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长与《山海经》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 —1936)。原名周 树人,我国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代表作: 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
.
•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 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 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想到目前,只 能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 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就选自《朝花夕拾》的第二篇。
.
主要事例:
不大佩服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摆成“大”字的睡相
欲 认为麻烦 ③元旦的古怪仪式


④令人厌烦的规矩

先 空前敬意 ⑤讲“长毛”的故事
怀
抑 敬意淡薄 ⑥谋害“我”的隐鼠

完全消失
新的敬意 ⑦为我买《山海经》
.
• 欲扬先抑 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 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 “抑”,指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 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从相反的贬 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起伏和鲜明的对比,容易使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
• 我们要:
• 准确识记文章中的生字词。 • 结合上下文把握典型事例,理解文中带
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 化。 • 掌握文章的表现手法。
.
识记字词
hài huáng chuāng

Hale Waihona Puke Baidulǔ
惶·m急ù
疮·疤
pī lì
掳 渴慕 霹雳
sǒng jié· ·dà·n
悚 诘·问 惧惮·
.
初步感知
速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
.
• 常喜欢切切察察 • 摆成“大”字型的睡相 • 元旦的古怪仪式 • 令人厌烦的规矩 • 讲“长毛”的故事 • 谋害“我”的隐鼠 • 为我买《山海经》
.
思考问题: • 作者对这几件事的态度是如何的?请从
文章中找出具体的词语,并分析作者对 “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
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 1.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 服”、“讨厌”、又是“不耐烦”、“麻 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符实;
• 2.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 盾,却令人好奇;
• 3.用“阿”字有亲呢的意味,符合作者当 时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的口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