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诗歌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本文将从情感表达、景物描绘、语言艺术、节奏韵律和创作背景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情感表达《再别康桥》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
诗人通过离别康桥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母校的依恋和不舍之情。
诗歌中流露出的情感时而轻快、时而低沉,但始终都围绕着对康桥的深情。
这种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起伏,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二、景物描绘《再别康桥》的景物描绘十分优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营造出康桥独特的美景。
从“轻轻的我走了”到“不带走一片云彩”,从“河畔的金柳”到“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些景物描绘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三、语言艺术《再别康桥》的语言艺术独具特色。
诗人运用了优美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的语言既简练又生动。
同时,诗歌中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节奏韵律《再别康桥》的节奏韵律十分和谐。
诗人通过运用平仄、韵脚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十分鲜明。
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韵律更加优美。
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创作背景《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徐志摩对英国剑桥大学的怀念之情。
徐志摩曾在这所大学学习,并对这里的景色和氛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他再次来到这里,离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诗作中的绝唱。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欢迎阅读!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1】《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品。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
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
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
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
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
《再别康桥》语言审美赏析
《再别康桥》语言审美赏析篇一:《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恋人分别时的深情感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不舍之情,也表现了对时间、对爱情、对生命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语言审美的角度对《再别康桥》进行赏析。
一、简洁明了的语言《再别康桥》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
诗中的用语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华丽、繁琐的词语,而是采用清新、质朴的语言,以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如:“红雨初收,柳暗花明”,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红雨”和“柳暗花明”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见所感的景象。
又如:“轻轻挥别,漫漫长夜”,这句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份深情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和不舍。
二、细腻的情感表达《再别康桥》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充满了诗人对恋人的深情思念和不舍之情。
诗中的语句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例如:“你走之后,雨打在我的脸上,我感到了寂寞”,这句话通过描写雨水拍打在脸上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对恋人离开的悲伤和不舍。
又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句话通过描写花瓣飘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三、意境的构建《再别康桥》的意境构建非常出色。
诗人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和离别的场景,营造出了一种深情、伤感的氛围。
例如:“康桥,如一朵盛开的花朵,静静地躺在河水的怀抱中”,这句话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
又如:“斜阳照墟落,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通过描绘夕阳西下、流水人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
《再别康桥》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细腻,意境构建出色,这些都是这首诗歌所具有的语言审美特点。
诗人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读者,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篇二:《再别康桥》是英国诗人莎士比亚所写的一首著名诗歌,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爱情诗歌之一。
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
《再别康桥》是一篇非常经典的现代诗,作者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徐志摩。
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整理了《再别康桥》全文及其他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再别康桥》全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赏析《再别康桥》格调委婉轻盈,诗行整齐和谐,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流露出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这首诗的笫一节连续使用了三个“轻轻的”,用特有的句式和回环反复的修辞,细腻而真实地描摹了作者那种踌躇满志、步履轻盈的神情和恐怕惊扰“康桥”的内心独感。
从第二节开始描绘康桥的迷入景色,诗人择取了“康河”一带富有特色的景物“杨柳”、“青荇”、“浮蕖”等,先出之以巧妙的比喻杨柳在夕阳的映照下,犹如穿上盛装的“新娘”,榆荫下的清泉泛射出落日的余晖,恰似天上落下的彩虹,等等,然后由物及人,进一步写出了这些景物所激发的自已感情的波澜,从而构成了个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优美境界。
笫五节写撑箐泛舟,月夜放歌,和前面的凝神观照刚好构成了动禾静,有声和无声的鲜明对照。
正当读者为诗人的描绘所吸引时,诗作又急转直下,由“不能放歌”到“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流露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的结尾和开首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云彩”本来是带不走的,诗人明知如此而偏要郑重其事地写道:“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只能说明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深和思念之切。
作者简介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徐志摩散文诗再别康桥赏析
徐志摩散文诗再别康桥赏析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为世人传唱。
究竟再别康桥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呢。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徐志摩散文诗再别康桥赏析,供大家欣赏。
徐志摩散文诗再别康桥赏析(一)你来或者不来,去或不去,康桥都在那里,不喜不悲。
倒是来这里的人在康桥的柔波旁、榆柳下演绎他们的悲欢离合。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烟云,黄昏吹着晚风的柔,轻如风,悄无声息,轻如雪,悠闲飘落。
来时一袭长衫,去时衣袂飘飘。
挥手之间,西天的云彩成为你永恒的背景,。
当时伊人在,曾伴彩云归。
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了一座城市,所以喜欢了哪里的一草一木。
轻柔的晚风,吹拂河畔渡满霞光的柳枝,摇曳出一份妩媚,晃动出一丝娇媚,荡漾成粉红色的回忆。
回忆会褪色吗?波光里的艳影告诉我,依旧如昨。
所有的前尘往事一同随波荡漾起来。
还是那条河,还是那湾水,清凉氤氲在心头。
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吧,悠闲自在地摇摆,用自己喜欢的姿势,没有嘈杂与喧嚣,没有羁绊和束缚。
没有争夺与血腥。
如果这里是桃源,我就是那一株桃树,简简单单,别无所求。
一条水草也会有梦,绝不因它是一条水草而卑微。
自由的空气,静美的恬淡,爱的馨香。
倘若这是卑微的,也是伟大的卑微。
因为梦里的清泉折射的是七彩的阳光,纵使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纵使梦想别现实割得支离破碎。
每一个碎片都会保留它最本真,最完整的原貌,即使尘封在心底,也会随心动而鲜活。
探寻,追寻,寻到过那隔绝人世的优美与宁静,在星光与波光中涵养着自由的灵性,忘情于康桥的优美,沉迷于自然地纯洁,人生在奇异的月光下斑斓而多彩,奏响美的旋律,放飞爱与自由的翅膀,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那是理想的宣言。
哀莫大于心死,其实其莫大于心不死,其实哀莫大于心不死而不得不死。
那首欢愉轻松的歌如今唱来必定变得沉重而无奈,理想的琴被现实折断了弦,语气痛苦的回忆不如选择忘记,语气厉声质问,不如选择沉默,与其选择苦苦哀求不如选择淡然放手。
抓不住的何止是时间,春去春来之后,沧桑的何止是双眸。
爱从空中飘过——《再别康桥》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爱从空中飘过——《再别康桥》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是他赴英留学时期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对离别的痛苦。
在诗中,徐志摩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抒情的语言,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让读者不禁感叹爱从空中飘过的美好和无奈。
在这篇赏析中,我们将通过对《再别康桥》的解读和分析,探讨诗歌背景、内容以及情感表达,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经典之作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同时,也会分享个人对这首诗所感悟和对读者的启示,希望能够引发对诗歌的深入思考和欣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再别康桥》的赏析:1. 诗歌背景: 首先介绍作者和诗歌的背景,包括作者徐志摩的生平和作品特点,以及《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内容解读: 对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逐行解读,包括诗歌的文字表达和意象描绘,分析作者用词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
3. 情感表达: 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包括作者的思念和眷恋之情,以及作品所传递的心灵共鸣和情感共鸣。
通过以上解读和分析,读者将更深入地理解《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感受到其中流露出的深情和离愁。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赏析,探讨爱与离别的主题。
通过分析诗歌的背景、内容和情感表达,揭示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进一步感悟到爱情的深刻意义。
同时,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唤起读者对于爱与离别的思考,引发内心深处对于爱情和人生的共鸣,启示读者珍惜眼前人,珍爱当下。
2.正文2.1 诗歌背景《再别康桥》是由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徐志摩所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徐志摩在上海圆明园中写下了这首诗,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他身处离别的痛苦中,深深怀念远在英国剑桥的妻子陆小曼。
徐志摩将自己的爱情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和执着的爱意。
在作品中,徐志摩以“康桥”为背景,这里是指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座桥梁,象征着知识与思想的交流。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诗词鉴赏诗歌鉴赏:《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诗歌鉴赏诗词鉴赏诗歌鉴赏:《再别康桥》赏析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再别康桥》赏析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寥寥可数的诗人。
他仿佛是一个拥有天生艺术才能的人,他人眼里没法成为诗的,在他眼中能够成为诗。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怀诗,被誉为徐志摩的第一代表作。
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见“康桥”在诗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上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下边就《再别康桥》这首诗进行赏析。
全诗依据时间的推移来反应诗人的感情变化,诗歌一开始写道夜晚时分诗人到达久其他康桥,接着着力描绘康桥的漂亮景致,诗人因这里的一景一物堕入对往昔的追想、。
最后天气渐晚,星辉出现了,也示意诗人离其他时辰马上到了。
诗人不得不回到现实,缄默即是他无声的呼唤,“此时无声胜有声”说的就是诗人当初的心境吧!面对漂亮的康桥,他不敢放歌,惟有保持缄默,忧如缄默是他独一能为康桥做的事情。
他惟恐康桥的安静美好会因自己一个不慎的行为而被打破。
为了守住康桥的完好美好,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谨言慎行,连来回时都是“轻轻的来”,“静静的走”。
可见诗人对康桥是多么的热爱。
总的来说,《再别康桥》表达感情的方式较为直白,它把诗人的感情直接向读者暴露,这样大大加强了诗歌的抒怀性。
运用虚实联合的手法描绘光景,如在诗的第四节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实写的是红霞照射在河面的情景,指河上的水藻遮挡住霞光,使霞光变得琐碎,“揉碎”一词用得很好,那彩虹似的梦碎了,也意味着诗人梦想的幻灭。
“彩虹似的梦”终归是空幻的,诗人最后要回到残忍的现实中去。
但是诗人仿佛不甘愿,“寻梦”便表现他内心的梦想,诗人内心仍残余点儿希望,盼望“撑一支长篙”去重拾失掉的梦想。
虚实联合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意蕴,创造了似真似幻的气氛,衬托诗人忧伤情绪。
这首诗在遣辞用字及意象的选用方面也极为讲究。
徐志摩喜欢用大批的形容词来创造浓重的感情。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诗歌《再别康桥》赏析《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作品中文笔细腻,意境优美,技巧高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再别康桥》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别康桥》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语言凝练、审美范围宽广和意境动人等特点,读罢给人以深刻美好的情感体悟。
并且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本文试着体验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脉络,在感受词语运用和情感流露之美好的同时,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1、徐志摩及《再别康桥》概述徐志摩是著名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笔名云中鹤等,在1921年赶赴英国留学,并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徐志摩深受唯美派诗人和欧美浪漫主义熏陶,对其当时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别康桥》就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歌创作于1928年,诗歌中的“康桥”即为剑桥大学校址,诗人在1920年至1922年间在剑桥大学游学,并且诗人视这一时期为其人生的转折点,正如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所表述的那样,在诗人24岁之前,诗人对诸如相对论和民约论等著作的兴趣远远大于诗歌。
而在游学期间,康桥的水打动了诗人,唤醒了诗人的诗歌灵性,将他带入到了诗歌创作之中。
在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的时候,思绪荡漾,感慨万千,在归途中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创作了这首《再别康桥》。
很多人认为徐志摩具有鲜明的“康桥情结”,并将其渗透至自己的创作之中。
2、《再别康桥》赏析2.1细化各节内容,感受词句的优美《再别康桥》整首诗共七节,主要线索为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情感变化,通过康桥的景物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以此表达内心的不舍之情。
在第一节中,诗人连续运用了三个“轻轻的”,为读者营造了缥缈轻盈的意境,并且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独自一人故地重游,由独自一人离去的事实,进而增强了离别的悲伤之感,给读者创造了感同身受的真实感。
再别康桥 赏析
再别康桥赏析引言《再别康桥》是现代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歌,于1928年发表。
这首诗作被广泛传诵,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再别康桥》进行全面的赏析,从诗歌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主题《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离别康桥之际所写,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以及离别的悲痛之情。
通过对康桥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诗人将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融入诗歌之中。
诗人通过康桥与自己的关系,写出了追逐爱情和梦想、追求自由与美好的人生主题。
二、结构分析《再别康桥》共有四个六行体,每一行的音节分布为4-3-4-3-7-5。
整首诗以典型的押韵方式呈现,采用了ABABCC的押韵结构。
这种结构既使整体结构紧凑有力,又增加了韵律的美感。
此外,每一个六行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片段,每个片段都逐渐表达出离别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四个片段将诗人的情感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语言运用1.比喻与象征徐志摩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象征手法,使诗歌充满了寓意和深意。
例如,将自己与“康桥”相比,表示自己的自由与不拘束;将康桥比作“加拉帕戈斯海上的骆驼”,寓意离别后面临艰苦和困难的旅程。
这些比喻和象征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邃的内涵与情感。
2.对比与对偶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了对比与对偶的手法,以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例如,诗中将“将来山长水远”与“昨夜西风凋碧树”进行对比,表达了离别前的有限与离别后的无限的强烈对比。
3.重复与叠加徐志摩巧妙地运用了重复与叠加的手法,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例如,在第二至三六行体的结尾处,出现了“我……第一次”的重复,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厚意,也凸显了离别的痛苦之情。
四、情感抒发《再别康桥》运用了诗人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情感来表达离别的悲伤和追忆的痛苦。
从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康桥的怀念和眷恋之情。
这种情感抒发使诗歌不仅仅是对康桥的离别,更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祭奠。
《再别康桥》的原文与赏析
《再别康桥》的原文与赏析《再别康桥》的原文与赏析《再别康桥》展现的所有审美特点内涵及价值都缘于作者对康桥的爱恋,让每一个读者读后都为之所动,可谓感人肺腑,情真意切。
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再别康桥》的原文与赏析,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enxue)。
原文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
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
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
再别康桥全文及赏析
再别康桥全文及赏析再别康桥全文及赏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全文及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再别康桥》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下面是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尚、赞美自然的。
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
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
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
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
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
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
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
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
诗歌《再别康桥》 赏析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诗歌《再别康桥》赏析诗歌《再别康桥》是中国杰出的现代诗人朱自清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被广泛传诵,深受读者欣赏和喜爱。
本文从诗歌的题材、意境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伟大的诗歌。
首先,要谈到诗歌的题材。
《再别康桥》是朱自清在上海临别时所作,也正是以此表达了他对康桥的告别,这也是题目的由来。
在这首诗中,朱自清把自己的心情融入自然之中,将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塑造出一幅风景秀丽、富有哀愁的图画。
其次,要谈到诗歌的意境。
《再别康桥》是一首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
诗歌中的“康桥”这一背景不仅是朱自清的青春回忆,更凝聚着人们对崇高、美好、永恒的向往。
在康桥这个充满哀愁和美好的地方,作者似乎不仅想挥别一段人生,也更展现出了关于生命、时光、爱情的种种感慨和思考。
最后,要谈到诗歌的语言。
《再别康桥》语言优美,简洁明快,使用了大量富有文学性的修辞手法,如暗喻、排比、对偶等,使整首诗歌意蕴十分深刻、富有感情。
每一句话都是如此雄辩与生动,每一字都具有深刻的内涵。
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极为谨慎地挑选了每一个符号,让诗歌从字面上就展现出悠然的情怀与慈悲的人性。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再别康桥》这首诗歌传达了朱自清的内心,同时也传递了人类对美好、永恒的向往。
它是一首思乡怀远、抒发情感、追寻意境的诗篇,展现了作者的感人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诗歌以它朴实的语言和深入的探讨,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面对生命和世界的诸多变幻并处理自己的情感。
同时更带领我们理解了朱自清这样的伟大作家,如何通过诗歌来记录他内心的情感、展示他对生命的思考。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赏析3篇再别康桥赏析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赏析3篇再别康桥赏析徐志摩创作的《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经典名篇,被收录进高一语文教材中,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再别康桥》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赏析(一)《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
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
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
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
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
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
再次,我觉得它不是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
第二句是化客为主,第三句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
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再别康桥》 赏析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是徐志摩创作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歌以经典的形式、深沉的意境、洗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对青春和爱情的深切思考,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首先,诗歌《再别康桥》主要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遗憾。
从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深知此时此刻是青春的告别,爱情的离别,“别后”“别时之景象”极为惨烈,“荒草”“闲庭”等荒湮的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离别后,作者再也不能与自己的爱人并肩走过康桥,与自己共度浪漫的时光,这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最深刻的感情。
其次,诗歌《再别康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中的诗句抒发了作者对爱情和青春的思念和怀念,如“小桥流水人家”,“康桥横欲断,天涯咫尺之间”,“别时茫茫江汉上”,“更上一层楼”,许多诗句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内涵。
这些诗句在作者生前就已经被广为流传,被称为经典之作,在现代文学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再次,诗歌《再别康桥》的语言简练、意味深刻。
徐志摩在诗歌中用诗意的笔触艺术地描绘出了离别时自己的内心感觉,诗语简单清新,却表达了无法言语的绝望和失落,诗歌的意境非常深刻。
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文艺复兴的阴影和情感冲突的震撼。
最后,诗歌《再别康桥》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再别康桥》被广泛学习和传颂,它表达了作者和时代的情感和思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志摩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为后来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诗歌《再别康桥》通过深切的情感表达出离别时的遗憾和痛苦,同时其深刻的意境、简洁的语言、独特的风格、经典的内容也使它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和推崇。
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在生活中感受到最纯粹的情感和生命的意义。
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
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篇1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写作背景《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
康桥,即英国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作赏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三美
《再别康桥》出自于徐志摩先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很多人都对这首诗作过赏析。
从形式上来说,《再别康桥》是体现并发展了闻一多所倡导的“三美”格律诗论特点的代表诗作。
下面,为您带来“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三美”,更多内容尽在,欢迎大家的关注和阅读。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意了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潭中倒影的“彩虹”,以及“云彩”、“夕阳”、“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等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
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这样,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光艳的色泽,美丽的构图,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似乎也想同诗人一起进入这康河夕照、黄昏泛舟的诗意美的境界中去。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赞同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
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
《再别康桥》一诗节奏和谐,流畅而带有轻微的弹跳。
音乐美主要来源于节奏,节奏则是由音组有规律的重复所形成的。
《再别康桥》每一诗行基本上都由三个音组组成,其中一个音组再由两至三个音节构成,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既严谨而又不拘一格,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着诗行语流的灵活变化,构成了一支完整的乐曲。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原文呈现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1】作别西天的云彩【2】。
段解:总写诗人离开康桥时的情景,透露出难舍难分的离情。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3】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段解:实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之情。
③软泥上的青荇①,油油的在水底招摇【4】;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5】做一条水草!段解:实写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赋予其人的情态。
④那榆荫下的一潭【6】,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7】段解: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榆荫下的清潭。
清泉映彩虹,如梦如幻,诗人对康桥的深情也融化在清泉里。
⑤寻梦?撑一支长篙,【8】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9】,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段解:诗人寻梦放歌。
诗人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梦,归来时放声高歌,情感达到高潮。
⑥但我不能放歌【10】,悄悄是别离的笙箫【11】;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12】段解:诗人的思路急转,从梦境回到现实。
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无限离愁充满胸怀。
⑦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3】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段解:表现诗人不愿离开康桥的柔情。
名师圈点:①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根生在水底。
名师赏评:【1】[感情基调]前三句三用“轻轻的”有何作用?连用三个“轻轻的”,正见出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作依依惜别。
这里,诗人的感情温柔细腻,诗歌节奏轻缓、徐舒,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重点【2】“西天的云彩”不仅给康河晚景装点了几分柔美,而且其轻柔、飘逸之态暗合诗人“轻轻”的动作。
说“作别西天的云彩”避免了直露、浅白、生硬的弊病,显得宁静与和谐。
【3】[比喻]将“金柳”比作“新娘”有怎样的妙处?精彩点这是一个形象鲜明且极富诗意的比喻,平中见奇。
《再别康桥》诗歌赏析(整理12篇)
《再别康桥》诗歌赏析(整理12篇)篇1:诗歌《再别康桥》赏析诗歌《再别康桥》赏析《再别康桥》是一篇极具文学艺术欣赏的佳作,通过阅读体味全诗的情感表达,品悟出诗中所蕴含的推及平凡生命的博爱,尊重独特命运的自由。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因其语言洗练清丽,审美效应宽泛,意蕴丰赡动人等诸多特点被誉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格外引人注目。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欣赏与接受的最高层次是哲理层面的悟解,而人生哲理的品味其实就是对人生真相的窥破①。
我们试图通过阅读体验全诗的情感脉络,欣赏揭示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起始语“轻轻的”词语轻缓、平和又抚人心弦,足见作者同“对象”的熟悉和亲近。
简单的“走”却能使读者即刻触动,一下子便联想起人生的际遇—“分别”的场景。
“正如”一词回转话意到“来”,通过对比,更反衬出“走”的百感交集。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轻轻的招手”饱含“归来后”又将久别地内心表白,进一步铺陈出难以言表的眷恋。
硕士论文,人生意蕴。
“作别”勾起人生离别时无限的情愁,“西天的云彩”定然是作者在离别处看到的自然景象,太阳正慢慢的落去,留下那即将被黑暗湮没的余晖中飘散的多彩云朵;读者便会下意识的联想到在怅然若失中对美好事物无奈中地难以挽留的依恋,也能读出作者对作别对象的倾慕和挚爱。
作为全诗的首节,“轻轻的”采用复沓,清淡无奇却如蜻蜓点水,点拨得读者的思绪延绵,油然地顺着一字一字产生了与作者在情感融通中的“共鸣”。
作者开语就势点题,读者在轻松和愉悦的心境中能体味到离别者的丝丝愁绪,隐隐哀伤,牵绊得离别者(作者)是那道不明“来”后要“走”《再别康桥》的复杂情感。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河畔的”把景物一下由首节的“西边的云彩”远景拉到了近前,让开放的思绪聚焦在了“作别对象”上来。
“金柳”表明在斜阳中的柳枝都光彩四溢。
“夕阳”陪衬出了“新娘”的曼妙多姿、纯贞无暇、富有生机的气质。
《再别康桥》徐志摩 原文及赏析
《再别康桥》徐志摩原文及赏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诗歌开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营造出一种轻盈、柔和的氛围,仿佛诗人不忍打破康桥的宁静与美好,只是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
“作别西天的云彩”则将离别之情与西天美丽的云彩联系在一起,为全诗定下了浪漫而略带忧伤的基调。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康桥的美景。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地写出了金柳的婀娜多姿和妩媚动人。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则表现出诗人对这美景的深深陶醉和留恋。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青荇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招摇,诗人甘愿化作一条水草,融入这柔波之中,充分表达了他对康桥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那一潭清泉在诗人眼中如天上虹般美丽,然而这美丽却如同梦幻一般易碎,暗示着诗人美好理想的破灭。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在这里展开了对梦想的追寻,他撑着长篙,向着更深处探索,满载着星辉放歌,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
《再别康桥》课⽂赏析《再别康桥》课⽂赏析 《再别康桥》这⾸诗将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也驰骋在诗⼈的想象之中,吟成了宛如优雅动听的轻⾳乐般的抒情诗,从⽽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
下⾯是课⽂赏析,希望你能喜欢。
离情别绪,⾃古以来多少⽂⼈墨客曾经吟唱过,以⾄名篇充栋。
徐志摩的《在别康桥》也算是此中的⼀篇吧,诗歌的⾃然美与⼈性美历来为⼈所称颂。
我们感动于这样⼀⾸⼩诗,不是因为它有着多深刻的思想性,就因为它给了⼈们⼀个新意,⽤飘逸的笔调坦⽰了诗⼈的⼼灵世界,颇有⼀枝独秀之⼯。
康桥,也称剑桥,是英国的⼀座⽂化名城,犹以剑桥⼤学知名与世。
了解徐志摩⼀⽣的⼈就知道,作者青年时期满怀抱负,脱离了令⼈窒息的旧中国社会,店铺。
先是东渡太平洋⾄美国就读政治经济学,想去探求所谓西⽅资本主义的精神⽂明。
但在那庸俗势利的美国社会⾥,诗⼈亲⾝感受到的是⽐国内更加⽆聊和令⼈窒息的空虚。
诗⼈是不⽢与此状的,正如他写的⼀样:“我当初也并不是没有我的信念与理想,有我的崇拜的德性,有我信仰的原则……往理性⽅向⾛,往爱⼼与同情⼼⾛,往光明的⽅向⾛,往真的⽅向⾛……”(《再剖》),于是在1921年,诗⼈⼜离开美国,远涉⼤西洋来到了英国,这古⽼、宁静的康桥学府便成为作者西游的精神归宿了。
在康桥的⼀年⾥,作者初步形成了⾃⼰的资产阶级⼈⽣观,他沉醉于河⽔、林⽊、花鸟、⼩径中,发现了⼤⾃然的美。
这在他当时的“绝对的孤独”的⽣活中,多少填补了其内⼼的⼀点遗憾。
正因为如此,他对康桥正如对家乡⼀样的亲切。
1921年开始,他多次亲临康桥,先后作了诗歌《康桥,再会罢》和散⽂《我所知道的康桥》,⽽这⾸《再别康桥》算是第三篇了。
在前⾯的两篇⽂章中,作者不⽌⼀次地倾吐了他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满怀来春重临康桥的希望。
在《康桥,再会罢》中,作者写道:“康桥,再会罢,我⼼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在这⾸诗的最后还写了“最难忘”的⼏种事物,如“春阳”“秋⼣”等,诗⼈激越的唱到:“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好景不长,这以后,作者先是与妻⼦张幼仪离婚⽽遭到师长与⼤多数同仁的斥责,同时,在⽂学事业上,他的那⼀套资产阶级的⽂艺观点不断地受到进步的⾰命⽂学阵营的抨击,⼴⼤⼈民群众对他的作品付之于冷漠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 》最初发表于 1928 年 12 月 10 日《新月》月刊第 1 卷第 10 号上,后收入诗 集《猛虎集》。
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 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 被理想化、 诗化了, 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 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
西天的云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 一不被理想化、 诗化、 人格化。
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 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 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
诗 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 他神思恍惚, 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 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 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慕之情。
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 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 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 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在康河留连忘返,夜色降临还不忍离去,他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 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里最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 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 胜有声”! 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
诗人带着几分 眷恋,几分惆怅,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 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 的眼前。
《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 迷人的图画, 如诗的第二节, 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 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另外,全诗的结构韵律的独特创新,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的绝妙艺术风格。
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到三个节拍,节奏非常鲜明;每节二四行押韵, 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整齐中富于变化,使全诗充满 了错落有致的美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6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 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人以 " 轻轻的 "" 走 "" 来 "" 招手 "" 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 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 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
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 是"西边 的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 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 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 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
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 以" 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 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诗中的意象独具特色。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 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 车水马龙, 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
但这一切, 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 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 ""柔波""青荇""青草""星辉" 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
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 逐节换韵, 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此外, "轻轻""悄悄" 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 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七节诗, 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 丽的词语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 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
2/6
过 动 作 性 很 强 的 词 语 , 如 " 招 手 "" 荡 漾 "" 招 摇 ""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画 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诗人闻一多 20 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 美""建筑的美", 《再别康桥》 一诗, 可以说是"三美" 具备,堪称徐志摩 诗作中的绝唱。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