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借壳上市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资产重组、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失败——基于九好集团的案例分析

资产重组、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失败——基于九好集团的案例分析

资产重组、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失败——基于九好集团的案例分析资产重组、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失败——基于九好集团的案例分析近年来,资产重组、财务报表舞弊以及审计失败等问题在企业管理中频频出现,给企业经营和投资者的信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以九好集团的案例为基础,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九好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的综合性企业,曾经是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

然而,2008年,公司被曝出资产重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资产重组一度被认为是九好集团在掩盖其真实财务状况的手段。

九好集团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关联交易,以及与关联方的资源整合,使得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备受质疑。

首先,九好集团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将一些亏损企业转嫁给其子公司,以削减亏损对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

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子公司的财务压力,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掩盖了亏损企业的真实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对九好集团的投资判断。

其次,九好集团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大量进行关联交易,使得关联方获得了不公平的利益。

关联交易通常存在代理问题,容易导致关联方以损害公司利益为目的进行虚增交易,损害了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九好集团通过与关联方进行关联交易,虚增了收入,提高了公司财务状况的表面指标,从而获得了更好的融资条件。

此外,九好集团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将关联方的资源转移到公司自身,使得公司经营和发展得以提升。

然而,这种资源整合方式也引发了财务报表舞弊的问题。

公司可能通过虚增资产价值,减少负债等手段,提高公司在财务报表上的表现,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这种做法不仅误导投资者,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面对九好集团的资产重组、财务报表舞弊以及审计失败等问题,审计机构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

审计机构应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然而,在九好集团的案例中,审计机构并未能及时揭示公司的真实情况,导致了审计失败的问题。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九好集团造假案例分析【摘要】本文梳理了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的过程、舞弊的手段,并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了舞弊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舞弊原因治理1 案例回顾九好集团,是一家从事“后勤托管”服务的集团化企业,公司首创“后勤托管”平台服务模式,是连接供应商和客户的一个中介服务机构。

九好集团通过种种恶劣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重组上市的目的。

2017年4月21日,处罚决定书显示,九好集团在2013年至2015年,通过各种手段虚增服务收入264,897,668.7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4,786.32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借款及银行存款质押。

2 财务造假的方式2.1 虚增服务费收入经过多种调查方式确定有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与九好集团无业务往来或者资金往来,九好集团通过无中生有虚增服务费收入;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九好集团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确认自身与九好集团业务台账所显示供应商无业务往来,或双方之问的业务与九好集团无关,九好集团通过捏造交易从而达到虚增服务收入;九好集团与19家供应商的业务属于签订虚假业务合同并确认收入性质,在收到供应商的付款时,再通过个人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九好集团运用资金循环进行虚增服务费收入。

2.2 虚增贸易收入2015年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九好集团发生采购业务,之后取消了该业务,并退还收到的货款。

但九好集团伪造了该项交易的合同及相关凭证,账上仍对其进行收入确认及应收账款收回,通过这种手段2015年虚增贸易收入574,786.32元。

2.3 虚增银行存款2015年1月,九好集团通过虚构其他应收款收回、虚构银行存款转人以及转出资金不人账等手段,使九好集团平安银行账户形成虚假资金317,70万元。

2015年3月3日,317,70万元资金从平安银行账户转人上海银行账户。

企业上市要把好审计关——利安达审计九好集团案例分析

企业上市要把好审计关——利安达审计九好集团案例分析

94STATE-OWNED ASSETS OF SHANDONG国资实务 | ACTUAL PRACTICE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舞弊现象也更加严重,证监会因此通报与处罚了许多违规的上市公司。

但是随着监管的日趋严苛,造假的手段也变得更加隐蔽,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更大的审计风险。

与此同时,审计失败案例频频发生,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度逐渐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采取措施提升其公信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证监会根据举报对九好集团的重组方案立案,并于2017年4月和9月分别对九好集团和本案中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进行了行政处罚。

此案因领域新、造假范围广、手段隐蔽等特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对此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意图上市的公司常用的造假手段,进而从相关方面探求审计失败的原因与改进的对策,以期为充分防范审计失败提供借鉴。

案情简介九好集团的借壳过程分为三部分: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和配套融资。

第一步是资产置换。

鞍重股份合法拥有的除货币资金之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为置出资产,九好集团的100%股权中的等值部分为置入资产,二者互相置换。

第二步由鞍重股份发行股票以向九好集团的股东支付对价,发行价为每股16.23元。

第三步锁价发行股份进行配套融资。

鞍重股份以每股18.07元的价格向九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以配套融资。

鞍重股份公布并购重组预案后,股价飞升,于2015年12月涨至最高点,为每股87.78元。

虚增收入与银行存款以及隐瞒借款与银行存款质押是九好集团主要的造假方式。

九好集团于2015年虚增贸易收入574,786.32元,2013至2015年共计虚增服企业上市要把好审计关——利安达审计九好集团案例分析务费收入264,897,668.7元、银行存款3亿元,另有3亿元借款及质押的定期存单未按要求披露。

九好集团审计违规的原因(一)注册会计师方面原因1.执业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从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银行存款的审计程序以及现场走访工作等多个方面都能看出执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缺乏。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问题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问题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问题研究从银广厦泡沫破灭到欣泰电气造假退市, 从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到东芝公司财务丑闻, 不仅广大股民受到严重伤害,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上述会计舞弊事件未能在事前发现, 在于审计人员并未考虑在审计初期识别被审计单位的风险, 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可能暴露出的风险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注册会计师无法就公司重点风险领域进行核查, 从而扩大了审计风险,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传统制度基础审计已无法降低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现在复杂的审计环境又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审计行业需要一个新的审计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保障注册会计师在市场中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审计模型进行了修订,新准则要求审计人员以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重心, 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开始逐步在我国推行起来。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以风险评估程序为起点,从业务承接到出具审计意见关注企业风险, 并针对性地实施审计程序。

特别是在审计初期风险评估程序尤为重要, 风险评估程序实施的效果决定了审计整体的效率。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大部分事务所已将风险评估程序列入审计底稿中, 并要求对重要客户如上市公司、大型集团等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但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主要体现为风险评估的思维尚未转变、风险评估所需的信息数据系统尚不健全、风险评估的方法较为落后。

风险评估程序失效极易导致审计失败, 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也不复存在。

无论是从提高审计人员审计效率角度还是恢复社会公众信心角度, 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该提高自身风险评估水平。

因此, 本文希望通过说明审计案例中存在的风险评估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本文选用的案例主体是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及九好集团, 案例的客体是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国内大型事务所, 在对九好集团风险评估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并受到证监会处罚。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也呈现出多元性和层次化的格局,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

企业为加速自身的发展,提高资本实力扩大资产规模,首要任务便是扩展融资渠道,而扩展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之一则是实现公司上市。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持续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公司利用各种财务造假手段明目张胆地进入资本市场圈钱,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在资本市场中扮演“鉴证人”的角色,他们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鉴证,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允性。

然而审计失败案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显示,2013年至2018年5月,证监会对审计失败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共开出行政罚单34例,仅2017年就达到10例之多(1),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遭到巨大质疑。

首先,本文对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概述,并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审计失败原因及审计失败防范策略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概括,并在具体研究中选取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展开论述。

其次,阐述了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对审计失败的含义进行界定,通过对主要观点的研究,我认为审计失败应当理解为注册会计师由于存在主观上的过失而未严格执行公认的审计准则,从而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舞弊行为或重大错误,最终发表与企业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审计意见。

再次,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案件进行深入探讨,介绍九好集团及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并详细阐明九好集团财务造假始末。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的手段包括:通过虚构供应商和客户、虚构资金循环增加服务费收入;虚构贸易合同增加贸易收入;虚构银行存款;借款和质押行为未对外披露。

接着指出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现场走访工作存在瑕疵和矛盾、对相关的合同和用印及收入证据不足等疑点未予以充分关注、未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函证程序、银行存款审计程序不到位。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原由透析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原由透析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原由透析经核实,有125家供应商确认与九好集团无真实业务往来或资金往来无真实业务背景、走访的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均确认自身与九好集团业务台账显示供应商无业务往来或双方业务与九好集团无关”,九好集团恶意、费劲周折虚构经济业务,以达到虚增业务收入,同时精美包装”后勤+互联网”新经营模式达到”妖魔化”毛利率指标,原由为何呢? 2017年3月11日,鞍重股份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处罚公告”),宣告历经近两年的九好集团拟借壳鞍重股份上市造假案以失败告终.处罚公告披露,”2013年-2015年九好集团虚增服务费收入共计26 489.77万元,其中2013年虚增1 726.91万元、2014年虚增8 755.66万元、2015年虚增16 007.19万元”,对比鞍重股份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交易报告书中历史年度服务费收入金额, 2013年-2015年虚增服务费收入占九好集团公开披露服务费收入金额的37.36%. 一、案例财务造假原由 2015年4月7日,鞍重股份发布《关于重大事项停盘公告》,拟筹划重大事项,半年之后的11月14日,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披露了拟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公告内容显示,鞍重股份拟与九好集团股东进行重大资产置换,以鞍重股份交易基准日除2.29亿货币资金之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置出资产)与郭丛军等持有的九好集团100%股权(置入资产)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资产置换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对郭丛军等享有的九好集团股份比例发行股份购买,同时上市公司拟以锁价方式向九贵投资等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7亿元的配套资金,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后勤托管电商平台建设.根据交易报告书披露,以两家估值机构出具的估值结果为基础,经交易各方协商,置出资产作价59 285.67万元、置入资产作价371 000.00万元,交易标的作价差额部分311 714.33万元以发行股份方式取得.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中最重要事项就是确定标的资产交易对价,通常情况下,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造假通过虚增利润、提高估值的手段获取更多的上市公司权益和巨额利益.财务造假行为如果侥幸过关、后续造假行为将继续上演以”实现业绩”,承诺期即使业绩承诺不达标、未来付出补偿款即可,在此过程中二级市场股价的上涨将给交易对方带来巨额收益. 以本案例来说,九好集团作价37.1亿元、三年业绩承诺额13亿元,业绩承诺覆盖率为35%左右,更惊人的是资产置换差额发行股份发行价格为16.23元/股,鞍重股份自2015年4月7日发布重大事项停盘到2016年5月27日发布公告被立案调查期间股票成交均价为56.81元/股,为发行股份价格的3.5倍,即使被立案调查后,至2017年3月17日股票成交均价也达到30.29元/股,为发行股份价格的1.87倍.巨额利益驱使了此次铤而走险的财务造假案,通过公开资料,我们试图挖掘此案中的种种高估值”障眼法”. 二、公开资料中的那些高估值”障眼法” 【九好集团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九好集团历史沿革中,”12、2014年1月股权转让”“14、2014年6月股权转让”“15、2014年8月股权转让”“17、2014年9月股权转让”“18、2014年11月股权转让”部分所述,该等股权转让于2015年10月一并通过股东会审议并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九好集团是一家从事”后勤托管平台”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首创后勤托管平台服务模式,打造中国后勤托管领域的高端服务平台.按照业务类别划分,九好集团后勤托管平台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餐饮、物业、办公、IT、传媒、劳保、差旅、物流、金融9大类81项后勤托管服务.九好集团并非直接提供后勤服务,而是通过搭建后勤托管平台引进供应商(后勤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有后勤外包需求的企业),并依托专业化的业务团队,为后勤需求方提供综合化的后勤服务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标的资产交易定价方法通常包括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市场法,2016年度重大资产重组中涉及标的定价事件531项,其中:采用收益法定价的标的358项、采用市场法定价的标的28项,两项占比73%,而无论采用收益法还是市场法,标的企业历史年度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预期都将对估值水平起到决定性影响.从此视角,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提高估值的”障眼法”. 1.包装业务模式、独辟高业绩指标 鞍重股份披露的交易报告书中披露,九好集团首创了”后勤+互联网”的平台服务模式,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进场费、推广费和托管服务费,此业务模式下,九好集团将是一家互联网平台型、市场上无直接对标公司、成本极低利润极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 根据董事会预案、交易报告书中披露的2012-2015年财务数据,九好集团2015年度毛利率为88.85%、销售净利率为46.21%、净资产报酬率为33.24%,同时近三年财务比率指标呈现持续增长. 按照上述指标近三年平均值、指标走势、最近一年绝对额,我们搜集了与九好集团可比的A股上市公司:从毛利率指标看,有8家公司符合要求,其中3家医药企业、2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商、2家软件开发企业、1家酒店企业;从销售净利率指标看,有18家公司符合要求,其中7家证券公司、3家医药企业、1家信托公司、2家软件开发企业、其他5家分布于水电开发、光纤通信、房地产、环保、建筑;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看,有10家公司符合要求,其中5家医药企业、2家计算机企业、其他3家分布于航空、重工铸件、出行装备.如果从三项指标综合考虑选择可比公司则没有一家合适的上市公司与九好集团可比,而如果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值对应的行业属性,九好集团应该是一家医药制造企业. 鞍重股份披露的交易报告书列示了象屿股份、号百控股、飞马国际等六家为同行业可比公司,九好集团财务指标明显”优于”选取的可比公司指标值,以近三年指标平均值看,九好集团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9.67%、32.48%、26.72%,可比公司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7.06%、6.54%、12.34%.这也就成了九好集团高估值的一个”可靠”原由. 另一方面,九好集团首创了”后勤+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式,平台公司的代表阿里巴巴、携程的财务表现甚至输给了九好集团,九好集团”捏造”出的首创”后勤+互联网”经营模式带来优良的历史财务表现,成为推动高估值的首要因素.2.调高天花板、营造未来无限增长幻想 一个非传统既存行业的发展都会涉及发展空间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业天花板,九好集团首创的”后勤+互联网”经营模式下的行业天花板将决定企业未来的营收规模. 根据交易报告书中披露的九好集团所处行业发展情况的描述,”2015年我国企业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 309.30亿美元和966.90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2%和18.87%......在中国政策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大背景下,后勤服务外包行业将快速增长,成为服务外包行业中的主力军,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交易报告书重要合同中九好集团披露了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供应商托管合同、客户托管合同,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产生的年合同额达到181.88亿元,以此为基础按照业务结算模式简单计算年度预计服务费收入将达到5.45亿元,但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平台供应商托管合同1 000万元以上合计合同额仅为2.25亿元、客户前十名采购合同总金额17.68亿元,与预计交易额差距显著,交易报告书中未披露平台供应商托管合同总额和客户采购合同总额, 交易报告书披露的九好集团签订战略协议书: 九好集团所处的后勤服务外包行业状况究竟怎么样呢?未来发展前景是不是无限美好呢?我们查看了《中国商务年鉴2016》,年鉴中列示了中国2015年度服务外包行业签订合同份数219 751份、签订协议金额1 309.28亿美元、执行合同金额966.91亿美元,而服务外包按照业务类别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九好集团所属的后勤服务外包属于业务流程外包(BPO)中的内部管理外包服务,该业务2015年度合同执行额为18.41亿美元,而该类别下还区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财务与会计管理服务、其他内部管理服务,看到这儿可以感慨了,中国整个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和九好集团未来发展没有直接的关联. 按照九好集团业务收入结算模式粗略计算,2016年度预测收入5.48亿元对应合同金额为182.72亿元,之前我们分析的交易报告书披露签订战略协议金额为181.88亿元,2020年实现10.09亿元营业收入对应合同金额将达到344.35亿元,而2015年度中国服务外包中涉及后勤服务外包大行业的内部管理外包服务总金额是18.41亿美元. 在鞍重股份披露董事会预案后深交所发布了问询函,其中问道”目前九好集团已为北京某企业平台(后勤托管合同额约200亿)、深圳某高端产业园(后勤托管合同额5年125亿)、国内某著名快递企业,某德国工业巨头等各行业客户提供后勤服务.请分别披露200亿元和125亿元后勤托管合同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订日期、合同期限、结算方法、对公司相应会计年度收入及净利润的影响等”,鞍重股份回复中提到,”根据九好集团与北京某企业平台以及深圳某高端产业园签署的相关协议,九好集团托管的后勤体量规模呈现大幅度增加的态势,九好集团的后勤托管平台模式越来越受到行业客户的认同,后勤托管体量的大幅度提升将给九好集团带来大量的平台交易量,相应公司的平台服务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九好集团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同时签订了若干不知道能不能作为预测依据的战略合作协议,从而实现了未来年度的高速发展. 3.37.1亿元、不能更改的估值 鞍重股份2015年11月14日披露了董事会预案、11月19日深交所发布问询函、11月26日鞍重股份披露了问询函回复和修订的董事会预案,经历漫长的5个月后鞍重股份发布了交易报告书,在这个过程中定价基准日从2015年6月30日变更为2015年12月31日、不变的是九好集团的估值一直都是37.1亿元,半年的时间九好集团的估值当然不应该发生大的变动,但这个37.1亿元估值是不能改变还是不应改变呢? 按照董事会预案披露的内容2015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9 883.89万元、净利润16 121.36万元,而交易报告书中披露的2015年度实际实现收入为41 749.25万元、净利润19 293.11万元,实际实现收益情况好于预期的通常处理是向上修正未来业绩预测指标,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在2015年度实现业绩好于预期的情况下,未来收益指标全面向下调整,这是为何呢?更奇怪的是,最终估值水平仍然是37.1亿元,根据董事会预案披露的估值模型我们对交易报告书的估值模型进行了修复,发现折现率指标由之前的13.51%调高了到了14.55%左右、同时对营运资金、资本性支出额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这一切相信都是为了37.1亿元的估值. 定价基准日从2015年6月30日变更为2015年12月31日是为了什么呢?从公开披露的信息看,董事会预案仅披露了两份战略合作协议,而到了交易报告书披露了金额181.88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并这些协议签署日期绝大部分为2015年下半年.至此,相信37.1亿元的估值应该是不能改变的事项. 三、关于估值相关的监管建议 交易定价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最重要、最敏感的事项,高估值在并购过程中往往对上市公司造成持续负面影响,如果通过蓄意、造假”创造”高估值更将对上市公司造成恶劣影响,严重侵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 监管建议: 1.相对于可能获取的高额收益,违法违规成本低是造成高估值涌现的源头,对于查处的违法违规案件建议强化处罚,震慑市场.尤其是对于恶劣造假案件,相信没有一方可以摆脱责任,尤其是交易双方、关联中介机构; 2.去年市场逐渐出现以市场法定价的并购事项,以此逃避重组办法对业绩承诺的规定.建议监管机构单独制定关于业绩承诺的相关规定,对业绩承诺适用范围、未实现承诺补偿、商誉减值处理等作出细化规定; 3.高估值项目通常会形成大额商誉,之后常会造成未来收益难以实现,再之后就是商誉减值,后又出现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高估值项目对上市公司将造成持续负面影响、甚至成为实际控制人操纵上市公司股价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建议对于并购重组项目如果未来业绩实现程度持续较低并对上市公司业绩造成重要影响,应考虑对此类事件进行立案调查、查明是否存在蓄意、造假行为.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舞弊审计失败原因及启示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舞弊审计失败原因及启示

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公司的核心资产注入已上市公司,同时取得对重组后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未上市资产和业务间接上市的行为。

由于IPO上市存在成本较高、审核较严格和周期不确定等确定,一些企业就试图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和并购等方式来实现借壳或买壳上市。

针对注入的资产注册会计师会对其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有责任遵循审计准则严格执行审计程序,防止有毒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保障借壳上市顺利完成。

1 九好集团借壳鞍重股份财务舞弊回顾九好集团对鞍重股份的借壳上市过程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主要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相应资金、重大资产置换等方式来达到其上市的目的。

九好集团为达到借壳上市目的粉饰财务报表。

2013—2015年三年间,九好集团虚增收入分别为0.17亿元、0.87亿元、1.6亿元,逐年递增,增长幅度逐年加大。

另外九好集团作价37.1亿元,以资产置换差额发行股份的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16.23元,承诺业绩在三年内达到3亿元。

2017年9月20日,证监会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及签字注册会计师给予了行政处罚。

2 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借壳上市审计失败原因分析2.1 缺乏对关键指标异常变动的职业怀疑态度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都应该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对指标数据执行严格的分析程序,分析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变化趋势,识格信息的发布形式和方法进行积极改革,切实体现价格监测 数据的权威作用。

信息发布方面要坚持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并运用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

2.3 立足实践革新监测工作,创新转变求得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格监测工作复杂度的提高,新时期中心在推进价格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继续沿用传统工作模式,而是要在监测工作方面寻求转变,在创新中求发展,保证价格监测和实际情况相符。

一是转变监测方式。

在监测方式的改革过程当中要打破传统单一化的工作模式,构建当场询价采价、现场录入数据、后台实时汇总的全新模式,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推动不同监测点数据的互联互通。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一、引言审计作为财务报告的“守护者”,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企业审计时出现重大失误,引发社会关注。

其中,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案例具有显著的警示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审计失败的原因、影响及改进措施,为未来审计工作的改进提供借鉴。

二、九好集团审计背景九好集团是一家以非标制造及环保行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其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机构,应承担起保证审计报告真实、公正的责任。

然而,在此次审计过程中,利安达出现了严重失误。

三、审计失败原因分析(一)内控体系缺陷九好集团的内部管理混乱,内部审计部门在识别风险、执行审核时缺乏必要的程序和方法,无法及时发现财务问题。

这导致会计师在审查时无法有效利用现有资料和程序进行准确的审计。

(二)利安达专业能力不足利安达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对九好集团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

同时,在应对复杂的财务问题时,缺乏专业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未能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此外,利安达的培训机制也存在一定问题,未能及时更新和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

(三)沟通与协调不力在审计过程中,利安达与九好集团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力,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会计师在面对问题时无法及时获取充分的信息,无法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四、审计失败的影响(一)损害投资者利益九好集团的财务问题一经曝光,引发了市场对其股票价格的冲击,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利安达作为审计机构,因未能准确识别和报告问题而受到广泛质疑。

(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此次审计失败严重损害了利安达的声誉和公信力,导致客户流失、业务量下降等后果。

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三)监管部门介入监管部门对九好集团和利安达进行了调查和处罚,要求其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加强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也呈现出多元性和层次化的格局,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

企业为加速自身的发展,提高资本实力扩大资产规模,首要任务便是扩展融资渠道,而扩展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之一则是实现公司上市。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持续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公司利用各种财务造假手段明目张胆地进入资本市场圈钱,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在资本市场中扮演“鉴证人”的角色,他们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鉴证,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允性。

然而审计失败案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显示,2013年至2018年5月,证监会对审计失败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共开出行政罚单34例,仅2017年就达到10例之多(1),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遭到巨大质疑。

首先,本文对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概述,并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审计失败原因及审计失败防范策略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概括,并在具体研究中选取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展开论述。

其次,阐述了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对审计失败的含义进行界定,通过对主要观点的研究,我认为审计失败应当理解为注册会计师由于存在主观上的过失而未严格执行公认的审计准则,从而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舞弊行为或重大错误,最终发表与企业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审计意见。

再次,对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案件进行深入探讨,介绍九好集团及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并详细阐明九好集团财务造假始末。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的手段包括:通过虚构供应商和客户、虚构资金循环增加服务费收入;虚构贸易合同增加贸易收入;虚构银行存款;借款和质押行为未对外披露。

接着指出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现场走访工作存在瑕疵和矛盾、对相关的合同和用印及收入证据不足等疑点未予以充分关注、未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函证程序、银行存款审计程序不到位。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探析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探析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探析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特征催生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财政部门对资本市场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强化监督力度,既能完善并推动宏观经济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又能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资本市场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为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服务提供支持,既能为证券投资者答疑解惑,又能增加其对上市公司的认可与信心。

不过,审计失败却屡见不鲜,注册会计师既要担负可能发生的巨额诉讼风险,还要顾及审计行业形象的威严性与公正性。

在审计失败案件不断增多的同时,民众对审计报告质量的信任度逐步下降,导致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压力骤增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规范。

被审计单位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三点,一是保证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规避重大报错;二是提供积极可行的审计意见,为不包括企业管理层在内的财务报告预期使用者提供可信支持。

最近几年,国内企业借壳上市重组的情况持续增多,导致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应对大量的借壳上市审计业务,纵观现下的借壳方可以发现诸多财务舞弊行为,或是未达上市标准,或是为拉高股份对价,由此引发诸多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案件,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声誉直线下降,相关公信度也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

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展开深入探讨,发掘失败原因并总结教训。

本文统共包括五个章节。

第一章节,首先,针对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展开论述,并概述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定义以及影响,同时总结并梳理国内外与审计失败界定的原因与策略相关的文献成果;再者,简要阐述本文研究脉络、方式以及本文内容,并通过结构图展示具体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首先,全面探究有关失败的概念并进行确定,总结审计失败的具体特征;再者,综合四个层面探寻导致审计失败的具体原因,利用现有理论成果展开论述;最后,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除了冲突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例外,还阐释了审计的委托代理理论。

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案例研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

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案例研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

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案例研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作者:乔翠兰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8年第8期摘要:2017年,证监会处理了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一案。

专案组的及时参与,使得此次重组被扼止在初步阶段,有效防止了不良资产进入股市。

本文梳理了九好集团重组案件的过程,并从舞弊三角理论出发,分析了其违法情况和手段,发现了其财务舞弊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措施。

关键词: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舞弊三角理论;原因;治理1九好集团重组案件回顾九好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好集团)系2010年于杭州市登记成立的注册资本为7943.89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郭丛军,经营范围涵括服务、批发零售和其他项目。

九好集团连同鞍山重型矿山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多种手段,将自己伪造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企业,希望成功借壳上市,但是被证监会及时发觉。

2016年5月,证监会向鞍重股份发出《调查通知书》,6月,鞍重股份申请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材料。

之后,证监会快速核办了该案。

2017年4月,证监会召开发布会,对公司罚款60万元,对三位负责人各罚款30万元,并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手段2.1虚增服务费和贸易收入九好集团的两大收入来源是服务费收入和贸易收入。

九好集团涉嫌采取虚构供应商等方式虚增服务费收入共计264,897,668.7元,其中2013至2015年分别虚增17,269,096.11元、87,556,646.91元和160,071,925.68元的收入。

经专案组对公司员工访问并通过资金循环证据验证,九好集团收到的服务费,很多随后通过私人银行账户退还至客户。

在贸易收入方面,专案组通过与供应商核实,发现有125家与九好集团无真实业务或资金业务往来关系,经对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走访查实,他们表示其与九好集团的供应商无业务,或业务与九好集团无关。

经与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核实发现,2015年其向九好集团采购的商品未到货,货款被退回,但九好集团仍确认了收入,导致2015年销售收入虚增574,86.32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引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一起接着一起,从未间断,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九好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九好集团的造假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跟随而来。

企业财务造假的事件频繁发生,愈演愈烈,如欣泰电气、华锐风电、万福生科等等。

众所周知,财务信息是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一系列财务内容的信息,企业的财务信息不但记录了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更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数据。

尽管我国已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在造假成本远远小于利益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的企业愿意冒险进行造假。

然而财务造假不但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秩序。

仅在2018年,中国证监会公告信息披露违法类案件处罚56起,操纵市场类案件处罚38起,中介机构违法类案件处罚13起等等处罚情况。

由此数据可知道,对企业财务造假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研究意义相较于国外发达的国家,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年轻,我国对于企业财务造假问题的治理也还不够完善。

要想保证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秩序,就需要对企业财务造假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

对此,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也对企业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借壳上市的浙江九好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提出防范企业财务造假的合理建议和具体措施。

这有利于完善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的治理,有利于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经济市场的法律规章,有利于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九好集团造假事件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本部分将介绍财务造假的定义并详细地介绍九好集团造假发生的全过程。

(一)财务造假的定义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提出,财务造假是故意虚报或漏报财务信息,从而使得使用者不能正确地理解财务报告的行为。

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摘要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案例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快速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担当的责任也日渐重要,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审计的需求,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但接连出现的审计失败案例引发了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危机。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审计失败不仅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投资者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企业会计信息,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信心,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同时,互联网伴随着不断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量的互联网企业逐渐发展起来。

与之相对应的,审计业务也不再局限于之前的一些传统行业,所服务的领域也不断得到创新,开始介入到互联网业务,迎合着未来制造业和消费业的转型方向。

九好集团是一家提供综合性商务服务的后勤托管网络中介平台企业,其因忽悠式借壳上市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予以顶格处罚。

其财务报表中资产与营业收入虚增的比例较大,在资本市场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的一起典型案例。

同时,九好集团所涉及的“互联网+后勤托管”的业务领域,在财务舞弊领域和针对此类公司的审计领域均较为新颖。

本文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受到广泛关注的九好集团案例,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阅读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审计失败定义、审计失败成因以及防范审计失败的对策等多方面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和评述。

随后,本文围绕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了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审计失败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本文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对九好集团进行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未能发现九好集团虚增收入及虚构银行存款,且未能发现九好集团隐瞒定期存款并质押定期存单的事实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了审计失败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缺乏专业胜任能力且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不严格;被审单位舞弊手段复杂且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外部的审计市场环境并不完善且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基于系统理论的审计失败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

基于系统理论的审计失败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

基于系统理论的审计失败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概述:审计是企业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本文以九好集团为例,探讨其审计失败的原因,并基于系统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一、九好集团审计失败原因分析1.管理体系不完善九好集团在管理体系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清等,导致一些工作不协调,信息流通不畅,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控制度未落实九好集团内控制度无法有效落实,未能及时发现、纠正和预防风险,导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隐患,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审计流程不规范九好集团在审计流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审计计划制定不充分、审计证据收集不完整、审计问题跟踪不及时等,导致审计难以开展、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最终影响了审计失败的发生。

二、基于系统理论的解决方案1.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完善信息流程,确保审计工作各环节有序进行,信息畅通,及时反馈并跟踪问题,从而提高审计成功率。

2.落实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避免审计难以顺利进行,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规范审计流程根据审计规范,建立完善的审计流程,明确审计计划和审计标准,规范审计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记录,建立问题追踪机制,及时跟踪和处理审计问题,从而提高审计成功率。

结论: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主要原因包括管理体系不完善、内控制度未落实、审计流程不规范等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基于系统理论的解决方案建议,以期提高类似企业的审计质量和水平。

九好集团借壳重组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九好集团借壳重组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九好集团借壳重组财务造假案例研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很多民营企业看到了中国资本市场趋于成熟的前景。

这些民营企业迫切希望通过上市等方式筹集巨额资金以实现企业扩张。

但是我国IPO上市制定了较高的准入标准和严格的审批流程,需要漫长的等待期。

因此审批要求较低的借壳上市,成为了急需上市的民营企业的首选。

借壳上市审核程序较为简单用时较短,在和同行业的竞争或者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的要求相对较低,企业如果能及时把握上市时机,在金融市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或者不佳的时机下,都能够顺利有效的完成借壳。

但是借壳上市也存在着特有的风险,如何确定壳资源,怎样搜集信息,公开合理的操作财务数据,公司管理者的主导方向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而正是这些操作的难度使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不惜财务造假,虚增企业价值。

从世界环境来看,资本市场的财务造假案例比比皆是,无论是资本成熟的美国市场还是刚刚起步的国内环境。

相关部门在不断完善监管制度的同时,财务造假行为同样愈加复杂隐蔽,挑战着监管底线。

本文首先阅读和研究借壳重组财务造假现状相关文献,铺垫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九好集团借壳上市财务造假案例,梳理九好集团借壳重组过程,描述九好集团在为实现借壳重组目的进行财务造假的过程。

接下来重点分析借壳方财务造假的动机,让壳方让壳重组动机,从重组双方案例主体和中介机构两个视角分析此次借壳重组财务造假的手段有哪些。

然后针对借壳重组方面的财务造假,分别在强化核查借壳方财务数据,完善让壳方壳资源治理,中介机构选择和完善监管制度四个方向上提出为企业识别和监管层防范财务造假的治理建议。

为监管层如何监管上市前企业财务状况提供参考意见。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不足和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企业在借壳融资过程中财务造假的案例少,理论层面的文献少的不足。

为后来研究者对借壳重组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进行补充,在理论上以及当前市场现状的分析上合理解释。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由于审计而引起的法律诉讼越来越普遍,注册会计师均涉案其中,遭受各方面的猛烈抨击。

为了提高审计风险意识,所以必须充分了解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的现状和问题的成因。

以九好集团案件为例进行分析,从行政、民事和刑事三个方面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贵任进行分析,得出现存的问题,法律上注重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重罚事务所,轻罚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意识淡薄;注册会计师玩忽职守,职业谨慎性较差。

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即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认定的法规,加强建设审计的监督机制和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机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问题Research on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PA audit——Take the case of Jiuhao group as an exampleMajor: Auditing Grade: 2016 Class: 8 Student: lijiaqiu Supervisor: liuhuiAbstract: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PA audit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the public. In order to improve audit risk awarenes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s well as the status quo of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Taking the case of Jiuhao group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CPA audit from three aspects of administration, civil and criminal,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neglecting civil responsibility, punishing the firm severely and punishing CPA lightly. CPA's audit risk awareness is weak; CPA's dereliction of duty, professional prudence is poor.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at is, to strengthen the punishment, to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PA's audit legal responsi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di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the CPA's civil liability mechanism, and to improve the CPA's professional quality.Key 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Audit legal liability;problem引言通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资本市场体制日趋完善,市场体量和市场多元化程度不断加强,社会公众的市场参与度不断提高。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九好集团是2017年第一家因“忽悠式重组上市”而被证监会处以顶格处罚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作为中介服务平台为客户寻找后勤服务供应商,根据成交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可以代表我国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普遍存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审计对策,对其他财务造假审计具有指导意义。

那么,九好集团是通过何种财务手段来虚增收入的呢?又该如何去治理和防范财务造假行为呢?1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手段分析九好集团在其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财务数据中,虚增服务费收入2.65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5万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

1.1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九好集团造假作案手法的隐蔽之处在于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到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去,实地走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调查难度大。

九好集团与125家供应商单位或个人、以及84家供应商对应的46家客户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等方式增加服务费收入2.65亿元。

此外,九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业务合同来确认业务收入,在收到这些服务费后又从个人银行账户退回到供应商法定法人或其指定银行账户。

尽管这些业务收入是真实的,但九好集团充当资金掮客的角色帮助19家供应商套取资金的业务模式并不属于九好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应该计入收入,可见九好集团虚构业务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1.2虚增贸易收入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康信息)通过向九好集团采购货物存在业务往来,根据九好集团披露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报告(2013年至2015年)》可以发现,其账务上确认了57.5万元来自融康信息的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回。

然而,通过审计小组对融康信息的实地走访获知,融康信息并未对该笔采购业务确认收货,九好集团也退回了已支付货款。

九好集团舞弊审计案例研究

九好集团舞弊审计案例研究

九好集团舞弊审计案例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7T05:40:48.24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1期作者:刘慧[导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正在发展并且壮大起来刘慧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正在发展并且壮大起来。

相比于国外,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又快,并且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有关监管的法律法规较为欠缺,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近年来引发关注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愈发频繁,层出不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对投资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舞弊审计本质上有别于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是由单独的第三方审计师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结果是向社会提供独立见解,示意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完整;舞弊审计则是在公司欺诈行为已被披露后进行,需要足够的讯息与数据资料,选用与财务审计不完全相同的审计方式来了解公司情形。

分析九好集团舞弊案例,可以为审计机构及其他监督机构提供与舞弊审计相关的策略借鉴,推动舞弊审计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九好集团;财务审计;舞弊一、背景简介(一)九好集团基本情况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3月05日,注册资金为7943.9万元人民币。

九好集团有多家子公司,九好集团主要从事的是构建后勤服务的中介平台,对客户双方以及服务供应商进行撮合,并且向供应商收取服务费用,费用以成交金额为依据。

九好集团并不是传统的那种直接提供后勤服务的服务业公司,而是借助互联网形成的交易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化,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服务,使提供的服务更专业可靠。

(二)“忽悠式重组”事件回顾2016年4月22日,九好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鞍重股份的重组方案,并且在第二天披露详细内容。

两个上市公司之间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包含三个部分,具体如下:(1)双方进行重大资产置换。

九好集团将持有了所有股权的全部公司的价值相等部分与鞍重股份评估基准日拥有的除了2.29亿元货币资金之外全部资产、负债与总共进行了替换。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九好集团借壳上市风险控制案例分析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登陆资本市场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融资的选择,在我国企业上市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被称为IPO(首次公开募股),意思是直接上市;另一种就是被称之为借壳上市。

其中借壳上市本质上是企业并购的一种,由于其不仅能够达到上市的目的,而且具有流程简单、周期快等优点,是民营企业实现上市梦主要选择的方法。

我国借壳上市方面的监管制度不完善和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加上企业风险控制水平低及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欲望等,借壳上市过程容易暴露出诸多的风险问题。

很多情况下,企业借壳上市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在借壳上市前没有风险意识,也未能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和风险识别,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没有落实,风险变成了损失,最终导致借壳上市失败。

本文首先对借壳上市以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介绍了借壳上市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应对风险采取风险识别、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四个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以及借壳上市中风险控制有关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以九好集团与鞍重股份借壳上市失败作为的案例分析,九好集团通过借壳前的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借壳上市的动因;对壳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了解壳公司的基本情况;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协助借壳上市的进行;并与壳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谈判协商重组的具体事宜并制定重组协议。

尽管九好集团为了应对借壳上市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做了如此多的准备,但是九好集团在上市融资的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违反了重组协议中所作出的承诺,通过财务舞弊的方式虚增了营业收入,实际经营盈利情况与业绩承诺存在差异,股价因为虚假披露的信息快速上涨,又因被证监会调查迅速暴跌。

风险控制的效果不尽人意,暴露出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相脱离、风险控制制度流于形式难以有效执行、壳公司未对借壳方借壳上市中披露的虚假信息进行核实、中介机构未能发挥在借壳上市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等各种问题。

其根本原因在于借壳双方应对风险的意识淡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下控制权集中于实际控制人手中,忽视相关人才培养与风险责任追究制度缺失,并且作为风险把控的最后关卡的中介机构也未能保持独立性,未做到勤勉尽责,导致了这次借壳上市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借壳上市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借壳上市较IPO上市过程方便、时间成本小,赢得了许多具有迫切融资需求的拟上市公司青睐。

近年来,我国企业借壳上市重组活跃,注册会计师面对的借壳上市审计业务数量不断增多,其中不乏借壳方为达到上市条件、获取更高股份对价进行财务舞弊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案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及其公信度造成严重影响。

深入分析借壳上市审计失败的原因、找出借壳上市审计失败的防范对策,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研究关注的重点。

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与借壳上市审计失败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作分析评述,对如何定义审计失败作出探讨,在明确选择过程失败观对借壳上市审计失败进行研究后,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对注册会计师借壳上市审计失败进行理论分析。

其次,回顾利安达对九好集团借壳上市审计失败案例,从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层面、外部监管层面分析利安达在九好集团借壳上市业务执行过程中发生审计失败的原因: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对借壳上市审计业务的承接态度轻率,风险评估阶段未能充分了解借壳方单位与其环境以致未能全面评估错报风险,风险应对阶段未恰当实施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和谨慎性,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执行不严格;外部监管层面的原因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监管不足且处罚力度低下。

最后为防范利安达发生借壳上市审计失败提出对策建议: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应谨慎承接借壳上市审计业务,充分了解借壳方单位及其环境以准确识别、全面评估潜在错报风险,设计与执行针对性审计程序,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与谨慎性,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外部监管机构应完善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关的法规,
加大审计行业监察与处罚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