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探伤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损检测之射线检测ppt课件

的对接接头,AB级在特种设备检测中一般采用AB 级;在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 线照相》中分为二级:A级普通级;B级优化级,在 一般射线照相检测中采用A级对焊接接头进行照相 检测,B级一般用于重要设备、结构、特殊材料和 特殊焊接工艺制作的对接接头.
2021精选ppt
10
(五)射线检测法中主要事项
③工件至胶片距离b object-to-film distance:沿射线束中 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④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 source-to-object distance:沿射线 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表面之间 的距离;
⑤焦距F focal distance: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 之间的距离;
2021精选ppt
14
胶片系统的主要特性指标
胶片 系统 类别
感光 速度
特性曲 线平均
梯度
感光乳 剂粒度
梯度最小值 Gmin
D=2.0 D=4.0
颗粒度最大值 σ
max
D=2.0
(梯度/颗粒度) 最小值
(G/σD)min
D=2.0
T1 低
高
微粒 4.3 7.4
0.018
270
T2 较低 较高 细粒 4.1 6.8
2021精选ppt
22
现场进行γ 射线检测对控制区和管理区的划分要求
B级射线检测技术:f≥15d·b2/3
F0=f+ b
按J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规定:最
短焦距F0规定如下:
所选用的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应满足下述要求:
A级射线检测技术:f≥7.5d·b2/3 F0=f+b
2021精选ppt
10
(五)射线检测法中主要事项
③工件至胶片距离b object-to-film distance:沿射线束中 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④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 source-to-object distance:沿射线 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表面之间 的距离;
⑤焦距F focal distance: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 之间的距离;
2021精选ppt
14
胶片系统的主要特性指标
胶片 系统 类别
感光 速度
特性曲 线平均
梯度
感光乳 剂粒度
梯度最小值 Gmin
D=2.0 D=4.0
颗粒度最大值 σ
max
D=2.0
(梯度/颗粒度) 最小值
(G/σD)min
D=2.0
T1 低
高
微粒 4.3 7.4
0.018
270
T2 较低 较高 细粒 4.1 6.8
2021精选ppt
22
现场进行γ 射线检测对控制区和管理区的划分要求
B级射线检测技术:f≥15d·b2/3
F0=f+ b
按J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规定:最
短焦距F0规定如下:
所选用的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应满足下述要求:
A级射线检测技术:f≥7.5d·b2/3 F0=f+b
第3章 射线探伤PPT课件

γ射线是由放射性物质(60Co、192Ir等)内部原子核的衰 变而来,射线源为γ射线机,射线能量不能改变,衰变 几率也不能控制。
01.08.2020
5
X射线和γ射线均具有的性质: (1)不可见,以光速直线传播。 (2)不带电,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3)具有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 (4)可使物质电离,能使胶片感光,亦能使某些物质 产生荧光。 (5)能对生物细胞起作用(生物效应)。
按其显示缺陷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射线电离法探 伤、射线荧光屏观察法探伤、射线照相法探伤、射线 实时图象法探伤和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
射线探伤又称为射线检验。
01.08.2020
3
主要内容:
1、射线探伤基本原理 2、射线探伤设备 3、射线照相法探伤 4、射线实时图像法探伤 5、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6、射线探伤中的安全防护
01.08.2020
13
(2) 工作原理
当灯丝接低压交流电源(约2~l0V)通电(2~30mA) 加热至白炽时,其阴极周围形成电子云,聚焦罩的凹面 形状使其聚焦。
当在阳极与阴极间施以高压(管电压50~500kV)时, 电子为阴极排斥而为阳极所吸引,加速穿过真空空间, 高速运动的电子成束状集中轰击靶子的一个小面积(几 个mm2,称实际焦点),电子被阻挡、减速和吸收,其 部分动能(约1%)转换为X射线。
➢ 移动式X射线机能在车间或实验室内移动。适用中、厚板焊件; ➢ 固定式X射线机则固定在确定的工作环境中,靠移动焊件来探伤。
X射线机通常由X射线管、 高压发生器、控制装置、 冷却器、机械装置和高 压电缆等部件组成。
01.08.2020Fra bibliotek11X射线机按射线束的辐射方向分为:定向辐射和周向辐射。 其中周向X射线机特别适用于管道、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环形焊缝
射线探伤实际操作步骤及说明PPT课件

• 有时,这条毕直的黑线因焊接、透照因素, 也会出现在焊缝的边缘一则。
• 夹渣在底片上的形貌:
• 非金属夹渣在底片上的影象是黑点,黑条或黑块, 形状不规则,黑度变化无规律,轮廓不园滑,有的 带棱角。
• 非金属夹渣可能发生在焊缝中的任何位置,条状缺 陷的延伸方向多与焊缝平行。
• 钨夹渣在底片上的影象是一个白点,由于钨对射线 的吸收系数很大,因此白点的黑度极小(极亮), 据此可将其与飞溅影象相区别,钨夹渣只产生在非 熔化极氩弧焊焊缝中,该焊接方法多用于不锈钢薄 板焊接和管子对接环焊缝的打底焊接。
• 根部的内咬边,在底片上偏离焊缝中心。外咬 边在母材与焊缝边缘处。阴影的形貌呈弯曲平 行于焊缝,线条粗细不等,黑度不均匀,有浅 有深,轮廓不明显。
• 咬边的影像有时容易和焊缝边缘条状缺陷混淆, 可能在评片时误判,此时应与焊缝的实际情况 相对照。
• 焊瘤是由于焊接规范不正确,焊接电流过 大,电弧过长,焊条摆动不适当,以及焊 接速度太慢等因素,使熔池温度太高,熔 敷金属受重力作用形成的。特别是在立焊 和仰焊中更易于产生。
• 2.7、退出曝光室,并关闭防护门,此时防 护门上的红灯亮,以示可以进行曝光操作。
• 2.8、根据记录的工件的厚度、焦距等选择 管电压及曝光量,调节仪器,然后开机, 当高压开关
• 绿灯亮时,按下高压开关,进行曝光。注 意:此时的条件应符合JB/T4730标准的要 求。标准规定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 的推荐值为不小于15mA·min 。并将曝光 参数进行记录。
• 1.9、曝光完毕,机器自动关闭高压,此时
• 可以进入曝光室将射线底片取回,放在固定处, 并和未曝光的底片区分开。工件、像质计、搭接 标记、定位标记等应归位放置。
• 2、小径管焊缝的照相
• 夹渣在底片上的形貌:
• 非金属夹渣在底片上的影象是黑点,黑条或黑块, 形状不规则,黑度变化无规律,轮廓不园滑,有的 带棱角。
• 非金属夹渣可能发生在焊缝中的任何位置,条状缺 陷的延伸方向多与焊缝平行。
• 钨夹渣在底片上的影象是一个白点,由于钨对射线 的吸收系数很大,因此白点的黑度极小(极亮), 据此可将其与飞溅影象相区别,钨夹渣只产生在非 熔化极氩弧焊焊缝中,该焊接方法多用于不锈钢薄 板焊接和管子对接环焊缝的打底焊接。
• 根部的内咬边,在底片上偏离焊缝中心。外咬 边在母材与焊缝边缘处。阴影的形貌呈弯曲平 行于焊缝,线条粗细不等,黑度不均匀,有浅 有深,轮廓不明显。
• 咬边的影像有时容易和焊缝边缘条状缺陷混淆, 可能在评片时误判,此时应与焊缝的实际情况 相对照。
• 焊瘤是由于焊接规范不正确,焊接电流过 大,电弧过长,焊条摆动不适当,以及焊 接速度太慢等因素,使熔池温度太高,熔 敷金属受重力作用形成的。特别是在立焊 和仰焊中更易于产生。
• 2.7、退出曝光室,并关闭防护门,此时防 护门上的红灯亮,以示可以进行曝光操作。
• 2.8、根据记录的工件的厚度、焦距等选择 管电压及曝光量,调节仪器,然后开机, 当高压开关
• 绿灯亮时,按下高压开关,进行曝光。注 意:此时的条件应符合JB/T4730标准的要 求。标准规定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 的推荐值为不小于15mA·min 。并将曝光 参数进行记录。
• 1.9、曝光完毕,机器自动关闭高压,此时
• 可以进入曝光室将射线底片取回,放在固定处, 并和未曝光的底片区分开。工件、像质计、搭接 标记、定位标记等应归位放置。
• 2、小径管焊缝的照相
射线探伤

黑化程度对应较大的
透射射线强度,根据
射线照相底片上这种
黑化程度变化的图象
来发现被检工件中存
在的缺陷。
射线照相探伤图
1.透照几何参数的选择
⑴射源尺寸d
⑵透照距离
焦点至胶片的距离F
⑶穿透厚度δ
d
L1
F
L2
2.透照几何不清晰度(Ug)
利用三角关系可得:
L1
Ug=δd/(F-δ)
F
L1 射线源至工件上表面的距离
= 0
可得:1、' <μ时, ´ >
2、' >μ时,´ <
3、' ≈μ或 →0时,
´ ≈
三、射线照相探伤原理
如果被透照物体(工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
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例如在
焊缝中,气孔缺陷里面的空气衰减系数远远低于钢
的衰减系数),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
指定的区域内用来用黑度计测得。
②象质计指数
象质计是衡量射线照相质量的工具,检测中可
以根据底片上象质计的显示情况来评价照相灵敏度。
一般象质计灵敏度高,其照相灵敏度就高,标准具
体规定如下表。
应当指出:利用象质计得到的K值或象质指数,
仅用以衡量射线照相影象的质量,而不能直接表示
可以发现自然缺陷的实际尺寸。
(10)透照布置
定的差异说明
(11)所用标记系统
(21)有关人员的签字及资格
(22)透照及检测报告日期
(12)布片图
第四节 射线照相法的特点
透照方式分为下列八种
1.纵缝单壁透照法
射线源位于工作前侧,胶片位于另一侧。
适用于I型、单V型和双V型作一次垂直于焊缝的透视。
透射射线强度,根据
射线照相底片上这种
黑化程度变化的图象
来发现被检工件中存
在的缺陷。
射线照相探伤图
1.透照几何参数的选择
⑴射源尺寸d
⑵透照距离
焦点至胶片的距离F
⑶穿透厚度δ
d
L1
F
L2
2.透照几何不清晰度(Ug)
利用三角关系可得:
L1
Ug=δd/(F-δ)
F
L1 射线源至工件上表面的距离
= 0
可得:1、' <μ时, ´ >
2、' >μ时,´ <
3、' ≈μ或 →0时,
´ ≈
三、射线照相探伤原理
如果被透照物体(工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
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例如在
焊缝中,气孔缺陷里面的空气衰减系数远远低于钢
的衰减系数),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
指定的区域内用来用黑度计测得。
②象质计指数
象质计是衡量射线照相质量的工具,检测中可
以根据底片上象质计的显示情况来评价照相灵敏度。
一般象质计灵敏度高,其照相灵敏度就高,标准具
体规定如下表。
应当指出:利用象质计得到的K值或象质指数,
仅用以衡量射线照相影象的质量,而不能直接表示
可以发现自然缺陷的实际尺寸。
(10)透照布置
定的差异说明
(11)所用标记系统
(21)有关人员的签字及资格
(22)透照及检测报告日期
(12)布片图
第四节 射线照相法的特点
透照方式分为下列八种
1.纵缝单壁透照法
射线源位于工作前侧,胶片位于另一侧。
适用于I型、单V型和双V型作一次垂直于焊缝的透视。
第三章_射线检测(幻灯片)

22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二、检测方法
目前工业上主要有照相法、电离检测法、荧光屏直接观察法、电 视观察法等。
1、照相法
Χ射线检测常用的方法是照相法,即利用射线感光材料(通常用射线 胶片),放在被透照试件的背面接受透过试件后的Χ射线。胶片曝光后经暗 室处理,就会显示出物体的结构图像。根据胶片上影像的形状及其黑度的 不均匀程度,就可以评定被检测试件中有无缺陷及缺陷的性质、形状、大 小和位置。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直观可靠、重复性好, 是Χ射线检测 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常规方法。由于生产和科研的需要,还可用放大照 相法和闪光照相法以弥补其不足。 放大照相可以检测出材料中的微小缺陷。
27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度衰减为 IxI0e[(dx)x]
而 Id I0ed
Ih I0e(dh)
若有缺陷的吸收系数小于被测试件本身的吸收系数,则Ix>Id>Ih,于 是,在被检测试件的另一面就形成一幅射线强度不均匀的分布图。 通过一定方式将这种不均匀的射线强度进行照相或转变为电信号指 示、记录或显示,就可以评定被检测试件的内部质量,达到无损检 测的目的。 沿射线透照方向的缺陷尺寸越大,则有无缺陷处的强度 差越大,反映在胶片上的黑度差越大,就越容易发现缺陷。
14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光子
(2) 康普顿效应
在康普顿效应中,一个光子撞击一 个电子时只释放出它的一部分能量,结
康普顿电子
果光子的能量减弱并在和射线初始方向
成θ角的方向上散射,而电子则在和初 始方向成φ角的方向上散射。这种现象
康普顿效应
称为康普顿效应。
这一过程同样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即电子所具有的动能为入 射光子和散射光子的能量之差.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二、检测方法
目前工业上主要有照相法、电离检测法、荧光屏直接观察法、电 视观察法等。
1、照相法
Χ射线检测常用的方法是照相法,即利用射线感光材料(通常用射线 胶片),放在被透照试件的背面接受透过试件后的Χ射线。胶片曝光后经暗 室处理,就会显示出物体的结构图像。根据胶片上影像的形状及其黑度的 不均匀程度,就可以评定被检测试件中有无缺陷及缺陷的性质、形状、大 小和位置。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直观可靠、重复性好, 是Χ射线检测 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常规方法。由于生产和科研的需要,还可用放大照 相法和闪光照相法以弥补其不足。 放大照相可以检测出材料中的微小缺陷。
27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度衰减为 IxI0e[(dx)x]
而 Id I0ed
Ih I0e(dh)
若有缺陷的吸收系数小于被测试件本身的吸收系数,则Ix>Id>Ih,于 是,在被检测试件的另一面就形成一幅射线强度不均匀的分布图。 通过一定方式将这种不均匀的射线强度进行照相或转变为电信号指 示、记录或显示,就可以评定被检测试件的内部质量,达到无损检 测的目的。 沿射线透照方向的缺陷尺寸越大,则有无缺陷处的强度 差越大,反映在胶片上的黑度差越大,就越容易发现缺陷。
14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光子
(2) 康普顿效应
在康普顿效应中,一个光子撞击一 个电子时只释放出它的一部分能量,结
康普顿电子
果光子的能量减弱并在和射线初始方向
成θ角的方向上散射,而电子则在和初 始方向成φ角的方向上散射。这种现象
康普顿效应
称为康普顿效应。
这一过程同样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即电子所具有的动能为入 射光子和散射光子的能量之差.
射线探伤基础理论知识PPT

②康普顿效应:光子与电子作用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部分能量转移给 电子使电子称为反冲电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康普顿效应的产物:反冲电子和散射光子。
康普顿效应的发生条件:中等射线能量和较低的原子序数,大致与 能量和原子序数成正比。
③电子对效应:光子从原子核旁经过时,在核外库仑场作用下,光子转 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
2、无损检测的方法:RT、UT、PT、MT、ET、CT、VT。 所有这些检测方法具备的特征: ⑴存在一个外界源,使被检材料处于场中。 ⑵工件中的不连续(缺陷)改变场的能量分布 ⑶用适当的方法检测能量的变化 ⑷显示检测到的能量变化,并记录 ⑸对这些记录作出合理的解释
3、无损检测的作用:⑴能发现材料和工件内部和表面所存在的缺陷,能测 量工件的几何特征和尺寸,能测定材料或工件的内部结构和状态。⑵应用 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成品检验、在役检验、维修保养等诸多方 面。在质量控制与降低成本之间能起到最优化作用。还致力于保障产品的 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能使物质发生荧伤生物细胞。
二、X射线的能量及强度
1、X射线的产生:X射线管中,阴极灯丝加热释放出大量电子,电子处于高压
电场中被加速,撞击阳极靶,失去所具有的能量,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极少数能量转化为X射线。
2、X射线的能量:⑴取决于管电压
靶材料无关
场作用产生
⑵产生的机理:入射电子与靶材料的核外库仑
⑶存在一个最短波长λmin=12.4/V(Kv)
⑷最大强度处的波长λ=1.5λmin
⑸V、i的变化对能谱的影响:管电压改变而电 流不变则波长及强度按正比方式改变,若管电压不变,管电流改变,强度按 正比关系改变,但波长不会改变。
⑹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在加速或减速时必然伴 随着电磁辐射,当带电粒子与原子核的核外库仑场相互作用发生骤然减速时, 由此但随产生的辐射成为韧致辐射。
射线探伤的安全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射线探伤的原理
射线探伤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透射和散射等行为的差异,当射线穿过材料时,若材料内部 存在缺陷或异常,会导致射线的吸收和散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射线的强度和分布,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判断 出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异常。
射线探伤的种类与特点
射线探伤的种类
常见的射线探伤方法包括X射线探伤、γ射线探伤、中子射线探 伤等。
培训内容
包括射线探伤设备的工作 原理、安全操作规程、防 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紧急 情况处理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实际操作 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 式,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安 全知识和技能。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制定
根据设备特点和工艺要求,制定 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 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培训
射线探伤的特点
射线探伤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检测出材料内 部的微小缺陷和异常,且检测结果直观、易于分析和记录。 同时,射线探伤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环保问题,需要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射线探伤的应用范围
射线探伤在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焊接质量、 铸件内部结构等。
05
射线探伤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型射线探伤技术的研发
研发更高效、更精确的射 线探伤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射线探伤技术将 不断涌现,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于射线探伤中, 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检测等功能,提高检测效率。
多技术融合发展
将射线探伤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融合, 形成多技术联合检测,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 准确性。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PPT课件

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任何一个企业 都不得以牺牲员工的生命安全和损害员工的 身体健康为代价去换取经济效益。
7
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
(1)知情权(工作特点、危险危害、安全措施) (2)建议权 (3)批评、检举、控告权 (4)拒绝权 (5)紧急避险权 (6)赔偿权 (7)获得劳保用品的权利 (8)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力
17
射线作业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煤项目CCSC-P02-15《射线作业HSE管理 规定》射线作业单位必须将下列资料报业主项目 HSE部备案。
企业相应资格证件、辐射安全许可证、操作规程、 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 维护制度、检测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台帐、安全监 测仪器设备及防护设施器具台帐、放射源使用登 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现场射线监测方案、辐 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等。
8
从业人员的义务
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 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 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 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 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 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9
安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 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 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 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 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
中煤项目安全生产八条禁令(零容忍)
1、严禁不按规定劳保着装进入施工现场; 2、严禁登高作业不挂安全带; 3、严禁无证从事特种作业; 4、严禁高处向下抛物; 5、严禁在禁火区吸烟; 6、严禁现场打架斗殴和酒后上岗; 7、严禁破坏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 8、严禁违反作业许可证制度。
7
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
(1)知情权(工作特点、危险危害、安全措施) (2)建议权 (3)批评、检举、控告权 (4)拒绝权 (5)紧急避险权 (6)赔偿权 (7)获得劳保用品的权利 (8)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力
17
射线作业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煤项目CCSC-P02-15《射线作业HSE管理 规定》射线作业单位必须将下列资料报业主项目 HSE部备案。
企业相应资格证件、辐射安全许可证、操作规程、 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 维护制度、检测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台帐、安全监 测仪器设备及防护设施器具台帐、放射源使用登 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现场射线监测方案、辐 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等。
8
从业人员的义务
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 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 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 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 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 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9
安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 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 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 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 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
中煤项目安全生产八条禁令(零容忍)
1、严禁不按规定劳保着装进入施工现场; 2、严禁登高作业不挂安全带; 3、严禁无证从事特种作业; 4、严禁高处向下抛物; 5、严禁在禁火区吸烟; 6、严禁现场打架斗殴和酒后上岗; 7、严禁破坏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 8、严禁违反作业许可证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
四、胶片与增感屏的选取
增感屏是利用荧光物质被射线激发产生荧光实现 增感作用的,其结构如图所示。它是将荧光物质均匀 地涂布在质地均匀而光滑的支撑物(硬纸或塑料薄板 等)上,再覆盖一层薄薄的透明保护层组合而成的。
.
22
五、灵敏度的确定及象质计的选用
1.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发现缺陷的能力,也是检测质量的标志。通常 用两种方式表示:
衰减小,底片感光重。这样就获得反映零件内部
质量的射线底片。
.
5
4.射线探伤的特点
① 可直接观察零件内部缺陷的影像,对缺陷进 行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
② 探测厚度范围大,从薄钢片到厚达500mm以 内的钢板,但薄钢片的表面缺陷(如表面发纹、 疲劳裂纹等)较难探测;
③ 设备复杂、昂费。检验费用高;
④ 射线有害人体健康,其设备应加防护措施。 射线探伤适用于所有的材料,可检验金属、 非金属材料内部质量,探测铸件、焊接件内 郡的缺陷。如检测船体焊缝的质量。
第二章 射线探伤
学习目标
1. 了解射线产生、性质及衰减,掌握探伤基本
原理
2. 熟悉射线检测设备及器材,可以合理选择 3. 掌握射线照相法检测工艺及底片评定法
.பைடு நூலகம்
1
第一节 射线探伤的基本原理
射线的种类
• γ射线
– 放射性物质内部原子核衰变产生γ射线
• 高能X射线
– 通过加速器使灯丝释放的热电子获得高能量后 撞击射线靶而产生的
一、射线照相法的原理
射线探伤的实质是根
据被检工件与其内部缺陷介 质对射线能量衰减程度不同, 而引起射线透过工件后的强 度差异,使缺陷能在射线底 片或X光电视屏幕上显示出 来。
.
16
根据胶片上影像的形状及其黑度的不均匀程度,就可以 评定被检测试件中有无缺陷及缺陷的性质、形状、 大小和位 置。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直观可靠、重复性好, 是Χ射 线检测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常规方法。由于生产和科研的需 要,还可用放大照相法和闪光照相法以弥补其不足。 放大照 相可以检测出材料中的微小缺陷。
射线照相法探伤是利用物质在密度不同、厚度
不同时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即使射线的衰减程
度不同),就会使零件下面的底片感光不同的原理,
实现对材料或零件内部质量的照相探伤。当射线
穿过密度大的物质,如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时,射线
被吸收得多,自身衰减的程度大,使底片感光轻;当
射线穿过密度小的缺陷(空气)时。则被吸收得少,
.
13
第二节 射线探伤设备简介
• X射线机 • 携带式、移动式和固定式 • γ射线机
.
14
第三节 焊缝射线照相法探伤
• 射线照相法具有灵敏度较高﹑所得射线底
片能长期保存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射线 探伤中,应用最为广泛。
• 射线照相法探伤法是通过底片上缺陷影象,
对照有关标准来评定工件内部质量的。
.
15
.
6
5. 射线的性质
① 不可见,以光速直线传播; ② 不带电,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③ 具有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衰减的特性; ④ 可使物质电离,能使胶片感光,亦能使某 些
物质产生荧光; ⑤ 能对生物细胞起作用(生物效应);
.
7
6. 射线的衰减
• 当射线穿透物质时,由于物质对射线有吸收和散
射作用,从而引起射线能量的衰减。并可用衰减定
K=产生 在相 摄同 影的 密D摄 度 时 D时 影 为 ,, 密 无用 度 增增 感感 所屏 需所 量 曝需 光曝 量
.
19
二、探伤位置的确定及其标记
.
20
三、射线能量的选择
射线能量愈大,其穿透能力愈强,可 透照的工件厚度愈大。但同时也带来了由 于衰减系数的降低而导致成象质量下降。 所以在保证穿透的前提下,应根据材质和 成象质量要求,尽量选择较低的射线能量。
.
9
1. 射线照相法
– 根据被检工件与其内部缺陷介质对射 线能量衰减程度的不同,使得射线透 过工件后的强度不同,使缺陷能在射 线底片上显示出来的方法。
.
10
2.射线荧光屏观察法
– 将透过被检物体后的不同强 度的射线,再投射在涂有荧 光物质的荧光屏上,激发出 不同强度的荧光而得到物体 内部的影象的方法。
律表达:
I = I0 e-
式中 I ——射线透过厚度 的物质后的射线强度;
—I—0 射线的初始强度;
—e—自然对数的底;
——透过物质的厚度;
——线衰减系数,为上述各物理效应分别引起的
衰减系数之和。
.
8
二、射线探伤的方法及其原理
• 射线照相法 • 射线荧光屏观察法 •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 •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11
3.射线实时成象检验
– 采用X射线源,称为X射线实时 成象检验。
– 具有实时,高效、不用射线胶 片、可记录和劳动条件好等显 著优点
.
12
4.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 (Computer tomography)。
– 它是机处理后,得到物体横断 面的图象。
– 根据物体横断面的一组投影数 据,经计算
➢ 绝对灵敏度:在射线胶片上能发现被检测试件中与射线 平行方向的最小缺陷尺寸;
➢ 相对灵敏度:在射线胶片上能发现被检测试件中与射线 平行方向的最小缺陷尺寸占试件厚度的百分数。
若以d表示为被检测试件的材料厚度,x为缺陷尺寸,
则其相对灵敏度为
K = x 100%
穿透力 大
灵敏度 高
透照幅度 宽
.
2
一、 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
1. 射线的产生
轰击
高速行进电子
金属靶
1%动能转换为X射线 99%动能转换为热能
.
3
2. 射线探伤原理
利用射线可以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 的特性来发现其中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 方法。
.
4
3.射线探伤方法
射线探伤方法有照相法、透视法(荧屏显示)和 工业射线电视法。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射线照相 法。
.
17
象质等级
• A级——成象质量一般,适用于承受负载较
小的产品和部件。
• AB级——成象质量较高,适用于锅炉和压
力容器产品及部件。
• B级——成象质量最高,适用于航天和核设
备等极为重要的产品和部件
.
18
增感屏及增感方式
由于X射线和γ射线波长短、硬度(见下文)大,对胶片
的感光效应差,一般透过胶片的射线,大约1%就能使胶片中 的银盐微粒感光。为了增加胶片的感光速度,利用某些增感物 质在射线作用下能激发出荧光或产生次级射线,从而加强对胶 片的感光作用。在射线透视照相中,所用的增感物质称为增感 屏, 其增感系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