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武汉理工大学-46-潘建红-理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型同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名单及各代表团组成(899人)校领导(11人):刘伟张清杰邱观建严新平张联盟张安富王乾坤夏江敬信思金曾春年康灿华校长助理(3人):赵恒平陈文桂裕清第一代表团(42人)团长:姜洪义副团长:刘韩星相关单位:材料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代表:姜德生熊家国唐新峰赵修建黄志雄潘牧谢峻林卢少平董丽杰程晓敏陈华张乐媛付承菊李娟娟顾少轩赵青南何峰吴力立李旭巍黄璐石虎叶明敬高超周琪杨宛西田仕高昊孙洁程呈邬琪磊李朋飞张宇王佳宾周彦宇胡月梁祺邹宝成吴肖班王梗蕊高倩会议联系人:李立国第二代表团(38人)团长:郭长春副团长:吴卫国相关单位:交通学院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吴超仲徐海祥谢中清王丽铮杨家其陈珺瑾胡晓敏张嵘峰袁萍王红李晓彬尹靓刘清冯桂珍张晓文王丽俊张晓燕魏明华陈宁宁崔虎威眭文飞肖浩汉胡延长高兴赞黄思余骁于硕泉孙俊王敏李昱瑶张小强管世玉孙羚霞殷升徐昊东会议联系人:周进军第三代表团(39人)团长:高维义副团长:邓明然相关单位:管理学院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代表:宋英华张泉乐刁兆峰程国平陈蝶霜汪建萍戴继平万明国晏文胜马颖何苇杭宛燕如曾珠赵衍民魏芳乔云莉崔伟郭颖蔡春闵剑郎坤刘阳韩芳程颖谢佳龙杨柳黄恺骅苏晨青徐冰洋余昊薛钧文吴正昊李志强马洁周舞舞蒋璐晖会议联系人:曲帅锋第四代表团(37人)团长:万钊副团长:郭顺生相关单位:机电学院摩擦学研究所代表:莫易敏朱航杨光李刚炎谭跃刚童晓玲陈聪徐卉赵敬泽王成刚宋春生周晓曾波胡晓平吴超华罗旭刘颖侯非李凡郭善林张德来张翔袁双锋王永强袁帅王萍莫周骥邱碧松郑伟民韩光南胡力文秦威周文海武翰会议联系人:范涛第五代表团(35人)团长:吴铸新副团长:杨建国相关单位:能动学院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代表:刘莲芳钱作勤王克陶杰陈劲松王先荣胡甫才盛晨兴贺玉海姚玉南高国章熊英姿万翔王树鹏王利李超冯承金胡神松杜意松刘彩亚宋晓龙刘功续左梦玲张恒宫宇龙叶似锦任海强张伟明许昆仑龙焱祥郭子逸马晶宁会议联系人:吴小春第六代表团(35人)团长:余峰副团长:夏元友相关单位:土建学院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代表:刘沐宇张晓寒冯仲仁张季如方小玲刘洁崔巍熊红霞胡春林张少辉李英攀刘小英赵志斌胡泳廖红梅牛玉玺黄昊辰张琴吕睿冯丽娟郑弦黄龙张晖朱俊轶陈百奔李滨杨超彭曦伟曲博文刘进圣何艾狄万金迎君会议联系人:梁宇颂第七代表团(38人)团长:胡斌祥副团长:华林相关单位:汽车学院汽车研究所电动汽车研究院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代表:邓亚东孔军于东江杨波张国方郭其泽朱莉杨慧萍黄妙华王宇宁田韶鹏彭辅明叶卉刘昌屏欧远海林凯段薇严岿姚正师范文郭航周哲人王猛徐佳姜峰黄群锦季梅霞尹丽徐小娟王一岚葛纹君王硕许天一周泉武博浩会议联系人:耿英刚第八代表团(30人)团长:王世杰副团长:张一敏相关单位:资环学院湖北省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代表:余永富杨春袁艳斌李晔申雪秦潘丽娜周洪文陈晓国杨红刚张晓盼任高峰黄永炳田军马加名王珺婷江晓泉叶海旺唐漠周嘉郁刘硕王春来李伟杨天琪李钊黄银科姚兴成李颖健会议联系人:闫朝阳第九代表团(38人)团长:郭佳副团长:刘泉相关单位:信息学院数字制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代表:龙毅宏张家明吕锋杨杰徐俊范文芳韩玲聂明新阙大顺王林涛刘金根张琪方维郑甜梁宵宋超崔佳刘东苏德亮严晓琴王祥高顺强王晓强张宇李新赵小娜刘健单心悦闫茜范立里周治彭冰洁张凯王祥李戈会议联系人:徐小波第十代表团(35人)团长:王世超副团长:钟珞相关单位:计算机学院代表:李洪彦徐东平熊盛武黄永刚陈玉芳程江红林泓严春邹承明刘传文肖敏王剑李莉琚超李小贝李珏向尧叶琼瑶熊雕江红歆范云飞董良钰于方张涵肖洁杨杰孙德斌李杰万全旦于笑寒徐文龙鲁力龙会议联系人:高潮第十一代表团(33人)团长:杨志兵副团长:陈伟相关单位:自动化学院代表:胡习文周新民苏义鑫夏炜梁青程萍张素文李志俊陈跃鹏肖纯唐爱红李丹关帅锋冯蓓王建建陈震宇王佩佩张钊李慧媛张盼白婷杨洋韩裕霖万锦平闫格何鋆田庄王紫薇韦增泰柯黎会议联系人:闫树第十二代表团(29人)团长:郑畅副团长:黄立文相关单位:航运学院航海教育质量办公室代表:黄明张干王当利牟军敏代君程远鹏刘敬贤张品生张进峰李水生邹红兵王潇李鹏朱蓉蓉叶保骅郭颜斌贾永福边琨李辉龙侯代昌黄中岩李大鹏李鹏辉李慧田书冰王秉松会议联系人:王欣第十三代表团(30人)团长:魏纪林副团长:李坚评相关单位:文法学院代表:申来津刘冬梅陈耘汪炜翟红蕾尹章池李静蓉谭静薛劲松靳敏商丹周佼李洪亮霍聪颖游扬陈夕林郝创业谷伟韩文津廖明静徐明亮王国全冯晓雪刘诗绩田宇郑晴侯寓栋会议联系人:秦晓静第十四代表团(32人)团长:周树民副团长:吴传生相关单位:理学院代表:王春梅杨应平晏石林禹元蔚徐金玲胡琪王雪飞文鹏飞胡昌奎熊燕飞桂预风朱桂文孙文丽梁海霞雷卫平余国景王战张红颖邓若曦冷春蔚杜雪娇胡创陈庚孙遵明王宇航陈坤胡文璐王杰冯雪然会议联系人:万林波第十五代表团(36人)团长:付新平副团长:王仁祥相关单位:经济学院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代表:赵玉林沈春华魏建国王恕立王炜滕玉梅于颖董登珍朱金生周毓萍傅魁杨琦峰张秋艳陈红韩明丹郭春风吴奇峰于佳立魏昊阳李坚伟李欣然温晓龙关鑫靳思琪沈岩龙张彦妮褚青葛瑶王楚斐孙千媚郭沛然周文白旻会议联系人:吕兴涛第十六代表团(32人)团长:彭自力副团长:潘长学相关单位:艺术学院代表:胡广华方兴刘启文张江萍杨捷柯常忠宋新娟张黔李翔邓小峰詹莉武海龙谭彩刘颖洪锦锋夏晶汪浩刘琦欢周广强张雪娇刘志哲赵方玉饶玉明卢伯涛代颖珠冯成举郭智何佳欢施睿会议联系人:朱敏第十七代表团(30人)团长:袁晓建副团长:许之所相关单位:外国语学院代表:丁志卫王达金甘文平夏育林刘珍郭明伟蔡梅侯世杰周力喻梦李红玲王磊徐阳王静商程群姚诗情吴洁夏璞韩杨杨彭冲余林杰陈云谭尓青祝梦瑶吴珊珊许欢谭丽会议联系人:李兴峰第十八代表团(31人)团长:邵新建副团长:肖汉斌相关单位:物流学院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代表:胡吉全聂微菁赵章焰董明望吴继红夏青云忻志李郁朱泽曹小华辜勇熊新红王洪波李艳艳游安妮张亮李俊林艾弯陈磊赵韦蹇悦庞利宝朱雄涛鲁俊吴伟黄毅吴晓宇刘云会议联系人:毛向阳第十九代表团(30人)团长:杨怀中副团长:艾靓相关单位:政治学院代表:毛传清文道贵桂艳春曹静王盛开鲍焕然周萍余启咏祝江斌黄华莉张冰叶楠万伟伟高琳马武泉林媛李波党海林张亮巴力恒孟津宏刘俊杰王思琪刘则威吕思颖喻钻贾瑾会议联系人:侯俊第二十代表团(31人)团长:沈国金副团长:陈思维相关单位:化工学院体育课部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代表:郑化张光绪鄢烈祥陈纪刚马定桂魏铭徐海星刘小平李振华殷以华杨伟波朱凡陈况刘同员冯鑫钟鹏飞李波龙添张鹏辉李硕苟晓莉王子望张智刘金莲曹文博周刚宋自强祁梅芳会议联系人:黄勇第二十一代表团(41人)团长:王能东副团长:郭健相关单位:思政课教研部国际教育学院网络(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朱喆王智张刚刚王祝福杨成文杨积少胡治艳雷五明樊薇王爱民戴福祥胡雄斌黄宇李芳王丹肖鸿梅炳初郑建彬易治新胡华南刘新忠卢岚张奋平彭祯祥郭伦泉蒋银峰明华吕青汉彭愫傅嗣琦刘智琦刘锡勤刘畅陈艺聪刘煜沈康张瀚文王鹤会议联系人:孙灯勇第二十二代表团(21人)团长:张荣国副团长:吴永桥相关单位:华夏学院代表:吴汉桥李海民李凯徐双立郭定芳胡春福余朝阳侯亮荣刘佳舒磊关宏达马江伟何江叶瑞马勇汪洋崔飞徐海涛会议联系人:黄嵩第二十三代表团(47人)团长:孙承浩副团长:廖志琼相关单位:机关职能部门等代表:孙孝文沈景春李宇光梅建新吴先超李明忠王志方曾庆东周文军刘勇波王利荣高雅娟黎江东祖秉元吴建锋胡国梁张军杨均平李运祥黄体鸿赵宏中戴绍斌杨文东田高金科田虹黄新明桂锐锋朱代倜谢科范熊兵陈采军孟芳兵杨建华李文涛谭军李倩李冬梅魏超李洪胜李松竹汪平周慧杨志杰会议联系人:王崎峰第二十四代表团(47人)团长:赵经副团长:申祖武相关单位:机关职能部门等代表:孙彬陈琳罗小寒余功文江海波苏葵况金蓉徐爱萍王卫华梁传杰童泽望孙亚忠张光华唐昌飞张昌勇戴开富聂规划孙鹏程钟骏杰肖耀根叶分田万明芳李兆荣刘清陈作炳唐志远蔡熹耀李峰庞艳桃曾令华安江涛蒋庆华李俊吴哲敏吴齐生刘喆谢宝国谢伯华李萍汪淳周文郑佳郝桂艳胡大双会议联系人:谭立满第二十五代表团(47人)团长:阎高程副团长:张开鹏相关单位:机关职能部门等代表:徐宏波肖贤玉江福才童国强欧阳大元马千军袁道焰徐华中赵路张怀民洪涛范世东沈革武赵娟娟李静平姜从盛张培甫周洪徐天发张运清李先保马静王锦华侯昌建施青平刘建中赵海信陈刚王年军田禾王长喜陈诚王志平赵北平朱梅梵李娟王希征余殿情郭善林杨光萍卢汉珍郑维杜雪梅莉会议联系人:王秀梅。
004-武汉理工大学-04-华林-面向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400 字以内)
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在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全面应用,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毕 业生供不应求,行业企业给予高度评价。近 4 届培养学生 2200 余名,其中国际联合培养和交流 学生 230 余名,占比毕业生总人数的 10.5%,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比例 45%以上。学院专业成为 广大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2016 年学院专业是学校招生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之一,湖北省高考录 取分数线超过重点线 100 分。据麦可思公司调查,学院毕业生对就业岗位满意程度高、收入水平 高、工作专业关联度高。
-2-
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
车辆工程专业建设 实验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国际合作教育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 字以内)
(1)深化专业内涵,构建了汽车人才科学培养体系 针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对汽车人才在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确立了 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在传统的汽车专业教学基础上,拓展了汽车制造、汽车服务技术 领域,建立了支撑汽车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知识构架;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车身工程、 底盘工程等专业方向,科学构建了汽车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三个协同,建立了汽车人才新型培养方式 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培养等关键问题,着力实施科教协同、产学协同、 国际协同,有效整合政产学研资源,搭建了“三层次、三类型”的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建立了国际化合作培养模式。 (3)支撑产业升级,培养了汽车创新发展卓越人才 针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对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一体化、汽车技术产品与市场营销一体化的 创新型人才需求,依托专业内涵深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汽车全产业链设计、 制造、试验、服务各环节工作能力的卓越人才,有力支撑了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潘建红-超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策略

2.13 发掘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其一,个别化主动式学习。这种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 别化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用不同层次的学习 内容,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个人的兴趣、 爱好、经验和任务要求,不同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进度来达 到同一学习目的。而超媒体使学习者能控制选择学习的内 容、数量、速度、路径与呈现方式的能力。其二,观摩学 习。利用超媒体教学,学生之间进行观摩学习,通过超媒 体网络广播给全体学生,并对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 。其三,结构化发现式学习。为了使学习者链接结构关系 上提高注意力,在知识间的关系上按相关性建立链接的关系 。其四,协同学习。利用超媒体网络可以进行协同学习, 从而可以通过交互对话提高学习效率。
多端的格式和动态的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及
智能性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利用超媒体系统获取自 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高效学习。
2.12 提高了学习的效益 超媒体系统可以将知识体系分解为由节点和链所 构成的网状结构体系,这样,减少了学习者的认 知负荷。超媒体信息检索和处理是非线性的、随 意的、跳跃式的网状联结。超媒体表现“概念之 间的关系”(Ayersman,1993 ),超媒体“让知识 适应人,而非人去适应知识基础”,并且“让知 识 更 容 易 接 近 个 人 的 认 知 结 构 ” ( Nelson&Palumbo , 1992 ) 。这样,学习者可选择 遵循具有明确标志的显式链的轨迹。超媒体系统 实际上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呈现方法,使学生能对 知识进行多角度建构,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与
1.14 进行操练与练习
操练与练习是发展历史最长而且应用最广的CAI模 式,此类CAI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 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 当的即时反馈。运用媒体,可将许多可视化动态情景作 为提问的背景。应当注意,从严格意义上说,操练 (Drill)与练习(Practice)之间是有一定概念区别的: 操练基本上涉及记忆和联想问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和配 伍题之类的形式;练习的目的重在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 问题求解技能,大多采用短答题和构答题之类的形式。
“新工科”时代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

“新工科”时代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梁春晴,张峻玮(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48000)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1],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推进“新工科”建设,开拓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国家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高校逐步搭建起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适应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在研“新工科”综合改革项目两百多项、“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四百多项,“新工科”建设正以新体系、新模式、新理念、新质量、新结构在全国高校中迅速推进。
建筑工程类专业是培养工程建设人才的摇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工程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教育的要义,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真才实干,又要有高尚品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综上,加强和改进建筑工程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成为贯彻落实“新工科”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政育人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一)新工科育人理念和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为适应新兴产业及新经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新工科”理念下的学生培养更加注重质量和成果,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基础、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
在“新工科”建设加速推进中,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进,协同改革创新。
但在实践中,高校通常会将学生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等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放松了对学生思想水平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关注,忽视了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内在素养的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公开

武汉理工大学干部任前公示根据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现对拟提任的科级干部和拟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一、拟提任为正科级干部(2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心和,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199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本科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艺术与设计学院副主任科员,拟任艺术与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
云敏霞,女,汉族,1967年4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本科学历。
现任马房山校区幼儿园副园长,拟任马房山校区幼儿园副园长。
王先荣,女,汉族,1973年3月出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讲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现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拟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刘荣英,女,汉族,1974年4月出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讲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教务处实验教学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拟任教务处实验教学办公室主任。
刘颖(90197),女,汉族,1987年4月出生,2010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助教,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拟任机关党委秘书。
向阳,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1990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本科学历。
现任后勤保障处房改办副主任,拟任后勤保障处住宅管理科科长。
严岿,男,汉族,1983年8月出生,2007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讲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拟任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工作部)事务管理科科长。
吴兰平,女,汉族,1976年10月出生,2002年4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讲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校直属二党总支秘书,拟任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李萱,女,汉族,1976年10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现任劳动用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拟任劳动用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长江 大学 学报 ( 社科 版 )
2 o 1 4年 O 9月
有利 于拓 宽专 业面 , 变专 才教育 为通 才教 育 , 增强 思
想政 治教 育专 业毕 业 生 的 就业 竞 争 力 、 工 作 应 变 能
力 和社会 适应 能 力 。通 过 加 强 通识 教 育 , 强 化 学 科
学科 的教 学 、 科研、 管理 和宣传 工作 。
性。 ’
建 复合 型人 才 培养模 式 , 努力 培养 “ 一专多能” 复 合
型 人才 。
一
、Leabharlann 探索 和 实践“ 一 专 多能” 复 合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意 义
探 索 和实践 “ 一专多能” 复 合 型 人 才 培养 模 式 , 有 利 于培养 思想 政治 教育 专业 学生 的创新 意识 和 实 践 能力 。探 索思 想政 治教 育专业 “ 一 专多 能” 复 合 型 人 才培 养模 式 , 努 力实 现学 科知 识 的融合 和渗 透 , 建 立 和完 善人 才培 养 的保 障机 制 , 强 化 实 践 教学 的育
又 急需素 质 高 、 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因此 , 调 整 人 才
培养 的 目标定 位 , 改革 人才 培养 的模 式 , 培养 大学 生 的综 合 素质 和实践 能力 , 具 有重 要 的现实 意义 。 探索 和实 践“ 一专多能” 复 合 型 人 才 培养 模 式 ,
不仅 是学 校 自身发 展 的必 然 选 择 , 更 是 提 高 思想 政
为适应 国家建设 和 经济社 会 发展 以及 高等 教育 发 展 的需要 , 长 江 大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积极 探 索 构
养 目标 , 提 高体 系 内各个 措施 之 间的相容 性 , 提高 理
004-武汉理工大学-18-王仁祥-数理金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交教务处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理工大学成果科类:金融学申报等次:一等奖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1)构建了“经济金融理论+数学+计算机应用”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跨学院、跨学科合作、优势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优选了20多门数学与统计学课程、20多门经济金融课程、5门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纳入了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统计计算软件等新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与思维能力。
(2)建立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竞赛+课内教学”、“校内教学+校外实践”的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育机制建立了基于实际、实时交易信息的探究型、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掌握SPSS、Eview等数量分析软件,培养学生的金融数据处理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数学建模等多种赛事,并依托工商银行湖北分行等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健全并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管理的支撑与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对实验班学生奖学金评定、保研指标单列;与研究生同等享受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动态考核机制;对专业教师给予教学补贴;建立了教学院长直管制度、导师制度、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跨学院合作与协调机制,等等。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1)确立了跨学科复合型数理金融人才的培育目标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素养,坚实的数学功底和定量分析能力,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交叉复合型金融人才,能够从事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大数据处理、投资决策制定、资产定价、金融模型构建、金融风险管理等专门性工作,具备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以学科交叉复合为特征,设计了跨学科、富有特色和前瞻性的课程体系跨学院合作,优选20多门数学与统计学课程、20多门经济金融课程、5门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课程,作为数理金融实验班的主干课程,纳入了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统计计算软件等新课程,培育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的特征

2021年11月第37卷第6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Nov.,2021No.6,Vol.37doi:10.3963/j.issn.1672 8742.2021.06.001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的特征张安富,徐 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3) 摘 要: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是在继承上一轮审核评估经验、克服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而研制完成的。
其特征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按不同的办学定位分成两类四种;评估创新体现六个结合,即继承与发展结合、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评估报告与问题清单结合、督查问责与示范案例结合;评估聚焦凸显两个根本,即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成效;评估导向二维质量建设,即质保体系建设与质量文化建设。
关键词: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办学定位;立德树人;质量建设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742(2021)06 0001 13作者简介:张安富,男,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徐 武,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法治。
2021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 2025年)》,对“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和制度安排。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是在总结上一轮审核评估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充分继承上轮审核评估用“自己尺子量自己”“五个度”等高教战线普遍认可的经验做法[1],充分体现新时代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充分突显,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审核评估体系。
其特征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分成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创新体现六个结合、评估聚焦凸显两个根本、评估导向二维质量建设。
一、指标体系:两类四种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分类指导不够、对不同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高校个性化引导不强的问题,基于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两类四种评估指标体系,即将评估指标体系分类,类似于四种“套餐”,供高校自1主选择其中一种“套餐”,避免了通过行政行为将高校分类进行审核评估的弊端。
武汉理工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

武汉理工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精神,切实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我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学校“两个一流”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我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我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侧重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服务,与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主动配合,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做好工作的技巧和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双创教育升级背景下高校师生共创模式的构建

双创教育升级背景下高校师生共创模式的构建作者:王如意兰卫红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4期摘要:高校老师和学生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体,对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如何激发老师和学生的主体活力和内驱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以新时代师生共创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升级背景下高校师生共创的“金字塔”模式。
从“道”的层面上,提出基于“需求+互补+共赢”三位一体的师生共创理念;从“术”的层面上,提出基于“技术+项目+公司”循序渐进的师生共创路径;从“器”的层面上,提出基于“制度+硬件+软件+资源”多元协同的师生共创保障体系。
通过系统阐述师生共创的理念、路径和保障,将传统高校师生单向、线性和相对静态的关系升级为闭环、共创和可持续的新型关系,助力师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共建者、共商者和共享者,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的打造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双创教育升级;师生共创;扎根理论;金字塔模式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22.04.018随着国办发〔2015〕36号、国办发〔2018〕32号和国办发〔2021〕35号等政策文件的贯彻执行,“互联网+”、“挑战杯”和“创青春”等双创竞赛的深入推进以及“政产学研用”等资源的协同攻坚,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发展。
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重构全球的科技版图、供应链体系和价值分配格局。
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对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公开

武汉理工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经2013年9月22日第51次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下列同志拟提任为处级领导干部。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一、拟提任为正处级干部(6人,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序)李坚评,男,汉族,1964.12出生,1986.07参加工作,1986.04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拟任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李洪彦,男,汉族,1966.09出生,1990.07参加工作,1991.01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拟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
吴汉桥,男,汉族,1957.04出生,1974.09参加工作,1978.09加入中国共产党,副研究员,本科学历。
现任华夏学院党委副书记,拟任正处级干部。
沈景春,男,汉族,1969.04出生,1991.07参加工作,1990.09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拟任保卫处(部)处(部)长。
徐宏波,男,汉族,1964.05出生,1982.11参加工作,1985.09加入中国共产党,副研究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现任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拟任余家头校区党工委书记。
颜伏伍,男,汉族,1967.04出生,1992.04参加工作,1992.01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现任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拟任正处级干部。
二、拟提任为副处级干部(3人,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序)马文丽,女,汉族,1968.10出生,1990.07参加工作,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现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拟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李海民,男,汉族,1968.09出生,1993.04参加工作,1989.05加入中国共产党,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现任华夏学院院长助理、学生工作处处长,拟任副处级干部。
薛睿,女,汉族,1980.10出生,2005.07参加工作,2000.10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武汉理工大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细则

武汉理工大学班主任(班导师)队伍建设实施细则校学字〔〕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号)精神,切实加强我校班主任(班导师)队伍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加强班主任(班导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纵深化、精细化,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实到班级和学生个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条班主任(班导师)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学风建设的骨干力量,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是班风学风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班导师)应努力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班主任(班导师)的基本工作要求(一)切实加强班级建设,仔细做好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高等教育教案规律,主动与辅导员、任课教师配合,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定期开展调查和研究,掌握做好工作的技巧和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第五条班主任(班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一)开展深入细致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工作,熟悉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完全学分制的要求指导学生合理选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培育优良的学风和诚信的考风。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Ab t a t T e mp e n a in f d oo i a a d oi c l s r c h i l me tt o i e lg c l n p l i a o t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一 大 法 宝 ” 要 “ 力 推 进 理 论 创 新 , 断 , 大 不
( 南农 业 大学 湖 南 ・ 湖 长沙
文 献标 识 码 : A
要 实施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实 践 教 学 创 新 既 是 创 新 型 人 才
培养 的教 育 内在 要 求 .也 是 当代 人 类 发 展 的创 新 主 题 以及 我 国 建 设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与 民族 复 兴 伟 业 的 外 在 强 力 呼 唤 实践 创 新 的教 育 思 想 理 念 只 有 贯 穿 在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的全 过 程 并 予 之 有 效 指 导 .我 们 才 能 创 造 和 谐 的 有 利 于 创 新 型 人 才 成 长 的 实 践环 境 、 想 政 治教 育 文 化 环 境 , 终 实 现 创 思 最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宏 伟 目标 关键 词 实 践 依 据 关 系 培养 策 略
赋予 当 代 中 国马 克 思 主义 鲜 明 的 实 践 特 色 、 民族 特 色 、 时代
特色”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 设 作为坚持 以人 为本 , 入贯彻 和落实科 学发 展观, 深 发展 和
谐 文 化 , 强 和 改 进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 建 和 谐 社 会 思 想 道 德 加 构
A ut orS a h ’ ddr  ̄ e Hu n Ag u t a Unie st 41 28, na nc lur l v ri y, 01
高校思政课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三重维度

P UBLIC RELATIONS PSYCHOLOGY 高校思政课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三重维度文/贾春生摘要: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思政课是进行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高校思政课如何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出发,探讨思政课从知识维度、情感维度、心理维度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的功效。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课;育人引言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壮大的文化。
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精神取向。
红色文化紧密地与中国革命史、民族奋斗史、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
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之情。
因此,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十分重要。
那么,作为弘扬红色文化主阵地的高校思政课,如何实现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呢?这就是本文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表明,高校思政课,需要通过知识维度、情感维度、心理维度,实现红色文化的育人功效。
一、知识维度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是建立在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基础上。
思政课教师,应当从知识维度,讲清楚红色文化是什么,从而为学生理解、认同红色文化打下基础。
思政课教师,从知识维度讲清楚红色文化是什么,需要做到两点。
首先,讲准,其次,讲好。
首先,讲准。
讲准,指的是思政课教师需要准确讲清楚红色文化的内容,不能有曲解、不能有遗漏。
思政课教师讲准红色文化,主要讲清楚五个方面,即人、事、物、“精”、理。
要讲准人,指的是思政教师需要准确掌握、讲授红色文化中的红色英模的人生经历与成长历程,不能移花接木。
要讲准事,指的是思政教师需要准确讲解红色文化中红色英模的英雄事迹。
这些事迹就是红色文化的载体。
教师对时间、地点、任务、人物、事件、行为、环境、社会背景等因素,都需要准确讲授。
要讲准物,指的是,思政教师需要准确讲明红色英模留下来的物品、红色英模工作与生活以及事件发生地原址等实物的实际情况,要真实,不能编造。
试论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功能与建议

一、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习近平,2017)”。
在社会治理中,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实现治理目标成为了一个重点探讨的议题。
社会组织类型众多,涉及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学术领域、宗教领域以及其他领域。
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学术领域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普及、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方面显示出了重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类社会组织持续发展,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已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参与社会治理成为必然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只依靠政府单方面力量进行社会治理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发展现状。
应该结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实现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合作。
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自身的人才、资源、平台优势,集聚专家人才,整合科技资源,开展科技服务,能为推进社会治理、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做出贡献。
王春法(2012)提出,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和运行中试论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功能与建议潘建红杨珊珊摘要: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治理中担负着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科技评价、科技普及等重任。
本文从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选择入手,以高校科协为例,分析其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实践功能,进而找出存在的不足,从而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优化外部治理环境,推动科技类社会组织高质、高效地参与社会治理。
关键词:科技类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实践功能项目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社团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2014ZD006);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YS —101.[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8)03-0081-06DOI:10.3969/j.issn.1672-4828.2018.03.007潘建红: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杨珊珊,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硕士(武汉430063)。
高校新生角色转化的系统思考

高校新生角色转化的系统思考
潘建红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6(000)07X
【摘要】把大学新生作为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实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中要明确大学新生是教育中的参与者,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教育的重心。
找准入学教育的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开展对新生的政治与业务、纪律与自由、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潘建红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5
【相关文献】
1.砖的陨落与新生——砖在建筑中的角色转化 [J], 张震
2.促进高师化学专业新生角色转化 [J], 王凯;马志成
3.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与角色转化浅议 [J], 高莹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的角色转化与优化策略 [J], 张晶;陈奔
5.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探析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化与适应 [J], 王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潘洪涛
【期刊名称】《西部素质教育》
【年(卷),期】2017(003)004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文章主要从重视日常管理教育工作,提升培养的实效性;以培养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两方面论述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措施.
【总页数】1页(P91)
【作者】潘洪涛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实践、创新能力浅析 [J], 张庆
2.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J], 程慧敏
3.谈校园APP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 [J], 赵怡然
4.改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J], 李钊锋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J], 杨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准思政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精准思政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邓建平;李巧芬
【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24(46)3
【摘要】精准思政是精准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主动回应。
在精准思政实施过程中,需要更为精准地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及现状,更为精准地把握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把握教育特点和规律、明晰教育目标和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优化教育环境和生态等方面更为精准地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总页数】9页(P48-56)
【作者】邓建平;李巧芬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文化多样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新成果——评张红霞的专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
2.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化学课程思政元素》
3.精准思政视角下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精准思政”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5.精准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理工大学成果科类:法学
申报等次:二等奖
(1)构建了“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五模块”课程体系。
“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分“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创新模块——应用模块—实践模块”,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及创新型。
(2)提出了沙龙教学法、混合式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法。
在教学全过程贯彻实施教学法,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参与能力等能力的发展。
(3)搭建了“三型同构”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
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以实习基地、调查点及志愿服务队等为依托搭建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4)构建了适应“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三维导向”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形成了以能力、素质及需求为导向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到课程、实践及综合能力评价全过程。
(5)建筑了“三型同构“人才培养应用的系统工程。
“三型同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复合能力培养、应用能力培养,专业培养与文化培养有机融合,体现人才培养的系统体系与社会价值。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
“三型同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充分利用理工科大学的各种资源,人才培养中坚持“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主旨与目标,“三型”作用于学生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能力的提升,最后同构于学生的核心素养。
①构建了适应“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五模块”课程体系。
系统提出面向复合型、应用
型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分层立交递进式的课程系统。
满足了培养“三型同构”人才的要求,实施“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创新模块——应用模块—实践模块”分阶段分层次教学,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及创新型。
②创建“沙龙理论教学法”与“混合式实践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方法。
面向理论课程教学,创新性的提出了“沙龙教学”的教学方法。
沙龙教学提出以课堂沙龙为中心,以在线课程为基础和以qq(微信)讨论群为沟通媒介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型教学法。
面向实践课程教学,混合式实践教学法采取线下和在线两种实践形式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参与能力等能力发展,并结合实践项目进行仿真教学,使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难为易。
③搭建了适应“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依托理工学科的大背景,形成网络化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机关实务实践、教育实践以及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调查等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力求把教学资源与理工科大学相关专业资源相结合,校外导师、任课教师和校友资源相结合,专业教学的专项训练与培训相结合。
④构建了适应“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三维导向”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根据创新性要求,强调能力导向;根据复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素质导向;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社会需求导向。
形成了以能力导向、素质导向及需求导向“三维导向”学生评价体系,该体系运用到课程评价、实践训练评价、综合能力评价的全过程。
⑤架构了适应“三型同构”人才培养的“五维递进”式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设计了“基础教育——理论学习——实践训练--能力拓展--素质养成”“五维递进式”的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整体提升,凸显了社会价值。
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把专业培养和复合能力培养、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培养与文化培养有机地融合。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400字以内)
成果对培养“三型同构”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效果,形成理工高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操作性的模式与可参考性的范本。
(1)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型同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提提升了“三型”能力,学生各项成绩斐然。
(2)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
以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的实践和志愿服务,学生在“创青春”、“挑战杯”、“节能减排”等比赛中获得全国性奖励,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成绩卓越,产生全国先进个人与先进团队。
(3)学生实践满意度高,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建立了10多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流动实习基地,学生满意度高,很多优秀学生在实习实践单位就业。
(4)多家单位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因为模式成效显著,山西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校的领导和教师到本专业调研和学习,并结合专业的实际进行了具体问题的讨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