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试论基于资产负债观下的公允价值

费 用 都 只是 流量 的概念 ,没 有 存量 何 来 流量 ? 只有在 夯 实 资 产负 债 的前 提 下 收益 确定 才 是 真实 的 ,这 是人 们 主 张 资 产负 债 观 的最 主要 的理论 依 据 。 目前 全 世 界 主要 准 则 制 定机 构 ,诸 如 I B、F B以及我 国财政 部会 计 准 AS AS 则 委 员会 都 以资产 负 债 观为 主要 理 念 。如前 所 述 ,公 允 价值 在 资产 负债 观 要 求 的全 面 收益 计量 模 式 、决策 有 用 的会 计 目标 、全 面 反 映资 产负 债 的 波动 变化 方 面具 有 很 强 的契 合性 ,这 也 是在 资 产负 债 观 角度 坚 持公 允 价值 的
具有 偶 然性 非 经 常性 损 益 。对 于公 允 价值 而 言 ,本质 上 是一 种 未 实现 的非经 常 性 的持 有 资产 产 生 的损益 。在 公 允 价值 模 式 下 ,由 于没 有现 金 作支 持 ,利 润并 不 能说 明 经 营状 况 良好 ,亏损 也 不代 表 公 司经 营欠 佳 。 因此 ,为 了增强 报 表 披露 的 完整 性 ,需 要对 于 这部 分 损益 在 附 注 中加 以额 外说 明 ,使 得 投资 者 充分 了解公 司盈利 的构成 状况 ,便 于分析 公 司经营 的持续经 营能力 , 为其未 来投 资 决 策提供 有效 的损益信 息 。 3 改 进公 允 价值 估 价 技术 。新 准 则 突破 了历 史 成 本 .
在 我国 的发 展 , 允价值 在计量 负债方 面还有 很大 空 间。 公
在此 提 出如下建议 :
1坚持 资 产 负债 观 。根 据 葛家 澍 教授 的观 点 ,在 目 . 标 导 向制 定会 计 准则 下 应 当坚 持 资产 负债 观 。 资产 才是
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的资产或者负债的价格。
在企业会计中,公允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原则,它可以有效地反映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公允价值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公允价值是市场上的可观察价格:公允价值是在活跃市场中交易的价格。
因此,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上已发生的交易价格,是市场上的可观察价格,反映了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买卖双方的交易愿望。
其次,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企业在进行公允价值估计时,需要考虑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而不是企业自身对项资产或负债的估值。
因此,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合理协商,反映了市场上真实的交易价格。
再次,公允价值是独立于企业的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在进行公允价值估计时,企业需要参考市场上已经发生的交易价格,而不是基于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
因此,公允价值是独立于企业的管理层的主观判断,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客观性和透明度。
最后,公允价值是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原则之一: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通过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比性。
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允价值用于金融工具的计量:金融工具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项目,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企业需要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通过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金融风险和市场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第二,公允价值用于投资性产业的计量:对于投资性产业,企业需要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通过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产业,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对投资性产业的投资回报和资产价值,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三,公允价值用于资产减值测试的计算:对于可变公允价值的资产,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会计计量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059-01当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会行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企业财会工作的日益复杂给财会人员带来更高的要求。
财会人员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计量水平。
公允价值是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反映,它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出了市场的真实动态,以公允价值为标准来对进财会工作,有利于把握提升计量水平,为企业经营与管理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经营依据。
一、公允价值概述所谓公允价值主要指的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双方按照市场中的普遍价格作为成交价格的行为中的普遍价格就是公允价值。
在资产交易过程中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价格也叫做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也叫做公允市值,公允价格,从其本质上来看主要指的是一种对于市场信息的综合评价,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的真实状况。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前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国际会计行业的认可。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用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公允价值这一理念的引入有效地提升了我国会计行业的水平,当前这一概念已经在我国会计行业得到了广泛推广。
二、公允价值理论随着公允价值的提出,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公允价值理论,正是因为公允价值理念的提出才使得公允价值实践逐渐成为可能。
在公允价值理论中有两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另一方面是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论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在现代财会行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是依靠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来进行评判的。
传统的会计计量主要是通过对过去会计信息的评判来了解企业的真实状态,而利用公允价值更有助于让企业者更加容易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
在应用公允价值这个概念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

息来做 决策的。 是近年来 , 但 随着会计 环境 的转 变 , 史成本 历
原 则 开 始 受 到 人们 的 批 评 。 以历 史 成 本 为 基 础 编 制 的 会 计 报
例 在 二 十 年 内增 加 了 近 1%。 一 变 化 影 响 了 美 国 会 计 理论 0 这 界 对 财 务 会 计 目标 的 研 究 方 向 , 使 2 致 0世 纪 7 O年 代 开 始 的
值 会 计 的理 论 基 础 作 以 下探 究 。
【 关键 词 】 决 策 有 用观
公允价值
相 关性
美 国财 务会 计 准 则 委 员 会 (AS 认 为 , 允 价 值 是 当前 F B) 公 交易 中。 在熟 悉 情 况 、 关 联 、 不 自愿 的 各 方 之 间 进 行 资 产 交 换
受 托 责 任 观 的 理论 基 础 是 委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 理 论 , 理 论 指 出 , 于社 该 由
会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资源 的受托者有向资源委托 者解释 、 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 , 计的1标是报告资源受 说 会 7 1
托 管 理 的情 况 。 该 观 点 下 , 要 采 用 历 史成 本 计量 属 性 , 在 主 因
委托者 责权 明确 , 关系通过 直接 沟通来维 系 , 其 借助 契约进 行严格界定 。 投资者和 债权 人对企业资产 的所有权 或收益的 要求权 是具 体的 、 明确 的 , 会计上 也是可操 作 的。 但是 . 随着 资本市 场的发展 , 企业 股权 的分散化 程度越 来越 高 . 委托和
展开 。
17 90年 美 国 会 计 原 则 委 员 会 ( P 提 出 的 财 务 会 计 的 A B) 基 本 目标 是 : 财 务 报 表 的 使 用 者 ( 别 是 投 资者 和 债 权 人 ) 向 特
论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收入、建立个人职业风险基金、严明奖罚制度等。强化法制教育,要求 会计人员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处理会计业务。二是加 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进行复 杂判断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总之,公允价值的使用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只有不断去完善 准则,完善法律,采用充分发挥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上的优势,更好地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提供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论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2006年 2 月 15日,我国财政部重新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大量 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之一。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和实施的必要性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 1995 年制定的国际准则第 32号中指 出,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 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借鉴了西方会计比较成熟 的理论,坚持趋同的理念,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 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公允价值实施的必要性。 虽然中国市场的发达程度却远不及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但随着我国 市场经济的发展仍有必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 性:(1)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经营能力,实现资本保全。(2)有利于提高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 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该会计信息与决策有关,有助于会计 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特定经 济。 2.公允价值的引入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加入 WTO 后,我国经济 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规则趋同的 趋势越来越明显。努力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对我国
会计前沿专题--公允价值会计讲义(PPT 87页)

2019/11/7
14
FVA
第一节 公允价值会计概述
二、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
USA Congress 国会
• 紧急经济稳定法案,Senat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10月3日)
USA SEC 证券交易委员会
• 对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第133条款的报告和建 议:关于按市值计价的研究(08年12月30日)。
会计前沿专题—— 公允价值会计
主讲人:会计学院 彭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11/7
1
FVA
主要内容
1 公允价值会计概述 2 公允价值的确定 3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 4 公允价值会计的推广
2019/11/7
2
FVA
第一节 公允价值会计概述
关键词
会计计量 计量属性 Fair value 公允价值 Fair value accounting 公允价值会计 Mark to market accounting 调到市值计价会计/
资产负债表
同上
持有到期金融资产 贷款、应收款项
摊余成本AC 摊余成本
(股东权益)G/L 利润表 L 利润表 L
I/S 利息、售让损益 同上
2019/11/7
20
FVA
第一节 公允价值会计概述
三、公允价值的内涵
S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06年9月)
FV定义: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出售某 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为转移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第一节 公允价值会计概述
三、公允价值的内涵
IASB: IFRS 9 Financial Instruments
浅析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覃
经 济论 坛
浅析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朱 荣
( 州市刻字厂 , 锦 辽宁 锦 州 1 10 ) 2 00
摘 要: 重点讨论 了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
关键 词 : 允 价值 会 计 ; 论 基 础 ; 用 公 理 应
Hale Waihona Puke 公允价值会计是指 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 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 由于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的限制会计学收益无法确认在既定期 间内持有 从而不利于反映本期 的实际收益。同时 , 由于资产成本 债的主要计量屙l的会计模式 , 生 其核心是公允价值 的 确定 。 公允价值会计 资产的价值增减 , 的计算方法不同 , 基于历史成本的传统会计收益也不便于比较。鉴于会计 的产生首先是会} i 十十 量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 学收益的种种弊端 , 不少西方学者逐渐吸收了经济学中收益的概念 , 认为 1 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收益中应列人资产的持有利得和损失 。 此后 , 美国财务会 计一准则委员会 1 会计 目标的变迁 . 1 90 企业财务报 表的要素》 中提 会计计量模式 的选择 , 最终服务于会计 目 标。多年来 , 会计 目 标一直 在 18 年发表 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三号《 是各 国 会计学界研究的焦点 , 其中, 以美国的研究最为突出。美 国会计界 出两个不同的收益概念 : 盈利和全面收益。其中, 关于全面收益的表述是 : 在一个期间来 自 非业主交易的权益 ( 净资产 ) 的全部变动”也就是要包 , 在 2 世纪 7 、O O O8 年代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会计 目标流派: 受托责任学派 “ 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业主权益( 净资产 ) 的变动。根据全面收益理论 , 公允 和决 策有 用 学派 。 就受托责任学派讲 , 受托责任之所 以 在, 存 其根本原 因在于资源的所 价值无疑成为体现全面收益的最佳计量模式 。 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与之相应 的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不仅要求两权 2 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 . 1 的分离 , 更重要 的是 , 还要求社会资源的分配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 , 也 2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推广—— 以欧盟为例 实践 中, 公允价值会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对金融工具 , 特别是衍 就是说 , 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是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 , 其涉及 的利 尽管国际会计准则中已经有一套相对完备的体系, 但 益主体更趋于多元化。可 以说, 它们并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学派。从根本 生金融工具 的计量 , 上说, 两者都强调会计要为所有者的委托负责 , 只是在具体 内容上各有侧 其国际推广并非一帆风顺 。下面以欧盟为例说明公允价值国际推广中遇 0 2年 7月,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上市公司( 包括银行 ) 2 0 从 05 重。受托责任学派更加强调受托人的经管责任 , 将重点放在受托人与委托 到的困难。20 人的关系上;而决策有用学派则强调会计信息对企业以外的各利益主体 年起都必须采用 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金融工具的计价方法 ,必然对欧洲 企业, 特别是银行业产生影响。出于谨慎 , 欧盟在随后的认可过程中, 并未 的重要性 , 即会计信息要为其决策提供依据。 20 欧盟下属 的会计监管委员会 由于现实的会计工作多以如实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为目标 , 历史 完全采纳国际会计 的全部 内容。 0 3年 7月 , 国际会计准则第 3 号——金融工具 : 2 披露与列报》 国际会 和《 成本便成为会 计计量的主导模式 。但是 ,自2 0世纪 8 O年代 以来 ,美 国 认可了除《 9 确认与计量以外的所有 国际会计准则》 这 。 20 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 计准则第 3 号——金融工具 : 说 示“ 好” 良 的金融业绩和“ 健康” 的财务状况 。 究其原 因, 因为在现有 的 汁 情况的出现 , 明欧盟对于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存在疑虑。 会 问题 首先 , 理论中 , 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 历史成本是资产实际发 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 , 主要集 中在 以下几方面 : 公允价值会计可能 生的成本 , 反映了资产或负债在实际交易中的历史记录 , 以反映受托责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风险状况得到更好的反映 , 是 确定某些金融工具 的公允价值 , 尤其 任为会计 目标的。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时 , 只能反映已发生的成本 , 而不是 增加会计报表项 目的波动性 。其次, 未来可能发生的成本。然而 , 在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时 , 由于其初始投资很 是确定没有相关市场价格 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 可能会比较困难 。再有 少或者为零 , 且在未来结算 , 其签约时的初始投资( 历史成本 ) 并不能反映 若强迫银行使用公允价值会 计,其 自身信用风险 的恶化将导致 自身发行 因而减少负债 的公允价值 , 如果其 资产价值不变 , 会引 其价值和风险情况。并且在持有期间 , 由于其价格 的波动较大 , 历史成本 债券价值的减少 , 破坏金融的稳定。此后 , 虽然 2 0 0 3年 1 2月国际 难 以追踪市场价值的变动情况 , 使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 。此后 , 起股东权益的反常增加 ,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如何使会计计量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 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修订后 的 IA 2 I S 9称为《 A 3 和 A 3( 修认后金融工具 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其投资 、 信贷等活动更为有用 的信息 , 计目标开始 准则》 , , 会 )但是 欧盟对全面采纳这两项准则仍保持谨慎态度 。 0 4 1 月 20 年 0 欧盟在布鲁塞尔会议上投票通过了 I S 9 A 3 在欧洲的采用 , 但前提是 更多倾向于决策有用观。 计目 的这种转变, 会 标 是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 1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需要对其进行两项修订 , 一是禁止将公允价值选择 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 权应用于负债 ,二是允许对基于投资组合的核心存款套期采用公允价值 1 会计计量理论两大部分的变迁 - 2 从表现形式上看 , 会计计量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资产计价 和收益决 套期会计。可见 , 公允价值会 计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 将公允价值应用于会计计量是大势所趋 , 目前所遇到 定。 会计计量两个部分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不断发展完善 , 也是公允价值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的困难主要查 由世界各主要经济 区发展 的不平衡 , 具体经济环境差异明 会计 产生 的重要 原 因 。 1 .资产计价模式的变迁。2 世纪 5 年代以前 , .1 2 O 0 人们变通倾 向于从成本 显造成的。 . 2 的角度理解、 界定资产 , 因而当时资产一般都是指企业通过实际交换行为 2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在我 国目前 的会计实践 , 一些会计要表及报表项 目, 已经是按公允价 所取得的实际资产或是通过一定簿记规则形成 的账户借方余额。但随着 我 也将公允价值的概念 各个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会计学界在此后的理论研究 中, 也开始逐渐接 值作为计量。同时 , 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如在 19 年实施的《 99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2 0 及 00 受经济学中关于资产的概念。这体现在美 国会计学会在 1 5 年 的一份报 引入准则当中 , 97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中都有所涉及 。但事实是我 告中, 该报告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个体从事经营所需 的经济资源, “ 是可 年实施的《 用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力总量。” 该定义强调了资产的价值 , 而不是企业 国运用公允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着障碍。 2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超前 于我国的会计目标。 我国会会计 目 为取得该资产所实际耗费的支 出。但是 , 该定义只重视资产的存量特征 , 2 .在理论上 , .1
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 会计准则

在撰写本篇文章之前,我先要对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进行全面评估。
公允价值是会计准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是指公允价值的定义、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和公允价值的应用。
下面,我将就这三个标准依次展开讨论,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合乎市场条件下,交易双方自愿进行的、充分知情的交易中能够得到的价格。
这个定义强调了交易是自愿的和充分知情的,也就是说在公允价值计算中,需要考虑到交易的真实性和双方的意愿。
它也着重强调了适用于资产或负债的权利或义务,并突出了价格应为合乎市场条件的条件。
这一定义要求我们在确定公允价值时,需要考虑市场条件和交易意愿,确保计算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
二、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是指在计算公允价值时所依据的条件和假设。
根据会计准则,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应当是最佳市场价格。
这意味着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应当以市场价格为依据,如果市场上存在同类或相似的交易,那么这些交易的价格就是确定公允价值的最佳依据。
如果市场上不存在同类或相似的交易,那么就需要依据市场利率、预期收益率等因素来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
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是确保公允价值计算结果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
三、公允价值的应用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是指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公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根据会计准则,应当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这就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反映到财务报表中。
另外,公允价值的应用也涉及到对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和会计政策的选择。
在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企业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公允价值的应用涉及到企业会计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对其进行规范处理。
个人观点和理解总结回顾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包括公允价值的定义、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和公允价值的应用。
会计的基本理论

会计的基本理论引言会计是组织和管理财务信息的过程,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会计是至关重要的。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会计学的基本原则和概念,它们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和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计量基础以及会计方程式等。
会计是指通过记录、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的一种方法和实践。
它旨在提供有关企业或个人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可靠和准确的信息。
会计不仅限于企业,个人也可以运用会计技术来管理个人财务。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者有关资源配置和财务管理的信息。
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者有关企业财务情况和业务活动的信息。
它使企业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帮助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
此外,会计还提供了对外报告的依据,为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手段。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工作依赖于一些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帮助会计师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
1.实体假设:会计将企业看作一个与其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独立实体。
2.会计周期假设:会计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如年度或季度。
3.成本原则:会计将资产的价值确定为其购买或获取成本,而不是市场价值。
4.会计货币性假设:会计将财务信息以货币单位计量,以方便比较和报告。
这些基本假设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它们有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会计的计量基础会计的计量基础是指会计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所依据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会计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和现金流量量法。
1.历史成本法:根据历史成本原则,会计将资产的价值确定为其购买或获取成本,不考虑市场价值的波动。
2.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是指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这种计量方法用于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与市场有密切关联的项目。
3.现金流量量法:现金流量量法将重点放在现金流量上,强调预测和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一、本文概述《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和剖析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原理及其理论基石,系统梳理公允价值会计从概念产生、发展演变到实际操作运用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对财务报告质量、企业经济决策以及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本文首先界定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它与历史成本会计的主要区别及其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适应性。
通过详尽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构建的历史脉络及当前学术界的争议焦点。
进而,本文将重点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讨论其在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以及负债计量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并结合实例探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本研究还将审视公允价值会计在实践中的效果,评估其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所起的作用,同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乃至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经济学中的公允价值定义、会计学的计量属性理论以及财务报告的目标与决策有用性。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反映了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这一定义强调了交易的公平性、双方的自愿性以及交易的熟悉程度,为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会计学中,公允价值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计量属性,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更能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现行市场价值,从而提供更相关、更可靠的财务信息。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还包括会计计量理论,即会计应该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行计量,而不仅仅是根据历史成本。
财务报告的目标与决策有用性也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经济决策。
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提供更加相关和可靠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重要的会计方法,它基于公允价值的原理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理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市场参照物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它强调资产和负债应以市场上能够获得的价格作为基础计量,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公允价值的确定是通过市场上能获得的可观察的市场数据来实现的,比如交易价格、市场报价等。
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允价值是交易价格的理论基础。
交易价格是市场上供求关系的体现,是买方和卖方在自愿交易的基础上形成的协议价格。
因此,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参照物为基础的。
2. 公允价值应该从市场参照物中获得。
市场参照物包括交易价格、报价和报导价格等。
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资产或负债的估计价格。
3. 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有效性和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是高效的,市场参与者根据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作出理性决策。
因此,在公允价值会计中,市场参照物应该是可观察、可获得和可验证的。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较大,金融工具的价值也会有所变动。
公允价值会计能够通过市场参照物来反映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
2.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准确反映房地产的市场价值。
3. 股权奖励的会计处理。
股权奖励是企业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其价值会受到市场股价的波动性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根据市场参照物反映股权奖励的价值变动。
4. 合并与收购的会计处理。
在企业合并与收购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准确地反映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公允价值会计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1. 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主观性。
毕业论文——试研究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

毕业论文——试研究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公允价值的概述 (2)(一)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 (2)(二)公允价值的概念 (2)(三)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3)(四)公允价值的特点 (4)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研 (4)(一)公允价值所具有的优越性 (4)(二)公允价值存在的困惑和不足 (5)(三)公允价值的可行性 (5)三、促进公允价值的发展 (6)四、结束语 (6)五、参考文献 (8)试研究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方式,一直是国际会计界努力的方向,摘要:然而关于公允价值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却尚未构建,其中一些基本的问题也成为会计研究重点。
本文将从我国公允价值的产生和概念、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关系、公允价值的运用方面及公允价值应用进行了展望,对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公允价值;财务会计;运用一、公允价值的概述(一)、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公允价值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有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大多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为此投资者强烈呼吁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适用性。
陆宇建、张继袖、刘围艳(2007)认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的虚拟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公允价值会计应运而生。
王海(2007)认为公允价值的历史渊源在于以下三个方面:资本市场发展和报告环境日益成熟、资本信用瓦解以及资产信用重构和完善、资产存量配置决定效率逐渐成为主流和共识。
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是经济环境不断变更的必然,经济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FASB115(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一项金融工具在自愿当事人之间的当前交易(不属于被迫或清算性出售)中可交换金额。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有 的资产 负债 的真实 价值 ,从 而做 出评 价企业 以机 会 和风 险及 管 理 当局 以管 理业 绩 。但是 ,
公 允 价 值 的可 靠 性 却 是 其 致 命 的 弱 点 。 因 为在 不 存 在 公 开 活 跃 的市 场上 公 允 价值 需 要 通 过 估 计 来 获 得 ,而 无 论 估 价 技 术 多 么 先 进 ,其 可 靠性 都 难 以 令 人 满 意 ,甚 至 会 发 生 操 纵 行 为 。 正
事金 融工具 交易而 陷入财务 困境 ,但 建立在历 史成本 计量模 式上 的财务报 告在这些 金融机构 陷入 财务 危 机之前 ,往往 还显 示 。 良好” 的经营业绩 和 。 康” 的财务状 况 。公 司在投有 预 健
瞢 的情 况 下 破 产 ,表 明 历 史 成 本 会 计 所 提 供 的信 息缺 乏 相 关 性 。 而 公 允 价 值 计 量 则 具 有 较 强 的 相 关 性 。 通 过 公 允 价 值 信 息 ,用 户 可 以 了解 企 业 当前 所 持
的相对权 重 。
历史 成本之 所 以能在 长期 的会计计 量实 务 中 占据 主 导地 位 ,在 于其 具有 较 强 的可靠 性 。 历史成 本也 具有可验证 性 。因此 历史 成本会 计相对 更可 靠。但是 ,历史成 本缺乏相 关性 。即
使 在 资 产 的 取 得 日 ,历 史 成 本 、市 场 价 值 和 现 值 是 相 等 的 ,市 场价 值 和 现值 仍 会 随着 时 间 以
要 求 。另 一 方 面 , 由 于不 确 定 性 ,相 关 性 与 可 靠性 常 常 相 互 冲 击 。为 了 加 强 相 关 性 而 改 变 会 计 方 法 时 ,可 靠性 可 能 有 所 削 弱 ,反 之 亦 然 。 也 就 是 说 ,相 关 性 与 可 靠 性 之 闯 常 常 存 在 一 种 此 消 彼 长 的关 系 ,我 们 不 能 使 这 二 者 都 保 持 最 大 ,而 只 能 依 据 不 同 的 环 境 ,做 出 职 业 判 断 ,
试论公允价值用于我国会计的效果

试论公允价值用于我国会计的效果【摘要】公允价值在发达国家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且具有一定的收效,由于经济制度的差异,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行业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现阶段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行业中的使用效果和发展前景,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应用内涵应用发展会计环境具体运行情况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金融行业创新的水平决定的。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物价变动的频率不断提高,在会计行业内,倘若依据历史成本来计算价格,那么会计信息将存在很大程度的失真性,投资的决策者就得不到可靠的数据信息来进行决策的分析,严重的时候会带来经济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公允价值可以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有所不同,但是也可以借鉴这种会计计量模式,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公允价值广泛应用的客观环境。
一、公允价值内涵和具体应用条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标准,可以将公允价值理解为一项资产交易的金额或者是一项负债结算的金额,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在交易双方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部门所规定的公允价值内涵与前述的基本相似,是熟悉经济行情的交易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案要根据实际的交易情况来制定,倘若交易的资产有现实的活跃市场,那么可把这个市场价格作为交易的公允价值,倘若不存在这一现实价值,可以将同一类型资产的市场价格作为交易的公允价值,如果前述的两种情况都不存在,那么就科学合理地估计该资产的未来价值走向,依据恰当的贴现率计算来对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
在具体使用公允价值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条件,首先确保市场经济的信息具有公开性,交易双方的信息更是要遵循对称性的原则。
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美国等的发达的国家在制定公允价值的时候参照的是本国经济发展水平,而我国在使用公允价值的时候依据美国的标准显然是行不通的。
论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

管 理 责任 及 履 行情 况 ,所 有者 和 经 营 者 关 系 明确 为 了衡 量 经 营 托 经 营 管 理 责任 。但 随 着 经 济环 境 的 变化 .人 们 认 识 到 了会 计 收
为取 得 该 资产 的 历 史成 本 。 虽然 对 资 产 的认 识 有 所 改进 ,但 是 购 买 并持 有 资产 的 目的 却没 有 表现 出来 。 2 0世 纪 8 0年 代 .美 国 会 计 准 则 委 员 对 资 产 重 新 定 义 : 因 过 去 的 交 易 或 事项 而 由 某一 特
的过 程 ,而 公 允价 值会 计 的也 是 会 计理 论逻 辑 发展 的结 果和 需 要 。 [ 关键 词] 公 允价值 会 计 目标 计量 观 收 益决 定理论
定 主体 所 拥 有 或 控 制 的 可 能 的 未来 经济 利 益 . 根 据 改 进 的 资产
公 允 价 值计 量 的产 生 不仅 仅 是 现 实 经济 发展 的需 要 也 是会 定 义 ,为 了反 映 未来 的 经济 利 益 就 需 要选 择相 适 应 的计 量模 式 , 计 理 论 不 断改 善 发展 的结 果 和要 求 ,与 规 范会 计 理 论 的 产生 和 发
这 种计 量 属 性 应 当能 衡 量 该 资产 未来 现 金 流量 的现 值 ,这 也 为 目
前 经 济 环境 下公 允价 值 的 产 生提 供 了理 论 依 据 。 四 、收 益 决 定 理 论
展 有 着 千丝 万 缕 的联 系。 本 文 就公 允 价 值 产 生 的几 大 理论 基 础 进
的两 大 代 表 性 主 流 :受 托责 任 学 派 和 决 策 有 用 学 派 。
浅谈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根源

相 关 性 与 可 靠 性 的 权 衡 相 关 性 与 可 靠 性 是 会 计 信 息 的 两 个 根 本 的 信 息 质
一
、
量 特 征 , 计 信 息 的 有 用 性 是 相 关 性 与 可 靠 性 的 函数 . 会 相 关性 与 可靠性 : 者不 可或 缺 .信 息 既要 相 关 , 要 ” 又 可 靠 , 是 会 计 的 中 心 要 求 ” 另 一 方 面 . 于 不 确 定 这 。 由 性 . 相 关 性 与 可 靠 性 常 常 相 互 冲 击 。 了加 强 相 关性 “ 为 而改变会计 方法时 , 靠性 可能 有所削弱 . 之 亦然” 可 反 相 关性 与 可 靠性 之 问常常存 在 一 种 此 消彼 长 的 关 系 , 不 可 能 使 这 : 者 都 保 持 最 大 , 能依 据 不 同 的 环 境 , 只 做 出 职 业 判 断 , 相 关 性 和 可 靠 性 之 间进 行 权 衡 , 保 证 在 在 信 息 整 体 有 用 性 的 前 提 下 , 以 牺 牲 一 些 相 关 性 来 换 可 取 更 高 的 可 靠 性 , 牺 牲 一 些 可 靠 性 来 增 强 一 些 相 关 或 性 . 切 都 取 决 于 相 关 性 与 可 靠 性 的 相 对 权 重 一
量 属 性 的 趋 势 。 近 几 年 来 . AS 将 公 允 价 值 作 为 初 最 F B 始 确 认 的 计 量 和 后 续 期 间 重 新 开 始 确 认 (rs f h—sat e tr
) 计 量 所 追 求 的 目标 本 文 拟 对 公 允 的 价 值 会 计 的 理 论 根 源 加 探 讨 。
的 计 量 属 性 。 A B 先 后 颁 布 了 S S 0 l 7、 1 、 F s AF l 5、 0 l 5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支晓强童 盼(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100048)摘要在界定公允价值时,需要明确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逻辑基础的可能选择包括市场基础和主体基础,价值基础的可能选择包括买入价格、脱手价格和在用价值。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公允价值是市场基础的脱手价格。
本文分别从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两个角度,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针对我国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逻辑基础 价值基础 脱手价格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的出现,是新准则中最引人关注的概念之一。
但是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和争议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动荡与起落,更引起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争议。
例如,从新准则发布至今,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于是有人提出问题:在这样的市场中,市场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吗?再如,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诱使公司抛售金融资产并进一步导致危机恶化的加速器。
就在这些或赞成或反对或观望的声音中,我国的新会计准则顺利实施,而且由于!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的做法(刘玉廷,2007),针对我国企业公允价值采用的争议和抨击并未如国外那般激烈。
要想澄清关于公允价值的种种争议,必须对公允价值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虽然我国准则中已经有明确的公允价值定义,但对于什么是公允价值,尤其是在实务中如何认识公允价值等问题尚没有全面系统的回答。
如果不能对公允价值有清楚的认识,势必会在准则执行中造成一定的混乱。
为此,本文将对有关公允价值的一个基本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选择###做出尝试性的回答,试图从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两个侧面厘清有关理论概念,也希望能够对准则具体执行指南的进一步细化或单独的公允价值准则推出有所裨益。
一、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这一提法很具有艺术性,这个词听起来很好,而!历史成本∀则听起来比较消极(Penman, 20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内容提要]公允价值会计是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相关性要求提高、历史成本不能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可靠性决定公允价值只适用于一定环境、一定项目的计算。
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的靠拢,及信息现向计量观、交易基础向事项基础的转变。
确认与披露对用户的决策的差异,要求不仅仅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信息,而且要在报表中采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资产和负债。
[内容提要]公允价值会计是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相关性要求提高、历史成本不能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可靠性决定公允价值只适用于一定环境、一定项目的计算。
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的靠拢,及信息现向计量观、交易基础向事项基础的转变。
确认与披露对用户的决策的差异,要求不仅仅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信息,而且要在报表中采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资产和负债。
所谓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而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
”这一定义的基础是假定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打算大幅度削减其经营规模,或以不利的条件从事交易。
自8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正有与历史成本成为两大主要计量属性的趋势,甚至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极有可能在21世纪的上半叶成为主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逐步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
最近几年来,fasb将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的计量和后续期间重新开始确认(fresh-staxt measurements)的计量所追求的目标。
本文拟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加以探讨。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的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函数,相关性与可靠性二者不可或缺,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是会计的中心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不确定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常常相互冲击。
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常常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不能使这二者都保持最大,而只能依据不同的环境,做出职业判断,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在保证信息整体有用性的前提下,可以牺牲一些相关性来换取更高的可靠性,或牺牲一些可靠性来增强一些相关性,这一切都取决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对权重。
历史成本之所以能在长期的会计计量实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历史成本也具有可验证性。
因此历史成本会计相对更可靠。
但是,历史成本缺乏相关性。
即使在资产的取得日,历史成本、市场价值和现值是相等的,市场价值和现值仍会随着时间以及市场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特别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价值往往与其账面的历史成本相差悬殊,报表使用者无法依据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评价,了解企业现在可能承担的权利、义务,风险、收益,从而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
如在历史成本基础下,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往往被严重高估。
特别是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
公司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破产,表明历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缺乏相关性。
而公允价值计量则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通过公允价值信息,用户可以了解企业当前所持
有的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做出评价企业以机会和风险及管理当局以管理业绩。
但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却是其致命的弱点。
因为在不存在公开活跃的市场上公允价值需要通过估计来获得,而无论估价技术多么先进,其可靠性都难以令人满意,甚至会发生操纵行为。
正是由于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低,而传统的财务会计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考虑,因此,会计人员愿意以较差的相关性换取较高的可靠性,所以历史成本是最主要的计量属性。
由此可见,历史成本会计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的范例,而公允价值的兴起也体现了用户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的权衡中,由可靠性为主转变为相关性为主。
由此联想到公允价值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笔者认为,相关与可靠的权衡和成本效益原则是判断公允价值在我国是否适用的两个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是选择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考虑,而不同环境下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对权重是不一样的。
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且流动性不强,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占较大比重(国有股减持工作刚刚开始),受托责任仍为我国目前会计的主要目标,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会计人员总体水平较低,投资者素质也较低,尤其是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才不过八、九年的时间,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也很短,注册会计师行业鱼龙混杂,无论是执业水平还是法律意识、职业道德都存在很大问题,不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较为完善的会计和证券监管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样的客观环境决定我国目前应以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考虑。
因此,可靠性较强的历史成本仍应是我国的主要计量属性。
不顾我国国情超前地大量运用公允价值,可能使部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随意调节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导致财务操纵行为。
事实上,《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发布后,一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借助关联交易,打着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的旗号,弄虚作假,粉饰财务状况。
因此,2001年新修订的准则基本取消公允价值。
虽然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但却是我国目前国情下无奈而又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