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考勤,强调课堂纪律等。
二、复习旧课:提问“什么是疫源地消毒?”三、明确目标:讲清本次教学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方法:本次课所讲授内容属理论知识,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发热病人如何护理?(二)教授内容一、传染病的工作特点1.执行严格的传染病隔离、消毒制度和管理方法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传染病流行前应做好准备工作4.护理工作范围广泛5.护士是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之一二、传染病常见症状及护理程序发热发热(一)护理评估:1.倾听患者主诉,询问发热开始时间、程度,持续时间及其规律性,评估热型。
2.发热的临床表现:⑴.发热的一般伴随症状,如不适的皮肤温度、头痛、抽搐、全身肌肉酸痛、昏睡、虚弱、食欲不振、口渴、口唇干裂、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出汗增加或冒汗、寒颤、皮肤起鸡皮疙瘩、尿量减少且色浓、脉搏快、呼吸急促等。
⑵.生命体征,包括目前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⑶.精神状态如躁动不安、教学过程性、皮肤有无疹子、皮肤的弹性、湿度、温度、颜色等。
3.实验室及其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X线、B超等(二)护理计划1.护理诊断:发热:与病原体感染有关2.护理目标(1)体温下降,最终维持正常体温。
(2)高热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病人舒适感增加。
(3)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热的基本知识,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3.护理措施1.饮食与液体的摄取⑴.向病人解释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一方面代谢增加,使各种营养素大量消耗,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另一方面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因此,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注意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⑵.病人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故应依其饮食爱好,提供美味可口的饮食,并嘱其少量多餐,以增进食欲。
⑶.指导患者了解摄取充足液体的重要性。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传染病护理学》教案课时安排:本章共计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3. 学会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评估4. 培养护理人员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与分类2. 传染病的基本特点3.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4. 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5.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分类、特点及护理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染病患者的病例,讨论护理措施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介绍传染病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好奇心。
2. 讲解(15分钟)讲解传染病的分类、特点及基本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20分钟)分析传染病患者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15分钟)讲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方法。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传染病患者护理操作演练,提高护理技能。
4. 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概念、分类、特点、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认识。
4.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操作演练中的表现,提高护理技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传染病护理学》2. 案例素材:传染病患者病例3. 教学课件:传染病护理相关知识4. 实践操作视频:传染病患者护理操作流程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传染病医院,深入了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2. 邀请传染病护理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传染病护理经验。
《传染病护理》教学教案01总论1
数小时(细菌性食物中毒)
数日(白喉、猩红热、菌痢)
数月(狂犬病)
数年(麻风病)
蠕虫病潜伏期计算应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至虫卵和幼虫出现以前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往往较稳定,对确定传染病的检疫期提供重要依据。
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后遗症(sequela):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
传染病发展阶段的特点
阶段
特点
潜伏期
病原体已侵入,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前驱期
已发病,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
症状明显期
病情逐渐加重而达到高峰,出现了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体征
恢复期
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逐渐消失
讲授内容
旁批
第一章总论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我国历史古代称:疫、瘟疫、瘟病、疫疾、疫疠、天行、时气、伤寒等
常见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
由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又称寄生虫病。
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并非所有感染性疾病都具有传染性。
为什么要学习传染病学?
它是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某些老的传染病或消灭,如:天花(smallpox)、人间鼠疫(plague)、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等;或得到控制,如: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流行性脑膜炎(epidemic meningitis)等。但某些老的传染病却变得突出,如:结核病(tuberculosis)等。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 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 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 2~4d。 2. 兴奋期 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 临床表 现
恐水、怕风。体温升高(38℃~40℃) 、恐水为本病的特征, 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 声、 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 外界刺 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 不清, 呼吸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 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本期 1~3d。 3.麻痹期 病人痉挛发作停止,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
护理目 标
护理措 施
对症护 理
用药护 理
痉挛、惊厥、呼衰、循环衰竭等并发症。 5.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病情观 察 心理护 理 健康教 育
倍加爱护与同情患者,做好安慰工作,减轻心理压力。 十三、健康教育 1.预防宣教 向患者、家属及社区广泛宣传狂犬病对人
的严重危害和预防措施; 加强对犬、 猫的管理; 宣传被咬伤后, 及时、 彻底处理伤口及注射狂犬疫苗的意义, 督促病人进行预
起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主要病理变化是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特征性的病变是嗜 酸性包涵体, 称为内基氏小体。 内基小体是指具诊断意义的病 人脑组织内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菌落。 四、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病犬,近年来多起报道,人被 流行病 学
“健康”的犬、猫抓后而患狂犬病。 2.传播途径 .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
四、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与许多 动物都可以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猪的感染率高, 感染后血中病 毒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因此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其中三带喙库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活力,但耐寒、耐干燥,在-70 ~15℃可保存数月至数年。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并复制,
病原学
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液,形成第 1 次病毒血症。病毒被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后在内繁殖并释放,大量病毒再次
侵入血流,形成第 2 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和皮疹。
麻疹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当麻疹病变遍及全身淋巴组织,
饮食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喉炎、急性心衰等。
流行病学
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与病原排出有关。
十一、护理目标
体温正常;皮肤无破溃,无继发感染发生,皮疹消退; 10 分 体重正常,患儿获得所需的营养;无并发症发生;病原不向 钟
第7页
外扩散。
十二、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隔离:采取呼吸道隔离。
主要护理 措施
每日给 10 万单位,年长儿 20 万单位,共两日,有维生素 A
缺乏眼症状者 1~4 周后应重复。
3. 中药治疗 前驱期已辛凉解表透疹;出疹期宜清热 解毒透疹;恢复期宜养阴清热,调理脾胃。
健康教育
4.并发症的治疗 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发生
心力衰竭时,给予强心剂;发生喉炎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五、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发病机制
(1)潜伏期:约 10d(6~18d),曾接触过被动或主动免
疫者,可延至 3~4 周。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 3~4d。这一期的
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其它症状,并有眼结膜充血、
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无亚型,在电镜下病毒呈球形 或丝状,中心为单股负链 RNA,外有脂蛋白包膜,膜内有血 凝素,能凝集猴红细胞。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日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系统或直接进入血流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患者全身毒血症状 群, 成为起病早期的钩体败血症。 其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 损伤。 2.内脏器官损害 钩体可广泛侵入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
器官,尤其是肝、肾、肺等实质器官,其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
第
3
页
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1) 肝脏: 病变为肝细胞变性肿胀, 实质有炎性细胞侵润, 肝内胆管有胆汁淤积。 (2)肾脏:可见肾间质水肿,轻度的细胞侵润,肾小管退 行性变,严重者还可出现缺血性肾小管坏死等间质性肾炎改 变。 (3)肺:病变为广泛点状出血,炎症现象并不明显。镜下 可见肺微血管广泛充血, 严重者肺呈肝样实变, 最终造成患者 窒息死亡。 此种毛细血管病变亦可发生于脑及脑膜、 骨骼肌等 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3.中后期机体的变态反应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第
5
页
或伤寒。是早期钩体血症症状的继续。自然病程 5~10d。也 有少数严重病人,有消化道、皮肤、阴道等处出血;部分严重 病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泻。可有低血压或 休克表现。 (2)肺出血型:早期败血症后 3~4d 出现,分为普通和弥 漫性肺出血型。普通肺出血型,有咯血和痰中带血,出血量不 多,体征不显,X 线有散在点状局限出血侵润。弥漫性肺出血 型是我国钩体主要的死亡原因, 与机体超敏反应有关。 其特点 是:来势迅猛、迅速出血、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呼吸循环衰 竭,窒息死亡。 诱发肺弥漫性出血的因素可能有: 休息不好; 情绪不稳定; 未及时治疗;机体免疫力底;早期治疗青霉素剂量过大,出现 严重的治后加重反应,即赫氏反应。 (3) 黄疸出血型: 于病后 3~7d 出现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肝肾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常见有鼻出血、皮肤 和黏膜瘀点、瘀斑、咯血、尿血、阴道流血、呕血,严重者消 化道出血引起休克而死亡。 高胆红素血症, 一般总胆红素超过 正常 5 倍以上, 而 AST 很少超过 5 倍以上。 肾脏变化轻重不一, 轻者为蛋白尿、血尿、少量白细胞及管型。病期 10d 左右即趋 正常。严重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酸中毒、尿毒症 昏迷,甚至死亡。肾功能衰竭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因。 (4)脑膜脑炎型:临床上以脑炎或脑膜炎症状为特征,剧 烈头痛、全身酸痛、呕吐、腓肠肌痛、腹泻、烦躁不安、神志 不清、 颈项强直和阳性的克氏征等。 在免疫期前脑脊液中细胞 数正常,蛋白反应呈弱阳性。糖和氯化物往往正常。 (5)肾功能衰竭型:以肾脏损害较突出,表现为蛋白尿、 血尿、管型尿、少尿、尿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酸中 毒。氮质血症一般在病期第 3d 开始,7~9d 达高峰,3 周后恢 复正常。本型无黄疸,故易与黄疸出血型的肾功能衰竭鉴别。 10 分 钟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第一章:传染病护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重要性和护理原则的应用能力第二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2.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常见传染病2.2 教学内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特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特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常见传染病2.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传播途径及其特点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三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3.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了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病情观察的应用能力第四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4.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了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传染病患者的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和病情管理的应用能力第五章:传染病护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5.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掌握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5.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案例5.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应用能力第六章:呼吸道传染病的护理6.1 教学目标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6.2 教学内容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6.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七章:消化道传染病的护理7.1 教学目标掌握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7.2 教学内容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7.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八章:血液系统传染病的护理8.1 教学目标掌握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8.2 教学内容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8.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血液系统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九章:神经系统传染病的护理9.1 教学目标掌握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9.2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9.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神经系统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十章:特殊人群传染病的护理10.1 教学目标掌握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10.2 教学内容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10.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特殊人群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十一章:传染病的心理护理11.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掌握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特点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力第十二章:传染病的社区护理12.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掌握传染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12.2 教学内容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传染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社区护理12.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在社区中传播特点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社区护理的应用能力第十三章:传染病护理的科学研究13.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掌握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选题和方法13.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选题和方法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选题和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实施过程13.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重要性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选题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14.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掌握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4.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未来趋势和挑战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护理的未来发展14.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领域最新发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未来趋势和挑战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未来发展的应用能力第十五章:传染病护理案例分析1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传染病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分析传染病护理的实际案例讨论案例中的护理问题和解决方案1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提供传染病护理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案例中的护理问题和解决方案15.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案例中传染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特点和分类。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曲靖医学高
(505-202)(数学)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教
案
﹙首页﹚
务处制
等专科学校教
授 课
2015 年
月
日 星期
学
2
时节 间
时数 学时
授 课
章 节
第四章 第一节 阿米巴病 第二节 疟疾
授 课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
方 它□ 式
教 学
目 的
1.掌握阿米巴病、疟疾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2.熟悉阿米巴病、疟疾的流行病学、预防
2.潜在并发症:脑疝、黑尿热。
十一、护理目标
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不发生脑疝和黑鸟热等,发生
时及早发现,及时控制症状。
十二、护理措施
9
(505-202)(数学)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1. 生活护理
(1)隔离:采取虫媒隔离。
(2)休息: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3)饮食:发作期给予温流质,如糖水、果汁。有呕吐、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疟疾
时
间分 配 板书
一、定义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叮咬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为 间歇性、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伴肝脾肿大和贫
定义
血。
二、病原学 疟疾的病原体为疟原虫,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 5 分钟
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 4 种。4 种疟原虫
病原学
的生活史相似,包括在人体内和按蚊体内两个阶段。
进入血液循环,侵犯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经过环状体、滋养
体、不成熟裂殖体等无性繁殖阶段发育为成熟裂殖体。成熟
裂殖体内含有数个或十几个裂殖子,当红细胞破裂后,疟色 素、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释放入血,产生典型的临床疟疾发 作。其中一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再次侵入红 细胞,形成了临床的周期性发作。间日疟和卵形疟发育周期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
3.细菌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破伤风等。
4.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5.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6.传染病护理技术:隔离技术、消毒技术、防护技术等。
7.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疫情报告、现场处置、个人防护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操作演示法:演示传染病护理技术,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防治和护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0学时。
2.理论教学:40学时。
3.实践教学:20学时。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2.实践成绩:40%,包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等。
3.期末理论考试:30%。
七、教学资源1.教材:《传染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书籍:《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3.网络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传染病护理学相关教学视频等。
八、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长繁殖并排出体外,引起轻度的病理损害,而人体不出现
疾病的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
者与带虫者。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病原携带者一 又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携带
2.病原携 带状态
病原体持续时间短于 3 个月称为急性携带着,若长于 3 个
月则称为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发热、休克等。 3.免疫机制 大多数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应答有
关。有些传染病能抑制细胞免疫,如麻疹;或直接破坏 T 细胞,如艾滋病;大部分的病原体能通过变态反应导致组 织损伤,其中以Ⅲ型反应(肾综合征出血热)和Ⅳ反应(结
组织损伤 的发生机 制 1.直接损 伤
核病)最为常见。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2.毒 素 作 用
校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教案案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系部护理系教研室儿传护理教研室课程名称传染病护理学授课班级12级五年制护理55班授课教师刘莉职称助教使用教材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编写日期20xx年年99月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授课时间20xx年9月7日星期一34节学时数2学时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它教学目的目标1
传染病的 基本特征: 1.有特异 性病原体
2.有传染 性
3.有流行 病学特征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均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产物的
特异性免疫感染后的免疫。感染后免疫属于主动免疫,所
生成的抗体为特异性抗体,可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使胎
儿获得被动免疫。不同病原体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时
间长短和强弱不同。一般来说,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三、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基本理论: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学特征和传播途径。
2. 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各种传染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以及常见并发症。
3. 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各种传染病的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4.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原则、控制措施和疫苗接种。
5. 传染病的护理:传染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临床案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室和临床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 6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0 学时,实践教学 20 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 理论教学:每周 2 学时,共计 20 周。
2. 实践教学:每周 1 学时,共计 20 周。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占 40%。
2.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 60%。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传染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 参考书目:(1)《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3)《传染病护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八、教学建议1. 强化基础知识:传染病护理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第一章:传染病护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意义和任务,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分类和传播途径。
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意义和任务,传染病的特点、分类和传播途径。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二、第二章: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灭菌、健康教育等。
2. 教学内容: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灭菌、健康教育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
4. 教学评估:操作考核、课后作业。
三、第三章:病毒性传染病护理1. 教学目标: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流感、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2. 教学内容:病毒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流感、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四、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护理1. 教学目标: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结核病、细菌性痢疾、布氏杆菌病等。
2. 教学内容:细菌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结核病、细菌性痢疾、布氏杆菌病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五、第五章:寄生虫病护理1. 教学目标:掌握寄生虫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绦虫病等。
2. 教学内容:寄生虫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绦虫病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六、第六章:消毒、灭菌与隔离1. 教学目标: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和原则,了解隔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熟悉隔离措施的实施。
2. 教学内容:消毒、灭菌的方法和原则,隔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隔离措施的实施。
3.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角色扮演。
4. 教学评估:操作考核、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第一篇: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能力分析1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1],包括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等)、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传染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
如要让学生掌握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好发的季节,冬春季则易发呼吸系统传染病,以便能针对不同传染病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让学生掌握心情开朗、情绪乐观、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的患者病情恢复的能更好,相反,如果患者情绪悲观、消极抑郁、没有足够的关爱,则容易使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病而不易治愈。
通过这类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为、心理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从而在使学生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健康。
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传染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
此外,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知识,如各种消毒隔离方法,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并根据病程阶段不同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措施。
2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
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去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
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所谓“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有聆听着,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
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均能影响到病情的预后。
在教学中,笔者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向学生说明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因素对病情预后的影响,如开朗乐观、家庭关系好、朋友多的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而悲观抑郁、单亲家庭、缺少朋友的患者病情恢复则较慢,尤其是大量酗酒、发怒、熬夜、劳累等不良行为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
传染病护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传染病护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设计的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传染病的防护工作。
课程目标•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传染病的病因学、传播途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知识;•熟悉常见传染病、致病微生物及预防方法;•学会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和实施传染病管理;•增强传染病防治意识和技能。
授课内容第一章传染病概论•传染病的概念和特征;•传染病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传染病病因学•传染病的致病菌和感染源;•传染病的感染途径;•免疫防御机制。
第三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链;•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第四章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五章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管理•痢疾、结核、流感、腮腺炎、登革热等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传染病的管理和报告制度。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室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作业要求•按时完成每次课程作业;•撰写一份传染病实验室实践报告;•撰写一篇传染病防治论文。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验室实践报告;•传染病防治论文;•期末考试。
参考教材•《传染病学》(第三版);陈文荣、刘妏文主编。
•《现代传染病学》(第三版);王宝强主编。
•《传染病防治手册》;刘严等编。
授课教师本课程教师均为医学护理专业教育背景,擅长传染病护理和传染病管理工作。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持皮肤清洁、干燥。高热病人易发生口腔炎,可用生理
盐水清洁口腔。⑥用药护理:遵医嘱用退热药,注意剂
量及出汗情况,避免大汉导致虚脱。用抗生素药注意了
解药物的用法、剂量、副作用。⑦健康指导:教育病人 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传染病流行期间
消毒的定义
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诊,发热期间
6. 沙介荣 传染病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Word 资料
.
教
学
容
时间 分配
板书
第七节 传染病的护理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指护士用整体护理程序对传染病
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由于传染病起病急、病情危重、病
情变化快、并发症较多,传染性较强,要求护士不但要
掌握传染病知识和操作方法,更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
同情心,护理工作要严密、细致,能迅速、准确地配合
补充营养,昏迷者给予鼻饲。⑤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 药品。⑥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包括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流行病学资
皮肤黏膜及口腔护理。
料
6.组织灌流量改变 与毒素导致周围循环障碍有
关。
护理措施:①给予仰卧中凹位,绝对卧床休息,尽
量减少搬动。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肤黏膜、尿
量等。③观察皮肤的出血点及瘀斑,注意是否有 DIC 的
三、传染病的消毒 (一)消毒的定义 消毒就是用物理、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 到外界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Word 资料
消化道隔离 接触隔离
.
(二)消毒的种类 1.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有传染源存在或可能被传染 源污染的物品或场所进行消毒,如医院环境日常卫生处 理,饭前便后洗手。 2.疫源地消毒 对传染源存在或曾经有过传染源的 地方进行消毒。按时间可分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 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 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 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 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三)消毒的方法 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四、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护理评估是否正 确直接影响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因此要求护士要全面、 仔细采集主观、客观的资料。传染病评估主要包括传染 病流行的有关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 (一)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是评估传染病的重要依据,包括年龄、 性别、籍贯、职业、生活习惯、旅居地区、发病季节、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毒隔离制度,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3.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传染病易传染需要隔离,
病人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焦虑、孤独、自卑
对患者进行 整体护理
等,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进行身心护理,促进病人早
日康复。
4.进行病情观察 传染病并发症多,要求护士要密 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病情观察
5.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护士要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 的宣传教育,指导家属和病人遵守隔离、探视管理制度,
授课 时间
2015 年 9 月 14 日 星期一 3.4 节 学时数 2 学时
授课 章节
第一章 第七节 传染病护理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它□
教学 1.掌握转染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目的 (目标) 2.熟悉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1.传染病常见的护理问题 2.传染病常见护理问题的主要护理措施
病。如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要求病人住单人房间
5 分钟
严密隔离
(同病种可住一室),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
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进入病室要戴口罩、手套、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3)
2015 至 2016 学年 第一 学期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 编写日期
护理系 儿传护理教研室 传染病护理学 2012 级五年制 5 班 刘莉 助教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5 年 9 月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教
案﹙首页﹚
1.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 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 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等。要求:同种病人可住一室,床床距离为 2m,但相互间不得借用物品或传阅书籍;接近病人时应 戴口罩、帽子和穿隔离衣,并保持干燥,病员一般不准 外出;病人到其他科室会诊或治疗时应戴口罩,病人呼 吸道分泌物经消毒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或焚烧;病室 用紫外线照射,病室内空气每日消毒 1 次。
《传染病护理》教学教案1流行性乙型脑炎教案(2024)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如出现呼吸衰竭,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 畅、使用呼吸兴奋剂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2024/1/28
14
循环系统并发症
2024/1/28
心律失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易出现心律 失常,应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 现并处理。如出现心律失常,遵 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 疗方法。
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包括对症护理、心理护 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 容。
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 应对策略。
2024/1/28
27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趋势
01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加强疫苗接种
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特 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 人群的接种。
2024/1/28
加强监测和预警
21
05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2024/1/28
22
心理护理策略
建立信任关系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 信任关系,通过积极沟通、倾听 和理解患者的担忧和需求,提供
情感支持和安慰。
评估心理状态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 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 、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并根 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完善诊断和治疗手段
02
探索更加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
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03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的挑战,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9
2024/1/28
THANKS
感谢观看
30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 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设计
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防控形势日 益严峻。传染病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对于保障人类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01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分类、流行过程及防控策略;熟悉常
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原则。
能力目标
0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具备
临床护理技能与操作
学生应熟练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技能,包括病情观察、症状管理、用药指导等,同时 能够正确执行相关护理操作,如防护措施、标本采集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应对自己在传染病护理学课 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 技能的熟练度等。
学习态度与方法
学生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 方法,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 论、及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等 。
团队协作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跨学科团队协作
强调传染病护理中跨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如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的紧密合作,共 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护理团队内部协作
探讨护理团队内部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提 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合作
强调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患者对治疗和 护理的依从性,促进康复。
疑难案例剖析及解决方案
案例一
重症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处理。针对重症流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讨论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 计划,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案例二
耐药结核病的挑战与应对。探讨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难点和护理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加强患者教育、提高 用药依从性等。
2024版(可编辑)《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精华版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VS
评估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 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传染病护理学》教材,以及相关的 教学大纲、课件等。
参考资料
国内外相关的传染病护理学专著、期刊、 网站等,以及教师推荐的其他参考资料。
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评估方法
评估脏器功能
评估全身状况
定期检查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指 标,如转氨酶、肌酐、心电图、血气分析等。
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皮肤黏膜等, 及时发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表 现。
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
制定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口腔护理、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等。
提供专业护理支持
针对患者具体需求,提供专业、细致 的护理支持。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技巧
Chapter
感染性休克早期识别及干预措施
早期识别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变化,及时发现感染性休 克的早期征兆。
干预措施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等。
包括物理消毒(如紫外线、高温等)和化学消毒(如含氯消毒剂、过 氧乙酸等),根据病原体特点和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灭菌方法
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化学灭菌剂等,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医 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应用场景
明确各种消毒灭菌方法适用的场景和条件,如手术室、病房、实验室 等不同区域的消毒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隐性感 染
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而少
数人则转为病原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健康 携带者,成为传染源。
(四)潜伏性感染 又称潜在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功能 将病原体局限在人体中某些部位,但又不能将病原体完全 清除,病原体可长期潜伏下来,人体不出现临床表现,待 人体防御机能降低,原已潜伏在人体内的病原体可乘机繁 殖,引起人体发病。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 疱疹、疟疾、结核病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 排出体外,不易成为传染源,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 处。 (五)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不但诱导人体产 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人体的变态反 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严重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 感染后,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少数显性感染者可转为病 原携带者,成为传染源。 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上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变,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 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但易于识别。
1.病原体 被清除
长繁殖并排出体外,引起轻度的病理损害,而人体不出现
疾病的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
者与带虫者。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病原携带者一 又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携带
2.病原携 带状态
病原体持续时间短于 3 个月称为急性携带着,若长于 3 个
月则称为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
中,如伤寒、菌痢、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肝炎
等,病原携带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三)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
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
损伤,临床上多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 检查才能检出特异性抗体。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
4.潜伏性 感染
5.显性感 染
三、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 作用。可分为保护性免疫反应(抗感染免疫)和变态反应两 5 分钟 种。
(一)非特异性免疫 在抵御感染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首先发挥作用,这是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出生时即有的较为稳定的 免疫能力。 1.天然屏障 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胃酸、溶
20XX 年 9 月 7 日 星期一 3、4 节
学时数 2 学时
授课 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它□
1 .掌握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传染、传染源、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
态、潜伏性感染、显性感染等概念
教学 目的
2.掌握感染的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群中传播并导致流行。
3.传染病护理学:是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的一门临床 10 分
护理学科。
钟
传染病
二、传染病学发展简史
在人类历史上,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 等流行十分猖獗并造成重大灾难。有些急慢性传染病,如 伤寒、疟疾、斑疹伤寒、白喉、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在我 国城乡亦曾广泛流行,给广大民众造成严重威胁。时至今 日,结核病卷土重来,AIDS 有蔓延之势。在“预防为主” 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使传染病的 发病率有了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预防工作取得 了很大成绩。但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 等仍然广泛存在。传染病疾病谱正在改变,传染性非典型 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等,这些 新出现的传染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 严重威胁,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比过去更加严峻的形势。
菌酶等)与附属器(鼻毛、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等外部 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和胎盘屏障等内部屏障。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概念及构成
5 分钟
感染(传染):是指病原体以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侵入人 体后在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 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 环境三个因素。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的概 念
构成感染 的必备条 件:病原 体、人体、 环境
常见的感染过程有以下五种表现: (一)病原体被清除
20 分 钟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在人体有效的防御作用下,如皮
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多种体液成分的溶 菌、杀菌作用,血脑屏障和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均能使 病原体在体内被消灭。
(二)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停留、存在于机体一定的部位生
感染的五 种形式:
(目标) 4. 掌握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5.熟悉感染过程中人体免疫的作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传染病、传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等概念 难点:隐性感染和病原携带状态的区别
教学 方法
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采用病例、精讲、启发、引导、讨论、自学等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2.朱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习题集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3. 吴光煜 传染病护理学 第二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 王明琼 传染病学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王明琼 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沙介荣 传染病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总论
时间 分配
板书
一、基本概念
1.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
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原虫、蠕 虫、昆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包括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和
感染性疾 病
没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
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或动物
体后所引起的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2015 至 2016 学年 第一 学期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 编写日期
护理系 儿传护理教研室 传染病护理学 12 级五年制护理 5 班 刘莉 助教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XX 年 9 月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教
案﹙首页﹚
授课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