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基础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肿瘤的基本概念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由体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增生所形成的肿块,它可以侵袭和破坏周围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2. 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组织特点,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其中,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周围组织破坏较小,不容易转移;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生长快速,破坏周围组织和器官,严重危害健康。

3. 肿瘤的原因:肿瘤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免疫功能等。

其中,吸烟、饮酒、不合理的饮食、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二、肿瘤的发生机制1. 基因突变: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其中包括一系列特定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

在肿瘤细胞中,这些信号通路经常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生长。

2. DNA修复失效:正常细胞在遭受DNA损伤时,会触发一系列的修复机制来修复受损的DNA,以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定的遗传信息。

然而,肿瘤细胞中这些DNA修复机制通常失效,导致DNA损伤的累积和肿瘤基因的突变。

3. 免疫逃避: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减少抗原的表达,抑制肿瘤相关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以及激活免疫抑制因子等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使肿瘤细胞得以生长和扩散。

三、肿瘤的分子生物学1.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类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有抑制作用的基因,包括P53、Rb、BRCA1等,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

然而,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丧失时,会导致细胞失控增殖,从而成为癌细胞。

2. 肿瘤激活基因:肿瘤激活基因是一类对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移动有促进作用的基因,包括MYC、RAS、HER2等。

这些基因的异常活化和表达通常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3. 肿瘤体细胞系:肿瘤体细胞系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可以在体外永久增殖的细胞群。

肿瘤学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知识点总结一、肿瘤的定义和分类肿瘤是一种由体细胞或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

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指生长缓慢,无侵袭性,不会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肿瘤,如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则是指生长迅速,有侵袭性,能扩散至其他组织器官的肿瘤,如恶性肿瘤。

肿瘤的分类主要包括:1.按肿瘤组织来源分:如上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结合组织肿瘤等;2.按肿瘤发生部位分:如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等;3.按肿瘤形态分:如囊性肿瘤、实性肿瘤等。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1.基因突变细胞内基因的突变是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细胞生长的异常以及凋亡能力的丧失。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包括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等。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而引起细胞异常增生。

3.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功能的失调可以导致细胞的失控生长。

例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使得机体失去对异常细胞的监控和清除,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三、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局部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局部肿块、局部侵袭性生长等;2.全身症状:包括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贫血、乏力等;3.压迫症状:当肿瘤位于脏腑或神经组织时,可出现与所压迫部位相关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腹胀、头痛等。

四、肿瘤的诊断方法1.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

2.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确诊肿瘤的关键步骤。

通过组织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免疫组化等信息,有助于明确病理诊断和分期。

3.肿瘤标志物检测许多肿瘤具有特异的标志物,如AFP、CEA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协助肿瘤的诊断和监测疗效。

五、肿瘤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通过手术可以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达到根治或姑息的目的。

肿瘤学的基本知识

肿瘤学的基本知识

肿瘤学的基本知识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起因、发展、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科学的学科,由于其重要性和广泛性,对于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一项必备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肿瘤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肿瘤定义、分类、起因、发展过程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肿瘤的定义肿瘤指的是一群异常细胞的异常集聚,它们在生物体内无限制地分裂和生长,形成具有质量的组织块。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局限于某个部位,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转移至其他部位。

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会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并转移至其他器官。

二、肿瘤的分类肿瘤可按照其组织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上皮组织肿瘤、间质组织肿瘤和血液组织肿瘤三大类。

上皮组织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等;间质组织肿瘤包括肉瘤、脑瘤等;血液组织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等。

此外,肿瘤还可按照其发生部位进行分类,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三、肿瘤的起因肿瘤的起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遗传因素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从而引发肿瘤。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和病毒感染等也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饮食不当以及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

四、肿瘤的发展过程肿瘤的发展过程通常经历三个阶段:癌前病变、癌症初期和癌症进展期。

癌前病变是指正常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异常变化并逐渐演变成癌症前病变,尚未具备完全的肿瘤状态。

癌症初期是指肿瘤细胞开始快速增殖并形成肿块,但尚未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到其他部位。

癌症进展期是肿瘤继续生长和侵袭周围组织,同时可能发生转移至其他器官。

五、肿瘤的治疗方法治疗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肿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增殖和生长。

化疗则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医学肿瘤科研知识点总结

医学肿瘤科研知识点总结

医学肿瘤科研知识点总结一、肿瘤基础知识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指由于异常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形成的组织肿块或器官局部肥大的疾病。

肿瘤细胞具有不受调控的增殖和生长能力,还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2. 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基因变异、肿瘤细胞增殖和逃逸、细胞黏附和移行等各个环节。

3. 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组织的来源,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组织类型,又可以分为上皮肿瘤、间叶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等;根据肿瘤的来源器官,可以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等。

4. 肿瘤的特点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细胞增殖和浸润转移的能力、抗凋亡和免疫逃逸的特点,这些特点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难点。

二、肿瘤治疗的现状及进展1. 肿瘤的综合治疗目前,肿瘤治疗已经发展到了综合治疗的阶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2. 个体化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个体化治疗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的新趋势,包括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等。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大突破,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设计特异性的靶向药物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5.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杀伤肿瘤细胞。

6.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或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代谢过程来实现治疗目的。

7. 血管新生抑制治疗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新生抑制治疗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来达到治疗效果。

8. 分子靶向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被研发并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如EGFR抑制剂、VEGF抑制剂、BCR-ABL抑制剂等。

三、肿瘤科研的热点及难点1. 肿瘤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其机制、疗效与副作用的平衡、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等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肿瘤学基础知识

肿瘤学基础知识

肿瘤学基础知识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其机制的学科,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肿瘤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指在机体组织中异常增生的细胞群,它们不受正常细胞生长调控机制的控制,无法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程度,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蔓延至其他部位。

大多数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并且不会复发或转移到远处器官。

-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细胞分化程度低,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的倾向。

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局部扩散侵犯周围组织,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远处器官,导致转移性肿瘤。

2. 肿瘤的分类肿瘤根据其组织来源和组织特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类。

- 上皮组织源性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

- 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如肉瘤、淋巴瘤等。

- 神经组织源性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神经组织,如神经母细胞瘤、脑胶质瘤等。

- 结缔组织源性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结缔组织,如骨肉瘤、纤维肉瘤等。

- 血管源性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血管组织,如血管瘤、血管肉瘤等。

3. 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无确切的答案,但一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 遗传因素:遗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遗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异常,从而使正常细胞逐渐转变为癌细胞。

-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如化学物质、病毒感染、放射线等,可以引起DNA损伤和细胞突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 免疫因素:身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但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异常细胞可能逃避免疫监视,继而导致肿瘤的发展。

4. 常见的治疗方法肿瘤的治疗方法多样,通常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而定。

肿瘤学知识点

肿瘤学知识点

肿瘤学知识点肿瘤学是一门研究肿瘤的学科,涉及肿瘤的发生机制、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肿瘤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肿瘤的定义和分类肿瘤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体内细胞失控增殖而形成的异常组织。

根据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和侵袭能力,可以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有边界,不侵犯周围组织,一般不会转移至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生长快,无明显边界,会侵犯周围组织,并有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部位。

二、肿瘤的病理学特征肿瘤的病理学观察是诊断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肿瘤的病理学检查中,常常需要观察肿瘤所属器官的组织结构、肿瘤的细胞类型和排列方式、肿瘤细胞的核型以及肿瘤周围的炎症反应等。

通过病理学观察,可以对肿瘤进行分期、分级,并评估其侵袭性和预后。

三、肿瘤的发生机制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

常见的肿瘤发生机制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表观遗传修饰等。

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导致细胞增殖信号的过度激活和细胞凋亡信号的失活,从而使细胞失去正常生长和死亡的控制机制。

四、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肿块、疼痛、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肿瘤的临床表现与其所在器官、肿瘤的生长速度以及侵袭部位等因素有关。

五、肿瘤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对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临床检查通过观察、问诊和体格检查等手段,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存在与否;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和PET-CT等,可以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病理学检查通过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性质;实验室检查则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等指标,辅助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六、肿瘤的治疗原则肿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肿瘤学复习重点

肿瘤学复习重点

肿瘤学复习重点肿瘤学作为一门深入探讨人类疾病——肿瘤的科学,无论是在医学理论还是在临床实践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内容将作为肿瘤学复习的重点进行梳理,并尽可能清晰全面地展现出肿瘤学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

一、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也称为新生物,是指人体内细胞恶性无规律增生形成的生物。

肿瘤一般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

良性肿瘤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不侵犯周围的正常组织,也不到远处转移。

而恶性肿瘤,我们常说的癌症,则生长迅速,有侵犯和转移的可能。

二、肿瘤发生的基本机理细胞的恶性转化是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涉及了启动、促进、进展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是细胞基因突变的阶段,这个阶段完成后,虽然细胞表现出了异常,但是并不代表一定会发展为肿瘤。

促进阶段,则是细胞的异常持续增多,但在此阶段停止刺激,尚可以恢复正常。

进展阶段,也就是恶性转变阶段,此时肿瘤的恶性特征开始出现。

三、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的临床表现可以非常多样,这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生长的速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肿瘤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是非特异性的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相应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

例如,肺癌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肠癌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慢性腹痛等症状。

四、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的诊断一般包括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和细胞学诊断。

影像学诊断,如CT、MRI等可以直观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等信息。

通过病理诊断,不仅可以确诊肿瘤的性质,还可以评估肿瘤的分级和分化程度。

鉴别诊断的目的是将肿瘤与其他可能的疾病进行区分,如将肺癌与肺结核、肺炎、肺纤维化等疾病区分开。

五、肿瘤的治疗肿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放射疗法、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

这些治疗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和病人的整体状况等因素。

例如,对于分期早的固体肿瘤,一般优先考虑手术切除;而对于全身广泛转移的疾病,则一般需要用药物治疗,如化疗或靶向治疗。

肿瘤临床知识点归纳总结

肿瘤临床知识点归纳总结

肿瘤临床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肿瘤基础知识1. 肿瘤的定义和分类2. 肿瘤的发病机制3. 肿瘤的临床表现4. 肿瘤的诊断方法5. 肿瘤的治疗原则肿瘤是一种由体内细胞异常增长形成的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组织或器官,一般根据组织类型和生物学行为进行分类,常见的肿瘤有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肿瘤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血管生成异常等多个方面。

肿瘤的临床表现根据部位和病情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肿块、疼痛、压痛、出血、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等。

肿瘤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肿瘤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

二、肿瘤的常见类型1. 非小细胞肺癌2. 乳腺癌3. 胃癌4. 肝癌5. 结直肠癌6. 胰腺癌7. 膀胱癌8. 淋巴瘤9. 白血病10. 前列腺癌11. 子宫颈癌12. 卵巢癌13. 脑瘤14. 甲状腺癌15. 骨肉瘤肿瘤是一种多种多样的疾病,根据发病位置和组织类型的不同,肿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淋巴瘤、白血病、前列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脑瘤、甲状腺癌、骨肉瘤等。

三、肿瘤的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2. 放射治疗3. 化学治疗4. 靶向治疗5. 免疫治疗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手术治疗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来治疗肿瘤。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来治疗肿瘤。

化学治疗是通过给药来杀灭肿瘤细胞来治疗肿瘤。

靶向治疗是通过靶向药物干预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来治疗肿瘤。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

四、肿瘤的并发症及处理1. 恶病质2. 贫血3. 出血4. 淋巴水肿5. 神经损害6. 癌性疼痛7. 癌性压痛肿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恶病质、贫血、出血、淋巴水肿、神经损害、癌性疼痛和癌性压痛等。

肿瘤学 基础知识总结

肿瘤学 基础知识总结

1.肿瘤得概念,肿瘤细胞得形态学特点、肿瘤(tum or)就是机体在各种内在与外界得致瘤因子长期作用下,引起局部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伴随基因表达失常,呈现“自律性”过度生长,并以遗传性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形成得新生物(n eoplasm)。

可以归结为:肿瘤就是以分化障碍为特征得遗传性细胞过渡、自律性增生。

良性肿瘤细胞得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得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明显异型性:1)瘤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2)瘤细胞核得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膜厚,核仁肥大,数目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瘤细胞浆得改变核蛋白体增多,常呈嗜碱性。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等)得变化。

2。

何谓肿瘤异质性?良恶性肿瘤得主要区别?肿瘤中得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群体,细胞得分化程度与增殖潜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得肿瘤细胞亚群,称为异质性(he terog en eity),异质性:肿瘤细胞在遗传学上就是不稳定得,在其生长过程中,细胞之间不断进行着异质化,即细胞得遗传性、结构与功能上得差异变化,一些瘤细胞获得了更强得生存能力,一些则导致死亡或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得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慢 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等 转移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常有复发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与转移处得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肿瘤学小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小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小知识点总结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癌症)的学科,它涉及到肿瘤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

肿瘤学的研究是十分深入和复杂的,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由于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对肿瘤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我的专业知识,为大家总结一些肿瘤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1. 肿瘤的分类肿瘤可以按照器官系统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

原发性肿瘤是指在一个器官或组织内起源的肿瘤,而转移性肿瘤是指已经发展到其他部位的原发性肿瘤的复制。

按照肿瘤组织的性质,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往往局限在一个部位生长,不会向周围组织蔓延,一般是可以切除的;而恶性肿瘤则具有异形的生长、易扩散到周围组织、器官或其他部位的特点,手术治疗难度大。

2. 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可能是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遗传因素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肿瘤都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环境因素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如致癌物质、放射线、病毒等;生活方式则是肿瘤发生的可控因素,如饮食、吸烟、饮酒、过度暴露于阳光等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3. 肿瘤的诊断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只有全面准确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临床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有利于了解疾病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CT、MRI、PET-CT等,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部位、体积、形态等信息。

病理学检查则是通过组织检查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等,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肿瘤的治疗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早期和局部的肿瘤是有效的,通过手术可以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

医学中的肿瘤学基础知识讲解

医学中的肿瘤学基础知识讲解

医学中的肿瘤学基础知识讲解一、肿瘤学概述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和防治的学科,对于认识和了解肿瘤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

二、什么是肿瘤?肿瘤是指机体组织中某种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而形成的一类新生物体。

它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局限在原位并不具有转移能力;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三、常见类型的恶性肿瘤1. 肺癌: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时,可引发细胞突变。

2. 乳腺癌:多发于女性乳房组织,年轻女性也可能患上乳腺癌。

3. 结直肠癌: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4. 胃癌:与疾病菌感染、高盐膳食以及吸烟等有关。

5.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四、肿瘤生成的原因1. 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患过癌症的成员,可能增加个人罹患肿瘤的风险。

2. 内外环境因素:包括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

五、肿瘤形成机制1. 突变基因:肿瘤细胞内部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2. 癌基因活化:癌基因可以引导细胞进入异常状态并促进肿瘤发生。

3. 抑癌基因失活:抑癌基因控制了细胞生命周期,当这些基因失活时,细胞会无限制地分裂。

4. 基因表达异常:非正常表达通常会导致错误功能的蛋白质产生,从而促进肿瘤形成。

六、肿瘤早期发现和预防1. 定期体检:定期接受全面的体格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任何不正常的变化。

2.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3. 高危人群筛查:如乳腺癌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筛查。

七、肿瘤治疗方法1. 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将肿瘤组织彻底切除。

2. 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3.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或阻碍其分裂能力。

4. 免疫治疗:激活机体自身对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肿瘤学复试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复试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复试知识点总结一、肿瘤学的基础知识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由体内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

2. 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形成是由于细胞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生长控制失衡,进而形成肿瘤。

3. 肿瘤的分类:肿瘤可以根据组织来源、生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4. 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包括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两类。

5. 肿瘤的诊断方法:肿瘤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来确定。

6. 肿瘤的治疗方法: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多种方法,还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

二、常见恶性肿瘤1. 肺癌: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种类型。

2. 胃癌: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3. 肝癌: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主要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酒精摄入和肝硬化等因素相关。

4.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两种类型,可引起腹痛、便血等症状。

5.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疼痛等症状。

6.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三、肿瘤的诊断与治疗1. 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的早期诊断可以通过筛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法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 肿瘤的综合治疗:肿瘤的治疗应该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结合使用。

3. 肿瘤的疼痛管理:肿瘤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采取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进行疼痛管理。

4. 肿瘤的营养支持:肿瘤患者因为病情和治疗的影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需要采取合理的营养支持措施。

肿瘤学总论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总论知识点总结

肿瘤学总论知识点总结一、肿瘤的定义和分类1.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一种具有异常生长能力的组织,由体细胞或组织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细胞无法受到正常细胞生长调控的限制,导致其过度增殖和蔓延,最终形成具有恶性特征的肿块,称之为癌症。

1.2 肿瘤的分类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的生长相对缓慢,细胞呈现出较为规则的结构和形态,少有转移的趋势。

而恶性肿瘤则具有快速增殖的特点,细胞结构不规则,容易侵入周围组织并产生远处转移。

根据肿瘤的起源组织可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间叶性肿瘤两大类。

上皮性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细胞的异常增殖,如乳腺癌、肺癌等;间叶性肿瘤则起源于结缔组织细胞或肌肉组织细胞的异常增殖,如骨肉瘤、纤维肉瘤等。

1.3 肿瘤的病理学分类根据肿瘤组织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进行分类,可分为上皮肿瘤、间叶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个亚类。

二、肿瘤的发生机制2.1 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肿瘤的发生通常与基因突变紧密相关。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基因突变的结果,包括致癌基因的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失活。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修复等生命过程的异常,从而形成肿瘤。

2.2 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肿瘤的发展除了细胞内基因突变外,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基质成分、免疫细胞、血管、细胞因子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的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生物学功能,但肿瘤细胞往往能够通过各种途径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例如,肿瘤细胞可以改变自身表面蛋白的表达,干扰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

三、肿瘤的诊断方法3.1 影像学诊断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主要包括X线、CT、MRI等各种检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2 组织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它通过组织切片镜检观察,能够准确地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浸润深度等关键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肿瘤学基础知识概述

肿瘤学基础知识概述

肿瘤学基础知识概述一、什么是肿瘤?肿瘤,又称癌症或恶性肿瘤,是一种由异常细胞增殖形成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细胞会按需增殖并正常运作,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胞的生长过程出现异常,使其不再遵循正常的控制机制。

这导致了细胞无限制地分裂和扩散,并形成一个可触及或不可触及身体各部位的团块。

这个异常增殖和扩散过程被称为癌症。

二、肿瘤分类1. 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细胞增殖有规律、形态正常,并且不侵入周围组织或扩散到其他部位。

相比之下,恶性肿瘤则会忽略控制机制,具有不规则形态,并具有浸润周围组织和转移到其他器官的能力。

2. 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起源于非癌变的组织或器官。

与之相反,继发性肿瘤在其他器官已存在癌症的基础上形成,当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迁移到其他部位时,会引发继发性肿瘤。

3. 依据组织类型分类根据病理组织学特点和来源,肿瘤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如上皮组织的乳腺癌、结缔组织的骨肉瘤等。

每种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长模式、预后和治疗方法。

三、肿瘤形成原因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导致恶性肿瘤形成的关键原因之一。

这些突变可能是遗传的或在个体生命过程中积累的。

某些基因突变与家族史密切相关,并使个体更易患上某些类型的癌症。

2. 环境和生活方式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对癌症风险产生影响。

吸烟、饮食不健康、暴露于化学物质和辐射等都被证实与特定类型的肿瘤风险相关。

3.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具有清除异常细胞的功能,但当免疫系统受损时,癌症的发生率会增加。

例如,艾滋病毒感染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患上恶性肿瘤。

四、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对于治愈或有效管理肿瘤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早期诊断方法:1. 生物标志物检查许多种类的癌症都会在体内产生特定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可以通过血液或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

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

2. 影像学检查X线、CT扫描、MRI和超声波等影像学技术可用于发现可能存在的肿瘤,并确定其位置和大小。

肿瘤学基础知识

肿瘤学基础知识

肿瘤学基础知识肿瘤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研究和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以及治疗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肿瘤。

一、什么是肿瘤肿瘤是指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和增殖形成的异常组织。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包括皮肤、器官和组织。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类型。

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二、肿瘤的发生原因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肿瘤的形成。

其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对肿瘤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肿瘤相关的因素包括吸烟、饮食习惯、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病毒感染以及遗传突变等。

三、肿瘤的诊断方法肿瘤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目前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等。

临床检查通常包括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扫描和MRI等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详细信息。

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肿瘤标志物来辅助肿瘤的诊断。

组织活检则需要采集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四、肿瘤治疗方法治疗肿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肿瘤的切除。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用于局部晚期肿瘤的治疗。

化疗使用药物来杀灭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流系统抵达全身各个部位。

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的药物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机制。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五、肿瘤的预防和健康管理预防肿瘤的发生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戒烟、健康饮食、定期锻炼、避免过度暴露于致癌物质以及接种相关疫苗等。

肿瘤学知识点总结书

肿瘤学知识点总结书

肿瘤学知识点总结书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肿瘤是指身体组织中大量增生并且不受控制的细胞聚集所形成的组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肿瘤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肿瘤的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一、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和性质,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

1.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由生长缓慢、细胞形态相对规则、不会转移的肿瘤细胞组成的。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并不会对机体造成生命危险,但如果发生在重要器官周围,也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例如,脑部、眼睛、心脏和肾脏等部位的良性肿瘤可能会对机体功能造成威胁。

2.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由生长迅速、组织形态不规则、能够转移至其他组织器官的肿瘤细胞组成的。

恶性肿瘤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和转移性,一旦扩散至其他组织器官,就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不同,恶性肿瘤可以进一步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间叶源性肿瘤两种。

上皮性肿瘤主要来源于上皮组织,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而间叶源性肿瘤则来源于间叶组织,如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等。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解释。

但根据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肿瘤具有家族聚集性,如乳腺癌、卵巢癌等。

这些肿瘤往往与某些特定的遗传突变有关。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吸烟、饮酒、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线等都可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3. 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弱可能会导致免疫失调,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4. 内分泌因素某些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5. 炎症因素慢性炎症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

例如,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以上是肿瘤发病机制的一些主要方面,但实际上,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目前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全面理解。

医学肿瘤学知识点

医学肿瘤学知识点

医学肿瘤学知识点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医学肿瘤学的知识,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肿瘤学的关键知识点,包括肿瘤的定义、分类、发生机制、防治、预后等方面。

1. 肿瘤的定义肿瘤是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边组织;恶性肿瘤则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能够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远处的部位。

2. 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起源的不同,肿瘤分为两大类: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

实体瘤起源于固体组织器官,如肺癌、乳腺癌等;血液系统肿瘤起源于造血或淋巴组织,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3. 肿瘤的发生机制肿瘤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导致细胞的正常调控失衡,继而导致细胞异常增生。

4.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常见的肿瘤诊断方法包括体检、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则是排除其他疾病,确定是否为肿瘤。

5. 肿瘤的治疗方法肿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治疗策略通常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来确定。

6. 肿瘤的预后和康复肿瘤的预后和康复涉及到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等方面。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积极的康复措施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7. 预防肿瘤的重要性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有关,因此,预防肿瘤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等,都有助于降低罹患肿瘤的风险。

结语医学肿瘤学的知识点涉及到肿瘤的定义、分类、发生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及时预防和诊治肿瘤。

但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作为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并不代表完整的医学肿瘤学知识。

肿瘤基础知识

肿瘤基础知识
血病。
发病机制
获得性环境因素 化学致癌
体细胞基因组突变
物理致癌
病毒致癌
激活促进 生长的癌基因
灭活 肿瘤抑制基因
遗传基因突变 遗传因素
改变后的基因产物的表达 和调节性基因产物的丧失 肿瘤从本质上说是基因病
恶性肿瘤发生
转化和演进过程 多克隆增生
单克隆增生
异质性
WHO警告:今后20年将出现癌症的世界性流行
结肠癌常用化疗方案解读
CAP
L-OHP CPT-11
5-Fu
LV
周期
AE
FOLFOX4
85mg/m2, 静滴2h,d1
FOLFOX6
85mg/m2, 静滴2h,d1
FOLFOX7
130mg/m2, 静滴2h,d1
CapeOX
850~1000mg/m2 130mg/m2, 每日2次,持续 静滴2h,d1 14d
不同TNM分期患者的生存预期
0.7 0.6 0.5 0.4 0.3 0.2 0.1
0 Ⅰ/Ⅱ/ⅢA可手术
ⅢAB/Ⅳ不可手术
转移性NSCLC患者生存预期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预期
手术+BSC
手术+两药含铂 手术+三药含铂
5年生存率 1年生存率
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
• 心理素质; • 癌症恶性程度的高低:表现在其组织学上的分型,是决定
其预后的另一重要因素; • 发现早晚决定治疗效果和存活时间; • 年龄也是决定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之一;
(四)诊断
• 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CT,MRI,PET-CT,B超,X线 • 病理形态学检查:金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肿瘤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在和外界的致瘤因子长期作用下,引起局部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伴随基因表达失常,呈现"自律性〞过度生长,并以遗传性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 〕。

可以归结为: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细胞过渡、自律性增生。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明显异型性:1〕瘤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膜厚,核仁肥大,数目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常呈嗜碱性。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的变化。

2.何谓肿瘤异质性?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肿瘤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群体,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称为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肿瘤细胞在遗传学上是不稳定的,在其生长过程中,细胞之间不断进展着异质化,即细胞的遗传性、构造与功能上的差异变化,一些瘤细胞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一些则导致死亡或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慢 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等 转移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常有复发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3.何谓非典型增生、间变、化生、分化、癌前病变、原位癌?非典型增生: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缺乏以诊断为癌,是一种细胞生物学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以细胞学异常和构造异常为特征的癌前病变。

指上皮细胞超于常态的增生,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像。

细胞排列紊乱,极像消失。

根据异型性程度和累及围可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累及上皮层的下1/3;中度:累及上皮层的 2/3;重度:累及上皮层的2/3 以上,但未达全层间变:在病理学中指细胞受各种因素的作用,基因发生突变,以致细胞出现分化不良或去分化,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差异很大,表现为有显著的异型性、幼稚性和生长活泼性。

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的现象称为间变。

间变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原指已分化的成熟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原始的幼稚状态。

即恶性肿瘤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化生:一种终末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

化生的细胞来自正常细胞的储藏细胞。

化生细胞发生异型增生可进展为恶性肿瘤分化:从胚胎到发育成熟过程中,原始的幼稚细胞能向各种方向演化为成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为分化。

是指肿瘤细胞和组织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的相似程度。

肿瘤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良性肿瘤分化较成熟,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

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基因不稳定而具有潜在恶变的可能。

是指*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可能转变成癌。

原位癌:是指细胞学上具有所有恶性特点,但尚未突破上皮基底膜的肿瘤。

原位癌指黏膜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的非典型增生〔重度〕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向下侵润生长者。

例如,子宫颈、食管、气管支气管及皮肤的原位癌。

4.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何谓队列研究?主要类型分别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其中分析性研究又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通过回忆调查和登记报告来描述恶性肿瘤在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群间的分布,是肿瘤研究的根底。

分析性研究:从描述性研究或其他实验观察中对*一肿瘤有一定了解,形成该病的病因假设后,可通过分析性研究来证实或否认这样的假设,检验此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估计出它们对疾病作用的大小。

包括回忆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用严格控制的方法,对不同防治方法进展流行因素、预防措施和干预方法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分为实验室、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 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拟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其意义大于回忆性研究。

优点:能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和联系程度,较全面地描述疾病的自然史、病期和暴露的结果、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观偏倚少,结果有较强说服力,可观察一种因素对几种疾病的关系。

缺点:需要观察人数较多,随访时间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容易失访,影响结果分析5.何谓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年该地新发病例数/*年该地平均暴露人口数×100000〔1/10万〕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又分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一时点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100000〔或 1000〕期间患病率: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000〔或 1000〕死亡率(mortality rate):死亡率=*年该地死亡人数/*年该地平均人数×100000〔或 1000〕病死率〔fatality rate):*时期因*病死亡人数/同时期患该病的人数×100%6.何谓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剂?化学、物理因子的主要致癌机制?致瘤病毒有那些类型?6.何谓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促癌剂?化学、物理因子的主要致癌机制?致瘤病毒有那些类型?直接致癌物:进入体后不需代活化作用就能对正常细胞产生诱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致癌力强,快。

如各种致癌烷化剂、亚硝酰胺类;间接致癌物:进入体后需经过氧化酶的代活化作用方能产生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广泛存在于外环境,如多环芳烃、亚硝胺、黄曲霉素等。

促癌物:单独作用于机体无致癌作用,但能促进其他致癌物导致肿瘤形成的化学物质。

如佛波酯、糖精、苯巴比妥等化学致癌的作用机制:基因机制:致癌物导致的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为中心的 DNA损伤基因外机制:蛋白质构造或构象的改变、致癌物与RNA聚合酶的结合、致癌物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等.物理致癌的作用机制:电离辐射:电离产生自由基,导致 DNA单链或双链断裂以及碱基构造的改变,在体外使细胞转化,在体诱发肿瘤。

紫外线:UVB易被DNA碱基吸收,引起DNA碱基的改变,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物理致癌一般都是导致 DNA损伤。

致瘤病毒类型:DNA肿瘤病毒:乳头状瘤病毒科疱疹病毒科嗜肝病毒腺病毒科多瘤病毒科RNA肿瘤病毒:多种分类依据7.何谓癌家族、遗传性肿瘤、二次突变学说?癌家族〔Cancer family〕:在一个家系中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发病年龄较低的现象。

表现为一个家系几代人多个成员、同一/不同器官—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按AD方式进展。

遗传性肿瘤:少数来源于神经或胚胎组织的肿瘤常为遗传性肿瘤。

这些肿瘤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常为双侧性或多发性,发病早于散发型病例。

遗传性肿瘤虽然少见,但在肿瘤病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二次突变学说:恶性肿瘤的发生需经两次以上的突变。

遗传性病例中,第一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结果个体每一个细胞均带有一个突变,成为突变的杂合子。

在此根底上发生的第二次突变是体细胞突变。

两次突变累加,即可完成始动〔initiation),而从良性细胞变成恶性细胞。

恶性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增殖优势,即可完成促进阶段,形成恶性细胞克隆。

因此,遗传型病例常为双侧或多发且发病较早。

在非遗传性病例中:两次突变都是体细胞突变,而且必须在同一个体细胞中两次发生独立才能完成始动的过程。

这种时机比拟少,需要经过漫长过程的积累。

因此非遗传性肿瘤多为单发,且发病较晚。

8.何为原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简述原癌基因激活的主要机制。

癌基因: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一类能促进细胞分裂并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基因〔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在*些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突变、重排、扩增或调控序列的改变而被异常激活,则成为癌基因。

能够使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统称为癌基因,可以分为两大类:〔1〕病毒癌基因〔v-onc〕—逆转录病毒基因组里带有的可使受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2〕细胞癌基因〔c-onc/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指正常细胞基因组中,一旦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

细胞癌基因是细胞正常生长、分化所必需的,是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完成后多处于关闭状态,即不表达或低表达。

抑癌基因也称抗癌基因,是指一大类可以抑制细胞过渡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

原癌基因激活的主要机制:1.逆转录病毒转导,2.控制元件插入,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DNA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插入突变〕;3.点突变;4.染色体移位,不同染色体的一局部合并,造成基因重排、表达增加;5.基因扩增,染色体一定区域DNA的许屡次复制造成大量拷贝9.染色体构造的畸变形式有哪些?何谓均质染色区、双微体?其出现的意义是什么?何谓端粒、端粒酶染色体构造的畸变形式:缺失(del) 插入(ins) 倒置 (inv) 末端重排(ter) 易位(t)姐妹染色体交换环状染色体均质染色区(HSR):染色体*个节段、相对解旋、浅染,染色体增长,被复制的DNA串联排列在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双微体(DM):被扩增的 DNA脱离染色体,呈分散细小成对的染色质小体。

意义:原癌基因扩增端粒: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物理末端,由富含G-C的寡核苷酸 DNA重复序列组成。

与邻近的端粒结合蛋白TRF1 一起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的功能。

端粒可保护染色体不被降解、防止了端对端融合、防止染色体丧失、有助于细胞识别完整染色体和受损染色体。

端粒酶:是一类由RNA主体构造和相关蛋白质构成的多聚酶复合体。

它的功能是在相关蛋白质 TP的帮助下以自身为模板,逆转录生成端粒所需的重复序列,维持端粒长度的恒定。

端粒与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和细胞分裂有密切关系,受到医学生物界高度重视10.何为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周期的主要调控元件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细胞周期:细胞的分裂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故称细胞周期(Cell Cy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