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荀子》的人性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心得——《荀子》的人性世界荀子是性恶论者,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并为此而受到后儒所诟病。例如,王充曰:“孙卿有反孟子,作《性恶》之篇,以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论衡·本性》),即是认为荀子主张性恶论,意在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集中于其《性恶》篇;程颐曰:“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即是对荀子性恶论的批评。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荀子不是性恶论者,而是性朴论者,并为此而否定《性恶》篇为荀子所作。其实,荀子人性论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与丰富内涵,所谓性朴、性恶只是荀子人性论的不同方面,二者并不矛盾,不必因为“发现”荀子的性朴论而就一定要否定荀子的性恶论。此外,《性恶》篇为荀子所作,就算如宣扬荀子是性朴论者所说的那样,非荀子所作,同样可以证明荀子是性恶论者。

一、人性的本质:人之生而就有的资质

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人性是相似乃至相同的,强调人性的一致性、相同性。荀子受其启发,曰:“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荀子·性恶》)。即是说所有人都有人性,所有人的人性都是相同的,无论是尧舜还是桀纣,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无论是圣人还是众人,其人性都是相同的,不存在不同的人性。这同时也说明,在人性的维度,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人与人的差异,尧舜与桀纣、君子与小人、圣人与众人等的不同,与人性无关。

荀子所谓的人性是相同的。那么,这相同的人性是什么?荀子对此有反复论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正名》),“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这是说,人性就是人生来就有的东西,是没有经过任何人为因素改造过的、自然的东西,因此,人性不是通过后天的、人为的努力而获得的,通过人为的、后天的努力所获得的东西不是人性。这表明,在荀子看来,人性是自然生成的,是生来就有的,是先天而不可以改变的,人性的特征在于“自然”。简言之,人性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人的先天具有的自然之资质。

基于人性的先天性、自然性,荀子在单独讨论人性的本质之外,又以“性”“伪”相对,论述人性的本质。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这是说,人性是人自然生成的东西,不是后天人为的东西;通过后天的人为因素所获得的东西,只能是“伪”;不仅通过“学”“事”等而获得的东西是“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正名》),通过“虑”“习”等而获得的东西同样是“伪”,也就是说,所有人为的东西都属于“伪”。正因为此,要注意“性”“伪”之分,不可混淆“性”“伪”,更不可以“伪”为“性”。从性、伪之分出发,荀子认为孟子以仁义礼智为人性内容,其实就是以“伪”为“性”。

从荀子关于“性”与“伪”的分别来看,荀子的这种划分方法明显来自于孔子关于“性”与“习”的分别:“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一方面,荀子的“伪”与孔子的“习”在本质的意义上和在后天与人为的意义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另一方面,荀子的“伪”在外延上包括孔子的“习”,换言之,

“习”只是“伪”之一种。荀子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将具体之“习”抽象为具有普遍意义之“伪”。

由于人性在本质上就是人之先天的或曰与生俱来的东西,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连续使用“本”“始”“材”“朴”等具有原初意味的范畴解释人性,谓人性本质上就是人之本、人之始、人之材、人之朴,是人之最根本的、初生的、本来就具有的资质。由此可以看出,既然人性是人之“本始材朴”,那么,在人性本质的意义上,可以说荀子的人性论就是“性朴论”,或曰性本论、性始论、性材论。

可是,有的学者根据荀子“性者,本始材朴也”之语认定荀子人性论是“性朴论”,而忽略了荀子人性论也可以称为性本论、性始论、性材论。同时,没有认识到所谓性朴论仅仅是从人性的本质的层面对于荀子人性论的概括,又以荀子的性朴论否定荀子的性恶论,这是明显错误的。

由于人性在本质层面是人之“本”“始”“材”“朴”,荀子又曰:“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荀子·性恶》),谓人性是人之生而就有的“朴”“资”,如果人性丧失了“朴”“资”,脱离了人之自然素质和资材,就不再是人性。

二、人性的内容:情欲与认知能力

人性在本质上是人之先天的、根本的、原初的东西,是人先天具有的自然之资质,在此意义上荀子的人性论可以说是“性朴论”,或曰性本论、性始论、性材论。那么,荀子所谓的作为人性的人之先天的、根本的、原初的东西以及人先

天具有的自然之资质究竟是什么,这是需要探究的,而这属于人性的内容、人性的构成问题。

我们来看荀子的说法:“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这是说,人性内容其实就是人之情与欲。这是将人性理解为人之生理属性、感官欲望。为此,荀子还对此作了论证,认为“情”与“欲”之所以是人性之内容,是因为“情”出自于“性”,是性之好恶喜怒哀乐;“情”是人性的实际内容、是人性的本质的显现,而“欲”又是“情”的发显、是“情”对外界的自然反应。

正因为如此,徐复观先生才说:“荀子虽然在概念上把性、情、欲三者加以界定;但在事实上,性、情、欲,是一个东西的三个名称。而荀子性论的特色,正在于以欲为性”①。也正因为如此,荀子有时“性”“情”连用,乃至视“情性”为复合词,同时认为人之“性”就是人之“情性”:“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

这是说,人性就是人的“情性”,具体说来就是人之“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之类的感官欲望或曰生理欲求,表现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之类对于感官欲望的强烈追求以及基于这些追求而产生的“心”对于欲望的追求。由此可知,人性涵括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欲望,包括口、耳、目、体等多个感官的欲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认为人的感官欲望、生理欲求是“不待事而后生”者,也就是说,是天生的,而非人为的。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