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探究《弟子规》在德育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探究《弟子规》在德育培养方面的重要性首先,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弟子规》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对于孩子们而言,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学习传统文化中那些尊重父母、师长,有礼貌、知恩图报、勤学好问的思想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实践证明,德育教育的核心是文化传承,而《弟子规》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其次,从道德教育角度来看,《弟子规》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道德教育教材。
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尊老讲孝、尊师守道、诚实守信、从善如流等一系列传统美德,散发出道德教育的光芒。
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美德,在行动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德行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情操。
因此,《弟子规》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从心理辅导角度来看,《弟子规》可以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健康成长。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孩子会遇到自我认知不足、情绪波动、自卑等困境,这些困境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而《弟子规》中的许多内容,比如勤学、仁爱、感恩等,可以帮助孩子们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信心,从而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健康。
最后,从社会教育角度来看,《弟子规》可以为社会提供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在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一方面,学生需要读书、学习新知识,因此学术素养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学生也必须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掌握各种技能。
而在《弟子规》中,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和品质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又能磨练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传统文化遗产和教育方法。
而《弟子规》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更为我们现代人树立道德品格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源泉。
在现代人的德育教育中,《弟子规》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从而成长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优秀人才,这对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强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弟子规》的作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弟子规》的作用【摘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弟子规》的作用:一、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筑起崇高的德行;二、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和谐的氛围;三、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关键词】思想品德《弟子规》渗透作用这学期以来,我校将《弟子规》教育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使之更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目前的德育工作形势。
尤其我教思想品德学科,更是将《弟子规》教育融入了学生的品行教育之中,并产生很好的效果。
总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弟子规》的作用如下:1.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筑起崇高的德行目前的教育模式仍有些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德行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出现了日趋明显的青少年教育危机现象。
如: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着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对父母、老师的批评教育加以顶撞,从不服输的现象;也存在着不孝敬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更存在着很多青少年不知悌、谨、信、仁为何物,焦虑、烦躁、孤独、自私等现象。
那么怎样改变学生们这些不良现象呢?这是近几年来在教育中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成功的运用《弟子规》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哲理,教导他们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中应有的礼节。
如:在讲初二思想品德《青春圆舞曲》一课,提到学生们有哪些困惑?学生们说得最多的是与父母之间有矛盾,当问他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时,他们多数是从父母应该如何做谈起,没有一个中学生说自身应如何做来改变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这不难让我们想像现在的孩子们往往不承担责任,而是把责任完全推在别人身上。
讲到这时,我用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来教育学生们。
告诉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儿女对父母应该恭顺体谅,悉心照顾。
凡父母有所呼唤命令,必是父母有所需要或者教诲。
孩子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命令做的事要马上去做,不可偷懒。
对父母的批评教育要高高兴兴地接受,因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需要父母的教育,我们才会把事情做好。
《弟子规》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弟子规》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摘要: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党的十八大被确定下来,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基准,这为高校教育点亮了灯塔。
《弟子规》流传百年,历经时代洗礼而愈发的光彩熠熠,其中广为流传的精华部分对现代教育有着引导作用。
在教育活动中引入《弟子规》,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令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间营造团结友爱的生活氛围以及严谨的学风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教育;中职《弟子规》全文不过数千字,但是其文笔流畅,无过多修饰词语,对日后的德教富有深远意义。
十八大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乃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这为高校教育点明灯塔,引导着高校教育朝着立德树人方向发展,但是在现如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这个社会变得有些许浮躁。
在当前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尚未完全建立之前,在这种社会风气中难免会被侵蚀心灵道德。
想要在这种风气中为学生建立一座避风港,德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弟子规》在百年文化洗礼中流传下来,其中的教育意义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弟子规》对德育改革的实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学校对德育过程的不重视当前社会中教育存在这样一种不良的风气,通过比拼升学率、通过率来证明学校教育的优劣,这就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较难接受到系统的德育。
有些中职院校“头重脚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知识的教育、技能的培训看的尤为重要却忽略了最最基本的道德教育。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对积极进入社会的中职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学生对德育缺乏基本的认知中职生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中,可能多元、开放等字眼在合适不过了。
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中学生能否建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尤为重要,他们在成长中也同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的日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职学生相较于普通中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成长的环境相对较差,甚至有些中职学生自小很少受到人文关怀,以及在道德认知、为人处世、是非判断等方面存在缺陷,就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启示(共2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启示(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弟子规》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负面的影响却接踵而来。
人们过分的追求以金钱和权力为标尺的“成功”,却把道德修养抛在脑后,不但事倍功半,更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从而变得更加迷茫。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如果只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技术能力,而忽视了中职德育教育,就会违背高能力和高素质的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无法在社会立足。
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作为国学中的经典、儒家启蒙读物-《弟子规》逐渐受到各个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它通过简练的语言,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道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时应该具备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入《弟子规》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的普及,面对从西方引入的物质至上思潮的侵袭,很多人不免开始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同时也开始推崇西方的原子化的生活方式,由此导致了现在的中职学校过度的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伦理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对于这方面的教育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
而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生活习惯不好,没有规律,秩序混乱,缺乏耐心和自制力,缺乏对人和事的恭敬谦卑之心。
学生们对老师教授的德育课程有感动没行动甚至不削一顾,认为与其无关。
这从侧面反映出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严重脱节,不切实际的道德教育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为了弥补,大部分的学校采取的方法是严肃纪律,用外在的约束加强学生管理,但高压的管理只能让人少犯错、少为恶,一旦脱离了这些约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就很容易迷失。
《弟子规》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借鉴意义
《弟子规》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借鉴意义作者:丁秋瑾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4期弟子规是一部经典著作,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在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事小心谨慎,言语真信;与人相处平等博爱,虚心学习。
这些对于教育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启蒙养正,学会做人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在十三岁之前,天真未泯,记忆力最强,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所谓“先入为主”是也。
在这个时候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他们一生将是受用无穷。
“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引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我们的学生,教导秉性纯良的儿童,如果能以《弟子规》为准绳,践行《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学生定能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铭记在心,更容易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和高尚、健全的人格,学习生活就会有更好的领悟能力,人生就会有更大的成就。
因此把《弟子规》教育思想与小学教育管理相结合,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探索实践。
1 弟子规有助于良好情操的养成。
《弟子规》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指导精神编纂而成,包括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规范和礼仪,特别讲求生活和做人的教育。
《弟子规》传承的几千年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跳动的脉搏,是教育青少年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作风的良好读物和教材。
《弟子规》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并对青少年启蒙养正、学会做人,判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有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总能接触到道德行为不规范的学生,在班级也常会看到学生随地乱扔垃圾,尽管不远处就是垃圾筒。
学生在课堂上做与上课无关之事,甚至顶撞老师。
有的学生不服家长管教,满嘴脏话等不良行为,在学习方面不珍惜时间,不专心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班队课或课余时间学习《弟子规》,多开展有关弟子规的德育活动,让学生领悟弟子规的内涵并能学以致用,使学生受到了高尚情操的熏陶,这种高尚的传统思想会对学生一生起着极有意义的作用。
《弟子规》在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Vol.33No.1Jan.2012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中国教育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德育思想,注重德育教育的结果是人们普遍拥有羞耻心,时时告诫自己要为善去恶。
但当今日常生活的数字化、抽象化,人们被架构在痛苦的“追求”之下,人们不断地向外追求功名利禄而丢失了内在宁静的心灵体验,这种社会氛围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致使学校的教育方针更注重知识与技术的培养,而忽略了个人内在的德性教育。
因此,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拯救世界。
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儒释道,但不管是佛家的入门经典,道家的入门经典还是儒家经典的教诲都有强调孝悌、忠信等德育的重要性,而这些德育思想的精髓在《弟子规》中都得以体现。
所以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弟子规》的引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德育的界定和《弟子规》所包含的德育思想(一)德育的内涵第一,德育可理解为以德育人。
它要求教育者本身要有德,即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第二,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从教育者的角度主要是是身教和言教,身教重于言教。
而被教育者有其自身的领悟能力并将教育者所教导的内容内化于自身。
第三,德育工作应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来进行。
如果不是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培养,那德育的内化过程不能得以实现;第四,德育也可理解为育德,德育的目的就是使被教育者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有一定的理解和遵循,德育工作者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第五,真正的德育是一种愉快的活动。
受教育者会有一种有所领悟的欢喜感,教育者也会因其给予被教育者的帮助而心生欢喜。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按照人的本性,按照规律对人进行向上向善的教育、引导。
(二)《弟子规》所包含的德育思想1.孝敬父母。
《弟子规》浓缩了儒家德育教育的要点,“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弟子规》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谨 而信 , 爱众 , 泛 而亲 仁 , 有 余 力 , 以 学 文 ” 文 义。以三 字 一 句 , 复 阐释 的 “ 则 孝 ” “ 则 悌 ” “ 行 则 的 入 、出 、 泛爱 众 ” 规 则 体 现 出来 的主 要 是 等 让学生感父母之恩 , 父母之恩 , 报 决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 两 句 ~ 韵 编 纂 而成 , 为五 个 部 分 加 以演 述 , 体 列 举 出 为人 子 弟 情感追求。 分 具 在家、 出外、 待人接物及求学等应有 的礼仪与规范。本文将论述《 弟 庭 的美德 , 更是培养一种 责任意识 、 自立 意识 、 自尊意识和 人格意 识。 德育课的教学 内容可以演变为说故事 、 讲道理 、 融汇《 弟子规》 内 子规》 在高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容, 从中充实学生文学素养 , 深入感悟《 弟子规》 的实用价值 , 提升学 1 高职 学生德育教育现状 高等 职 业 技 术 教育 是技 术性 、 业 性 很 强 的专 业 教 育 , 职 以培 养 生 思 想 道德 素质 。 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 培养面 向生产 、 建设 、 管理 、 33德育课后的诚信克 己、重视人际交往 的道德培养 《 . 弟子 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下得 去 、 得 住 、 得 上 ” 实 践 能 力 强 、 有 良 规》 留 用 , 具 认为 , 道德 目标一旦确定 , 就要重视 个体道德 的自觉性和主观能 好 职 业道 德 的高 技 能人 才 。 而 , 高职 教 育 迅 速 崛起 后 , 校 为 培 动 性 , 道 德 规 范 转 化 成 为一 种 内在 的 自觉需 求 , 最 终 形 成 为一 然 在 学 使 并 养 出 更具 有 行 业竞 争 能 力 的 学 生 , 往 只 侧重 了学 生 的 实践 技 术 能 种 制 约 一 个 人行 动 方 式 的 习惯 化 的 行 为。 学 生 已经 错 过 儿 童教 育 往 大 改变 自己常有 的习惯有些 困难 , 但是如果大学生能够 力 , 学 方 法逐 渐 突 破 传动 教 育 模 式 , 生 在 校 时 间较 短 , 方 面 面 的最佳 时期 , 教 学 方 的原因造成 了高职 学生德育培养 的滞后与落后。 虽然“ 两课” 教育学 常在 一起讨论 《 弟子规》 中的道理 , 并且 不断约束 自己的行为, 诚信 慎言 向善从平时一点 一滴抓起 , 那么大学生 的道德素质会 不 时并未有大的改变 , 但以技术为第一 的观念却充斥着学 生的学 习和 克己、
浅谈《弟子规》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弟子规》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一、小学生学习力行《弟子规》的重要性1、小学生判断力较差,《弟子规》可以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古人说:“童蒙养正”,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是非判断观念,因此容易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和媒体的种种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逐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在儒家文化的经典当中,《弟子规》是儒学教育的基础。
它是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
虽然它只有千余字,但它是用儒家文化提炼出来的做人规范.是儒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用它来影响小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2、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弟子规》可以帮助其做到自我约束有些小学生虽然明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对的,可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呢?答案就在于他没有一个良好的自制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外部的约束。
换言之,我们要想打造一个和谐的班级,就应该有一个要求群体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言行的标准。
通过这种外部约束使小学生逐步做到自我约束,最终养成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良好习惯,而《弟子规》作为蒙学中的经典教材,恰好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弟子规》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和美德,而且还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3、《弟子规》简单易学,朗朗上口,易于让小学生接受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都会不自觉地采用禁令似的、模糊不定的,恐吓似的'语言教育学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而《弟子规》则在“良好行为”和“常见陋习”两方面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使得小学生可以在其中很好地获得行为的参照。
4、《弟子规》可以解决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二、将《弟子规》应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方法(一)以身作则(二)用弟子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尝试[论文]
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的尝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德育工作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而且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传统文化德育工作现实意义“现在的世道真叫个变,当了个老师遇了难。
‘皇帝’‘公主’来挑战,一不小心饭碗子烂。
奶奶捧着爷爷惯,老的围着小的转。
伸手衣来张口饭,母爱父宠上了天。
无拘无束‘任我行’,老师的教诲丢一边。
孙猴子大闹天宫,你能把我怎么办!老师摇头把气叹:破了规矩纲常乱,礼义廉耻全不见。
”这是一位老教师编的顺口溜,道出了教师的心声: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也说明了当前德育工作的缺失。
德育工作的缺失,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更是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纵观历史,真正的道德教育缺失近百年,道德观念的没落。
物质和金钱的诱惑,犹如洪水猛兽,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也侵蚀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怎么能抵挡得住“全世界”的“围攻”?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首。
那怎样才能找到做好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呢?一、将《弟子规》引入德育工作的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德育工作应该从儿童抓起,从根本入手。
“人之初,性本善。
”儿童在13岁之前,天真未泯,记忆力最强,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先入为主”。
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引用圣贤的智慧,熏染、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为规范弟子的行为,制定过许多守则和规范,其中最受人推崇的就是清代康熙年间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
《弟子规》取《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用1080个字将古人对学生的种种要求浓缩其中,具体列举出学生在家、在外、生活、学习、做人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启蒙读物。
弟子规全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弟子规全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经典之一,被广泛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在今天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应用弟子规全文可以起到指导学生行为的作用,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本文将探讨弟子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并且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
第一章弟子规的背景与作用弟子规是清代康有为所著的一本启蒙读物,它总结了古代先贤们对人生道德规范的总结与建议。
弟子规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子女、学生和社会成员,它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弟子规的作用在于:首先,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弟子规中强调“孝”、“爱人”、“有礼貌”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弟子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老师可以引入弟子规的一些规范和要求,例如“小事殷勤、大事宽舍”、“吃饭不拣食、睡觉不躺衣”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意识。
最后,弟子规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通过学习弟子规,学生能够明确正确和错误行为的区别,激发他们自我悔过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修养。
第二章弟子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学校实际案例,展示了弟子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一:学校公德教育某中学在学校内开展了一场公德教育活动。
活动中,学校引入了弟子规的“温故知新,怀佛怀人”等相关内容,通过讲解弟子规故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公德的重要性和意义。
学生们在参与活动后,纷纷表示要从小事做起,树立起正确的公德观念,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案例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所小学开展了一次“劳动体验周”。
在这个活动中,学校利用弟子规的相关内容,教导学生“勤劳”、“自强”等重要素质。
学生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通过劳动体验,他们领悟到“没有辛勤的劳动,就不会有美好的成果”的道理。
案例三: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一所高中通过开展弟子规朗读比赛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将国学经典《弟子规》渗透到德育工作中的思考与探索
尊师 的意识 越来越淡薄 ,对父母 、对 长 辈 、对朋友 以及对一些事情 的处理存 在 诸 多的问题 ,道德观念 、意识 的改变以
及 其 他 多 方 面 的 因素 也 引 发 年 轻 的 一 代
兼优 ……这也是我们德 育工作想要达到
的最 终 目的 。
他 在当 中多次提到 了 《 子规 》,这让 弟
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 。 《 弟子规 》就 是
其 中之一 ,它是一本指导我们为人处世
严峻 的今天 ,更要把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 化继承好 、发扬好 。但用 什么办法去解 决 呢?这也是我们一 直在思考和探索 的
问题 。记得那是 2 1 年 3月份 的时候 , 01 在一次班会课 的 内容选定上 ,我们从 学 校政教 夏老师那里得到一段视频 ,是有 关 一个 步入 歧途 的 1 岁 少年 的讲 话 , 9
为它才是我们 自己民族文化精 神的根基
所在 ,尤其是在我 国独生子女 现象 日益
活方式 、思维方式都将 随着信 息的快速 传递而对我们产生重 大的影响 ,由此产 生的新 的道德准则 、价值 观念都需要我 们去研究 、去抉 择。同时 ,随着社会 的
发 展 、时 代 的变 迁 ,我 国 独 生 子 女 日益
我们产生 了一个想详 细了解 《 弟子规 》 的念头 。后来通过仔 细查 阅各种资料 ,
我们萌生了一个想法 , 果从进入初一 , 如
若能将 《 弟子规 》渗透到我们 的德
育 工 作 中 ,不 仅 能 将 中华 民族 优 秀 的传
在 心理上的 问题 。教会学 生学会做人 、 学会做事 、学会交往 、学会做学问成为 家庭 、学校 、社会 、国家都非常重视和
心 ,教着 一届又一届学生 ,看着他们 的 各种 观念 的变化 ,我们就总在想 :在这
诵读弟子规意义
诵读弟子规意义诵读弟子规意义《弟子规》将德育的目标转化为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于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职学生诵读《弟子规》的意义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1.学习积极性不高,混日子心理严重。
问卷调查显示,38.3%的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主要表现有: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看小说、睡觉,更有甚者,不但自己不听讲反而影响其他人;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不接受教师的批评反而顶撞教师;热衷于上网聊天、看网络小说,无心学习,白天趴在桌子上睡觉,晚上用手机上网。
2.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情绪自控能力差。
问卷调查显示,33.3%的学生存在性格偏激问题。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加之家庭的溺爱,思想行为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作为判断好恶标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眼神、一句玩笑或无意的一个小碰撞都可以引发积怒甚至大打出手。
他们自尊心强面子观念重,一旦遇到伤害自尊心的事就易冲动。
3.缺少理想,缺少艰苦朴素意识。
问卷调查显示,13.3%的学生缺少理想,缺少艰苦朴素意识。
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受,多数学生不知艰苦朴素是什么意思,结伴进餐馆,节日互送礼物等。
在人际关系上追求“义气”,认为为朋友的事两肋插刀是天经地义,不能正确地处理讲义气与讲原则之间的关系。
4.追求异性,迷恋情感。
问卷调查显示,16.83%的学生有早恋现象。
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提前了许多,因此,他们对异性比较敏感。
再加上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特别是网络等媒介的'催化作用,一些学生把许多精力用于早恋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5.个性品德差。
问卷调查显示,26.3%的学生个性品质差。
大部分中职学生语言粗俗、没礼貌、随地吐痰扔垃圾等,完全不顾个人形象及社会公德,给自身及学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弟子规》中的教育资源1.重伦理亲情。
《弟子规》在道德教育方面突出强调“孝悌”二字。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友爱兄弟姊妹。
《弟子规》与现代德育教育
《弟子规》与现代德育教育 弟子规》
活动负责人:廖建新、谭小燕、 活动负责人:廖建新、谭小燕、韦玲娜
一、什么是德育?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 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 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 证作用。
校园内的不和谐画面
校园内的“美容师” 校园内的“美容师”
一(3)班的同学中午来校后能自己写作业 )
关键词:信
• 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 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 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 示歉意。 •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 要算话。
关键词:泛爱众
• • • • • • • • • 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 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节约用电用水,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节约用电用水,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 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 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 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 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上追 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 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 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 花枝,不乱涂乱划。 手折 花枝,不乱涂乱划。
《弟子规》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及意义略述
《弟子规》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及意义略述作者:曾仲鉴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代素质教育的重点问题,尤其是中学德育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性格的养成期,个性突出,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道德及心理问题,这一现象的萌生,给我们敲响了中学德育教育的警钟。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进行渗透,可以实现德育知识入脑入心。
为此,本文立足中学德育教育视角,探索渗透《弟子规》教育发展方向,旨在提升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弟子规中学教育德育教育意义《弟子规》原名《训蒙文》,顾名思义,“弟子”就是学生的意思,“规”代表规范的意思,《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弟子规》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有效进行教学渗透,可以提升中学德育教育的总体水平。
[1]一、分析德育现状,有效渗透古典理念目前中学生德育教育堪忧,存在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总体来看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就中学生自身而言,主要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自我认识不清。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态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同时,中学生的认知和与社会的不断接触,使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完善,但并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因此他们会处于一种叛逆、彷徨阶段,对自我的认可与对他人的质疑,让他们在面对生活和交往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面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时候,呈现强烈的逆反心理。
就外部原因而言,家庭、学校与社会都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德育教育落实不到位,制约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基于此,通过《弟子规》等经典古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可以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2]二、创新教学形式,释放《弟子规》精髓随着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进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始融入到中学德育教学中来。
《弟子规》与高校德育结合研究
《弟子规》与高校德育结合研究[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高校德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余力学文”的思想符合高校德育“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其所倡导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等德目规范符合高校德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其所细述的行为规范符合高校德育成就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标。
因此,将《弟子规》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对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德育立德树人《弟子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德育效果也不容乐观。
大学校园中不尊师、不重道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与当前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这与目前的整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也正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才显示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在这种情形下,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传统德育工作的精华,其所蕴含的丰富德育思想对于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弟子规》“余力学文”的思想符合高校德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人们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标,即立德、立功、立言,也称三不朽。
立德是三不朽之首,强调树立德业是人安身立命之根基。
立德即树立德业,现在来说就是要提高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即强调在育人的过程中德行的树立是第一位的,要以德育人,育人以德。
浅析《弟子规》德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浅析《弟子规》德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德育教育中。
它凝结了古代文人士子对修身养性的智慧,强调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
对于大学生来说,弘扬《弟子规》德育思想意义重大。
首先,《弟子规》注重的是德育。
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以身作则,遵守社会和职业道德,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弟子规》中,有“父母呼,应勿缓”、“师友所贤,友善无间”等条目,强调了尊重长辈、待人友善的重要性。
大学生应积极配合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工作,尊重他人,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其次,《弟子规》倡导孝道和诚信。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弟子规》中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条目,告诫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大学生要时刻记住自己的根、源,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孝道于父母。
同时,《弟子规》还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如“言必信,行必果”等条目。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学会遵守诺言,诚实守信,以诚信为基石去建构自己的人生。
第三,《弟子规》注重礼仪和谦虚。
现代社会注重个人价值的提升和展示,但也需要有良好的礼仪和谦虚的品质。
《弟子规》中有“首孝弟,次谨信,敬而听训”等条目,强调了要做到谦虚有礼、恭敬听从他人的教诲。
大学生要谦虚、虚心学习,不骄不躁,时刻保持谦逊的姿态。
同时,大学生还要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发扬传统的礼仪之风。
《弟子规》对于大学生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校期间受到的德育教育对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其次,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需要承担起家庭、单位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弟子规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弟子规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弟子规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桑坪镇北湾小学通讯员:李丹弟子规是宣传学生为人处事、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规范礼仪的一项优秀读物。
不仅在小学是必读的书目之一,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占重要地位。
在小学教育中,积极地开展弟子规的课堂实践,使学生们懂得更多的礼仪规则。
教师们要充分意识到弟子规的引导作用,督促学生们学习弟子规并背诵,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有品德有礼仪的未来接班人。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规范。
弟子规中“见师长,把礼行,家来客,莫生冷……”等等都是我国礼仪的典范。
总之礼仪是小学生课程必修的,无论是形象礼仪、社交礼仪,还是教育礼仪,都是我们生活中具备的。
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独立的人格。
弟子规当中对许多品格的描述仍然深深值得现代学生们颂扬,对于“泛爱众、而亲仁”等的描述无时无刻不在塑造一个品德高尚,人格独立的“君子”形象,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使每一个人形成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
最后,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弟”意思就是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与人和睦相处。
弟子规中的点点滴滴教义告诉我们出门在外,无处不在的准则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有良好的行为品德,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的道德修养。
总之,我们要将弟子规合理规划到当前的教学工作之中,充分认识到弟子规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崇高的品德。
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传承与发扬。
当前学校落实传统文化儒家经典《弟子规》必要性论文
当前学校落实传统文化儒家经典《弟子规》的必要性目前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社会飞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我们感到现在的德育工作很挠头,5+2都等于0了。
孩子不知道感恩、尽孝。
不懂关爱,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自私自利,很难教化。
不用谈什么志向了,厌学严重。
更不要说什么责任与价值观了,致使学校德育工作大打折扣,社会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多多,真是让人担忧。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教育的孩子人格的缺失、伦理道德的缺乏。
出现“有教育无教养、聪明不文明”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思考,天天抓养成教育,天天贯彻《守则》、《规范》,都不能深入人心,没有实效性,更缺乏针对性。
那怎么办呢,我想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一、以孝入手,切入儒家经典《弟子规》教材目前,从学生现状来看,由于独生子女较多,家长不懂怎样正确地施爱,以至于造成了多数家庭过于溺爱孩子的现象。
学生之中普遍存在着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奋斗目标,行为散慢,没有礼术,不懂感恩,不明师友之义,不知什么是孝道,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认为父母师长做什么都是应尽的义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顺之则喜、逆之则嗔,根本不懂得责任可言的情况。
究其根源就是应有的家庭教育丢失了,传统的孝道没有了,过去老人是家里的座上宾,现在变成小孩子了。
小孩在家呼风唤雨,在学校能听老师的吗?孝道没有,师道何存!所以现在教育的最要紧处是要把颠倒的家庭教育搬过来,家长要正确施爱,找回过去的传统美德---孝道。
这样小孩子才能真正懂事理,才能听从老师的教育,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弟子规》内容的基础就是孝道,讲的就是如何尽孝、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自立成才。
全篇1080字,360句,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弟子规》是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教育孩子从小扎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善根,打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这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启示(共2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启示(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弟子规》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负面的影响却接踵而来。
人们过分的追求以金钱和权力为标尺的“成功”,却把道德修养抛在脑后,不但事倍功半,更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从而变得更加迷茫。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如果只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技术能力,而忽视了中职德育教育,就会违背高能力和高素质的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无法在社会立足。
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作为国学中的经典、儒家启蒙读物-《弟子规》逐渐受到各个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它通过简练的语言,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道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时应该具备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入《弟子规》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的普及,面对从西方引入的物质至上思潮的侵袭,很多人不免开始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同时也开始推崇西方的原子化的生活方式,由此导致了现在的中职学校过度的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伦理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对于这方面的教育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
而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生活习惯不好,没有规律,秩序混乱,缺乏耐心和自制力,缺乏对人和事的恭敬谦卑之心。
学生们对老师教授的德育课程有感动没行动甚至不削一顾,认为与其无关。
这从侧面反映出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严重脱节,不切实际的道德教育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为了弥补,大部分的学校采取的方法是严肃纪律,用外在的约束加强学生管理,但高压的管理只能让人少犯错、少为恶,一旦脱离了这些约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就很容易迷失。
弟子规的现代阐释
弟子规提倡的道德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宽 容忍让等,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 作用。
道德修养
弟子规强调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提倡通过学习和实践不 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这种修养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社 会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家庭教育价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庭教育理念
弟子规提倡家庭教育的理念,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至关重要,这种理念有助于家长们重视家庭教育并付诸实践。
家庭教育的实践
《弟子规》中提到的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品质,都是现代家庭教育应当注重培养的。家 长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践行《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
《弟子规》的现代阐释需要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共同推进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 人才。
弟子规与现代道德教育的融合
弟子规的核心思想
1
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弟子规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孝、悌 、忠、信、礼、义、和、耻等传统美德 ,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儿童的道 德品质。
2
注重实践
弟子规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 重实践和应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 举止来体现道德规范,让儿童在实践中 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强调家庭教育
弟子规的现代阐释
目录
• 引言 • 弟子规概述 • 弟子规的现代价值 • 弟子规的现代阐释 • 弟子规的实践与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弟子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弟子规是一本用于指导儿童行为规范的书籍,强调了孝、悌、忠、信、礼、义 、和等传统美德。
现代阐释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弟子规中的某些内容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因此,需要对弟子规进行 现代阐释,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 ——桑坪镇北湾小学通讯员:李丹弟子规是宣传学生为人处事、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规范礼仪的一项优秀读物。
不仅在小学是必读的书目之一,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占重要地位。
在小学教育中,积极地开展弟子规的课堂实践,使学生们懂得更多的礼仪规则。
教师们要充分意识到弟子规的引导作用,督促学生们学习弟子规并背诵,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有品德有礼仪的未来接班人。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规范。
弟子规中“见师长,把礼行,家来客,莫生冷……”等等都是我国礼仪的典范。
总之礼仪是小学生课程必修的,无论是形象礼仪、社交礼仪,还是教育礼仪,都是我们生活中具备的。
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独立的人格。
弟子规当中对许多品格的描述仍然深深值得现代学生们颂扬,对于“泛爱众、而亲仁”等的描述无时无刻不在塑造一个品德高尚,人格独立的“君子”形象,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使每一个人形成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
最后,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弟”意思就是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与人和睦相处。
弟子规中的点点滴滴教义告诉我们出门在外,无
处不在的准则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有良好的行为品德,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我们的道德修养。
总之,我们要将弟子规合理规划到当前的教学工作之中,充分认识到弟子规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崇高的品德。
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