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虚词 课件(27张PPT)
第(6)句表面看是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
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
应该是并列关系。
10
劝学中的“而”字的用法
君子曰:学不可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
以已。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冰,
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 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 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
水为之,而寒于水。 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
• (4)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解析:这两个“而”字,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 于“如果”、“假使”。
复习时找找规律,就会发现,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把这两个例句牢牢记住,考试时 就不难辨别了。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6)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连词,第(5)句表转折 关系,
(1)汝初闻言而怒。 (2)客逾庖而宴。
解析:第(1)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2)
句就有疑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
间上的,有逻辑上的。第(1)句属前一种情况,
“闻言”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为再发生;
而“逾庖”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
是修饰关系。
9
•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作出”、“制定”
5
六王毕,四海一 动词 统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 副词 一旦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夺取
令壮者无取老妇 通“娶”
留取丹心照汗青
助词
动词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助词,无实义
自言本是京城女 动词,说
6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 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 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解ppt课件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Page 16
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定语 与中心语之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用作动词。可译作“往”“至”“到……去”。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史记·淳于髡》)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大概、或许、差不 多、几乎、大约、 似乎
表 谦 敬
请、谨、窃、忝、辱、敢、请求、私下、幸而
幸
等
频率 副词
再、迭、频、数、又、复
第二次、再一次、 频繁、屡次等
Page 9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 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 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 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译: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 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
(4)活用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 例: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
Page 23
(5)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 个”“那些”“那里”。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Page 15
Page 16
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定语 与中心语之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用作动词。可译作“往”“至”“到……去”。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史记·淳于髡》)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大概、或许、差不 多、几乎、大约、 似乎
表 谦 敬
请、谨、窃、忝、辱、敢、请求、私下、幸而
幸
等
频率 副词
再、迭、频、数、又、复
第二次、再一次、 频繁、屡次等
Page 9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 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 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 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译: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 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
(4)活用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 例: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
Page 23
(5)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 个”“那些”“那里”。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Page 15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课件20张
高
·
考 专 题 复
文文 言
习
虚
文 言 文 阅 读
言词
专
题
壹 考点剖析
【
考
文言虚词是指意义较虚、没有具体意义的文言词
点
解
语。文言虚词有两个方面的特点:①从意义上看,虚
析
词表示实词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
】
及语气,有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有的不能。②从语
法功能上看,有的虚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
【
代 词 人称
代词
】
指示 代词
疑问 代词
分类 ①第一人称 ②第二人称 ③第三人称 ④复数 ①近指代词 ②远指代词
③无定指代词 ④辅助性代词
①代人 ②代事物 ③表处所
举例 吾、予、余、我 女、汝、若、尔、而、乃、子 之、其、彼、厥、渠 属、辈、侪、类、徒 是、此、斯、兹、之、然
彼、夫、其 或、莫 所、者 谁、孰
②以+动词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 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短语,为介词
③动词(动词性短语)+ 以+动词(动词性短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为连词
“以”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与妻书》)
【 “与”作连词和介词区别 】
类别
举例
释义
①令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
名词(名词性短语)+与
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互换,意义
赋》)
+名词(名词性短语)
没有改变,即为连词。①、②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为连词,③为介词
(《鸿门宴》)
“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
考 专 题 复
文文 言
习
虚
文 言 文 阅 读
言词
专
题
壹 考点剖析
【
考
文言虚词是指意义较虚、没有具体意义的文言词
点
解
语。文言虚词有两个方面的特点:①从意义上看,虚
析
词表示实词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
】
及语气,有的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有的不能。②从语
法功能上看,有的虚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
【
代 词 人称
代词
】
指示 代词
疑问 代词
分类 ①第一人称 ②第二人称 ③第三人称 ④复数 ①近指代词 ②远指代词
③无定指代词 ④辅助性代词
①代人 ②代事物 ③表处所
举例 吾、予、余、我 女、汝、若、尔、而、乃、子 之、其、彼、厥、渠 属、辈、侪、类、徒 是、此、斯、兹、之、然
彼、夫、其 或、莫 所、者 谁、孰
②以+动词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 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短语,为介词
③动词(动词性短语)+ 以+动词(动词性短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为连词
“以”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与妻书》)
【 “与”作连词和介词区别 】
类别
举例
释义
①令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
名词(名词性短语)+与
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互换,意义
赋》)
+名词(名词性短语)
没有改变,即为连词。①、②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为连词,③为介词
(《鸿门宴》)
“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高考_文言虚词专题ppt60张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文言虚词专题 课件( 共60张P 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⑶作定语,什么、为什么一、而 ★★★★★来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作连词 常见的助词:所、也、者、之、乎。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文言虚词专题课件(共60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①①位卑则青足羞,,官盛取则近谀之。 于蓝,而青于蓝。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文言虚词专题课件(共60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译。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文言虚词专题课件(共60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天下做父辈的归依了他(文王),他们的子辈会往哪儿去呢?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十八个必考文言虚词用法索引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文言虚词专题 课件( 共60张P 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 1·而 ▪ 2·何 ▪ 3·乎 ▪ 4·乃 ▪ 5·其 ▪ 6·且 ▪ 7·若 ▪ 8·所 ▪ 9·为
▪ 10·焉 ▪ 11·也 ▪ 12·以 ▪ 13·因 ▪ 14·于 ▪ 15·与 ▪ 16·则 ▪ 17·者 ▪ 18·之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文言虚词专题 课件( 共60张P 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文言虚词专题 课件( 共60张P P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用法PPT课件
二、副词 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汝其勿悲!《与妻书》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 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 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 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2)秦王恐其破壁。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 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 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又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第8页/共79页
(4)肃曰:“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犹不失下曹从事。” (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 我的"或"我(自己)"。
(6)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7)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 些”“那里”。 (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第9页/共79页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 “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第30页/共79页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 能用于转折关系。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 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虚词》课件 粤教版
其
1.代词
汝来省吾,只一岁,请归取其孥
你(们)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它(们)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其
其皆出于此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 其孰能讥之乎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 也
2.副词
(推测)大概 (希望)应当,一定
(2) 虚词的连用 而已矣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 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法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使用频率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 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发展变化大。
3.复音虚词(是以/以是 ): 因此
暂且 姑且 将近 将要
2.连词 表并列、递进、选择
河水清且涟漪 先生且喜且愕 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又
又……又 一面…一面
而且 况且 表让步,尚且
•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 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例如: ①公【为我】献之。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请【以剑】舞。 ④【以资政殿学士】行 ⑤故燕王欲结【于君】。
① (公子)欲以客往复秦军,与赵俱死。 ②夸父与日同走。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连 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或分句的词。根据 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
高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虚词总结课件 粤教版
文言虚词
精选课件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精选课件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 “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精选课件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 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4.表示并列,相当于“又”、“和”或不译。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精选课件
二.何
1.什么。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 赵?
2.形式为“如...何.”..译为 “把..怎.么..样.”。
精选课件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⑤而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⑦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精选课件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的样子”“地”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精选课?件
3.哪里,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例: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② 豫州今欲何至? ③ 何由知吾可也。
精选课件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精选课件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 “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精选课件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 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4.表示并列,相当于“又”、“和”或不译。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精选课件
二.何
1.什么。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 赵?
2.形式为“如...何.”..译为 “把..怎.么..样.”。
精选课件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⑤而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⑦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精选课件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的样子”“地”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精选课?件
3.哪里,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例: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② 豫州今欲何至? ③ 何由知吾可也。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虚词整理课件27张
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六国论》)
介词, “用”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介词,“凭借”
(3)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介词,“按照”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介词,“凭借……身份”
(5)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介词,“在”
高考链接:
2023全国甲卷(《隆平集·儒学行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尧卿)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纮入境,微伺刺史善 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纮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 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纮至邑,不复他察,第以 所闻荐之。
答案: 杨纮到了县邑,不再做其他考察,只 。
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2.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 传》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6.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8.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9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10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6)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因为”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8)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10)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11.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叹 词
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1.连词 并列:又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顺承:就,接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转折:但是,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假设:如果,假如 因果:因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修饰:地或不译
递进:并且,而且
(5)今为穷乏者得我而为也,何以伐为? ( 语气词,呢 )
2、指出“为”字意义和用法 C 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 A 为天下兴利除害
B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既解貂覆生,为掩护
注释:C表被动,其余是介词 替
一.助词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硿硿焉,余故笑而不信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表陈述
词尾,然
表反问
二、代词
1.疑问代词(副词)
且焉置土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哪里 怎么
2.兼词 兼有介词“于”与代词“之”、 “是” 在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剑溪之水出焉
在那里
从那里
指出下列“焉”的意义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于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那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其
其皆出于此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副词
(推测)大概
(希望)应当,一定
还是 (反问)难道、岂 (强调)真的
吾其还也
其孰能讥之乎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 也
3.连词
其业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 非天资之卑。 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 假设 如果
乃
1.第二人称代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2.连词(副词)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表顺承
今其志乃反不能及 表逆转:却,竟,反而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这才 于是 才,仅
表判断 是 就是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例:无乃尔是过与。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 尔立。
指出下列“若”的用法和意义
(1)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再拜君赐(连 如果 ) (2)开天辟地以来,随寿而死若寿夭而亡---(连 或) 代 (3)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你们 )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 动 如)
1.所+动词 表……的人(事、物、地方)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文言虚词█
在下列对联的末尾加上什么虚 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君恩深似海 矣 臣节坚如山 乎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 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象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 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 也归入虚词一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 “作出”、“制定”
结 总
书 海 扬 帆 定 自 得 。
文 言 功 夫 当 日 进 ,
且 于 文 中 辨 差 别 。
若 属 先 得 识 规 则 ,
因 为 所 以 与 然 而 。
之 乎 者 也 乃 焉 矣 ,
常 见 虚 词 二 十 个 。
经 史 子 集 何 其 多 ,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 投诸渤海之北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 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而已矣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 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法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 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使用频率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 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 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发展变化大。
2.副词,表反问或感叹
徐公何能及君也 妇啼一何苦 开国何茫然 至于誓天断发,泣 下占襟,何其衰也
怎么(表反问)
这么 多么(表程度) 多么
多么,怎么这样
3.代词与“如”、“若”、“奈” 连用,表示“怎么样” “怎么办”
今日之事何如
此为何若人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
而 2.第二人称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你,你的)
3.助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与“已”组合,罢了
已而:不久
【而已】放在句末,作语气助词,相当于“罢 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 层的意思。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儿醒。
啊
)
) 哪里 ) (3)天下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 ( (4)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于之 (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 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 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 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 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 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 副词 代上文的“君子” 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 A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B怎么样,把……怎么办; B.如太行、王屋何?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 C代词,什么; 以自托于赵? D.豫州今欲何至? D代词,哪里 E.作计何不量? E副词,怎么; 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F代词,为什么; 以钟名,何哉? G.何不试之? G副词,怎么; 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H通“呵”,呵问。
练一练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转折 •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 并列 重士。 修饰 • 提刀而立 语气词 • 儿妾食麦而已 •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 代词 母
1.代词,表疑问 大王来何操 豫州今欲何至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 之民不加多,何也? 然则何时而乐耶? 作宾语:什么,哪里 哪里 作谓语:为什么, 是什么原因 作定语:什么,哪
2.介词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给,替 因为 为了 被 表对象:向,对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不足为外人道也
3.语气助词 何……为;奚……为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反诘
解释下列句中的“为”字 (1)贾家庄几为巡缴所陵迫死 (介词,被 )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介词,替 ) (3)如姬为公子泣 ( 介词,对 ) (4)为人谋而不忠乎 ?(
转折 然则、那么
选择连词 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助词
夸夸其谈 路漫漫其修远兮
相当于“而” 音节助词
1.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常已矣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暂且
姑且
将近 将要
2.连词
河水清且涟漪 先生且喜且愕
表并列、递进、选择
又 又……又 一面…一面 而且 况且
像,似
3.连词
天若有情天亦老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如果
或者
和
4.副词
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4、助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例: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者,彼且恶乎待哉。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
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
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何以战?
【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
指出下列各句“乃”的意义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然 )
(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 才 ) (3)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仅 ) (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 ) (5)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是
1.代词
汝来省吾,只一岁,请归取其孥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你(们)的 它(们)的 他(们)
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
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
副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 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 词 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
例如: 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介 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 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 词 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 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
副词,将 ) 副词,暂且 )
(2)兽相食,人且恶之(表让步的连词,尚且 ) (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4)而所杀伤匈奴亦不下万余人,且引且战
( 连词,一面--- )
一面
1.代词
若入前为寿 你
若毒之乎?
更若役,复若赋
你们
你的
2.动词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及,比得上
病未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