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合集下载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及其形成机制;3.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定义和特征:深层海水运动、大洋环流和波浪;2.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及其形成机制:热带海洋环流、大规模海洋涡旋和内波;3.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热带气候、营养盐输送和生物多样性。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你知道什么是大规模海水运动吗?它有什么特征?Step 2: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定义和特征 (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视频进行讲解,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定义和特征。

然后,教师发放学生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总结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特征。

Step 3: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及其形成机制 (30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主题给每个小组。

比如,小组1负责研究热带海洋环流,小组2负责研究大规模海洋涡旋,小组3负责研究内波。

然后,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主题进行研究,收集资料,并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

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

Step 4: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思考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进行总结。

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案例中大规模海水运动对相关环境的影响。

Step 5: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实验或者数据分析实验。

比如,学生可以观察并记录海洋表面流动的情况,或者分析一段时间内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化。

然后,学生根据观察或者数据分析结果,自己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或者分析方案解决问题。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设计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

其中洋流分布规律是本节的重点之一,采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分析地图后归纳出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表述简单、精炼,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突破。

海水运动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体现了教材的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

2、《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风带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图”;b、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c、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运用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4、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二、教学方法导--读---思----绘---结—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为主。

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分析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出来,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

有助于引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教案标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目标:1. 理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

2. 掌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类型、形成原因和影响。

3. 能够描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实际案例,并分析其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海洋的特点和景观。

2.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知识讲解:3. 讲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洋流、涡旋和海洋环流等。

4. 解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成的原因,如风力、地球自转和水温差异等。

5. 探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如调节气温、影响降水分布和影响生物分布等。

案例分析:6.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案例进行研究,如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海流或日本黑潮等。

7.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参考资料收集案例相关的信息,包括形成原因、运动路径和影响等。

8.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案例,并讨论该海水运动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讨论和总结:9. 引导学生讨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并总结他们的观点。

10. 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总结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共同特点和影响。

11. 激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并减轻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扩展活动:12.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案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或相关展览,加深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理解。

评估方式:14.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15.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所选海水运动案例的报告,包括形成原因、运动路径和影响等。

16. 通过学生的报告评估他们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案延伸:17. 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风力和水温差异等因素,观察洋流和海洋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18.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论文阅读和讨论,了解当前关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挑战。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地球上的水资料文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地球上的水资料文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地球上的水资料文档第一章: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运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基本性质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海水运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基本性质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海水运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基本性质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第二章:海流的基本类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流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让学生了解海流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海流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海流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海流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流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海洋环流的动力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流的动力学原理。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风力、地球重力等因素对海洋环流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海洋环流的动力学原理。

地球自转、风力、地球重力等因素对海洋环流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海洋环流的动力学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风力、地球重力等因素对海洋环流的影响。

第四章:海洋环流的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流对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海洋环流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海洋环流对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性。

海洋环流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海洋环流对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洋环流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海洋环流与全球变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流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海洋环流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的影响。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
2.创设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展示海水运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海水运动的影响。
3.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创新设计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项利用海水运动能量的项目,如潮汐能发电站等,要求阐述项目原理、预期效果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5.论文写作作业:
-选择一个与海水运动相关的主题,如“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水运动的影响”,收集资料、撰写论文,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在布置作业时,我会强调以下几点:
1.作业要求学生在理解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和深入探究,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使他们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4.作业评价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理性看待地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地关系观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doc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doc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课的类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引用故事,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两次航行相差17天的时间?那么这种海水的运动方向如何?它又有何规律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展示课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新授内容】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潮起潮落”,说的是潮汐;“无风不起浪”,说的是波浪。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方式——洋流。

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大规模)2、洋流的分类洋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性质分,它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

(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

3、通过等温线判断洋流性质:(多媒体展示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

4、探究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大洋同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和同一大洋不同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出示学法指导)(板图:1.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示意图;2.大洋洋流模式图的底图)(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示意图”上画出各海区的大洋环流)问题1: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问题2: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和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问题3: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和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问题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中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方向与上面两个大洋环流方向是一致的。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地球上的水资料文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地球上的水资料文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地球上的水资料文档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

2. 强调海水运动在地球上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分布图,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提问讨论:让学生思考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资源:1. 地球上的水分布图。

2. 相关视频或动画资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海水运动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海水运动的形式教学目标:1. 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2. 掌握各种海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1. 潮流:介绍潮流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 波浪:讲解波浪的分类和产生机制。

3. 洋流:阐述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或动画,观察各种海水运动的表现形式。

2. 小组讨论,分析各种海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资源:1. 相关视频或动画资料。

2. 海水运动形式的海报或图片。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各种海水运动形式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第三章:海水运动的能量来源教学目标:1. 理解海水运动的能量来源。

2. 掌握各种能量来源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太阳能:解释太阳能对海水运动的重要性。

2. 地球自转:介绍科里奥利力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3. 地形:阐述地形对海水运动的引导和阻碍作用。

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或动画,了解各种能量来源的作用。

2. 小组讨论,分析各种能量来源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教学资源:1. 相关视频或动画资料。

2. 海水运动能量来源的海报或图片。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海水运动能量来源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第四章:海水运动的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掌握影响海水运动的各种因素。

2. 分析各种因素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气候:介绍气候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第1课时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课标分析]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分析如下。

地理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

通过教材“活动”,结合图3.6,了解洋流模式的形成。

通过阅读图3.5,结合读图思考题,初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再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不要求学生记住各洋流的名称,但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为后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

与旧教材相比,删减了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的部分内容,总体要求相对降低,但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要求却相对提高。

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

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材的编排顺序、课标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可重组教学的顺序——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先结合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

接着,结合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即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步步启发和引导下逐步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循序渐进。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联系第二单元全球风带的分布,边讲解、边画图,简单推导全球洋流的形成过程,最后以图形为基础,概括、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案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必修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认识洋流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难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很多人不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走了一次弯路。

他第一次是从欧洲出发从北部航行到美国的,这次航行用了37天的时间;第二次从欧洲出发从南部航行到达美国的,这次航行仅用了20天的时间。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两次航行相差17天的时间?在学生处于“愤”、“徘”之间时,引导学生说出海水的运动是有方向的,进而引入新课。

(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那么这种海水的运动方向如何?它又有何规律性呢?)[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讲授新课(1)洋流的概念①让学生看教材61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要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总结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学生总结完关键词语后,教师展示出自己总结的关键词语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看书的同时,书写板书,突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常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

)②讲解洋流的分类,指出按温度性质将洋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

图中所示的是寒流还是暖流?(出示世界洋流分布图)承转:出示全球风带分布图,复习关于风带的知识。

复习的内容包括低纬、中纬各形成什么风带,并让学生思考在这种风的吹拂下,海水将如何运动,进而引入下一个问题。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范本第一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2 教学内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分类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产生原因:地球自转、风力、地球重力等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海洋生态、海岸线变化等1.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概念和分类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章:洋流2.1 学习目标了解洋流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洋流的形成原因和特征2.2 教学内容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表面洋流、底层洋流、水平洋流、垂直洋流等洋流的形成原因:风力、地球自转、温度和盐度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海洋生态、海洋运输等2.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洋流的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洋流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的形成原因和特征第三章:潮汐3.1 学习目标了解潮汐的定义、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潮汐的周期和潮汐现象的观察方法3.2 教学内容潮汐的定义和成因: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地球自转等潮汐的周期:半日潮、全日潮、超半月潮等潮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岸线变化、海洋运输、海洋生态等3.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潮汐的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潮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潮汐的定义、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潮汐的周期和潮汐现象的观察方法第四章:海浪4.1 学习目标了解海浪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海浪的形成原因和特征4.2 教学内容海浪的定义和分类:风浪、涌浪、海啸等海浪的形成原因:风力、地球自转、海底地形等海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岸线变化、海洋运输、海洋生态等4.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海浪的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海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海浪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浪的形成原因和特征第五章:大规模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5.1 学习目标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人类如何利用和应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方法5.2 教学内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岸线利用等人类如何利用和应对大规模海水运动:海洋牧场、防波堤、港口建设等5.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规模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5.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如何利用和应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方法第六章: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气候变化6.1 学习目标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海浪和潮汐对气候的影响等大规模海水运动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对全球气候循环的调节作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等6.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6.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规模海水运动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第七章: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海洋生态系统7.1 学习目标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洋流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海浪和潮汐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等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生物种类的变化、水质的恶化等7.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7.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第八章: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海洋资源开发8.1 学习目标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掌握人类如何利用大规模海水运动开发海洋资源8.2 教学内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洋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海浪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等人类如何利用大规模海水运动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牧场建设、潮汐电站的建设等8.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海洋资源开发的相互关系8.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如何利用大规模海水运动开发海洋资源第九章: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海岸带管理9.1 学习目标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岸带的影响掌握海岸带管理的方法和策略9.2 教学内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岸带的影响:海岸侵蚀、沉积作用等海岸带管理的方法和策略:防波堤的建设、海岸线的规划等9.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岸带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规模海水运动与海岸带管理的相互关系9.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岸带的影响的理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岸带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究10.1 学习目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行实践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分析实际案例:大规模海水运动在渔业、能源、海岸防护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探究:观测潮汐、调查海洋生态系统等10.3 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测和调查,实践探究大规模海水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10.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实际案例中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理解评估学生的实践报告,了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内容重点关注环节:1. 章节导入环节2. 教学内容展示环节3. 教学活动设计环节4. 教学评价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1. 章节导入环节重点关注如何引起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兴趣和关注,例如通过展示相关现象、提出问题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探究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使学生了解海洋中的运动过程及其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教案步骤:
1. 引入:向学生介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概念,如洋流和涡旋。

询问学生对此的了解,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2. 探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海洋流体动现象(如赤道洋流、北太平洋暖流等)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该海洋流体动现象的信息(包括起源、形成原因、运动路径、特点等)。

3. 分享: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所学到的知识。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大规模海水运动与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让学生讨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并列举具体例子。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实验,观察海水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可以利用一个小容器模拟海洋和大气的关系,通过改变海水运动的方式(如搅拌、加热等),观察模拟大气的变化。

6. 总结:让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再次强调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

7. 拓展: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相关知识,可以阅读与此相关的科普文章、图书或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小组研究报告和分享展示。

2. 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关系的认识。

3. 学生实验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过程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过程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海水运动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3.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准备:1.地球的模型和地球表层海洋的模型。

2.海水运动的示意图和图表。

3.音频或视频素材,如大规模海水运动的观测图像和科学家的讲解。

4.白板、笔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准备一张地球的模型,并问学生地球上最多的是什么。

2.引入海洋的概念,并询问学生海洋是否只是静止的水。

3.学生回答后,给出正确答案,引入今天的教学主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二步:概念解释和分类(30分钟)1.通过引入地球表层海洋的模型,解释海水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介绍海水运动的分类,例如洋流、涡旋、波浪等。

3.展示示意图和说明,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海水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第三步: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形成原因(30分钟)1.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形成原因,如风力驱动、地球自转、温度和盐度差异等。

2.通过音频或视频素材,展示大规模海水运动的观测图像和科学家的讲解。

3.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各种形成原因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第四步: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0分钟)1.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如海洋环流对气温、降水和风向的调节作用。

2.引入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如营养盐输送、物种迁徙和生态平衡等。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全球变暖和海洋污染的响应及其可能的影响。

第五步:小结和评价(15分钟)1.小结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分类、形成原因和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影响。

2.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来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研究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相关内容,并给予积极评价。

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做更多的实地调查和观察,以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本质和复杂性。

2.通过模拟实验或计算机模拟,让学生深入研究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动力学特性和变化规律。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学历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学历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1)洋流模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利用洋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链接1、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等。

2、海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

四、学习过程(一)洋流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1)按性质分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2)按成因分①风海流:主要由盛行风推动海水运动形成,如西风漂流。

②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导致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海水流动,如直布罗陀海峡的洋流。

③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补偿流又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形成环绕南极洲的西风漂流。

3、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1)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秘鲁寒流使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

(2)影响全球热量平衡洋流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热量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一、引言海水在地球上的运动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海水运动是引起海洋浪潮、热带气旋、海平面变化、海浪等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

深入了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旨在介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并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

二、课前导入1. 通过图片展示地球气候系统中海水运动的地位。

2. 翻译一段海洋大循环的定义:“海洋大循环是沿全球六条主要海流的圈流,正常情况下,海洋大循环会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循环系统。

”三、核心内容1. 海洋循环的基本原理2. 大西洋热带循环的形成与影响3. 洋流的种类及其运动规律4. 风暴潮的成因和对海岸的影响四、课堂活动1. 小组分析海洋大循环的图像资料,并给出自己的解释。

2. 查找资料,了解大西洋热带循环对气候的影响。

3. 观察测量仪器的原理,了解海水流深度、温度和盐度对海流的影响。

4. 通过班内模拟实验,研究风暴潮的成因和对海岸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汇总资料,分析海水运动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

2. 自行观察海洋动力系统中的规律,并写出总结。

3. 查找某种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生命周期与浩渺的海洋循环相关之处。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了解了海洋大循环的基本原理、大西洋热带循环的形成和对气候的影响、洋流的种类和运动规律以及风暴潮的成因和对海岸的影响。

通过课堂活动,我们深入了解海水运动现象,通过观察探究和实验操作,更好地领悟了海洋动力系统中的规律。

在课后作业中,我们将学习的知识联系到实际,进一步展开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海洋大循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高中教案范文大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高中教案范文大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高中教案第一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3. 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 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驱动力:风力、地球自转、密度差异。

3. 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气候、海洋生态系统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海面高度的变化,初步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存在。

2.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密度差异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 学生能解释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3. 学生能分析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洋流教学目标:1. 理解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洋流的主要驱动力。

3. 了解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表层洋流、深层洋流、底层洋流。

2. 洋流的主要驱动力:风力、地球自转、温度和盐度差异。

3. 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影响:营养盐输送、温度分布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海洋表面,初步了解洋流的存在。

2.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洋流的主要驱动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温度和盐度差异对洋流的影响。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解释洋流的主要驱动力。

3. 学生能分析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影响。

第三章:海流教学目标:1. 理解海流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海流的主要驱动力。

3. 了解海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海流的定义和分类:表层海流、深层海流、底层海流。

2. 海流的主要驱动力:风力、地球自转、温度和盐度差异。

3. 海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迁徙、海洋污染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海洋表面,初步了解海流的存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和形成原因;3.认识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2.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1.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2.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课件等教学资源;2.学生准备笔记和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实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兴趣,如“你是否想知道为什么北大西洋地区降雨量比北太平洋地区多?”二、知识讲解(2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教师讲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包括洋流、涡旋和地转过程等;3.教师详细讲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形成原因,如地球自转、风力驱动和盐度差异等。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例如北大西洋地区降雨量比北太平洋地区多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3.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教师带领全班一起讨论。

四、实验探究(25分钟)1.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模拟风力驱动和盐度差异对海水运动的影响;2.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3.学生总结实验结论,教师带领全班一起讨论。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教师讲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影响温度和降水分布、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等;2.学生展开讨论,探究大规模海水运动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意义。

六、小结复习(10分钟)1.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复习,概括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2.学生进行小结复习笔记,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并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影响海水运动的因素3. 掌握海水运动的测量方法和应用4. 培养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内容:一、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1. 海流:是海水在全球范围内的水平流动。

海流是由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季节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控制的2. 潮汐:是地球引力和惯性力所产生的现象,使海面上涨和降的周期性运动,也是海水的纵向运动。

3. 波浪:是在海水表层传播的一种机械波,由风力、海水密度、地形、草莓和海水运动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

二、影响海洋运动的因素1. 风力:强劲的风可以形成大规模的海面流动和强烈的海浪。

2. 水密度:水体密度的变化会造成上升或下沉的运动,从而影响海水的流动。

3. 海底地形:海底的凸凹地形也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如海峡处的潮汐会造成海水的紊流和涌流。

三、海水运动的测量方法和应用1. 浮标法可以用船只或飞行器在水面上布置浮标,根据浮标的运动轨迹来测量水面上的潮汐、海流或波浪。

2. 轨迹追踪法是利用海洋流速仪和人工遥控,对流体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

3.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利用卫星图像和遥测数据进行海水的运动和特征的测量。

四、保护海洋环境1.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海洋污染和海洋资源的开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在海水运动的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因素,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大众教育和科普,让更多人了解海洋环境和海水运动的特性,并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中。

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述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海水运动的知识。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海洋卫星遥感图像、海浪、潮汐、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洋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 实践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环境的现状和海水运动的应用,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模型等海洋运动的实物资料2. 浮标、流速仪等探测海水运动的装置3. 海洋运动的模拟实验设备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包括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应用等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范本第一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什么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如潮汐、洋流等)。

大规模海水运动产生的原因(如地球自转、月球引力等)。

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海洋生物等)。

1.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向学生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大规模海水运动概念及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其对大规模海水运动影响的理解深度。

第二章:潮汐现象及其影响2.1 学习目标:理解潮汐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掌握潮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海洋生态、航海等。

2.2 教学内容:潮汐现象的成因(如月球引力、地球自转等)。

潮汐的变化规律(如潮汐周期、潮差等)。

潮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海洋生态、航海等)。

2.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向学生介绍潮汐现象的成因、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潮汐模拟实验,观察潮汐的变化规律。

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潮汐现象及其影响的understanding程度。

学生实验: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及其对潮汐变化规律的理解深度。

第三章:洋流及其成因3.1 学习目标:理解洋流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洋流产生的原因,如风力、地球自转等。

3.2 教学内容:洋流的概念及其分类(如暖流、寒流等)。

洋流产生的原因(如风力、地球自转等)。

3.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向学生介绍洋流的概念、分类及其产生原因。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篇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1.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副热带海区、负极地海区、环南极大陆海区和北印度洋海区等;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对渔场、对航海、对海洋污染的影响等;[要点梳理]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海流)。

2、洋流性质分类:①寒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为寒流②暖流: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为暖流③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一------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则洋流为;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则该洋流为,如下图。

据图总结,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之间的关系?寒暖流的判读方法之二-----根据流向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南向北)的为,反之为。

南半球地区,从低纬流向高纬(从北向南)的为,反之为。

3、洋流的类型(按照成因分类)① 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其主要动力为;② 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密度流。

(表层:密度小→密度大;底层:密度大→密度小)③ 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另外,洋流前进时,受的限制和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半球:时针方向①以的大洋环流北半球:时针方向北半球:时针方向②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时针方向西风带西风漂流沿东岸折向高纬度极地环流③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季风的影响,逆顺。

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整全球的分布。

②对气候的影响:流:增温、增湿;流:降温、减湿。

思考:(1)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2)南美沿岸热带荒漠南北延长的的原因?③对渔业生产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海区往往成为世界著名。

如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原因:(2)上升流处,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型的渔场。

如秘鲁渔场。

④对航海的影响:(1)流节省时间、燃料;流费时间、燃料。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暖流上空冬季雾也较大,尽管对海上航行,但对军事偷袭却有利。

(3)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对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⑤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一方面加快了净化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典型例题精析]典例1、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所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

说明造成A 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19.8℃,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 mm。

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

典例2、读洋流模式图回答:(l)图中①洋流是由于内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②是由于受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方向流动。

(3)图中洋流按成因分③属于。

(4)按性质来讲,②属于,③属于。

(5)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②③的洋流名称分别是② 、③ 。

典例3、读欧洲殖民者自16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再将掠夺来的物质运回欧洲的海上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航运路线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所组成的环流系统叫________________,其运运方向是____________。

(3)按洋流的主要成因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典例4、(09年江苏地理第19,20题)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l)~(2)题。

(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巩固练习】读下图,判断1--2题。

1.假定①②处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致,则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C.①②都是寒流D.①②都是暖流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众多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 2月B. 5月C. 7月D. 10月读下图完成7--8题:7、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南半球B.乙位于北半球C.甲图洋流为寒流D.乙图洋流为寒流8、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A.甲为秘鲁寒流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甲为千岛寒流D.乙为巴西暖流9、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地理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据右图,回答10--11题。

10.科隆群岛上生活着很多企鹅,该群岛的海拔高度并不高,其成因主要是A.受厄尔尼诺影响B.受拉尼娜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暖流影响11.图中的洋流名称是A.南赤道暖流B.巴西暖流C.秘鲁寒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12. 在下图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B.乙图中的洋流为暖流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洋西部D.乙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海岸13、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 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 Q的流向是()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 B. 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 D.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09年北京文综第6题)读下表,回答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15.该海域沿岸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二、综合题16.下图是某海域等温线图,读图回答。

(1)此海域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2)如果此海域属太平洋的一部分,那么它的西部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东部洋流的性质是________流。

东部海区的盐度比西部海区的盐度要____________,东部海区大陆附近的著名渔场是_____________。

17读“世界石油污染水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A、B、C、D、E各点的盐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

(2)F海峡表层海水向__________流,在成因上属于__________。

(3)某年1月,一艘油轮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__________方向漂流。

洋流对石油污染所引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

18、(09年上海地理第十三题)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图回答问题。

(18分)(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

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生:——小农经营。

师: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主要用途是满足自我消费还是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生:满足自己消费。

师:对,从几种粮食作物的单产对比知道,水稻单产较高,但为什么商品率却较低呢?生: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

师:还有哪些原因?生:世代传统的观念以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获的大部分稻谷都是留作自用,送到市场上出售的量很少。

师:对。

这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第二个特点:生:——单产高,商品率低。

师:从图3.11水稻的生产环节可以看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

在我国,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较低。

师:水稻生产离不开灌溉条件的保证,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而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所以季风水田农业的第四个特点就是:生:——水利工程量大。

师:对。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分析了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所具有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完成P48 的“活动”。

活动与探究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1.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想看,你需要哪些资料来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生:(讨论后回答)气候、地形、土壤、人口、水稻单产、市场、农业历史等。

师:我国南方主要是什么气候?和水稻的生长习性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生: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较好地满足了水稻的生长需求。

师:对。

(出示图片:中国温度带、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师:水稻种植需要怎样的地形条件?中国南方地形条件如何?(出示图片:中国地形)生:水稻的.种植需要平原地形,便于水田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