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精选11篇)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微教案

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微教案

大班科学《瓶子吹气球》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气体的性质及其扩散的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气体的产生和膨胀;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瓶子、一只气球、一小碟白醋、小苏打粉。

2.教学环境:教室或实验室,教师桌、学生桌。

3.教学内容:《瓶子吹气球》实验过程及相关科学理论。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瓶子吹气球》实验。

2.引入气体的特性和扩散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实验操作
1.将白醋倒入瓶子中约半杯。

2.将适量的小苏打粉放入气球中。

3.将气球套在瓶口上,确保气球不能掉落。

4.诱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变化。

第三步:实验观察与讨论
1.观察瓶子内外变化,气球的变化。

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

3.分组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加深理解。

第四步:实验总结
1.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出气体的产生和膨胀规律。

2.老师总结,指导学生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四、教学延伸
1.鼓励学生组织更复杂的气体实验。

2.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气体现象进行观察和探究。

3.激发学生探索气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1.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归纳、总结?
2.学生是否理解了气体的性质、扩散现象及实验原理?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希望学生能够从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培养探索、合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理解瓶子填充气体时空间的变化。

2.学生能够理解气体的物理特性并能够将其用于实践。

3.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方法,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空瓶子•气球•白醋•小勺•热水•温度计•实验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气球充气后的形态和压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微笑呼吸并发现到气体的物理变化。

2. 实验步骤1.将一勺白醋倒入空瓶子内,让学生观察发生的反应,并解释表面产生的小气泡是醋与空气反应的结果。

2.将温水倒入瓶子内,瓶子内的气体会体积扩大,说明温度升高会影响气体的体积。

3.将瓶子内的氧气放出,让学生观察氧气的物理特性,让学生感受到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4.向瓶子内倒入白醋,让学生观察瓶子内体积的变化,说明气体充满了瓶子的空间,瓶子内部体积有限制。

5.将瓶子内的氧气倒出,倒入大约5ml的白醋,让学生用手紧紧握住瓶口,不停地摇晃,观察气泡变化和听到的声音的变化,最后让学生观察瓶子内的气球充气的情况。

3. 实验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过程,逐步发现气体的物理特性,引导学生讨论气体的变化和影响,并帮助学生弄清楚气体的物理特性。

4. 总结回顾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气体的物理特性,并挖掘有关气体物理特性的知识点。

解决学生对气体物理特性的误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小结通过本次科学实验,学生学习到气体的物理特性,理解了气体充满的瓶子内部空间,感受了气体与燃烧的关系,培养了好奇心,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发展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激发出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以下是一份以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理解小苏打和醋反应能吹起气球的原理。

难点:幼儿正确操作实验步骤。

三、教学准备小苏打、醋、瓶子、气球、勺子。

四、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哦!幼:哇,什么实验呀?师:等会儿你们就知道啦。

老师这里有瓶子、气球、还有一些白色的粉末和一种液体,我们要用它们来玩游戏哦。

幼:好呀好呀。

师:首先,我们把气球套在瓶子上,咦,气球是不是瘪瘪的呀?幼:是呀。

师:那现在老师要往瓶子里加一些白色的粉末,这是什么呀?(拿出小苏打)幼:不知道。

师:这叫小苏打哦。

然后再倒入一些液体(拿出醋),这是醋。

小朋友们仔细看会发生什么。

(操作后,气球逐渐鼓起来)幼:哇,气球鼓起来啦!师:对呀,神奇吧?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幼:不知道。

师:这是因为小苏打和醋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把气球吹起来啦。

幼:哦,原来是这样啊。

师:那我们再来试一次好不好?幼:好!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操作直观地感受到了科学现象。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过程中,个别幼儿操作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索,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特性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1. 大班教室或露天场地2. 透明塑料瓶、气球、吹气工具、一些小纸片3. 物理实验的展示材料(如气体膨胀演示器、干冰等)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气体膨胀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气球的膨胀、汽车轮胎的膨胀等。

引导学生思考膨胀的原因,引导学生对气体的特性产生好奇心。

2. 实践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只透明塑料瓶、一个吹气工具和一些小纸片。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我们怎样才能将瓶子吹成一个气球?”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每个小组进行实验,看看他们能否成功吹出一个“瓶子气球”。

3. 结果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观察瓶子吹气球的现象。

与学生共同总结出这个现象的原理:“瓶子内有空气,当我们用吹气工具向瓶子吹气时,空气经过瓶口进入瓶内,使瓶内的空气增多,从而使瓶子膨胀起来。

”4. 深入探究(15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一些物理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气体膨胀的认识和理解。

如使用气体膨胀演示器进行演示,或者使用干冰制作气体膨胀的实验。

5. 团队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评价和提问。

6. 总结(1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这次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问题或疑惑?”鼓励学生归类和整理他们的学习心得,以及提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设计其他与气体膨胀相关的实验,如空气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等。

2.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介绍更多关于气体膨胀以及气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学探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实验研究。

大班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的概念及性质;
2.掌握利用瓶子、气球等物品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1.瓶子;
2.大气球;
3.水;
4.盆子;
5.包装袋。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新知识
首先,向学生介绍气体的概念和性质。

提问学生,气体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形式?气体有什么特点和性质?
步骤二:实验探究
1.先向同学们展示一个已经吹满气的气球,然后问学生,如果不用嘴巴吹,有什么方法可以吹气球?
2.接着,向学生展示一个小口径的瓶子,并将瓶底倒置放入盆子中。

3.将盆子装满水,让学生观察瓶子的变化。

询问学生是否发现了瓶子内部会产生气泡,为什么?
4.向学生提供一只大气球,让学生尝试将气球伸入瓶口。

询问学生是否可以通过气球将瓶子内的水排出来?为什么?
步骤三:清理实验现场
结束实验后,要求学生将水倒掉,瓶子、气球等物品放到包装袋中。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更深入地了解了气体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理解气体的特性;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空的小瓶子;2. 气球;3. 火柴或打火机;4. 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幼儿一起回顾前一堂课学到的关于气体的知识,例如气体可见,可压缩等;2. 提问:我们平时见过哪些充满气体的东西?二、探究(10分钟)1.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小瓶子和一个气球;2.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我们如何才能让气球充满气体?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指导幼儿把水倒入瓶子中,大约倒满1/4;2. 指导幼儿把气球套在瓶子上;3. 引导幼儿用手按住气球口,用另一只手轻轻向下按瓶底,观察气球的变化。

四、总结(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实验过程,让幼儿说出他们的观察结果;2. 提问:为什么按瓶底会让气球充满气体?3. 解释道:按瓶底会使瓶子内的空气变小,而瓶口被气球堵住,空气无法逃走,导致气球膨胀。

五、拓展(10分钟)1. 指导幼儿尝试使用不同大小的瓶子和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2. 提问:使用较大的瓶子会有什么不同?3. 提醒幼儿气球不宜吹得过大,以免爆炸。

六、小结(5分钟)1. 请幼儿回答问题:我们通过瓶子如何使气球充满气体?2.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可以亲自参与实验操作,观察气球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的过程,幼儿可以理解气体的特性,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幼儿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自主学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标题:瓶子吹气球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新事物充满了探索欲望。

科学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科学游戏《瓶子吹气球》来引导幼儿了解气体的性质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瓶子吹气球的现象;2. 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气体知识;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透明的小瓶子;2. 彩色气球;3. 水;4. 桌布。

四、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5分钟)教师事先将透明的小瓶子摆放在桌子上,将彩色气球放在旁边,并把水倒入瓶子中。

然后询问幼儿:“你们知道瓶子可以吹气球吗?我们来试试吧!”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 进行实验(15分钟)教师将瓶子倒扣在桌布上,并请一个幼儿按住瓶子的底部,再请另一个幼儿将气球套在瓶口上,并用力给气球吹气。

等气球充满气体后,教师示范将气球脱离瓶口,使气体被扩散到周围。

3. 提问引导(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瓶子能够吹气球呢?”引导幼儿思考。

然后请几个幼儿依次回答问题,并帮助幼儿发现瓶子里有空气。

接着,教师再问:“为什么瓶子中的水不会进入气球里呢?”引导幼儿思考。

然后请几个幼儿依次回答问题,并帮助幼儿发现水的分子比气体分子大,无法进入气球中。

最后,教师再问:“为什么气球中的气体会被扩散到周围呢?”引导幼儿思考。

然后请几个幼儿依次回答问题,并帮助幼儿发现气体具有扩散性质。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归纳幼儿的回答:“瓶子能够吹气球是因为瓶子里有空气;瓶子中的水不会进入气球是因为水的分子比气体分子大;气球中的气体会被扩散到周围是因为气体具有扩散性质。

”并进行简单的概念解释。

5. 游戏延伸(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个瓶子和气球。

让幼儿自己尝试吹气球,并观察气球和瓶子中的气体变化。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知道碳酸饮料中的气体可以使气球鼓起来。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知道碳酸饮料中的气体可以使气球鼓起来。

2.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气球鼓起来。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气球、吸管、碳酸饮料、剪刀、胶带。

2.环境准备:宽敞的实验室,确保实验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瓶碳酸饮料,引导幼儿观察瓶内的气体。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它有什么特点?”2.探索(1)教师出示一个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气球鼓起来?”(3)教师示范实验:将塑料瓶剪开,插入吸管,将碳酸饮料倒入瓶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3.实践(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

(2)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提问:“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观察力得到提高。

3.教师在实验操作中,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但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1.实验材料准备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等待时间较长。

1.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验。

2.精简讲解内容,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思考。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井然,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重点:(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塑料瓶内的气体,并提问:“你们知道这瓶子里面的气体是什么吗?它叫做二氧化碳,我们平时喝的碳酸饮料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气体。

”(2)教师演示气球鼓起来的过程,并解释:“气球鼓起来是因为里面有气体进去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瓶子吹气球》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瓶子吹气球》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瓶子吹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气体的特性和原理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空塑料瓶子
•吹气球
•厚棉线
•剪刀
•毛笔和颜料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引发兴趣:老师出示一个充气过的气球,让幼儿猜测气球是如何充的气的。

2.提出问题:老师问幼儿气球是怎么变大的,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充气。

第二步:教学活动
1.示范讲解:老师向幼儿展示将气球套在瓶口,通过吹气让气球膨胀的实验过程。

2.引导实验:让幼儿一起进行实验,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帮助他们总结规律。

3.讨论: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通过吹气可以让气球膨胀,引导幼儿思考气体的特性。

第三步:延伸活动
1.制作气球画:让幼儿用气球在画纸上画出有趣的图案,加深对活动的印象。

2.分享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气球画的心得体会。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瓶子吹气球》的科学活动,幼儿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气体的特性和原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实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可以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以上是《瓶子吹气球》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瓶子吹气球》教案

《瓶子吹气球》教案

《瓶子吹气球》教案教案:瓶子吹气球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动手实践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学习如何利用瓶子吹出气球,并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教学准备:1.适量的气球2.小瓶子(可以是矿泉水瓶、瓶盖等)3.大嘴吹气球4.一些纸片或者塑料袋5.彩色胶带或胶水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5分钟)1.引入话题:让学生们看到教室里的气球,提问他们如何吹气球。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吹气球的经验和方法。

实践探索(30分钟)1.实践一:瓶子吹气球a.展示一个小瓶子,并告诉学生有一种方法可以利用小瓶子轻松吹气球。

b.将彩色胶带或者胶水放在小瓶子的口部,确保完全密封。

c.让学生试试看用小瓶子吹气球。

观察瓶子是如何帮助他们吹开气球的。

2.实践二:纸片和塑料袋的实验a.让学生拿起一张纸片或者塑料袋,试着用大嘴吹气球。

观察他们是否能轻松吹开气球。

b.说明纸片和塑料袋的形状对于吹气球的困难。

c.让学生尝试将纸片或塑料袋卷成一个较小的圆筒,并再次尝试吹气球。

观察他们是否更容易吹开气球。

知识总结和分享(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实践探索的过程,总结小瓶子如何帮助吹气球。

2.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经验。

拓展实践(25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尝试其他方法来吹气球。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发现,通过实践来分享他们的经验。

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方法和原理。

2.激发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科学领域的问题。

教学扩展:1.可以让学生尝试吹其他形状的气球,比如动物形状的气球。

2.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比如通过改变瓶子的尺寸,观察对于吹气球的影响。

3.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利用科学原理的创意实践,比如利用其他材料吹气球。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实践探索和拓展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瓶子吹气球方法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名称:瓶子吹气球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空气的特性和性质。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空饮料瓶、气球、醋、小苏打粉、塑料袋、食用油等材料。

2. 实验桌、实验台、手套、抹布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提问:空气是什么?有哪些特性?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介绍空气的特性和性质。

第二步: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空饮料瓶和一个气球。

2. 将醋倒入瓶中,然后将小苏打粉放入气球中。

3. 将气球口塞在瓶口上方,抖动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4.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5. 每组学生轮流进行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第三步:实验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原因。

2. 学生针对实验现象和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拓展实验(30分钟)1. 学生尝试用其他物质替代小苏打粉,比如食用油、塑料袋等。

2.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下来,观察实验现象和比较结果。

3. 学生进行实验讨论,总结不同物质的效果和原因。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学生的观察和发现。

2.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进行总结归纳。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向其他同学分享实验经验和发现。

2. 将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制作成展板,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

3.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进行其他有关空气性质的实验。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听取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解释和理解程度。

3. 对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和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2. 确保实验材料的充足和稳定性,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困扰。

瓶子吹气球大班科学教案 (2)

瓶子吹气球大班科学教案 (2)

瓶子吹气球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体运动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空饮料瓶、气球、醋、小漏斗。

2.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实物模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神奇的实验!你们知道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给气球充气吗?2. 实验过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要用什么物品进行实验?每一步是什么意义?3. 实验操作(15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空饮料瓶、气球、醋和小漏斗。

(2)学生按照实验过程分析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将适量的醋倒入空饮料瓶中,然后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3)用手握住瓶子,将气球轻轻拉起,然后放手观察气球的变化。

4. 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10分钟)学生观察到气球变得鼓起来,解释其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有什么物质参与了气球的充气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回答问题来发现醋中的物质和瓶中空气起到的作用。

5. 实验结果验证(1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新的空饮料瓶,将醋倒入其中,并用塞子密封瓶口。

(2)教师问学生:“如果我们现在将气球套在瓶口上,然后握住瓶子,结果会怎样?”(3)学生进行验证实验,发现气球没有变化。

(4)教师解释:“为什么在密封的瓶子里,气球没有变化呢?”6.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从中引出关于空气和气体的概念。

教师解释:“气球鼓起来是因为醋和瓶中的空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充满了瓶子和气球的内部空间,使得气球扩张。

”教师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7. 总结发言(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这次实验中你们学到了什么?”“为什么瓶子吹气球会使气球鼓起来?”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瓶子吹气球》含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得瓶子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2.了解静态电力的作用及其应用范围。

3.把握瓶子吹气球的方法,并能够对试验结果加以总结。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开篇引导
老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引导同学察看瓶子的特点,并引导同学思考瓶子里可能有什么。

2.学问讲解
(1)瓶子的构造原理:瓶子是由底、盖和柄构成的。

盖上有很多的洞,底下有一些小脚。

它能够容纳很多东西,但容积大小直接与它的大小成正比。

(2)静电吸附的原理:在瓶子与气球擦了几下之后,表面静电会聚积。

当瓶子摩擦气球时,摩擦会使气球带电,带电的气球随即发生静电吸附现象。

3.试验演示
(1)准备工作:取一个小瓶子或者一个杯子、一个气球和几张纸。

(2)步骤操作:将气球膨胀确定程度,然后放到桌子上;将瓶口向气球接触,此时会显现吸附现象;轻轻地拉开瓶子,气球会自动吸附在瓶子口,只要瓶子不动,气球即可悬浮在空中。

4.试验引导
【思维拓展】:请各位小伙伴想一想,假如我们把气球里面的气放出来,会发生什么?
引导同学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思考为什么会显现这种现象,并且在动手试验中自行快速吸气将气球折丝并自行引导情境操作。

三、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发觉有些同学不太理解概念,有些操作不够快捷。

我觉得针对这些问题,我可以多引导同学,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多反复练习,提高他们的实践本领。

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同学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问。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试验物品上做好安全掌控,防止操作不当而损害到小伙伴。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详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详案《瓶子吹气球》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详案《瓶子吹气球》【活动名称】:瓶子吹气球【适龄范围】:大班【教学目的】: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幼儿手指灵活性的发展;2、让幼儿实际操作,自主探究,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3、让幼儿通过互动交流,学会团结协作,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4、引导幼儿探索物理知识,了解气体体积变化的原因,培养幼儿的物理观念。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瓶子2、彩色气球3、膨胀泵4、盆子【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拿起一个气球,给幼儿看一看,问幼儿:“这是什么?”“气球”,幼儿回答。

2、讲解:教师将气球套在瓶口上,用膨胀泵向瓶里吹气,然后把膨胀泵拔掉,再拿掉气球,瓶子就被吹出一个小球。

教师解释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往里面吹气,气体体积变大,充满了整个瓶子,再把气球取下,气体又被压缩,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小球。

”3、引导幼儿实践:教师给幼儿发放透明塑料瓶子、气球和膨胀泵,让幼儿自己试着操作一遍。

4、小结:让幼儿观察他们制作的小球,问幼儿:“你做的小球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回答。

【活动延伸】:1、幼儿可以在普通的气球上用彩笔画图案,然后再吹进瓶子里去,最后取出来,观察瓶子里的图案会变成什么样子?2、再给幼儿准备一个大箱子,把一些小玩具、小球等杂物放进去,让幼儿使用自己制作的小球玩游戏,看谁用小球射中箱子里的目标最多。

【活动小结】: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不仅了解了气体体积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学会了团结协作,提高了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合作意识。

这将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大班科学优质课《瓶子吹气球》教案

大班科学优质课《瓶子吹气球》教案

大班科学优质课《瓶子吹气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压力产生原理。

2.知道瓶子吹气球的操作方法。

3.观察并探究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学重点
1.压力产生原理。

2.瓶子吹气球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1.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学准备
1.瓶子。

2.水。

3.管子。

4.球。

教学步骤
1. 导入
老师向学生询问后,介绍今天的科学实验主题:“瓶子吹气球”。

并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可以吹起气球?
•你们知道吗?有一些东西可以让气球吹得更大。

2. 实验
1.老师倒入适量水到瓶子中,拍打瓶子,观察瓶子口内的空气泡沫。

2.老师用管子吹气进瓶子,再次观察瓶子口内的空气泡沫。

3.老师用管子吹气进瓶子直到气球充满。

3. 设计探究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沾满水的针:
•针在水中漂浮吗?
•如果针被仔细放置在水面上,它能吸引多少水分?
4. 结论
•空气也有重量,空气在瓶子中的体积增加后会产生压力。

•瓶子口的直径越小,压力就越大。

•针竖直插入水面时,在针的两侧各有一份的表面张力在作用,表面张力的大小与针两侧相邻的水的表面张力大小相等。

5. 总结
•学生回答导入时的提问。

•总结瓶子吹气球实验的结果,“瓶子吹气球的原理是什么?”。

•总结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评价
1. 自我评价
教学操作是否流畅、教学表达是否清晰、教学情绪是否稳定等。

2. 学生评价
学生对本次教学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兴趣程度等。

《瓶子吹气球》教案

《瓶子吹气球》教案

《瓶子吹气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能运用该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对物体产生的力。

3. 学会运用力的作用效果分析瓶子吹气球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瓶子、剪刀、尺子、透明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瓶子、剪刀、尺子、透明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瓶子吹气球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为什么瓶子能吹起气球?2. 例题讲解(1)讲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

(2)分析瓶子吹气球过程中大气压强的作用。

(3)介绍力的作用效果。

3. 随堂练习(1)请学生解释为什么在瓶子底部剪一个小孔,气球更容易吹起来。

(2)讨论瓶子吹气球过程中,如何改变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4. 学生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大气压强和力的作用效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2. 大气压强的作用3. 力的作用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在瓶子底部剪一个小孔,气球更容易吹起来。

(2)举例说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剪小孔后,瓶子内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大于瓶子内的气体压强,气球更容易吹起来。

(2)例如:飞机的升力、风吹屋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2)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如何?(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盘、活塞式抽水机等。

(2)探讨力的作用效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杠杆、斜面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瓶子吹气球》教案

《瓶子吹气球》教案

《瓶子吹气球》教案《瓶子吹气球》教案(精选4篇)《瓶子吹气球》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生成气体的科学现象2、尝试与同伴合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并完成表格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生成气体的科学现象2、活动难点:尝试与同伴合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并完成表格活动预备:白醋、水、小苏打、气球、小勺、矿泉水瓶、视频、验证表格、猜想表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导入,向幼儿示范一次吹气球试验。

(二)基础部分1、幼儿自由进行试验(1)幼儿进行试验探究,完成猜想表格。

(2)幼儿开头试验,完成验证表格。

幼儿开头试验,老师强调试验要求:第一,留意观看在瓶子里面放了哪些东西会让气球发生变化其次,在用气球套瓶子的时候我们旁边的两个小伴侣可以相互合作,按住瓶子再套气球;第三,听到老师返回座位的要求后要快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试验3、师幼探讨试验结果(1)问题一:那为什么有的小伴侣的气球会变大,而有的小伴侣的气球不会变大呢?(2)问题二:瓶子里面产生了什么?(三)结束部分老师解释试验现象活动延长小伴侣们,我们带上自己的气球和爸爸妈妈共享瓶子吹气球的隐秘吧!《瓶子吹气球》教案篇2活动目标:1、发觉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情愿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对科学试验感爱好。

活动预备:醋、小苏打、气球若干、纸筒、透亮玻璃瓶、记录单。

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小伴侣们见过瓶子吹气球吗?2、观看材料,并介绍材料。

猜想瓶子是怎么吹气球的。

3、老师介绍瓶子吹气球的试验步骤。

(1)先用纸筒将适量的苏打粉倒入气球当中。

(2)将适量的醋倒入瓶子当中。

(3)将气球的口与瓶子的口套在一起。

(4)渐渐将气球中的苏打粉倒入瓶子里,然后观看醋与苏打粉遇到后会产生什么变化。

(5)与幼儿争论醋与苏打粉在一起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6)老师小结:小苏打和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大班《瓶子吹气球》教案

大班《瓶子吹气球》教案

大班《瓶子吹气球》教案教案标题:大班《瓶子吹气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体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具:空瓶子、气球、吹管、水。

2. 素材:有关气体特性和运动规律的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气体的概念,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气体现象,如吹气球、放风筝等。

- 展示有关气体特性和运动规律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实践操作(15分钟):- 分发空瓶子、气球、吹管和水给学生。

- 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瓶子中。

b. 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c. 用吹管吹气进入瓶子。

d. 观察气球的变化。

- 让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并引导他们发现气球膨胀的原因。

3. 探究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吹气进入瓶子后,气球会膨胀?(提示:气体的分子运动)-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并进行合理性讨论。

4. 知识总结(5分钟):-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总结出气体的特性和运动规律,如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体的可压缩性等。

5. 拓展延伸(10分钟):- 提出更多与气体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气球会漏气?为什么瓶子里的气体会逐渐扩散到室内?- 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索,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

6. 课堂小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气体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 鼓励学生提出对今天课堂的反思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的仔细程度。

2. 听取学生在讨论和探究环节中的发言,评估学生对气体特性和运动规律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实验记录,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气体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验和观察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精选11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精选11篇)》,希望能够帮到你!《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2、难点:能够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总结出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用量有关。

活动准备:每组一份活动材料:杯子、小苏打、盐、白糖、鸡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气球,课前幼儿学会套气球。

活动过程: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探索的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你们看……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思考: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二、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师:瓶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由两种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

这两种材料是什么?1、出示材料,幼儿闻一闻、看一看:醋、盐、白糖、味精、小苏打2、出示实验表格,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生气体?鼓励幼儿用多种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3、幼儿探索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产生气体。

猜想有时很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动手试一试。

三、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

师:我们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这两种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1、讨论怎样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2、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3、展示结果,分享经验:你们组刚才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气球有的大、有的小?四、快乐体验——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

师: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样才能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1、幼儿讨论:多用材料、套气球速度快点、用手捂一捂瓶口……2、再次实验瓶子吹气球,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3、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产生的气体能吹起气球,而且两种材料用的越多,气球就会吹得越大。

尝试的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就会越成功。

五、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

师:你们知道今天用来吹起气球的这种气体叫什么名字,在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吗?(各种各样的饮料中有它、医生帮助病人缓解病痛要用到它、消防员灭火要用到它……)《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篇2【设计意图】本节课属于物质与物体的一节课。

醋和小苏打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在食物当中的材料。

如今的幼儿家长都很宝贝,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幼儿接触的往往都是高科技的东西,反而让孩子对于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的了解少之更少,厨房更是孩子不会经常光顾的地方。

为了让幼儿了解与自己生活很密切的东西。

及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材料的兴趣,故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1、知道食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激发探索的欲望和观察能力。

3、感受生活中科学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醋、盐、小苏打、气球、透明瓶子、实验记录表【活动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知道瓶子吹气球的原理。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要进行的实验。

在开展实验之前,首先与幼儿进行了简短的互动,让幼儿简单了解一下厨房中的调味品,并了解各种调味品的作用。

——请幼儿自己讲解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知识。

——老师也取出实验中的教具,一一介绍名称,请幼儿用说一说、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认识醋、盐和小苏打2、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教师准备两瓶白醋,一袋盐,一袋小苏打及2个透明玻璃碗。

将盐和白醋及小苏打和白醋分成两组。

请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师:是盐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发生,还是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发生?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的发生呢?——幼儿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教师总结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不仅会有好玩的事情发生还会做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示气球)就是可以让气球鼓起来,你们相信吗?激发幼儿兴趣。

3、科学小游戏:瓶子吹气球——在幼儿得出结论之后,进行操作。

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透明的.瓶子里,然后把气球套在瓶口上,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

(气球被吹起来了)——提问:气球为什么会被瓶子吹起来呢?得出结论:食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介绍二氧化碳的应用:(1)灭火剂,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将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表面,可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

(2)碳酸饮料(3)防腐剂,在现代化仓库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粮食虫蛀和蔬菜腐烂,延长保存期。

贮藏粮食、水果、蔬菜。

用二氧化碳贮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细菌、霉菌、虫子生长,避免变质。

(4)制冷剂,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主要用作致冷剂,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人工降雨;(5)在农业上,温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5、活动延伸课后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好玩的科学小游戏。

【活动反思】《瓶子气球》这是一节陆慕中心园王叶青老师上的大班科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猜测、探索、试验,发现气球吹不大的原因。

王老师在第一环节就是让幼儿玩吹气球比赛,试一试,吹一吹,看谁的气球吹的最大。

部分孩子能够用嘴巴吹气球,并把气球吹大。

紧接着王老师便出示装有气球的瓶子,让幼儿猜一猜气球装在瓶子里能否吹大?这一提问的出现,激起了幼儿的兴趣。

很多孩子都是充满信心觉得气球能够吹大,还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气球吹不大。

王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对还是错呢?”,问题一出来,很快得到了幼儿的回应“我们要试一试,去吹一吹才能知道结果。

”这样一来的效果比起直接让孩子去操作好多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为什么气球在瓶中吹不大?是贯穿整个活动的关键。

有的孩子认为是瓶子太小了,有的孩子认为是没有力气?当孩子们出现了一系列的猜测后,王老师展示自己的瓶子气球,并吹给孩子们看,然后请小朋友们观察,为什么老师的能够吹大,你们的不行。

让幼儿自主探索,寻找答案。

在孩子们找到答案后,再请孩子们去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孩子们通过在有洞的瓶子中吹气球,而且能够成功地将气球吹大时,个个都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

从王老师这一节活动报告,让我了解到了我们不管在任何时都要从幼儿出发去考虑问题,给孩子足够思索、探究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科学。

《瓶子吹气球》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重和不支持燃烧;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运用;3、通过实验制作,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部分实验操作需要同伴合作才能完成。

活动准备教师用具:打火机(自备)学生用具:瓶子吹气球套件(纸1 张、柠檬酸1 包、小苏打1 包、瓶子1 个、气球1 个)搅拌棒1 根、水活动过程1、课程导入师:小朋友们好。

前两天老师看到了一个谜语,今天想让大家一起来猜一猜,看谁最快猜出来。

大家竖起小耳朵听好啦,“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你们猜它是谁?生:空气......师:非常棒,已经有小朋友猜对了,答案就是空气。

接下来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2、实验一:我们的呼吸师:你们现在和老师一起做,手捧着空气,慢慢放到口鼻处,深吸一口气。

你们感觉到什么?生:我们把空气吸到肚子里面去了,没有什么感觉。

师:对,其实每天我们人都在呼吸,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如果让人几分钟不呼吸的话,人就会死亡。

你们知道我们人每天吸进去的气体是什么?呼出来的气体又是什么吗?生:……师:空气不单是一种气体,而是混合气体,它是由很多气体组成的。

我们的身体会吸进空气,我们只需要空气中对人体有用的气体——氧气,还有一些没有用的气体和身体里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就会被呼出来。

师:跟老师一起我们再做一次深呼吸。

看看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什么样子的?一起,吸气——,呼气——。

呼出来的二氧化碳有没有颜色?生:没有,看不见。

师:有没有气味?生:没有。

师:我们的鼻子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3、实验二:小蜡烛熄灭了师:虽然二氧化碳气体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们可不要小看它们,听听老师讲的故事,你们就知道它们的厉害了!师:有一片奇怪的峡谷,每当村民牵着狗通过的时候, 村民安然无恙,狗却走着走着,越走越慢,最后离奇死去。

当地的村民都传说峡谷里有魔鬼,专门吃狗。

这种传言一直流传着,难道这世间真的有魔鬼?一天,一个聪明的年轻人路过这里,知道这个传言后,他跟村民借了一个火把,准备一探究竟。

走到峡谷边上的沼泽地,他仔细观察了这里的环境,并且把高举的火把放低,接近地面,火苗慢慢地熄灭了。

他点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快快动动你的小脑筋!生:……师:我们用实验来模拟一下事情的经过吧。

师:这里有个空量杯,(展示给孩子看),两袋化学物品,有一袋是颗粒状的,是柠檬酸(常添加在饮料里,作为酸味剂);还有一袋是白色粉末状的,是小苏打(家里常用来发面)。

先倒上小半杯水,把小半袋柠檬酸倒入量杯中,搅拌一下,直到柠檬酸颗粒溶化了。

注意,我一会儿要倒入小苏打粉末,你们要仔细观察,小苏打倒入量杯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此时,要集中所有孩子的注意力,老师的语言很重要,一定不要着急就告诉孩子会发生什么,比如:有的老师会直接说,小苏打倒入量杯中会和柠檬酸反应,会冒泡泡,你们要仔细看哦。

这种方式不建议用。

要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和表述的空间。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说一说。

生:冒泡泡了。

师:小苏打和柠檬酸溶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冒很多的泡泡,这些泡泡里装着很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量杯里装着很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老师点燃一根蜡烛(这就是故事里的火把),放到量杯口处(也可以往里伸些),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火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