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件按门铃,创设生活情境。
二、探究新知。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重点放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两张饼”、“三张饼”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演示烙饼法。(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
师小结:锅里每次都有2张饼,这样就不浪费时间,我们把这种烙饼方法叫做最佳烙法。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最佳烙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3.拓展延伸:请你想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如果要是烙5张饼、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Ppt课件
五、课外延伸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花费用和所花的时间最短等
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板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板课程名称:数学课时数:3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数学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数学沟通和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1.数学学科素养: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3.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的讨论和实验探究,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2.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有关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通过举例子和图表,让学生对函数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3.小组合作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给定一个函数表达式,要求学生根据函数的性质和图形来判断该函数是否有解、有唯一解还是有多个解。
在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4.信息技术应用(20分钟)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上的数学软件,通过输入函数表达式,观察和分析不同函数的图形和解的特点。
让学生比较手工计算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问题解答和总结(15分钟)学生围绕之前的问题和探究结果进行讨论和辩论。
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对函数和方程的理解。
6.作业布置(5分钟)分发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道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数学题目。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解题思路,评价他们对函数和方程的理解程度和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1.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数学题目和理论讲解;2.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数学软件,用于信息技术应用部分;3.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包括问题和相关的图表。
2019教师全员培训数学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1)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感。
(2)在知识教学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后,对二次函数性质的应用课。主要内容包括:运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解决最大面积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抛物线的顶点就是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因此,可利用顶点坐标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最大利润这个问题中,应用顶点坐标求最大利润,是较难的实际问题。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的探究,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转化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设直角三角形得一直角边为x,则,另一边长为8-x;设其面积为S.∴S= x·(8-x)(0<x<8).配方得S=- (x2-8x) =- (x-4)2+8
此函数的图象如图26-1-11.∴当x=4时,S最大=8.
及两直角边长都为4时,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8.
多媒体课件展示练习,并解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归纳小结
(2)、作业:习题第1、2题
总结归纳学习内容,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多媒体作业展示。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本节课的设计力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思维序列,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充分展开,力求使学生经历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再创造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突出知识形式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智力,同时提升了能力。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内容说明:根据所给模板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只有找到“落脚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生长力。
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脚点”,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模板来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2. 内容原创,如有雷同,视为不合格;
3. 重点突出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在教学中的落实;
4. 请将完成的作业内容直接复制在答题框内。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主要让学生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学生可能会认识到空气无色、无味、透明,这和水的特征相同,但空气直接触摸不着(更易流动、无形状、无质感),而且看不见。
3.汇报交流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学生利用桌上的工具比较空气和水的轻重。学生闻花露水的气味,上台吹泡泡,动手画一画风。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内容:我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围的空气
学习目标描述
1.3.1 空气和水一样,形状随容器而变,但没有固定的体积。
1.3.2 空气有重量,会产生压力;能挤压或推动东西。
1.3.3 空气流动形成风。
1.3.5 一些微小的颗粒可以在空气(风)中漂浮。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当小组内一名同学动手操作时,其他组员认真观察,及时记录。通过观察泡泡的流动,感受空气的流动。
希望学生自己想办法,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证明。
拓展延伸
课后探究空气的有关小实验。
课后资料收集
利用电脑上网查询资料
是不是感觉有一股气从鼻子吸入,科学上把这种气叫做空气。
〖教学策略〗让孩子亲身感受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概括能力。
1.学生闭上双眼,放飞想像,睁开双眼,谈谈感受。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说吸进了什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专注力。
用多媒体音乐让孩子们走进森林,在老师的讲解下让孩子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1)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回顾水的特点;
相同的地方;
比较不同。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维恩图,与学生交流。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计算能力
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
教学难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能正确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8人,男生16人,女生12人。已经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堂课内容,对于同学们来讲不算太难,但一定要弄清楚有关0的乘法,掌握有关0的乘法的算理。
138×4= 108×4= 102×3= 209×3=
前两个竖式,主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和以前学的比算方法一样;后两个竖式主要让学生明白,即使多位数的十位是0,也要乘,哪一位相乘满几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各位相乘没有满十,积的十位要用0来占位。
通过对比分析4个竖式,归纳总结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通过阅读教学用书以及课堂反馈,我对本节课做如下反思:
本节课的恰当之处:
教学设计中,利用多种情境替代枯燥的计算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习惯、知识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体会数学模型思想。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令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的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了相应的情景;采用对比分析、知识的迁移则是教会学生如何自我探究,逐步形成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估算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题目要求,常常被我们老师忽略掉,然而估算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仅有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因此,估算不能走过场,还得靠我们老师持之以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最后就是总结归纳,《课标》要求三年级学生要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所以我总是喜欢在我的课堂上让同学们开口说,说着说着,胆子大了,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逻辑性就慢慢好了。
(完整word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只有找到“落脚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生长力。
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脚点”,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
内容说明: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当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日趋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取向,根据所给模板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共4篇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共4篇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共4篇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共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
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小学英语)简介本文档旨在设计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的教学方案。
通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并提高他们在沟通、思考、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听力和口语训练,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的英语词汇和句式;3. 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通过写作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表达;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1. 听说能力训练- 使用录音材料或多媒体资源,播放简短英语对话或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 要求学生进行口语练,模仿和回答教师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阅读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选择简单的英语阅读材料,如图画书、简短故事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获取基础词汇。
-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阅读练,并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以巩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技能发展- 设计一些写作任务,如填写对话、写一篇短文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写作练。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和指导。
4. 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 设置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师生互动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等方式来促进师生互动。
- 学生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观点,鼓励互相研究和合作。
评估方法- 考虑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如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合作成果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 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内容说明:根据所给模板完成 1 课时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 ,只有找到“落脚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生长力。
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 ,“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脚点” ,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
作业要求:1.务必按照模板来完成 1 课时的教学设计;2.内容原创,如有雷同,视为不合格;3.重点突出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在教学中的落实;4.请将完成的作业内容直接复制在答题框内。
学习目标描述学习内容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板》学习内容分析1、通过量、拼、折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体验“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模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
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拼、折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1、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2、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3、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的探索和验证过程。
学生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三角形的概念、熟悉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特点,掌握了量角的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引入分析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
在分析相互作用的物体总动量是否守恒时,通常把这些被研究的物体总称为系统.对于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要采用程序法对全过程进行分段分析,要明确在哪些阶段中,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所研究的系统是由哪些物体组成的。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动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动量守恒,掌握动量守恒知识。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有关动量守恒的案例。
教学重点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应用举例
此题过程比较复杂,情景难以接受,所以在讲解之前,多带领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创设情景,降低理解难度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辆小车,水平面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在小车B上坐着一个小孩,小孩与B车的总质量是A车质量的10倍。两车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小孩把A车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A车与墙壁碰后仍以原速率返回,小孩接到A车后,又把它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推出。每次推出,A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都是v,方向向左。则小孩把A车推出几次后,A车返回时小孩不能再接到A车?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生学情分析
动量守恒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动量守恒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动量守恒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动量守恒,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动量守恒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动量守恒,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明
自主阅读
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享受阅读的兴趣。
学生阅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引导阅读
引导学生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学生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1、谁来告诉老师,你读过那些经典著作。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积累往往只停留在课本上的一些课文,课下很少自主去阅读一些课外文章,通过阅读文化经典书籍,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知道自己的言行。让语言文字触动孩子的心灵。这样学生才能不断阅读中成长,享受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指导学生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学习内容分析
通过学生阅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享受阅读的兴趣。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阅读文化经典书籍,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知道自己的言行。
2、介绍《弟子规》
在经典书籍之内,《弟子规》是经典书籍中的一颗珍珠。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著。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说明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学生观看作品,电子小报作品
动态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动态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通过版面设计,启发学生操作理念
组织学生同桌交流存在的差异
组织汇报交流
1、有利于培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自主学习
2、有利于培养和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抓住学生思维缺陷,启发学生局限,展示学生操作难点,加深学生深入探索思维。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模板来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2.内容原创,如有雷同,视为不合格;
3.重点突出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在教学中的落实;
4.请将完成的作业内容直接复制在答题框内。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Word文档版面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文档排版设计非常重要。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1、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Word排版的思维意识,以及版面色彩与图文并茂
教学难点
思想理念与现实相吻合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但是综合运用就存在缺陷,不会搭配使用,只会零散操作,思想理念没有创新。和现实生活匹配不美观。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1.能分角色朗读对话;2.理解寓意。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容是《坐井观天》的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要让学生精读课文,主要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看待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PPT展示如何观察黑板,体验“坐井观天”。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是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寓意,学生对对话掌握的比较好,已经实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在理解寓意上,我是让学生“卷纸看黑板”体验坐井观天,在延伸寓意。但在寓意的理解上,部分学生比较吃力,因此在进行思维上的技能训练时,需要直观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2.“1+X”教学,学导练一体,进行相应的拓展练习和实践。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寓意。
学生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语文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反映慢。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循序渐进。《坐井观天》第一课时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字词,通读了课文,知道了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朗读课文。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习第二次对话
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学生小组朗读对话。
(完整word版)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内容说明:根据所给模板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只有找到“落脚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生长力。
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脚点",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模板来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2。
内容原创,如有雷同,视为不合格;
3. 重点突出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在教学中的落实;
4。
请将完成的作业内容直接复制在答题框内。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研究,学生将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掌握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分组实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研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为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和引导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跟随PPT课件的展示,通过分组教学、互助互学和个别辅导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是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是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认识长方形特征、知道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并且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这不仅是今后研究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年级是小学中的一个重要年级,学生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因此,本课研究内容的安排和呈现都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智力是多元化的,他们在发展上也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些善于逻辑推理,有些善于动手操作。
因此,分组活动和分工合作的研究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在研究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总是喜欢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信息技术应用说明复上节课的知识点。
复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展示长方形纸板,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PPT演示讲解。
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欲望。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引导学生了解面积单位的应用。
PPT课件、演示操作。
自主参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作业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探索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编程知识,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程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程序。
四、教学准备:1.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2.教学材料:计算机编程教材、编程软件。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应用程序,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编程的了解和经验。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程序、算法、变量、循环等。
2.展示一些简单的编程实例,让学生了解编程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设计和实现自己的程序。
3.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编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作用,例如智能手机、电子游戏、智能家居等。
Step 3: 实践操作(40分钟)1.学生在计算机上安装编程软件,并进行基本的操作练习。
2.引导学生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程序,例如利用循环和条件语句实现一个计算器功能。
教师可提供一些代码示例和引导,但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程序,互相学习和提供反馈。
Step 4: 总结和拓展(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他们在编程中的一些好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拓展自己的编程能力,例如学习更复杂的编程语言或算法。
3.展示一些成功的编程项目或编程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和运用能力。
2.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程序,互相提供反馈,评价他人的程序是否合理和实现的质量如何。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1备课是英语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决定一堂课效果的主要标准,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今小学英语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现状以及对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认知现状,探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一、当今小学英语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现状如今,有很多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意识到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更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在这些小学英语教师的传统思想认知里,学生是多样性的、是自由的、是充满变化的,其认为提前设计的课时教学目标并不一定会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步骤进行。
这样使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照搬书本、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经常会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选择走“形式主义”,导致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这样的教学目标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不仅不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进步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当今小学英语教师对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认知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这一客观事实,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然而,在目前阶段,有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浅层的知识的掌握上,只注重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点,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这样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考试分数有没有进步,学校排名有没有提高,完全没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想法和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名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内容说明:根据所给模板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只有找到“落脚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生长力。
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脚点”,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
作业要求:
1.务必按照模板来完成1课时的教学设计;
2. 内容原创,如有雷同,视为不合格;
3. 重点突出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在教学中的落实;
4. 请将完成的作业内容直接复制在答题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