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室通风换气要求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为了确保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学校应该采取通风、消毒和隔离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下面是一个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1. 通风措施
学校应该保持教室、办公室和其他公共场所的良好通风。
具体措施如下:
- 每节课后或每2小时通风一次,打开窗户和门,以保持室内新鲜空气的流动。
- 清理通风设备,如空调和风扇,保证其正常运行。
- 在恶劣天气下,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空气净化设备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2. 消毒措施
定期消毒学校的各个区域和设施,包括以下内容:
- 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桌子、椅子、门把手、电脑键盘等常接触物体。
- 卫生间、洗手间的水龙头、马桶等。
- 运动场、操场的器械、设备和器材。
消毒应该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消毒剂应该是符合卫生标准的,并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3. 隔离措施
对于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染风险。
具体措施如下:
- 疑似患者应该立即就医,并尽量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 学校应该提供独立的隔离区域,确保疑似患者远离其他的学生和教职工。
- 隔离区域应该具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医疗资源,以满足隔离需求。
隔离期结束后,学生或教职工应该重新进行健康检测,并获得相关部门或医生的批准,方可返回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通过实施较为严格的通风、消毒和隔离制度,学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健康安全。
同时,学校应该定期评估和改进这些制度,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完整版)学校教室通风换气要求

学校教室通风换气要求
一、换气次数
课间休息开窗一次,全体共6次。
每节课换气一次。
二、换气时间
室外温度为5——10度时,每次5分钟。
室外温度为0——5度时,每次4分钟。
室外温度为零下5——0度时,每次3分钟。
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时,每次2分钟。
三、换气方式
开窗面积应达到2平方米以上(约一扇窗的面积),楼内设有走廊的,以开走廊侧内窗通风为主。
四、注意事项
教师主要控制室内温度,保证教室内温度始终不低于16度。
五、课间休息要求学生全部到室外活动,充分利用教室空闲时间加强通风(开外窗)。
幼儿园卫生通风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通风换气1. 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每日早晨开窗通风15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2. 冬季气温较低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时间,但室内空气必须保持清新。
3. 夏季气温较高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冬季室温不超过15-18℃,夏季室温不低于27-28℃。
4. 启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确保幼儿舒适度。
5. 幼儿园活动场地、房屋、大型玩具、体育器材等,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三、环境卫生1. 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每日由保育员负责全面清扫、擦拭,保持室内清洁。
2. 玻璃明亮,光线充足,室内摆设整洁舒适,布置无尘垢。
3. 定时开窗和关窗,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床铺整齐,窗明几净。
4. 墙壁干净,无蛛网,床下无杂物。
5. 卫生间保持清洁通风,水池下水道畅通,地面无积水、无痰迹、无蝇蛆、无烟头。
四、卫生消毒1. 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每日紫外线灯消毒半小时。
2. 卫生间、食堂等场所,每日由保育员负责消毒,确保消毒液使用适量、均匀。
3. 大型玩具、体育器材等,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4. 空气消毒:每日开窗通风,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
五、晨午检1. 教师负责每日对幼儿进行晨午检,观察幼儿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六、健康教育1. 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 定期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幼儿卫生保健的认识。
七、监督与考核1. 幼儿园成立卫生通风管理小组,负责对卫生通风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考核。
2. 定期对卫生通风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幼儿园负责解释。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二篇)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文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成为了确保学校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和减少疫情传播风险,本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通风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我们学校的通风消毒隔离制度。
一、通风制度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学校制定了通风制度。
每天开始上课前和下课后,教室门窗必须完全打开,保持通风5分钟以上。
此外,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通风,开启门窗进行空气对流,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教室内的空调系统也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作。
在食堂和公共区域,也设有大型通风设备,保证空气质量。
二、消毒制度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消毒制度。
每天开始上课前和结束下课后,教室内的桌椅、黑板以及其他常用器具都需要进行消毒。
食堂和洗手间也进行频繁的消毒工作。
学校购置了高效杀菌剂,并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细致的消毒。
同时,每天结束后,清洁人员会对整个学校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
三、隔离制度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疫情蔓延的风险。
首先,学校规定任何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不得入校,需及时就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其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隔离室,用于临时隔离师生。
隔离室设有空调和专门的空气过滤系统,确保被隔离人员的舒适和安全。
隔离期间,被隔离人员会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护和管理。
四、健康监测制度为了及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学校建立了健康监测制度。
每天上学前,师生都需要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健康登记表。
同时,学校还引入了健康码系统,通过扫码填报信息,实现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
对于体温异常或健康码异常的人员,学校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跟进处理。
五、宣传教育制度为了确保每个师生都能充分了解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学校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每周都会开展专题讲座,向师生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
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宣传横幅和标语牌,提醒每个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为保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防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防止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特制订消毒、通风制度。
一、消毒、通风时间1、在非流行性传染病期间,校内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等专用室每周消毒一次,时间点在每周五放学后。
各室在使用前要通风30分钟,课间要通风,消毒结束后通风30分钟。
2、在流行性传染病期间,校内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等专用室每天消毒一次,时间点在每天下午放学后。
各室在使用前要通风30分钟,课间要通风,消毒结束后通风30分钟。
3、办公室、教室饮水设备每天消毒,持续洁净。
二、消毒、通风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办公室、走廊、厕所、功能室、垃圾暂存库、下水道以及手能够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各室在使用前通风,课间通风,消毒后通风。
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使用1:100的84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
四、消毒方式方法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
五、消毒员设置消毒、通风工作由消毒员负责。
班主任任本班教室消毒员,各办公室由办公室成员轮流担任,校园内和大门外、卫生间、洗手池、垃圾暂存库等有专人负责每一天消毒工作。
后勤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消毒员消毒、通风工作。
六、消毒、通风着装要求消毒员工作时,务必带好卫生帽、卫生手套、卫生口罩。
七、消毒、通风的技术要求1、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2、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必要时请专业消杀人员对校园各处及室内进行消毒。
3、每天有专人负责督促各教室、办公室通风。
八、严格登记制度消毒员要每一天将消毒状况填入消毒记录登记表,后勤办公室负责督促资料完成和工作落实。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模板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模板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学校通风消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学校环境的卫生水平,保护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各类室内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3. 通风要求3.1 学校应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3.2 定期开窗通风,每个教室、办公室至少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3 教室、办公室的门窗应随时保持通风状态,并定期清洗窗户,确保畅通。
4. 消毒要求4.1 定期对学校各类室内场所进行消毒,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4.2 采用专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彻底杀灭病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4.3 消毒频率:教室、办公室每周消毒1次;实验室、图书馆等高频使用场所每天消毒1次。
4.4 注意事项:4.4.1 消毒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消毒操作规范。
4.4.2 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安全有效。
4.4.3 消毒操作后,应及时通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5. 管理措施5.1 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通风消毒人员,负责制定通风消毒计划和工作安排。
5.2 通风消毒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通风消毒方法和技巧。
5.3 学校应定期进行通风消毒工作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5.4 对于通风消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学校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好记录。
6. 效果评估6.1 学校应定期对通风消毒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病毒检测等。
6.2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应及时调整通风消毒计划和方法,提升工作效果和质量。
7. 惩罚措施对于违反通风消毒制度的人员,学校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督促其改正错误。
8. 安全防护8.1 通风消毒人员应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8.2 配置通风设备时,应确保设备质量合格,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例文(三篇)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例文一、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促进学校的良好学习和工作环境,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制定本通风消毒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各类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场所,旨在规范通风消毒工作。
三、通风要求1. 开窗通风:教室、办公室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区域,每小时至少开窗通风10分钟。
2. 机械通风:在没有自然通风条件或无法满足通风要求的区域,应做好机械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通风换气操作。
3. 居住区通风:宿舍楼内的公共通道、楼道、楼梯间等区域每天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四、消毒要求1. 变频断电式紫外线灯消毒:针对教室、办公室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区域,每天放学或工作结束后,进行紫外线灯消毒,保持空气的清洁。
2. 室内消毒:针对室内公共区域、办公家具、门把手、电脑键盘等易接触的物品,每天进行消毒,保证学校内部环境的卫生。
3. 外部物品消毒:每天对外界带入学校的物品如快递包裹、交付的食品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外部物品的污染。
4. 餐厅厨房消毒:餐厅厨房进行严格的防护和消毒措施,确保食物的卫生安全。
5. 学生寝室消毒:学生寝室每周进行统一的消毒工作,包括床铺、桌椅、衣物、个人用品等。
五、工作流程1. 通风消毒计划:学校每学期制定通风消毒计划,并在各场所公示,明确通风消毒的时间和地点。
2. 通风消毒操作:各场所指定专人负责通风消毒工作,保证操作规范、及时性和可靠性。
3. 消毒用品准备:学校提供必要的消毒用品,包括消毒液、消毒纸巾、紫外线灯等。
4. 消毒记录:对每次通风消毒进行记录,包括消毒时间、负责人、消毒区域等,以备后续查阅。
六、员工培训学校每学期对负责通风消毒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通风技巧、消毒操作要点等,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意识。
七、责任与监督学校相关部门负责通风消毒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工作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调整和修改后的内容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中学通风消毒制度范文(二篇)

中学通风消毒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中学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提高教学环境的质量,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制定中学通风消毒制度,保持校园内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通风原则1.定期通风:根据天气情况和学校实际情况,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一次,每次至少持续30分钟以上。
2.集中通风:每节课后,教师应确保教室及时通风,把教室的门窗打开,保证空气流通,及时消除室内的异味。
3.教室通风:教室应保持足够的氧气和空气流通,尽量避免使用空调和电扇等电器设备,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4.假期通风:放假期间,学校应进一步加大通风频率,开窗通风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三、消毒原则1.定期消毒:校内教室、活动场所、食堂以及公共卫生间等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
消毒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
2.重点消毒:特殊场所和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健身房等,应加大消毒频率,每天至少消毒一次,严格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3.消毒方法:可采用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学消毒方法结合的方式。
物理消毒包括紫外线照射、高温灭菌等;化学消毒主要使用消毒液进行喷洒和擦拭。
4.通风消毒结合: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充分利用通风条件,打开窗户,确保室内外空气流通,以加快消毒效果。
四、操作程序1.通风程序:(1)每天早晨上学之前,教师应将教室的门窗打开,进行通风。
(2)每节课后,教师应将教室的门窗打开,进行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3)午餐后和晚餐后,食堂人员应将食堂各区域的门窗打开,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放假前,学校应对教室进行集中通风,确保假期期间室内空气的新鲜。
2.消毒程序:(1)派专人负责消毒工作,确保各区域的消毒任务得以完成。
(2)按照消毒频率进行消毒,重点消毒区域要加大消毒频率。
(3)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4)消毒后要注意及时清理工具和材料,妥善处理消毒废液和废物。
五、责任和制度执行1.学校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通风消毒工作,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做好工作。
幼儿园通风换气制度

幼儿园通风换气制度
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幼儿园实行定时开窗通风制度。
幼儿教室、午睡室、专用活动室、办公室、厕所等聚集场所每天定时通风与换气。
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换气方式和次数。
温暖天气宜全日开窗换气,寒冷天气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冬季时,当室外温度在°C——10°C时,每天开窗通风3——5次,每次
30分钟;当室外温度在°C以下时,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
30分钟。
教室与走廊之间的窗户应保持开启。
发生传染病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
各班保育员需做好每天的开窗通风,并记录。
专用教室由保洁员负责。
冬季幼儿在活动室需开窗通风时,应半数窗户打开;户外活动时,应全部打开。
幼儿园有专人负责,每天对各班活动室、专用活动室等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记录。
中小学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制度

中小学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制度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本校制定了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学校室外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室内地面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公共卫生间和垃圾桶每天清洁消毒,室内场所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教室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实验室和仪器室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室内通风换气责任由各室负责人承担。
一)室内空气消毒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餐厅紫外线消毒,责任人为xxx)2.化学试剂消毒:各教室、办公室、特室经密闭后,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至60分钟。
(责任人为xxx及各室负责人)二)室内空调滤网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至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责任人为xxx及各室负责人)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
可用有效氯250mg/L至500mg/L含氯消毒剂、0.2%至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
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综合楼公共区域消毒责任人为xxx;教学楼公共区域消毒责任人为xxx;教室内消毒责任人为各班班主任;办公室、特室内消毒责任人为各室负责人。
公寓消毒责任人为xxx)四)食堂餐厅厨房的清洁消毒餐厅消毒责任人为xxx)食堂餐厅每天至少消毒两次,每餐结束后,要对餐桌、椅子进行消毒。
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厨具餐具表面应使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
厨房地面可用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幼儿园通风制度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确保幼儿园内空气质量,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通风制度。
通过规范幼儿园的通风工作,提高幼儿园的环境卫生质量,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通风原则1. 通风与换气相结合,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2. 通风时间与季节相结合,根据气温、湿度等条件合理调整。
3. 通风与日常教学、生活活动相结合,确保不影响幼儿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通风要求1. 教室、活动室、寝室等室内空间,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 早晨、午休后、放学后等时段,应重点加强通风。
3. 遇到恶劣天气(如雾霾、沙尘暴等),应适当减少通风次数,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4. 通风时,应关闭门窗,防止外界污染物质进入室内。
5. 通风后,应检查室内空气质量,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四、通风管理1. 教师负责本班教室、活动室、寝室的通风工作,并做好通风记录。
2. 班主任负责监督本班教师执行通风制度,确保通风效果。
3. 幼儿园管理员定期检查各班级通风情况,对未按要求通风的班级进行通报批评。
4. 教职工应自觉维护通风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五、通风设施与维护1. 幼儿园应配备必要的通风设施,如窗户、排气扇等。
2. 通风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禁止私自拆卸、损坏通风设施。
六、通风教育与培训1.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通风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通风意识。
2. 对新入职教职工进行通风制度培训,使其掌握通风工作要领。
七、监督检查1. 幼儿园领导定期对通风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教职工对通风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通风制度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未按要求执行通风制度的班级和个人进行批评和处罚。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不同工作环境换气次数 设计标准

不同工作环境的换气次数设计标准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空气质量对我们的健康和生产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不同工作环境的换气次数设计标准也需要有所区别。
本文将从不同工作环境的角度来探讨换气次数的设计标准,并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办公场所在办公场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直接受到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办公室的换气次数应该在每小时4-6次。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污染物,保持空气清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对空气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所。
根据相关规定,医院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一般要求在每小时20次以上,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清洁无菌,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3. 实验室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实验和化学试验的地方,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非常高。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的换气次数要求在每小时8-12次以上,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干净,减少实验过程中有害气体的积聚。
4. 学校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学校的换气次数要求在每小时6-8次,以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结回顾:不同工作环境的换气次数设计标准因地域、气候、建筑结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通过对不同工作环境的换气次数设计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员工和学生的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学习效果。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简到繁,我们不仅要关注工作环境的换气次数设计标准,更要从源头上对空气质量进行管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作为一个责任感强烈的工作环境健康管理者,我深知空气质量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将会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从办公场所、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学校等不同工作环境的角度探讨了换气次数设计标准。
通过对这些工作环境的换气次数设计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健康和生产效率。
中学通风消毒制度模版

中学通风消毒制度模版一、定义与目的1.1 定义:中学通风消毒制度是指根据卫生要求,规范学校教室、办公室、宿舍等空间的通风和消毒措施,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1.2 目的:保障中学师生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中学的教室、办公室、宿舍等空间。
2.2 各班级、部门负责人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组织实施相关措施。
三、通风要求3.1 教室、办公室、宿舍等空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空气流通,避免二次污染。
3.2 教室、办公室、宿舍等空间每天应进行至少两次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3 通风时应尽量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开窗,应使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通风。
3.4 通风时,应关闭空调、暖气等设备,以免影响空气流通效果。
3.5 风向应选择能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方向。
四、消毒要求4.1 常规消毒:教室、办公室、宿舍等空间每天进行一次常规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2 特殊消毒:当发生传染病疫情或有病例发现时,应及时进行特殊消毒,消毒时间和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3 消毒使用的药品应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严禁使用无资质的药品进行消毒。
4.4 消毒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掌握正确消毒方法和操作技能,确保消毒效果。
五、操作准则5.1 进入教室、办公室、宿舍等空间前,应先洗手,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5.2 使用纸巾等物品擦拭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表面,保持清洁无尘。
5.3 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进行正确稀释和使用,避免使用过量或不足。
5.4 消毒剂应存放于通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与易燃物接触。
六、监督与管理6.1 学校将建立通风消毒制度的台账,记录每天的通风和消毒情况,以备查阅。
6.2 学校将定期进行通风消毒工作的检查与评估,对不合格的情况及时纠正。
6.3 学生、教职工有权监督学校的通风消毒工作,如有问题,可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申诉。
七、附则7.1 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必须经过学校相关部门的审批。
四教室的通风与采暖.

[上接《学校建筑和卫生设备(1)》]四、教室的通风与采暖1、通风换气☆目的:通过空气的流动,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送进室外的新鲜空气,以改善室内小气候,减低室内空气中CO2的含量和室内来源的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减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尘的数量。
☆措施(1)开设气窗或通风管道,加强自然通风(2)安装排气扇、电扇等设备,实行人工通风教室内的微小气候(气温、气湿和气流等)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空气的性状,而空气的污染程度又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健康及学习效果带来影响。
因此,解决教室通风换气的问题,不断净化室内空气,创造适宜的微小气候条件,是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的重要内容。
通风换气的形式可以分自然和人工两种。
一般学校采用自然换气形式。
自然换气是利用室内门窗缝隙、通风管道等直接导入室外空气,置换室内污染空气。
通风教室要开门窗并装有气窗。
气窗的总面积应为地面积的1/40一1/50,应开得高,气窗要常开着,门窗也要常开,即使冬天,下课也要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6—1998) 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CO2)最高容许浓度为0.15%;每名学生每小时必要换气量:小学生不宜低于11m3初中生不宜低于14m3高中生不宜低于17m3《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名小学生占容积3.41m3, 每名中学生占容积3.8m3。
根据每名学生的必要换气量及所占教室容积,要求:小学教室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宜低于3次,中学教室不宜低于4次。
2、采暖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若维持室内有一定的气温,又使空气保持一定清洁度,则必须从两方面解决,即在实行通风换气的同时,要有合理的采暖。
北方学校取暖设备一般可分集中式取暖和分散式取暖两种。
我国常用的是分散式取暖,但应注意安全卫生,如在窗上安装风斗或通气孔,炉子要装烟筒,并经常检查,防止漏气和堵塞,以防煤气中毒。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GB/T 17225—1998)》规定,在学习(授课和自习)时间内,教室中部(距地面1m处)的气温应为16℃~18℃,不宜超过20℃,相对湿度应为30%-80%,风速应在0.3m/s以下。
完整版)学校通风消毒制度

完整版)学校通风消毒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本校制定了通风消毒制度,以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和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特别是清理卫生死角,以消除病原滋生的地方。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教室通风和消毒同等重要,各班应安排专人进行通风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源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消毒记录应及时做好。
4.每节课后应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5.楼道、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应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次进行消毒工作。
6.班级每周应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应自带水杯饮水。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如必须接触,应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校园环境卫生要求

校园环境卫生要求引言概述:校园环境卫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环境卫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校园环境卫生的要求。
一、教室卫生要求:1.1 教室日常清洁:教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地面、黑板、桌椅等应定期清扫和擦拭,确保无尘土和污渍。
1.2 教室通风换气:教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1.3 教室垃圾分类:学生应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和食品残渣等厨余垃圾分别放置在指定的垃圾桶内。
二、食堂卫生要求:2.1 食品安全:食堂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保证食品的新鲜、卫生和营养。
食品加工区域和食材存储区应保持清洁,食品应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2.2 食堂环境清洁:食堂内部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桌椅、地面等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食堂整体卫生。
2.3 食堂垃圾处理:食堂应设置垃圾分类桶,鼓励学生将餐具和食物残渣等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卫生间卫生要求:3.1 卫生间定期清洁:卫生间应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马桶、洗手间等设施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间的整洁和卫生。
3.2 卫生间通风换气:卫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3.3 卫生间卫生用品:卫生间应配备充足的卫生纸、洗手液等卫生用品,定期更换,确保学生的卫生需求。
四、校园公共区域卫生要求:4.1 公共区域清洁:校园公共区域包括走廊、楼梯、休息区等,应保持干净整洁,地面、扶手等应定期清洁和消毒。
4.2 公共区域垃圾桶:公共区域应设置垃圾桶,鼓励学生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保持公共区域的整洁。
4.3 公共区域绿化:校园公共区域的绿化应得到重视,定期修剪植物,清理落叶等,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五、学生个人卫生要求:5.1 个人卫生习惯: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洗澡等,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教室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对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应当包括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限量要求。
这些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以及灰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物。
对于这些污染物,应当制定相应的浓度限值,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符合健康标准。
其次,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还应当包括室内空气流通和通风换气的要求。
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和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积聚,保持空气新鲜。
因此,标准中应当规定教室内的通风设施和通风换气频率,以及室内空气流通的要求,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另外,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还应当包括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过高或过低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学生和教师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甚至影响到学习效果。
因此,标准中应当规定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范围要求,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最后,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执行和监测也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定期对教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标准的执行情况。
同时,应当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空气质量知识和健康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共同维护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总之,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和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要求和严格的执行监测,可以有效保障教室室内空气质量,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一案八制)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一案八制)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5、楼道、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次进行。
6、班级每星期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5篇)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____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____次。
5、楼道、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次进行。
6、班级每星期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____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
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消毒通风制度为认真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尤其在消毒、通风环节得到必要的保障,特制定本制度:1、各班要加强教室内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和垃圾箱的清理,最大限度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后勤处要依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各处室负责人在平时做好所属区域的通风工作,配合后勤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工作。
4、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____小时以上,其它教学场所每天开窗通风____次。
5、楼道、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月进行两次。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2)一、引言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的时代,学校通风消毒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无论是在个人卫生还是空气环境的管理方面,都应该做好相关工作,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学校教室通风换气要求
一、换气次数
课间休息开窗一次,全体共6次。
每节课换气一次。
二、换气时间
室外温度为5——10度时,每次5分钟。
室外温度为0——5度时,每次4分钟。
室外温度为零下5——0度时,每次3分钟。
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时,每次2分钟。
三、换气方式
开窗面积应达到2平方米以上(约一扇窗的面积),楼内设有走廊的,以开走廊侧内窗通风为主。
四、注意事项
教师主要控制室内温度,保证教室内温度始终不低于16度。
五、课间休息要求学生全部到室外活动,充分利用教室空闲时间加强通风(开外窗)。
页脚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