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批评方法..

合集下载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举例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举例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举例
1. 提出理性的批评意见:读者可以针对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例如,指出文章中的逻辑漏洞、叙事不连贯或者语言过于晦涩难懂等问题。

2. 分享个人感受和体验:读者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文章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思考等,以此向作者传达自己对作品的评价。

3. 对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读者可以将作品与其他类似题材、风格或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并给出自己的喜好和理由。

例如,说出认为某位作者在某一方面的作品表现更出色。

4. 提出改进建议:读者可以提供具体的改进意见,帮助作者更好地完善作品。

例如,提出关于题材、角色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读者的批评应该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考的,避免过度主观或情绪化。

另外,批评应该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和表达权利,避免使用辱骂、恶意攻击等不当的言辞。

读者批评

读者批评

接受美学的两位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文学教授。

1967年4月,有感于当时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他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ture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ture theory,1967)的演讲,标志着康斯坦茨学派的崛起,同时也开启了20世纪后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新方向。

作为接受美学的宣言,《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从考察以往的文学史研究论起的。

他认为,要解决文学史研究中的种种难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他指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是反应的锁链,而是一种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力量。

没有作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便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只有通过其媒介过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在其中发生着从简单的接受到批评的理解,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

”他强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史,就必须首先清除历史客观主义的虚假观念。

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的接受和创造的过程,它是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在他看来,读者并非是一块“白板”,他对作品的接受是以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为前提条件的。

换言之,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全新事物,相反,它唤起读者对已读过的东西的回忆,使读者形成某种特别的情感态度,并以其开头唤起对中间和结尾的期待。

正是这种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构成了读者特定的“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

它们“来自于对体裁的前理解,来自于对已熟悉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来自于诗歌语言和使用语言之间的对立”。

当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新的文本为读者唤起了来自早先某些文本的期待视野和熟悉法则,但同时,它们又被这一阅读过程所修正、改造,也可能仅仅只是复制。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解析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解析

1. 哲学背景: 1)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现象学
现象学哲学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所谓“回到 事物本身”,并不是指回到我们经验中的客观事物本身, 相反,胡塞尔恰恰认为,经验事实是不可靠的。 回到事物自身,首先必须排除对客体的自然态度,将超 出我们直接经验的事物放进“括号”里,以便使外部世 界变成我们自身意识的内容,在纯意识中把握“纯粹现 象”,把握“意向性客体”。 而“意向性客体”是靠对于意识活动本身和对客体具体 经验事实中不变成分的双重“洞察”获得的。
五、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
尧斯与伊塞尔: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接 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 接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20世纪60年 代在联邦德国展开对文学割裂社会历史的批评, 形成了这一理论。60年代的文学挑战了已有的 文学形式,提高了读者的介入力度。 尧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的挑战》(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

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

此在与先在
人对世界的理解依赖于一种‚先在‛。 这种‚先在‛或称理解的前结构,它是解 释发生和进行的前提。 人的存在或称‚此在‛从根本上说是历 史的,它总是与人们臵身的具体情况卷在 一起,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应成为哲学关注 的焦点。
海德格尔的启示
将历史的理解引入意义研究。
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1900—2002)德国当代哲学家、美 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柏拉图与诗人》 等。
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 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 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期待视野
1、接受者从过去曾阅读过的、自己所熟悉的作 品中获得的艺术经验,即对各种文学形式、风格、 技巧的认识; 2、接受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而决定 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 3、接受者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 生活经历、艺术欣赏水平和素质。
20世纪文学范式的转变
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 美接受过程中的能动的创造作用。阅读不再 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 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 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
——
伊瑟尔
二、现象学与现代阐释学
20世纪哲学中的现象学和现代阐释学在理 论层面为文学批评的重心向读者转移提供了方 法论的前提。
2、概述中的空白,
3、情节结构中的空白 (即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
(二)研究接受史
要求把读者的接受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 点,把握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各个历史阶段 所呈现的面貌,用接受过程的描述代替文学 事实的罗列。 对文学作品在历史上的各种接受形式和 审美经验加以整理和研究,其批评对象是具 有评介性质的接受文本,包括文学批评、书 评、剧评乃至新闻报道等。

读者批评

读者批评

◆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关系
他指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
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是反应的 锁链,而是一种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力量。 没有作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 的历史生命便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 其媒介过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 经验视野,在其中发生着从简单的接受到批 评的理解,
举例来说,《失乐园》第一卷描写撒旦被 打入地狱后,他第一次说话就困扰了读者。 他以感叹句“这是何等的沉沦啊”开始, 回顾了与上帝的交战,接下来又表明了他 “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和面对强 敌的无所畏惧。这些措辞强劲有力,无疑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每当撒 旦的自白说完,弥尔顿总是要加上一段评 述,使我们对撒旦自白的反应变得复杂起 来,甚至怀疑我们的反应是否正确。
“其结果,是使读者更加有意识地去审
视自己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这样一种 好奇心,既渴望寻根觅底。同时又小心 谨慎地不轻易相信这一切——按照培根 的看法,这是堪称真正的科学思维最为 显著的特征。”
• 以培根的《论友谊》一文为例,这篇文章 从表面上看来,似乎简洁明快,结构严谨, 充溢着对友谊的赞美,不仅它的第一句话 清晰明确:“缺少真正的朋友便如同生活 在世所罕见的大漠或荒原上”,而且在整 个文章中还有许多直接陈述观点的句子, “友谊增加欢愉,同时分担痛苦”,“它 将启迪你的心智,亦会升华你的激情,奠 定你事业的基础”。
接受美学的两位德国学者
汉斯· 罗伯特· 姚斯 (Hans Robert Jauss,1921— )
2.1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文学教授。1967年4月,有感于 当时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他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 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ture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ture theory,1967)的 演讲,标志着康斯坦茨学派的崛起,同时也开启了20世 纪后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新方向。作为接受美学的宣言,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从考察以往的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史研究论起的。他认为,要解决文学史研究中的种种难 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

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

文本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素因而有待读者 在阅读活动中加以具体化的结构。伊瑟尔在 描述这种文本特点时引进了“隐在的读者” 的概念。揭示出读者内在与文本的特征。
隐在的读者
• 所谓“隐在读者”包括作为文本结构的读者和作为 构造活动的读者两个角色。前者从文本给定的视野 观察文本世界,进行陌生文本的具体化;后者在阅 读过程中形成一个心理意象系列,与文本的视野相 遇并被吸引到文本的世界中。这两个读者角色共同 构成一个由文本引起、 读者响应的结构组成的网 络,这也表明文学是文本预设、读者能动完成的交 流活动。 • 它既指“文本的结构”( textural structure ), 也指“结构的活动”(structured act) • “文本的隐在读者”是完全按照“文本的召唤结构” 的召唤去阅读的读者。因此, 这是一种“超验读 者”、“理想读者”或“现象学读者”,他意味着 文本之中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然而实际读者 的阅读只是相当于隐在读者的“实现”。
沃尔夫冈· 伊瑟尔 (Wolfgang Iser)
德国美学家、文学批评家,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与主要 代表之一。康士坦茨大学 英文系教授。
2
代 表 人 物
其主要文论著作有: 《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 《隐在的读者》(The Implied Reader, 1972) 《阅读行为》(The Act of Reading, 1976) 《阅读活动的现象学研究》(1977)
必须把“叙述对象”与现实的读者区分开; 必须把“假想的读者”与现实的读者区分开。 现实的读者:指那些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环境中的实实在在的 人,他们以多种方式阅读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 两个特征:其一,他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其二,在每一历史时刻他们也绝不是同样的。

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在《镜与灯》 (The Mirror and Lamp, 1953)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 批评四大要素的理论。 世界
作品
艺术家
欣赏者




注重作品(文本)本身的批评是客观说 (objective approach), 注重艺术家(作者)的批评是表现说 (expressive approach), 注重世界(语境)的批评是模仿说(mimetic approach), 注重欣赏者(读者)的批评是实用说 (pragmatic approach)。
Historical Development


RRC emerges as a form of literary analysis in the 1970s, and remains a powerful force in the academy. However, critics have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ers and literary texts. 1. Plato and Aristotle-- The reader as Passive Agent. Looks at the effect of the literary work on the reader or audience.

Through the transactional process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produce a new creation or poem. The text is now defined as an EVENT (or Literary Experience) that takes place and is crea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 A new poem or literary work is created each time a reader interacts with a text.

读者批评理论

读者批评理论

27
文学接受理论
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注定是为接受者创作
的。尝试着沟通文学与历史之间、历史方法 与美学方法之间的裂缝。提出“期待视野” 和文学的三个维度。他区分了“个人期待视 野”和“公共期待视野”。
28
文学接受理论
沃尔夫冈•伊瑟尔:
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康斯坦茨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本文的召唤结构》 《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 《 隐含的读者》
31
接受美学理论
伊赛尔接受理论的基础是自由主义思想:相
信在阅读中我们应该灵活机动、开放思想, 准备随时对我们的信念突出怀疑并允许改变 它们。他认为一个有强烈思想意识的读者很 可能是一个低能的读者,意即他不大可能接 受文学作品的改造。
32
接受美学理论
伊赛尔的阅读模式基本是机能主义的:必须
使部分自始至终适应整体。文本的不确定性 只能促使我们取消它们,用一种稳定的意思 取而代之。文学作品一方面产生于作者的艺 术创造行为,同时,它也是一种物理实体存 在。伊塞尔提出艺术两极“艺术的”“审美 的”,用以避免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个 极端。
21
接受美学理论
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
接受美学的奠基之作: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姚斯 ) 《本文的召唤结构》 (伊瑟尔)
22
接受美学理论
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史的总体背景看,接受理论被认 为是更为宽泛的读者反应批评的一支。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理论, 也是一种美学理论。兴起于60年代后期,70年代达 到高潮。主要代表“康士坦茨学派”:姚斯、伊赛 尔、福尔曼、普莱斯丹茨、斯特里德。 伊赛尔和姚斯被称为接受理论的双星。
40
读者批评的理论特征

读者反应批评课件

读者反应批评课件
通过分析受众的反应和解读,可以深入了解媒 介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以及媒介在特定 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作用。
05
读者反应批评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理论争议与批评
理论争议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一直存在争议,其强调读者主观感受和文本 意义的不确定性,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文本中心主义提出了挑战。
02
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基础
文本与语境
文本是语境的产物
文本的意义和效果受到其所处语境的影响,包 括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
语境对理解文本的重要性
理解文本需要了解其产生的语境,否则可能产 生误解或误读。
语境对文本意义的塑造
语境不仅影响文本的意义,还与其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文本的完整意义。
文本与读者
读者的主观性
文本结构分析
研究文本的组织结构和叙事方式,探究作者如何通过布局谋篇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读者反应
读者情感反应
关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包 括对角色的同情、对情节的紧张或兴奋 等。
VS
读者认知反应
分析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过程,探究 文本如何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和解读。
批评实践
跨文化批评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解读,探究文化因素对读者反应的影响。
读者反应批评课件
目录
• 读者反应批评简介 • 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基础 • 读者反应批评的方法与实践 • 读者反应批评的应用与影响 • 读者反应批评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读者反应批评案例分析
01
读者反应批评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读者反应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强调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反应,关注文 本如何与读者互动并产生意义。
通过分析读者的反应和解读,可以深入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以及作品在特定历史和文化背 景下的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读者反应批评

第五章-读者反应批评

(3)文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新作品 与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从矛盾(审 美脱离)到统一(通过期待视野的 改变达到新的统一)这样一个效果 历史的过程。
比如对金庸文学的评价、对朦 胧诗的评价都是这样的。
司汤达:“我的作品也许一百年以 后才会被人理解。”
如何理解文艺欣赏中 的“曲高和寡”和 “万人空巷”现象?
第三节 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特征
一、反对作者和文本中心,强调读者的中 心地位。
费什:“感受文体学”(强调读者的阅读 感受)、“意义即事件”(文学的意义是 一个发生于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事件和行为)
姚斯:批判“实证论”和“形式主义”的 文学史观,认为文学的发展历史就是读者 阅读的效果史。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 “李杜”评价为例。
电影中的“空白”:如表现男女亲热镜头, 镜头摇至床上,但紧接着画面又切换成别 的内容,这时观众虽没见到两人在做什么, 但可以想见他们在床上做了什么。
写意画中的“空白”:“留白”、“飞 白”。如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
三、召唤结构
1、西方理论家论“召唤结构”
英伽登:文学作品是一个“图式化”的结 构,这种充满“空白”的“图式化”结构 会对读者形成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它就像 一个主体一样“邀请”读者的阅读和再创 造,使它的潜在的意义得以具体的实现。
(美)罗森布拉特:读者的阅读是一 种“二度创造”,文学文本意义的实 现有赖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
2、兴起期(50年代)
(美)沃克·吉布森:区分“现实的读者”和 “冒牌的读者”。
“现实的读者”:具体阅读行为中的真正读者。
“冒牌的读者”:指作者假想的但不一定会成为 现实的读者。比如一个作家创作一个作品,他假 想他的作品的读者是农民,但最后真正的读者却 是知识分子。那么“农民”就是作者假想的“冒 牌读者”。但这里不是否定“冒牌读者”的意义, 因为假如作家在创作时没有这样一个假想的读者, 他的创作也就失去了对象和依据了。至于他的假 想的读者是否能成为“真正的读者”,那有赖于 很多具体的现实因素。

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

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

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的内涵、风格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及其拓展。

1. 形式批评:经典作家常常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形式进行批评,探究其结构、语言运用和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他们会分析作品的叙事方式、章节划分、语言风格等,从中揭示作者的意图和创作技巧。

此外,他们还会关注作品的节奏感、韵律和音韵的运用,以及对话和描写的力度和效果等。

2. 主题批评:经典作家常常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批评,探讨其思想、哲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涵。

他们会分析作品中的核心思想,关注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等内容。

同时,他们还会从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象征手法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揭示作者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表达。

3. 文化批评:经典作家常常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批评,探讨其反映和解读了当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方式。

他们会分析作品中的历史事件、社会风俗和文化符号等,从中理解作品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态度和观察。

此外,他们还会关注作品中的文化冲突、文化认同和文化转变等问题,以揭示作品对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4. 传统批评:经典作家常常通过对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的关系进行批评,探讨其对传统文学的继承、批判或突破等方面的特点。

他们会分析作品中的文学传统、文学流派和文学技巧等,从中把握作品与传统文学的对话和互文性。

同时,他们还会关注作品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引用、模仿和变革等,以揭示作品对传统的态度和创新。

总而言之,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是多样且丰富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形式、主题、文化背景和传统的分析,他们能够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创作技巧和文化价值,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这些批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了文学的研究领域。

读者批评

读者批评

二、视角和叙事者分析
(二)叙事者分析
1.叙事者: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 2.叙述者类型 ①根据叙述者与所叙对象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异叙 述者和同叙述者两种类型。 ②根据文本中叙述层次的不同,可划分为外叙述者和 内叙述者。 ③根据叙述者的叙述行为,可划分为自然而然的叙述 者和自我意识的叙述者。 ④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可划分为客观叙述者与 干预叙述者。
第二节 读者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对读者性质的重新认识 二、突出文学文本的未定性 三、强调文学史的接受因素
一、对读者性质的重新认识
传统文学批评:把读者作为被陶冶、影响和教化的 对象。如亚里士多德的净化理论。 形式主义批评:读者是在文本指导之下的接受者, 读者的个人情感和经验不允许带进作品。 读者批评:读者是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 的主体,是阅读和产生意义的基本要素。 1.从读者和文本的关系上看,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 读而创作的。 2.从意义的角度看,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读者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读者是促进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叙述话语分析
4.自由间接引语——是一种以第三人称从人物的 视角叙述人物的语言、感受、思想的话语模式。它呈现 的是客观叙述的形式,表现为叙述者的描述,但在读者 心中唤起的是人物的声音、动作和心境。 例如: · 她走进一个只有热情、销魂、酩酊的神奇世界,周 围是一望无涯的碧空,感情的极峰在心头明光闪闪,而 日常生活只在遥远、低洼、阴暗的山隙出现。 ……可是现在,她胜利了,久经压制的感情,一涌 而出,欢悦沸腾。她领略到了爱情,不后悔,不担忧, 不心乱。 ——《包法利夫人》
第三节、读者批评的运作范围
一.描述阅读活动 二.发现空白 三.建构文学接受史 四.调查文学接受现状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

收稿日期:2010-05-15 作者简介:方汉泉(1940—),男,广东普宁人,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No .6,2010JOURNAL OF S OUTH CH I N A NOR MAL UN I V ERSI TY(S OC I A L SC I E NCE E D I TI O N )2010年12月Dec .,2010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方汉泉(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释团体、构成阐释团体的读者、文本的分析方法。

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大有别于其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

费什强调,不同阐释团体由于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阐释的结果大相径庭;但每一个阐释结果,只有对阐释团体各自的读者才是确信无疑的。

他对不同阐释结果持以宽容的态度,值得赞赏。

费什所称的“有知识读者”指的是各种阐释团体具有文学能力的理想化读者或批评家;实用批评家对其读者观颇有微词。

费什的文本分析方法见解独特,但既有长处,也有不足。

关键词:;文本与读者关系;阐释团体;有知识读者;文本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0)06-0054-08 当代美国文论家斯坦利・费什(Stanley Fish ),作为读者反应批评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早已引起国内学界的密切关注。

但对其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还谈不上特别深入;对费什提出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及其文本的分析方法,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鉴于此,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论析。

一、关于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在读者与文本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可谓独特。

他认为不存在着文本的自足体,不是通过作者将文本传递给读者,而是读者生成文本。

所有“形式”,包括作者及其意图和有关文本的“细节”,都是由读者构建产生的。

读者接受分析法

读者接受分析法

姚斯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
姚斯的接受美学研究主要是基于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伽 登和德国解释学美学家伽达默尔有关“ 登和德国解释学美学家伽达默尔有关“文学作品的存在 方式”的理论研究。 方式”的理论研究。 英伽登认为,作品一经产生就进入了它自己的生命史, 英伽登认为,作品一经产生就进入了它自己的生命史, 因而他对文艺作品的研究就主要集中在文本自身存在的 不同层次方面。当然,由于现象学的影响, 不同层次方面。当然,由于现象学的影响,英伽登的文 本研究并不排斥作品向读者意识呈现的不同层次, 本研究并不排斥作品向读者意识呈现的不同层次,甚至 文本自身存在的层次与作品向读者意识呈现的层次基本 上也是统一的,其差异仅仅存在于最后的“形而上” 上也是统一的,其差异仅仅存在于最后的“形而上”层 面上,但显然,在英伽登那里, 面上,但显然,在英伽登那里,作品本身与存在于读者 意识中的审美对象并不是统一的。 意识中的审美对象并不是统一的。
读者接受分析法的源流
关注作品在读者(接受者) 关注作品在读者(接受者)那里的效果的研究倾向 虽说古已有之, 虽说古已有之,——柏拉图或者孔子强调艺术作品 柏拉图或者孔子强调艺术作品 的社会功用的观点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对读者( 的社会功用的观点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对读者(接 受者)接受效果的关注, 受者)接受效果的关注,但他们所关心的并非读者 理解作品的过程本身, 理解作品的过程本身,而是关心读者应该如何理解 作品,以及如何通过理解作品影响其行为。 作品,以及如何通过理解作品影响其行为。 无论中西,这种研究倾向都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 无论中西,这种研究倾向都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 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影响。 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影响。
伽达默尔的学说则进一步清除了存在于英伽登学说中的 文学作品与审美对象的二元对立, 文学作品与审美对象的二元对立,认为文学作品就是在 理解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的, 理解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展 示为向未来的理解无限开放的效果史。 示为向未来的理解无限开放的效果史。 在姚斯看来, 在姚斯看来,伽达默尔关于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学说启 示了两条思考文学作品的原则:其一, 示了两条思考文学作品的原则:其一,文学作品是一种 历史性存在;其二, 历史性存在;其二,文学作品的历史性存在取决于读者 的理解。因此,姚斯认为, 的理解。因此,姚斯认为,读者的理解是作品历史性存 在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其接受美学思想。 在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其接受美学思想。 姚斯前期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研究是建立在否定性审 美经验基础之上的,但后来, 美经验基础之上的,但后来,他开始关注肯定性的审美 情感,尤其是1970年阿多诺《美学理论》的出版,使 年阿多诺《 情感,尤其是 年阿多诺 美学理论》的出版, 姚斯更清楚地看到了这种否定性审美经验的不足, 姚斯更清楚地看到了这种否定性审美经验的不足,进而 开始了对肯定性的审美情感的研究。 开始了对肯定性的审美情感的研究。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现代主义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以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为例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现代主义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以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为例

2020年38期总第530期ENGLISH ON CAMPUS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现代主义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以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为例文/武 辰当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多沿袭“文学史+选读”的传统模式,即首先向学生介绍文学史上某一阶段代表作家的生平行谊、创作旨趣及时风影响,后辅以作品(中译本)片段,印证上述简介。

学生处于运用此类教学方法的课堂之中,机械记忆特定时期个别作者的背景信息,在阅读文本时先入为主地按图索骥。

这种方式视文本意义为文本的一种“可资拆散的信息”,使得阅读经验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单向过程,而对作为读者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鲜有问津,令其成为缄默的读者。

英美文学课程“精读化”,遑论实现陶冶学生文学鉴赏品味、培养阅读时思辨能力、激发从事研究的问题意识等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互动积极性感到掣肘。

此外,这种批评方法形如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家罗森布拉特之譬喻:读者和作者立于昏暗的舞台上,中间放着文学作品,舞台灯光只聚焦于三者之一,其他两者被完全淹没。

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作品中作者隐退,叙述声音消弭,读者“平视”故事,而小说的“真实性”和“现实感”基于“一种心理学标准”,使得作者对解读作品的作用得到空前突显。

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概述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一个首要解释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该理论主张通过他1970年所做讲演《不定性和读者反映》可见一斑。

在其代表作《阅读行为审美反映理论》中,伊瑟尔首先区别了“隐在读者(Implied Reader)”实为“一个思维的产物(construct),决不与任何实际读者相等同”,而无异于一种文本策略(textual device)的本质属性。

它期待着一位接受者(recipient)的出现,且“预构(prestructure)了每一位接受者所要承当的角色”,“因此隐在读者概念就表示了一种反应邀请结构的网络系统,这一系统迫使读者抓住本文。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现象学强调的是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本质性,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是一 致的;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事物的现象中有客 观的真实存在。而海德格尔却认为现象中的客 观真实是依赖于阐释的,而阐释就是人生存的 本质。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投射 (“project”) 出客 观世界,同时又从属于客观世界,文论流派的 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文学研究的重心 开始转向对于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 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转移,固然有其显在 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但从接受理论的发 展来看,其赖以产生的根基应该是现代阐释 学的理论。
赫伯特· 尧斯、沃尔夫冈· 伊塞尔:接受美学。 60年代后期,在德国康斯坦泽学派,从事接受 美学和效果美学的研究。 尧斯:《文学史作为想文学理论的挑战》 (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解构》(1970) 斯坦利·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
2)狄尔泰(德国历史主义学者家,1833-1911)
建立在人类自身历史中按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和可变性来 理解人的哲学; 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国王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 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留下作为自身“生活表现”的符 号和印迹,对我们来说,它们又不完全是陌生的,使我 们通过“理解的艺术”来加以把握。 基本的阐释活动是对文字著述的阐释(与施莱尔马赫相 似); 阐释的循环:对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局部的理 解,而对局部的理解又必须以假定已经有了对整体的理 解为前提。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 一切理解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完全。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读者反映批评20

读者反映批评20

读者反映批评理论我曾经心里想,杰姆要是注定做奴隶的话,在家乡做要比在外地强一千倍。

在家乡,他有家啊。

为此,我曾经想,不妨由我写封信给汤姆·莎耶,要他把杰姆目前的情况告诉华珍小姐。

不过我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原因有两个。

她准定会发火,又气又恨,认为他不该如此忘恩负义,竟然从她那儿逃跑。

这样,她会干脆把他卖掉,再一次把他卖到下游去。

如果她不是这么干,大伙儿自然会一个个都瞧不起忘恩负义的黑奴,他们势必会叫杰姆时时刻刻意识到这一点,搞得他狼狈不堪、无地自容。

并且他们会这样想我,说赫克·芬出力帮助一个黑奴重获自由。

这样,要是我再见到这个镇子上的随便哪一个人,我肯定会羞愧得无地自容,愿意趴在地下求饶。

一般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嘛。

一个人一旦做了什么下流的勾当,可是又并不想承担什么责任,自以为只要把事情遮盖起来,这多么丢人现眼啊。

这恰恰正是我的情况。

我越是想到这件事,我的良心越是受到折磨,我也就越是觉得自己邪恶、下流、不出息。

到后来,我突然之间猛然醒悟了,认识到这明明是上帝的手在打我的耳光,让我明白,我的种种邪恶,始终逃不开在上天的眼睛。

一个可怜的老妇人平生从没有损害过我一根毫毛,我却把她的黑奴拐跑,为了这个,上帝正指引着我,让我明白什么都逃不过“他”那高悬的明镜,“他”决不允许这类不幸的事再发展下去,只能到此为止。

一想到这一些,我差一点儿就立刻跌倒在地,我委实吓得不得了啦。

于是我就想方设法,试图为自己开脱。

我对自个儿说:我从小就是在邪恶的环境中长大的,因此不能过于怪罪我啊。

不过,在我的心里,还有另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说,“还有主日学校哩。

你本该到那儿去啊。

要是你早去的话,他们会在那儿教导你的嘛,教导你说,谁要象我那样为了黑奴所干的这一切,是要下地狱受到永恒的烈火的熬煎的。

”我全身簌簌发抖。

1 在大学的文学导读课上,几个同学发表了他们对于了他们对于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第31章,及这篇文章开头引用的那段话的见解。

新批评方法

新批评方法

新批评方法新批评方法是一种文学评论的方式,它旨在通过创新性的思维和独特的观点来评价文学作品。

与传统的文学评论方法相比,新批评方法更注重读者的主观体验和多元化的解读角度。

本文将介绍新批评方法的特点与优势,并探讨其对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传统的文学评论方法通常以分析作品内容、探讨作者意图为主,而新批评方法则更注重读者的角度和作品的内在结构。

新批评方法强调读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作品中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语言运用、符号象征和叙事方式等要素,新批评方法试图挖掘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并探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知和理解。

新批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阅读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传统的文学评论方法通常以专家学者的观点为主,而新批评方法更鼓励普通读者参与到文学评论中来。

每个读者的阅读体验都是独特的,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新批评方法试图将这些多元化的观点整合起来,探寻作品的不同层面和可能的诠释。

另一个新批评方法的特点是注重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形式。

作品中的语言、节奏和结构等因素被视为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手段。

通过分析作品的独特语言风格和叙事结构,新批评方法试图揭示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主题。

这种对形式的关注使得新批评方法与其他文学理论方法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对作品自身的解读而非外部因素。

新批评方法的应用对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研究方面,新批评方法引入了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观点,丰富了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

不同学者和研究者在新批评方法的指导下,可以就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解读角度和观点,从而推动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在文学创作方面,新批评方法为作家们提供了更多的表达空间和创作思路。

作家们可以更加关注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形式,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运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新批评方法鼓励作家们挑战传统的写作方式和故事结构,推动文学创作的创新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新批评方法是一种以读者角度为主导的文学评论方式。

文学批评方法详解

文学批评方法详解

文学批评方法详解文学批评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解析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运用不同的批评方法,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1. 传统批评方法1.1 描述性批评法描述性批评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

它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详细描述作品的各个方面,揭示作品的主题、情节、角色等。

描述性批评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也为其他批评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基础。

1.2 评价性批评法评价性批评法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和质量进行评价。

批评家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标准,对作品进行评判,如赞美、批评、比较等。

评价性批评法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优缺点,从而形成自己的评价和观点。

2. 结构批评方法结构批评方法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它通过分析作品的叙事结构、章节划分、语言运用等,揭示作品内在的逻辑和艺术结构。

结构批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整体架构,同时也揭示了作者运用结构元素来传达主题和意图的方式。

3. 历史批评方法历史批评方法将文学作品置于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解读。

它关注作品与当时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的关系,揭示作品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历史批评方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并将其视为时代的产物。

4. 符号批评方法符号批评方法将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作为分析的重点。

它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形象具有象征性,能够代表更深层次的意义。

批评家通过解读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揭示作品的隐含意义和主题,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通过运用以上几种文学批评方法,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各种批评方法相互补充,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解读作品,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深意和美感。

在文学批评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和目的选择适合的批评方法,以提升我们的批评能力和欣赏水平。

>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深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无题诗的空白之美
2、隐晦的意象象征不可言说的感情
锦瑟,是“绘文如锦”者,是有“文采”的瑟。 而“五十弦”的瑟是古时候天神之所用,人世 间现时所用的只是二十五弦的瑟。此意象,就 有可能是作者自喻。
用风的变化、花的凋谢、人的相思、爱的幻想 等多种意象一种不可改变的相思和忠贞不渝的 情谊。
3、修辞技巧的运用造就朦胧的意境之美
第八章
接受美学是指二十世纪六七 十年代发端于德国,由“康斯 坦茨学派”创立,传播到西欧 诸国,其后又与美国的读者反 应批评合流而形成的一股以读 者为研究中心的世界性文艺理 论思潮。

读者反应批评是英美20世 纪70年代由哲学阐释学、结构 主义与接受美学合流而形成的 一股以研究读者的主观反应为 批评中心的批评流派。代表人 物是坦利·费什等,他们认为 文学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 验。
“空白”与“未定性”是接受美学理论中 的重要概念。 就本文设计而言,它们是指作品中语义单 位之间的空缺及意义的隐含表述; 就读者反应而言,它们指读者因本文的不 确定性而产生阅读的模糊性和多义性。

“空白”“未定性”与阅读反应
李商隐,字义山, 与杜 牧齐名,称“小李杜”。
诗歌分政治诗、咏史诗 和抒情诗三种。
良玉生烟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 学家,江苏无锡人。 主要作品有《管锥编》、《谈 艺录》、《宋诗选注》、《七 缀集》,还有杂文集《写在人 生边上》。 他的长篇小说《围城》写于 1944-1946年,先后被译成各 国文字,得到很高的评价。
方鸿渐:小说的主人公,是旧中国知识分子的 一个典型代表。

接受研究 接受美学 康斯坦茨学派

历史—社会 批评方法
期待视野 审美经验 文学史 本伊塞尔为代表
召唤结构 交 流 阅读活动
接受的本文分析

【期待视野】是指在阅读一部作品时,由 读者自身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 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 和要求,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 审美尺度。 【审美距离】是指阅读主体在具体的阅读 过程,其“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它不断发生变化并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 性。
海外学者对《边城》的评价
• 夏志清在美国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 用相当的篇幅分析了沈从文的小说,给予其很高 的评价。 • 聂华苓评价《边城》:“故事对惯于现代生 活的人的各种病疾,是一剂解毒药,因此它显得 轻快和谐。” • 司马长风称《边城》为“最短的一片长篇小 说”,“一部最长的诗”,称赞“她不仅是沈从 文的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作”, “表现了不平凡的美”。
作品内容简介
小说《围城》解读之一
1、阅读背景的变化对《围城》阅读史的影响
(1)四十年代中期《围城》只是文化圈中极少 数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对象。 (2)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期间《围城》不受重 视,只被定位为一部反映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黑 暗的书。 (3)八十年代后,出现“《围城》热”现象。
小说《围城》解读之二

审美距离是个体的“期待视野”在他 的具体阅读中存在的,并不断发生变化的。
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距离为 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 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至“期待 视野”对接受者的制导作用为零时,接受 者则对作品完全漠然。

【召唤结构】是指作品中的那些能不断召唤 读者去进行阅读、补充、填空的“空白”和 “未定性”构成了作品的基本结构。 【隐含读者】是与现实读者相对而言的概念, 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 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 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 的读者。
(一)作品欣赏
无题· 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断蓬。
(一)作品欣赏
1、以“无题”为题暗示作者不可名状的情 绪
2、用隐晦的意象象征种种不可言说的感情 3、修辞技巧的运用造就朦胧的意境之美
苏文纨:留洋博士,富家小姐。
唐晓芙:苏文纨的表妹,方的爱慕对象。
孙柔嘉:方鸿渐的妻子,较功于心计。
赵辛媚:方的同事,苏文纨的追求者。
除此之外,还有鲍小姐、周先生、周太太等。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1947年写成的一部以爱 情、婚姻为主题的长篇小说。 取意为“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 城里的人想出去”。 小说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婚姻遭遇和生存 境遇,深刻地刻画了中国旧知识分子的基本劣 根性,他们的懦弱、虚荣、自私、功利以及欺 骗性被钱钟书一一嘲讽。
修辞技巧的运用造就朦胧的意境之美
《锦瑟》的用典
• 锦瑟无端五十弦, 庄周梦 蝶 鲛人泪 珠
蕴含着作者对自己爱情、 事业、理想、追求的痛苦 反思。
• 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
• 沧海月明珠有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 独创,它们大多朦胧, 表现含蓄、委婉,又被 称为朦胧诗。
(一)作品欣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刘西渭在《〈边城〉和〈八骏图〉》 一文中提炼了沈从文创作的美学特征,发 现了《边城》中诗意的美、“可爱”的特 征和沈从文变生活丑为艺术美等特点。

贺玉波在《沈从文论》中运用阶级斗 争理论和典型化理论来评析沈从文的作品, 批评他的作品没有鲜明的阶级斗争主题, 没有塑造出典型人物,“不求思想的表 现”,将沈从文定性为“一个空虚的作 家” 。
1978年-1985年: 《边城》被重新定位


《边城》在大陆文艺界开始重新为研究者所 注意,对其的研究带有明显的论争性。
《边城》对外传播范围继续扩大,来自香港、 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成 果颇多。

沈从文的文学史地位也在评论家日渐深入的 研究中和读者的广泛阅读中得以确立,声望鹊起。




沈从文的《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 名篇。其中蕴涵的精神养料是后人享之不尽的。
纵观《边城》七十多年的阅读史,《边城》 几经沉浮。在七十多年的阅读史中,曾经因为与 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学主流不相吻合而导致的批判 已经是过眼云烟,如今《边城》在文学史上举足 轻重的地位证明它确实是“一颗千年不磨的珠 玉”,然而其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等待着更 多读者积极地在阅读中进行再创造。
1949年-1977年:传播范围扩大
• 此期间《边城》在中国大陆遭遇冷遇 和批评,沈从文作品也成为研究禁区,乏 有研究成果。 • 相对中国大陆而言,香港和海外学术 的氛围则相对宽松,沈从文作品的进一步 译介和传播使更多的大陆以外的学者自觉 地投入对其的研究中来。 • 《边城》对外传播范围扩大,出现了海 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1)李商隐无题诗所 惯用的修辞技巧是比 喻、双关和象征 (2)用典也是李商隐 修辞技巧的一大特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
是比喻,又是双关。 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是对至死不渝的情感 的比喻;“丝”是双关用法,隐含地表达 出“思”的意思。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 的“青鸟”是感情的使者的象征。

唐弢在《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中 称“他的短视尤可恕,而他的厚诬了作家 们之力求服务于人群社会的用心,则不可 恕。” • 茅盾也认为:“炯之先生的文章并无 新意,看来也是‘锅中煮粥,同归糜烂’ 而已”。 • 1948年郭沫若写的《斥反动文艺》一 文,叱责沈从文“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 者,软化人们的斗争情绪”,“有意识地 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将沈从文的阶级 定性为“桃红色作家”、“反动派”。

(一)强调读者阅读的再创造性,挖 掘读者的期待视野
(二)重视文学文本中的未定性
(三)强调文学史的接受因素,注重 效果史研究
读者批评方法述评

当然,读者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过 分强调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忽视作家作品 的客观性,使它无法全面而辩证地解答文学 的所有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它确实弥补 了传统文学批评中对读者研究批评的欠缺, 为当今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武器,开辟了 新的研究领域。
2、人物形象的成型是读者关注的中心
第1章到第3章:主要写方鸿渐由欧洲返回上海 所经历的一切。 第4、5章:叙述了方鸿渐与其同伴们的旅行生 活。 第6、7章:写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生活。 第8章:叙述方经香港回上海结婚途中与孙柔嘉 不断发生的冲突。 第9章:叙述方婚姻破裂的过程。
1934年-1949年 传播范围有限,贬大于褒
• 《边城》于1934年1月到同年4月,连 续11次在《国文周报》上刊载,逐渐为读 者熟悉。 • 《边城》在这段时间的传播范围主要 限于中国大陆,尚未成为自觉的学术研究 对象,仅有的对《边城》及沈从文著作的 文论评价也不高,后期批评态度占主流。

汪伟认为《边城》具有“牧歌情调”和 “古典趣味”,还认为文本中还“抱有一 种不怨不尤的宿命论”,并由此提出《边 城》是一幕“淡淡的悲剧”。 苏学林指出,沈从文作品风格独特, 结构多变,句法短峭简练,造语新奇、想 像自由的优点和“过于随笔化”,中心不 明确,“轻飘、空虚、浮泛”、“玩手法” 的缺点。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阅读视角走向多元化、广泛化
• 此阶段,文艺界进入到“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新时期。关于《边城》的研究全方位展开, 成绩斐然。 • 随着《边城》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其研究 范围也随之扩大,对其的阅读视角也大大拓宽, 研究水平全面提升。 • 在20世纪末的作品排序中,《边城》位居前 列。走入21世纪,《边城》作为20世纪现代文学 中特点鲜明的作品,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