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 广兴
佛教的基本理論----四正諦廣 興一、序說我們上一講講了正見,正見是如實的看待人生,如實的看待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正見是相對世人的顛到認識而說的。
那麼怎樣去如實地看待人生和世界呢?佛教講,在人生中有四種真實不虛的真理,用佛教的術語來講,就是“四正諦"。
所以對四正諦的正确理解和認識,也就是對人生的正确理解和認識。
反過來,對生命的無知也就是對四正諦的無知。
從古至今,世界上的哲學家、宗教家、甚至是今天的科學家,都在探討,什麼是生命,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等等的間題。
同時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在這許許多多的哲學家、宗教家當中,佛陀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佛陀也提出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那就是以四正諦為主的佛教理論。
所以說四正諦是佛教的人生觀。
四正諦是佛教的最其本的教義,如果對四正諦有了正确的認識了,那麼你對佛教也有了一個正确的認識了。
佛陀如大良醫,專治有情生命中之痛苦。
四正諦好比良醫為病人治病的程序一樣。
一位良醫,首先要對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斷,然後了解其得病的原因,再次是要明白,此病通過治療能否恢復,恢復到什麼程度,最後開葯方。
所以第一苦諦就是人之病,第二集諦就是病之因,第三滅諦就是病的治癒,第四道諦就是葯方。
二、苦諦根据佛教來講,人生中有各種各樣的痛苦,佛教把它歸結為三苦︰苦苦、坏苦和行苦。
苦苦就是我們常說的八苦,生老病死的痛苦,與親愛的人別離的痛苦,所求而得不到之痛苦,與怨家相會之痛苦,五蘊之身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第二坏苦,是指一切事物生時快樂,而坏時不隨身心之意,所以是苦。
第三行苦,所有一切事物,都是在生滅中遷流變化,世界上沒有常住不變的事物,當它變化時它會逼惱我們的身心,所以佛教說這也是苦。
由於佛教注重對苦的分析,所以人們往往錯誤地認為,佛教是消极的,悲觀的,認為人生只有苦,沒有樂。
如果佛教只講苦,而沒有指出離苦的方法,那麼可以說是悲觀的。
但事實上,佛教是對生存問題的回答,佛陀指出了苦的真實,是為了指導我們如何出離苦,求得快樂。
佛教的基本教义-新版.pdf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内容:?一、世界的本质——“空”1.世界的本质是空?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地存在,都是依照一定的条件生存和毁灭的,都要经历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
在人生上就表现为生老病死,这种状态就是空。
、?空是事物不断变化的状态或本性,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在本质上不具备完全的真理性,这种认识也是空。
2.世界并非神所创造?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无神”的主张。
这里的神主要指的是西方认定的造物主,上帝。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为缘起而产生的,所以是缘起产生了世界,世界产生了神。
?梵文中的神,是指从情感和内心的扭曲中净化和解脱出来,并获得无上智慧的人,因此,佛可以说是所有获得证悟的人的统称。
?佛教的无神与唯物主义的无神并不一致。
佛教认为鬼神也和人类一样,只是有情众生中的一类,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而是在缘起的支配下,不断不常,相继延续?二、缘起产生世界——十二因缘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理论。
“缘”是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条件,“缘起”: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中依照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是指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据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
佛教为了说明人生现象,又在缘起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论。
十二因缘说,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链条:往世今世来世无明(因) —————(果)识、色、名、六入、能、受爱、取、有(因)——————(果)生、老、死?三、世界存在的形式——三法印? 1.诸行无常——一切事物生灭不定“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无常”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联系到人生现象就是说生、老、病、死。
? 2.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主宰“无我”是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既然世间的一切是变幻莫测的,那它就不值得人们去追求。
佛的哲学理论
佛的哲学原理8月26日,从北京到长春再到西安,每天都在航班上颠簸,一路走来,有劫匪,有空难,这个世界永无宁日,身心具疲。
得知有机会去法门寺,心神有些摇曳。
27号一早,有车来载我们一行5人驶上宝鸡方向的高速,刚行30公里,又有一连串的车祸发生,高速路封闭无奈折返,心底安慰自己,这便是圣地了,岂有轻易见得的道理。
法门寺,下次见了。
回到酒店,意犹未尽的毛病又犯了。
于是摘抄出这一篇关于佛的哲学原理来:佛的基本思想“四圣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缘”“四圣谛”又称“四谛”,即四种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有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会)、爱别离(与喜欢的人或事相分离)、求不得(得不到所渴望的东西)、五盛阴(充满各种身心痛苦)。
总之,世俗一切本性皆苦,可谓苦海无边。
集谛:又叫习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痛苦的因或根据,即佛教常说的“业”与“惑”,表现为对欲望、欢乐、生存、权力的追求。
灭谛:即“解脱”或“涅槃”,断灭了苦根,达到最高理想境界。
亦即世俗所称的“死亡”,有欲的肉体消失了,痛苦也便不存在了。
道谛:指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根据为“八正道”。
“八正道”指八种超脱世间诸种痛苦,消除痛苦根源而到达涅槃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又称“八圣道”,包括:正见(对佛教的教义有正确的见解)、正思(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正语(语言合于佛理)、正业(住于清净之身业)、正命(生活不违佛门戒律)、正精进(勤修涅槃之道)、正念(用四谛之理离尽邪非)、正定(修习佛教禅定)。
佛教认为:只要按此法修行,便可去苦得乐,由凡入圣,由迷界此岸达到悟界彼岸。
释迦牟尼80多岁时终于拘尸拉城附近熙连若跋提河畔。
相传在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他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将要结束,进入轮回的新阶段,他吩咐弟子阿难在两棵无忧树下铺床,说将在此处涅槃。
弟子阿难泣不成声,哭着问道:“请问佛陀,在您灭寂之后,我们以谁为师?以何安住?如何对待恶比丘?如何结集经典,令人证信?佛陀的回答是:“以波罗提木义(戒)为师。
第三讲佛教基本教义佛法基本体系与基本理论框架
空劫——坏劫之后,便是空劫,此世界已 坏灭,在欲、色二界之中,除四禅天尚存, 其他则全入于长久旳空虚之中,形成世界 未成,万物未生时期旳状态。
空劫之后,又开始另一期旳成、住、坏、 空,也就是另一种世界又开始成立、连续、 破坏。
世界从成到住、住到坏、坏到空、空到成, 各需要大约三亿二千万年,宇宙就在成住 坏空旳过程中,反复生灭,每一周期大约 需时十二亿八千万年。
菩萨戒,是发大乘心旳菩萨所受持旳戒律,分为 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两种。出家菩萨戒出自 《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共有十重四十八轻 戒;在家菩萨戒则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 计有六重二十八轻戒。 重,即是重法罪,共有六条,乃不杀生、不偷盗、 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以及不说四众过 戒。轻,指失意罪。“失意”,谓失菩提正意念, 亦失世间善意念。此失意罪,共有二十八条,为 轻罪。
风——变化性 火——温暖性 水——聚合性 地——坚实性
住劫——是指器世间和众生世间安稳存住旳时期, 其间凡二十中劫。根据佛经上说,我们目前正是住 劫,在住劫又有减劫和增劫旳分别。 所谓减劫就是人类旳寿命从八万岁,每经过一 百年降低一岁,一直减到十岁,所需要旳时间。增 劫就是人类旳寿命从十岁,每经过一百年增长一岁, 一直增长到八万岁,所需要旳时间。 一种增劫,一种减劫,合称为一种中劫。中劫 中定有刀兵、疾疫、饥馑等三种灾害产生,称为三 小灾。
2、中级目旳相应旳修行方法——:观轮回 苦,生出离心,修慧悟道。
3、与终极目旳相应旳修行方法——生出离 心、悲智双修、断烦恼障和所知障。
修道基本途径——闻思修
佛法是实证旳宗教,不但有一套完整旳理 论体系,而且提出了修行目旳,并制定到 达目旳旳详细措施和途径——闻、思、修。
首先是“闻”:学佛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听 闻和学习佛法理论、从理论上掌握佛法智 慧,从而生起闻所生慧;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录入:管理员上传时间:2006-4-12一、释迦牟尼的生平在早期佛教的典籍中,没有关于佛教创始人生平的完整记录。
释迦牟尼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个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中,而且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有许多荒诞的成分。
剔除这些神话虚构,大体可以找出一些较为可信的史实。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死,由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抚养长大。
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
后与觉善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曰罗喉罗。
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关于乔达摩出家的动机,佛教的传说不完全相同,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人体的丑恶: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痛苦。
从当时社会考察,可能与他经历了亡国灭族的惨祸有关。
传说佛陀布教,曾得到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即胜军王)的赞赏。
但该国大臣利用波斯匿不在国内的机会,发动政变,拥立他的儿子毗琉离(即毗卢择迦)为王,不久发兵消灭了释迦的国家。
当毗琉离王兴兵方行之日,佛陀曾于路上劝阻,但未成功。
被杀“释种”,“积尸如莽,流血成池”。
佛陀曾听到释氏五百妇女被戮含苦称佛的声音,他无可奈何,唯有遣比丘为他们说法:“羁缠五欲,流转三涂,恩爱别离,生死长远”。
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和战争,加剧了的社会不幸,当是促使乔达摩产生消极厌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
数月之后,觉得不满足。
他不否认禅定的作用,但认为禅定不是目的。
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
据说,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于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
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七天进一餐。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佛教的基本理论:四正谛广兴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其核心教义包括“四正谛”,也被称为“四圣谛”或“四大真谛”。
该教义是佛教修行的基石,通过理解和实践四正谛,信徒可以获得解脱和智慧。
本文将介绍四正谛的概念和意义,并探索广兴它们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正谛:苦谛苦谛是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
佛教认为,地球上的一切存在都与痛苦有关,无论是生老病死、分离或是无法满足欲望的焦虑。
苦谛告诉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是我们存在的基本特征。
苦谛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接纳痛苦,而不是回避或逃避它。
通过观察和体验苦难,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培养出自我反思和慈悲的品质。
第二正谛:集谛集谛是指痛苦的起因和根源。
佛教认为,痛苦的原因是欲望、贪心和妄念。
我们对于外物的执着和对于自我存在的执念,是我们经历苦难的根源。
集谛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如何消除痛苦的起因。
通过减少欲望、超越贪心,我们可以减少自身的痛苦,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当我们摆脱对物质和地位的追求,我们能够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在的平静。
第三正谛:灭谛灭谛是指消除痛苦的可能性。
佛教强调通过戒律、定力和智慧来达到痛苦的解脱。
戒律指导我们如何避免负面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定力让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和冥想,智慧则是培养洞察力和正确认知的能力。
通过修行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摆脱痛苦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和平与解脱。
通过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欲望和妄念,我们能够超越自我,迈向更高的境界。
第四正谛:道谛道谛是指达到解脱和智慧的方法和路径。
佛教认为通过修行,信徒可以实现自己的潜能,超越人类凡俗的境界。
道谛包括八正道,即正确的观点、意念、言辞、行为、生活、努力、思维和冥想。
通过追求道谛,我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觉醒。
八正道的修行能够彻底转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使我们与我们自己、他人和整个宇宙建立起和谐共融的关系。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 一
佛学最基本的理论一佛学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缘起论,这也是整个佛法的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佛法也就不成为佛法了,所以必须要了解这种理论.那么缘起论是什么呢?缘起论是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的论说。
与"实相论"相对称。
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
法印之内容,一般最常见者为‘三法印’,即:(一)诸行无常,谓自时间上观之,一切现象(有为法)皆属迁流变化而刹那生灭者,故无固定不变坏之物存在。
(二)诸法无我,谓自空间上观之,诸法(包括有为、无为法)依缘起之法则,互相依存,而无‘我’之实体可言。
(三)涅槃寂静,谓有情众生颠倒诸法实相,妄执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业,流转不息;如能悟解‘无我’,则惑乱不起,当下即能正觉诸法实相,深彻法性寂灭,获得无碍自在,而证一切皆即寂静涅槃。
除三法印之外,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或仅以‘一切皆苦’与‘涅槃寂静’二者并称为‘二法印’者。
一切皆苦系自理想之观点考察现实世界所获之结论;盖现实世界乃凡夫之轮回界,充满苦恼与不满,而无任何绝对之幸福、快乐、完美、圆满、纯净等可言,故谓一切皆苦。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共由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即:(一)老死,包括老、死、忧、悲、苦、恼等人生所不能免除之痛苦事实,以此为观察之起点。
(二)生,为老死之源。
(三)有,即所谓之‘存在’,为‘生’之源,具体言之,即指欲有、色有、无色有等三有;经由此三有之依报、正报,始有吾人之‘生’。
(四)取,即执着之意;由于执着妄心之故,吾人方堕于三有之境界。
(五)爱,为执着之本源,亦为现实界之根源。
(六)受,即是感情,然感情不起于自身,而系由刺激之反应而生者。
(七)触,即感情(受)之所依。
(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又称六根,为触所依赖之感觉器官,亦为一切爱欲缘起之条件。
(九)名色,即心、身,为生命组织之全体,亦为五蕴之有机复合体,乃六入所赖以成立者。
第四章 佛教文化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后来传播到亚洲各地,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 教、基督教)。创始人是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圣人)的悉达多(公元前565—约公元前486 年)。佛教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佛教仪式制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它 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佛教基本教义
创世说 佛教徒对创世归于神秘、超自然的“业力”,是业(佛教名词,身、口、意三方 面的活动,分为善与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它会引来善恶因果)与惑(烦恼)结合在 一起构成创世本原,有情界与自然界都是它的产物。《起世经》构设出了“小千世界”、 “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又有“三界”之说——一、欲界——“食色,性也”; 二、色界——不具生命的;三、无色界——非物质的精神。)这三千世界受众生业力的 支配,按成、坏、复成、复坏的公式循环周转,在此劫难中众生要经历三灾、(风、火、 水)、三劫(刀兵、饥饿、疾疫)——“世界者,由众生业而成”。《杂阿含经》。 缘起和轮回说 缘起说 释迦牟尼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都生于因果关系。人的痛苦、生命和 命运,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果。在佛教看来,缘起的意义是指事物的因果关系。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思想最概括的表述。 佛教的缘起说,主要以人生问题为中心展开。它认为人生由十二个环节(十二因缘)构成 :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前两个指前生的(过去 的);中间八个是指今生的(现在的),而前五个又指现在的果,后三个指现在的因;最后 两个是指来生的(将来的)。在人生流转轮回过程中,十二因缘涉及过去、现在、将来三 世。十二因缘中,涉及两种因果,总括为三世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的次序,可从顺 逆两方面加以考察。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一、佛教的教义佛教源自印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释迦牟尼所创,佛教的教义以四大名著为主要依据。
其中《大乘经》系列和《《小乘经》系列是佛教的重要教典,包括《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
《大乘经》系列强调菩萨道,主张“般若理论”和“慈悲大愿”,提倡“度一切众生”而为最高的境界。
《小乘经》系列强调解脱苦难,主张根本性的涅槃。
佛教的核心信仰是解脱生死,实现涅槃。
佛教教义强调以“四圣谛”为核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基本教理。
其中,苦指人生的痛苦和无常,集指痛苦的根源,灭指根除痛苦的方法,道则是消除痛苦的途径。
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其核心教义之一,佛教认为,只有放下贪欲、瞋恨和愚痴,才能得到解脱,实现涅槃。
佛教的戒律也是其重要教义之一,佛教律宗高度重视戒律的执行,并提倡出家僧侣。
佛教的律宗主张五戒八戒十戒,强调清净心性、修行道德。
佛陀更向众生引进了戒、定、慧等修行的方法,从而使佛教成为一种真正的修行宗教。
二、佛教文明的特点佛教文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重视道德修行佛教文明主张修身养性,尤其重视慈悲、善良和舍己为人等道德。
佛教律宗对于戒律的重视更是彰显了佛教文明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2.积极融合佛教文明对于各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非常积极,佛教文明早期的传播就充分融合了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佛教文明。
佛教的传播还促进了佛教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使佛教文明形成了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
3.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文明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主张“度一切众生”,呼吁人们要广植善德,助人利物,慈悲为怀。
4.注重艺术创作佛教文明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也是其特点之一,佛教的壁画、佛像、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为佛教文明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5.关注社会福祉佛教文明关注社会福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注重为当地社会带来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佛教也主张与社会和谐共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节佛教的中国化
34
三.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 部分
1、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2、佛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1)文学:佛经故事丰富了文学的题材、
体裁、典故、辞汇、表现方法、文体与语 言风格。 变文 目连戏
35
佛教词语:“自由”、“平等”,“绝 对”、“相对”、“有限”、“无限”世 界、刹那、
6
六道轮回
随着自己的善恶行为,一切众生永远升沉 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 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的转着,所以叫 轮回。
7
大足六道轮回
“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 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业 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 为转移
从里至外分四圈: 中心圈: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 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二圈:在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 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 道”、“饿鬼道”、“地狱道” 、“畜 生道” 。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与中国化佛教
1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佛教的东传
1、佛教的产生: 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悉达多·乔
达摩 释迦牟尼悟到的真理是:世间一切都是因
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是空的。因此人 们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必刻意追求。对一切 都无所追求、执着,就没有烦恼了。
2
缘起说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中心理论叫做“缘起 说”
莫使惹尘埃。 注意心性修养,摈弃世俗杂念,做到一尘
不染。 渐修成佛
31
惠能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 何处有尘埃?
32
自心就是佛,而自心的本相是空无一物的, 独立于自心之外的物质世界也是不存在的, 只要领悟到这一点就可以成佛,根本谈不 上世俗杂念的 影响,也用不着那样修行。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1. 引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释迦牟尼(佛陀)所创立,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哲学以佛陀的教义为基础,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阐释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以期为人们提供一种指导人生、优化心灵的精神资源。
2.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 苦谛:生活中充满了苦难。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这是其基本观点。
痛苦源于多种因素,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等。
- 集谛:痛苦的根源在于渴爱。
佛教认为,人们的痛苦源于内心的无明和渴爱。
无明导致人们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渴爱使人们陷入轮回之中。
- 灭谛:通过修行,可以断除渴爱,从而消除痛苦。
佛教认为,只有消除内心的无明和渴爱,才能真正摆脱痛苦。
- 道谛:达到涅槃的路径。
佛教认为,通过八正道等修行方法,可以消除无明和渴爱,最终达到涅槃,即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3.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基本途径,包括:- 正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正思维:积极的思考方式。
- 正语: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
- 正业:正当的职业和行为。
- 正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 正精进:努力践行佛教教义。
- 正念:时刻保持正念,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 正定:通过禅定等方法,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4. 因果律佛教哲学强调因果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认为,人们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决定的。
只有通过修行,积累善业,才能得到美好的果报。
5. 无常观佛教哲学强调无常观,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人们应该认识到万事无常,看淡名利,从而减少痛苦。
6. 空性观佛教哲学强调空性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人们应该认识到事物的空性,从而摆脱对事物的执着,达到解脱的境界。
7. 结论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包括对痛苦的认知、对因果律的信仰、无常观和空性观等。
这些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视角,有助于优化心灵,引导人们走向和谐、宁静的生活。
佛教理论基础
缘起论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依存的关系,经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 灭”。以上的十二因缘、四谛法、八正道等皆是内容。
(一)业感缘起。诸法之缘起由于业力所感,即由善恶 之业力可招感善恶果报。(二)赖耶缘起。业力系来自 于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中所执持之种子,此种子遇缘 则生起‘现行’,复由现行熏染种子,其后再遇缘则 更生现行互为因果而无穷无尽。(三)真如缘起。众生 心识之阿赖耶识虽为发动宇宙一切现象之本源,然溯 其根源,则为含藏真如之如来藏心。诸法系真如由无 明之缘而起动。(四)法界缘起。谓万法相互融通,以 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 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五)六大缘起。谓一切诸 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遇缘而生起者。
(2)“行”,即身、语、意三行,是因无 明而产生的三业遷流造作;(3)“识”是 眼等八識的了別境界,由行而缘起,有将此 识分为三种:入胎的识、在胎的识、出胎后 的识;(4)“名色” 是以识为缘引起的, 由识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等相感而形成的質礙;(5)“六处”指六 根,是由名色为缘引起,由阿赖耶识托胎后 经七七而形成;(6)“触”即六根、六境、 六识三者的和合,是由六处为缘引起;(7) “受”指眼触所生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由 触引起。六受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 此受不同于白纸著染,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 明、行所生缘;
“道谛”是关于灭苦之道的真谛,道、 灭二谛是出世间因果,又称还灭门。
“八正道”:(1)“正见”即正确如 是地看世界,使认识与宇宙实相相符合; (2)“正思维” 是以正见为基础正确地思 维,如是思维;(3)“正语”是在正见、 正思维的基础上的真实语、利益语、爱语, 防止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4) “正业”是行正确的身、口、意三业;(5) “正命”是要求有正行,离杀生、不与取等, 从事正命而非邪命;(6)“正精进” 具备 正当的努力,使已生之恶法断,未生之恶法 不起,使未生之善法生,已生之善法增长; (7)“正念”又称正意、谛意,时刻不离 佛法,念兹在兹;() “正定”是离欲、恶、 不善法,成就正当的禅定,引发无漏慧。
第二讲:佛教(二)
• ②八正道:意为达到佛教理想境界(涅槃) 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具体指: • (A)正见:正确的见解,即坚持佛教四谛的 真理; • (B)正思维: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 分别; • (C)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 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 的话;
• (D)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要符合佛 陀的教导,不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 (E)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 (F)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进 行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 • (G)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 • (H)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 心静观四谛真理。
• 缘起是指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依一 定的条件生起变化,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 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 • 《俱舍论》卷九引经部解释:“由此有法至于 缘已和合升起,是缘起义。”引上座部解释: “种种缘和合已,令诸行法聚集升起,是缘起 义。”
• 经典定义是《杂阿含经》卷十二中所谓“此有 故彼有,此生(起)故彼生(起)”。
• 事实上,三界众生,所受无非是苦,但因习以为常, 不被察觉。有时反而以苦为乐,生趣盎然,世界上 到底有多少种苦呢?苦的种类很多,《智度论》上 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为心苦,合此二 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 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 • 一般分成三苦与八苦。 • 三苦:苦苦:即寒热饥渴引起之苦; • 坏苦:荣华富贵不能持久之苦; • 行苦:人生言行、生活环境变幻无常之苦。 •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 盛(人生本身之苦)。
• 此后,佛教各派作了许多发挥。 • 《般若》、中观学派着重从感觉、概念及其对象的“假 有性空”方面说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得以发生的原因。 《中论》称之为八不缘起。 • 瑜伽行派等明确用“三界唯心”、“唯识无境”说明世 界的本源,称阿赖耶缘起,《胜鬘》等经论,提倡“如 来藏缘起”,《大乘起信论》提倡“真如缘起”,皆以 先天的“清净心”或“佛性”作为世界的本源。 • 华严宗结合“判教”,分“缘起”为四种:a、小乘教 的“业惑缘起”;b、大乘始教的“阿赖耶缘起”;c、 大乘终教的“如来藏缘起”;d、《华严经》圆教讲 “法界缘起”。对于“缘起”的具体内容也相应有所丰 富。
第二章 佛教基本教义
第二章佛教基本教义、常用经典、成语和典故第一节基本教义和常用经典一、基本教义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他死后一二百年佛教教团发生分裂,形成以大众部和上座部为代表的众多部派为止,在佛教史上称为原始佛教。
根据原始佛教的经典《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以及因果报应的理论。
(一)四谛、八正道"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具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
1、苦谛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
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2、集谛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
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
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
佛教在有的场合为了强调无知是造成各种苦恼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无明"置于首位。
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
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之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佛教和道教的理论和实践
佛教和道教的理论和实践佛教和道教都是中国传统的宗教,它们有着许多理论和实践,下面我将分别从佛教和道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佛教注重的是让众生获得解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走向真正的幸福。
在佛教中,修行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过比较长的修行才能达到我们希望得到的效果。
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四谛”,即苦、集、灭、道。
它是指苦的存在、苦的成因、苦的消除和消除苦的方法。
佛教还有“八正道”,即正确看法、正确思维、正确语言、正确行为、正确谋生、正确精进、正确念、正确禅定,这八个方面是修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佛教的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就是学习和修行佛法。
佛教的经典非常非常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刚经》、《心经》等等。
在修行的过程中,人们还会通过念佛诵经、打坐、禅修等方法来修行。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要努力去做好善事,忍辱、宽恕等等,来向“圣人”的境界迈进。
道教的理论和实践道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更为追求自然、自由的宗教。
在道教看来,生命是由阴阳产生的,经历“三才”(即天地人三才)而诞生。
生命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萌芽、成长、枯萎、繁殖、逝去”这么一个生命过程。
而道教注重的是,让我们通过若干的方法去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延长我们的生命寿命。
道教的理论基础之一是“阴阳五行学说”,它是指整个自然界和人身的本质,即阴阳、五行、气,人需要根据这个理论去把握整个世界的本质,具体来说,人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养生。
道教的实践除了身体上的养生,还有灵修,道家还有很多的神仙神话,如“寿仙”、“仙丹”、“丹田”等等。
在道教中,身体是灵魂的本质,所以要做到身心交互,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以《周易》为盛行等主题,阿育王佛医药体系相互借鉴表达。
不过,除了上述两种宗教之外,也有一些类似的养生方式,如气功、太极、瑜伽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和借鉴各种方式,让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
总之,佛教和道教是两种非常古老的宗教,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虽然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唯识无境的理解
唯识无境的理解
“唯识无境”是佛教唯识宗的基本理论之一,出自《成唯识论》。
其核心观点认为,人们所感知的一切外在境界,并非独立于心识而存在,即客观世界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由人们的内心识变现出的现象。
具体解释为:所谓“唯识”,就是说宇宙万法、一切现象都是由识(人的精神作用或心识)所变现出来的,识是唯一的实在。
这里的识,主要指阿赖耶识,它含藏了宇宙万象的种子,通过种子的现行与熏习,变现为我们的认知世界。
“无境”,并不是说外界事物不存在,而是强调这些事物并非独立于心识之外而存在,它们的存在依赖于心识的觉知和认知功能。
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到的外境,实际上是识的自内而外的显现,而非独立于识之外的实体。
总的来说,“唯识无境”的观念体现了唯识宗对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独特理解,强调了认识论上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洞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基本理论1.四圣谛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
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
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
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
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
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
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
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
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
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
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
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
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
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
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
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
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
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
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
"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
"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
"识"缘"名色":识引起胎儿肉体和精神(名色)的发育。
"名色"缘"六处":随着胎儿身体的发育,出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处)。
"六处"缘"触":婴儿出生,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触)对应联系。
"触"缘"受":儿童的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对应联系,产生种种感受(受)。
"受"缘"爱":青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种种渴望和贪欲。
"爱"缘"取":贪欲强烈,产生追求和占有的欲望(取)。
"取"缘"有":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产生思想、行为(有,业)。
"有"缘"生":今生今世的贪爱、追求、占有,产生种种迷惑和善恶业力,产生果报,决定来世的转生。
"生"缘"老死":来世转生,又会有生老病死。
这里讲到前世、今生和来世,不断轮回。
以上是就"顺观"而言,即认为无明是人生痛苦的起点,阐述人生痛苦及其原因,即苦谛和集谛。
也可以反向"逆观",推导人生诸种痛苦现象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无明,十二因缘灭,即为灭谛,认识了十二因缘的实相,即为道谛。
3.业报轮回众生的口业(言语)、身业(行为)、意业(思想),具有善恶不同性质,业力作为因,产生因果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导致自身在六道中不断轮回,就像车轮转动一样,永无终期。
4.六道六道也叫六趋,道即轮回往来的道路,趋即趋向,是众生轮回的六层空间处所。
六道众生统称六凡。
六道由低到高依次是:地狱、饿鬼、畜生(旁生)三恶道,阿修罗、人、天三善道。
地狱,又译作那洛迦(Naraka)、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是最受罪的处所,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多种。
地狱主事者是阎罗王,其下有判官、无常、夜叉等。
所谓八热地狱,其一是等活地狱,此处众生彼此残杀,凉风吹来,复生为鬼,受苦更重。
其二是黑绳地狱,此处众生受黑绳索捆绑。
其三是众合地狱,此处众生受众兽伤害和刑具折磨。
其四是号叫地狱,此处众生备受折磨,痛苦号叫。
其五是大叫地狱,此处众生所受折磨更加严酷,大叫不止。
其六是炎热地狱,此处众生受铁锅蒸煮和火炕烧烤。
其七是大热地狱,此处众生所受烧煮更加厉害。
其八是阿鼻(无间)地狱,此处众生受苦永无间断。
古代佛寺壁画常有地狱变,吓得香客不敢干坏事,一些以杀生为职业的人如渔夫、屠户、猎人纷纷改行。
鲁迅小说《祝福》及以此改编的影片,主人公祥林嫂因为嫁过两个男人,害怕死后被他们平分自己而锯为左右两半,将打工所得的微薄工钱捐作庙宇的门槛钱,以门槛代替自己被人践踏,洗刷自己的罪孽,获得好报。
饿鬼,又译为薜荔多、闭丽多(Preta)。
鬼有大财鬼、小财鬼、多财鬼、少财鬼、冬瓜鬼(鸠盘荼)等等。
夜叉是鬼中大威德者,为数众多的是永远处于饥饿状态的鬼,即使得到食物,送到嘴边,立即被猛火烧成灰烬。
畜生,指飞禽走兽、昆虫、鱼类等等动物。
阿修罗(Asura),是凶恶的神,易怒好斗,品行不端,被赶出天界,居住须弥山(佛教虚构的世界中心,又叫妙高山)和铁围山(须弥山外围,中隔咸海)一带。
如猪八戒本是天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匆忙投胎,误入母猪肚子中,转生时呈猪模样。
人,人类。
天,音译提婆(Deva),是天众生活的处所。
天有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和无色界四天。
欲界六天最低的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接近人间。
须弥山外围咸海中有四大洲,又叫四天下,即:东胜身洲(弗提婆洲),南赡部洲(南阎浮提,天竺、中国所在地),西牛货洲(瞿耶尼洲),北瞿(俱)卢洲(郁单越洲)。
四大天王分别护持一天下,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他善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以净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北方多闻天王(福德之名闻四方)。
四天王天上面是忉利天(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是帝释天的处所。
其上依次是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欲界六天在六道中虽然最高,但此处众生仍然要生死轮回。
5.四圣四圣是脱离了六道轮回的解脱者,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四个等次。
其一声闻,根机(悟性)较低,靠亲耳聆听(闻)佛的言教(声)才得以解脱。
其二缘觉(独觉、辟支),靠独自逆观十二因缘学说而悟出真谛,得以解脱。
二者都只能利己不能利他。
其三菩萨,全称菩提萨埵(duò),菩提(Bodhi)是道、觉的意思,萨埵(sattva)是有情、众生的意思,故菩萨又译为觉有情、道众生,或称开士、大士,既能利己又能利他,以普渡众生为己任,相当于儒家的贤人。
其四佛,全称佛陀,是达到最高境界,大彻大悟、自觉觉他的圣者。
六凡按照佛教的正确途径修行,功德圆满,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脱,成为四圣,这叫超凡入圣。
6.四果位小乘佛教认为只有释迦牟尼成佛,其余佛教徒按照修行的程度,可达到四种不同层次的成就,叫做四果位。
从低到高依次为:初果预流果,依然轮回,但不再堕入三恶道中,是部分解脱。
二果一来果,轮回只转生一次。
三果不还果,不回欲界受生而超生天界。
四果阿罗汉果,各种烦恼灭绝,万行圆成,永远脱离轮回,彻底解脱。
小乘佛教以证得罗汉果为终极目标。
由于罗汉只能利己,不能普渡众生,被认为是自了汉,在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后受到嘲笑,在中国却赢得信仰。
7.涅槃涅槃,意译灭度、寂灭、圆寂,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的,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经验、不可思议、不可言传的实在,达到这个境界,永不轮回,一切痛苦彻底解除。
小乘佛教提出有馀涅槃和无馀涅槃。
有馀涅槃断除了贪欲和烦恼,灭除了生死的因,但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肉身依然存在,是不完全解脱。
无馀涅槃将生死的因果全部灭除,灰身灭智(死后火化),肉体和精神都得到解脱。
大乘空宗(中观派)提出实相涅槃和无住涅槃。
实相涅槃认识到世间一切事物的"实相"(本来面目)是"空",世间和涅槃便毫无差别,即是解脱。
无住涅槃说永不停止地进行主观认识,虽已达到解脱程度,但为了普渡众生,仍然留在世间,不进入涅槃境界。
大乘有宗(瑜伽行派)提出转依涅槃,认为转变思想,影响行为,从而改变环境,人生便由染趋净,达到涅槃境界。
大乘佛教还提出涅槃四德常乐我净。
常指不生不灭,超越时空;乐指永远脱离六道之苦;我指从肉身空无自性变为回复佛性,身由自主;净指处在圆满寂净状态。
8、八正道八正道是原始佛教所说达到涅槃境界的八条正确途径。
正见:对佛教真理的正确见解。
正思惟(正思、正志):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正语:合乎佛教主张的言论,杜绝一切妄语、慢语、恶语、绮语、戏论。
正业:符合佛教要求的活动、行为。
正命:符合佛教要求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正精进(正方便):正确的努力。
正念:正确念诵佛教真理。
正定:正确的禅定。
9、立三学,破三毒三学指戒定慧,是小乘佛教对八正道的合并归纳,将正语、正业、正命合并为戒,正念、正定合并为定,正见、正思、正精进合并为慧。
戒是学佛者的入手法门,目的在于纯洁身心,防范过失。
戒律二字经常连用,但有区别。
戒普遍适用于在家男女佛教徒(居士)和出家僧众,律则只要求出家僧众遵守。
最基本的戒是五戒,要求在家佛教徒遵守,被附会为与儒家五常相当,即:不杀生(仁)、不偷盗(义)、不邪淫(礼)、不妄语(信)、不饮酒(智)。
进而是八戒。
在家佛教徒过着世俗生活,不可能天天恪守五戒,于是佛教规定他们每月六天斋日遵守五戒,再加上三戒,合称八戒。
所加三戒是:不涂饰香鬘(mán,不刻意打扮)和歌舞观听,不眠高广华丽床座,不食非时食(午后不吃饭)。
前二者是戒,后者是斋,故通称八关斋戒。
进而是十戒,为出家佛教徒沙弥、沙弥尼制定,把不邪淫改为不淫,把不涂饰香鬘和歌舞观听分作两条,再增加不蓄金银财宝一条。
最大的戒是具足戒,是为正式僧尼制定的,比丘250条,比丘尼348条。
中国僧人敲木鱼,取意防范身心过失,应像鱼不闭眼睛以时刻保持警惕一样。
佛教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智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一些戒规要求信奉佛教的僧俗人士一律遵守,因而虽是佛教伦理观,仍具有一定的社会规范意义。
唐释法琳《三教治道篇》比较佛儒二教,认为:"释氏之教也,劝之以善,化之以仁,行不杀以止杀,断其杀业,以断杀故,而民畏罪。
王者为政,闭之以狱,齐之以刑,将杀以止杀,不断杀业,以不断故,而民弗禁。
"定,音译禅那(Dhyāna)、三昧、三摩地(Samādhi),是打坐静默活动,以此调练心意,专注于一境,产生佛教智慧,正确观悟人生,成就各种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