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师用书人民版选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教材整理1 大战初期的状况
1.主要战场
(1)欧洲战场
(2)
①南高加索:俄土军队交战。

②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英土军队交战。

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

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然后再对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主要战况
(1)西线: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利,双方转入相持阶段,德军妄图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

(2)东线
①东普鲁士战场:俄军一度突入东普鲁士,但随后被迫撤退。

②加里西亚战场:俄军击败奥军,1914年底,整个东线转入相持状态。

(3)南线:奥军三次侵入塞尔维亚,但被塞军赶出国境。

(4)其他战场
①1914年,日本夺取了德属太平洋诸群岛,侵入中国山东半岛,占领青岛。

②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占领阿塞拜疆。

③英国派兵攻占波斯湾,占领巴格达、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埃及。

教材整理2 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
1.凡尔登“绞肉机”
(1)背景
①1915年,德军发动东线攻势。

俄军退出了大片土地,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②1916年,德军又把重点转向西线。

(2)战况
①经过:1916年2月,德军向凡尔登发动了疯狂进攻。

霞飞命令法军坚守并迅速组织增援,双方死亡人数达70多万。

②结果:由于法军的殊死抵抗,德军想在2月底攻占凡尔登的计划破灭了。

(3)地位:战役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大战开始以来的顶峰。

2.索姆河战役
(1)目的:配合凡尔登战役。

(2)概况
①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双方共损失兵力100多万人,是一次巨大的消耗战。

②英军首次使用坦克,德军很快就发明了反坦克炮。

教材整理3 海战与空战
1.海战——日德兰海战
(1)背景:英军凭借强大的海上优势,从海上封锁德国,德国企图打破海上封锁。

(2)结果:双方互有损失,英国海军仍然控制着制海权。

(3)影响:德、奥海军困守在海港内,海运几乎全被封锁,物资匮乏,开始陷入窘境。

2.空战
一战中,飞机首次被使用,它使人类又多了一种作战工具,对人类战争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材整理4 美国参战
1.背景
(1)经过两年多的大战,两大军事集团都筋疲力尽,协约国逐渐占据优势。

(2)1916年12月,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3)1917年初,德国与墨西哥欲结成反美同盟事宜的密电被英国截获并交给美国。

(4)美国认识到德国一旦获胜,必将是美国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2.正式参战
1917年4月,美国正式对德宣战,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影响
美国的参战带动了一大批中立国对同盟国宣战,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课中思考]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国家利益是任何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为维护其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即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战后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探究点旷日持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史料应用】
(1)从史料一中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
【提示】有利于同盟国一方。

因为从1914年8月到9月,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下降,而同盟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上升。

(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的原因。

【提示】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史论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

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

②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进攻一方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③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
①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②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

加入祖国的军队
吧!”(Your country needs you!)
材料二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人数
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

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岁到65岁之间。

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12、13岁的小男孩和70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1914年“国家需要你”是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规范解答】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信息“1914年”“英国”等回答。

第(2)问从表格信息得出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巨大且急剧增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因。

第(3)问提取材料信息,从征兵年龄的不断放宽甚至包含老人和孩子可以归纳出德国兵源的枯竭。

【答案】(1)马恩河战役。

意义:打退了德国的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

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

(3)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

1.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军事家施里芬制订的作战计划,其特点是速战速决。

使这一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东普鲁士战役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D.凡尔登战役
【解析】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利,使德军妄图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答案】 C
2.1916年,德国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凡尔登战役。

这次战役是一战中( )
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C.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
D.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解析】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马恩河战役,故A项错误;凡尔登战役使德军战略进攻失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具有决定意义,故B项正确;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是英国发动的索姆河战役,故C项错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日德兰海战,故D项错误。

【答案】 B
3.“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

”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 A.日德兰海战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
【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1916年9月15日”“首次使用坦克”可以判断此为索姆河战役。

【答案】 C
4.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解析】A、C、D三项均是美国参战的原因,而B项不是。

因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是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

维护世界和平是美国参战的招牌,非真实动机。

【答案】 B
5.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艇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

……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

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

……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于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

……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树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请回答:
(1)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的是什么?
(2)美国是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3)美国参战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

(4)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判断德国的行为。

第(2)(4)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第(3)问要根据材料辨析,弄清真伪。

【答案】(1)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2)美国于1917年4月向德国宣战。

(3)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美国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故此参战。

在此之前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这根本不是“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

(4)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