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

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

“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

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

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

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

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

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

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

这组作品在无规律的碰撞声音中反而形成了一种诗意,漂浮在水面的瓷碗在无规律的碰撞中产生了清脆的共
鸣。

例如嗅觉。

唤觉是我们最接近直觉也最原始的感官,它与我们的记忆密不可分。

在中国文化里,气味也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比如古时的香囊味道大多来自一些中草药,同时香囊的气味与外观也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更重要的意义;另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便是焚香,通过燃烧木材、香料、药材来发挥作用,比如静心、驱虫之用,或是衡量时间。

“气味往往是短暂的,看不见的,摸不到的,更常常是无法控制的。

”气味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媒介,它既可以带来新的感受也可以唤起旧时的记忆,看似委婉的传播方式或许可以更强烈地刺激我们的感官。

艺术家卡斯滕·霍勒和弗朗索瓦·罗切的实验艺术装置Hypothesedegrue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在一个密闭的昏暗空间中放置一组烟雾发生装置,同时所有观者也是这场实验艺术的参与者,所谓的烟其实只是没有任何气味的水蒸气,但观众并不知情,大家都仔细辨别着自己闻到的气味,甚至有观众在朦胧中看到了烟雾形成的独特造型。

气味艺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或媒介出现在我们眼前,它不仅能用更抽象的方式影响我们,更能以独特的方式唤起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力。

在近几年的展览中很流行的一个词语是“沉浸感”,人们往往会被沉浸在某种事物中的感觉所吸引。

沉浸感便是气氛中能量的释放给人带来的一种感觉,相比于传统的展览,沉浸式展览的氛围能更全面地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改变人们对某些传统事物的观察角度,激起人们对事物全新的好奇感,而气氛在环境交互的基础上更为注重情感的传达。

对于当代艺术而言,气氛的把控同样是表达情感、传达意图的重要方法,它能赋予作品更深层的意义,而且这种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的。

比如艺术家个人的表达风格、作品的形式及其所选用的媒介与材料、声音、空间、主题等都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气氛,只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创新和实验精神,那“气氛”就会有无限种可能性!
作为艺术工作者,并不应满足于简单地将自己的思想或理解以直接的方式传达给他人,而是要将它们放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以包容的心态让艺术作品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继续成长。

或许艺术作品并没有最终完成的那一刻,当艺术工作者放开手让它携带自己的气氛展示在人们面前的那一瞬间,它便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了继续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它与观者互动的过程,无论观者获得新的感悟还是心灵的片刻休憩,于它而言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去感知,心情等内在因素也会在这个感知进程中发挥作用。

B.人们之所以能理解艺术家想表达的内容情感,就在于他们对作品气氛的捕捉与感知。

C.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作品气氛转化为感受,这些方式离不开他们对自然的理解。

D.艺术家创造气氛的方法很多,创作中保持创新和实验精神是创造多样气氛的关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释放的气氛传到观者大脑,转化为个人感受;观者也可将感受用某种形式回传,转化为另一种气氛。

在此过程中,观者具有主动性。

B.声音装置作品《无题》运用设备达到以声音来表达视觉信息的效果,形成了一种诗意。

可见,在气氛的创造和感知中运用通感是常见的。

C.在气氛的传播方式上,声音传播虽然直接,但效果不一定胜过看似委婉的气味,因为气味更能唤起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力,影响更加抽象。

D.气氛在艺术感知过程中不仅仅是单向的。

基于此,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以自由包容的心态允许观者对作品进行审视并自由表达。

3.下列说法,最能体现文末“观者在艺术作品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一项是()
A.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总是以其主体意识和能力去渗透文本。

B.环境不一定是有时空范围的自然界,而可能是由心理或精神状态构成。

C.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D.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4.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5.下面的文字能使人产生“沉浸感”,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原因。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力量
牛最喜欢吃葵花花盘,尤其是附在花盘最表层的那层葵花籽。

别说牛,连我们人都觉得好吃。

在北方,谁家不出一两个嗑瓜子落下的“瓜子牙”(门牙带小豁口)?然而,最想不通的是,连我这样不爱嗑瓜子的,都是个“瓜子牙”!我真的不喜欢嗑……全都怪瓜子太香了。

虽然不喜欢,但一嗑就停不下来。

只好嗑啊嗑啊,瓜子从左边嘴角喂进去,瓜子皮从右边嘴角涌出来……
连我家赛虎都喜欢葵花籽!春天一连补种了好几茬种子,剩下的种子被我妈随便堆到床下。

赛虎这家伙一有空就钻进去,窸窸窣窣地,吃得香喷喷。

但它不会嗑瓜子,便连瓜子壳一起嚼巴嚼巴吞下。

我妈看着不忍心,一有空,便帮它剥,边剥边骂:“干了一天活,还得伺候一条狗!”每剥完一小把,把瓜子仁儿撮在手心任赛虎舔食。

看它吃得高高兴兴,便也高高兴兴。

如此贫瘠的土地,却生出如此香美的食物。

这么一想,就觉得必须得赞美土地的力量。

虽然其中也有化肥的力量。

但化肥只能依从土地的意志而作用于植物。

人类甚至可以研究出无土栽培技术,却不能更改生命成长的规则。

这种规则也是大地的意志。

我妈不喜欢化肥。

她年轻时读书的专业是农业,她的老师曾告诉她和她的同学,施加化肥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虽然一时增收保产,但如此持续不到三十年,土地就会被毁去。

她常念叨:“已经三十年了,已经三十年了啊?”不知是忧虑,还是疑惑。

我不知“土地被毁去”具体是什么概念,但是我却见过“死掉的土地”。

地面坚硬、发白。

田埂却依然完整,一道挨着一道,整齐地、坚硬地隆起。

于是整块地看上去像一面无边无际的白色搓衣板。

上面稀稀拉拉扎着好几年前残留的葵
花残秆。

也被太阳晒得发白。

我猜这是不是因为过量施加化肥,因为不合理灌溉,因为盐碱化,因为各种透支等原因被废弃了的耕地。

虽然戈壁滩本身也是硬地,但却是生态系统完全正常前提下的硬。

戈壁滩再荒凉,也会覆盖稀薄的植物。

尽管这些植物完全混入大地的色泽和质地,看上去黯淡、粗拙。

可眼下这块地,却是极度不自然的硬。

表层板结得异常平整光洁,寸草不生,毫无生气。

像一块死去的皮肤,敷在大地的肉身之上。

我妈总是说:“这要是自己的地,还不心疼死了!要是自己的地,哪舍得这么种!”是啊,只有土地的主人才真正做到爱惜土地吧?世世代代依附土地而生的人,才能真正体谅土地。

我无数次感慨北方大地的贫瘠。

虽然耕种过的土地看上去都差不多,又整齐又茂盛。

但再看看野地便知端晓——南方野外四季常青,植物浓密;而北方野地植被极为脆弱稀薄,看上去荒凉又单调。

可是,就算是力量再单薄的土地,对生存于此的人们来说,也是足够应对生存的。

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掠夺者的话。

这片大地已经没有主人,所有耕种于此的人全是过客。

我们只租用此处一年或两年三年。

为了满足我们的生存需要,我们只能无视基本耕种原则,无尽地勒索,直到土地死去。

那时,我们的租期也到了。

我们眼下租用的这块地就是一块已经连续种了三年葵花的地。

按理说该停种了,养两年地再接着种。

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而且是油葵这样消耗巨大的作物,不但损害地力,也会影响产量。

再加上去年冬天的罕见暖冬,早在今年年初,“旱情已成定局”的消息就已经四处流传了。

可我妈还是决定顶着各方面压力再种一年。

河水依赖不了了,她便全赌在雨水上。

只因她听当地上了年纪的哈萨克老人说,纳吾尔孜节(春分日)那天若下了雨,将预示全年雨水丰足。

果然,这一年的雨水极多,三天两头洒一阵。

可是,雨水多的同时,风也多……往往雨还没洒几滴,乌云就被大风吹散。

雨很快偃旗息鼓。

尽管损失惨重,甚至放弃了一块土地,但眼看着河边这块地总算冲出枪林弹雨挺到了最后一刻,我妈还是很欣慰的。

当我一圈一圈绕着葵花地赶牛,保卫最后的胜利果实,累得大喘气,心里便想:大地的付出已经完全透支,我们必须用自身的力量填补。

葵花收获了。

虽然一百多亩地才打出来二十多吨葵花籽,但满当当的四百多个袋子堆在地头,看在眼里还是令人喜悦。

可一时半会儿却怎么也雇不到搬运的工人。

收葵花的老板一再表示时间紧张,不能再等了。

于是我妈和我叔一咬牙,自己上。

收购葵花的车没法完全开到地边,离了还有三十多米。

四百多袋,两人扛了两百多个来回。

三十多米距离,只算负重距离的话,每人共计走了六七公里。

也就是说,这老两口把二十多吨的葵花籽挪动了三十多米。

或者说,两人各扛一只五十公斤的麻袋,走了六七公里路。

好吧,又省了两百块钱工钱。

可是我叔的高血压……还有我妈的低血压……
眼下这些从金灿灿转变为黑压压的财富啊,不但榨干了大地的力量,也快要把这夫妻俩榨成渣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葵花是北方边地常见的经济作物,葵花籽也是北方人包括牛、狗等一些动物都喜欢吃的食物。

B.人们施加化肥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表面上能增加收入、保证产量,实则更改了生命成长的规则。

C.土地之所以会死去,是因为人们在耕种过程中无视基本的耕种原则,导致土地板结,寸草不生。

D.文中用“冲出枪林弹雨”形容葵花生长过程,表现了这块土地种植葵花的艰难和人们耕种的不易。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轻松有趣的“嗑瓜子”的话题引入,正文部分探讨的却是事关生存的严肃主题。

B.文中将南方野地的植物与北方野地的植被对比,使读者对北方土地的贫瘠有更直观的感受。

C.全文多处采用简短且富有力量的句子,为叙事带来了一种紧迫感,强化了作者的嫉愤之情。

D.文末运用大量具体的数字,反复强调老两口搬运葵花籽的重量和距离,体现了劳动者的艰辛。

8.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标题“力量”的内涵。

9.请依据文中对“我妈”的具体描写,分析“我妈”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李及字幼幾,郑州人也。

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

(及)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

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

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

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

”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

”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

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

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

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

材料二:
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

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

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

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

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

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

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

将吏皆惊。

不日,声誉达于京师。

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

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

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

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

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


10.材料二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杨亿以众A言B告C旦D不答E及至F秦州G将吏H心亦轻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荣枯,指使人穷达,与贾谊《过秦论》中“以愚黔首”的“愚”用法相同。

B.前,指上前,与蒲松龄《狼》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的“前”用法不同。

C.相公,在文中是对宰相的尊称。

汉魏以来拜相者必封公,故有此称呼。

D.成绩,指成功的业绩,与常用短语“成绩斐然”中的“成绩”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也不以为意。

B.奉命出使的江德明认为李及年事已高,不应该在事务繁重的杭州担任知州。

C.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将他正法。

D.王旦推荐李及为曹玮的接班人,是因为王旦认为他不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
(2)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

14.材料二中众人认为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这一特点。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上句描写山县景况,下句感叹岁月流逝,“穷”指诗人的境遇。

B.颌联承接上联,描述当地相沿已久的年末习俗:梳妆出游,载歌载舞,
欢庆丰年。

C.颈联运用对比,诗人由夷陵的今日联想到它的往昔,“平时”是太平时日的意思。

D.尾联叙事,写诗人携酒访邻,问询古事,与杜甫《客至》最后两句情感不同。

16.近人高步瀛评价此诗“兴会飙举”,即意兴昂扬超逸。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抒情主人公历经千百次寻觅后,蓦然回首,惊喜发现“,”。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骄侈。

(3)古人常通过“吟”或“啸”的方式吐露心曲,抒发情怀,古代诗文中对此也多有描述,如:“,。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可爱的南非地松鼠生活在非洲南部干旱的大草原上,以及热带、亚热带的灌木丛里。

为了应对酷热的气候,它们的后脚掌进化得特别大,A 。

它们还很会“想办法”,比如摊平趴着,用毛少的腹部散热;再如把毛绒绒的尾巴弯曲起来,像遮阳伞一样挡在头上乘凉。

当热得实在不行的时候,这些穴居哺乳动物会退回到洞里降温。

然而,气候变化越来越快,南非自然保护区的最高日温在短短18年内就增加了2.5℃。

尽管南非地松鼠B ,但在飞速变化的气候下,它们可能也快忍受不住了。

专家观察到,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①地松鼠本已非常大的后脚掌相对于它们的体型大约增长了11%左右,而脊柱长度缩短了6%。

②它们的体形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就是由于气温升高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南非地松鼠的变形不是个例。

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现,很多物种的体形都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但我们不知道,动物的适应速度能不能跟得上温度的攀升速度;④我们也不知道这些物种离种群崩溃的临界点到底还有多远。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带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少安踏着一片银白,淌过淙淙流水的东拉河,从枣林里穿过一条小土路,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

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像先前那样卷起一根旱烟棒,一边抽着,一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

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

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

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

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

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

①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总之,就他而言,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

只有一点不能改变: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②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

不用说,这非凡之举博得一片赞扬之声。

许多村民出罢修庙宇的钱,也要为建校多少出一点钱。

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出画面感的?请简要分析。

21.在文学作品中,省略号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

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分析其省略号的表达效果。

22.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却”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1)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

(2)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选择矛盾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区展开研究,他
深入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挖掘出中国农村生活的真谛;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青年人的必备素养,也是时代的生产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A
4.①气氛通过调动人们的感官,沟通了自然与艺术家、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联,使之双向互动,成为彼此媒介。

②对气氛的理解方式并不清晰明确,艺术家各自以特定的艺术方式对气氛进行转化,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性和多元性。

③观者在感受气氛与作品互动过程中,带入自己与情与感悟,赋予艺术作品新的意义,使其成长。

5.①调动读者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感受白洋淀水乡清新、恬静、诗意的氛围,获得审美体验。

②改变读者对战争的观察角度,将视线从战场转向女性,突显景美、人美,领会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③注重情感、意蕴的传达。

将劳动场景诗意化,以浪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读者,感受特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④作者语言清新,其文字风格与白洋淀水乡特有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引人沉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就在于他们对作品气氛的捕捉与感知”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

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可见捕捉与感知作品气氛不是理解作品情感的唯一途径,选项绝对化。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