜利。

而赫拉则对特洛伊城城墙的保护非常关注,她曾多次干涉战争的进程。

4. 英雄的壮举与悲剧特洛伊战争是一场牵动了无数英雄的战争。

希腊方面有阿喀琉斯、奥德修斯和阿贾克斯等英勇的勇士,而特洛伊方面亦有赫克托耳和帕里斯等战士。

这些英雄们在战场上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

然而,特洛伊战争中也充满了悲剧。

阿喀琉斯在战争中逝世,奥德修斯则在战后漫长的回归途中历经各种苦难。

赫克托耳与帕里斯的对战,也成为了特洛伊战争中令人动容的一幕。

5. 特洛伊战争的结果特洛伊战争持续了十年之久,最终以特洛伊城的毁灭告终。

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蒂斯爱与自恋美与破灭的希腊神话

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蒂斯爱与自恋美与破灭的希腊神话

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蒂斯爱与自恋美与破灭的希腊神话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蒂斯:爱与自恋,美与破灭的希腊神话在古希腊神话中,纳尔齐斯与戈尔德蒂斯是一对传奇的爱人,他们的故事充满了爱与自恋、美与破灭的主题。

纳尔齐斯的自恋导致了他与戈尔德蒂斯之间的悲剧爱情,这个故事以一种美丽但令人心碎的方式展现了爱与自我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

纳尔齐斯,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被众神和人类称颂为世间最美的人。

他有着迷人的外貌和杰出的才华,无数人为他倾倒,但他却对别人的爱慕充耳不闻,心中只有自己。

纳尔齐斯自负地相信自己比众神还要美丽,甚至拒绝接受别人的追求。

这种自恋的态度引起了众神的怒火,尤其是女神涅墨西斯,她决定为纳尔齐斯设下一个陷阱。

有一天,纳尔齐斯在森林中遇到了戈尔德蒂斯,一个美丽而有魅力的女人。

戈尔德蒂斯被纳尔齐斯的外貌所吸引,她深深地爱上了他。

然而,由于纳尔齐斯的自恋,他对戈尔德蒂斯的爱完全没有回应。

戈尔德蒂斯感到绝望和无助,她请求众神让纳尔齐斯也像她一样深深地爱上他自己。

众神同情戈尔德蒂斯的请求,涅墨西斯创造出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镜子。

当纳尔齐斯发现了这个湖泊时,他迷上了镜中的自己。

他沉醉在自己的美丽中,无法自拔。

纳尔齐斯日复一日地凝视着湖中的倒影,试图拥抱自己所见到的美丽。

然而,他却渐渐地意识到,他无法拥有自己所爱的倒影。

纳尔齐斯对自己的自恋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迷恋,他失去了食欲和自信,只有倒影给了他存在的意义。

他变得孤僻和消瘦,最终因绝望而死。

当纳尔齐斯的身体触碰湖水时,他的倒影消失了。

他成为了自己追寻的美丽的牺牲品。

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启示,他告诉我们自恋和追求完美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美丽和爱。

纳尔齐斯的自爱使他封闭了心灵,并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联系。

他的美丽只存在于表面,没有任何深度。

与之相反,戈尔德蒂斯的爱是真诚的、自我付出的,但却被纳尔齐斯的自恋所破坏。

这个神话故事也反映了人类内心的诉求和欲望。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接受和爱慕,但若独自追求自己的完美,却可能忽视了真正的美丽和爱在于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

古希腊神话的乱伦问题

古希腊神话的乱伦问题

古希腊神话的乱伦问题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古希腊神话的乱伦与人性摘要: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源泉。

阅读古希腊神话,其中复杂的乱伦关系给我们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是事实上,希腊神话中的乱伦问题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人性、对于人本真的思考。

关键词:希腊神话;乱伦;人性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发展的源头,是世界文学宝贵的财富。

很多人在阅读古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时候,都会惊讶于其中各种复杂的乱伦关系,神话中有关乱伦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

例如十二提坦神的诞生就是儿子乌拉诺斯和母亲盖亚乱伦的结果;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天神宙斯和姐姐赫拉的婚姻……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乱伦”也是一直存在、挥之不去的话题。

歌德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啊,在那遥远的古代,你曾经是我的姐妹,或者我的妻子”;莎士比亚的着作《哈姆雷特》里也描写了各种乱伦情结:哈姆莱特与母亲的乱伦情结、叔父克劳迪斯与嫂嫂的乱伦婚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阿拉伯家族兄弟姐妹的乱伦等等。

因此,也有人说西方的文学史其实就是西方乱伦史。

但是,什么叫做“乱伦”呢?我认为,我们不能以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希腊神话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者更确切的表述应为“神神关系)。

道德是要服从自然的。

在人类古老的群居时期,男女之间性的关系是杂乱的,为了繁衍后代,与近亲结合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两性关系中才出现了道德和伦理的曙光。

古老的婚姻制度也是从群婚制逐渐发展到专偶制度的,即一夫一妻制度。

另外,古希腊人崇尚血统纯正,而没有比近亲结合更能保证血统的纯正了。

这是价值观取向的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同姓之爱才是完美的,希腊神话里面更是很早就记录了同性恋的内容。

具有这种价值观的民众,所虚构出来的神话,自然会将这一切都带进去。

希腊神话对世俗生活的探索和追求达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融合”[1]的特色。

《荀子·礼记》中说:“性者,本始才朴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结果看来,无一不在验证着命运的暗示,无一不在按神的预言一步一步走进圈套,但从过程来说,却是他们出于对暗示的反抗而刻意采取某种行动来避开命运的安排导致的结果。而这些行动的后果,便是暗示的结果的应验。父亲拉伊俄斯由于惧怕儿子弑父娶母而将其刺破脚脖子并将其放逐,以为这便能躲开神的预言;儿子俄底甫斯因为惧怕自己会弑父乱伦而远离养父母一家。他们本能地躲避着神谕,躲避着宿命为他们安排好的一切,可是最后还是走进了命运的怪圈。就像你高考前去占卜,占卜师说你将会落榜,于是你沮丧极了,在学习中不断给自己施压,结果便真的由于神经极度紧张而落榜……
从人性的角度谈古希腊神话爱情悲剧中的暴力问题
作者:彭雪姣(09022204)
一、摘要:
本文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中爱情悲剧中暴力问题的根源,从人性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恰当的阐释,为构建健康、阳光的爱情观提供参考。
“古希腊爱情的悲剧是强者的悲剧,高贵者的悲剧”。的确,瓦解对方意味着自己的胜利,这就是一个男人在掌控了一个女人之后变得厌倦的原因。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而一旦得到,便又会重新去追求尚未得到的
……男人不纯粹把爱情看作情感,更将之看作征服世界的手段。 着俄便是古希腊神话爱情悲剧的根源之所在。
与欣赏,不愿意这位美丽的女人离开特洛伊。“民众也喜欢上了她的美丽绰约和希腊式的妩媚可爱”,这便是最后的结局,给特洛伊人民带来灭顶之灾的结局……
弑父娶母
弑父娶母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俄底甫斯,那么我们就以俄底甫斯情结为例证来谈论这种暴力爱情现象。俄底甫斯的父亲特拜城国王拉伊俄斯到阿波罗神庙得到的神谕说:你将得到一个儿子,但你命中注定将死在这个儿子手中。后来他果然有了一个儿子,但出于对神谕的惧怕,他刺穿了儿子的脚脖子(俄底甫斯的意思便是“脚肿的”)并让人把孩子抛到喀泰戎的荒山,后被一位牧人收养并把他送给了邻近的国王。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俄底甫斯知道了自己并不是国王的亲生儿子,并在阿波罗神庙得到神谕:你将杀死你的父亲并娶你的母亲为妻。恐惧使俄底甫斯不敢再回到皇宫,害怕命运之神驱使他去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母亲缔结乱伦婚姻,于是他走上了去波俄提亚的路。在路上他杀死了一位乘马车的老人,这位老人便是他的亲生父亲拉伊俄斯,后来又因为杀死了特拜城的怪兽斯芬克斯而娶前王后为妻,也就是他的生身母亲……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幼年时期由于长期受母亲照料,对母亲形成了一种依恋的心理,人们的恋爱行为来源于幼时对母亲的依恋,有时甚至以一种变态的固执和偏激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年轻男子表现出喜欢成熟女子的倾向,例如波兰音乐家肖邦比他的情人克拉克小差不多十岁。在肖邦看来,克拉克兼有母亲和情人的双重身份。
从情爱上讲,母亲的所有权专属父亲,渴望得到母亲的欲望致使父亲成为儿子潜在的敌人,弑父的心理由此而来。虽然俄底甫斯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弑父娶母的,因此弗洛伊德据此推断出的恋母情结似乎也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知情恰好是恋母情结最大的特征,我们也宁愿相信,从小没有感受
抢婚
抢婚是希腊神话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姐姐赫西俄捏被赫勒克抢走,海伦被帕里斯抢到特洛伊,密西亚祭司克律赛斯的美丽女儿克律塞伊斯落入阿基琉斯手中,埃阿斯进攻透特勒斯王国时将美丽的特科摩萨作为自己的战利品带回祖国……其中以海伦被抢最为典型。
从海伦方面来讲,在整个抢夺过程中,海伦表现出的是一种半推半就的情怀,内心的顺从,表面的抗拒,眼神在引诱,语言在拒绝,帕里斯被置于一种被认可和被否定之间,用暴力解决便成为了快捷方式,能彻底改变被动的局面。海伦从内心里渴望被帕里斯掠夺,“她毫不掩饰对这位希腊王子的好感,在她眼中丈夫的容颜黯然失色了”,的确,让美丽的女人感到孤独是危险的,而此刻美丽的海伦是孤独的。帕里斯的青春和激情感染了这位美丽的女人,可是她有背叛丈夫的心愿却没有背判的勇气。那么,被抢似乎是最佳的方式了。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的婚姻谈不上好,老婆冈查罗瓦对他的诗歌一窍不通,却是社交界的一朵鲜花。风流浪子格力士插足了他们的婚姻,追求着漂亮的冈查罗瓦,善于拿笔的普希金却拿起了剑,提出了与格力士决斗,结果在格斗中丧生。若论对女人的感情,大诗人是犯不着如此的,面子问题往往比实质问题更要男人的命。
决斗者们需要的是结果,他们认为,瓦解对方意味着自己的胜利,这本身就是对爱情的扭曲,这样的爱情必然有结果,但结果往往不是爱情。
五、结论:
古希腊神话爱情悲剧中的暴力问题,大部分男人出于自身尊严的和虚荣心的考虑,以及女人在中世纪时所扮演的弱者的角色作祟所导致的结果。一方面,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无法抑制,日益膨胀的虚荣心得不到宣泄,导致了诸多的爱情暴力事件;另一方面,女人在欧洲中世纪时极少参与证券,被当作男人的附属品而卑微地存在着,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没有健康的爱情价值观,也是一个不能磨灭的原因。
七、参考文献: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古斯塔夫?斯威布《特洛伊的战争》
王麟《爱情不能承受之重》
为女人而决斗
为女人而战是古希腊的传统,英雄往往喜欢在战场上体现传奇的价值。斯巴达国王墨捏拉俄斯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决斗,以解决对美女海伦的拥有权,可见,为女人而决斗,已成了一种传统。帕普罗斯娶波达米亚,他是决斗的十四个求婚者中唯一的幸存者,再次说明:暴力是解决爱情纠葛的强有力的方式。英雄为女人而战,不仅是女人的骄傲,同样也是男人的骄傲。古希腊人有着“尚武”传统,在战斗中死亡也在所不惜。
六、注释:
本文参考了以下著作: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地 出版年份
《西方文化概论》 赵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特洛伊的战争》 古斯塔夫?斯威布 哈尔滨出版社 哈尔滨 2005年6月
《爱情不能承受之重》 王麟 中国国际出版社 北京 2006年7月
注:本文中打上引号的部分为引用文献内容。
二、关键词:
古希腊本文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爱情悲剧中的暴力问题的探索,研究在古希腊神话爱情中出现的三类暴力现象,重点阐释了暴力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为当今人们的爱情生活提供借鉴,并试图为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供良好的参考。
四、正文:
在古希腊神话的爱情故事中,很多婚姻或者爱情都是通过暴力实现的,或者说暴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抢婚,弑父娶母,为女人而决斗等等,本论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对古希腊神话爱情悲剧的暴力问题进行探讨。
过母爱的俄底甫斯对自己的母亲也一定是有着依恋之情的。而谁敢相信自己竟然爱恋自己的母亲呢?果真这样,必然要遭受伦理道德的疯狂攻击,而人的理性与教养都不允许人们对此知情,正如俄底甫斯知道真相后在王宫乱窜,几近疯狂,并从已死去的母亲(爱人)的袍子下取下尖锐的胸针,刺穿了自己的双眼,刺穿了自己这双目睹并纵容了自己的全部罪恶的双眼,并走上了终身流浪的道路……
谈到这一点,在我脑子里老是挥之不去堂?吉诃德的身影,我们可以从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身上找到类似的关系。在堂?吉诃德心中,杜尔西内亚公主在他心中的分量十分重要的,成为他作为骑士的一切原动力。为女人而决斗,在手持长毛的骑士来说不在话下。骑士不可以在任何人面前丧失尊严,唯独可以在心爱的女人面前下跪,奴隶一样祈求爱情的恩赐。这对他来说不是屈辱,得到美人之爱,是通向骑士风范的必由之路。但有一点不得不澄清,他们为女人而决斗决不是出于对女人的爱,而是出于对骑士风范的爱,是对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爱,更是出于自己作为一个英雄的自豪之感的爱,说到底,还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为女人而决斗,是男人风范的表露,往往是与爱情无关的。就像墨捏拉俄斯所说,“抢回她,就是为了杀死她”。
在帕里斯以及特洛伊王国方面,海伦的美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以致于帕里斯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使命,特洛伊人民置自己的王国而不顾。据心理研究表明,“在人类所有的感官知觉中,当属视觉最重要,因为人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表现在这里就是海伦的美丽带给大家视觉上的享受。帕里斯“觉得他和他的士兵都是为了劫掠海伦而来的”,躺在海伦的温柔乡里流连往返的他在回到特洛伊后似乎也没有受到特洛伊人民太过强烈的反对,尽管特洛伊人都很清楚这个美丽的女人将给自己的王国带来什么……于是在海伦要求特洛伊王国的保护的时候,特洛伊人也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保护海伦的决定,只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对美的强烈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