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山·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1、“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B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4、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课文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后习题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率真、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自己登山临海时产生的壮美感觉。
参考答案: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
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的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喜欢悲哀凄惨地啼叫。
这样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渲染出一种寂寞萧条的气氛,也为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了铺垫。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易错剖析及解析解析(2)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易错剖析及解析解析(2)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兔丝元稹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①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①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1)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①,为报天山行路难。
【注】①长城窟:相传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①作(南宋)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②,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③。
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④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⑤!【注释】①寿阳:今安徽寿县,曾为楚国都城。
八公山:公元383年,东晋谢安以八万精兵大败前秦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②芝兰秀发: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③奔鲸:前秦溃兵,④东山: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⑤桓筝:东晋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武帝猜忌谢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十)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十)寻西山隐者不遇[唐]丘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关于“若非巾柴车”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曰:“巾,作动词用。
柴车,破旧的车子。
巾柴车,是说用巾覆盖柴车。
”(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按:“柴车”,是以一般用来当柴烧的细散木条为材料制成的车辆,其特征在“简陋”,不在“破旧”。
说“巾柴车”是“用巾覆盖柴车”,注释仅到此为止,还不能算是有意义的解读。
汉琴曲歌辞《陬操》曰:“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三国魏曹丕诗曰:“巾车出邺宫,校猎东桥津。
”郭遐叔《赠嵇康》诗曰:“言驾有日,巾车命仆。
”唐储光羲《游茅山》诗五首其二曰:“巾车云路入,理棹瑶溪行。
”权德舆《送郑秀才入京觐兄序》曰:“予亦漉旨酒,巾柴车,与一二友出送于野。
”据以上诸例,可知“巾车”是说备车出行。
又,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曰:“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二《陶征君潜田居》曰:“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秋晚见题》诗二首其二曰:“何事乐渔樵,巾车或倚桡。
”在以上诸例中,“巾车”不仅是备车出行,而且还可见出其出行是去劳作(耕耘、樵采)。
考虑到丘为此诗所描写的对象是一位“隐者”,身份与陶渊明、陆龟蒙等一致,故所谓“巾柴车”的含义,或更接近于后者。
要之,“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云云,是诗人的揣测之词:“西山隐者”不在家中,他如果不是到田里去干农活或到山里去砍柴,那么就该是到水边去钓鱼了吧?东郊[唐]韦应物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观沧海原文翻译赏析拼音版
观沧海原文翻译赏析拼音版 作者:曹操 朝代:汉朝 观沧海 / 碣石篇原文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 碣石篇拼音解读 : dōng lín jié shí ,yǐ guān cāng hǎi 。
shuǐ hé dàn dàn ,shān dǎo sǒng zhì 。
shù mù cóng shēng ,bǎi cǎo fēng mào 。
qiū fēng xiāo sè ,hóng bō yǒng qǐ 。
rì yuè zhī háng ,ruò chū qí zhōng 。
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qí lǐ 。
xìng shèn zhì zāi ,gē yǐ yǒng zh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观沧海 / 碣石篇译文及注释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 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 海中山岛罗列, 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 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详情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观沧海 / 碣石篇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 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详情 观沧海 / 碣石篇后世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 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
初中必背古诗词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没(mò):隐没。
译文:走在西湖边。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苏轼《书上元夜游》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书上元夜游》原文及译文赏析书上元夜游苏轼已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揉,屠沽纷然。
归舍巳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④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⑤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
③民:指汉族人。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④过:苏轼的小儿子。
⑤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这是哲宗元符二年苏轼在海南儋州贬所写的一篇小品文。
1.本小品文大致可以“已再鼾矣”为界,分为两部分,试分别概括其大意。
2.作者文中所写的“放杖而笑”蕴涵了几层意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第一部分记述作者在上元夜应几位海南文士之邀,出游赏月观景的一个生活片断。
第二部分写作者由“欣然”出游而悟得的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
(2)苏轼的“笑”包括“自笑”和笑人。
苏轼的“自笑”,是他出游后的悠然自得之笑,是苦中求乐的自我慰藉之笑。
“笑韩退之”,则是笑他思度拘滞,不善超拔。
苏轼的“自笑”和笑人,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他的随缘自适的思想,这是他身处无可奈何的逆境中所产生的自慰自解的特殊心态。
二:1.问:作者夜游时见到了什么景象?答:民夷杂糅,屠沽纷然。
2.问:从作者出游回家已经三更的细节中,你可以想象到什么?答:上元之夜的繁荣景象和祥和淳朴的民风,以及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3.问:回家后,作者为什么“放杖而笑”?答:为自己“看破得失”而笑,也笑韩愈不能看破得失,不能做到随遇而安。
4.问:“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说出了什么生活哲理?答:因缘自势,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
5.问:“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答:作者借韩愈的比喻(把人生比作钓鱼),把上元夜游的得失,推及为人生的得失,流露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空漠之感及其追求解脱的心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翻译: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 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 海中山岛罗列, 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 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 丰茂的花草, 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 草木动摇, 海上掀起巨浪, 在翻卷, 在呼啸, 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 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日月的升降起落, 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 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 庆幸得很, 美好无比, 让我们尽情歌唱, 畅抒心中的情怀。
作者简介:曹操, 字孟德, 一名吉利, 小字阿瞒,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 善诗歌, 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气魄雄伟, 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史称建安风骨。
主题思想:本诗是诗人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 用饱含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 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 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 更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重点赏析:本诗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 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 表现博大的胸怀, 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 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 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想象奇特, 胸怀开阔, 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 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 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诗篇全文翻译
《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诗篇全文翻译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原文】东坡先生谪居儋耳1,置家罗浮之下2,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3。
葺茅竹而居之。
日啖荼芋4,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
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5。
【注释】1儋耳:儋州古称「儋耳」,又名「儋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
2罗浮:即惠州。
罗浮山,在今广东省东江北岸,在惠州境内。
3过:即苏过,是苏轼的第三子。
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4啖荼芋:啖:就是吃的意思。
荼芋:即芋艿,因为味道苦涩,所以如此称呼。
5衰惫:形容衰弱疲惫。
【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
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建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涩的芋艿,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
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图书史籍当做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做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
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露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原文】是时,辙亦迁海康1,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而实腴2。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3。
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渊明临终,疏告俨等4:『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5,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盖实录也。
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注释】1海康: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徐闻县于此。
小度写范文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模板
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_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19 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这其中的“真意” ,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 不了了之。
苏轼《儋耳》原文及赏析
苏轼《儋耳》原文及赏析 儋耳 苏轼 ,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宋代诗人 苏轼的作品, 这首诗主要写雷雨后的黄昏作者独自登高的情景, 下面是这首 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儋耳 作者: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儋耳注音: pī lì shōu wēi mù yǔ kāi chuí tiān cí ní yún duān yě lǎo yǐ gē fēng suì yǔ cán nián bǎo fàn dōng pō 儋耳翻译: ,dú píng lán kǎn yǐ cuī wéi 。
xià ,kuài yì xióng fēng hǎi shàng lái 。
,chú shū yù fàng zhú chén huí 。
lǎo ,yī hè néng zhuān wàn shì huī 。
临近傍晚, 云开雨散, 雷电收起淫威, 凭倚栏杆, 我独自观赏大自然的瑰丽。
一双彩虹自云端垂天而下; 雄风从海上吹来顿感快意。
田间的老人发出丰年的赞 歌颂语,圣上的赦书将把流放的大臣放回。
苏东坡已经老去,只求余生吃饱饭; 只要一个山沟能安心养神,其他万事俱成灰。
儋耳字词解释: ⑴儋(dān)耳:即今海南儋县。
⑵“霹雳”句:比喻朝政更新。
霹雳,疾猛之雷。
暮雨,傍晚的雨。
⑶栏槛(jiàn):栏杆。
倚崔嵬(wéi):依傍嵯峨的高山。
崔嵬,山高貌。
⑷雌霓(ní):霓即虹。
古诗鉴赏
古诗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 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 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 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 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古诗翻译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 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 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规模征募 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 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 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 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 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 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 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 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 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 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名句鉴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 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 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 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 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 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 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 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 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 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 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 鸣。
坐听荒城长短更
坐听荒城长短更作者:李国锋来源:《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第05期苏轼以垂老之年,投荒过海,船上放着一副空棺。
刚到儋州,满耳是黎族的土语,居无所,食无肉,出无友,读无书。
好不容易有了间破茅屋,“风雨睡不知,黄叶落枕前”,漏雨不说,还漏树叶,处境比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更惨淡。
被抛掷到这天涯海角的化外之地,毒蛇猛兽遍地皆是;最令人恐怖的还有瘴疠和疟疾时时威胁着他那日渐衰朽的身体。
处在这样的旋涡之中,人在本能上自然是慌乱不堪。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曾讲过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他外出旅游,去看一个大瀑布。
正值冬天,但瀑布还在流,水是冰凉的,有一个游客不小心掉进瀑布下面的深潭,这个人会游泳,本能的反应就是拼命往岸边游,但由于瀑布的冲击,深潭的水里头有一个巨大的漩涡,他根本游不出来,挣扎了十几分钟,最终因体力耗尽不幸死去。
这时,水呈涡流状态,他的身体顺着水下的涡流,借助水向外扩张的力,不到一分钟,就被冲到岸边。
慌乱中,我们往往越抵抗,反而越陷越深,没有任何益处。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段话:“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遇事时,不要匆忙应对,而要让自己的情绪先停下来,达到定的状态,然后用高质量的思维去解决生命中的跌宕。
在漩涡中,最好的方式是游到底部再出来。
以前在汴梁住豪宅,睡千工雕床,墊宣州进贡的丝毯,苏轼“忧愧自不眠”;在黄州,麦田里醉倒支块砖,反而睡得安详。
他在心态上早已由“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的进取,走向“优游卒岁,且斗樽前”的平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受过虐待,其经历的磨难,要比苏轼更惨痛。
他没有控诉自己的悲苦,而是强调寻求生命意义有不同途径:一是创造,做有意义的工作或实事,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
二是体验,体验世间亲情友情,体验大自然、艺术中的真善美。
儋耳古诗鉴赏
儋耳古诗鉴赏
以下是三条关于儋耳古诗鉴赏的内容:
第一条:“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这是苏轼《儋耳》中的诗句呀!意思就是那彩虹就好像从云端垂落下来一样,那令人快意的海风从海上吹过来。
你想想看,就好像你站在海边,突然看到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天际,紧接着海风呼呼地吹过来,那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啊!比如说,你和朋友们一起去海边玩,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不会兴奋地大喊:“哇,这不就是诗里说的那样嘛!”
第二条:“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来自苏轼的《纵笔三首·其一》哦!说的是别人说先生您春睡正美呢,那道人还轻轻打着五更的钟声。
这感觉就像是你正在做一个甜甜的梦,突然被一阵轻柔的声音给唤醒了,但是一点也不讨厌,反而觉得很有意思呢!就好比你在一个悠闲的午后,正做着美梦,被一阵柔和的音乐声叫醒,你难道不会笑着说:“哎呀,这感觉也不错嘛!”
第三条:“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这是秦观《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其九》里的呀!意思就是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了,在蓬莱宫都听不到呢。
这就好像你一直很期待听到一种特别的声音,但是很久都没有听到,突然有一天听到了,那是多么惊喜呀!就像你一直渴望听到一首喜欢的歌,好久都没听到,突然有一天在某个角落听到了,你会不会激动地跳起来说:“哇,终于又听到了,真是太好听了!”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儋耳古诗真的很有韵味,能带给我们很多美妙的感受和想象,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呀!。
别海南黎民表 翻译
《别海南黎民表》译文及鉴赏
《别海南黎民表》
宋·苏轼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译文:
我本来就是海南的人,不过是寄生在西蜀州。
如今突然就要跨海离去,就好像是由于事务出门远行。
人生啊,无非就是生存、死亡与梦境三者交织,在这三者之间,本无优劣之分。
我明白,此别之后,或许再难相逢。
既然我即将远行,你也不必过多挽留。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作,表达出诗人对离别之情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先,诗人以“我本海南黎民”自称,将自己与海南的土地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彰显出他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然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离开海南、远游西蜀的经历,表达了一种跨越海洋的离别之情,使读者深感诗人背井离乡的孤独和痛苦。
在诗中,诗人还提到了生存、死亡和梦境这三个概念,他认为这三者并没有优劣之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度过。
这种对生死的看法显示了诗人的豁达和洒脱,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最后,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知道与朋友再相见的机会渺茫,因此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别离之情。
这种情感在诗中被刻画得深刻而真挚,使读者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意境高远,语言古拙优雅,展现了苏轼的卓越诗才。
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哲理性和思想性,使读者在欣赏美妙诗句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水经注-温水注《儋耳朱崖》原文及鉴赏
水经注-温水注《儋耳朱崖》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水经注-温水注《儋耳朱崖》原文及鉴赏【导语】:其川浦渚,有水虫,弥微,攒木食船,数十日坏。
他山总不如
他山总不如作者:程新兵来源:《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06期他山,不难理解,指的是别处的山,又引申泛指山石。
“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他山见潮落,隐匿于天际,若是要辨别这山的奇妙,说道山的优劣,难免要作一番比较。
于是己山、他山,眼前的山、远方的山,熟悉的山、陌生的山,就常需两两比较,心中总会钟情于一山,而这山往往是故土之山,居所之山,祖国之山,由此感慨“他山总不如”。
苏轼《儋耳山》:“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这首诗的意思并不复杂,大概是说,迎面而来,一山突兀,摩天凌霄,与周边碌碌无奇相比,显得卓尔不群。
画龙点睛之笔乃是“他山总不如”,非常契合苏轼当时之心情和窘态。
苏轼咏儋耳山,实则借典喻忧愤。
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渡海到琼,赴贬谪地儋州,受当时航运条件所限,渡海宛如经历一场劫难,苏轼过海时犹劫后余生,惊魂未定,故而一路感慨,先有“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之句,后遇儋耳山,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吟出“他山总不如”。
他山总不如,果真如此吗?其实,苏轼激情题咏的儋耳山,虽说是儋州当地的最高山,但并不是游历海南时遇到的最高山。
苏轼谪琼三年,游历甚广,创作甚丰,单是诗词就有140多首,记述了海南当地不少的大山,如五指山、黎婺山等众山,遇见的儋耳山景色也并不是最奇秀,或许是先入为主,抑或寄情于此,初到此地,苏轼既不识山名,也无人指点一二,遂命眼前之山“儋耳山”,加之连日奔波,偶遇奇景,一时兴起提笔写诗,以此表达怀才不遇和理想不能得以施展的愤懑、痛苦和烦恼,但也不乏旷达乐观的感情。
儋耳山,先前并不知名的山,因苏轼的到来和题写的诗文,从此成了当地的一座名山。
冥冥中有了苏轼的一个偶尔吟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千百年来因世人喜爱苏轼,于是记住了儋州,记住了儋耳山,这座并不算高的山,亦有了“他山总不如”的骄傲资本,就像江南三大名楼,必有一篇传世佳作交相辉映一样。
儋耳山亦是如此,近千年来这座山岭既辉映于史册,也亮丽在人间,儋耳山隐匿于世间千百年,一直在等待一位故人的到来,是机缘巧合更像命中注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儋耳山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诗儋耳山【原文】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
儋耳山【翻译文】儋耳山高高耸立,使天空都显得狭小,其他山峰都不能与它一较雌雄。
请您看看道路旁边的一块块奇石,全都是女娲炼来补天而剩下的五色石吧。
儋耳山【评析】《儋耳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此诗是作者在游览海南儋耳山时所作,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和理想难以施展的愤懑、痛苦和烦恼,但也不乏旷达乐观的感情。
前两句写儋耳山卓而不凡,高峻突兀,直插云霄,远胜他山,表面写山,实质也写自己;后两句又写道旁石,用女娲补天典故鸣不平之意。
全诗借物抒情,语言含蓄,以暗喻曲尽其意。
篇幅虽然短小,但既写了山,又呼应人事,内容很丰富。
儋耳山【注释】儋(dān)耳山:儋州(今属海南)的主山,一名藤山,一名松林山。
隘(ài)空虚:使天空都显得狭小了。
他山:别处的山。
道傍石:即道旁石,道路旁边的石头。
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苏过的话,说“道傍石”的“石”字当作“者”字,是传写之误。
补天:指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列子·汤问》及《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天柱折断,九州崩裂,大火、洪水不息。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儋耳山【赏析】此诗首先写儋耳山的形势。
因为儋耳山是当地最高的山,形势很险峻,所以用“突兀”表明其高,以占地位,“隘空虚”则补足“突兀”二字。
次句“他山总不如”还是就儋耳山与周围众山的比较而言,直接说出。
两句一句峭拔,一句平易,承应得很自然,这是苏轼晚年诗不事雕镌、随意而出,情随境换的表现,显示他的诗已进入圆熟自然的境界。
三、四句写山下,说山下路旁的奇石,都是女娲补天所用剩的。
这两句承上写山高而来,使诗境扩大,有尺幅千里之势。
诗用女娲补天典故,说明道旁大石的奇巧,整座山的奇也就不在话下了。
而“补天”正是文人用来匡扶时政、辅佐君王的常用典故;补天之余,等于说是受到朝廷的遗弃,没有派用处。
当时刘安世等贤臣受排挤正被贬岭南,苏轼用这典故,妙在双关,为刘安世等人抱不平,当然也包含了为自己鸣不平的意思在内。
苏轼的诗歌有着鲜明的个性,他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提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强调诗歌要有含蓄之美,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能达到“发纤夫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的深远境界,“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儋耳山》一诗忠实地践行着他的创作主张:借物抒情,以暗喻曲尽其意。
前两句表面写山,实质也写了自己。
联系作者的才学,这里是暗表了他与众不同的才能。
后两句传达出他有补天之才而被弃置的愤懑和烦恼,觉得自己就是一块多余的石头。
但作者转念一想,即使被弃置,只要真的是一块补天石也就够了。
由此,此诗又表现出作者另一种过人的性格: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政治上的打击和生活中的挫折。
全诗借山和石传情,借山和石喻己,语言含蓄,感情丰富,具有无穷之余味。
儋耳山【辑评】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石”当作“者”,传写之误,一字不工,遂使全篇俱病。
作者苏轼的简介苏轼- [宋] -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繁體版作者:蘇軾朝代:宋類型:詩儋耳山【原文】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君看道傍石,盡是補天餘。
儋耳山【翻譯文】儋耳山高高聳立,使天空都顯得狹小,其他山峯都不能與它一較雌雄。
請您看看道路旁邊的一塊塊奇石,全都是女媧煉來補天而剩下的五色石吧。
儋耳山【評析】《儋耳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
此詩是作者在遊覽海南儋耳山時所作,表達了他懷才不遇和理想難以施展的憤懣、痛苦和煩惱,但也不乏曠達樂觀的感情。
前兩句寫儋耳山卓而不凡,高峻突兀,直插雲霄,遠勝他山,表面寫山,實質也寫自己;後兩句又寫道旁石,用女媧補天典故鳴不平之意。
全詩借物抒情,語言含蓄,以暗喻曲盡其意。
篇幅雖然短小,但既寫了山,又呼應人事,內容很豐富。
儋耳山【注釋】儋(dān)耳山:儋州(今屬海南)的主山,一名藤山,一名松林山。
隘(ài)空虛:使天空都顯得狹小了。
他山:別處的山。
道傍石:即道旁石,道路旁邊的石頭。
張邦基《墨莊漫錄》記蘇過的話,說“道傍石”的“石”字當作“者”字,是傳寫之誤。
補天:指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
《列子·湯問》及《淮南子·覽冥訓》載,往古之時,天柱折斷,九州崩裂,大火、洪水不息。
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儋耳山【賞析】此詩首先寫儋耳山的形勢。
因爲儋耳山是當地最高的山,形勢很險峻,所以用“突兀”表明其高,以佔地位,“隘空虛”則補足“突兀”二字。
次句“他山總不如”還是就儋耳山與周圍衆山的比較而言,直接說出。
兩句一句峭拔,一句平易,承應得很自然,這是蘇軾晚年詩不事雕鐫、隨意而出,情隨境換的表現,顯示他的詩已進入圓熟自然的境界。
三、四句寫山下,說山下路旁的奇石,都是女媧補天所用剩的。
這兩句承上寫山高而來,使詩境擴大,有尺幅千里之勢。
詩用女媧補天典故,說明道旁大石的奇巧,整座山的奇也就不在話下了。
而“補天”正是文人用來匡扶時政、輔佐君王的常用典故;補天之餘,等於說是受到朝廷的遺棄,沒有派用處。
當時劉安世等賢臣受排擠正被貶嶺南,蘇軾用這典故,妙在雙關,爲劉安世等人抱不平,當然也包含了爲自己鳴不平的意思在內。
蘇軾的詩歌有着鮮明的個性,他在師法前人的基礎上提倡“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書吳道子畫後》),強調詩歌要有含蓄之美,要言有盡而意無窮,要能達到“發縴夫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後》)的深遠境界,“筆力曲折,無不盡意”。
《儋耳山》一詩忠實地踐行着他的創作主張:借物抒情,以暗喻曲盡其意。
前兩句表面寫山,實質也寫了自己。
聯繫作者的才學,這裏是暗表了他與衆不同的才能。
後兩句傳達出他有補天之才而被棄置的憤懣和煩惱,覺得自己就是一塊多餘的石頭。
但作者轉念一想,即使被棄置,只要真的是一塊補天石也就夠了。
由此,此詩又表現出作者另一種過人的性格:以曠達樂觀的態度對待政治上的打擊和生活中的挫折。
全詩借山和石傳情,借山和石喻己,語言含蓄,感情豐富,具有無窮之餘味。
儋耳山【輯評】宋人張邦基《墨莊漫錄》:“石”當作“者”,傳寫之誤,一字不工,遂使全篇俱病。
作者蘇軾的簡介蘇軾- [宋] - [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蘇老泉長子,蘇潁濱兄。
與父、弟合稱「三蘇」,故又稱「大蘇」。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聞鼓院,尋試館職,除直史館。
治平三年,父卒,護喪歸蜀。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權開封府推官。
熙寧四年(1070年),上書論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豐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詩托諷,逮赴台獄,史稱「烏台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