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设计
高速公路路面配合比设计样本
xxxxxxxxxxxxxxx道路项目
水泥砼路面
配合比设计报告
试验: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审批:日期:年月日
Xxxxxxxxxxx公司
xxxxxxxxxxxxxxxx项目经理部
xxxx年xx月
因素
A水泥用量
(Kg/m3)
B用水量
(Kg/m3)
水平1
360
144.0
151.2
158.4
水平2
355
142.0
149.1
156.2
水平3
350
140.0
147.0
154.0
正交试验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性和强度汇总
试件编号
水泥用量
(kg/m3)
配合比
W/C:S/C:G/C
坍落度
SL(cm)
抗折强度28天(Mpa)
J1
360
0.40:1.82:3.39
3.0
5.28
0.42:1.82:3.37
3.5
5.28
0.44:1.81:3.36
4.0
5.32
J2
355
0.40:1.83:3.40
3.0
5.13
0.42:1.82:3.39
3.5
5.13
0.44:1.82:3.37
4.0
5.15
J3
350
0.40:1.83:3.40
=104.97+12.36+26.83+20.74=165kg来自m3SL—坍落度(mm)
Sp—砂率(%)
C/W—灰水比,水灰比的倒数
根据规范规定,三辊轴机组摊铺最大单位用水量153kg/m3,因此取用水量为150 kg/m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 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面层类型适用条件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高速公路沥青上面层与连续配筋混凝土或横缝设传力杆的普通混凝土下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碾压混凝土面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服务区停车场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标高受限制路段、收费站、混凝土加铺层和桥面铺装矩形或异形混凝土预制块面层服务区停车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桥头引道沉降未稳定段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 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等级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260 ≥250 ≥240 270~240 260~230 250~220 交通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高中高中面层厚度(mm)240~210 230~200 220~200 ≤230 ≤220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等级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260 ≥250 ≥240 270~240 260~230 250~220 交通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高中高中面层厚度(mm)240~210 230~200 220~200 ≤230 ≤220 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混凝土路面标准尺寸
混凝土路面标准尺寸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其优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等。
为了保证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套标准尺寸,以便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使用。
1. 混凝土路面的厚度混凝土路面的厚度是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应该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进行确定。
以下为一些常见道路类型的标准厚度:- 市区道路:150mm-200mm- 高速公路:250mm-300mm- 农村公路:100mm-150mm2. 混凝土路面的宽度混凝土路面的宽度应该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进行确定。
以下为一些常见道路类型的标准宽度:-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8m-33m- 双向二车道高速公路:22m-26m- 双向城市主干道:18m-22m- 单向城市主干道:10m-16m3. 混凝土路面的坡度混凝土路面的坡度应该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进行确定。
以下为一些常见道路类型的标准坡度:- 高速公路:横向坡度不超过1.5%,纵向坡度不超过4%- 市区道路:横向坡度不超过2%,纵向坡度不超过6%- 农村公路:横向坡度不超过3%,纵向坡度不超过8%4. 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是为了防止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混凝土收缩和膨胀而设置的。
以下为一些常见道路类型的标准伸缩缝间距:- 高速公路:每隔10m-15m设置一个伸缩缝- 市区道路:每隔5m-10m设置一个伸缩缝- 农村公路:每隔20m-30m设置一个伸缩缝5. 混凝土路面的排水系统混凝土路面的排水系统是为了防止雨水在路面上积水而设置的。
以下为一些常见道路类型的标准排水系统:- 高速公路:每隔500m-1000m设置一个排水井- 市区道路:每隔100m-200m设置一个排水井- 农村公路:每隔500m-1000m设置一个排水井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的标准尺寸应该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进行确定。
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应该根据这些标准尺寸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安全性。
(JTGD50-2017)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
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
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
极重、特重 交通 ≥1.1 ≥0.9 ≥0。8 ≥0.7 — — —
重交通 ≥1.0 ≥0.8 ≥0。7 ≥0.6 — —
中等、轻 交通 ≥0.9 ≥0.7 ≥0。6 ≥0.5 ≥0.8a ≥0。8
天然砂砾层
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 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
200~400 180~250 150~300 150~220
180~220 105~135
经湿度调整后
300~700 190~440 250~600 160~380 200~400 130~240
注:材料性能好、级配好或压实度大时取最高值,反之取低值。
3。0~5.0 2.0~4.0 2.5~4。5 2.0~4.0 2。0~4。0 1.0~3.0 3。5~4。5 3.0~4.0 3.0~4.0 2。5~3。
5 2.0~3。0 1。5~2。5 1.5~3.5 1。0~2.0
续表5。4。4 材料
石灰粉煤灰稳 定类
石灰稳定类
结构层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5.0~7.0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4。0~6。0 3.0~5。0 2.5~4。5 4.0~5.0 3。5~4。5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2.5~3。5 2.0~3.0
重交通 中等、轻 交通
4。0~6。0 3。0~5。 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17)宣贯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规格
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规格一、前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类型。
它具有耐久性好、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场所。
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格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标准规格,包括路面设计和施工的各项要求。
二、路面设计2.1 设计原则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经济合理、施工可行、维修方便。
2.2 设计参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参数包括:路面等级、路面厚度、基层厚度、路面坡度、路面横坡、路面宽度、路缘石等。
2.2.1 路面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等级应根据道路的使用、交通量、车型等因素确定。
常用的路面等级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2.2.2 路面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应根据路面等级、交通量、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
通常路面厚度不应小于180mm。
2.2.3 基层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厚度应根据路面等级、地质条件、土壤承载力等因素确定。
通常基层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2.4 路面坡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排水和舒适性的要求。
通常纵向坡度为1%~3%,横向坡度为2%~4%。
2.2.5 路面横坡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横坡,横坡的作用是使路面排水,防止水在路面上滞留。
通常横坡为1%~3%。
2.2.6 路面宽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应根据交通量、车型、路面等级等因素确定路面宽度。
通常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
2.2.7 路缘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应设置路缘石,路缘石的作用是保持路面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通常路缘石高度为250mm~400mm。
三、施工要求3.1 材料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水泥、砂、碎石、水等。
3.2 施工条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在雨天和极端气温下施工。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前的地面平整、无积水。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设计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设计一、引言高速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路面作为高速公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规格非常重要,本文将对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规格进行详细介绍。
二、设计标准1.设计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30-2004)的要求。
2.设计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14)和《路基与路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TGD30-2004)等。
三、混凝土路面材料选择1.混凝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抗渗等级应不低于P8。
3.骨料应符合规范要求,粒径应控制在5mm以下。
4.混凝土配合比应合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1.厚度应根据设计速度、设计荷载和地形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不得少于24cm。
2.混凝土路面厚度应根据地形条件、基础状况和荷载等级选择合适的厚度。
五、混凝土路面坡度设计1.混凝土路面坡度应根据设计速度、地形条件和排水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2.混凝土路面坡度应保证排水良好,坡度应尽量平缓,不得大于4%。
六、混凝土路面伸缩缝设计1.混凝土路面伸缩缝应根据气候条件、设计荷载和混凝土路面长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2.混凝土路面伸缩缝的间距应根据混凝土路面长度、伸缩缝材料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3.混凝土路面伸缩缝应采用橡胶或沥青材料,伸缩缝宽度应根据伸缩缝材料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七、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1.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基础处理,确保基础平整结实。
2.混凝土路面应采用机械摊铺,保证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
3.混凝土路面应及时浇水保养,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混凝土路面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设计
1 . 原 路面 结构 旧水 泥路 面结 构 如 图l 所 示
从 检测 结果 可 知板厚 和 板强 度基 本满 足 原设 计要 求 ,基 层 状况 很 差 , 且 局 部路 段板 厚 和板 强度 不满 足设 计要 求 , 检 测路 段全 线整 体 承载 能力 不 足。 4路基 强度 、 材料 及工 程 性质 通 过对 旧路 路基 填料 的液 限 、 塑限 、 最 大 干密 度取 样 试验 分 析 , 其 结果 为 路 基填 料 比较好 , 但其 天 然含水 量 偏高 影 响路基 的 强度 , 应 注重 路 基排 水 。 旧 路 路基 的 C B R 检测 其 结果 为 C B R 值大 于 5 . 7 , 部分 路 基为 粘 土 质砂 路段 C B R 值
1 . 工程概 况
3结构 层厚 度及 材 料性状 方 面
2 . 水 泥路 面大修 前评 估
2 . 1 旧路 面 状 况
5 . 0 4 Mp a 。
( 2 ) 该公 路基 层 整体 质 量 状 况较 差 , 在完 好 类 型水 泥 砼板 中基 层 松散 和 只取 出部分 基层 的 芯样 占7 9 . 5 %, 新 换砼 板基 层状 况 良好 的 占5 0 . O %。 同时 , 基
2 . 2路 面 检 测 及 评 估
4 . 旧水 泥混凝 土路面 处治
根据 对 旧水 泥路 面检 测结 果和 技术 经 济分 析 比较 , 采 用 多 锤头 破 碎机 碎 石碎 石化 设备
碎石 化 主要采 用 的设 备为 : 多锤 头破 碎机 、 z 型钢 轮压 路 机 和振 动 钢轮 压 路机 。 多锤 头破 碎机 ( M HB 一 1 5 ) 多 锤头 自动 力破 碎机 , 设备 后 部平 均配 备两 排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 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C.1和C.2计算。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2 原规范修订的必要性
(1)原规范未能反映公路车辆重载超载情况
公路车辆重载超载是导致混凝土路面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之 一。原规范没有反映这一状况,本次修订增加超重载设计标准和 交通等级。
(2)力学模型和温度应力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
原规范力学计算模型在反算地基模量时,由于荷载作用位
置的不同,反算结果相差较大,有必要进行完善;
1.4 垫层
设置条件
防冻垫层: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 排水垫层: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土的质路堑
1.5 基层
基层要求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适当的刚度 极重、特重、重交通时设基层和底基层 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上路床为细粒土时设粒料类底基 层 中等、轻交通时可不设底基层
石灰生产、消解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基层、底基层使用石灰稳定类材料 时需考虑碳排放问题
为控制路基的不均匀变形,须在地基、填料、压实和排水等 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路基弹性模量
按照交通荷载等级,路床顶的综合回弹模量值应分别不低于: 40MPa(轻交通荷载等级), 60MPa(中等或重交通荷载等级), 80MPa(特重或极重交通荷载等级)。 对于不能满足综合回弹模量值要求的路应采取更换填料、增 设粒料层或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等措施。
σtr——面层板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温度梯度疲劳应力(MPa);
σp,max ——最重的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MPa); σt,max——最大温度梯度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温度翘曲应(MPa); γγ——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等级确定 ; fr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2 结构设计方法
2.1 设计标准
混凝土面层
设计标准:设计基准期内行车荷载和温度度梯度综合作用 面层板产生疲劳断裂。 验算标准:设计基准期内最重轴载和最大温度梯度综合作 用面层板产生极限断裂。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1
1.3混凝土面层下有箱形构造物横向穿越,其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小于 400mm或嵌入基层时,在构造物顶宽及两侧各(H+1)m且不小于4m的范围内,混 凝土面层内应布设双层钢筋网,上下层钢筋网各距面层顶面和底面1/4~1/3厚度 处, 如图6.1.3-1所示。构造物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在400~1200mm时,则在上 述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面层中应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设在距顶面1/4~1/3厚 度处,如图6.1.3-2所示。钢筋筋直径为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 距200mm。配筋混凝土面层与相邻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传力杆缩缝。
注: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的数字为直径×长度×间距
2. 横向接缝 1.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 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 2. 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 度的1/5~1/4,宽度为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高速公路的横向缩缝槽口宜增设 深20mm、宽6~10mm的浅槽口,其构造如图所示。 3. 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设 置的胀缝条数,视膨胀量大小而定。低温浇筑混凝土面层或选用膨胀性高的集料 时,宜酌情确定是否设置胀缝。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胀缝的构造如图所示。
4.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的总厚度不应小于下表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
第2章 结构组合设计
1.垫层 1. 遇有下述情况时,需在层基下设置垫层: a. 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其差值应以垫层厚度 补足; b.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c.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性垫层。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格尺寸
混凝土路面施工规格尺寸混凝土路面施工规格尺寸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之一,它具有耐久性、平整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优点。
为确保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规格尺寸,以保证路面建设的合格和安全。
二、基本要求1. 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强度等级应符合规定,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2. 路面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路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路面的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明显凹凸不平、波浪状等现象;4. 路面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路面边缘应平直,不得有锯齿状、凹陷状等现象;5. 路面的排水应符合设计要求,路面不得有积水现象。
三、施工工艺1. 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路面软基处理,确保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2. 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泥土、石头等;3.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路面的浇筑前试验,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4. 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浇筑前,需要搭设施工平台、支架、模板等设施;5. 混凝土路面浇筑前,需要进行路面的打钢筋、放置布筋等工作,确保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6. 混凝土路面浇筑时,应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牢固性;7. 混凝土路面浇筑后,需要进行路面的养护,保证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施工规格尺寸1. 混凝土材料:采用标准的水泥、砂、石配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2. 混凝土路面标高:混凝土路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低于设计标高;3. 路面坡度:混凝土路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设计要求;4. 线型:混凝土路面线型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明显的锯齿状、凹陷状等问题;5. 平整度: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明显凹凸不平、波浪状等现象;6. 路面宽度:混凝土路面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路面边缘应平直;7. 排水: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积水现象。
山东生产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
山东生产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一、前言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交通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
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干线,其路面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建设高质量的混凝土路面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规范依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山东省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JTG F30-2005)是山东省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建设的基本规范依据。
本规范参照该规范进行制定。
三、材料要求1. 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粗骨料:采用圆形或角形破碎骨料,其强度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3. 细骨料:采用天然砂或人造砂,其强度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4. 水:应符合《建筑工程水质验收标准》(GB/T 50123-1999)中的规定。
5. 外加剂:采用符合GB8076-2008中规定的适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
四、施工工艺1. 原材料的搅拌: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按照设计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2.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如需使用模板,模板应平整、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3. 混凝土的压实: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压实,采用机械压路机进行压实,重复压实不得少于3次。
4.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路面湿润,避免日晒雨淋,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五、质量要求1. 厚度:混凝土路面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超过正负5mm。
2. 平整度: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凹凸不平、鼓包现象,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正负3mm。
3. 抗压强度:混凝土路面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低于设计标准要求。
4. 耐久性: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使用寿命不少于20年。
六、验收标准1. 厚度:采用非破坏性测厚仪进行检测,测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平整度: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检测,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正负3mm。
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规格
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规格一、前言高速公路是城市间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其路面材料是保障行车安全和行车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制定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规格,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二、材料选择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
2.砂石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骨料,其粒径应控制在5mm-31.5mm之间,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II级。
3.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其pH值不应低于6.5,含杂质量不应超过100mg/L。
4.混凝土外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效减水剂,其掺加量不应超过混凝土总重量的2%。
5.其他: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和钢筋焊接材料。
三、混凝土配合比1.标准强度等级:C35。
2.水灰比:0.45。
3.砂率:35%。
4.骨料级配:5mm-31.5mm,掺杂率不应超过5%。
5.混凝土总量:1000kg。
四、施工工艺1.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地面平整,并在其表面上铺设防水层。
2.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
3.混凝土应采用抛光机进行光面处理,处理时应控制抛光机的旋转速度和抛光头的压力。
4.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试验,试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喷洒养护剂,并覆盖防止太阳直射。
五、验收标准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不应大于2mm。
3.混凝土表面光洁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无明显裂缝和麻面现象。
4.混凝土表面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饱和吸水率:不应超过3%。
6.混凝土抗渗性能:不应渗漏。
7.混凝土抗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结论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规格是高速公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制定的规格可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格要求进行,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高速公路路基混凝土规格
高速公路路基混凝土规格一、前言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而混凝土是高速公路路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本文将围绕高速公路路基混凝土的规格进行详细的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材料要求1. 水泥水泥的种类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常用的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硬化水泥等。
水泥的标号应当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 砂砂应当为天然石英砂或人工石英砂,砂的粒径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当满足国家标准中有关砂的物理性能指标。
3. 石子石子应当为天然石子或人工骨料,其粒径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当满足国家标准中有关石子的物理性能指标。
4. 水水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水的质量要求。
5. 外加剂外加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外加剂的要求,且应当经过试验确认其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
6. 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矿物掺合料的要求,且应当经过试验确认其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
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微粉煤灰、矿渣粉等。
三、施工标准1. 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当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当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3. 浇筑混凝土应当采用机械浇筑,浇筑前应当进行充分的拌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浇筑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太阳直射、风吹、雨淋等恶劣天气影响,同时应当采取防止混凝土分层、起砂等措施。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当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当注意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阳光直射、风吹、雨淋等影响,同时应当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随机质量检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当进行随机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密实度等指标。
四、材料比例混凝土的材料比例应当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常用的比例为水泥:砂:石子=1:2.5:4,水灰比为0.45-0.50。
五、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当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常用的强度等级为C30、C35、C40等。
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规格要求
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规格要求一、引言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是高速公路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寿命。
因此,为确保高速公路桥梁的质量,必须制定合理的混凝土规格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性能。
二、适用范围本规格适用于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三、材料3.1 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其28d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时应按照规定比例配制。
3.2 砂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含泥量不应超过3%。
3.3 砾石砾石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2011《建筑用石料》的要求,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含泥量不应超过1%。
3.4 水水应为洁净的自来水或河水,其PH值应在6-9之间。
3.5 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要求,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
四、混凝土配合比4.1 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2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其中水泥、砂、砾石和水的配合比应按照下列要求确定:(1)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在0.35-0.5之间;(2)砂率应在40%-55%之间;(3)砾石粒径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形式确定。
4.3 施工配合比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调整,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用量不得超过设计配合比的±10%;(2)砂、砾石用量不得超过设计配合比的±5%;(3)水用量应控制在设计配合比的±3%之内。
五、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5.1 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配合比进行,其中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混凝土的浇筑要均匀,不得出现偏心、错位、重叠等情况;(2)混凝土的振捣应均匀、充分,振捣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3)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设计
一、引言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是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行车安全和舒适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规格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设计方案。
二、路面结构设计
1. 路面厚度:根据路面设计的使用年限、交通流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路面厚度应不小于200mm。
2. 路面结构: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结构分为面层、基层和底基层。
其中,面层为混凝土路面整体,基层为砾石混凝土层,底基层为路基的承载层。
面层厚度不小于100mm,基层厚度不小于100mm,底基层厚度根据各路段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3. 面层强度等级:根据路面使用年限、交通流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面层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40。
4. 面层配合比: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应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水泥品种、砂石比例、骨料分级、掺和剂种类和掺量等因素。
5. 基层配合比:混凝土基层的配合比应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水泥品种、砂石比例、骨料分级、掺和剂种类和掺量等因素。
6. 底基层材料:底基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选择适当的砾石、碎石、碎石混凝土等材料。
三、路面施工要求
1.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路面底基层的加固和处理工作,确保底基层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2.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现场的环境温度、水泥温度、骨料温度等因素考虑在内,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光滑,减少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4.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
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四、结论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规格是保证公路交通运输安全和舒适度的重要基础。
本文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规格设计方案,以供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