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部病害
油橄榄叶部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油橄榄叶部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2-09-19T09:05:05.361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月)4期作者:邹泽华1 吴兵2[导读] 油橄榄栽植中,易发性强且对叶部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有三种,分别是孔雀病、炭疽邹泽华1 吴兵21.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凉山 6150002.西昌学院四川西昌 615013摘要:油橄榄栽植中,易发性强且对叶部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有三种,分别是孔雀病、炭疽病、煤烟病,这些疾病发生后,会导致叶片大量脱落,影响果实品质。
一旦引发大面积扩散,会为油橄榄种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此,文章分别针对油橄榄叶部常见病害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症状特征进行了分别阐述,并逐一针对性提出了这三种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提高油橄榄长势,保障油橄榄栽培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橄榄;叶部病害;综合防治由于油橄榄营养价值高、经济性强,目前凉山地区油橄榄栽种量逐年增加,产量日渐扩大。
病虫害是影响油橄榄栽种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叶部病害危害较为严重,且发生率逐步递增,为油橄榄产业发展产生了制约,因而,需要结合油橄榄叶部病害规律探寻可行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油橄榄的常见叶部病害分析1.1孔雀斑病1.1.1病原菌孔雀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致病病菌是环梗孢菌,通常发病率为20%,流行性发病时,此病会危害所有病枝。
此病原菌通体褐色,先发育为子座状结构并生长短枝,而后会经由角质层侵入叶片表面,进而形成褐色且基部为球形的分生孢子梗,而后顶端逐步形成分生孢子,从脱落的孢子痕之下生出,且梗顶会产生多个环纹。
分生孢子两头尺寸不一,分别介于10至12um、14至27um之间,生有偏褐的平直基部。
1.1.2发病规律孔雀病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菌丝体会潜藏于油橄榄的病枝叶或病果中越冬。
待第二年春季气温转暖,病枝叶及病果中的旧病斑会逐步向外侧扩散,产生褐色霉圈层,并继续生成分生孢子,这是孔雀病的侵染源头。
叶部病害—白粉病类
2、病原:
蔷薇单囊壳菌
3、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在芽中越冬,也可以闭囊壳 越冬,但一般情况下不产生闭囊壳。
1、症状图 2、白粉菌粉孢子
翌年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侵染幼嫩部位,产生粉孢子。
露地栽培月季Biblioteka 春季5~6月份和秋季9~10月份发病较多,温室栽培可整 年发生。
月季白粉病
白色 霉层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壳属(Sphaerotheca)、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叉丝壳属 (Microsphaer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紫玉兰白粉病
紫玉兰白粉病
金盏菊白粉病
大叶黄杨白粉病
凤仙花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
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
瓜叶菊白粉病
•1、症状特点:
发病部位覆盖有一层白色粉层。
2、病原:
•二孢白粉菌
•3、发病规律:
1、症状 2、闭囊壳 3、子囊及子囊孢子
•以闭囊壳在病枝残体上越冬。
•气流和水流传播,直接侵入。
•15~20℃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害发生受到抑制。
•病害的发生一年中有两个高峰,苗期发病盛期为11~12月,成
株发病盛期为3~4月。
瓜叶菊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
1、症状特点: 发病部位覆盖有一层白色粉层。
• (1)秋冬季清园,减少侵染来源。 •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性。 • (3)喷药防治。 • 生长季节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 退菌特800倍液,或15%绿帝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液进行喷雾;
• 在温室内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每667平方米
叶部病害—锈病类
• 生长季节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
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 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起到较好 的防治效果。
• (4)生物防治。
园林病虫害防治
桧柏海棠锈病
吸水膨胀的 冬孢子角
干燥状态的 冬孢子角
海棠锈病
1、桧柏上的菌瘿 2、冬孢子萌发 3、海棠叶上的症状 4、性孢子器 5、锈孢子器
桧柏-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
桧柏-海棠锈病
锈病类的防治措施
• (1)合理配置园林植物是防止转主寄生的锈病发
生的重要措施。
• (2)清除侵染来源。 • (3)化学防治。 • 在休眠期喷洒3ºBe的石硫合剂可以杀死在芽内及病
•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1℃。一年中以6~7月发病比较重,秋季有一次
发病小高峰。
玫瑰锈病
海棠锈病
➢1、症状特点: ➢海棠的叶片背面长出黄白色的毛状物 。 ➢2、病原: ➢主要有2种:山田胶锈菌和梨胶锈菌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 ➢翌年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海棠的嫩叶、叶柄、嫩枝、果实上,萌发产 生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约3周后在叶背面产 生锈孢子器。 ➢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桧柏上侵入新梢越冬。 ➢没有再侵染。 ➢该病菌需要转主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故海棠与桧柏类针叶树混栽 发病就重。
玫瑰锈病
•1、症状特点:
•发病部位形成黄色粉状物。
•2、病原: •国内已知有3种均为多胞菌属
1、症状图 2、冬孢子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发病规律:
•单主寄生。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组织内或以冬孢子在病落叶上越
杨树叶部病害和防治
杨树叶部病害和防治2019-10-29杨树在⿊龙江省分布很⼴,也是⼀个⽐较娇嫩的、多灾多病的树种,杨树病害各类较多,发⽣程度和受害的损失也不断增⾼,是⽣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尤其杨树叶部染病较多,杨树叶部染病直接影响着杨树的⽣长与发育,造成了很⼤的经济损失,防⽌叶部发病极其重要。
1叶锈病叶锈病是杨树上发⽣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
叶部是主要受害部位,也可在芽和嫩枝上发⽣。
1.1叶锈病症状叶锈病的症状是产⽣桔黄⾊的夏孢⼦堆,破裂后散放出夏孢⼦,为黄⾊粉状物,故称锈病。
杨树叶锈病主要是由锈菌⽬、栅锈科、栅锈属的多种真菌引起。
主要由落叶松-杨栅锈菌引起,该菌是⼀种转主寄⽣的长循环菌,转主寄⽣为落叶松属树种。
1.2叶锈病发⽣规律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4~5⽉份降⾬多的利于其对落叶松的侵染,6~8⽉份降⾬多,则导致杨树发病。
当林分植株密度过⼤时,或因氮肥过多⽽徒长,造成林内通风透光不良,湿度过⼤时,病害发⽣较重。
与落叶松林相邻的杨树林发病较重。
1.3叶锈病防治措施选⽤抗病品种的树种进⾏造林;不营造杨树与落叶松的混交林;杨树林营造及苗圃设置要与落叶松林的距离⾄少应在300m以外;清除越冬病叶,减少初侵染源;发病期,必要时可喷药防治。
2⽩粉病杨树⽩粉病主要发⽣在叶⽚上,影响光合作⽤,⼤量消耗寄⽣养分和⽔分,使叶⽚变黄、枯萎并提早脱落。
苗圃和幼林受害重。
2.1⽩粉病症状发病初期在叶⾯出现淡黄⾊的成⽚褪绿斑,边缘不明显。
其后,在叶⾯和叶背⾯产⽣⽩⾊粉状物,使叶⽚失去光泽,变薄。
发病后期,⽩⾊粉状物转为灰⽩⾊,病叶变黄,在粉状物中产⽣黄褐⾊的粒状物,为病菌有性世代的闭囊壳。
病原菌主要是⼦囊菌亚门、核菌纲、⽩粉菌⽬中的球状壳属杨球针壳菌、球状壳属榛球针壳菌、钩丝壳属柳钩丝壳菌、钩丝壳属东北钩丝壳菌,该菌为植物外寄⽣菌。
2.2⽩粉病发⽣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翌年夏季放出⼦囊孢⼦,借⽓流传播进⾏初侵染。
小麦各种病图像和解说
小麦胞囊线虫病
三. 穗部病害
•黑胚病逐渐加重,已成为生产上的突出问题 •散黑穗有回升趋势 •腥黑穗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小麦腥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秆黑粉病
大麦坚黑穗病
小麦黑胚病ຫໍສະໝຸດ 小麦赤霉病四. 全株性病害
小麦黄矮病
一. 小麦叶部病害
小麦条锈病
小麦叶锈病
小麦秆锈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雪腐叶枯病
小麦蠕孢叶枯病
小麦交链孢叶枯病
小麦壳针孢叶枯病
二. 根部病害
小麦纹枯病 Sharp eye-spot
小麦全蚀病 Take -all
小麦全蚀病 根部症状
小麦全蚀病
田间症状——枯白穗
小麦丛矮病
小麦土传花叶病
小麦全蚀病菌
叶部病害—炭疽病类
药250克。
园林病虫害防治
•3、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株 残体、假鳞茎上越冬。
1、症状 2、病原菌分生孢子盘、分生 孢子及刚毛
•翌年借风、雨、昆虫传播。一
般自伤口侵入,嫩叶可直接侵入。
•有多次再侵染。
•每年3~11月均可发病,4~6月梅雨季节发病重。
•株丛过密、蚧虫为害严重有利于病害发生。
兰花炭疽病
炭疽病类防治措施
君子兰炭疽病
金盏菊炭疽病
大叶黄杨炭疽病
杜英炭疽病
吉祥草炭疽病
紫玉兰炭疽病
夹竹桃炭疽病
麦冬炭疽病
山茶炭疽病
茶炭疽病
山茶炭疽病
1、症状图 2、分生孢子盘
樟树炭疽病
1、症状图 2、分生孢子盘 3、子囊壳形成近轮状排列的小黑点
•2、病原:
•炭疽菌属
园林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类
• 炭疽病是园林植物上的一类常见病害。 • 其主要症状特点是子实体呈轮状排列,在潮湿情况下病部
有粉红色的粘孢子团出现。
• 炭疽病主要是由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的真菌引起的,
主要为害植物叶片,有的也能为害嫩枝。
• 炭疽病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炭疽菌(Colletotrichum)
• (1)清除侵染来源。
剪除枯枝应从病斑下5cm的健康组织处剪除。
• (2)加强栽培管理,营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 (3)药剂防治。 • 当新叶展开、新梢抽出后,喷洒1%的等量式波尔多液; • 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 ~10 天喷1 次,连续喷3 ~4 次,要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叶部病害炭疽病、灰霉病
传播方式
其他特点
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温室要通风透光;冬季和 早春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冻害和霜害,增强抗御 病能力;移出室外后置于荫棚下防雨;浇水时自 花盆边缘徐徐浇入或浸盆灌溉,避免上方淋浇造 成病菌随水滴飞溅传播;花盆放置不宜过密;兰 花用肥宜熟不宜生,生肥易诱发炭疽病;盆栽时 应更换新土。 (2)、清除侵染源:冬季入室前,要将植株上的 病叶及盆中的病残体彻底清除烧毁或深埋;冬、 春季,向地面、盆面、株上全面喷施0.5-1%波 尔多液1-2次。
炭疽病类
1、是黑盘孢目真菌所致病害总称。主要为害植物叶片, 同时在茎、花、叶柄上也会发生。 2、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上,严重时,使大半叶片 枯黑死亡。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形红褐色 小斑点,后期扩展成深褐色圆形病斑,最后病斑转为黑 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盘。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的黏孢子团。严重时 一个叶片上有十多个至数十个病斑,后期病斑穿孔,病 斑多时融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病斑可形成穿孔,病叶 易脱落。 3、炭疽病发生在茎上时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 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发生在嫩梢上 的病斑为椭圆形的溃疡斑,边缘稍隆起。
大 叶 黄 杨 炭 疽 病
鸡冠花炭疽病
金叶女贞炭疽病(初期)
金叶女贞炭疽病(后期)
八仙花炭疽病
君子兰炭疽病
米 兰 炭 疽 病
茉 莉 炭 疽 病
肉 桂 炭 疽 病
兰花炭疽病
在我国栽培兰花的地区均会发生炭疽病,尤以 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成都、连云港及西安等 地受害较严重。该病严重时不仅影响兰花的正常生 长,还会导致全叶枯死。 炭疽病除危害春兰、墨兰、蕙兰、建兰、寒兰 等地生兰(即中国兰花,简称兰花)以外,还危害 虎头兰、宽叶兰等附生兰,以及广东万年青、紫罗 兰、金盏花、扶桑、桂花等多种花卉。
茶树叶部病害
加强预测预报:在病害流行期间,如果连 续5天每天,日降雨量在2.5—5mm以上,上 午平均日照数少于3小时,应发出预报,进 行喷药防治。
目前国内常以喷施铜素和有机硫杀菌剂为 主。耐冲刷铜素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较好。
干旱、炎热或寒冷季节发病明显受抑制。 夏季气温较高时,茶饼病不再发生侵染。 但在沿河、低洼、潮湿和阴蔽的地方温度 较低、湿度大,茶饼病仍可继续发生。
(2)地形:雾多露重、日照少、湿度大的高
山茶区或山峦、凹地及阴坡茶园,发病较 早且重,常成为发病中心。
(3)茶园管理:
➢一般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采 摘、修剪及遮荫等措施不合理的茶园,则 易发病害。
茶树常见病害
侵染性病害
➢常见的叶部病害有近40种:茶饼病、网饼 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炭疽病、圆 赤星病、白星病、赤叶斑病、褐色叶斑病、 茶藻斑病、心枯病、茶芽枯病、红藻病、茶 烟煤病等。
➢常见的枝干病害有30种:枝梢黑点病、茶黑 痣病、褐痣病、粗皮病、立枯病、膏药病、毛 发病、黑腐病、红锈藻病、赤衣病、茶枝癌肿 病、茶胴枯病、菟丝子、桑寄生等。
叶部病害的控制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 辅以药剂防治的治理策略。
一、茶饼病Tea blister blight
茶饼病又称茶疱状叶枯病、叶肿病、白雾
1.分布与危害:
茶饼病是危害性最严重的茶树病害之 一。国外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 等国高山茶园发病严重。全国各产茶省 (区)的局部茶区(一般局限于高山茶区) 有发生,以西南云、贵、川三省茶区发病 最重。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对茶叶 产量影响极大。此病不仅影响茶叶产量, 且由病芽叶所幼苗阶段病害:根结线虫病、茶根癌 肿、茶苗白绢病。
➢成龄茶树病害:茶紫纹羽病、红根腐 病、黑根腐病、褐根腐病以及紫根腐病。
林木常见的叶部病害及其防治
变 。有些树木生长 的周 围存在一些携带病菌 的其他病原体 ,这
也会给林木生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2 . 2林木在 管理 方面不 到位
现在 大多数 的林木都属 于经济作物 ,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 值, 然而有些林木承包商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 ,导致一些林木
出现病害 。 2 - 3 气 候和温度等 非人为因素 气候 和温度也是 导致 叶部发生病害 的主要外在因素 ,气候 的变化也会导致病变的变化。例如在夏季 ,由于气候 比较炎热 , 再加上高温多雨 ,致使一些细菌和真菌 的滋生。树木在这个季 节 的生长也 比较脆弱 ,所 以为细菌 的侵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 件 ,一些真菌分生的孢子堆就会在树木 的叶部扩散 ,最后引发 林木 的叶部产生病害 。 作 为大 自然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的林木 ,其对于生态平衡 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林木生长的好坏也直接影 响 到人类赖 以生存 的环境 ,此外林木对于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 , 因此需要加强对林木 的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 ,林木逐渐 1 . 2由真 菌 或 细 菌 引 起 的 叶 斑 病 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林木叶部发生病害严重影响到树 木的生 叶斑病 也是林木中 比较常见的病害 ,它主要是在叶面上产 长 ,无形 中影响到林木 的经济效益 。因此 ,加强对林木病害的 生坏死 的斑迹 ,这种斑迹 的大小以及颜 色不是 固定的 ,例如常 防治就变得十分必要 。 3林木叶部病 害的防治措施 见 的有褐斑 、黑斑 、灰斑 等。叶斑病在后期 可能会 导致叶面的 坏死或穿孑 L ,是一种危 害较严 重的病害 ,对于树木的生长具有 林木 叶部病 害的防治要结合林木 的受病害程度来考虑 ,结 极大 的威胁 。 合具体情况提 出合理科学 的预防措施 。以下针对林 业常见叶部 除此之外 ,还有 一种 由细菌引起的叶斑病 ,细菌引起的叶 病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 . 1 运 用生物药剂进行预 防 斑病 比真菌 引起 的叶斑病要严重些 ,细菌 引起 的叶斑 病树 叶上 3 常常会产生坏死 的黑 色的斑点 ,并 且受气候 温度的影响较大 , 药物 防治是一种 比较普遍 的预 防措施 。大多数的病害都是 例如在潮湿 阴暗 的环境下 ,有些斑 点还会 出现菌脓。鉴别 叶斑 运用化学药剂来预防病变的产生。如果观察到林木有发生病 害
树木病理学,林木病理学
1.叶部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落叶、头年被害枝条、被病菌污染的冬芽、昆虫等媒介、转主寄主。
2.叶果病害的流行条件:一般纯林比混交林发病重。
郁闭度大的比小的重。
多雨高湿度有利于病菌孢子的传播、萌发、侵入。
林木生长衰弱也常诱发和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①营造混交林,避免大面积集中连片,结合营林措施,改善林地条件,促进林木生长②消除病落叶,减少侵染来源③药剂防治,在病菌孢子飞散侵染期间喷洒杀菌剂或释放杀菌烟剂④植物检疫⑤选育抗病品种。
3.松针褐斑病的判别:①针叶:症状在老叶上;感病针叶上有三段斑;针叶会在未成熟前脱落②单株松树树体:感病部位在基部,由树冠下部向上部发展,不危害嫩梢和枝干③主要在春夏季有典型症状,5-6月为发病盛期。
4.松针褐斑病与红斑病比较,相同点:①树冠下部开始感病②黑色的子实体突破表皮③分生孢子在形状和大小上类似。
不同点:①红斑病发病初期,病斑中心渐成褐色,随病斑扩大而渐成为红至红褐色,病斑上常流脂。
褐斑病病叶上最初产生退色的小斑点,草黄或淡褐色,后为褐色,并稍扩大,有时汇合成褐色的段斑②红斑病多发生于叶端,针叶基部呈绿色。
褐斑病在病叶上常表现出三段斑③红斑病分生孢子为无色透明的。
褐斑病的则为有色的④分生孢子最佳发育温度,红斑病<褐斑病⑤潜育期,红斑病>褐斑病。
5.桃缩叶病的防治:①在早春桃树萌芽前喷洒3-5°的石硫合剂或6%的多硫化钡,可有效地抑制其发生②在花瓣露红时,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万单位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喷施③落叶后,3%的硫酸铜喷雾一次,可减少流行与发生。
6.油茶叶肿病发病规律:①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②早春发病,发病时间段,1年1次,无再侵染,山区发病推迟至4月,季节性强③危害的程度与品种有关,一般大叶大果油茶发病重,小叶小果油茶发病轻④孢子萌发、侵入、发病的3个条件:a.水分,湿度,达80%以上;b.温度在12-18℃;c.叶龄,嫩叶易受侵染⑤通风不良、阳光不足处易发病⑥树冠中下部发病较严重。
园林植物常见叶部病害汇总附防治方法全套
林植物常见叶部病害汇总附防治方法全套[1]白粉病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中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类病害,寄主有月季、黄护、大叶黄杨、紫薇、十大功劳等。
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也危害茎和嫩枝。
发病早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的粉煤状圆斑,如果条件适宜,病害范围迅速扩大,形成大片斑块,整个植物叶片布满白粉,叶片出现枯萎、扭曲、蜷缩等,严重影响植物的景观效果。
发生规律:一般4—6月和9—10月发病重。
温室栽培周年均可发病,背阴郁闭、偏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良、通风不畅处发病最重。
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病菌。
秋冬季结合修剪,剪去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
2、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和闭囊S113o3、加强水肥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4、化学防治:建议使用淇林田钧或净白配合植大壮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天使用一次,连续2-3次。
【2】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
初期叶上病斑近圆形至椭圆形,后扩大变长,白色、灰白色至红褐色,边缘明显,但不规则;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泡子盘。
发病规律: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6月迅速发展,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靠风雨、浇水传播。
植物在偏施氮肥,缺失磷钾肥时发生重。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苗木抗病性,选用无病植物栽培,加强修剪,保持通风干燥。
2、清除病原。
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病叶,休眠期喷施石硫合剂清园。
3、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建议使用淇林仕勋+植大壮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天使用一次,连用2-3次。
[3]锈病主要危害木瓜、海棠、山楂、苹果、桧柏、龙柏等。
受害部位的叶片正反两面着生橘黄色的粉状泡斑,破裂后又散发出橘黄色粉末即锈菌泡子,重复侵染。
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形等,降低园林植物观赏价值,严重时叶子枯萎,导致植株死亡。
发病规律:发病最适温度为18-21°C,四季温暖、多雨、多露、多雾的天气,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偏施氮肥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林木常见的叶部病害及其防治
林木常见的叶部病害及其防治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病原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生长发育不正常,严重时导致林木死亡,给社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如何正确的识别致病因子,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合理交替使用农药进行防病治病,更好的服务于林业生产,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及防治这几种病害使用的有效药剂。
一、白粉病:由真菌中的白粉菌引起,常发生在叶背或叶两面,初期病斑近圆形,随后蔓延整个叶片,形成白色粉状物即是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渐变黄褐色最后成为黑色大小不等的粒状物,即病菌的闭囊壳。
一般发病后在秋季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发病部位,以消灭越冬病菌,减轻翌年发病。
在发病期,可喷洒粉锈宁、速保利、仙生、世高、乐必耕、甲托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锈病:由真菌中的锈菌引起,叶病部往往产生锈黄色粉状物,常被称为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有多次再侵染现象,或产生黄色锈孢子器。
严重受害时提早落叶,落叶前后或次年春天在叶上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其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稍突起但不突破表皮。
早春喷1-2波美度石硫合剂加以预防,发病后在生长季节应喷布1:2:200的波尔多液1-2次,或喷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粉锈宁、甲托、代森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霜霉病: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发病后常用乙磷铝、甲霜铜、甲霜灵、科博、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四、真菌性叶斑病:叶片上有小的坏死斑点,从形状和颜色上可分为角斑、圆斑、轮斑、黑斑、褐斑、灰斑等,后期病部组织坏死,有时形成穿孔。
为预防此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选用代森锰锌、大生M-45、波尔多液等药剂喷雾保护叶片;发病期用甲托、乙锰混剂、喷克、腐霉利、绿亨、多氧霉素等药剂喷雾治疗。
五、细菌性叶斑病:叶片上有小的坏死斑点,受病部位在天气潮湿的条件下有灰白色或蜜黄色的菌脓出现,干后表面结成菌膜或小块。
鉴别时可切取一小块病组织,置于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或盛有清水的试管中,观察溶液是否混浊,若混浊则证明有菌脓出现。
桂花常见叶部病害
防治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病情调查
01
对桂花叶部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发病时间、发
病部位、病害种类等,为防治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防治策略
02
根据病情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包括选用高效药剂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等。
防治效果评估
03
对防治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防治
方案。
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
THANKS
03
生物因素
病原菌、害虫等生物因素也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害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有些病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例如真菌 性病害的孢子可以通过空气流动传播到 健康的植物上。
昆虫传播
一些昆虫可以成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 例如蚜虫可以传播病毒病等。
水流传播
水流可以携带病原菌和害虫,从而传播 病害。
人为传播
病害症状
病害症状是指在植物发病部位表现出的不良生长状态,包括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等。
病害发生的原因
01
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和
抗病能力,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02
土壤因素
土壤的质地、pH值、营养成分等因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从而影响病害的发生。
1 2
症状识别
灰斑病主要发生在桂花叶片的背面,病斑呈灰 白色或灰褐色,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且病斑上 有很多黑色小颗粒。
病原菌
灰斑病的病原菌是真菌中的桂花拟盘多毛孢菌 。
3
发生规律
灰斑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主要通过 气流和风雨传播。
黑斑病
症状识别
01
叶部病害分离
4. 一般分离方法
病原真菌种类繁多,其分离的方法不同,而同一种材料 又可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组织 分离和稀释分离法。
(1)组织分离法
植物病原真菌(尤其是叶部病害)的分离一般都是用组 织分离法,即就是切取小块病组织,经表面消毒和无菌水洗 过之后,移在培养基平板上培养。 注意事项: ① 组织大小要适宜,一般为4-5mm的小块。 ② 切取的组织块必需是病健交界的部位。
注意事项: ① 培养性状的观察与描述需要不断的观察,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 ② 最好选用多种培养基; ③ 培养性状的描述要注明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温度和有无光照等。
(2)生长量的测定
为了研究真菌的营养要求和环境影响,必需知道他们的生长率。 在一定时间内菌丝体增长的量,就是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长率。 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长量与培养时间表现了特定的关系,如果 测量的次数较多,就能得到一个平滑的曲线,曲线的倾斜度就 是真菌菌丝的生长率。
氯霉素:浓度为50μg/mL,可以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
使用方法:除去氯霉素可在灭菌前加入外,其他抗菌素都应在培养基灭菌后 并冷却至45度左右时加入。 ③ 双层培养基法 真菌菌丝体能够穿透培养基,而细菌则没有这种能力。
5. 真菌培养性状的观察
培养真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它的性状;研究环境条件对它的影响; 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
③ 要掌握消毒时间的长短。
(2)稀释分离法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很少用稀释法分离,但对于一些
产孢子量极大的病原真菌和霉菌,可以配制成孢子悬浮液进行
稀释分离。 具体步骤:将寄主组织受害部分的孢子洗下配成悬浮液, 经稀释后与熔化并冷却到45度左右的培养基混合,然后倒在灭 菌的培养皿中。
注意事项:
叶部病害—煤污病类
9~12月。
• 温室栽培的花木,煤污病可整年发生。
煤污病的防治措施
• 煤污病的防治以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的为害为防治本病的重要措
施。
• (1)加强管理,营造不利于煤污病发生的环境条件。注意花木栽
植的密度防止过密;适时修剪、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林 内湿度。
• (2)药剂防治。喷施杀虫剂防治蚜虫、介壳虫的为害(详见蚜虫、
介壳虫的防治);在植物休眠季节喷施3~5ºBe的石硫合剂以杀死 越冬病菌,在发病季节喷施0.3ºBe的石硫合剂,有杀虫治病的效果。
园林病虫害防治
黑色“煤烟层”是各种花木煤污病的典型特征。
山茶煤污病
紫薇煤污病
病原
• 引起花木煤污病的病原菌种类有多种。 • 常见的病菌其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小煤炱菌目、小煤
炱菌属的小煤炱菌(Meliola sp.)和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 目、煤炱菌属的煤炱菌(Capnodium sp.),其无性阶段为半知菌 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烟霉属的散播霉菌(Fumago vagans
Pers)。
• 煤污病病原菌常见的是无性阶段,其菌丝匍匐于叶面,分生孢子梗
暗色,分生孢子顶生或侧生,有纵横隔膜作砖状分隔,暗褐色,常 形成孢子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规律
• 病菌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越冬。 • 翌年温湿度适宜,叶片及枝条表面有植物的渗出物、蚜虫的蜜露、介
壳虫的分泌物时,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就可萌发并在其上生长发育。
园林病虫害防治
煤污病类
• 煤污病是园林植物上的常见病害。 • 发病部位的黑色“煤烟层”是煤污病的典型特征。 • 由于叶面布满了黑色“煤烟层”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园林植物常发生的叶部病害有哪些?
如何防治?
铲除病菌,兼治螨类及害虫。
(五)炭疽病类
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半知菌亚门的 真菌引起。
兰花炭疽病
发病严重时兰花整株死亡,在广州死亡率高达30%。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兰花叶片。病斑的大小、形状因 兰 花品种的不同而异。叶片上的病斑以叶缘和叶尖较为普 遍,为长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大斑,有深褐色不规则线纹 数圈,病斑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黑褐色,后期病斑上 散生有黑色小点。
(八)病毒病类
病毒病发生后,使寄主叶色、花色异常、器官畸形、植 株矮化;病重则不开花,甚至毁种。 病毒由媒介昆虫、汁液、嫁接等方式传播,种子传病在 花卉病毒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病毒病防治较困难,主要措 施有:加强检疫,繁殖无毒苗木,有病种苗进行热处理,消 灭传毒昆虫,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 主要种类有:
(二)霜霉病类
主要由鞭毛菌亚门的霜霉菌引起。
月季霜霉病
1.分布与危害:引起叶片早落,影响树势和观赏。
2.症状:叶片最易受害,常形成紫红色至暗褐色不 规则形病斑,边缘色较深。花梗、花萼或枝干上受害后形 成紫色至黑色大小不一的病斑,感病枝条常枯死。后期, 病部出现灰白色霜霉层,常铺满整个叶片。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在患病组织或落叶中越冬。 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露地栽培时该病主要发 生在多雨季节,温室栽培时主要发生在春、秋季。
第 5章
园林植物主要病害及防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5.1
一、概述
叶部病害
叶部病害的症状类型很多,主要有白粉病、锈 病、霜霉病、煤污病、叶斑病、毛毡病、叶畸形、
变色等症状。
二、叶部病害的防治原则
1.
减少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是防治园林植物叶、 花、果病害的主要措施。
2. 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
柑橘煤污病和紫薇煤污病
煤污病类的防治措施
(1)花木种植不宜过密,并应适当修剪,以利 通风透光,恶化此菌生长环境。切忌环境湿闷。
(2)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木虱等害虫,是
防治煤污的根本措施。可使用10%吡虫啉吡乳油、 50%三硫磷乳油等药剂防治。 (3)发病初期,喷施1:1:150波尔多液,控 制病害的发展,休眠期可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
银杏叶斑病和樱花穿孔病
叶斑病类的防治措施
(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树势,选用无病植株种植。合 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并注意浇水方式,避免喷灌。
(2)消灭初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 并集中烧毁。休眠期喷施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
(3)发病期间药剂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 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代森 锌可湿性粉剂800倍。
1.唐菖蒲花叶病、2.水仙黄条斑病、3.郁金香碎锦病
4.美人蕉花叶病、5.香石竹病毒病
菊花脉斑驳病和天竹葵花叶病
四季报春花叶病和菊花番茄斑萎病
郁 金 香 碎 色 病
香 石 竹 病 毒 病
课堂小结:
本次课讲授了园林植物常发生的叶部病害
白粉病类、霜霉病类
叶部病害有
锈病类、煤污病类
炭疽病类、叶斑病类 叶畸形类、病毒病类
斑病等种类。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 叶斑病主要由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一些 真菌,以及细菌、线虫等病原物所致。
1. 菊花褐斑病(菊花黑斑病)
(1) 症状:先从靠近地面的老叶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圆形或 椭圆,中心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分界清晰,并生有黑色小点。严重时,数 个病斑相连成片,最终干枯脱落。
桧 柏 海 棠 锈 病 --
美人蕉锈病
驳骨丹锈病
冬孢子
竹 叶 锈 病
台湾相思锈病
锈病类的防治措施
(1)在园林设计栽培时,避免海棠、苹果等与桧柏混栽。 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2)结合庭院清理和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 毁,以减少侵染源。 (3)3-4月份喷1~2次波美1~3度的石硫合剂或1:2:100倍 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小孢子。 (4)发病初期喷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 每隔10d喷1次,连喷3~4次,或用70%托布津、65%福美铁1 000 倍液喷雾。
菊花黑斑病
2.月季黑斑病
分布与为害:该病使月季叶片枯黄、早落,引起月季当年第2次 发叶。 症状:危害叶片等部位。叶片病斑近圆形,病斑边缘呈放射状 扩展。病斑外围常出现黄晕或出现较宽阔的变黄部,病叶较易脱落。 发病特点:露地栽培,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及枯枝落 叶上越冬;温室栽培则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部越冬。分生孢子由 雨水、灌溉水的喷溅传播。 防治措施: ⑴选种较抗病品种。 ⑵减少侵染来源。 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40%福星、25%晴菌唑乳油8 000倍 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复方硫菌灵800倍液,3~5次。
初期前开始喷药,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 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隔
10~15d喷1次,连续2~3次。
(六)叶斑病类
叶斑病是叶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各种形状斑 点病的总称。叶斑病种类很多,可因病斑的色泽、 形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的形成等因素,又分
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
月季霜霉病
霜霉病类的防治措施
① 休眠期清除病枝及枯落叶。 ② 花前,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施1:0.5:200的波尔多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
③ 6月,从田间零星出现病斑时,开始喷施58%瑞毒
霉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7月
水肥的科学管理、通风透光等是主要方法。
3. 生长季节一旦叶病发生严重,化学防治成为基本
的措施。常用农药有25%三唑酮、50%苯莱特可 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 剂500~600倍液等。
三、常见园林植物叶部病害及防治
(一)白粉病类
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引起。病
症常先于病状表现。
(4)选育抗病品种。
(七)叶畸形类
①
叶变形病主要发生在木本观赏植物上。该类病害数量不 多,但病原物侵染寄主的绿色部位,引起早落叶、早落 果。发病严重时引起枝条枯死,削弱树势,容易遭受低 温的为害。 叶变形病主要由子囊菌亚门中的外子囊菌及担子菌亚门 中的外担子菌引起。症状明显。一般情况下,病原菌侵 入寄主后刺激寄主组织增生,使叶片肿大、加厚、皱缩; 果实肿大、中空呈囊果状物。 常见的有杜鹃饼病和桃缩叶病。
炭疽病类的防治措施
⑴ 减少侵染来源。秋冬季扫集病落叶,剪除病体烧毁,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梢。使用健康无病繁殖材料。
⑵ 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提
高寄主的抗病性。栽植密度要适宜,通风透光要好,降低 温度;浇水忌用喷壶直接从植株上端淋水,最好用滴灌。
⑶ 当新叶展开、新梢抽出后,喷洒1%波尔多液;发病
月季白粉病
凤仙花白粉病和黄栌白粉病
九里香白粉病和紫薇白粉病
竹节蓼白粉病
白粉病类的防治措施
⑴消灭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来源。
⑵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栽植密度、盆花摆放 密度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 肥要适量;灌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⑶药剂防治。发芽前喷布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发病 初期喷施25%粉锈宁、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托布津、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
发病规律:炭疽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假 鳞茎上越冬;一般自伤口侵 入,在幼嫩叶片上可以直接侵 入。 高湿闷热,通风不良,花盆内积水均加重病害的发生。 株丛过密,叶片相互摩擦易造成伤口,蚧虫为害严重时也有 利于该病的发生。
山 茶 炭 疽 病药炭疽病
份再喷施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危害。
(三)锈病类
锈病主要由担子菌亚门的锈菌引起。 一般来说,病症先于病状表现。
玫瑰锈病
① 分布与危害:为玫瑰、月季的一种常见和严重病害。受害
叶早落,影响生长和开花。
② 症状:主要危害芽、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
色粉状物,反面生橘红色粉末(锈孢子),后又出现橘黄 色粉堆(夏孢子),秋末叶背生黑褐色粉状物(冬孢子堆 和冬孢子)。
②
③
杜 鹃 饼 病
桃缩叶病
叶畸形病的防治措施
(1)及时摘除病叶和幼芽,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通光条件,
以增加植株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
a. 发芽前喷药保护。如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等; b.发病时喷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或波美0.1~0.3度的石硫合剂3~5次。
③ 发病规律:以菌丝在玫瑰芽内和以冬孢子在患病部位及枯
枝落叶上越冬。翌年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幼嫩组织,4月 下旬在嫩芽、嫩叶上呈现出橙黄色粉状物,即锈孢子。5月 在叶背出现夏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第一次 侵染。条件适宜时叶背不断产生大量夏孢子,进行多次再 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龟背竹锈病
月季黑斑病
八 仙 花 叶 斑 病 和 百 合 叶 枯 病
大 丽 花 褐 斑 病 和 杜 鹃 褐 斑 病
非洲菊叶斑病和风铃草叶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和凤仙花叶斑病
柑橘溃疡病
病原:细菌
瓜叶菊叶斑病和桂花枯斑病
海桐白星病和红背桂叶斑病
鸡冠花褐斑病和水仙大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