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白渡桥简介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上海外白渡桥的背景介绍2.上海外白渡桥的历史意义3.上海外白渡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正文(篇1)一、背景介绍上海外白渡桥,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是一座连接外滩和浦东的步行桥。
这座桥始建于1906年,于1908年完工,已有百余年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座由西方建造的铁桥,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历史意义上海外白渡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见证了中国从封闭的封建社会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
同时,它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记录了这座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
三、现状及未来发展如今,上海外白渡桥不仅是连接黄浦区和浦东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桥上设有步行道和观景台,游客可以欣赏黄浦江两岸的美景。
此外,桥下设有渡轮服务,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未来,上海外白渡桥将继续发挥其交通枢纽作用,同时还将加强其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政府计划在桥上增设灯光装置,提升夜景效果,并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目录(篇2)1.上海外白渡桥的背景介绍2.上海外白渡桥的历史意义3.上海外白渡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正文(篇2)一、上海外白渡桥的背景介绍上海外白渡桥,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是连接外滩和虹口区的交通要道。
这座桥始建于1906年,原名外白渡桥,因地处吴淞口外的黄浦江畔而得名。
它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上海外白渡桥的历史意义上海外白渡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在1900年代初,上海作为中国的商业和工业中心,外白渡桥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它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许多历史事件都与这座桥有关。
三、上海外白渡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上海外白渡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备受关注。
目前,这座桥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维护,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功能。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百年见证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
当到达那里时,天空已经让雨丝飞舞,呵,是桥在为我们讲起那段难堪回首的历史吗?来之前我想只是一座桥,即便见证了上海百年岁月,历经沧桑终归是人心中关于历史的归附物而已。
可没想到,会有那么多游客亦有很多外国友人,流连于这座桥,拍照留念。
看起来这座桥样式老旧,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驻足的理由,可是翻阅了诸多资料,却不得不嗟叹:“拆外白渡桥,就是在拆上海人的命啊。
”很多人感慨,上海对这一座老桥的“痴迷”,耗费巨资、动用尖端技术,只是为了维持其旧貌,其对上海人,中国人的历史意义可见一斑。
“1937年上海沦陷,当时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或罚跪,甚至被狗咬。
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
”那时,经过桥上的风会不会也要带上几分腥味,为这野兽般的行径狂吼……到了桥上的时候,我们重点观察了桥体结构,事后拍成照片,询问了一学建筑的同学,得出了还未经权威验证的结论,这样的铆钉式的结构,可以说是在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使桥身稳固一体的完美设计。
外白渡桥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在普通人眼中,它始终硬朗,每天都有近3万辆次的车从它身上驶过。
或许是城市面貌每天都有新的亮点出现,在此次大修之前,人们对这一百年城市地标已渐渐地有点熟视无睹,只是想当然认为它是城市交通的一个枢纽。
但就在2007年年底,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了一封寄自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来信,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并“建议检修水下的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当然,英国设计单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免除桥梁发生意外后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设计方专业严谨的态度。
在上海城建档案馆内存有外白渡桥的设计建造图纸及历年大修图纸档案共计6卷。
已经泛黄的正式设计图纸上标明,外白渡桥建造方为“上海特别市政委员会工部局”,图纸绘制日期是1903年8月25日。
上海外白渡桥
上海外白渡桥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旧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
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濒临黄浦江,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
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
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
它是由供职于怡和祥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祥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祥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
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造桥纯粹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上海道台特准许其专利,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桥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
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
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
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定名为“公园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遂称之为“外白渡桥”。
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收购后拆除。
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
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筒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
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
钢桥建成之后,经历40多年从未大修。
1945年抗战胜利后,桥台桥台下沉倾发现裂痕,随即以重浇捣混凝土进行排险处理。
解放后,又进行了多次全面测试检验,对维修养护作了科学研究,先后曾进行了9次大修。
人们影象里,外白渡桥只是外滩风景区的一部分。
百年外白渡
文明96 China HighwayCIVILIZATION第一代:木吊桥摆渡苏州河上海在开埠之前,人和货物过河都要靠小木船运送,上海将其称之为“摆渡”。
乘坐这种船的地方叫做“摆渡口”,由“摆渡口”起始点形成的摆渡线,从东往西依次叫做“头摆渡”“二摆渡”“三摆渡”,以此类推。
十九世纪中叶,苏州河南北两岸辟设英美租界后,每天摆渡过江的人数和车辆日益增加,两岸间的交往变得非常不便。
1854年前后,英国人百年外白渡整理/谢博识威尔斯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联合十余人组织成立了“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约有十二位股东。
公司向工部局申请在苏州河上建造桥梁,不久就得到了工部局的同意(编者注:工部局即上海市政委员会,是清末列强在中国设置于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
工程于1855年12月1日动工,次年10月在靠近“头摆渡”的地方建成了苏州河上第一座木桥。
确切的位置为:南端位于今天的外白渡桥与圆明园路之间,北端连着今天的吴淞路。
桥长394英尺(120.17米)、宽16英尺(4.88米),总造价12000两白银(1.45万元)。
这座木桥早期因建在苏州河上,所以以“苏州河桥”命名,后期以英国商人的名字命名,叫“威尔斯桥”。
然而,日本幕府时代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高杉晋作所著的《游清五录》中称这座桥为“新大桥”,1908年1月20日,上海苏州河和黄浦滩的交界处,一座钢结构桥梁落成通车——外白渡桥,它是连接黄埔和虹口的要道,同时还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
在这之前,外白渡桥曾经存续过两代。
从木桥、铁桥到现在的钢桥,外白渡桥与外滩一起,见证了桥梁对上海经济启航的深远影响。
China Highway97书中还称,苏州河上已有一座旧桥,旧桥腐朽多年,已是危桥,英国人对其进行了改建。
第一代外白渡桥究竟为哪国所建已经归为历史谜题。
由于苏州河是上海与内陆通航的重要航道,为了保证涨潮时,船只能够正常通行,威尔斯桥设计成了吊桥,桥面是活动,桥两端有铁链拉伸。
上海外白渡桥
上海外白渡桥上海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
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
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在上海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外白渡桥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自1908年落成后,外白渡桥便是成为上海天际线的组成部分。
名字由来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
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
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
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
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
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是白渡。
另一种说法是。
白渡桥其名与唐代两位同年出生的大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有关。
据史料记载,刘、白向来交深,即使贬谪远离京都,仍不绝诗书往来,借以相互慰勉。
唐长庆四年(824年)春,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夏,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
据传,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
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
老友相见,悲喜交加。
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
下船后,白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
岂料刘已会意,乃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
吟罢相对开怀大笑。
上海市外白渡桥简介
上海市外白渡桥简介
外白渡桥,位于上海市苏州河口外白渡桥以东,北起苏州河南岸,南至外滩,全长2432米,宽20.5米,共有48个桥墩。
据记载,该桥于1874年5月建成。
外白渡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上海最早的一座公路桥。
外白渡桥的设计理念源自西方现代建筑理念——“ArtDeco”,由美国建筑师查尔斯·格罗里(CharlesGrolly)于1916年设计。
外白渡桥在外观上借鉴了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旁的
哈德逊河上的大本钟和芝加哥的芝加哥大桥。
外白渡桥的“S”
型标志就是对哈德逊河上那两座著名建筑的模仿——哈德逊桥上有“S”型标志,芝加哥大桥上也有“S”型标志。
外白渡桥是上海最早的公路桥之一,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公路桥。
它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设计之初就体现了现代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水平。
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从西方引进的第一个里程碑。
外白渡桥于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
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 1 —1 —。
外白渡桥的浪漫金句
外白渡桥的浪漫金句外白渡桥是上海市黄浦区的一座著名古桥,位于苏州河上游的外白渡,故得名。
该桥建于公元1856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这座古老而美丽的桥梁,不仅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更是许多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场景。
在这座桥上,也流传着不少浪漫金句,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外白渡桥的浪漫金句。
1. 外滩灯红酒绿,外白渡桥月色朦胧。
这是一句描述上海夜景的诗句,描述的是外滩、外白渡桥以及在上海的夜晚,到处都洋溢着浪漫的气息。
在这句诗句中,外白渡桥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月亮洒下的柔和的光线,让人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
2. 让我牵着你的手,走在外白渡桥上。
这是一句情话,表达了对爱人渴望与之手牵手,在外白渡桥上散步的心情。
外白渡桥以其独特的景色和浪漫的氛围,吸引了无数情侣前来。
走在外白渡桥上,不仅可以欣赏江景美景,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爱情的伟大。
3. 桥上灯光柔和,溪中流水悠然。
这是一句描绘桥上景色的诗句,描绘了在外白渡桥上,灯光柔和,水流悠然的美景。
这样的美景,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4. 相遇在外白渡桥,披星戴月亲一口。
这是一句浪漫的情话,意味着在外白渡桥上相遇,亲吻那自然而然的流露。
外白渡桥,作为浪漫的胜地,如同爱情的见证者,经常见证着许多情侣相识、相爱、相约,留下许多浪漫和感人的故事。
5. 时光从外白渡桥上流过,融化了多少爱的故事。
这是一句描绘时间流逝的诗句,描绘了外白渡桥上许多浪漫的故事。
这座古老的桥梁,承载了许多的故事,留下了许多情感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刻在了桥梁之上。
总的来说,外白渡桥的浪漫金句,每一句都能让人感受到桥梁本身的独特魅力和上海夜色的浪漫激情。
无论是在江面上漫步,或是在桥上与心爱的人相拥而坐,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座桥梁所带给我们的美好和爱情的气息。
上海优秀保护建筑之外白渡桥
上海优秀保护建筑之外白渡桥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中国上海市境内一座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
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
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外白渡桥南起于南苏州路,北止北苏州路,整桥长104.24米,桥面为三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
清咸丰六年(1856年)10月,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行人需交“过桥税”后方能过桥。
威尔斯桥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租界工部局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定名为“公园桥”。
7月28日,公园桥竣工。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园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
同年,外白渡桥开工。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投入使用 [1] 。
民国36年(1947年),上海市政府当局对桥梁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检修,以防止桥体进一步下沉。
1964年,外白渡桥再此进行大修,拆除了原先有轨电车路轨,重新铺设了钢筋混凝土桥面。
1991年8月,市政部门对外白渡桥钢桥的桁架结构和支撑平台进行修缮。
2008年3月,外白渡桥正式封闭交通,除桥墩以外部分被从原处拆下,并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
2009年3月,外白渡桥以原貌回到原地 [1] 。
3月31日,外白渡桥进行首次灯光测试工作。
2017年4月25日,外白渡桥桥面上一辆土方车发生单车事故。
外白渡桥一根钢桁架被撞变形,两段护栏被撞断。
6月5日,外白渡桥修复工作开启。
桥梁东侧人行道和一条机动车道被封闭,桥上仅保留两条机动车道和西侧人行道,满足两个方向的通行要求[7] 。
6月24日,外白渡桥修缮完毕,桥面人行道恢复双向正常通行。
上海特色桥:外白渡桥
上海特色桥:外白渡桥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
外白渡桥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是上海市区最大的一座钢铁桥。
桥有二孔,共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经多次改造,现载重为20吨。
透过外白渡桥沉重的钢架结构,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的炫丽灯光,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
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
外白渡桥
过去,苏州河近黄浦江的河口,一直靠摆渡过河。
而且有好几个渡口,其中最靠河口的叫“外摆渡”。
1856年,一个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在外摆渡的位置造了一座木桥,就叫“外摆渡桥”。
这座桥对外国人免费,对中国人则要收费,结果引起上海人民的反对。
1873年,工部局在上游方向离“外摆渡桥”几十米的地方也造了一座木桥,取名“公园桥”,供市民免费通行,所以市民又把它叫作“外白渡桥”。
就在这一年,原来那座“外摆渡桥”卖给了工部局后,被拆了。
1906年,为适应有轨电车的通行,工部局将“外白渡桥”拆掉建铁桥,并于1907年建成通车。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柱产业贯通一气。
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默默承载着城市的荣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
在许多海外游子心中,外白渡桥的身影却已化成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最新版1篇)目录(篇1)1.上海外白渡桥的背景和历史2.上海外白渡桥的设计和建设3.上海外白渡桥的意义和影响4.上海外白渡桥的现状和未来正文(篇1)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上海外白渡桥位于我国上海市,是一座跨越苏州河的钢铁桁架桥。
作为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外白渡桥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接下来,我们将从背景和历史、设计和建设、意义和影响、现状和未来四个方面讲述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
一、背景和历史上海外白渡桥的前身是建于 1856 年的一座木桥,名为“外摆渡桥”。
这座木桥是苏州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极大地促进了苏州河两岸的交通和贸易。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1907 年,外摆渡桥被改建为钢铁桁架桥,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钢铁桥梁。
二、设计和建设上海外白渡桥的设计师是英国工程师赫伯特·约翰·霍华德。
他在设计外白渡桥时,充分考虑了桥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桥梁的主跨长度为107.2 米,宽 18.3 米,设计载重为 20 吨。
在当时,这样的设计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外白渡桥的建设历时两年,于 1909 年竣工。
三、意义和影响上海外白渡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苏州河两岸的交通状况,促进了上海市区的繁荣发展。
作为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外白渡桥成为了许多游客的打卡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外白渡桥也是上海市的重要历史遗产,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
四、现状和未来如今,上海外白渡桥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成为上海市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此外,外白渡桥还承担着旅游观光的功能,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在未来,上海外白渡桥将继续见证上海市的发展和繁荣,成为这座城市的永恒地标。
总结: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历史沉淀和发展变革的传奇。
从最初的木桥到如今的钢铁桁架桥,外白渡桥见证了上海市的百年沧桑。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
【原创版】
目录
1.外白渡桥的背景和历史
2.外白渡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
3.外白渡桥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4.外白渡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正文
外白渡桥位于上海市中心,横跨苏州河,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56 年,当时是由一家英国公司建造的木结构桥梁。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中,外白渡桥经历了多次重建和改造,最终成为了现在的钢桁架结构桥梁。
外白渡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体现在其结构和造型上。
钢桁架结构使得桥梁更加坚固和稳定,同时也为桥梁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此外,外白渡桥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平衡,使得它成为了上海市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中国近代史中,外白渡桥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和上海市的快速发展。
在 20 世纪初,随着上海的开放和繁荣,外白渡桥成为了连接上海市区和郊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抗日战争期间,外白渡桥也曾经被炸毁,后来经过修复和重建,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外白渡桥仍然是上海市区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
随着上海市的持续发展和变化,外白渡桥的周边区域也逐渐成为了上海市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第1页共1页。
外白渡桥,追忆上海往事
外白渡桥,追忆上海往事外白渡桥,对于每天路过它上班的市民来说,也许只是一座必经的铁桥,对于爱好历史的游客来说,这里却是一段上海往事。
去上海的游客大多会去外滩,去外滩的游客不少会途经外白渡桥,外白渡桥,这座仍然处于繁忙交通位置的桥,却实实在在见证着上海的一段历史,可以在这里追忆上海滩的那些如烟往事。
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 )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外白渡桥桥头有“1907”字样的年代标志,事实上,1907年的外白渡桥,也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
第二代外白渡桥建于1876年,是在威尔斯桥近侧的一座木质浮桥。
第三代就是使用至今,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这座钢制桥梁。
外白渡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上海的一个象征,100多年来,它横跨苏州河两岸。
1907年,清朝还没有灭亡,溥仪还没有继位,外白渡桥已经矗立于此。
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桥身分为两跨,共52.16米,宽18.3米。
外白渡桥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2007年建桥100周年之际,英国公司还不忘发来桥梁维修通知书。
2008年整桥吊起拖往上海造船厂维修,修旧如旧后又运回装于原位。
站在桥上,可以欣赏苏州河两岸风景。
今天站在桥头的是武警战士,1937年站在桥头的是日本士兵,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
百年历史,屈辱与荣耀,外白渡桥见证着上海历史。
第一代外白渡桥是英国人威尔斯等人投资建造,称为“威尔斯桥”,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国侨民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
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百姓称之为“外摆渡桥”,而威尔斯桥也由工部局拆除,这就是第二代“外白渡桥”,而“外白渡桥”的名称也是来源于“外摆渡桥”的误传。
艺术的殿堂上海外白渡桥风景区
艺术的殿堂上海外白渡桥风景区上海外白渡桥风景区是中国上海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殿堂。
这个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繁华的艺术氛围而著名。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江景,参观古老的文化遗址,还可以在艺术展览和表演中体验艺术的魅力。
外白渡桥是上海著名的江桥之一,桥身灵秀而优雅,整体构造精巧且别具匠心。
桥的两边是美丽的悬崖,悬崖上树木繁茂,翠绿如画,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独特韵味。
站在桥上,游客们可以俯瞰到黄浦江的壮观景色,江水宽阔流畅,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副宏伟壮丽的城市画卷。
除了自然美景,外白渡桥风景区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桥边,有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石碑,上面记载着桥的建造历程和历史意义。
这座石碑是历史的见证,它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到外白渡桥的历史沿革和文化渊源。
此外,风景区内还有一些古老的建筑物和文物,如古庙、古塔等,它们展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作为艺术文化的殿堂,外白渡桥风景区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表演活动。
这里有不同类型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
此外,风景区还定期举办音乐会、戏剧演出和舞蹈表演等文艺活动,让人们在艺术的世界中沉浸,领略艺术的魅力。
在上海外白渡桥风景区,艺术与自然、历史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游客们可以放松身心,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艺术的魅力。
风景区内的各种活动和展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学习艺术的平台,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艺术的魅力。
同时,外白渡桥风景区也是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结识艺术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和体验艺术之美。
总之,上海外白渡桥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历史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欣赏美景和了解历史的机会,还让人们亲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上海外白渡桥
最近经过十个月的回厂整修,2009年2月25日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修复后将在4月份恢复通行,重新焕发他的英姿。
1906年,工部局开始建造铁桥,第二年建成,并于年底举行通车典礼。其间,外白渡桥木桥也被拆掉,由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铁桥取而代之。原先外白渡桥的称呼,让给了这座巍峨高大的铁桥。桥名被呼唤了近百年,但其真正的名称“公园桥”却被人遗忘了。唯有大桥落成纪念铜牌,默默地陈列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室里,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苏州河上这座近代史中国内河上独一无二的巨大桥梁兴衰荣辱的历史。
韦尔斯利用外摆渡桥着实发了一笔大财。他声称上海道台准许他对大桥拥有25年专利权,凡过桥者都得付钱二文,车轿加倍。后来,人们发现这种“过桥税”专门向中国人收,而外国人却常可免交,便都愤愤不平,抗议要求取消过桥税,不然就宁可恢复摆渡船。1871年,韦尔斯曾着手修铁桥,以改变外摆渡桥头因上海市民抗税而一度冷落的局面。后因工程粗制滥造,造成部分桥柱、桥身陷落进苏州河内的事故方才作罢。工部局眼看上海人民反对收取过桥税的呼声愈发高涨,终于1873年8月,在外摆渡桥西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长约100多米,宽约12米的木桥,定名为“公园桥”,以同近旁的外滩公园呼应。公园桥于该年9月中旬开始正式通行,人们过桥从此不必再付钱,于是大家就称之为“外白渡桥”(“白”为不付报酬之意)。同年10月,韦尔斯将外摆渡桥折价卖给工部局,不久即被拆除。
上海外白渡桥
上海外白渡桥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
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
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外白渡桥南起于南苏州路,北止北苏州路,整桥长104.24米,桥面为三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
外白渡桥是一座简支钢桁架桥,同时也是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有两孔。
外白渡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桥支撑着上部下承式筒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2009年3月31日,外白渡桥“城市之光”灯光系统开始全面试灯。
“城市之光”灯光系统采用全彩LED灯具灯具内部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芯片,通过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调节三种颜色的不同比例,不仅呈现出多种色彩,还降低了能耗。
灯光分为平时和节日两种模式,平时模式主色调为暖黄色。
在节假日或一些重要活动中,灯光会变成多种色调,以配合营造气氛,并与浦东的夜景灯光遥相呼应。
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毗邻黄浦江,是老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许多市民心中的外婆桥。
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默默承载着城市的荣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
在许多海外游子心中,外白渡桥的身影却已化成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外白渡桥的美感不在造型,而在它的历史凝重性。
它既是上海发展历史的见证,又是国际大都市的新上海外滩旅游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城市道路、历史和景观三位一体的功能和重要地位。
行走江南(5)-----美丽的外白渡桥
由于上海世博会的装修需要,上海滩上最著名的地标外滩被封闭了,于是一到晚上成千上万的人们都涌到了上海滩的另一个地标:外白渡桥。
外白度桥建于1856年,最早是一座木桥,今天的这个已经是第三代外白渡桥了。
外白渡桥和外滩一样曾经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一提起上海人们的脑中就会想起外白渡桥。
在白天看起来灰突突的外白渡桥并不怎么起眼,没想到晚上没有阳光了它却灿烂起来了。
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外白渡桥,感觉一点都不比外滩的夜景逊色,真是没有白来。
听别人介绍,外白度桥上的这套灯光系统被称作是上海之光,也是为了世博会重新设计装修的。
这套上海之光灯光系统是今天四月份才亮起来的,我真是太幸运了。
外白渡桥真是越看越漂亮。
外白渡桥——精选推荐
外⽩渡桥
外⽩渡桥在上海的外滩,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桥。
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并在桥头⽴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过桥不再付费。
⽽威尔斯桥则由⼯部局拆除。
这也是第⼆代桥——“外⽩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年,民间⼝误,读⾳成“外⽩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
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业化的象征。
⼈家拍婚纱照,我蹭了⼏张
福珍同学拍的
⾬荷同学拍的
⼩⽅同学拍的
更新于 09-17。
见证历史的瞬间-上海外白渡桥迁移
见证历史的瞬间-上海外白渡桥迁移2008-04-11 11:36:12外白渡桥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
1907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桥,跨度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车流量很高。
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
(1907年建成当时的外白渡桥)2008年3月1日零点起,外白渡桥实施封闭。
据了解,桥面封闭后,施工人员先将桥内的自来水管等各类公用管线迁移,接着拆除桥面板,然后择机移桥。
外白渡桥交通封闭后,现在通过该桥前往提篮桥、天潼路地区的车辆,届时需绕行。
位于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的外白渡桥建成于1907年,被不少上海人称为“外婆桥”。
此次为配合外滩综合交通改造及地下通道施工,以及对百年老桥自身保护的需要,外白渡桥除桥墩以外部分将会从原处拆下,送往上海船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大修。
预计到2009年3月,外白渡桥将以原貌回到原处。
经过这次修理,外白渡桥的使用年限可以延长五十年。
此次移桥牵动了许多上海市民和游客的心。
近日,他们纷纷来到外白渡桥观景留念,记录下外白渡移桥移桥送修前最后的倩影,留住老上海那份沉甸甸的记忆。
2008年4月6日,上海外白渡桥移桥工作正式开始。
从上午8时到12时10分许,外白渡桥在原地转向,由拖船牵引至苏州河运往黄浦江。
至此,外白渡桥南段移桥工作一切顺利。
百岁高龄的外白渡桥是上海开埠之后的第一全钢桥,为了保证桥体安全再用50年,上海决定对其进行移桥修护。
中午12时左右,在数百名自发前来“送别”的市民注视下,外白渡桥南跨桥身“乘着”驳船顺利驶入黄浦江,缓缓向浦东方向驶去。
为配合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以及保证百岁“高龄”的上海外白渡桥“健康”,昨日上海外白渡桥搬移送修工程全面实施。
预计,今天将实施北跨桥身的移桥施工。
上午8点半不到,驳船呈斜向切入桥身下方10点25分,南跨桥身随即被缓缓向上顶起,并与北跨分离11点37分,南跨桥身开始转向12点05分,在拖轮的牵引下,驳船托着外白渡桥南跨桥身驶向黄浦江南跨桥身已经搬迁,只剩北跨桥身孤独地守望着苏州河外白渡桥南跨桥身昨顺利搬迁,百岁老桥第一次离开苏州河销子生锈拔不出临时改方案,今天预计再迁北跨桥身2008年4月6日7点15分至15点55分,上海苏州河,百岁外白渡桥顺利进行了平生第一次的搬迁。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位于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建于190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全钢结构铆接桥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为什么被称为外白渡桥呢?据说,旧时在东大名路和中山东一路的连接处,没有桥,只有一个摆渡口,叫“外摆渡口”。
后来因为往来的人络绎不绝,就架设了一座桥,不再收费,就称为“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远看像一本打开的书本,记录了上海的百年历史;也像一位慈祥老人浓浓的眉毛,跟你述说着上海滩的沧桑变化。
走到近处,抚摸它那厚实的钢结构,还有那拳头大的铆钉,感觉那桥就像一个刚劲有力男子张开的臂膀。
大桥在苏州河的南北侧各有一个桥台,上面用繁体字写着“1907外白渡桥”几个大字。
该桥在苏州河的中间有一个桥墩,以桥墩为轴,桥左右是对称的。
桥下有两个孔,方便来往的船只通行。
大桥全长有106米,车道宽1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
大桥载重20吨,能够满足日常繁忙的交通运输。
两侧的人行道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木板,往来的行人很多,都走的很慢,还有很多组拍婚纱的,都想把外白渡桥的美加入自己的青春档案里。
钢结构和栏杆都涂了一层灰色的油漆,使得桥梁更加古色古香。
在大桥的两侧连接上下部分,还有大桥的顶端连接左右两侧部分,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直角三角形,这个就是桁架结构,主要用于加固桥梁。
人站在车道往外看,眼前都是横七竖八的钢结构,就像被关在铁笼子里一样。
上海外白渡老铁桥气概
上海外白渡老铁桥气概历经百年、闻名中外、1907年建成通车的外白渡桥横跨上海外滩苏州河,是一座全钢结构桥梁,桥长106.7米,宽18.3米,现载重为20吨。
时至如今,她始终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成为上海外滩永恒的标志性建筑景观。
P1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1:36.76 快门:1/1250 光圈:F/6.3 焦距:29毫米感光度:100P2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03:49.18 快门:1/640 光圈:F/6.3 焦距:28毫米感光度:100P3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06:00.29 快门:1/800 光圈:F/6.3 焦距:28毫米感光度:100P4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07:50.62 快门:1/500 光圈:F/6.3 焦距:26毫米感光度:100P5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09:03.92 快门:1/40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4:35.67 快门:1/64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P7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1:01.27 快门:1/64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P8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3:06.21 快门:1/1000 光圈:F/6.3 焦距:28毫米感光度:100P9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 8 时间:2020-10-12 11:10:43.34 快门:1/50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P10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7:14.03 快门:1/800 光圈:F/6.3 焦距:30毫米感光度:100P11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0:32.32 快门:1/80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9:07.60 快门:1/2500 光圈:F/2.8 焦距:48毫米感光度:100P13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5:43.22 快门:1/80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P14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4:04.24 快门:1/64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P15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19:39.57 快门:1/2500 光圈:F/2.8 焦距:30毫米感光度:100P16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22:05.57 快门:1/800 光圈:F/5.6 焦距:28毫米感光度:100P17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 时间:2020-10-12 11:20:22.69 快门:1/4000 光圈:F/2.8 焦距:35毫米感光度:100P18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f/2.8 时间:2020-10-12 11:09:46.88 快门:1/500 光圈:F/6.3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2009年2月25日,这座百年老桥外在历时10个月的搬移检修之后,“乘坐”驳船回归原位,以焕然一新的身姿,重新横跨在苏州河河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
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
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在上海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外白渡桥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自1908年落成后,外白渡桥便是成为上海天际线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