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完整版

合集下载

和的认识教学设计

和的认识教学设计

和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本质是合并;2.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游戏引发兴趣)(10分钟)教师提前准备十个小球,上面分别写有1-10的数字,将小球放入一个透明的袋子中。

请两名学生分别选择两个小球,并将数字告诉大家。

然后,让学生把这两个数字进行相加,再将小球放入袋子中。

继续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所有小球都使用完为止。

最后,让学生总结一下他们每次选择的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

2.引入(15分钟)教师通过导入活动引出加法的概念,即将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方法。

介绍加法的符号“+”和等号“=”。

让学生对“+”和“=”的含义进行总结。

3.学习除法的运算规则(3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上面有一些物品,每张图片上有两个数字。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A:这张图片有多少个物品?B:这张图片上的两个数字是什么?C:你知道这两个数字是如何得来的吗?(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两个数字的和就是这张图片上物品的总数。

(3)教师出示两个数字相加的算式,让学生计算并回答问题。

(4)教师出示一些没有被画出来的图片,只知道图片上有几个物品,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这几个物品有几个。

4.训练(4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的加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规律,尝试计算结果。

(2)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逐个布置上机练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练习。

5.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加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对错误的题目进行订正。

6.拓展(10分钟)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1)人有45元,他又收到了77元,请问他一共有多少钱?(2)公司去年赚了85万元,今年又赚了63万元,请问他们赚了多少钱?(3)一本书原价是27元,现在打八折,请问现在的价格是多少?(4)一些数字加5等于13,请问这个数字是多少?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了对两位数的加法运算的能力。

一年级上和的认识教案附反思

一年级上和的认识教案附反思

教案名称:认识和的教学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和的意思。

2.学生能够进行数字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1.认识和的意思。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1.进行数字加法运算时,理解和的概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图片或实物,有关和的概念的教具。

2.准备解决加法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有哪些物品。

2.提问:“小明有两个苹果,小红有三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等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知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和”字的图片或教具,解释和的意思。

2.教师反复使用“和”的意思,帮助学生记忆。

3.教师用数字做示范,例如:“2+3=5”,引导学生理解“和”的概念。

三、操练(15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数字加法运算。

2.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选择学生上黑板展示解题过程,并解释方法。

四、巩固(10分钟)1.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互相进行数字加法运算。

2.学生进行小组对抗,每组成员依次回答问题。

3.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拓展(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更复杂的数字加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学生上台解答问题,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

六、反思:这节课我作为老师,对于和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完成。

学生能够理解和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数字加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的意思,如图片、实物和数字演示等。

操练环节中的练习题设计合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在巩固和拓展环节中,我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有时候过于仓促地揭示答案,导致学生的思考时间被压缩。

其次,新知呈现部分的教具选择有待改进,可以采用更多多样化的教具,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的概念。

最后,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运用“和”的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和的认识》教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和的认识》教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和的认识》教学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 准确理解“和”的概念; - 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和”的意义; - 能够通过图示或实物理解“和”的概念; - 能够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两个数的和。

二.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计算方法找到两个数的和。

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算器、教学用具、数字卡片等;•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铅笔。

四.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的认识”。

2.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内容,简单描述加法的意义和常见例子。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熟悉的“和”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和”的意义,并提供一些例子。

3.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解释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的概念。

步骤三:图示理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图示,上面有一些水果和数字卡片。

2.让学生观察图示,并回答以下问题:–图示中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个橙子?–如果把苹果和橙子的数量加在一起,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如果用数学语言表示,我们可以说几个苹果加几个橙子等于几个水果?3.引导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图示中的水果数量,计算得出结果。

步骤四:实物操作(15分钟)1.教师拿出一些实物,比如水果、玩具等。

2.让学生分组,每组两个人合作进行实物操作。

3.每组拿到一些实物,通过实物操作找出两个数的和,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步骤五:计算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计算题,要求学生在纸上计算并写出答案。

2.让学生互相交换答案,进行批改,同时讲解答案。

步骤六:小结(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和复习“和”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和”的概念,比如在购物时计算物品的总价等。

2.给学生留下一些拓展作业,要求他们用不同的实物和图示来展示“和”的概念。

《和的认识》说课稿

《和的认识》说课稿

《和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和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和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加法的初步认识之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不仅为后续学习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奠定了基础,还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和”的概念。

教材的编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遇到将两个或多个物体合在一起的情况,这为理解加法的意义提供了实际背景。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加法,能够用加法算式来表示两个物体的合并,但对于“和”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知道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5 以内的加法,初步认识“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表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和”,掌握 5 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表述加法算式的意义。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诱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活动加深认识:
a.请第一组前面6个同学起立。请第一组第6个同学坐下。
让学生观察分析,说一说第6和6个意义上的区别,明确序数的意义。
b.请第三行左边的7个同学挥挥手。请第6行右边的第7个同学起立。
(5)小结:数有两层含义:用来表示数量:几;用来表示次序:第几。
7、写一写,掌握字形结构
(1)学生观察6、7,说说字形像什么,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范写(强调起笔、运笔及收笔。)学生书空。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和的认识教学设计》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一年级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3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1)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参加劳动?加上老师呢?
(2)如果用画圆的方法来表示这些小朋友,谁知道该怎么画?老师画,请一个同学数,够了就说停。
(3)出示数字:6个小朋友,可以用6个点子来表示,在数学上还可以用这样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数字就读作6,一起来读6。谁能来读这个6,并且读的次数刚好也可以用这个6来表示。
/4、拨一拨,直观感知
(1)课件出示计数器: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5颗珠时,再拨一颗闪动变色停留,问学生: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也就是5添上1是几?再拨一颗闪动变色停留,问学生: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7颗)也就是6添上1是几?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和的认识教案附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和的认识教案附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和的认识教案附反思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6和7的认识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学生已经认识0——5各数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

教科书在第39幅主题图。

首先,画面为学生数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就数人数而言,就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数,一是数出教室里有6个小朋友在打扫卫生,再加上一个老师,从6再数到7得出一共有7人,二是先数出教室里有6个人,门口又进来一个打水的小朋友,从6数到7得出一共有7个人。

还可以数出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小朋友搬来的一把椅子得出一共有7把椅子。

也可以先数出有6张学生用的书桌,再数出讲台上老师用的一张桌子得出一共有7张桌子。

认数的内容教材将人物图,点子图,数,摆小棒等内容。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图中抽象出数,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会读,会写6和7,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6和7的书写方法。

3培养数感,做个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会读写6和72难点:7以内数的数序。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朋友,你们瞧,他们都是谁?(210354)课件出示数字宝宝,并让学生读数。

师:瞧!这些数字宝宝太心急了,还没排好队就跑出来,请你帮他们排排队好吗?学生自主排队,交流排法,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示按什么数序排的。

还可以怎么排?(板书:从小到大:012345;从大到小:543210)课件演示:又走来两个数字宝宝6,7(修改意见:不出示6和7以免干扰孩子的思维)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数字宝宝。

课件出示主题图二自学为主,探索新知。

1认识6和7。

师:老师这有一幅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他们在干吗?打扫卫生。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8和9的组成和写法。
难点: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结合课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字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情分析
一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阶段,一年级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数字很感兴趣,但少部分学生还是处于学习困难阶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前,准备课件。
2、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3、画一画小葫芦和小气球
4、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5、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的认识
9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字教学上,针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有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很好掌握i,但对少部分学生还是比较难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少部分人的辅导。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和的认识》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3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பைடு நூலகம்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6、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识字《和》教案7篇

识字《和》教案7篇

识字《和》教案7篇识字《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日”“月”“水”等8个生字,会写“日”“田”“禾”等4个生字。

2.掌控两种笔画“点”“捺”。

3.能够掌控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育识字技能。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感悟汉字的形象性,体味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本课4个生字。

2.让同学弄清生字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一、复习巩固,猜谜导入二、识记生字,了解字意三、师生沟通,学习生字四、游戏巩固,加强记忆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生字,同学们还记得吗?〔出示卡片让同学认读,并让同学自己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2.师:这节课呀,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

请大家竖起耳朵听认真哦!3.师:“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那么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同学思索后,老师鼓舞同学大胆发言,说出心中的答案。

最末老师揭示答案是“太阳”〕4.课件出示太阳图片,引导同学由“太阳”过渡到“日”。

5.师:下面我们再猜一个谜语:有时挂在天涯,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谁知道这是什么?〔生:月亮〕1.师:刚刚我们猜了两个谜语,谜底是“日”和“月”。

那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呀?〔课件出示日、月图片,让同学举手回答〕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日”“月”这两个字的演化过程。

〔课件出示“日”“月”的演化过程〕3.认真观测汉字的演化过程〔图画——甲骨文——简化字〕,找出它们的相像之处。

1.重点学习“日”“田”“禾”“火”,要求同学结合图画,开展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日”“田”“禾”“火”的字形特点,并分析生字、释义。

2.指导同学按正确的笔顺顺次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习“捺”“点”两种笔画。

1.老师出示课件“孔雀开屏”。

孔雀尾巴上每一根羽毛都有一个生字,让同学开火车读生字。

2.师:你能让孔雀变得美丽吗?只要你正确地读出上面的字,它的尾巴就会发光,变得美丽起来。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7.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8.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9.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10.说一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比较5<66<7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摆一摆等操作环节,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个别学生在6和7的分式这里还没掌握到位。个别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不够积极,希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多关注后进生。
小学数学《和的认识》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和的认识》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9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9-41页
教学目标
熟练地数出6、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出示计数器,一边拨一边让学生说出数字。
3、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6根、7根小棒分别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教学引导学生写出6和7的分合数。
5、指导学生做相应练习。
1、观察图,看一看,说一说,数一数,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2、分一分,写一写,写出6和7的分合算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比较6、7的大小;6、7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学生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学生能熟练地数出1-5各数,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掌握了5以内各数的顺序和组成,并会用符号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能够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和的认识》教学设计

《和的认识》教学设计

《和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的定义和特性。

2.掌握和的运算法则。

3.能够灵活运用和的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和的定义和特性。

2.和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和的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可视化的教具,如纸牌或色彩鲜艳的块状物。

2.准备一些与和相关的问题,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拿出一些可视化的教具,如纸牌或色彩鲜艳的块状物,让学生感受一下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数量之和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回顾和的概念,了解和的定义和特性。

二、理解和的定义和特性(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和的定义和特性,即和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和的值与加数的顺序无关,和的值与加数的个数有关。

2.教师用示例向学生展示和的定义和特性,帮助学生理解。

三、讨论和的运算法则(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加数为正数时,和会有什么变化?当加数为零时,和会有什么变化?当加数为负数时,和会有什么变化?2.教师提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和的运算法则,如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正数加负数、零加零等情况。

3.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四、练习和运算(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加法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计算和的值,并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比较,找出规律后,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提供更复杂的加法问题,让学生通过灵活运用和的概念解决问题。

五、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和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清单、分配食物等,让学生灵活运用和的概念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办法,并将解决过程呈现给全班。

六、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和的定义和特性,加法的运算法则。

2.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扩展活动:1.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一些与和相关的问题,并与同学们分享解题思路。

和的认识教案

和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

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认识更多的数字朋友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动态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交流、汇报。

师:图上有些什么他们正在做什么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他们正在搞清洁。

师:看到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生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爱护它,保持清洁卫生。

生2:我们要爱劳动,讲卫生。

师: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让学生上来示范数)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6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一共7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
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师: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和老朋友叙叙旧。

1、出示课件练习题,带领学生回顾认识的数字0-7。

(师生共同完成)
2、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

今天,数学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就得自己太胖了,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结果他变成了几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

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师边讲故事,边借助复习课件中的数字比划动作)【设计意图: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观察、思考能力。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

(板书:8和9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寻找生活中的8和9
师: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做什么呢(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小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按一定方位顺序数就不会出错)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8表示)
板书:8
师: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用数字9表示)
板书:9
在黑板上画8个点,问学生:这有几个点子8个小点子想加入9的队伍你们有办法吗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
(3)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老师奖励你们活动一下。

拿出学具(小棒)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经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2、教学8和9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
师:小朋友们,不仅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

师生互动: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教师说停。

(学生先拨7个,停顿一下再拨1个。


师:8比7多几
生:8比7多1。

师:很好,再来观察,学生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多几
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2)出示直尺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来了,看,它是谁生(齐)尺子!
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填出所缺的数吗
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
请学生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读一读。

教师继续考查(尺图下的小练)
(3)师生互动
拍手游戏:
教师先拍8下,提出要求:请你拍的和我同样多,请你拍的比我多一个,请你拍的比我少一个。

(全体学生)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课件:7、8、9的点子图,引导学生比大小。

师生共同板书:
7<8? 8<9? 7<9
8>7? 9>8? 9>7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尺、点子图,做游戏的活动,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4、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出示课件)
师:小猴子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他看到我们班学生坐得那么端正,听得那么仔细,另外猴妈妈为它准备了9个桃子,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个问题:我一下子能够把9个桃子都吃完,那样我才会饱饱的,可是妈妈给我吃了第9个桃子,同学们,你们觉得我能吃饱吗为什么
生1:吃不饱,因为第9个只有一个,而9个有好多。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区别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2)小练习
出示课件:1、按要求完成(学生纸练) 2、填一填 3、连线
5、教学8、9的书写。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的黑体字8,问学生8字像什么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

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

然后看第54页8的书写顺序图形,再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

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

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书空,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一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

学生练习在课本54的田字格里描9。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数字的习惯。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
练习十一1、2、3题。

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 9
●●●●●●●●●
7<8? 8<9? 7<9
8>7 9>8? 9>7
教学反思: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

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
1、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当学生说出,黑板上有8个大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安排了摆一摆这个环节,让学生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

3、在教学8和9的顺序时,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尺、点子图,做游戏的活动,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其中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4、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 个桃子与第9个桃子”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吃第9个桃子为什么吃不饱”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积极思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由于时间有限,致使8、9的书写教学延至下节课,评课时有些老师认为8、9的书写教学应放在最前面进行,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时间不够”,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今后在这方面要多思考,多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