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型间隙面差定义实例
车身外观间隙面差设计定义规范
3间隙和面差定义的表示方法 :3. l ['Fl]隙定义的表示方法
问隙测量符号’以标准距离测量符号表示,如F图:
3. 2面主定义的表示方法
面差测量方式及指示符号说明参考面用三角形符号表示, 以三角形处面为基准面, 面茸j数值为一ti:值,
表示此面比基础面高山:负值表示低进。如F国所示:涂黑二角形区域所在部1!J:是基准,FENDER比FRT DOOR
接;2豆 浆?
卒
变, 交点到R 角内侧根部的距离作为两个面c l!X部件)的问隙, 间隙测量方法示意;如卜 :
y
I
(a)
( Lυ 、,,
4.1.3当夕阳见面在同 一 -适用平面内且两件的配合面中仅有一个零1'1'与本苓件外观面角度大于90度时, 以两
个外观R角面最短距离作为两个面(或部件)的间隙, 间隙测量方法示意如 r-.·:
f- 1. 5mmo
3.4基准的选取
基准j在取原则:1)车身开启件以:牛身骨架为基准:2)开启件Lj开启件之间以先安装部件
沟基准, 如前I j以后「J为基准、 费子板以前门为基准:3)总装支装件以东身为基准:4)叫个总装安装件
之间以尺、f易控制、同lj度比较好的1l)J基准, 同时尽量选抨大平面作为测量基准。 如前后人灯与前后保之
/t,、 a 、、,/
( 10 )
某车型间隙面差定义实例
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内容主要包括内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内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车型间隙面差定义实例
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内容主要包括内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内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车身间隙面差问题改善方法
车身间隙面差问题改善方法作者:宗广达柴晨光董章群户玉文章来源: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4-04-02白车身间隙面差对于车身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结合白车身间隙面差现场调试经验,介绍了白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一般改善方法以及改善思路。
车身外观就像是人的脸面,它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对这款车的第一印象,甚至直接构成车辆销售的第一评判标准。
车身的间隙面差问题是决定车身外观好坏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保证车身的间隙面差品质就成了各汽车生产厂的重要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白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改善方法。
间隙面差影响因素间隙面差问题不仅是车身调试问题中的难点,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影响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只有把每种影响因素都控制到位才能保证间隙面差的精度与稳定。
1.车门外板单件的影响车门外板单件(见图1)主要影响车门总成的间隙,一般对面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车门外板的刚度比较大,与内板单件的料厚及强度相似,这时也需要考虑车门外板对面差的影响(一般窗框和车门主体为一体冲压件时会出现此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对外板单件翻边棱线进行重点控制。
2.车门内板单件的影响车门内板单件(见图2)主要影响车门总成的面差,包边总成的面差基本上和内板的面差一致(上述提到的内外板强度相近的除外)。
当内板的修边线过大时会对总成的间隙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包边质量,所以要重点对包边面的面差进行控制。
3.焊装夹具的影响焊装夹具的作用主要是使制件能够按照匹配结构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焊接,以及避免焊接变形。
焊装夹具的定位块精度及结构对车门总成及车身精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见图3)。
另外,合理的定位夹紧结构还可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的影响,所以如何让夹具能够焊接出符合要求的总成也是控制间隙面差问题的有效手段。
4.车身门洞的影响车身门洞的精度对车身间隙面差都有很大影响,而车身门洞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侧围外板的精度,其次是焊接变形。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间隙面差
整车集成篇第一章 DTS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容主要包括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某车型间隙面差定义实例
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容主要包括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车身外观间隙、面差及其公差验证
图2 公差分类
验证过程
()设定 间隙 、面差 。 1
1 I
Mc策 划
C Pa ln
()运动 间隙分析 2
最小运动 间隙设定值见表1 。
R 6 = x 6 .4 = 53 5
R 6 =
=
.
{ 527 2 . 3
表 1 运动 间隙
序 号 l 2 部位 前 车 门与 翼 子 板 前 车 门与 后 车 门 最 小 运 动 间 隙 设 定值 / mm 2 2
如图3 所示 ,后 门总 成包边
图6 前门铰链孔 示意图
轮廓误差 一后 门铰链 与门总成安装误差 一后 门铰链料 厚
误差一侧 围与后 门铰链 安装误差一侧 围总成前后 门铰链
铰链上的 安装孔 1 mm可以满 足公差要 求 ,对前 2
门安装精度无影响 。
( )后门铰链孔直径如见图7 7 所示。 前提 条件 :后 门 上的 铰链 安装 点偏 差 ±07 .mm;
汽车车身制造
_ 浙 江 吉 利 汽 车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金 良 王
车身外观间隙 面差
及其公差验证
在轿车 车身的装配过程 中,车体零件的几 何准确度 是最重要 的质量 因素之一 。车体 零件的几何准确 度偏差
来 自车 身设计 、车身制造和车 身装配过程 。事 实上 ,在 将设计 的产 品投入到制造过程 中时 ,几乎在制造 的每一 个阶段都 会存在尺寸偏差 ,所 以在产品的制造过程 中 , 找 出零件 的尺寸偏差源以及识 别这些偏差的根本 原因是
误差。
门安装精 度无影 响。
图3 前 后门尺寸链示意图
( )车身本体总成公差 如见图4 4 所示 。
车身外观间隙面差设计定义规范
车身外观间隙面差设计定义规范I车身外观间隙面差设计定义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外观间隙面差测量方法、外DTS设计定义A面检查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外饰全新造型项目、FL项目。
2术语和定义DTS:DTS 是(dimension尺寸 technology技术 specification规范)的英文缩写,在汽车上定义外观匹配各尺寸关系及公差标准。
3 间隙和面差定义的表示方法3.1间隙定义的表示方法间隙测量符号以标准距离测量符号表示,如下图:3.2面差定义的表示方法面差测量方式及指示符号说明参考面用三角形符号表示,以三角形处面为基准面,面差数值为正值,表示此面比基础面高出;负值表示低进。
如下图所示:涂黑三角形区域所在部件是基准,FENDER比FRT DOOR 高出0.5mm,公差设计值为-0.5~+1mm(最终结果为FENDER比FRT DOOR高出0~1.5mm)。
3.3对齐度定义的表示方法3.3.1对齐度用圆在主图上标示出位置,用大写字母排序;其他相关信息标注在局部放大图上,必须标注基准:第1页共7页3.3.2“对齐度±1.5”概念:以FENDER为基准,FRT BUMPER的边界(R角切点)出入相对于FENDER不大于1.5mm。
3.4基准的选取基准选取原则:1)车身开启件以车身骨架为基准;2)开启件与开启件之间以先安装部件为基准,如前门以后门为基准、翼子板以前门为基准;3)总装安装件以车身为基准;4)两个总装安装件之间以尺寸易控制、刚度比较好的件为基准,同时尽量选择大平面作为测量基准。
如前后大灯与前后保之间,以灯为基准。
4 间隙和面差测量定义方法4.1间隙测量定义方法4.1.1当外观面在同一造型平面内且两件的配合面分别与本零件外观面角度小于等于90度时,以外观面的法线(法线与外观R角相交)之间的距离作为两个面(或部件)的间隙,间隙测量方法示意如下:(a)(b) (c)4.1.2当外观面在同一造型平面内且两件的配合面分别与本零件外观面角度大于90度时,外观R角接近(R 角差值小于等于1),以两个R角内侧根部的距离作为两个面(或部件)的间隙,外观R角差别较大(R角差值大于1),以较大R角的面(或部件)R角内侧根部做平行外观面的直线,与另一配合面(或部件)相交,交点到R角内侧根部的距离作为两个面(或部件)的间隙,间隙测量方法示意如下:第2页共7页(a ) (b)4.1.3当外观面在同一造型平面内且两件的配合面中仅有一个零件与本零件外观面角度大于90度时,以两个外观R角面最短距离作为两个面(或部件)的间隙,间隙测量方法示意如下:4.1.4当两个件的外观面不平行(不在一个造型面上)、且翻边也不平行时,以低进去的面(或部件)的内侧翻边面做平行面,使低进去零件的内侧面R 角根部与另外零件内侧面相交,以交点到低进去零件的内侧R 角根部的距离作为两个面(或部件)的间隙,间隙测量方法示意如下:(a ) (b) 4.2面差定义4.2.1当两个件的面具有共同的造型特征时,测量一边R 角低端(R角切点处)到另外基准面的垂直距离,(释放曲率延长基本面):4.2.2当两个件的基准面之间无造型顺延特征时,平行于基准面作另一面的相切面(以谁为基准,则将基准面偏移与另一个面相切),测量切点与基准面的距离(面差仅用于造型定义,实车匹配数值不测量), 如下图:第3页 共7页5 间隙和面差的标注规范5.1间隙与平度尺寸标注要求5.1.1所有间隙值、面差值及公差值均保留一位小数5.1.2间隙(GAP)尺寸标注时,如有品质要求,须注明平行差及左右差。
(吉利)整车部设计介绍及说明间隙面差
整车集成篇第一章 DTS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内容主要包括内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内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间隙面差
整车集成篇第一章 DTS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间隙、面差定义内容主要包括内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内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合理的间隙配合,不仅可以美观造型,降低制造难度,也可以方便安装。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间隙面差
整车集成篇第一章 DTS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内容主要包括内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内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车身间隙面差问题改善方法
车身间隙面差问题改善方法作者:宗广达柴晨光董章群户玉文章来源: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4-04-02白车身间隙面差对于车身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结合白车身间隙面差现场调试经验,介绍了白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一般改善方法以及改善思路。
车身外观就像是人的脸面,它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对这款车的第一印象,甚至直接构成车辆销售的第一评判标准。
车身的间隙面差问题是决定车身外观好坏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保证车身的间隙面差品质就成了各汽车生产厂的重要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白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改善方法。
间隙面差影响因素间隙面差问题不仅是车身调试问题中的难点,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影响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只有把每种影响因素都控制到位才能保证间隙面差的精度与稳定。
1.车门外板单件的影响车门外板单件(见图1)主要影响车门总成的间隙,一般对面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车门外板的刚度比较大,与内板单件的料厚及强度相似,这时也需要考虑车门外板对面差的影响(一般窗框和车门主体为一体冲压件时会出现此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对外板单件翻边棱线进行重点控制。
2.车门内板单件的影响车门内板单件(见图2)主要影响车门总成的面差,包边总成的面差基本上和内板的面差一致(上述提到的内外板强度相近的除外)。
当内板的修边线过大时会对总成的间隙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包边质量,所以要重点对包边面的面差进行控制。
3.焊装夹具的影响焊装夹具的作用主要是使制件能够按照匹配结构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焊接,以及避免焊接变形。
焊装夹具的定位块精度及结构对车门总成及车身精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见图3)。
另外,合理的定位夹紧结构还可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的影响,所以如何让夹具能够焊接出符合要求的总成也是控制间隙面差问题的有效手段。
4.车身门洞的影响车身门洞的精度对车身间隙面差都有很大影响,而车身门洞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侧围外板的精度,其次是焊接变形。
车身间隙面差问题改善方法
车身间隙面差问题改善方法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车身间隙面差问题改善方法作者:宗广达柴晨光董章群户玉?文章来源: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4-04-02白车身间隙面差对于车身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结合白车身间隙面差现场调试经验,介绍了白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一般改善方法以及改善思路。
车身外观就像是人的脸面,它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对这款车的第一印象,甚至直接构成车辆销售的第一评判标准。
车身的间隙面差问题是决定车身外观好坏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保证车身的间隙面差品质就成了各汽车生产厂的重要目标。
本文主要介绍白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改善方法。
间隙面差影响因素间隙面差问题不仅是车身调试问题中的难点,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影响车身间隙面差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只有把每种影响因素都控制到位才能保证间隙面差的精度与稳定。
1.车门外板单件的影响车门外板单件(见图1)主要影响车门总成的间隙,一般对面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车门外板的刚度比较大,与内板单件的料厚及强度相似,这时也需要考虑车门外板对面差的影响(一般窗框和车门主体为一体冲压件时会出现此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对外板单件翻边棱线进行重点控制。
2.车门内板单件的影响车门内板单件(见图2)主要影响车门总成的面差,包边总成的面差基本上和内板的面差一致(上述提到的内外板强度相近的除外)。
当内板的修边线过大时会对总成的间隙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包边质量,所以要重点对包边面的面差进行控制。
3.焊装夹具的影响焊装夹具的作用主要是使制件能够按照匹配结构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焊接,以及避免焊接变形。
焊装夹具的定位块精度及结构对车门总成及车身精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见图3)。
另外,合理的定位夹紧结构还可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的影响,所以如何让夹具能够焊接出符合要求的总成也是控制间隙面差问题的有效手段。
汽车设计-车身外表面间隙段差的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车身外表面间隙段差的设计规范模板车身外表面间隙段差图设计规范本规范为了规范汽车产品车身外表面间隙、段差的设计而编制,规定了车身外表面间隙、段差图的设计,并规定了车身外表面间隙、段差的代号与标准值,间隙、段差的标注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各类轿车、SUV等车身外表面间隙、段差设计。
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1.1 车身间隙车身外表面两个零件之间的可见缝隙。
1.2 段差车身外表面两个零件之间高度差。
1.3 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1.4 间隙的分类——运动件与运动件之间的间隙,如前车门与后车门的间隙。
——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隙,如车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发动机盖及行李箱盖的周边间隙。
——固定件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隙,如前大灯与前翼子板之间的间隙。
2 车身间隙、段差图的基本要求2.1 车身间隙、段差图应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2.1.1 车身间隙、段差图明细表,该表应具有间隙、段差代号、位置、规范值等内容。
2.1.2 间隙、段差布置图可用立体图或平面三视图来表示,表明各种代号的间隙、段差在车身表面的布置情况2.1.3 对关键部位的间隙、段差还需以断面形式来表示,断面型式及内容参照断面图规范执行。
2.2 所标注的间隙值为该外表面的法向实际值,所标注的段差值为外表面的切向实际值,为表达清楚该间隙、段差的性质,可用断面来表示。
2.3间隙、段差图上的数值必须与该处主断面的设计值一致。
3 车身间隙、段差设计、检验规则3.1 车身间隙、段差设计规则3.1.1 车身间隙、段差设计应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3.1.2 车身间隙、段差设计应能满足性能要求,如运动干涉。
3.1.3 车身间隙、段差设计应保证整车的外观协调美观。
3.1.4 运动件与运动件,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间隙应稍大,保证不会发生干涉,固定件与固定件之间间隙稍小,以保证外观的美观性。
3.2 车身间隙、段差检验规则3.2.1 检查间隙、段差是否符合造型设计的要求。
某车型间隙面差定义实例
某车型间隙面差定义实例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容主要包括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吉利)间隙与面差DTS设计规范
Gap Offset
4.0 5.8
+1.0 - 1.0
4.0 0.0
+1.0 - 0.0 +0.0 - 1.0
4.0
4.0 0.0
3.5
+0.5 - 0.0
2.0 - 0.5
0.0
5.0 - 1.0 -1.0- 1.0
+1.0
5.0- 1.0
+1.0
2.0 0.5
+0.5 - 0.5 +0.5 - 0.5
Gap
5.0 +1.0 -0.0
Offset
Depend on style
位置
详细定义
5
概述
面差根据造型定义 间隙控制方法: 1.前大灯根据发动机罩来确定.
19 / 50
NL1 Gap & Offset
Number
6
Area
Roof X W/shield
6
Gap
4.0 +1.0 -1.0
Offset
Number
8
Area
Fender X H/Lamp
Gap
1.5 +0.5 -0.0
Offset
Depend on style
位置
详细定义
8
概述
面差根据造型定义 间隙控制方法: 1.前大灯根据翼子板翻边来确定.
22 / 50
NL1 Gap & Offset
Number
9
Area
Fender X Hood
Gap
4.0 +1.0 -0.0
Offset
0.0 +0.0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间隙及面差定义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1.1.1 意义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
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
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
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
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
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
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
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
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1.1.2.2 间隙、面差定义内容主要包括内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由于内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
合理的间隙配合,不仅可以美观造型,降低制造难度,也可以方便安装。
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主要分以下几个总成:仪表台总成、门内饰、侧围及顶盖内饰、背门/行李舱内饰。
1)仪表台总成:仪表台是乘员感官最为直接也接触最多的内饰部分,在整个内饰中也最为重要分。
合理的仪表台间隙可以营造感官美,同时提高内饰档次。
因仪表台集成的功能多,仪表台分块相对多而小。
间隙面差定义不合理会导致有些分块干涉或缝隙过大。
根据仪表台造型、配置、预选材料的不同间隙面差会有差别。
主要部分的间隙面差见表1。
图1-2 HL-1、NL-2、GC-1、FE-1、CE-2仪表台表1-1 各车型仪表台间隙面差对比单位为毫米表1(续)单位为毫米2)门内饰:根据前门内饰造型、配置、预选材料的不同间隙面差会有差别。
主要部分的间隙面差见表2。
图1-3 HL-1、NL-2、GC-1、FE-1、CE-2门内饰单位为毫米3)侧围及顶盖内饰:侧围、顶盖内饰的分缝位置、搭接方式比较一致。
主要部分的间隙面差见表3。
图1-4 HL-1、NL-2、GC-1、FE-1、CE-2侧围内饰表3 各车型侧围内饰间隙面差对比 单位为毫米表3(续)单位为毫米4)背门/行李舱内饰:背门、行李舱间隙面差内容较少,一般背门内饰顶部、左右、内装饰板之间间隙定义为1 mm~1.5mm。
背门内饰总成与行李箱内饰、顶棚之间定义间隙8 mm~10mm 。
图1-5 HL-1、NL-2、GC-1、FE-1、CE-2背门、行李舱内饰1.1.2.2.2车身表面间隙、面差定义涉及到运动件的间隙面差定义,在不影响造型及外观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增大面差或定义成压盖的形式,以削弱运动件下降后对不动件的撞击。
典型的例子为发动机罩与散热器面罩。
但对于前后车门,为获得与侧围浑然一体的效果,一般不留面差。
车身表面间隙面差定义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前后车门与侧围及周边、后背门总成及周边。
1)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汽车的前脸犹如人的面部,因车而异。
对整车的外观影响较大。
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罩、前保险杠(前格栅)、前大灯造型、搭接方式均存在差别。
因此汽车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的间隙面差定义显得尤为重要。
定义时既要考虑外观美观、间隙均匀同时也要保证运动件的开闭间隙合理。
对于与运动件搭接的位置,要考虑到因运动件下沉引起的间隙缩小。
见表4。
图1-6 HL-1、NL-2、GC-1、FE-1、CE-2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表4 各车型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间隙面差对比单位为毫米车型 HL-1 NL-2 GC-1 FE-1 CE-2备注序号基准件 相关件 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各车型范围1发动机罩外板 散热器面罩13.50.10+2.05.05.0+---8.05.05.0+---5±1.0-1.5 ±1.5---8.0 ±1.0间隙:一体:1~2对接:5~7 面差: 对接:-1.5~0 压盖:8~132发动机罩外板前大灯4~65.05.0+---4.50.10.0+- -1.05.05.0+- 5.00.10.1+- -4.00.00.1+-5 ±1.0-1.5 ±1.04 10+-6~-2±1.0间隙:4~6 面差: 依造型-1~-6单位为毫米车型 HL-1 NL-2 GC-1 FE-1 CE-2 备注 序号 基准件 相关件 间 隙 面 差 间 隙 面 差间 隙面 差间 隙 面 差 间 隙面 差 各车型范围 3前保险杠前大灯2.5-1.02.0-0.5 2.0 -1.02.5±-1.0间隙:2~2.5 面差:-0.5~-12)前后车门与侧围及周边:前后车门也是重要的运动件,此处的间隙定义同样要考虑到外观及运动间隙。
整个车门分缝间隙尽量均匀一致,为保证不干涉,后视镜盖板等随动件的面差不宜过大。
见表5。
图1-7 HL-1、NL-2、GC-1、FE-1、CE-2前后车门与侧围及周边表5 各车型前后车门与侧围及周边间隙面差对比单位为毫米3侧围外板后车门外板4.50.10.1+- 000.1-4.0 0.10.0+- 00.00.1+-3.5 0.10.0+-0.00.1+-4.0±1.01.00.5+-4.5 1.00+01.0-间隙:3.5~4.5面差:04顶盖外板 侧围外板 32.00.10.1+- 4.00.10.1+- --0~8 5.05.0+--- -- -- -- 25± 1.0--间隙:25~32 面差:--表5(续) 单位为毫米车型 HL-1 NL-2GC-1 FE-1 CE-2 备注序号基准件 相关件 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间 隙面 差各车型范围5侧围外板 前车门框 4.50.10.1+- -6.00.15.0+- 4.00.10.1+- -6.00.10.1+- 4.00.10.1+- -2.00.10.1+-5.0±1.0-3.0±1.04.5 ±1.0-3.0 ±1.0间隙:4~5 面差:-2~-66侧围外板 后车门框 4.50.10.1+- -3.00.15.0+- 4.00.10.1+- -6.00.10.1+- 4.00.10.1+- -2.00.10.1+-5.0±1.0-3.0±1.04.5 ±1.0-3.0± 1.0间隙:4~5 面差:-2~-67前车门外板 门槛装饰板1.05.05.0+- 005.0-5.0 0.10.0+- -5~05.05.0+- 5.00.10.0+---5.0±1.53.5±1.55.5 ±1.56.0 ±1.0间隙:门槛与门一体:0.5~1 门槛与门不一体:5~5.5 面差:依造型 8后车门外板 门槛装饰板1.05.05.0+- 005.0-5.0 0.10.0+- -5~05.05.0+- 5.00.10.0+---5.0±1.53.5±1.55.5 ± 1.56.0 ±1.0间隙:门槛与门一体:0.5~1 门槛与门不一体:5~5.5 面差:依造型3)后背门/行李箱门总成及周边:后背门、行李箱门与后尾灯的造型同样对此处间隙面差得定义有很大影响。
整个背门、行李箱门左右分缝要保证对称性。
类似于HL-1背门与玻璃与侧围之间要预留足够的运动间隙。
见表6。
图1-8 HL-1、NL-2、GC-1、FE-1、CE-2前后车门与侧围及周边单位为毫米表6(续)单位为毫米1.1.2.3 间隙、面差定义输出物间隙面差定义输出表格格式见附录A-2。
附录二XX车型间隙面差定义表见表A-2。
表A-2 XX车型间隙面差定义表序号零部件名称(基准)相关零部件名称定义值相应位置剖面图间隙数据状态间隙面差1左前车门内饰板把手盒左前车门内饰板扶手0 0 0.2+ 3.000.5-1左前车门内饰板把手盒左前车门内饰板扶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