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展示课 《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四章《自然之美》。
详细内容为课文《银色的桦树林》。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并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形象描绘和抽象表达,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受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桦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课后习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银色的桦树林》2. 内容:a. 课文结构b. 重点词语c. 修辞手法d. 情感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b. 仿写课文中的一个段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c.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自然之美的认识。
2. 答案:a. 生字词解释:略b. 仿写段落:略c. 谈论自然之美: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尝试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演唱)银色的桦树林》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演唱)银色的桦树林》
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十课《(演唱)银色的桦树
林》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流畅、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唱出歌曲动静结合的意境。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够演唱不好演唱科东俄歌曲中的切割节奏和十六分音符
令的节奏,用沙锤整体表现吹叶动的美感和用串铃整体表现驯鹿跳跃的动感。
3.献唱整体
表现歌曲,唤醒对森林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爱好之情。
2学情分析
《银色的桦树林》是一首四二拍子的小调歌曲,是一首动听的加拿大民歌,描绘了桦树
林美景,表达了对这片桦树林深厚的情感,本课通过走进桦树林――感受森林的静态美――
体验森林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唱出森林和谐之美四个教学环节,以乐器沙锤与串铃引导
学生用音乐去探索森林之美,并将森林之美与心灵之乐相结合,并将器乐与唱歌结合,营造
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音乐课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演唱不好、唱准歌曲的切分音节奏和十六分音符令的节奏的基础上,用连
贯简洁、或轻快弹跳的声音献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整体表现出来吹叶动的美感和驯
鹿跳跃的动感,用歌声与乐器描写歌曲动静融合的意境。
教学难点:。
2024年小学音乐展示课《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
2024年小学音乐展示课《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美丽的森林》,具体内容为《银色的桦树林》。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桦树林的美丽景色,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演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以及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桦树林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出课题《银色的桦树林》。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教唱歌曲,注意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注意音乐表现力。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创作一幅描绘桦树林的画。
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结合歌曲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句,进行讲解与示范。
(2)学生跟随老师练习,注意音乐表现力。
5. 小组合作演唱(10分钟)每组学生将创作的画作与歌曲相结合,进行演唱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银色的桦树林》2.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要点3. 桦树林画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歌曲,创作一幅描绘桦树林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情景引入的反馈。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以及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音乐教案银色的桦树林
音乐教案银色的桦树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银色的桦树林》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曲调、歌词及意义。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3. 歌曲的情感体验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学唱及表现。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银色的桦树林》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的意义。
3. 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学生给予掌声和鼓励。
6.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歌曲中的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
7. 延伸:可为学生推荐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供他们在课后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运用模仿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优秀演唱者的演唱风格,提高演唱技巧。
3. 采用情感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让学生初步感受《银色的桦树林》歌曲的美感,对歌曲产生兴趣。
2.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的意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3.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4.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演唱水平。
5. 举办演唱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6.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强调歌曲中的难点,为学生提供改进方向。
7. 推荐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银色的桦树林》,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内容。
(2)培养学生对散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思考和讨论。
(2)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绘画、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银色的桦树林》的作者、作品背景及内容。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然景观描绘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如何培养学生对散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银色的桦树林》的作品背景、内容和相关知识。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银色的桦树林》作品。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银色的桦树林》的兴趣。
2. 作品欣赏:(1)让学生阅读《银色的桦树林》,感受作品的美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作品分析:(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点评,总结作品的特点和优点。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进行绘画或写作,表现自己对作品中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感受。
(2)分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完成《银色的桦树林》的作品鉴赏心得体会。
2.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进行绘画或写作表现。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十课《银色的桦树林》教案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十课《银色的桦树林》教案一. 教材分析《银色的桦树林》是一首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桦树林的美丽景象,歌词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轻快,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音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和生活在桦树林中的动植物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意境,同时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演唱技巧,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的把握。
2.理解歌曲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曲谱、歌词,以及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器材:音响、话筒、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歌曲中描绘了什么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内容和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歌曲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桦树林的景象。
同时,教师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如特殊音阶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困难。
《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银色的桦树林》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自然奇观”中的第一节“美丽的树木”,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桦树林的生态特征、作者的所见所感以及桦树林的环保意义展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桦树林的生态特征,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桦树林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掌握桦树林的生态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桦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引出课题《银色的桦树林》。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同时关注文章中对桦树林的描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银色的桦树林》2. 主要内容:a. 桦树林的生态特征b. 作者的赞美之情c. 桦树林的环保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文章内容,绘制一幅桦树林的图画。
b. 写一篇关于赞美大自然的作文。
2. 答案:a. 图画:展现桦树林的银色美景,标注生态特征。
b. 作文: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题,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桦树林的生态特征有了深入了解,但对文章赞美主题的理解尚有不足,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自然美景”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文章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音乐教案银色的桦树林
音乐教案——银色的桦树林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桦树林景象的想象和感受。
1.2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1.3 教学方法:聆听法、讨论法。
1.4 教学步骤:Step 1:教师播放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音乐。
Step 2: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桦树林的想象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3: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Step 4:播放歌曲,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美感。
第二章:基本乐理知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如节奏、音高、音色等。
2.2 教学内容:歌曲《银色的桦树林》中的基本乐理知识。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法。
2.4 教学步骤:Step 1:教师讲解歌曲中的基本节奏、音高、音色等乐理知识。
Step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加深对乐理知识的理解。
Step 3:教师选取歌曲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实践。
第三章:歌曲学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2 教学内容: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歌词和旋律。
3.3 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
3.4 教学步骤:Step 1:教师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跟随哼唱。
Step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词,让学生熟悉并记住歌词。
Step 3: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
Step 4: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
Step 5: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检查学习效果。
第四章:音乐欣赏与分析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4.3 教学方法:聆听法、讨论法。
4.4 教学步骤:Step 1:教师播放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
小学音乐展示课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
小学音乐展示课(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唱歌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深情的心情。
四、观赏(第—交响曲)第三乐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歌曲,运用声势、体态律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节奏游戏:放课件:哎呀孩子们真快乐,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课件〕1、课件中出现叫卖的声音“约豆腐〞这是什么声音。
谁能模仿一下,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2、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言语,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
3、师: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出示课件〕三、学习歌曲:1、学生观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加拿大〞去旅游,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
〔学生听音乐〕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出来吗?3、用柯尔文手势感受歌曲音高的位子。
4、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参加拍手。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四、表现歌曲你们想为歌曲参加什么?〔学生参加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1、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2、老师示范动作。
3、师生展示。
〔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参加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五、、观赏(第—交响曲)第三乐章1、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听赏一首乐曲(第—交响曲)第三乐章;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2、熟悉一段书上的旋律,并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觉得音乐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3、跟老师用三部轮唱的方法唱一唱。
七、小结。
小学音乐展示课《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展示课《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美丽的森林》,具体内容包括《银色的桦树林》歌曲学习及欣赏。
教材中详细阐述了桦树林的美丽景色,通过歌曲让学生领略自然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银色的桦树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了解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合唱形式展示歌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银色的桦树林》歌曲的学习,自然景观与音乐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合唱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桦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景色,引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兴趣。
2. 新课学习:教授《银色的桦树林》歌曲,分步骤教唱,讲解歌词含义。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出现的旋律特点,讲解合唱技巧。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演唱中的问题。
5. 合唱展示:各组学生进行合唱展示,互相观摩学习,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银色的桦树林》2. 歌曲旋律简谱及歌词3. 合唱技巧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银色的桦树林》歌曲,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旋律准确,歌词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关于自然景观的歌曲,下节课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实地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银色的桦树林》歌曲的学习,自然景观与音乐的联系。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出现的旋律特点,讲解合唱技巧。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演唱中的问题。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案1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案1一. 教材分析《银色的桦树林》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教学曲目。
歌曲以美丽的银色桦树林为题材,描绘了桦树林中动听的鸟鸣和欢快的舞蹈。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感知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歌词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加强学生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想象。
3.运用音乐表现手法,如力度、速度等,生动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
4.音乐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节奏和音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准备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4.准备音乐课堂用的凳子、桌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元素。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演唱。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案一. 教材分析《银色的桦树林》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美丽的银色桦树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冬日景象。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歌曲的节奏舒缓,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冬日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造。
然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银色的桦树林》,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验冬日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音乐表现手法,如合唱、分组演唱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冬日桦树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妙。
2.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3.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分组演唱等,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教学。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银色的桦树林》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展示桦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冬日桦树林的情境。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然后教授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分组演唱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四章《自然奇观》,详细内容为《银色的桦树林》。
通过描述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桦树林的独特景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兴安岭地区桦树林的地理特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成语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学习单、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兴安岭桦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奇观,激发学习兴趣。
a. 学生观察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c.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重点词汇、成语和修辞手法。
d. 课堂讨论:分析文章中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b.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a. 完成课文学习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银色的桦树林》2. 地理特点:大兴安岭地区、桦树林3. 情感表达:赞美大自然4. 重点词汇、成语、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成语和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观的文字。
b.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自然奇观。
2. 答案:a. 学生作品示例:在大兴安岭的深处,有一片银色的桦树林。
这里的桦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犹如一支支银色的画笔,描绘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b. 学生查阅资料后,进行课堂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课文学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银色的桦树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教学内容:唱《银色的桦树林》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银色的桦树林》,让学生感受森林的多姿多彩、唤起他们对森林的向往,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并用不同的演唱速度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试着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
教学过程:一、感知音乐风格。
1、学生听《银色的桦树林》伴奏音乐,跟随老师用二拍子拍手打节奏。
2、教师:我们欣赏了好听的音乐,再来看看美丽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枫叶,你首先会联想到什么呢?引出加拿大。
你们了解加拿大吗?(学生回答)3、教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加拿大、了解加拿大吧![多媒体播放加拿大风光,教师简单介绍加拿大,背景音乐《银色的桦树林》伴奏。
]4、教师介绍: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二,比中国还大,人口却只有中国的四十分之一。
加拿大湖泊众多,拥有全世界七分之一的淡水量;加拿大地域辽阔,森林和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加拿大人还热爱音乐。
6、教师:你觉得这样的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绪?7、教师:那就让我们跟着这轻松愉快的音乐跳起来吧!(学生跟着老师边继续听音乐边自由地做动作,放松身体)二、学习演唱歌曲: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加拿大除了有美丽的湖泊合适树林,还有很多吸引人、打动人的地方。
?听歌曲,找一找。
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播放《银色的桦树林》歌曲]说一说:洼地、高山、帐篷、河狸、驯鹿。
2、河狸、驯鹿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3、再听一遍歌曲,随音乐默唱。
4.用LU唱一唱旋律。
5.唱歌谱。
跟着琴声唱。
师生、男女生接唱歌谱。
按节奏读歌词:[难点:最后一句的十六分音符和延音线的三拍节奏要准确。
解决:拍手满练,老师帮着数拍子,并模仿老师的节奏。
]师:歌词和旋律我们都掌握了,那你们有信心唱一唱歌词么?6.随琴轻声唱歌词。
音乐教案银色的桦树林
音乐教案《银色的桦树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感受俄罗斯歌曲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歌曲中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体会俄罗斯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的相关图片和音乐。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桦树林中。
2.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银色的桦树林》,学生跟随琴声学唱。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3. 欣赏与讨论:学生欣赏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风格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4. 分析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演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
2. 学生能简要描述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意境。
3. 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创作和表演。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俄罗斯音乐教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音乐文化。
2. 组织学生观看俄罗斯音乐舞蹈表演,感受俄罗斯艺术的魅力。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以《银色的桦树林》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歌曲。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并尝试分析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音乐学习情况。
八、课程反馈:1. 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2. 学生填写课程反馈表,提出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九、课程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后续课程中,增加更多关于俄罗斯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俄罗斯音乐。
《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八单元《大自然的色彩》,具体内容为《银色的桦树林》。
课文描绘了秋天桦树林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桦树林在秋天的银装素裹之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景色特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运用优美词语描绘景物。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体验来欣赏大自然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描绘秋天的景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特点,引出本课《银色的桦树林》。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做好批注。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描绘的景色。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秋天的景色,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进行描绘。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段描写,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色。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秋天景色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银色的桦树林》2. 主要内容:秋天的景色特点课文生字词描绘秋天的优美句子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秋天景色的短文。
2. 答案示例:秋天来临,大地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
田野里,稻谷弯腰,一片金黄;树林里,树叶飘落,如诗如画。
我漫步在林间小道,欣赏着这如梦如幻的秋色,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体验,让学生学会了描绘秋天的景色。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设计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设计《银色的桦树林》是加拿大的民歌,作为教师的你,知道《银色的桦树林》教案设计是什么样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银色的桦树林》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学习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力:培养学生的演唱水平,表演水平、用打击乐器伴奏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1、演唱法2、表演法教学过程一、唱歌《银色的桦树林》1、导入新歌:请你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污染源。
2、范唱(录音)3、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表演。
4、播放录音范唱,随着音乐一起表演。
5、教师范唱。
6、教师领唱,学生轻声模唱歌曲。
7、小声跟琴学唱歌曲。
8、跟着钢琴伴奏唱歌。
9、说一说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10、单独练习最后一句,注意节奏的不同。
11、请学生演唱最后一句。
12、放《银色的桦树林》录音范唱。
13、指导学生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4、学生上台表演。
15、播放录音范唱,带领学生歌表演。
16、分组,练习歌表演《银色的桦树林》。
17、分组让学生上台表演,下边学生伴唱,伴奏。
18、练习用打击乐器伴奏。
19、老师上台和学生一起表演,底下学生模仿、伴唱,伴奏。
二、下课。
小结,对学生进行想教育。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2、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3、在学习中了解加拿大的森林概况,以此来联想护林人的生活,使歌唱更加贴近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切分音的演唱。
2、大跳音程的演唱。
3、歌曲中力度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要考验一下同学们的耳朵,老师用歌声向同学们问好,你们呢也模仿我这样向老师问好,好吗?(师生问好,学习切分音型)同学们的模仿力真强,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段很短的音乐,看看哪位同学能用嘴巴模仿这段声音?(播放音乐片段,学生模仿) 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而且学得很像,让我们再来听一次。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
银色的桦树林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学习诗歌《银色的桦树林》的背景知识;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3.理解诗歌的主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爱与敬畏之情;4.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诗歌《银色的桦树林》的背景知识;2.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3.诗歌的主旨,学生对自然的爱与敬畏之情。
难点1.如何解读诗歌的深层意义;2.如何让学生领会诗歌带来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准备1.诗歌《银色的桦树林》;2.展示图片素材:桦树林的照片;3.播放音频素材:诗歌朗读。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出桦树的形态特征,并询问学生对桦树林的印象。
然后,教师播放《银色的桦树林》的音频,让学生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二步:诗歌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如:作者艾青曾担任解放军战士,参加过抗击美国援朝战争,对自然有着深厚感情。
作者在军队驻地附近看到了优美的桦树林,感受到自然的浑厚生命。
第三步: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语言教师可以领读诗歌,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韵律和语言,例如:“桦树林立冬最后一片落又乱了满地”中“林”和“冬”、“落”和“地”呼应,内在的节奏感非常明显。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对比、单独朗读等方式体验语言的美感。
第四步:诗歌解释教师引导全班共同解释诗歌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在情感和思考。
例如,“一池青翠欲滴,半夜传来鹅鸣声”中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通过自然界的声音及色彩,引发学生对美的情感联想。
第五步:语言表现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如:对比、比喻、想象等。
然后让学生自己体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感。
第六步:情感体验和反思在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主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生可以分组寻找相近的情感交流,告诉同伴所感所想,营造优美的情感氛围。
第七步:个性化表达学生可以基于本课所学内容,自由发挥,进行独立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展示课《银色的桦树林》优秀
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深情的心情。
四、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运用声势、体态律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节奏游戏:
放课件:哎呀孩子们真高兴,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课件)
1、课件中出现叫卖的声音“约豆腐”这是什么声音。
谁能模仿一下,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
2、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
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
3、师: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出示课件)
三、学习歌曲:
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加拿大”去旅游,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
(学生听音乐)
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吗?
3、用柯尔文手势感受歌曲音高的位子。
4、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四、表现歌曲
你们想为歌曲加入什么?(学生加入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1、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2、老师示范动作。
3、师生展示。
(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
五、、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1、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听赏
一首乐曲《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熟悉一段书上的旋律,并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觉得音乐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3、跟老师用三部轮唱的方法唱一唱。
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